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18762U - 一种手机组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机组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18762U
CN207218762U CN201720897118.8U CN201720897118U CN207218762U CN 207218762 U CN207218762 U CN 207218762U CN 201720897118 U CN201720897118 U CN 201720897118U CN 207218762 U CN207218762 U CN 207218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touch
mobile phone
display screen
limit rib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9711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边晓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89711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18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18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1876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屏幕保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手机组装结构。包括后壳,还包括固定在后壳面向触摸屏的一侧端面上的柔性硅胶套;所述的硅胶套正对显示屏的位置开设有容纳显示屏的通孔,硅胶套面向触摸屏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限制固定触摸屏的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手机组装的效率,硅胶套增强了手机屏幕抗冲击的能力,且硅胶套材料低廉、易于加工,有利于降低手机的成本,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手机组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屏幕保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手机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的触摸屏手机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现有后壳101和现有前壳102,TP-LCD(现有触摸屏103和现有显示屏104)先装到现有前壳102上,再把装好TP-LCD的现有前壳102和现有后壳101装配好,现有前壳102是一块完整的板状结构,位于显示屏104与后壳之间,起到支撑TP-LCD的作用。对于金属机身的手机,现有前壳102在跌落时,会起到缓冲作用,可以稍稍保护一下TP-LCD。但是当前的现有前壳102通常为刚性材料,一般为金属件或是硬质塑料件,这样的刚性结构只能起到很小的缓冲作用,对于碰撞动能较大的情况时,手机屏幕容易出现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机组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机组装结构,包括触摸屏、显示屏、主板组件和后壳;所述的显示屏固定在触摸屏的背面;所述的主板组件固定在后壳上位于显示屏与后壳之间;所述的后壳包括底板和垂直固定底板上的一圈侧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板内侧设置有一圈环形的台阶;所述的台阶包括与触摸屏平行的一圈底面和位于底面上的用于限制触摸屏横向移动的一圈侧面;所述的底面上开设有一圈环形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内嵌有一圈垫圈;所述的垫圈为卡合在凹槽内的其上端面凸出于台阶底面的柔性环状结构,垫圈套接在触摸屏的四周侧部;所述的触摸屏背面边缘部分固定在底面上;所述的显示屏与主板组件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垫圈上下两端的内侧设置有两块柔性硅胶垫板;所述的垫板正面支撑于触摸屏的背面,垫板朝向另外一块垫板的端部与显示屏的端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的垫板正面设置有沿触摸屏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限位筋条;所述的第一限位筋条为凸出于垫板正面的通过黏胶粘贴在触摸屏背面的竖向条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垫板靠近显示屏的一端设置有沿触摸屏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限位筋条;所述的第二限位筋条为凸出于垫板正面的通过黏胶粘贴在触摸屏背面的横向条状结构,第二限位筋条竖向方向的一侧与第一限位筋条的端部连接,另一侧与显示屏的竖向端部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的垫圈位于两块垫板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三限位筋条;所述的第三限位筋条为沿横向方向凸出于垫圈内侧端面的条状结构,第三限位筋条的正面通过黏胶粘贴在触摸屏的背面上,第三限位筋条的背面固定在底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面上开设有容纳第三限位筋条的卡槽;所述的卡槽与凹槽连通;所述的第三限位筋条卡合在卡槽内,其上端凸出于底面正面。
