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24761U - 一种复合无纺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无纺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24761U
CN207224761U CN201621353091.8U CN201621353091U CN207224761U CN 207224761 U CN207224761 U CN 207224761U CN 201621353091 U CN201621353091 U CN 201621353091U CN 207224761 U CN207224761 U CN 2072247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nwoven
layer
cloth
nonwoven layer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530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宏伟
翟勤勇
王双春
周娜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ORAGE DAILY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ORAGE DAILY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ORAGE DAILY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ORAGE DAILY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530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247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247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247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无纺布,属于无纺布领域。所述复合无纺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无纺布层、纸浆层、第二无纺布层和第三无纺布层。该复合无纺布兼具柔软、较强厚实度、吸水性好、纵横拉力强度均衡、提花立体感强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无纺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它是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的方法粘合在一起的。无纺布具有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目前,无纺布广泛应用在医疗卫生、家庭装饰、服装、工业、农业等领域。
普通的无纺布具有类似纸的柔软性的优点,但同时具有耐力强度差、受拉扯易破裂、不耐磨、不吸水等缺点。加上单层构造的无纺布,纤维不够蓬松,过滤效果不是很好,而且加工的产品风格单一,无法满足客户不同需求(例如厚实度、吸水性、纵横拉力强度均衡等)。因此希望设计一种多层复合无纺布,兼具较强厚实度、吸水性好以及纵横拉力均衡的特点。
纸浆是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经不同加工方法制得的纤维状物质。可根据加工方法分为机械纸浆、化学纸浆和化学机械纸浆;也可根据所用纤维原料分为木浆、草浆、麻浆、苇浆、蔗浆、竹浆、破布浆等。纸浆具有质轻、环保,易分解,价格便宜,吸水性好等特点,但同时存在抗张强力差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无纺布。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无纺布,所述复合无纺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无纺布层、纸浆层、第二无纺布层和第三无纺布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三无纺布层均为湿法无纺布,所述第二纺布层为干法无纺布。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所述第三无纺布层均为水刺无纺布,所述水刺无纺布包括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所述第二无纺布层为纺粘无纺布,所述纺粘无纺布包括聚丙烯纤维。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纺布层由成第一预定比例的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构成,所述第三无纺布由成第二预定比例的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构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定比例与所述第二预定比例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所述第三无纺布层均由水刺工艺制成,所述纸浆层由湿法造纸工艺制成,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由纺粘工艺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无纺布蓬松、柔软,具有较好的厚实度,由于厚度增加,能够在该复合无纺布上作提花设计,整体的提花立体感更强;与普通无纺布相比,该复合无纺布的吸水性增加,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具有较高的抗张强度,横纵向拉力强度都较好,并且不存在纵横向差异,相比普通无纺布两者更均衡。另外,通过改变该复合无纺布的不同层的材质配比以及每一层的材质配比,一方面可以改变复合无纺布的整体性能,从而提供多样化的复合无纺布,另一方面也可以平衡材质价格变化,提高产品成本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1-第一无纺布层,2-纸浆层,3-第二无纺布层,4-第三无纺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无纺布,该复合无纺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无纺布层1、纸浆层2、第二无纺布层3和第三无纺布层4。纸浆具有成本低、吸湿保湿效果好的特点,但同时抗张强度差;普通的单层无纺布具有类似纸的柔软性的优点,但同时具有耐力强度差、受拉扯易破裂、不耐磨、不吸水等缺点。而本技术方案通过将纸浆层和另外三层无纺布层复合,得到一种复合无纺布,兼具柔软、较强厚实度、吸水性好、纵横拉力强度均衡、提花立体感强等特点。
优选的,第一无纺布层1和第三无纺布层4均为湿法无纺布,第二纺布层3为干法无纺布。另外,根据实际情况,第一无纺布层1和第三无纺布层4也可以均是干法无纺布,第二纺布层3为湿法无纺布。
优选地,第一无纺布层1和第三无纺布层4均为水刺无纺布,这里的水刺无纺布主要成分为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黏胶纤维为天然再生纤维素纤维,因此比较环保。另外,粘胶面料还具有柔软、吸水性好、垂悬性好、肤感好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吸湿后易收缩、多次洗涤后手感发硬、易起毛起球以及强力低等缺点,增加聚酯纤维后,能够改善吸收后的收缩性,使得上述的水刺无纺布更蓬松柔软。另外,优选地,第二无纺布层3为纺粘无纺布,这里的纺粘无纺布的成分包括聚丙烯纤维,纺粘无纺布具有韧性强,抗张强度高,不易变形等优点。
