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31971U -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 - Google Patents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31971U
CN207231971U CN201721030125.4U CN201721030125U CN207231971U CN 207231971 U CN207231971 U CN 207231971U CN 201721030125 U CN201721030125 U CN 201721030125U CN 207231971 U CN207231971 U CN 207231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body
moisture
forms
vapor transmission
test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301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麦伟明
刘利频
黄晓钢
程小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
Labstone Instrument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
Labstone Instrument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 Labstone Instrument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210301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31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31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31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包括主壳体、门体及观察窗,主壳体呈设有容纳腔的中空壳体结构,主壳体开设有开口,门体可开合的嵌设于开口,门体上开设有观察口,观察窗可拆卸地嵌设于观察口;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还包括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温度调节结构,温度调节结构安装于门体和/或观察窗,温度调节结构用于调节门体和/或观察窗的温度。上述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由于门体和/或观察窗上设有温度调节结构,因此门体和/或观察窗的温度可根据主壳体的容纳腔内的温度而变化,避免门体和/或观察窗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与容纳腔内的温度差过大,进而接触到容纳腔内的湿热气体产生冷凝水,从而增强了容纳腔内环境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蒸气透过率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水蒸气透过量测试仪,又称透湿仪、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水蒸气透过率测定仪、透水汽实验仪,是一种用于薄膜试样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系统,适用于塑料薄膜、复合膜等膜、片状材料与医疗、建材领域等多种材料的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通过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可达到控制与调节材料的技术指标,以此满足产品应用的不同需求。
目前,普通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门采用透明材料和金属框组合或单一金属框填充保温隔热材料构成,用于隔离外界环境对温湿度稳定的测试仪内的环境室的干扰,且便于观察和取放物样。当门体内侧(即环境室)为需要控制湿热空气的环境时,门体外侧常为温湿变化和难以控制的大空间,此时门体内侧的湿热气体接触到普通的门体会在门体内侧产生冷凝水,从而造成门体内侧环境的不稳定,影响透过率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水蒸气透过量测试仪的门框容易出现冷凝水的问题,提供一种不易产生冷凝水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
一种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包括主壳体、门体及观察窗,所述主壳体呈设有容纳腔的中空壳体结构,所述主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门体可开合的嵌设于所述开口,所述门体上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窗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观察口;所述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还包括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温度调节结构,所述温度调节结构安装于所述门体和/或所述观察窗,所述温度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门体和/或所述观察窗的温度。
上述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可通过门体取放物品且隔离外界环境对温湿度稳定的容纳腔的干扰,并可通过门体上设置的观察口观察主壳体内部的测试情况。由于门体和/或观察窗上设有温度调节结构,因此门体和/或观察窗的温度可根据主壳体的容纳腔内的温度而变化,避免门体和/或观察窗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与容纳腔内的温度差过大,进而接触到容纳腔内的湿热气体产生冷凝水,从而增强了容纳腔内环境的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节结构为加热膜和/或发热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与温度调节结构电连接,以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结构的工作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观察窗包括窗体及中空的窗框,所述窗框安装于所述观察口,所述窗体嵌设于所述窗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还包括密封件,所述窗框与所述门体共同形成限位空间,所述密封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限位空间内以封闭所述窗框与所述门体之间的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窗框远离所述窗体一侧的外侧壁靠近所述容纳腔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门体的所述观察口的内侧壁靠近所述容纳腔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共同形成所述限位