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30848U - 导风板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导风板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30848U
CN207230848U CN201721121078.4U CN201721121078U CN207230848U CN 207230848 U CN207230848 U CN 207230848U CN 201721121078 U CN201721121078 U CN 201721121078U CN 207230848 U CN207230848 U CN 207230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deflector
control device
wind
induction part
trigger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210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立乾
林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211210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30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30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30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导风板控制装置,涉及导风方向控制领域,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空调器的导风方向的调节操作较繁琐的技术问题。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导风板控制装置,其包括感应部和触发信号产生模块;所述触发信号产生模块用于在所述感应部受触发时产生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用于将导风板调节至与受触发感应部相对应的预设导风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只触发一次感应部,即可以将导风板调节至所需的预设导风位置,从而无需对感应部进行多次操作,节省了操作工序,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导风板控制装置的操作效率,达到快速定位导风板的导风方向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导风板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风方向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风板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的导风板具有上下导风板和左右导风板,上下导风板用于在上下方向上导风,左右导风板用于在左右方向上导风。空调遥控器对导风板方向的控制基本上采用上下导风和左右导风独立调节的按键模式。空调遥控器具有上下导风按键和左右导风按键两种按键,在对导风板的方向进行控制时,通常需要按一次左右导风按键,等左右导风板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再按一次左右导风按键将左右导风板定位;再按一次上下导风按键,等上下导风板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再按一次上下导风按键将上下导风板定位,共需要四次按键并需等待较长时间才能完成出风方向的调节。另外还有一种调节方式,分别连续按左右导风或上下导风按键多次,将出风方向设定为适当方向,再发出信号进行调节,同样需要按键多次才能完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风板控制装置,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空调器的导风方向的调节操作较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导风板控制装置,其包括:感应部和触发信号产生模块;
所述触发信号产生模块,用于在所述感应部受触发时产生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用于将导风板调节至与受触发感应部相对应的预设导风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前述的导风板控制装置中,可选的,所述感应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所述触发信号产生模块在不同的感应部受触发时产生不同的触发信号;
其中,各所述感应部对应不同的预设导风位置。
在前述的导风板控制装置中,可选的,所述感应部包括传感器,所述触发信号产生模块用于在所述传感器受触发时产生触发信号。
在前述的导风板控制装置中,可选的,所述导风板控制装置具有第一区域,各所述传感器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内;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内部具有两个以上互不重合的第二区域,各所述传感器一一对应地设置在相应的第二区域内。
在前述的导风板控制装置中,可选的,所述第一区域为扇环形区域,所述扇环形区域内部具有被圆弧以及直线分割成的两个以上的子扇环形区域,所述圆弧与所述扇环形区域的外圆弧的圆心重合,所述直线的延长线经过所述扇环形区域的外圆弧的圆心;
其中,所述子扇环形区域作为所述的第二区域。
在前述的导风板控制装置中,可选的,各所述传感器具有与相应第二区域相一致的外形形状。
在前述的导风板控制装置中,可选的,所述导风板控制装置还包括显示灯;
所述显示灯的数量与所述传感器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在前述的导风板控制装置中,可选的,各所述显示灯一一对应地设置在相应的第二区域内。
在前述的导风板控制装置中,可选的,所述导风板控制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底板、以及盖设在所述底板上的触摸面板;
所述底板具有所述的第一区域,所述传感器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触摸面板之间。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导风板控制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感应部受触发时触发信号产生模块产生的触发信号不能一次将导风板调节至合适位置,而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导风板控制装置的触发信号产生模块在感应部受触发时可以产生触发信号,将导风板调节至与受触发感应部相对应的预设导风位置,从而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只触发一次感应部,即可以将导风板调节至所需的预设导风位置,从而无需对感应部进行多次操作,节省了操作工序,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导风板控制装置的操作效率,达到快速定位导风板的导风方向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板控制装置的部分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板控制装置的部分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板控制装置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板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风板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1、感应部;11、传感器;2、触发信号产生模块;3、底板;31、第一区域;32、第二区域;4、显示灯;5、触摸面板;6、电路;7、壳体;8、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导风板控制装置,其包括感应部1和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用于在感应部1受触发时产生触发信号。