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14136U - 一种无烟野炊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烟野炊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14136U
CN207214136U CN201721102055.9U CN201721102055U CN207214136U CN 207214136 U CN207214136 U CN 207214136U CN 201721102055 U CN201721102055 U CN 201721102055U CN 207214136 U CN207214136 U CN 207214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dmission
admission hole
air
burner hearth
smoke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0205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Bo Di Energy-Sav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Bo Di Energy-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Bo Di Energy-Sav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Bo Di Energy-Sav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10205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14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14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141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烟野炊炉,包括底盘结构、炉体、炉膛及法兰盘,底盘结构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处安装有供风装置,供风装置与供电装置连接;炉膛靠近底面处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第一进气孔;炉膛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第二进气孔;炉膛靠近顶面处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第三进气孔;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与第三进气孔均与进气通道连通;第二进气孔的数量多于第一进气孔的数量,且少于第三进气孔的数量;第二进气孔的直径小于第一进气孔的直径,且大于或者等于第三进气孔的直径。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各种可燃物的无烟燃烧,同时将燃料的燃烧效率提高50%以上;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无烟野炊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烟野炊炉。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野外露营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野外露营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三餐的问题;因此,现在市场上逐渐出现各种野炊炉来解决在野外做饭的问题,但是现在市场上的野炊炉还存在诸多的不足:(1)现有的野炊炉将任何一种可燃物作为燃料都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2)现在市场上的野炊炉的燃料大多数都为钢炭、木材、煤或者液化气;因此,在野外露营之前需要准备大量的燃料;(3)现在市场上的野炊炉对燃料的燃烧效率比较低;(4)现在市场上的野炊炉的火力较小,导致在野外烹饪食物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5)由于野外没有遮挡物,导致火力容易受到吹风的影响,并且当风力较强时,现在的野炊炉根本无法在野外继续使用;严重影响野外露营的体验感;(6)现在的野炊炉不方便收纳,占用的空间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烟野炊炉,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野炊炉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对燃料的燃烧效率低、使用时火力很小以及需要准备大量的燃料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烟野炊炉,包括底盘结构、炉体、炉膛及法兰盘,所述底盘结构的底面上设置有支架,所述底盘结构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安装有供风装置,所述供风装置与供电装置连接;所述炉体的底部与底盘结构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炉膛位于炉体内,且炉体和炉膛的顶面均与法兰盘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炉膛与炉体之间形成进气通道;所述法兰盘的顶面上设置有挡风支撑机构;所述炉膛靠近底面处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进气孔;多个第一进气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均匀分布;所述炉膛位于中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进气孔,多个第二进气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均匀分布;所述炉膛靠近顶面处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三进气孔,多个第三进气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均匀分布;所述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与第三进气孔均与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三进气孔的数量多于第二进气孔的数量,第二进气孔的数量多于第一进气孔的数量;所述第一进气孔的直径大于第二进气孔的直径,所述第二进气孔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第三进气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气孔的数量为4-8个;所述第一进气孔的直径为4.5-6mm,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圆心到炉膛底面的距离为10-4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进气孔的数量为6-10个;所述第二进气孔的直径为2-4mm,所述第二进气孔的圆心到炉膛底面的距离为100-13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进气孔的数量为16-20个;所述第二进气孔的直径为1.5-4mm,所述第三进气孔的圆心到炉膛底面的距离为140-160mm。
