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32588U -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32588U
CN207232588U CN201721149310.5U CN201721149310U CN207232588U CN 207232588 U CN207232588 U CN 207232588U CN 201721149310 U CN201721149310 U CN 201721149310U CN 207232588 U CN207232588 U CN 2072325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cklight module
light source
backboard
shrap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493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章小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493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325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325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325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的材质为铜合金;导光板,包括入光部和导光部;发光组件,包括光源,所述光源对应入光部设置在背板内侧面上,对应光源、所述入光部的上端面或者下端面开设有孔;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设有光源的一侧向上延伸一体形成一可弯折的弹片,所述弹片与侧板连接处开设折痕线,以使弹片可弯折成与侧板垂直,进而使弹片覆盖在光源的上方。通过将背板采用铜合金,导光板的入光部开设孔和侧板对应光源处向上延伸一体形成一可弯折的弹片,可有效加快背光模组的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时下手机屏幕尺寸越来越大,屏占比跃升给用户带来惊艳的视觉体验。为了满足显示亮度要求,显示模组上的背光要搭配尽可能多的LED,甚至部分显示模组上的背光中还使用不同颜色的LED灯,或者调高手机功耗来提高显示亮度,显示屏长时间工作,会导致显示屏上的IC及背光LED灯位置区域发热,对产品寿命、性能以及用户体验上都会带来负面影响。目前为了解决显示模组发热问题,背光有带铁框的方案都会在铁框上贴一张石墨片。此方案主要有如下不足:1,增加石墨片物料成本及人工贴附成本;2,增加石墨片相应也增加了产品厚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散热的新型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新型背光模组,其中,包括:背板,所述背板的材质为铜合金;导光板,包括入光部和导光部;发光组件,包括光源,所述光源对应入光部设置在背板内侧面上,对应光源、所述入光部的上端面或者下端面开设有孔;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设有光源的一侧向上延伸一体形成一可弯折的弹片,所述弹片与侧板连接处开设折痕线,以使弹片可弯折成与侧板垂直,进而使弹片覆盖在光源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孔为通孔或者盲孔。
优选地,所述铜合金中的铜采用C1020无氧铜。
优选地,所述孔内填充有透明的导热胶。
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导光板下端面的反射片。
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导光板上端面的光学膜组。
优选地,所述光学模组至少包括从下往上层叠设置在导光板上端面的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
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光学膜组和发光组件上的遮光片。
优选地,第一LED灯条和第二LED灯条中的LED灯间隔排列。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背光模组的背板采用铜合金,所述铜合金的采用可以有效解决背光模组发热的问题,节省成本且降低了产品的厚度;通过对应光源、入光部的上端面或者下端面开设有孔,所述孔的设置可进一步将灯前的热量快速传递至背板进而发散至背板外;通过侧板设有光源的一侧向上延伸有一可弯折的弹片,所述弹片与侧板连接处开设折痕线,以使弹片可弯折成与侧板垂直,进而使弹片覆盖在光源的上方,所述弹片也可起到散热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背光模组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导光板与光源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作进一步改进的正视图;
图5为图4中三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作进一步改进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背光模组,所述新型背光模组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背板100,所述背板100的材质为铜合金,所述铜合金的采用可以有效解决背光模组发热的问题,相比现有技术中背板采用其他材质时在背板的外侧面贴石墨片以降低发热更节省成本且降低了产品的厚度。所述背板100用以容纳从下往上层叠设置的反射片200、导光板300和光学膜组400,本实施例提供的导光板300包括入光部310和导光部320,对应入光部310、所述背板100的内侧面还设有发光组件500,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设在背板100内侧壁上的线路板510和设在线路板510上的光源520,LED灯发出的光线从入光部310进入后,光线经由导光部320转换为面光源从导光部320的上端面射出,部分光线会从导光部320的下端面射出,但经过反射片200的反射会反射回导光部320内,最终从导光部320的上端面射出,以提高导光板300的亮度。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背板100包括底板110和侧板120,所述侧板120设有光源520的一侧向上延伸一体形成一可弯折的弹片121,所述弹片121与侧板120连接处开设折痕线,以使弹片121可弯折成与侧板120垂直,进而使弹片121覆盖在光源520的上方。由于弹片121采用与背板100同样的材质,因此也同样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所述光源520至少包括第一LED灯条521和第二LED灯条522,所述第一LED灯条521和第二LED灯条522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使背光模组适配切换多种颜色显示的背光源。所述第一LED灯条521和第二LED灯条522优选为间隔排列,且第一LED灯条521和第二LED灯条522的数量也可以不同。当需要第一LED灯条521或者第二LED灯条522点亮时,为了防止导光板300在灯前产生光斑或者点亮的灯与灯之间出现暗区,如图3所示,所述导光部320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V-Cut结构321,所述V-Cut结构321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条状单元,且所述V-Cut结构321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300的上端面且平行于所述第一条状单元的方向上的投影为锯齿形。所述第一条状单元的条形方向与光源520排列的方向平行设置,且所述上端面的V-Cut结构321与下端面的V-Cut结构321相互错开设置,所述V-Cut结构321会将部分光线反射回来,不会直接向前传播,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在发光组件的对面观察时,灯前射出的光线减少,光斑会减轻。可以理解的是,所述V-Cut结构321可以凸起导光部320设置,也可以内凹导光部320设置。
