CN207233784U - 一种电池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33784U
CN207233784U CN201721035152.0U CN201721035152U CN207233784U CN 207233784 U CN207233784 U CN 207233784U CN 201721035152 U CN201721035152 U CN 201721035152U CN 207233784 U CN207233784 U CN 207233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valve jacket
housing
block
singl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351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熙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3515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33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33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3378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结构,包括单体电池及电池壳套,单体电池包括圆柱形的主体及设于主体一端的盖帽,主体外表面设有外螺纹;电池壳套包括正极壳套与负极壳套,正极壳套及负极壳套均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及连接件;壳体呈圆柱状并设有与主体配合的内螺纹;连接件设于对应壳体远离开口处的一端并包括极柱及弹片,极柱包括固定块及导电块,固定块抵靠壳体的内侧,导电块贯穿壳体并位于壳体的外侧,弹片设于固定块与导电块相背的一侧;正极壳套与负极壳套分别套设于单体电池的正负极并通过对应的弹片分别与单体电池的正极与负极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正极壳套与负极壳套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并利于成组。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电动车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电动车使用的动力源为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由多个单体电池成组而成以获得能够驱动电动车行驶的功率。在电池模组进行成组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电池模组中各单体电池的电连接的可靠性,通常在每个单体电池的正负极两端分别焊接一个极柱或者镍带作为成组的电连接件。然而,在单体电池的正负极焊接极柱或者镍带的时候,容易出现虚焊或者焊接错位的现象,影响单体电池的性能并且返工重修的难度大,甚至在焊接的时候还会发生焊穿单体电池而导致单体电池报废的现象,而且焊接点容易生锈将增加单体电池与极柱之间的内阻,从而降低单体电池的性能并带来安全隐患。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池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结构,方便进行电池成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结构,包括单体电池及电池壳套,所述单体电池包括圆柱形的主体及设于主体一端的盖帽,所述盖帽作为单体电池的正极,所述主体远离盖帽的一端作为单体电池的负极且所述主体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电池壳套包括正极壳套与负极壳套,所述正极壳套及负极壳套均包括一个一端开口的壳体及一个连接件;所述壳体呈圆柱状并设有与所述主体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连接件设于对应壳体远离开口处的一端并包括极柱及设于极柱一端的弹片,所述极柱包括固定块和导电块,所述固定块抵靠在对应壳体的内侧表面上,所述导电块贯穿对应壳体并位于对应壳体的外侧,所述弹片设于对应固定块与导电块相背的一侧;所述正极壳套与负极壳套分别通过对应的壳体与单体电池的螺纹配合套设于单体电池的正负极两端并通过对应的弹片分别与单体电池的正极与负极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结构的一种改进,每个壳体的内径与所述单体电池的主体外径一致,且所述壳体的壁厚为所述主体外径的1%-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结构的一种改进,每个壳体还开设有若干散热孔,且所述若干散热孔环绕所述单体电池的主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散热孔的形状为圆形、多边形、椭圆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散热孔的大小为所述主体外径的1%-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单体电池的主体在靠近所述盖帽的位置开设有一个凹槽;所述正极壳套的壳体的内壁设有若干垫块,其中一个垫块呈圆环形并用来与单体电池的凹槽扣合,其他的垫块抵靠在所述单体电池的盖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极柱的固定块及导电块均呈圆柱形,且所述极柱采用铜、铜镀镍、铜合金中的任意一种金属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结构的一种改进,两个极柱中的两个导电块能相互螺纹配合,其中一个导电块为设有外螺纹的螺柱,另一个导电块为设有内螺纹的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弹片采用不锈钢、铜、铜镀镍、铜合金中的任意一种金属制成,所述弹片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正极壳套与负极壳套的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并利于成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壳套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单体电池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结构100,包括单体电池10及电池壳套20。