该触发信号用于将导风板调节至与受触发感应部1相对应的预设导风位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感应部受触发时触发信号产生模块产生的触发信号不能一次将导风板调节至合适位置,而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导风板控制装置的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在感应部1受触发时可以产生触发信号,将导风板调节至与受触发感应部1相对应的预设导风位置,从而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只触发一次感应部1,即可以将导风板调节至所需的预设导风位置,从而无需对感应部1进行多次操作,节省了操作工序,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导风板控制装置的操作效率,达到快速定位导风板的导风方向的技术效果。
前述的导风板可以包括上下导风板和左右导风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上下导风板”是指用于上下导风的导风板,“左右导风板”是指用于左右导风的导风板。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前述的触发信号用于将上下导风板和/或左右导风板调节至与受触发感应部1相对应的预设导风位置。
优选的,前述的触发信号用于将上下导风板和左右导风板均调节至与受触发感应部1相对应的预设导风位置,从而只需要触发一次感应部1,即可同时将上下导风板和左右导风板均调节至相应的预设导风位置,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操作效率。
进一步的,前述感应部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以上,且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在不同的感应部1受触发时可以产生不同的触发信号。其中,各感应部1对应不同的预设导风位置。如此,可以通过触发不同的感应部1,将导风板调节到不同的预设导风位置,以满足用户对不同导风方向的需求。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前述的感应部1可以包括传感器11比如压力传感器等,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用于在传感器11受触发时产生触发信号。其中,传感器11为精密检测部件,通过设置的传感器11,可以提高受触发的精度。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控制装置具有第一区域31,前述的各传感器11分布在第一区域31内。第一区域31内部具有两个以上互不重合的第二区域32,各所述传感器11一一对应地设置在相应的第二区域32内,如此可以避免各传感器11之间发生干扰,并且也方便用户触发相应的传感器11,比如对相应的压力传感器11进行按压操作。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如图2所示,前述的第一区域31可以为扇环形区域。该扇环形区域内部具有被圆弧以及直线分割成的两个以上的子扇环形区域,圆弧与扇环形区域的外圆弧的圆心重合,直线的延长线经过扇环形区域的外圆弧的圆心。其中,本示例中子扇环形区域作为前述的第二区域32。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示例中的“圆弧”和“直线”两者可以均为虚拟的线,仅是为了方便对子扇环形区域与扇环形区域两者的关系进行描述。当然,为了方便安装,上述的“圆弧”和“直线”也可以是由凹槽、凸起或标示材料等所形成的实体线,主要起标示作用。在本示例中,通过将第一区域31和第二区域32设置成扇环形的区域,具有方便用户操作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前述的各传感器11具有与相应第二区域32相一致的外形形状,以对相应第二区域32内的整个区域均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控制装置还可以包括显示灯4。显示灯4的数量与传感器11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显示灯4在相应的传感器11受触发时显亮,以提醒用户相应的传感器11已受到触发。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前述的各显示灯4一一对应地设置在相应的第二区域32内,相应的显示灯4显亮时,则说明显示灯4所在的第二区域32内的传感器11已被触发。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控制装置还包括壳体7、设置在壳体7上的底板3、以及盖设在底板3上的触摸面板5。底板3具有前述的第一区域31。传感器11设置在底板3上的第一区域31内、且位于底板3与触摸面板5之间。在本示例中,通过设置的触摸面板5,当触摸面板5上的相应区域被用户触摸时,与该区域相对应的传感器11即可以被触发。相对于按键操作,触摸面板5的操作更为方便。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和图3所示,前述的底板3和触摸面板5两者可以均呈扇环形。触摸面板5上可以具有圆弧线和直线,该圆弧线和直线均为实体线、且将触摸面板5分隔为多个小扇形区域,每一个小扇形区域均与底板3上的一个传感器11相对应。当触摸面板5上的小扇形区域受到触摸时,底板3上与该小扇形区域相对应的传感器11即受到触发。在本示例中,通过在触摸面板5上设置圆弧线和直线,具有方便用户识别相应小扇形区域的技术效果。
另外,上述的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可以为单片机或微处理器等。
上述的导风板控制装置可以为遥控器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导风板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在导风板控制装置的感应部1受触发时,导风板控制装置的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产生触发信号,该触发信号用于将导风板调节至与受触发感应部1相对应的预设导风位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感应部受触发时触发信号产生模块产生的触发信号不能一次将导风板调节至合适位置,而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导风板控制装置的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在感应部1受触发时可以产生触发信号,将导风板调节至与受触发感应部1相对应的预设导风位置,从而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只触发一次感应部1,即可以将导风板调节至所需的预设导风位置,从而无需对感应部1进行多次操作,节省了操作工序,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导风板控制装置的操作效率,达到快速定位导风板的导风方向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可以将感应部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以上,且各感应部1对应不同的预设导风位置,以在不同的感应部1受触发时使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产生不同的触发信号,将导风板调节至与受触发感应部1相对应的预设导风位置。其具体的效果可以参见上文中相应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中,前述的导风板包括上下导风板。该上下导风板的预设导风位置可以包括水平方向0°、水平向下20°、水平向下40°、水平向下60°以及水平向下80°五个不同的位置,以对上下导风板的预设导风位置进行精确划分,满足用户对上下导风板不同导风位置的需求。
