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17943U - 一种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17943U
CN207217943U CN201721185045.6U CN201721185045U CN207217943U CN 207217943 U CN207217943 U CN 207217943U CN 201721185045 U CN201721185045 U CN 201721185045U CN 207217943 U CN207217943 U CN 2072179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der box
mounting surface
termination
output side
copper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850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龙祥
檀贵友
郑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850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179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17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179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通过两个转接铜排的第一连接端,分别与汇流箱中断路器/负荷开关的两个输出铜排一一对应相连;并通过两个转接铜排的第二连接端与对应的铝线缆相连;且两个转接铜排的第二接线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满足铝线缆的接线要求;进而以铝线缆代替铜线缆实现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方案,相比现有技术降低了接线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汇流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站现场的汇流箱直流输出侧接线方案,由于铜线缆相对于铝线缆过电流大,可支持电池板适量超配,线缆规格种类少,线缆软,不受接线空间约束,使得汇流箱相应的体积小、内部空间更紧凑等,现有技术多采用铜线缆出线为主。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电站建设成本压力逐渐增大,而采用铜线缆来实现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方案,将会随着汇流箱数量的增加以及接线距离的增长而导致成本的大幅增加,不利于电站建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铜线缆接线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包括:两个转接铜排,分别与汇流箱中断路器/负荷开关的两个输出铜排一一对应相连;其中:
所述转接铜排包括:
第一连接端,用于与对应的输出铜排相连;
第二连接端,用于与对应的铝线缆相连;
两个所述转接铜排的第二接线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
优选的,两个所述转接铜排分别设置于所述断路器/负荷开关的两侧,且所述第二连接端比所述第一连接端到所述汇流箱上相应引线孔之间的距离更远。
优选的,所述转接铜排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
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连接为L形;
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远离所述第二安装面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于所述转接铜排的第二安装面上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均与对应的输出铜排平行。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面与对应的输出铜排平行;
所述第二安装面与对应的输出铜排垂直。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螺钉与对应的输出铜排相连;
述第二连接端通过螺钉与对应的铝线缆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至少两个支柱,分别用于支撑两个转接铜排的所述第一安装面与对应的输出铜排保持平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通过两个转接铜排的第一连接端,分别与汇流箱中断路器/负荷开关的两个输出铜排上远离断路器/负荷开关的一端一一对应相连;并通过两个转接铜排的第二连接端与对应的铝线缆相连;且两个转接铜排的第二接线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满足铝线缆的接线要求;进而以铝线缆代替铜线缆实现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方案,相比现有技术降低了接线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内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内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的连接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的连接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的连接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铜线缆接线成本高的问题。
参见图1至图5,该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包括:两个转接铜排100,分别与汇流箱中断路器/负荷开关400的两个输出铜排200一一对应相连;其中:
转接铜排100包括:
第一连接端,用于与对应的输出铜排200相连,具体可以与对应的输出铜排200上远离断路器/负荷开关400的一端相连;
第二连接端,用于与对应的铝线缆300相连;
两个转接铜排100的第二接线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
如图1和图4所示,转接铜排100与输出铜排200的安装连接点位于输出铜排200上远离断路器/负荷开关400的一端,且转接铜排100与铝线缆300的安装连接点位于第一连接端的外侧,确保两个转接铜排100的第二接线端之间的距离,也即两个铝线缆300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满足铝线缆300的接线要求,进而使以铝线缆300代替现有技术中高成本的铜线缆来实现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成为可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该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通过两个转接铜排100的第一连接端,分别与汇流箱中断路器/负荷开关400的两个输出铜排200上远离断路器/负荷开关400的一端一一对应相连;并通过两个转接铜排100的第二连接端与对应的铝线缆300相连;且两个转接铜排100的第二接线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满足铝线缆300的接线要求;进而以铝线缆300代替铜线缆实现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方案,相比现有技术降低了接线成本。
值得说明的是,现在也存在一部分电站选择将铜线缆切换为铝线缆;然而,由于铝线缆的刚性大、安全距离需求增大,使得接线端子增长、接线空间变大,现有的汇流箱结构无法满足要求,需要为铝线缆的应用推广改造汇流箱的整体结构,使得汇流箱整体成本增加。