具体的,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3,所述单体电池10包括圆柱形的主体101及设于主体101一端的盖帽102,所述盖帽102作为单体电池的正极,所述主体101远离盖帽102的一端作为单体电池10的负极且所述主体101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电池壳套20包括正极壳套21与负极壳套22,所述正极壳套21及负极壳套22均包括一个一端开口的壳体201及一个连接件202。所述壳体201呈圆柱状并设有与所述主体101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连接件202设于对应壳体201远离开口处的一端并包括极柱2021及设于极柱2021一端的弹片2022,所述极柱2021包括固定块2023和导电块2024,所述固定块2023抵靠在对应壳体201的内侧表面上,所述导电块2024贯穿对应壳体201并位于对应壳体201的外侧,所述弹片2022设于对应固定块2023与导电块2024相背的一侧。所述正极壳套21与负极壳套22分别通过对应壳体201的内螺纹与主体101的外螺纹配合套设于单体电池10的正负极两端并通过对应的弹片2022分别与单体电池10的正极与负极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壳套21与负极壳套22套进所述单体电池10的正负极两端前,每个弹片2022的一端与对应的固定块2023连接另一端向远离对应固定块2023的方向翘起,所述正极壳套21与负极壳套22套进所述单体电池10的正负极两端后,每个弹片2022的翘起端被所述单体电池10的正极或负极压缩至抵靠在对应固定块2023的表面位置使得每个弹片2022贴附于对应的固定块2023上,一方面能保证每个弹片2022与单体电池10的正极或负极的电连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两个弹片2022在对应单体电池10的两端分别提供一定的张力使得所述电池结构100更加稳定可靠。
进一步的,每个壳体201的内径与所述单体电池10的主体101外径一致以保证所述壳体201能与所述主体101配合,且所述壳体201的壁厚为所述主体101外径的1%-10%之间以控制所述壳体201的重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201采用弹性良好的塑料制成,能有效的提高所述壳体201和所述主体101的配合紧密性。每个壳体201还开设有若干散热孔2011,且所述若干散热孔2011环绕所述单体电池10的主体101,所述散热孔2011能有效的散发单体电池10充放电产生的热量,从而提高单体电池10的性能及寿命。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孔2011的形状为圆形、多边形、椭圆形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散热孔2011的大小为所述主体101外径的1%-10%。此外,所述单体电池10的主体101在靠近所述盖帽102的位置开设有一个圆环形的凹槽1021;所述正极壳套21的壳体201的内壁设有若干设有垫块2012,其中一个垫块2012呈圆环形并用来与单体电池10的凹槽1021扣合,其他的垫块2012位于对应固定块2023的周围并抵靠在所述单体电池10的盖帽102上,所述垫块2012能更好的固定单体电池10,且在使用过程中还能对所述单体电池10起缓冲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极柱2021的固定块2023及导电块2024均呈圆柱形,且所述极柱2021采用铜、铜镀镍、铜合金中的任意一种金属制成,以保证所述极柱2021拥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极柱2021中的两个导电块2023能相互螺纹配合,其中一个导电块2024为设有外螺纹的螺柱,另一个导电块2024为设有内螺纹的螺母,能有效提高装配性能从而易于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所述弹片2022采用不锈钢、铜、铜镀镍、铜合金中的任意一种金属制成,以保证所述弹片2022拥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片2022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中的一种,需做说明的是,所述弹片2022的尺寸要小于所述盖帽102的尺寸,以保证所述弹片2022能装进对应的壳体201中并与单体电池10的正极或负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电池结构100在对若干单体电池10进行成组的过程中,使得每个单体电池10的正负极分别通过所述正极壳套21与负极壳套22中的两个极柱202与另一个单体电池10或其他零部件电连接,从而每个单体电池10的正负极不用焊接任何用于电连接的其他零件,进而减少了单体电池10的焊接环节并避免了在单体电池10焊接过程中因虚焊、焊穿单体电池或焊接错位等不良现象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Claims (9)

1.一种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单体电池及电池壳套,所述单体电池包括圆柱形的主体及设于主体一端的盖帽,所述盖帽作为单体电池的正极,所述主体远离盖帽的一端作为单体电池的负极且所述主体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电池壳套包括正极壳套与负极壳套,所述正极壳套及负极壳套均包括一个一端开口的壳体及一个连接件;所述壳体呈圆柱状并设有与所述主体配合的内螺纹;所述连接件设于对应壳体远离开口处的一端并包括极柱及设于极柱一端的弹片,所述极柱包括固定块和导电块,所述固定块抵靠在对应壳体的内侧表面上,所述导电块贯穿对应壳体并位于对应壳体的外侧,所述弹片设于对应固定块与导电块相背的一侧;所述正极壳套与负极壳套分别通过对应壳体的内螺纹与主体的外螺纹配合套设于单体电池的正负极两端并通过对应的弹片分别与单体电池的正极与负极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