同样的,前述的导风板还可以包括左右导风板。该左右导风板的预设导风位置可以包括中偏左60°、中偏左30°、正中方向、中偏右30°、中偏右60°五个不同的位置,以对左右导风板的预设导风位置进行精确划分,满足用户对左右导风板不同导风位置的需求。
进一步的,当前述的各感应部1在设定时间T内均无触发时,导风板控制装置进入休眠模式,在该休眠模式下,导风板控制装置内的相关部件以最小的功率工作,从而可以节省导风板控制装置的电量。
进一步的,在休眠模式下,任一感应部1首次受触发时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不产生触发信号、且导风板控制装置切换至导风方向调节模式,以唤醒导风板控制装置。其中,当导风板控制装置在导风方向调节模式下时,感应部1受触发时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就会产生触发信号,以对导风板的位置进行调节。
进一步的,当在休眠模式下任一感应部1首次受触发时,导风板当前位置所对应的感应部1所在区域被点亮,以提示用户当前导风板的设置状态。
同样的,当在导风方向调节模式下任一感应部1受触发时,该受触发的感应部1所在区域被点亮,以提示用户导风板即将被调节至显亮感应部1所对应的状态。
进一步的,当任一感应部1受触发时,导风板控制装置的扬声器发出提示音,以提示用户感应部1已被触发。
进一步的,前述的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产生触发信号将导风板调节至与受触发感应部1相对应的预设导风位置的步骤为:在感应部1受触发时,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计算导风板的驱动电机在当前位置与受触发感应部1所对应预设导风位置之间的角度差,并根据该角度差产生相应的触发信号,控制导风板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旋转相应角度,使导风板转动至与受触发感应部1相对应的预设导风位置。
具体的,当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仅产生触发信号对上下导风板的位置进行调节时,则在感应部1受触发时,上述的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仅计算上下导风板的驱动电机在当前位置与受触发感应部1所对应预设导风位置之间的角度差,并根据该角度差产生相应的触发信号,控制上下导风板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旋转相应角度,使上下导风板转动至与受触发感应部1相对应的预设导风位置。其中,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产生触发信号对左右导风板的位置进行调节的步骤与调节上下导风板的步骤相同,具体可以参见上文中相应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当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产生触发信号对上下导风板和左右导风板的位置均进行调节时,则在感应部1受触发时,上述的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一方面计算上下导风板的驱动电机在当前位置与受触发感应部1所对应预设导风位置之间的第一角度差,并根据该第一角度差产生相应的触发信号,控制上下导风板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旋转相应角度,使上下导风板转动至与受触发感应部1相对应的预设导风位置;上述的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另一方面还计算左右导风板的驱动电机在当前位置与受触发感应部1所对应预设导风位置之间的第二角度差,并根据该第二角度差产生相应的触发信号,控制左右导风板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旋转相应角度,使左右导风板转动至与受触发感应部1相对应的预设导风位置。
下面介绍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优选实施例。
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如下技术问题:1、解决了空调器导风板的上下导风方向和左右导风方向快速定位问题;2、解决了导风板方向触摸控制调节的控制逻辑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1、通过扇形触摸面板5控制空调导风板的方向;2、设计了带有压力传感器11的扇形触摸底板3及其控制电路6;3、制定了导风板方向触摸控制调节的控制逻辑方法。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控制装置主要由壳体7、显示屏8、触摸面板5、底板3、传感器11(比如压力传感器等)、显示灯4、控制电路6、控制器(即前述的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等组成。其中,导风板控制装置的壳体7的宽度以人手可方便抓握为益。触摸面板5宜设计成扇环形,并且由与扇环形外圆弧同心的多条圆弧以及经过扇环形圆心的多条直线分隔成多个小扇环形区域,每个小扇环形区域下面在底板3上设置有扇形压力传感器11,用于检测手指触摸点,同时设置有显示灯4,用于显示当前选择的小扇环形区域。所有的小扇环形区域通过电路6与控制器相连,并通过控制器内置程序判断触摸点的位置并进行相应的调节控制,以对空调等电器的上下导风板和左右导风板的位置进行调节。
本方案以上下导风方向和左右导风方向均设置5个档位对本实用新型具体进行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扇环形触摸面板5由圆心向外依次设置为a区、b区、c区、d区和e区,该五个区用于控制上下导风板的上下导风位置,该五个区分别对应“水平方向0°”、“水平向下20°”、“水平向下40°”、“水平向下60°”和“水平向下80°”。扇环形触摸面板5从左到右依次设置为1区、2区、3区、4区和5区,该五个区用于控制左右导风板的左右导风位置,并且依次对应“中偏左60°”、“中偏左30°”、“正中方向”、“中偏右30°”和“中偏右60°”。如图5所示,当检测到扇环形触摸面板5上任意触摸点的时候,控制系统控制导风板控制装置进入导风方向调节模式,导风板当前位置对应区域的显示灯4亮起,以显示当前设置状态,同时发出启动提示音。当再次检测到触摸点时,通过判断触摸点的位置,形成一个字母行与数字行的组合,以此确定上下导风板和左右导风板的设置位置,并发出调控信号(即触发信号),调节上下导风板和左右导风板运动到设置状态,同时该区域显示灯4亮起,并发出调节提示音。具体控制逻辑图如图5所示。
根据以上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控制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可通过触摸面板5进行简单的操作,快速定位空调导风板的方向;2、实现了一次触摸同时调节上下导风板和左右导风板的位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上述各示例中相关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以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具体对于各种组合情况在此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导风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部(1)和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