进一步的位于两根相邻第三限位筋条之间的垫圈内侧端面上开设有点胶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台阶侧面为从下至上向内侧倾斜的倾斜端面;所述的触摸屏的侧部从下至上向外侧倾斜,触摸屏的侧部同台阶侧面和台阶底面形成下大上小的U型槽,所述的垫圈凸出于底面的部分卡合在U型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显示屏和主板组件之间的钢板;所述的钢板粘贴在显示屏的背面用于提供沿显示屏厚度方向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结构还包括粘贴在钢板正面或是背面的一块柔性泡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触摸屏与后壳之间安装柔性的垫圈,去掉了前壳设计,提高了缓冲性能,增强了触摸屏抗冲击的能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垫圈和垫板上增设限位筋条和点胶孔用于固定触摸屏,安装结构简单、方便,有利于快速方便的将触摸屏固定在后壳上,提高了手机组装的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三种不同模式的限位筋条,能够在垂直触摸屏的方向和横向方向上限制触摸屏的移动,在提供良好的缓冲性能的同时稳定的将触摸屏固定在后壳上;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显示屏背面设置一块钢板,能够减小显示屏背面的间隙空间,避免在按压显示屏的时候出现水波纹;
5、本实用新型在显示屏的背面设置一块泡棉,能够提高显示屏的缓冲作用,避免对显示屏的冲击,提高了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手机组装的效率,垫圈和垫板增强了手机屏幕抗冲击的能力,且垫圈和垫板材料低廉、易于加工,有利于降低手机的成本,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触摸屏和显示屏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垫圈与垫板的主视图;
图4:垫板上的第一和第二限位筋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垫圈上沿第一限位筋条的剖切示意图;
图6:图3的A-A视图;
图7:图3的B-B视图;
图8:后壳和垫圈沿第三限位筋条的剖切示意图;
图9:后壳和垫圈沿相邻第三限位筋条之间的位置的剖切示意图;
图10:显示屏背面钢板与泡棉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触摸屏;2—显示屏;3—主板组件;4—底板;5—侧板;6—底面;7—侧面;8—凹槽;9—垫圈;10—垫板;11—第一限位筋条;12—第二限位筋条;13—第三限位筋条;14—点胶槽;15—钢板;16—泡棉;
101—现有后壳;102—现有前壳;103—现有触摸屏;104—现有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10,一种手机组装结构,包括触摸屏1、显示屏2和主板组件3,显示屏2固定在触摸屏1的背面,主板组件3与显示屏2电连接。主板组件3固定在后壳上。本实施例将现有手机组装结构中的前壳结构去掉,更换成为柔性的垫圈9结构,增强触摸屏1的缓冲性能。
如图8~9所示,本实施例的后壳包括底板4和垂直固定底板4上的一圈侧板5,侧板5内侧设置有一圈环形的台阶,台阶包括与触摸屏1平行的一圈底面6和位于底面6上的用于限制触摸屏1移动的一圈侧面7,触摸屏1背面固定在底面6上,底面6上开设有一圈环形的凹槽8,凹槽8内嵌有一圈环形的其上端面凸出于水底面6的柔性硅胶垫圈9,垫圈9一部分卡合在凹槽8内,另一部分凸出于底面6用于限制触摸屏1的侧部,位于凹槽8内的垫圈9部分通过黏胶粘贴在凹槽8内。
垫圈9套接在触摸屏1的四周侧部限制触摸屏1的横向移动,为触摸屏1提供横向方向的缓冲作用。垫圈9内侧粘贴在触摸屏1的侧部,主板组件3固定在显示屏2与底板4之间的空腔内。
垫圈9提供给触摸屏1横向方向的缓冲作用,本实施例在垫圈9上下两端的内侧设置有两块柔性硅胶垫板10,通过垫板10实现对触摸屏1垂直方向的缓冲作用。垫板10正面支撑于触摸屏1的背面,垫板10朝向另外一块垫板10的端部与显示屏2的端部接触,用于限制显示屏2的横向方向的移动。
如图3~5所示,垫板10正面设置有沿触摸屏1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限位筋条11,第一限位筋条11为凸出于垫板10正面的通过黏胶粘贴在触摸屏1背面的竖向条状结构。垫板10通过第一限位筋条11与触摸屏1粘贴固定连接,触摸屏1压迫在第一限位筋条11上。第一限位筋条11上开设有点胶孔,通过向点胶孔内点胶能够稳定的将触摸屏1粘贴在第一限位筋条11上。