壳体的内径与所述单体电池的主体外径一致,且所述壳体的壁厚为所述主体外径的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壳体还开设有若干散热孔,且所述若干散热孔环绕所述单体电池的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的形状为圆形、多边形、椭圆形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的大小为所述主体外径的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池的主体在靠近所述盖帽的位置开设有一个圆环形的凹槽;所述正极壳套的壳体的内壁设有若干设有垫块,其中一个垫块呈圆环形并用来与单体电池的凹槽扣合,其他的垫块抵靠在所述单体电池的盖帽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的固定块及导电块均呈圆柱形,且所述极柱采用铜、铜镀镍、铜合金中的任意一种金属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极柱中的两个导电块能相互螺纹配合,其中一个导电块为设有外螺纹的螺柱,另一个导电块为设有内螺纹的螺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采用不锈钢、铜、铜镀镍、铜合金中的任意一种金属制成,所述弹片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中的一种。
CN201721035152.0U 2017-08-17 2017-08-17 一种电池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33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35152.0U CN207233784U (zh) 2017-08-17 2017-08-17 一种电池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35152.0U CN207233784U (zh) 2017-08-17 2017-08-17 一种电池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33784U true CN207233784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57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35152.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33784U (zh) 2017-08-17 2017-08-17 一种电池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337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2496A (zh) * 2019-05-17 2020-11-17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电池模块
CN115799657A (zh) * 2022-12-28 2023-03-14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电池及其制造工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2496A (zh) * 2019-05-17 2020-11-17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电池模块
CN115799657A (zh) * 2022-12-28 2023-03-14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电池及其制造工艺
CN115799657B (zh) * 2022-12-28 2023-11-03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柱电池及其制造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33784U (zh) 一种电池结构
CN104600236A (zh) 一种大电流锂离子电池组
CN207818737U (zh) 电池、电池组以及汽车
CN206313020U (zh) 一种锂电池结构
CN201985214U (zh) 一种高安全性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CN101887956A (zh) 分体铆接式低内阻储能器件
CN206134784U (zh) 一种电极连接片
CN113659290A (zh) 一种具有抗震耐冲击效果的圆柱电池
CN206312975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102324472A (zh) 电池占位筒
CN101887959B (zh) 铆接式低内阻储能器件
CN206834235U (zh) 一种圆柱电池连接结构
CN205881976U (zh) 具有多种连接方式的动力锂电池盖板
CN202013914U (zh) 一种大电流用聚合物锂离电池组极片平板连接器
CN207052667U (zh) 一种内置滚珠接线端子的安全性胶体蓄电池
CN204289631U (zh) 锂离子电池组组件以及带该组件的锂离子电池组
CN207868245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207517742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盖帽
CN207925569U (zh) 一种锂离子电芯极片结构
CN102760853B (zh) 一种圆柱镍氢电池连接装置及其连接方法
CN205944301U (zh) 电芯结构及扣式二次锂离子电池
CN201853759U (zh) 分体铆接式低内阻储能器件
CN206639849U (zh) 一种电池结构
CN206532818U (zh) 一种电池组连接片及使用该连接片的电池组
CN101552357B (zh) 动力锂离子电池组合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4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