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21096U - 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21096U
CN207221096U CN201720298764.2U CN201720298764U CN207221096U CN 207221096 U CN207221096 U CN 207221096U CN 201720298764 U CN201720298764 U CN 201720298764U CN 207221096 U CN207221096 U CN 2072210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visor
nasal tube
oxygen
pair
sw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9876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树红
蒋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29876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210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210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2109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连接装置,包括主管、输氧管插头、入鼻管、夹鼻装置、保险杆、限位杆;所述主管为空心管;所述输氧管插头设在主管进气端,用以插接输氧管;所述入鼻管设有一对,所述入鼻管连通设在所述主管上方;所述夹鼻装置包括:内棘齿条、转动盘、扭转弹簧;保险杆,设在一对入鼻管前端面下方;限位杆,设在一对入鼻管后端面下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连接装置,安装使用方便,并且从结构上有效杜绝了重复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氧气治疗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人体的氧气供应,减轻因代偿缺氧所增加的呼吸和循环负担。不同疾病所致缺氧的原因不同,输氧效果也不同。凡因肺组织病变影响换气功能,导致氧气吸收障碍或通气量不足者,输氧效果显著。
常用的输氧方法有以下几种:
(1)鼻导管输氧:简单易行,是较经济有效的常用给氧方法,咽喉为天然的储气囊,无增加死腔及漏气之弊。一般用细软的导尿管即可,应用前先检查管腔有无堵塞,并清洗患儿鼻孔。鼻导管放入鼻内约1cm即管口在鼻前庭,氧流量为0.5~1L/分,吸入氧浓度为30%左右。此法适用于中度缺氧的肺炎患儿。
(2)口罩雾化给氧:鼻导管给氧效果不好或患儿拒用鼻管时,可用口罩给氧,氧流量为 1~3L/分,吸入氧浓度为50%~60%。近来此法常与雾化吸入相结合,雾化给氧不但可使吸入氧气得到湿化,同时还可通过雾化给药。由于口罩给氧时口鼻皆可吸氧,所以效果比相同流量的鼻导管给氧法为佳。
但是上述方法均存在以下问题:即所述输氧装置缺少使用后自动损毁或者自动锁止的装置,进而有效地避免重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连接装置,安装使用方便,并且从结构上有效杜绝了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前”“后”“上”“下”方向与说明书附图中所示方向一致。
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连接装置,包括主管、输氧管插头、入鼻管、夹鼻装置、保险杆、限位杆;
所述主管为空心管,所述主管水平设置;
所述输氧管插头设在主管进气端,用以插接输氧管;
进一步的,所述输氧管插头垂直设在所述主管下方。
所述入鼻管设有一对,所述入鼻管连通设在所述主管上方;
进一步的,一对入鼻管相近端面设有弧形卡头。
所述夹鼻装置包括:
内棘齿条,至少一只,设在所述主管位于一对入鼻管之间的部分;
转动盘,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主管位于一对入鼻管之间的部分,所述转动盘内壁周向均布有与所述内棘齿条配合的外棘齿条,所述转动盘前端面上方设有摆动臂,所述外棘齿条与内棘齿条配合使所述摆动臂只能向后翻转;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臂后端面设有用以容设鼻梁的凹槽。
扭转弹簧,绕接在所述主管上,位于任一入鼻管与摆动臂之间,一端与相邻入鼻管抵接另一端与摆动臂抵接,用以驱动摆动臂向后翻转;
保险杆,设在一对入鼻管前端面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保险杆中部设有便于折断的折痕;便于将其折断。
限位杆,设在一对入鼻管后端面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
将输氧管插入输氧管接头,将入鼻管插入患者鼻内,然后将保险杆掰断,所述扭转弹簧驱动所述摆动臂向后翻转并抵靠在患者鼻尖,完成固定,打开氧气输送装置,氧气经由输氧管、输氧管接头、主管、入鼻管后进入患者鼻内。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从结构上有效避免重复使用:
将本实用新型从患者鼻内取出,所述扭转弹簧驱动所述摆动臂继续向后翻转,直至摆动臂抵靠在限位杆上为止;并且所述内棘齿条与所述外棘齿条作用限制所述摆动臂向前翻转,所述摆动臂被固定;由于所述摆动臂处在一对入鼻管之间阻碍了一对入鼻管插入患者鼻内,从结构上有效杜绝了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剖视图。
图中:
1.主管;
2.输氧管接头;
3.入鼻管,31.弧形卡头;
4.夹鼻装置,41.内棘齿条,42.转动盘,42a.外棘齿条,42b.摆动臂,43.扭转弹簧;
5.保险杆;
6.限位杆;
7.输氧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前”“后”“上”“下”方向与说明书附图中所示方向一致。
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连接装置,包括主管1、输氧管插头2、入鼻管3、夹鼻装置4、保险杆5、限位杆6;
所述主管1为空心管,所述主管1水平设置;
所述输氧管插头2设在主管1进气端,用以插接输氧管7;
进一步的,所述输氧管插头2垂直设在所述主管1下方。
所述入鼻管3设有一对,所述入鼻管3连通设在所述主管1上方;
进一步的,一对入鼻管3相近端面设有弧形卡头31。
所述夹鼻装置4包括:
内棘齿条41,至少一只,设在所述主管1位于一对入鼻管3之间的部分;
转动盘42,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主管1位于一对入鼻管3之间的部分,所述转动盘42 内壁周向均布有与所述内棘齿条41配合的外棘齿条42a,所述转动盘42前端面上方设有摆动臂42b,所述外棘齿条42a与内棘齿条41配合使所述摆动臂42b只能向后翻转;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臂42b后端面设有用以容设鼻梁的凹槽。
扭转弹簧43,绕接在所述主管1上,位于任一入鼻管3与摆动臂42b之间,一端与相邻入鼻管3抵接另一端与摆动臂42b抵接,用以驱动摆动臂42b向后翻转;
保险杆5,设在一对入鼻管3前端面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保险杆5中部设有便于折断的折痕;便于将其折断。
限位杆6,设在一对入鼻管3后端面下方。
具体使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
将输氧管7插入输氧管接头2,将入鼻管3插入患者鼻内,然后将保险杆5掰断,所述扭转弹簧43驱动所述摆动臂42b向后翻转并抵靠在患者鼻尖,完成固定,打开氧气输送装置,氧气经由输氧管7、输氧管接头2、主管1、入鼻管3后进入患者鼻内。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从结构上有效避免重复使用:
将本实用新型从患者鼻内取出,所述扭转弹簧43驱动所述摆动臂42b继续向后翻转,直至摆动臂42b抵靠在限位杆6上为止;并且所述内棘齿条41与所述外棘齿条42a作用限制所述摆动臂42b向前翻转,所述摆动臂42b被固定;由于所述摆动臂42b处在一对入鼻管3之间阻碍了一对入鼻管3插入患者鼻内,从结构上有效杜绝了重复使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5)

