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05427U - 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05427U
CN207205427U CN201721028789.7U CN201721028789U CN207205427U CN 207205427 U CN207205427 U CN 207205427U CN 201721028789 U CN201721028789 U CN 201721028789U CN 207205427 U CN207205427 U CN 207205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rotary shaft
drive
wall
saw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287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ong An Feng human defens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石国华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石国华 filed Critical 石国华
Priority to CN2017210287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05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05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054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靠近其侧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机座,所述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侧面,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锯片,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圈,第一传动轮的侧面开设有凹槽圈,第一传动轮通过凹槽圈设置有齿条圈,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齿条圈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等结构之间的配合,对双片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进行了改进,使其切割过程更加稳定,切割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切割机以单锯片切割机为主,它在切割过程中沿着锯片的切割方向产生一个推动工件的推力,为了保证切割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对工件施加足够大的夹紧力,否则会发生意外事故,这种切割机虽然能实现切割的目的,但也存在工作效率低、锯片磨损快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等缺点。为此,人们在单锯片切割机的基础上开发了双片金属切割机,由于双片金属切割机切割工作时,上锯片与下锯片的旋转方向相反,因此在切割过程中切割阻力小、工件受力小,工件需要的夹紧力也小,具有操作安全性能好、切割噪音低、切割效率高和切割面平整度好等特点。但现有的双片金属切割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锯片定位不合理,两锯片之间相互摩擦,易造成锯片运转时发热卡死,导致锯片损坏或降低寿命;二是由于下锯片轴向无定位,在切割过程中下锯片会产生晃动,下锯片运行稳定性差,直接影响切割效率和切割精度。针对上述情况,许多生产厂家及有识之士进行了开发和试制,但至今尚未有较合理的产品面世。如中国专利CN102513604A双片金属切割机传动装置,该方案通过启动电机,使电机输出轴锥齿轮带动下锯片传动齿轮顺时针方向旋转运动,并同时带动上锯片传动齿轮逆时针方向旋转运动,下锯片传动齿轮通过下法兰带动下锯片顺时针方向旋转切割,上锯片传动齿轮通过输出轴和上法兰带动上锯片逆时针方向旋转切割,从而实现双锯片反向旋转切割工作。但该方案中由于通过强力磁钢磁性吸力吸住下锯片,确保下锯片旋转切割过程中切割平稳,其稳定效果不佳,切割过程不够稳定,所以对双片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具备了对双片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进行了改进,使其切割过程更加稳定,切割效率更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双片金属切割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锯片定位不合理,两锯片之间相互摩擦,易造成锯片运转时发热卡死,导致锯片损坏或降低寿命;二是由于下锯片轴向无定位,在切割过程中下锯片会产生晃动,下锯片运行稳定性差,直接影响切割效率和切割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靠近其侧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机座,所述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侧面,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锯片,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圈,第一传动轮的侧面开设有凹槽圈,第一传动轮通过凹槽圈设置有齿条圈,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齿条圈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所述第一固定轴的外壁套接有第一支撑块,所述第一齿轮上靠近其侧面的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的外壁套接有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二齿轮靠近其另一侧的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圈,所述第一支撑圈、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圈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固定连接在固定底座的上表面,第二传动轮套接在第一旋转轴的外壁,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侧面开设有轴孔,第二旋转轴通过轴孔套接在第一旋转轴的外壁,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锯片,所述第二锯片的侧面也开设有轴孔,第二锯片通过轴孔套接在第一旋转轴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减震垫,且橡胶减震垫的大小与驱动电机的下表面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锯片的大小与第二锯片的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圈与第二支撑圈的内表面均设置有防摩擦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传动轮、第二旋转轴和第二锯片侧面开设的轴孔内壁均设置有防摩擦垫圈,且防摩擦垫圈的大小均与第一旋转轴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固定底座、机座、驱动电机、第一旋转轴和第一锯片之间的配合,启驱动电机,通过输出轴的运作,并利用传递作用,使第一锯片沿顺时针方向进行转动,通过第一传动轮、第一支撑圈、第一齿轮、第一固定轴和第一支撑块之间的配合,由于第一旋转轴沿顺时针方向进行转动,通过传递作用,促使第一齿轮同样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通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固定轴、第二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圈之间的配合,由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所以根据第一齿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沿逆时针方向进行转动,通过第二传动轮、第二旋转轴和第二锯片之间的配合,由于第二齿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轮同样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传递作用,使第二锯片沿逆时针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第一锯片与第二锯片同轴反方向旋转。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对双片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进行了改进,使其切割过程更加稳定,切割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圈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俯视剖视图。
图中:1-固定底座、2-机座、3-驱动电机、4-传动装置、5-第一旋转轴、 6-第一锯片、7-第一传动轮、8-第一支撑圈、9-第一齿轮、10-第一固定轴、 11-第一支撑块、12-第二齿轮、13-第二固定轴、14-第二支撑块、15-第二传动轮、16-第二支撑圈、17-衔接块、18-第二旋转轴、19-第二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4,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上靠近其侧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机座2,机座 2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减震垫,且橡胶减震垫的大小与驱动电机3的下表面相适配,减少驱动电机3因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导致机座2的顶部对驱动电机3 造成的伤害,并延长了驱动电机3的使用寿命,机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具体为旋转电机,其运行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电机进行能量转换时,应具备能作相对运动的两大部件:建立励磁磁场的部件,感生电动势并流过工作电流的被感应部件。这两个部件中,静止的称为定子,作旋转运动的称为转子。定、转子之间有空气隙,以便转子旋转。驱动电机3输出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4。
