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17423U - 接触器及其线圈组件 - Google Patents

接触器及其线圈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17423U
CN207217423U CN201721065383.6U CN201721065383U CN207217423U CN 207217423 U CN207217423 U CN 207217423U CN 201721065383 U CN201721065383 U CN 201721065383U CN 207217423 U CN207217423 U CN 207217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pcb
components
coil block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6538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瑜
俞楠
陈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Electrical Apparatu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Electrical Apparatu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Electrical Apparatus Ltd filed Critical Siemens Electrical Apparatus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6538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17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17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174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及其线圈组件。该接触器的线圈组件包括:一PCB组件(11),其包括:一PCB本体(111),一接线端子组件(112),其与所述PCB本体(111)焊接,和一保护用电子元件(113),其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接线端子组件(112)上;一线圈本体(12),其与所述PCB组件(11)焊接;和一线圈基座(13),所述焊接在一起的所述线圈本体(12)和所述PCB组件(11)通过环氧树脂与所述线圈基座(13)固定。该线圈组件的保护用电子元件可拆卸,替换方便,无需更换整个线圈组件,成本低。

Description

接触器及其线圈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接触器的线圈组件,以及接触器。
背景技术
接触器是指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接触器主要应用于电力、配电与用电场合。接触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接触器线圈通电后,线圈电流会产生磁场,产生的磁场使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吸引动铁芯,并带动交流接触器的触点动作,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两者是联动的。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点复原,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现有的接触器线圈组件含有PCB组件,起到控制、保护等作用。PCB组件上的所有电子元件(包括保护用电子元件)都是直接焊接在PCB本体上的。PCB组件和线圈本体焊接组成预备组件。在线圈基座浇注环氧树脂,将该预备组件安装在线圈基座。这样,PCB组件、线圈本体、线圈基座组成一个线圈组件整体。当PCB组件上起保护作用的电子元件因使用环境不稳定击穿时,需要更换线圈组件整体才能继续使用接触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接触器及其线圈组件,该线圈组件的保护用电子元件可拆卸,替换方便,无需更换整个线圈组件,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接触器的线圈组件,包括:
一PCB组件,其包括:
一PCB本体,
一接线端子组件,其与PCB本体焊接,和
一保护用电子元件,其可拆卸地装配于接线端子组件上;
一线圈本体,其与PCB组件焊接;和
一线圈基座,焊接在一起的线圈本体和PCB组件通过环氧树脂与线圈基座固定。这样,当使用环境不稳定发生过电压等现象时,保护用电子元件击穿,只需在PCB组件的接线端子组件上拆下保护用电子元件,替换方便,无需更换整个线圈组件,成本低。
在线圈组件的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接线端子组件包括:
一外壳,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端包括两个端子孔,
两个第一针脚,其位于外壳的第一端并从外壳内延伸出外壳外,并与PCB本体焊接,和
两个连接端子,其位于外壳内并分别与两个端子孔正对设置,并分别于两个第一针脚电连接;
保护用电子元件包括两个第二针脚,分别通过两个端子孔与两个连接端子可拆卸安装连接。该接线端子组件结构简单,安排方便。
在线圈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每一连接端子包括螺钉锁紧机构,其能够与第二针脚通过螺丝锁紧。该连接端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在线圈组件的再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每一连接端子包括弹簧卡紧机构,其能够与第二针脚通过弹簧卡紧。该连接端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在线圈组件的又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外壳还包括两个安装孔,安装工具能够通过安装孔对连接端子操作进行安装。该安装孔的设置,便于安装操作。
在线圈组件的又一种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保护用电子元件为压敏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接触器,包括上述的线圈组件。
附图说明
下文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通过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并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触器的线圈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PCB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PCB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 线圈组件
11 PCB组件
111 PCB本体
112 接线端子组件
1121 外壳
1121a 第一端
1121b 第二端
1121c 端子孔
1121d 安装孔
1122 第一针脚
1123 连接端子
1123a 弹簧卡紧机构
1123b 螺钉锁紧机构
113 保护用电子元件
1131 第二针脚
12 线圈本体
13 线圈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下面讨论的各图以及被用来描述在该专利文档中的本公开的原理的各种实施例仅以说明的方式并且无论如何不应该被解释成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可以在任何适当布置的设备中实施本公开的原理。将参考示例性非限制实施例来描述本申请的各种创新教导。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示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接触器的线圈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PCB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该接触器的线圈组件10包括:
一PCB组件11,其包括:
一PCB本体111,
一接线端子组件112,其与PCB本体111焊接,和
一保护用电子元件113,其可拆卸地装配于接线端子组件112上;
一线圈本体12,其与PCB组件11焊接;和