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大端与小端,所述大端收容于所述限位空间内,所述小端部分突出所述限位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窗体包括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所述第一窗体与所述第二窗体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窗体相对所述容纳腔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窗体相对所述容纳腔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窗框内侧的两端开设有卡持槽,所述第一窗体与所述第二窗体分别卡持于其中一个所述卡持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窗体上设有温度调节结构时,所述温度调节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窗体远离所述容纳腔一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的正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及图2所示,本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种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100,包括主壳体10、门体30、观察窗50及温度调节装置70,该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100用于检测试样的水蒸气透过率。
其中,主壳体10呈设有容纳腔12的中空壳体结构,主壳体10开设有连通容纳腔12的开口,门体30可开合的嵌设于开口。门体30上开设有观察口,观察窗50可拆卸地嵌设于观察口。温度调节装置70包括温度调节结构72,温度调节结构72安装于门体30和/或观察窗50,温度调节结构72用于调节门体30和/或观察窗50的温度。
上述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100,可通过门体30取放物品且隔离外界环境对温湿度稳定的容纳腔12的干扰,并可通过门体30上设置的观察口观察主壳体10内部的测试情况。由于门体30和/或观察窗50上设有温度调节结构72,因此门体30和/或观察窗50的温度可根据主壳体10的容纳腔12内的温度而变化,避免门体30和/或观察窗50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与容纳腔12内的温度差过大,进而接触到容纳腔12内的湿热气体产生冷凝水,从而增强了容纳腔12内环境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观察窗50安装于观察口,温度调节结构72安装于门体30与观察窗50上,从而对门体30与观察窗50的温度分别或同时进行调节。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不安装观察窗50,温度调节结构72仅安装在门体30上而对门体30的温度进行调节;或者在安装有门体30及观察窗50的情况下,仅在门体30或观察窗50上安装温度调节结构72。
具体地,温度调节结构72为加热膜和/或发热管。当温度调节结构72为加热膜时,可覆盖门体30及观察窗50远离容纳腔12一侧表面;当温度调节结构72为发热管时,可安装于门体30及观察窗50远离容纳腔12一侧,从而对门体30及观察窗50的温度进行调节。当容纳腔12内的温度较高时,温度调节结构72对门体30与观察窗50进行加热以缩小门体30与观察窗50的温度与容纳腔12内的温度之间的差距,从而避免在门体30与观察窗50上形成冷凝水,影响容纳腔12内的环境的稳定性。可以理解,温度调节结构72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此,也可为其它加热控温器件。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门体30内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发热管以对门体30进行加热。观察窗50上覆盖有加热膜,以对观察窗50进行加热。可以理解,发热管与加热膜的安装方式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进一步地,温度调节装置70还包括位于主壳体10外的控制结构74,控制结构74与温度调节结构72电连接,以自动控制温度调节结构72的工作状态,从而对门体30及观察窗50的温度进行滚实时调节。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结构74与门体30内的发热管及观察窗50上的加热膜分别电连接,从而分别控制发热管与加热膜的工作状态,进而分别调节门体30与观察窗50的温度。
请参阅图2及图3,门体30的横截面大致呈长方形,门体30一侧铰接于主壳体10上以便于开合。观察窗50包括透明的窗体52及中空的窗框54,窗框54安装于观察口,窗体52嵌设于窗框54,从而可窗体52随时观察容纳腔12内的情况而不会影响容纳腔12内的测试。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不安装观察窗50,而通过门体30对容纳腔内的情况进行直接观察。
进一步地,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100还包括密封件90,窗框54与门体30共同形成限位空间,密封件90至少部分收容于限位空间内以封闭窗框54与门体30之间的间隙,避免外界环境与容纳腔12连通而对容纳腔12内的环境造成污染与干扰。
具体地,窗框54远离窗体52一侧的外侧壁靠近容纳腔12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门体30的观察口的内侧壁靠近容纳腔12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共同形成限位空间。密封件90包括大端92与小端94,大端92收容于限位空间内,小端94部分突出限位空间,从而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密封件90呈中空环状的橡胶结构,可发生一定范围的形变而卡入限位空间中。
在一实施例中,窗体52包括第一窗体522与第二窗体524,第一窗体522与第二窗体524间隔设置,且第一窗体522相对容纳腔12的距离小于第二窗体524相对容纳腔12的距离,从而具有更好的密封隔离效果,进一步保证了容纳腔12的内环境的稳定,使透过率测试具有更高的精度。具体地,窗框54内侧的两端开设有卡持槽,第一窗体522与第二窗体524分别卡持于其中一个卡持槽内。当所述窗体52上设有温度调节结构72时,所述温度调节结构72位于所述第一窗体522远离所述容纳腔12一侧,从而避免与容纳腔12直接接触的第一窗体522上产生冷凝水。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窗体52也可仅包括第一窗体522。