所述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用于在所述感应部(1)受触发时产生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用于将导风板调节至与受触发感应部(1)相对应的预设导风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部(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所述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在不同的感应部(1)受触发时产生不同的触发信号;
其中,各所述感应部(1)对应不同的预设导风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风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部(1)包括传感器(11),所述触发信号产生模块(2)用于在所述传感器(11)受触发时产生触发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控制装置具有第一区域(31),各所述传感器(11)分布在所述第一区域(31)内;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31)内部具有两个以上互不重合的第二区域(32),各所述传感器(11)一一对应地设置在相应的第二区域(32)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区域(31)为扇环形区域,所述扇环形区域内部具有被圆弧以及直线分割成的两个以上的子扇环形区域,所述圆弧与所述扇环形区域的外圆弧的圆心重合,所述直线的延长线经过所述扇环形区域的外圆弧的圆心;
其中,所述子扇环形区域作为所述的第二区域(32)。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导风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传感器(11)具有与相应第二区域(32)相一致的外形形状。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导风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控制装置还包括显示灯(4);
所述显示灯(4)的数量与所述传感器(11)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风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显示灯(4)一一对应地设置在相应的第二区域(32)内。
9.如权利要求4、5或8所述的导风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板控制装置包括壳体(7)、设置在所述壳体(7)上的底板(3)、以及盖设在所述底板(3)上的触摸面板(5);
所述底板(3)具有所述的第一区域(31),所述传感器(11)位于所述底板(3)与所述触摸面板(5)之间。
CN201721121078.4U 2017-09-01 2017-09-01 导风板控制装置 Active CN207230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21078.4U CN207230848U (zh) 2017-09-01 2017-09-01 导风板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21078.4U CN207230848U (zh) 2017-09-01 2017-09-01 导风板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30848U true CN207230848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60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21078.4U Active CN207230848U (zh) 2017-09-01 2017-09-01 导风板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308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6755A (zh) * 2017-09-01 2018-01-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板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282472A (zh) * 2018-09-11 2019-01-29 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06755A (zh) * 2017-09-01 2018-01-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板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282472A (zh) * 2018-09-11 2019-01-29 中国扬子集团滁州扬子空调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导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06755A (zh) 导风板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JP7128840B2 (ja) タッチ制御溝を備えた家庭用装置コントローラ
KR101994479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207230848U (zh) 导风板控制装置
EP2165865B1 (en) An automotive user interface for a ventilation o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of a road vehicle
CN201341552Y (zh) 电吹风
CN110513845A (zh) 一种空调送风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6287889B (zh) 吸油烟机的风机转速自动调节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调节装置
CN106765578A (zh) 空调器
CN107120728B (zh) 一种分区控制风速的空调及控制方法
WO2013065395A1 (ja) 空調室内機
CN102012079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6145918U (zh) 出风面板及空调室内机
JP2014500554A (ja) 器具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操作制御装置
CN105588297A (zh) 一种带有出风指示功能的空调
CN104421192A (zh) 电风扇及电风扇的控制方法
CN104279585A (zh) 燃气灶智能控制装置和燃气灶具
CN207264313U (zh) 一种电极传感器和手势控制系统
TW201623040A (zh) 車用空調控制系統、方法及汽車裝置
CN202170879U (zh) 可360度调节摇头角度的电风扇
CN206546013U (zh) 空调及其遥控器
CN205102336U (zh) 空调器操作面板组件、空调柜机及空调遥控器
CN104456747B (zh) 空调器
CN201293424Y (zh) 一种用滑动触控按键操控空调器的装置
CN202436387U (zh) 声控电吹风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