一线圈基座13,焊接在一起的线圈本体12和PCB组件11通过环氧树脂与线圈基座13固定。
具体而言,PCB组件11上的所有电子元件中,除保护用电子元件113外,其他电子元件(图1中未标注、图2中未画出)都是直接焊接在PCB本体111上的。接线端子组件112也是直接焊接在PCB本体111上的。而保护用电子元件113没有直接焊接在PCB本体111上,而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装配于接线端子组件112上。整个PCB组件11和线圈本体12焊接组成预备组件(未标注)。在线圈基座13浇注环氧树脂,将该预备组件通过环氧树脂固定安装在线圈基座13上。这样,当使用环境不稳定发生过电压等现象时,保护用电子元件113击穿,只需在PCB组件11的接线端子组件112上拆下保护用电子元件113,替换方便,无需更换整个线圈组件,成本低。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接线端子组件112包括:
一外壳1121,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21a和第二端1121b,第二端1121b包括两个端子孔1121c,
两个第一针脚1122,其位于外壳1121的第一端1121a并从外壳1121内延伸出外壳1121外,并与PCB本体111焊接,和
两个连接端子1123,其位于外壳1121内并分别与两个端子孔1121c正对设置,并分别于两个第一针脚1122电连接;
保护用电子元件113包括两个第二针脚1131,分别通过两个端子孔1121c与两个连接端子1123可拆卸安装连接。该接线端子组件结构简单,安排方便。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每一连接端子1123包括弹簧卡紧机构1123a,其能够与第二针脚1131通过弹簧卡紧。该连接端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连接端子1123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PCB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在图3所示的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每一连接端子1123包括螺钉锁紧机构1123b,其能够与第二针脚1131通过螺丝锁紧。该连接端子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外壳1121还包括两个安装孔1121d,安装工具(未画图,例如螺丝刀)能够通过安装孔1121d对连接端子1123操作进行安装。图2所示实施例中,两个安装孔1121d与两个端子孔1121c均位于第二端1121b。图3所示实施例中,两个安装孔1121d位于与第二端1121b垂直相邻的端面。该安装孔的设置,便于安装操作。
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方式中,保护用电子元件为压敏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包括上述线圈组件10的接触器。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方式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接触器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PCB组件(11),其包括:
一PCB本体(111),
一接线端子组件(112),其与所述PCB本体(111)焊接,和
一保护用电子元件(113),其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接线端子组件(112)上;
一线圈本体(12),其与所述PCB组件(11)焊接;和
一线圈基座(13),所述焊接在一起的所述线圈本体(12)和所述PCB组件(11)通过环氧树脂与所述线圈基座(13)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组件(112)包括:
一外壳(1121),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21a)和第二端(1121b),所述第二端(1121b)包括两个端子孔(1121c),
两个第一针脚(1122),其位于所述外壳(1121)的所述第一端(1121a)并从所述外壳(1121)内延伸出所述外壳(1121)外,并与所述PCB本体(111)焊接,和
两个连接端子(1123),其位于所述外壳(1121)内并分别与所述两个端子孔(1121c)正对设置,并分别于所述两个第一针脚(1122)电连接;
所述保护用电子元件(113)包括两个第二针脚(1131),分别通过所述两个端子孔(1121c)与所述两个连接端子(1123)可拆卸安装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端子(1123)包括螺钉锁紧机构(1123b),其能够与所述第二针脚(1131)通过螺丝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端子(1123)包括弹簧卡紧机构(1123a),其能够与所述第二针脚(1131)通过弹簧卡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21)还包括两个安装孔(1121d),安装工具能够通过所述安装孔(1121d)对所述连接端子(1123)操作进行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用电子元件(113)为压敏电阻。
7.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线圈组件(10)。
CN201721065383.6U 2017-08-24 2017-08-24 接触器及其线圈组件 Active CN207217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5383.6U CN207217423U (zh) 2017-08-24 2017-08-24 接触器及其线圈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65383.6U CN207217423U (zh) 2017-08-24 2017-08-24 接触器及其线圈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17423U true CN207217423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16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65383.6U Active CN207217423U (zh) 2017-08-24 2017-08-24 接触器及其线圈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174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87500A3 (en) Transformer instrumentation and metering system
CN202649277U (zh)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快速短接装置
KR100897229B1 (ko) 홀센서를 이용한 전류측정 장치
CN104218699B (zh) 电机及电机的制造方法
CN205670479U (zh) 一种高压使用插拔式连接的组合互感器
CN207217423U (zh) 接触器及其线圈组件
CN201156464Y (zh) 一种变压器铁心拉板
CN207488770U (zh) 一种壁挂式稳压器
CN218675256U (zh) 一种充电电流和零序电流监控组件
CN207183194U (zh) 一种电路信息处理用电流过载保护装置
CN109239409A (zh) 一种磁性线夹
CN207264894U (zh) 一种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外壳
CN210535755U (zh) 一种配电盒高压采样线束布线固定结构
CN2515780Y (zh) 电流互感器
CN206353468U (zh) 一种电磁铁结构
CN207427562U (zh) 一种usb电路板器件
CN207135404U (zh) 电气装配结构和逆相保护器
CN206210730U (zh) 一种可调节式电磁式脱扣器
CN207885041U (zh) 一种电源过载保护机柜
CN206685319U (zh) 车用带保险的继电器
CN213877797U (zh) 中压低频互感器
CN108599551A (zh) 一种瞬态脉冲干扰滤除模组
CN108573646A (zh) 一种电力电子专业教学实验装置
CN204439688U (zh) 一种电表箱
CN208478902U (zh) 一种配电柜母排防涡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