上述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100,由于通过温度调节装置70对门体30和/或观察窗50的温度进行调节,因此可避免门体30和/或观察窗50的内外侧温差过大而产生冷凝水,从而提高了容纳腔12内的环境稳定性,提高了容纳腔12内的加湿能力和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门体及观察窗,所述主壳体呈设有容纳腔的中空壳体结构,所述主壳体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所述门体可开合的嵌设于所述开口,所述门体上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窗可拆卸地嵌设于所述观察口;所述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还包括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温度调节结构,所述温度调节结构安装于所述门体和/或所述观察窗,所述温度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门体和/或所述观察窗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结构为加热膜和/或发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与温度调节结构电连接,以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结构的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窗包括窗体及中空的窗框,所述窗框安装于所述观察口,所述窗体嵌设于所述窗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还包括密封件,所述窗框与所述门体共同形成限位空间,所述密封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限位空间内以封闭所述窗框与所述门体之间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远离所述窗体一侧的外侧壁靠近所述容纳腔一端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门体的所述观察口的内侧壁靠近所述容纳腔一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共同形成所述限位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大端与小端,所述大端收容于所述限位空间内,所述小端部分突出所述限位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包括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所述第一窗体与所述第二窗体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窗体相对所述容纳腔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窗体相对所述容纳腔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内侧的两端开设有卡持槽,所述第一窗体与所述第二窗体分别卡持于其中一个所述卡持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窗体上设有温度调节结构时,所述温度调节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窗体远离所述容纳腔一侧。
CN201721030125.4U 2017-08-16 2017-08-16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 Active CN207231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30125.4U CN207231971U (zh) 2017-08-16 2017-08-16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30125.4U CN207231971U (zh) 2017-08-16 2017-08-16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31971U true CN207231971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58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30125.4U Active CN207231971U (zh) 2017-08-16 2017-08-16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319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4788A (zh) * 2019-03-27 2019-07-23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确定房屋孔隙度当量面积At以及计算气体交换率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4788A (zh) * 2019-03-27 2019-07-23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确定房屋孔隙度当量面积At以及计算气体交换率的方法
CN110044788B (zh) * 2019-03-27 2022-04-19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确定房屋孔隙度当量面积At以及计算气体交换率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24982B2 (en) Duct-mountable sensing unit
CN102252932B (zh) 调湿功能材料性能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CN104360419A (zh) 多参数传感模块
ITFI20120238A1 (it) Dispositivo e apparato di misura e monitoraggio ambientale domestico
CN207231971U (zh) 水蒸气透过率测试设备
CN207610828U (zh) 便携式门窗密封性现场检测设备
CN105352855B (zh) 涂层的气体扩散性能测定系统及方法
CN204228984U (zh) 多参数传感模块
US6647783B2 (en) Vent plug for environmentally controlled housing for gas monitoring system
CN104132883B (zh) 一种密闭箱体整体透湿率测试方法
CN207689449U (zh) 甲醛或voc释放量测试及预处理简易舱
CN206671304U (zh) 一种用于检测室内甲醛和一氧化碳的空气检测装置
CN104237142B (zh) 材料放气对光学透过率影响分析试验系统
CN216559981U (zh) 一种力学性能试验机的力学试验环境箱
CN201720061U (zh) 一种检测甲醛释放量的气候箱
Alfano et al.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air permeability of passive ventilation grilles
CN105403380B (zh) 一种小型光纤器件湿度测试箱
US20140352413A1 (en) Moisture transmission testing instrument
CN104020082B (zh) 模拟人体呼吸环境的防雾测试装置
Zhu et al. 3D-CFD analysis of diffusion and emission of VOCs in a FLEC cavity.
CN114659712A (zh) 一种膜材料密封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
CN204269581U (zh) 动态热箱法测量构件热传导系数和热阻的检测装置
CN104267160B (zh) 便携式微水检测装置
CN204933489U (zh) 一种恒温恒湿试验箱
CN214155050U (zh) 一种适用于地震观测设备的防潮恒温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