优选地,第一无纺布层1由成第一预定比例的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构成,第三无纺布层4由成第二预定比例的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构成。
第一预定比例和第二预定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根据材质市场价格的变化而进行相应配比调整,从而提高产品成本稳定性。优选地,第一预定比例与第二预定比例相同。
优选地,第一无纺布层1和第三无纺布层4均由水刺工艺制成,纸浆层2由湿法造纸工艺制成,第二无纺布层3由纺粘工艺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无纺布由于采用了三种无纺布层与纸浆层进行复合,既具有无纺布原有的柔韧、质轻、易分解等优点,又相较于单层无纺布横纵向拉力强度更强。此外,由于纸浆层的加入,与普通无纺布相比,吸水性更好。另外,由于复合无纺布的四层结构厚实度增加,从而能够对该复合无纺布作提花设计,并且整体的提花立体感更强。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无纺布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通过纺粘工艺制造出亲水性纺粘无纺布层,通过湿法造纸工艺纸浆以纤维悬浮浆的形式在成网机中通过湿法成网制造出纸浆层,然后在上述两层结构上下分别增加一层梳理纤网,通过水刺工艺进行复合,最终获得具有四层结构的复合无纺布。
为了验证复合无纺布的功能效果,分别取3组55g四层复合无纺布和3组55g普通平纹无纺布,然后测定它们的多个性能指标,并进行对比,得到的结果如以下表1至表3所示:
表1-55g四层复合无纺布试验结果数据
表2-55g普通平纹无纺布试验结果数据
表-3四层复合无纺布与普通平纹无纺布的试验结果对比数据
其中,上述试验中,厚度测量使用厚度测量仪;横纵向拉力使用电子织物强力机测量;吸水性测试:裁切150mm*150mm无纺布料,干布时测重,浸水1分钟悬挂2分钟后测重。
由以上试验结果数据可知,在相同克重下,与普通平纹无纺布相比,四层复合无纺布更蓬松,厚度增加,吸水性增加,横纵向拉力强度都较好,并且不存在纵横向差异,相比普通平纹无纺布两者更均衡。因为,普通平纹无纺布是通过梳理成网然后再经过水刺工艺制成,因此顺着纤维的纵向方向拉力强,而横向拉力弱;而四层复合无纺布由于增加了一层纺粘无纺布,使得横纵向拉力强度变得均衡,不存在纵横向差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无纺布蓬松、柔软,具有较好的厚实度,由于厚度增加,能够在该复合无纺布上作提花设计,整体的提花立体感更强;与普通无纺布相比,该复合无纺布的吸水性增加,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具有较高的抗张强度,横纵向拉力强度都较好,并且不存在纵横向差异,相比普通无纺布两者更均衡。另外,通过改变该复合无纺布的不同层的材质配比以及每一层的材质配比,一方面可以改变复合无纺布的整体性能,从而提供多样化的复合无纺布,另一方面也可以平衡材质价格变化,提高产品成本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无纺布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无纺布层、纸浆层、第二无纺布层和第三无纺布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三无纺布层均为湿法无纺布,所述第二无纺布层为干法无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所述第三无纺布层均为水刺无纺布,所述第二无纺布层为纺粘无纺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所述第三无纺布层均由水刺工艺制成,所述纸浆层由湿法造纸工艺制成,所述第二无纺布层由纺粘工艺制成。
CN201621353091.8U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复合无纺布 Active CN2072247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53091.8U CN207224761U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复合无纺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53091.8U CN207224761U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复合无纺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24761U true CN207224761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38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53091.8U Active CN207224761U (zh) 2016-12-09 2016-12-09 一种复合无纺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247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565314T3 (es) Material no tejido tendido en húmedo que comprende celulosa nanofibrilar y un método de fabricación del mismo
KR20180123012A (ko) 천연 섬유 웹층을 포함하는 부직 복합체 및 이의 형성 방법
CN103374852B (zh) 一种剑麻纤维湿法无纺布的制造方法
CN100434588C (zh) 垫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垫子
CN103938368A (zh) 一种具有单向导水功能的水刺非织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20674A (zh) 一种半耐久性家纺用苎麻无纺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5051280A (zh) 包含卷曲的双组分或多组分纤维的制毡毛层
JP2015048569A (ja) 不織布及び該不織布の製造方法
JP5735739B2 (ja) ワンダーファブリック
Debnath et al. Water absorbency of jute—polypropylene blended needle-punched nonwoven
CN209194150U (zh) 一种棉型水刺非织造布
CN113026201A (zh) 一种复合纳米纤维水刺无纺布
CN208577840U (zh) 一种用于个人护理产品面层的无纺布
US20010000585A1 (en) Durable, absorbent spunlaced fabric structures
KR101056502B1 (ko) 분할형 극세사 부직포의 제조방법
CN106592105A (zh) 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非织造布及其用途
CN207224761U (zh) 一种复合无纺布
JP2004162246A (ja) セルロース系繊維含有不織布
CN107109732A (zh) 纤维聚集体及使用了该纤维聚集体的吸液性片状物、以及纤维聚集体的制造方法
RU156458U1 (ru) Нетканое двухстороннее полотно
CN205800398U (zh) 一种超吸湿性卫生用竹浆复合水刺非织造布
CN110284261A (zh) 一种反渗透复合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JP2004149933A (ja) 伸縮性不織布
CN208362630U (zh) 一种用于制备低厚度非织造布的系统
RU145420U1 (ru) Двухслойное нетканое полотн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