进一步地,所述挡风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为内凹的弧形块或者折形块;所述多个支撑块依次固定在法兰盘顶面的靠近边缘处,且两块距离最远的支撑块之间形成燃料添加口,其余的支撑块的首部和尾部分别与相邻的支撑块的首部或者尾部交错重合,同时形成出火口。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结构底面靠近边缘处至少设置有三个支脚安装结构,且多个支脚安装结构均匀分布;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三个支脚,所述支脚通过支脚安装结构固定在底盘结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供风装置的出风口通过风道法兰与进风口连通;所述底盘结构位于进风口处的位置设置有卡紧结构,所述风道法兰的一端通过卡紧结构进行固定,所述供风装置的出风口与风道法兰的另一端安装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底盘结构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供电装置的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的内侧壁上至少设置有沿着炉体高度延伸方向的三条加强筋,且加强筋均匀分布,且加强筋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螺孔,所述炉体分别通过螺钉与底盘结构和法兰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供风装置为风机;所述供电装置为充电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炉膛的侧壁上设置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及第三进气孔,当完成点火之后,通过供风装置向进气通道内吹入空气,位于炉膛底部的可燃物,首先与从第一进气孔流速较慢的少量空气进行接触进行不完全燃烧,此时在炉膛底部产生含有大量碳的化合物的气体;气体再向上走,此时气体与从第二进气孔和第三进气孔进入的空气进行混合实现二次燃烧;经过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燃料的二次燃烧,对燃烧的二次燃烧实际上是实现了燃料的气化燃烧,一方面使得燃料燃烧更加的充分,将燃料的燃烧效率提高了50%以上;另一方面是,与现有的野炊炉的燃烧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气化燃烧提供的火力明显更大,在野外烹饪时,可以节约一半的做饭时间。
②本实用新型可以选择任何可燃物作为燃料,经过实验证明,将塑料瓶作为燃料,塑料瓶在燃烧过程中,不仅未出现黑烟,并且燃烧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任何的异味;另外,同时经过实验证明:本实用新型中燃烧三个塑料瓶就能够煮好一碗面;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任何可燃物的无烟燃烧,在野外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
③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可燃物的无烟燃烧,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木材、煤炭、钢炭、动物粪便等生物燃料以及塑料等作为燃料,因此,在野外露营时,使用本实用新型无需携带大量的燃料,可以就地选择燃料,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更加方便,不会因为燃料携带不够而影响野炊露营的计划和体验感;另外在野炊露营过程中可以将使用之后的塑料垃圾作为燃料,将塑料垃圾作为燃料的同时,实现了将塑料垃圾进行有效清理,避免了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的白色污染。
④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挡风支撑结构,每两个支撑块之间形成过火口,首先实现了对炊具的支撑,同时满足野炊炉在烹饪时能够最大的利用火的外焰,还能够实现挡风的功能,使得在野外出现大风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仍然能够正常的烹饪食物。
⑤本实用新型中支架由可拆卸的三只支脚构成,将供风装置通过风道法兰连接,因此,当野炊炉未使用时,就支脚、风道法兰、供风装置以及充电装置都可以直接放在炉膛内,使得本实用新型方便收纳、并且占用的空间小,方便携带;当需要使用时,直接在两分钟内可以完成组装即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无烟野炊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无烟野炊炉的俯视图。
图3为一种无烟野炊炉中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无烟野炊炉中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2,包括底盘结构1、炉体2、炉膛3及法兰盘4,底盘结构1的底面上设置有支架,底盘结构1上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处安装有供风装置,供风装置与供电装置连接;炉体2的底部与底盘结构1的顶面固定连接,炉膛3位于炉体2内,且炉体2和炉膛3的顶面均与法兰盘4的底面固定连接,炉膛3与炉体2之间形成进气通道6;法兰盘4的顶面上设置有挡风支撑机构;炉膛3靠近底面处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进气孔7;多个第一进气孔7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均匀分布;炉膛3位于中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进气孔8,多个第二进气孔8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均匀分布;炉膛3靠近顶面处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三进气孔9,多个第三进气孔9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均匀分布;第一进气孔7、第二进气孔8与第三进气孔9均与进气通道6连通;第三进气孔9的数量多于第二进气孔8的数量,第二进气孔8的数量多于第一进气孔7的数量;第一进气孔7的直径大于第二进气孔8的直径,第二进气孔8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第三进气孔9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在炉膛3中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第一进气孔7、第二进气孔8及第三进气孔9,这样使得对燃料首先进行燃烧气化得到含有大量碳粒子的气体,然后气体再与从第二进气孔8和第三进气孔9进入的空气进行充分混合进行二次燃烧,使得实现了燃料的气化燃烧,并且气化燃烧比燃料正常燃烧的火力明显更大,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所有的可燃物都作为燃料,并且保证燃料在整个燃烧过程中都是呈无烟的状态,确保野炊露营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的污染。