如图4-5所示,作为进一步改进,对应所述第一LED灯条521和第二LED灯条522,所述入光部310的上端面或者下端面开设有孔311,所述孔311形成的边界会使光线有多次反射/折射,扩大了光源520发出光线的发散角度,降低了光源520正前方亮度,减轻光斑,且所述孔311的设置可进一步将灯前的热量快速传递至背板100进而发散至背板100外。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孔311可以是通孔311或者盲孔311,所述孔311的形状不限,所述孔311的尺寸优选与光源520的尺寸适配。
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4所示,在所述孔311的至少一侧边设置锯齿形结构312,所述锯齿形结构312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第二条状单元,所述第二条状单元的条形方向与光源520的排列方向垂直。所述锯齿形结构可使光源520发出的光线进一步发散。优选为,所述孔311远离光源520的侧边设置锯齿形结构,使光线进一步向两边折射,降低光斑。
作为进一步改进,如图6所示,所述孔311内还可以填充透明的导热胶固化所述孔311,可使热量更加快速地传递出去。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背板100为铜合金材质,其中铜合金中的铜采用C1020无氧铜,C1020无氧铜是不含氧也不含任何脱氧剂残留物的纯铜,导热性极好,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耐蚀性能和低温性能均好。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板120的四周均延伸设有若干个凸条122,所述凸条可向侧板120内侧弯折用以抵接导光板300,防止导光板300晃动。其中,所述凸条避开光源520设置,且设有光源520一侧的凸条必须超出光源520的厚度抵接导光板300,防止导光板300的移动而挤压到光源520。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光学膜组400至少包括从下往上层叠在导光板300上端面上的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所述光学膜组400用以提高导光板300显示光线的均匀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光学膜组400和发光组件上的遮光片600,所述遮光片600与背板100粘接,所述遮光片600用以遮挡导光板300周围的光线,防止产生漏光现象。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新型背光模组,其中,包括:
背板,所述背板的材质为铜合金;
导光板,包括入光部和导光部;
发光组件,包括光源,所述光源对应入光部设置在背板内侧面上,对应光源、所述入光部的上端面或者下端面开设有孔;
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设有光源的一侧向上延伸一体形成一可弯折的弹片,所述弹片与侧板连接处开设折痕线,以使弹片可弯折成与侧板垂直,进而使弹片覆盖在光源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为通孔或者盲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合金中的铜采用C1020无氧铜。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新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内填充有透明的导热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导光板下端面的反射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导光板上端面的光学膜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组至少包括从下往上层叠设置在导光板上端面的扩散膜、下增光膜和上增光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在光学膜组和发光组件上的遮光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第一LED灯条和第二LED灯条中的LED灯间隔排列。
CN201721149310.5U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 Active CN2072325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49310.5U CN207232588U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49310.5U CN207232588U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32588U true CN207232588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61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49310.5U Active CN207232588U (zh) 2017-09-08 2017-09-08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325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6769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201599655U (zh) 侧射式背光组件
CN201866637U (zh) Led组件、侧光式led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N101131500A (zh) 背光组件的光源固定结构
CN102798044A (zh) 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06671727U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源及液晶显示模组
CN104776356B (zh) 激光背光灯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1255800Y (zh) 背光模块和液晶显示器
CN101881399A (zh) 背光模组
CN206805954U (zh) 一种可双面显示的弧形led显示屏
TWM315841U (en) Replaceable LED light source used in backlight module
CN207235211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背光fpc
CN207232588U (zh)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
CN103527966B (zh) 一种led灯条、侧光式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2588908A (zh) 组合背板及用该组合背板的背光模组
CN207114969U (zh) 一种背光模块及显示模组
US8727562B2 (en) Backlight module
CN102374509A (zh) 液晶显示装置、背光模块及其散热方法
CN201017144Y (zh) 用于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的发光二极管光源装置
CN102606958A (zh) 背光模组
CN108196395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TW201033691A (en)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LCD using the same
CN101975376A (zh) 背光模块的发光源散热构造
CN107238975A (zh) 一种背光模块及显示模组
CN207337013U (zh)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