1.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1)、输氧管插头(2)、入鼻管(3)、夹鼻装置(4)、保险杆(5)、限位杆(6);
所述主管(1)为空心管,所述主管(1)水平设置;
所述输氧管插头(2)设在主管(1)进气端,用以插接输氧管(7);
所述入鼻管(3)设有一对,所述入鼻管(3)连通设在所述主管(1)上方;
所述夹鼻装置(4)包括:
内棘齿条(41),至少一只,设在所述主管(1)位于一对入鼻管(3)之间的部分;
转动盘(42),可转动的套设在所述主管(1)位于一对入鼻管(3)之间的部分,所述转动盘(42)内壁周向均布有与所述内棘齿条(41)配合的外棘齿条(42a),所述转动盘(42)前端面上方设有摆动臂(42b),所述外棘齿条(42a)与内棘齿条(41)配合使所述摆动臂(42b)只能向后翻转;
扭转弹簧(43),绕接在所述主管(1)上,位于任一入鼻管(3)与摆动臂(42b)之间,一端与相邻入鼻管(3)抵接另一端与摆动臂(42b)抵接,用以驱动摆动臂(42b)向后翻转;
保险杆(5),设在一对入鼻管(3)前端面下方;
限位杆(6),设在一对入鼻管(3)后端面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氧管插头(2)垂直设在所述主管(1)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对入鼻管(3)相近端面设有弧形卡头(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臂(42b)后端面设有用以容设鼻梁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杆(5)中部设有便于折断的折痕。
CN201720298764.2U 2017-03-26 2017-03-26 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连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210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8764.2U CN207221096U (zh) 2017-03-26 2017-03-26 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98764.2U CN207221096U (zh) 2017-03-26 2017-03-26 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21096U true CN207221096U (zh) 2018-04-13

Family

ID=61838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9876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21096U (zh) 2017-03-26 2017-03-26 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210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arvey et al. Comparison of jet and ultrasonic nebulizer pulmonary aerosol deposition du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JP5715950B2 (ja) 開放気道インタフェースを有する機械換気を提供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5758898B2 (ja) 自由空間のノズル・フィーチャを備える非密封式換気インターフェイスを含む、換気補助システムおよび換気装置
JP3201831U (ja) 呼吸器具及びアダプタ
JP2007533411A5 (zh)
JP2007511297A5 (zh)
CN205659225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智能雾化机
CN109758626A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排痰装置
CN204766943U (zh) 一种用于无创呼吸机与雾化器连接的三通管
Peng et al. Which nebulizer position should be avoided? An extended study of aerosol delivery and ventilator performance during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CN204092782U (zh) 一种医用雾化器
CN207221096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输氧管连接装置
CN204972566U (zh) 一种医用雾化器
CN203342150U (zh) 小儿用雾化吸入器
CN205494609U (zh) 具有氧气雾化装置的呼吸机面罩
CN205569450U (zh) 一种单向防污染呼吸雾化治疗管
CN108543186A (zh) 一种麻醉面罩
CN209392153U (zh) 一种简易动物麻醉呼吸器
CN202342638U (zh) 一种多功能气切导管
CN208552751U (zh) 一种医用呼吸科药液雾化添加装置
CN206381463U (zh) 一种新型雾化吸入系统
CN109248349A (zh) 一种自启动式智能咳痰辅助装置及方法
CN2452525Y (zh) 一种给药吸氧器
CN205360178U (zh) 雾化呼吸器
CN214485246U (zh) 一种具有双通道t型管的药物射流雾化吸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