第一进气孔7的数量为4-8个;第一进气孔7的直径为4.5-6mm,第一进气孔7的圆心到炉膛3底面的距离为10-40mm。这样设置第一进气孔7是能够保证为燃料的初步燃烧提供一定的空气,并且将第一进气孔7圆心到炉膛3底面的距离设置为10-40mm,这样一方面保证加入的燃料能够充分与空气接触,保证燃料的持续燃烧,持续将可燃物进行气化,同时也避免燃烧产生的灰烬将第一进气孔7堵塞影响野炊炉的燃烧效果。
第二进气孔8的数量为6-10个;第二进气孔8的直径为2-4mm,第二进气孔8的圆心到炉膛3底面的距离为100-130mm。
第三进气孔9的数量为16-20个;第二进气孔8的直径为1.5-4mm,第三进气孔9的圆心到炉膛3底面的距离为140-160mm。
这样设置第二进气孔8和第三进气孔9的间距使得能够在炉膛3的中上部继续补充大量的空气,使得燃料进行初步燃烧产生大量的含碳粒子气体可以进行二次燃烧,这样设置孔径能够使得对气体的燃烧更加充分,并且燃烧的火苗呈喷射状,火力明显大幅度增强,使得燃料的燃烧效率提高了50%以上。
挡风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支撑块10,支撑块10为内凹的弧形块或者折形块;多个支撑块10依次固定在法兰盘4顶面的靠近边缘处形成弧形结构,且两块距离最远的支撑块10之间形成燃料添加口11,燃料添加口11的弧度为60-80°;其余的支撑块10的首部和尾部分别与相邻的支撑块10的首部或者尾部交错重合,同时形成出火口。这样设置挡风支撑结构首先实现了对炊具的支撑,同时满足野炊炉在烹饪时能够最大的利用火的外焰,还能够实现挡风的功能,使得在野外出现大风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仍然能够正常的烹饪食物。
参照图4,底盘结构1底面靠近边缘处至少设置有三个支脚安装结构,且多个支脚安装结构均匀分布;支架包括至少三个支脚,支脚通过支脚安装结构固定在底盘结构1上。当野炊炉不使用的情况下,直接可以将支脚取下放在炉膛3内,这样使得野炊炉占用的空间可以减小一半左右,使得携带和收纳更加方便。
支脚安装结构为卡紧槽12,支脚包括支脚本体13,支脚本体13呈管状结构;支脚本体13的底端固定有保护套24;还包括伸缩结构和安装机构,安装机构包括套管14和支撑管15,套管14固定在支脚本体13靠近顶端处的内侧壁上,支撑管15固定在支脚本体13中上部的内侧壁上,支撑管15位于套管14的正下方,且支撑管15的顶部与套管14的底部之间竖直设置有压簧16,且压簧16的底面与支撑管15的顶面接触;
伸缩结构包括伸缩柱17和拨动柱18,支脚本体13的侧壁上设置有竖直的条形口,且条形口位于套管14的底部和支撑管15的顶部之间,支脚本体13的顶面上倾斜固定有卡紧片19,且卡紧片19的尺寸大于支脚本体13的尺寸,卡紧片19上设置有通孔,且通孔的圆心位于与套管14的中心线上;拨动柱18的一端垂直固定在伸缩柱17中部的侧壁上,拨动柱18的另一端穿过条形口向外自由延伸;伸缩柱17的中下部穿过压簧16,伸缩柱17的底端位于支撑管15内;伸缩柱17的中上部位于套管14内,伸缩柱17的顶端穿过通孔,且伸缩柱17的顶部高于卡紧片19的顶面。
向下波动拨动柱18,使得卡紧片19与卡紧槽12配合,然后放开拨动柱使得伸缩柱17深入到底盘结构上的圆孔中,对支脚进行进一步限位,使得支脚不会出现滑动的情况,保证了野炊炉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供风装置的出风口通过风道法兰25与进风口连通;底盘结构1位于进风口处的位置设置有卡紧结构5,风道法兰25的一端通过卡紧结构5进行固定,供风装置的出风口与风道法兰25的另一端安装固定。通过卡紧机构方便将风道法兰25安装和取下,风道法兰25用于将供风装置吹入的空气导入到野炊炉的进气通道6中,并且还能够使得供风装置与炉体2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避免供风装置受热,影响供风装置的供风效果和使用寿命。
底盘结构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供电装置的挂钩20;这样使得在野外使用野炊炉时,使得供电装置安装和取下方便,避免了供电装置放在地上或者供电装置与炉体2距离太近,导致供电装置的寿命和性能受到严重的影响。
参照附图3,炉体2的内侧壁上至少设置有沿着炉体2高度延伸方向的三条加强筋21,且加强筋21均匀分布,且加强筋2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螺孔,炉体2分别通过螺钉与底盘结构1和法兰盘4连接。这样使得炉体2侧壁的厚度设计更薄之后,炉体2的整体重量大幅度减轻的情况下,炉体2的强度仍然能够满足要求,并且这样使得底盘结构1和法兰盘4都可以直接采用螺钉与炉体2进行固定,不仅使得工艺更加简单,成本降低,另外当法兰盘4或者底盘结构1损坏的时候,可更换新的法兰盘4或者底盘结构1,这样就避免了整个野炊炉直接报废的情况。
供风装置为风机22;更优的可以采用变频风机22,这样就可以根据燃料热值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风力,这样就使得不管什么燃料都能够实现尽量完全燃烧,使得每种燃料的燃烧效率尽量达到最高;供电装置为充电宝23,供电装置采用充电宝23是因为充电宝23在野外露营过程中携带方便,并且可以在车上快速充电等,本实用新型的耗电量低,充电宝23满格的电量可以为供风装置供电15-20个小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烟野炊炉,包括底盘结构、炉体、炉膛及法兰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结构的底面上设置有支架,所述底盘结构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安装有供风装置,所述供风装置与供电装置连接;所述炉体的底部与底盘结构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炉膛位于炉体内,且炉体和炉膛的顶面均与法兰盘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炉膛与炉体之间形成进气通道;所述法兰盘的顶面上设置有挡风支撑机构;所述炉膛靠近底面处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进气孔;多个第一进气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均匀分布;所述炉膛位于中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进气孔,多个第二进气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均匀分布;所述炉膛靠近顶面处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三进气孔,多个第三进气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均匀分布;所述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与第三进气孔均与进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三进气孔的数量多于第二进气孔的数量,第二进气孔的数量多于