请参阅图1至3,传动装置4包括第一旋转轴5,第一旋转轴5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3输出轴的侧面,启动驱动电机3,通过输出轴的运作带动第一旋转轴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一旋转轴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锯片6,由于第一旋转轴5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第一锯片6同样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一锯片6的大小与第二锯片19的大小相同,通过两个大小相同且旋转方向相反的锯片,其在切割过程中切割阻力小、工件受力小和切割效率高的效果,第一旋转轴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7,第一传动轮7跟随第一旋转轴 5的旋转方向进行转动,第一传动轮7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圈8,第一支撑圈8为第一传动轮7的转动起到支撑作用,第一支撑圈8与第二支撑圈 16的内表面均设置有防摩擦垫,在第一传动轮7与第二传动轮15同时转动时,减少与第一传动轮7与第二传动轮15外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转动更加顺畅,第一传动轮7的侧面开设有凹槽圈,第一传动轮7通过凹槽圈设置有齿条圈,第一传动轮7通过齿条圈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9,由于第一传动轮7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所以促使第一齿轮9同样沿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2的大小相适配,通过两个大小相同的齿轮相互转动,其稳定性更高,制造起来也非常简便,第一齿轮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 10,第一固定轴10的外壁套接有第一支撑块11,第一支撑块11上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固定轴10的外壁固定连接在第一轴承的内表面,不但为第一齿轮9的旋转起到支撑作用,而且减少了与第一支撑块11与第一固定轴10之间的摩擦力,使旋转效果更加稳定,第一齿轮9上靠近其侧面的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12,由于第一齿轮9沿顺时针方向进行转动,从而促使第二齿轮12沿逆时针方向进行转动,第二齿轮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轴13,第二固定轴13的外壁套接有第二支撑块14,第二支撑块14上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固定轴13的外壁固定连接在第二轴承的内表面,不但为第二齿轮12 的旋转起到支撑作用,而且减少了与第二支撑块14与第二固定轴13之间的摩擦力,使旋转效果更加稳定,第二齿轮12靠近其另一侧的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传动轮15,由于第二齿轮12沿逆时针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轮15同样沿逆时针方向进行转动,第二传动轮15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圈16,第二支撑圈16为第二传动轮15的转动起到支撑的作用,第一支撑圈8、第一支撑块11、第二支撑块14和第二支撑圈16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衔接块17,衔接块17固定连接在固定底座1的上表面,第二传动轮15套接在第一旋转轴5的外壁,第二传动轮1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轴18,第二旋转轴18的侧面开设有轴孔,第二旋转轴18通过轴孔套接在第一旋转轴5 的外壁,第二旋转轴1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锯片19,通过第二传动轮15、第二旋转轴18和第二锯片19之间的配合,由于第二传动轮15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传递作用,使第二锯片19沿逆时针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第一锯片6与第二锯片19同轴反方向旋转,其稳定效果更佳,第二锯片19的侧面也开设有轴孔,第二锯片19通过轴孔套接在第一旋转轴5的外壁,第二传动轮15、第二旋转轴18和第二锯片19侧面开设的轴孔内壁均设置有防摩擦垫圈,且防摩擦垫圈的大小均与第一旋转轴5相适配,在其运转时,减少与第一旋转轴5外壁之间的摩擦力,使转动效果更加稳健,从而间接的提高了切割精度。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对双片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4进行了改进,使其切割过程更加稳定,切割效率更高。
工作原理:该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4在使用时,启驱动电机3,通过输出轴的运作,并利用传递作用,使第一锯片6沿顺时针方向进行转动,通过第一传动轮7、第一支撑圈8、第一齿轮9、第一固定轴10和第一支撑块11 之间的配合,由于第一旋转轴5沿顺时针方向进行转动,通过传递作用,促使第一齿轮9同样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通过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2、第二固定轴13、第二支撑块14和第二支撑圈16之间的配合,由于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2之间啮合连接,所以根据第一齿轮9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12沿逆时针方向进行转动,通过第二传动轮15、第二旋转轴18 和第二锯片19之间的配合,由于第二齿轮1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轮15同样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传递作用,使第二锯片19沿逆时针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实现了第一锯片6与第二锯片19同轴反方向旋转。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上靠近其侧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机座(2),所述机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输出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4);
所述传动装置(4)包括第一旋转轴(5),所述第一旋转轴(5)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3)输出轴的侧面,所述第一旋转轴(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锯片(6),所述第一旋转轴(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7),所述第一传动轮(7)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圈(8),第一传动轮(7)的侧面开设有凹槽圈,第一传动轮(7)通过凹槽圈设置有齿条圈,所述第一传动轮(7)通过齿条圈啮合连接有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轴(10),所述第一固定轴(10)的外壁套接有第一支撑块(11),所述第一齿轮(9)上靠近其侧面的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二齿轮(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轴(13),所述第二固定轴(13)的外壁套接有第二支撑块(14),所述第二齿轮(12)靠近其另一侧的外壁啮合连接有第二传动轮(15),所述第二传动轮(15)的外壁活动连接有第二支撑圈(16),所述第一支撑圈(8)、第一支撑块(11)、第二支撑块(14)和第二支撑圈(16)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衔接块(17),所述衔接块(17)固定连接在固定底座(1)的上表面,第二传动轮(15)套接在第一旋转轴(5)的外壁,所述第二传动轮(1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轴(18),所述第二旋转轴(18)的侧面开设有轴孔,第二旋转轴(18)通过轴孔套接在第一旋转轴(5)的外壁,所述第二旋转轴(1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锯片(19),所述第二锯片(19)的侧面也开设有轴孔,第二锯片(19)通过轴孔套接在第一旋转轴(5)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2)的上表面设置有橡胶减震垫,且橡胶减震垫的大小与驱动电机(3) 的下表面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锯片(6)的大小与第二锯片(19)的大小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圈(8)与第二支撑圈(16)的内表面均设置有防摩擦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2)的大小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轮(15)、第二旋转轴(18)和第二锯片(19)侧面开设的轴孔内壁均设置有防摩擦垫圈,且防摩擦垫圈的大小均与第一旋转轴(5)相适配。
CN201721028789.7U 2017-08-17 2017-08-17 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 Active CN207205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28789.7U CN207205427U (zh) 2017-08-17 2017-08-17 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28789.7U CN207205427U (zh) 2017-08-17 2017-08-17 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05427U true CN207205427U (zh) 2018-04-10