如图3~5所示,垫板10靠近显示屏2的一端设置有沿触摸屏1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限位筋条12,第二限位筋条12为凸出于垫板10正面的通过黏胶粘贴在触摸屏1背面的横向条状结构,第二限位筋条12竖向方向的一侧与第一限位筋条11的端部连接,另一侧与显示屏2的竖向端部接触。第二限位筋条12与第一限位筋条11纵横相交,能够增加触摸屏1与限位筋条的接触面积,增加粘结的牢固程度,同样的第二限位筋条12上也开设有点胶孔。第二限位筋条12还能够起到限制显示屏2的作用。
如图3所示,垫圈9位于两块垫板10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三限位筋条13,第三限位筋条13为沿横向方向凸出于垫圈9内侧端面的条状结构,第三限位筋条13的正面通过黏胶粘贴在触摸屏1的背面上,第三限位筋条13的背面固定在底面6上。第三限位筋条13设置于底面6和触摸屏1之间,为触摸屏1提供垂直方向的缓冲作用,增强触摸屏1边缘位置的缓冲作用。底面6上开设有容纳第三限位筋条13的限位槽。
垫圈9通过黏胶与触摸屏1粘贴牢固,垫圈9的作用一是增强触摸屏1的缓冲作用,另外就是用于连接后壳和触摸屏1,本实施例的垫圈9在相邻的两根第三限位筋条13之间的位置上开设有点胶槽14,如图7所示。通过向点胶槽14内点胶,可以将垫圈9粘贴在触摸屏1侧部。
实际使用时,为了进一步限制垫圈9的位置,本实施例将台阶侧面7设计成从下至上向内侧(本实施例的内侧指朝向触摸屏1中心的位置,外侧至背离触摸屏1的方向)倾斜的倾斜端面,触摸屏1的侧部从下至上向外侧倾斜,触摸屏1的侧部同台阶侧面7和台阶底面6形成下大上小的U型槽,垫圈9凸出于底面6的部分卡合在U型槽内,如图8~9所示。垫圈9镶嵌在倒锥形的U型槽内,能够进一步限制垫圈9的移动,避免垫圈9从后壳上拖出来。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在显示屏2的背面设置有一块钢板15,钢板15粘贴在显示屏2的背面。钢板15贴合在显示屏2的背面上,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显示屏2背面的间隙减小,能够有效地避免按压显示屏2时出现水压纹,同时钢板15固定在主板组件3上能够为显示屏2提供垂直其厚度方向的支撑作用力,避免在按压触摸屏1时出现中间塌陷的情况。通过在钢板15正面或是背面粘贴有一块柔性泡棉16,能够提供显示屏2按压时的缓冲作用,能够增强显示屏2的缓冲能力。
本实施例的钢板15对于无显示屏铁框和有显示屏铁框两种组装模式都同样适用,当显示屏2有铁框时,钢板15可以安装铁框与显示屏2之间,也可以安装在铁框的背面,位置关系不限于两种结构,只要能够减小显示屏2背面间隙,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
本实施例组装时,先将显示屏2安装在触摸屏1的背面,将主板组件3固定在底板4上,将垫圈9套接在触摸屏1上,通过点胶将两者粘贴在一起,然后将垫圈9固定在凹槽8内,通过点胶的方式将垫圈9粘贴在后壳上,完成组装拼接。
本实施例通过去掉前壳设计,通过垫圈9设计替代前壳,能够有效地增强触摸屏1的抗冲击能力,提高触摸屏1按压时的缓冲能力,去掉前壳还能减小手机厚度,有利于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手机组装结构,包括触摸屏(1)、显示屏(2)、主板组件(3)和后壳;所述的显示屏(2)固定在触摸屏(1)的背面;所述的主板组件(3)固定在后壳上位于显示屏(2)与后壳之间;所述的后壳包括底板(4)和垂直固定底板(4)上的一圈侧板(5),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板(5)内侧设置有一圈环形的台阶;所述的台阶包括与触摸屏(1)平行的一圈底面(6)和位于底面(6)上的用于限制触摸屏(1)横向移动的一圈侧面(7);所述的底面(6)上开设有一圈环形的凹槽(8);所述的凹槽(8)内嵌有一圈垫圈(9);所述的垫圈(9)为卡合在凹槽(8)内的其上端面凸出于台阶底面(6)的柔性环状结构,垫圈(9)套接在触摸屏(1)的四周侧部;所述的触摸屏(1)背面边缘部分固定在底面(6)上;所述的显示屏(2)与主板组件(3)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圈(9)上下两端的内侧设置有两块柔性硅胶垫板(10);所述的垫板(10)正面支撑于触摸屏(1)的背面,垫板(10)朝向另外一块垫板(10)的端部与显示屏(2)的端部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板(10)正面设置有沿触摸屏(1)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限位筋条(11);所述的第一限位筋条(11)为凸出于垫板(10)正面的通过黏胶粘贴在触摸屏(1)背面的竖向条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机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板(10)靠近显示屏(2)的一端设置有沿触摸屏(1)宽度方向布置的第二限位筋条(12);所述的第二限位筋条(12)为凸出于垫板(10)正面的通过黏胶粘贴在触摸屏(1)背面的横向条状结构,第二限位筋条(12)竖向方向的一侧与