第一进气孔的数量;所述第一进气孔的直径大于第二进气孔的直径,所述第二进气孔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第三进气孔的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烟野炊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孔的数量为4-8个;所述第一进气孔的直径为4.5-6mm,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圆心到炉膛底面的距离为10-4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烟野炊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孔的数量为6-10个;所述第二进气孔的直径为2-4mm,所述第二进气孔的圆心到炉膛底面的距离为100-13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烟野炊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气孔的数量为16-20个;所述第二进气孔的直径为1.5-4mm,所述第三进气孔的圆心到炉膛底面的距离为140-16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烟野炊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支撑机构包括多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为内凹的弧形块或者折形块;所述多个支撑块依次固定在法兰盘顶面的靠近边缘处形成弧形结构,且两块距离最远的支撑块之间形成燃料添加口,其余的支撑块的首部和尾部分别与相邻的支撑块的首部或者尾部交错重合,同时形成出火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烟野炊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结构底面靠近边缘处至少设置有三个支脚安装结构,且多个支脚安装结构均匀分布;所述支架包括至少三个支脚,所述支脚通过支脚安装结构固定在底盘结构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烟野炊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装置的出风口通过风道法兰与进风口连通;所述底盘结构位于进风口处的位置设置有卡紧结构,所述风道法兰的一端通过卡紧结构进行固定,所述供风装置的出风口与风道法兰的另一端安装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烟野炊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结构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供电装置的挂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烟野炊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内侧壁上至少设置有沿着炉体高度延伸方向的三条加强筋,且加强筋均匀分布,且加强筋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螺孔,所述炉体分别通过螺钉与底盘结构和法兰盘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烟野炊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装置为风机;所述供电装置为充电宝。
CN201721102055.9U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无烟野炊炉 Active CN207214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02055.9U CN207214136U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无烟野炊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02055.9U CN207214136U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无烟野炊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14136U true CN207214136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25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02055.9U Active CN207214136U (zh) 2017-08-31 2017-08-31 一种无烟野炊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141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5825A (zh) * 2017-08-31 2017-11-17 重庆博帝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烟野炊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5825A (zh) * 2017-08-31 2017-11-17 重庆博帝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烟野炊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66481B (zh) 可再生生物质燃料燃烧炉
CN103528100B (zh) 野餐炉
JP3168444U (ja) 薪ストーブ
CN207214136U (zh) 一种无烟野炊炉
CN202485042U (zh) 直燃式生物质气化炉
CN202885000U (zh) 多功能燃气炉灶
CN201531912U (zh) 节煤节柴的无烟尘防氟气化燃烧炉
CN202452547U (zh) 一种带集热罩的红外燃烧灶
CN204006144U (zh) 炉具斜孔式旋风配风风盘
CN107355825A (zh) 一种无烟野炊炉
CN202303470U (zh) 家用柴煤取暖炉
CN204574124U (zh) 一种能燃烧多种燃料的环保炊事采暖炉
CN203939280U (zh) 快速组合保暖帐篷
CN202452524U (zh) 一种禾煤两用炉
CN211372488U (zh) 生物颗粒燃料燃烧气化一体炉
CN203215827U (zh) 一种油烟回收利用装置
CN205447864U (zh) 一种新型高效率环保燃气灶
CN202281215U (zh) 一种便于加料的地下燃烧炉
CN204421073U (zh) 可再生生物质燃料燃烧炉
CN104390251A (zh) 一种抽吸油雾燃烧的装置
CN105371304B (zh) 一种蒸煮采暖多用途生物质燃烧炉
CN202660559U (zh) 一种新型流动垃圾焚烧处理炉
CN203024182U (zh) 一种节能火炉
US20140251299A1 (en) Oven having an enclosed heat exchange zone
CN204534681U (zh) 一种多燃料节能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