Family

ID=61815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28789.7U Active CN207205427U (zh) 2017-08-17 2017-08-17 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0542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6648A (zh) * 2018-07-13 2018-12-21 安庆市凯立金刚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人造金刚石刀片的双向切割装置
CN111185655A (zh) * 2020-02-21 2020-05-22 淮北德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点焊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46648A (zh) * 2018-07-13 2018-12-21 安庆市凯立金刚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人造金刚石刀片的双向切割装置
CN111185655A (zh) * 2020-02-21 2020-05-22 淮北德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点焊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90947B (zh) 一种刀具钝化机
CN202035424U (zh) 捶肉机
CN207205427U (zh) 金属切割机的传动装置
CN202271179U (zh) 立柱式回转工作台
CN202164408U (zh) 一种粗纱机导条辊筒
CN207223117U (zh) 一种简易齿轮剃齿面去毛刺机
CN201082477Y (zh) 手枪钻
CN206355851U (zh) 一种有色金属简便分离用高效均匀搅拌设备
CN206668884U (zh) 一种新型传动机构
CN201382141Y (zh) 手式传动分离式电机双用轮
CN204525804U (zh) 一种单主轴切割装置
CN110605626B (zh)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毛边去除方法
CN209465363U (zh) 一种加工钻头检测设备
CN203156838U (zh) 用于裁割机头的磨刀装置
CN207448094U (zh) 全方位去毛刺总成
CN202862426U (zh) 一种金刚石切割线生产设备的磁场旋转机构
CN202528029U (zh) 一种管材自动磨边装置
CN201067864Y (zh) 一种抛光机
CN206492754U (zh) 翻转机构
CN206567895U (zh) 一种径向出刀的动力刀塔传动结构
CN205129599U (zh) 一种刀具钝化机
CN201333665Y (zh) 一种用于机械旋转设备的传动装置
CN204290642U (zh) 一种卧式三轴转子理片机
CN204205874U (zh) 一种具有驱动及锁定功能的定子嵌线滚轮架
CN202212828U (zh) 一种软管软轴倒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Gong Qiangui

Inventor before: Shi Guohua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03

Address after: 528137 No. 3, Le Sheng Avenue, Leping Town, Sanshui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F1), 3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ong An Feng human defense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1800 Yujiang village, Jiangzao Town, Zhuji, Shaoxing, Zhejiang 178

Patentee before: Shi Guohu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