第一限位筋条(11)的端部连接,另一侧与显示屏(2)的竖向端部接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圈(9)位于两块垫板(10)之间的部分上设置有第三限位筋条(13);所述的第三限位筋条(13)为沿横向方向凸出于垫圈(9)内侧端面的条状结构,第三限位筋条(13)的正面通过黏胶粘贴在触摸屏(1)的背面上,第三限位筋条(13)的背面固定在底面(6)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机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面(6)上开设有容纳第三限位筋条(13)的卡槽;所述的卡槽与凹槽(8)连通;所述的第三限位筋条(13)卡合在卡槽内,其上端凸出于底面(6)正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机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两根相邻第三限位筋条(13)之间的垫圈(9)内侧端面上开设有点胶槽(1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阶侧面(7)为从下至上向内侧倾斜的倾斜端面;所述的触摸屏(1)的侧部从下至上向外侧倾斜,触摸屏(1)的侧部同台阶侧面(7)和台阶底面(6)形成下大上小的U型槽,所述的垫圈(9)凸出于底面(6)的部分卡合在U型槽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结构包括设置于显示屏(2)和主板组件(3)之间的钢板(15);所述的钢板(15)粘贴在显示屏(2)的背面用于提供沿显示屏(2)厚度方向的支撑作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手机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结构还包括粘贴在钢板(15)正面或是背面的一块柔性泡棉(16)。
CN201720897118.8U 2017-07-24 2017-07-24 一种手机组装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18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97118.8U CN207218762U (zh) 2017-07-24 2017-07-24 一种手机组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97118.8U CN207218762U (zh) 2017-07-24 2017-07-24 一种手机组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18762U true CN207218762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13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9711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218762U (zh) 2017-07-24 2017-07-24 一种手机组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187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95111U (zh) 一种可调式液晶显示器胶框
CN201373108Y (zh) 充气式密封件
CN108476251A (zh) 壳体组件、移动终端及壳体组件的组装方法
CN210627167U (zh) 一种防摔液晶触摸显示屏组件
CN207218762U (zh) 一种手机组装结构
CN208112722U (zh) 移动终端
CN102448265A (zh) 防尘结构及具有该防尘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10673757A (zh) 电子设备
CN105474121A (zh) 平板电脑
CN207216635U (zh) 按键组件及终端
CN217652637U (zh) 一种具有可替换隔音填充层隔音门
CN212314426U (zh) 一种医用低温运输箱
CN210405402U (zh) 防尘结构及智能手机
CN209853065U (zh) 压缩式垃圾车
CN216133367U (zh) 一种便于进行对接的玻璃盖板
CN205929860U (zh) 硬质自带印台印章
CN116962556B (zh) 一种防摔手机壳
CN212460481U (zh) 一种计算机机械硬盘的加固结构
CN216685593U (zh) 一种高强度抗冲击塑料锁盒盖
CN212379827U (zh) 一种带有边缘加强件的触控面板
CN212801294U (zh) 一种公路交通施工用警示装置
CN220473910U (zh) 笔记本键盘防挤压结构
CN207416760U (zh) 车用缓冲块
CN211441831U (zh) 一种机械设计用画板
CN211319615U (zh) 一种减震型通信铁塔标识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7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