而本实施例提供的该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参见图1和图4,优选的,其两个转接铜排100分别设置于断路器/负荷开关400的两侧,且第二连接端比第一连接端到汇流箱上相应引线孔之间的距离更远。
本实施例提供的该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通过在断路器/负荷开关400的两侧增加两个转接铜排100,对原有汇流箱内部器件重新布局,充分利用汇流箱内部空间,在不改变原有汇流箱外形结构尺寸的前提下,解决了使用铝线缆300出线时,安全距离和内部接线空间不足且接线不便等问题,同时降低汇流箱的整体成本。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优选的,参见图1至图5,转接铜排100包括:第一安装面101和第二安装面102;
第一安装面101与第二安装面102连接为L形;
第一连接端设置于第一安装面101上远离第二安装面102的一端,第二连接端设置于转接铜排100的第二安装面102上远离第一安装面101的一端。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安装面101和第二安装面102均与对应的输出铜排200平行。
图4和图5所示的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通过转接铜排100与输出铜排200的连接,在不改变原有汇流箱结构尺寸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汇流箱内部空间,保证使用铝线缆接线时的接线空间和安全距离。
或者,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安装面101与对应的输出铜排200平行;
第二安装面102与对应的输出铜排200垂直。
图1至图3所示的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汇流箱的直流输出采用立式转接铜排100,便于工具操作,接线更便捷,提高安装效率,同时比图4和图5所示方案更加节省内部空间。
优选的,第一连接端通过螺钉与对应的输出铜排200相连;
述第二连接端通过螺钉与对应的铝线缆300相连。
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应用环境进行选用,此处仅为一种示例,并不一定限定于此,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的,该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支柱,分别用于支撑两个转接铜排100的第一安装面101与对应的输出铜排200保持平行。
当然,也可以如图1至图5所示,该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共包括4个支柱,每侧两个支柱用于支撑一个转接铜排100的第一安装面101与对应的输出铜排200保持平行。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应用环境进行设置,此处仅为一种示例,并不一定限定于此,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该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充分利用汇流箱的内部空间进行接线,使得汇流箱的整体体积无需增大;不仅适用于直流输出接铝线缆的各种要求,而且也可以接铜线缆,同时满足铜、铝线缆多种规格需求。
其余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转接铜排,分别与汇流箱中断路器/负荷开关的两个输出铜排一一对应相连;其中:
所述转接铜排包括:
第一连接端,用于与对应的输出铜排相连;
第二连接端,用于与对应的铝线缆相连;
两个所述转接铜排的第二接线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接铜排分别设置于所述断路器/负荷开关的两侧,且所述第二连接端比所述第一连接端到所述汇流箱上相应引线孔之间的距离更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铜排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
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连接为L形;
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远离所述第二安装面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于所述转接铜排的第二安装面上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面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均与对应的输出铜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与对应的输出铜排平行;
所述第二安装面与对应的输出铜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螺钉与对应的输出铜排相连;
述第二连接端通过螺钉与对应的铝线缆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支柱,分别用于支撑两个转接铜排的所述第一安装面与对应的输出铜排保持平行。
CN201721185045.6U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 Active CN207217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85045.6U CN207217943U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85045.6U CN207217943U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17943U true CN207217943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25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85045.6U Active CN207217943U (zh) 2017-09-15 2017-09-15 一种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179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17369U (zh) 一种光伏系统正负母线电压抬升电路
CN204118479U (zh) 直流配电柜
CN207217943U (zh) 一种汇流箱直流输出侧的接线装置
CN206697985U (zh) 一种充电桩的交流输入模块
CN105680793A (zh) 一种光伏系统的电压补偿装置及光伏系统
CN202712781U (zh) 一种开关/插座接线盒
CN202797632U (zh) 一种中压成套设备翻转式端子板装置
CN209375439U (zh) 一种风电变流器
CN101894874A (zh) 光伏接线盒
CN208001225U (zh) 风电变流器
CN105474497B (zh) 电气组件
CN205429197U (zh) 一种电力设备接线扩展装置
CN104821786B (zh) 一种纵、横双向式汇流排及光伏汇流箱
CN204947332U (zh) 一种综合配电箱
CN203637593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接线排布结构
CN204343772U (zh) 四回路电缆下地窄基电缆终端钢管塔
CN203942491U (zh) 一种光伏阵列汇流箱
CN107020968A (zh) 一种非风冷分布式部署的直流充电桩
CN104767397A (zh) Igbt模块并联结构及功率模块结构
CN111710741A (zh)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CN213425770U (zh) 一种临时电缆分支箱
CN206180416U (zh) 一种便于整理和进出线的开关柜
CN103457398A (zh) 低压大功率电机使用的接线板
CN204497832U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
CN103630715A (zh) 一种计量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