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200394U - 一种异物排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物排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200394U
CN207200394U CN201721241293.8U CN201721241293U CN207200394U CN 207200394 U CN207200394 U CN 207200394U CN 201721241293 U CN201721241293 U CN 201721241293U CN 207200394 U CN207200394 U CN 2072003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m
foreign matter
base
lowering
air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4129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沙锦明
林桂江
林睿智
吴丹
杨凤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Xin Y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Xin Y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Xin Y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Xin Y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4129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2003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2003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2003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物排除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底座和发射线盘中间设置了振动装置和升降装置,通过升降装置可使发射线盘倾斜,使异物滑落,通过振动装置振动可使异物抖动滑落,从而保证无线充电正常运行,增大系统的稳定性及提升用户体验;另外,升降装置可承载发射线盘更接近接收线盘,进一步地提高了充电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异物排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物排除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EV)的零排放和不依赖化石燃料的潜力,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汽车开进电动时代。除了政府的补贴和大力支持,相关的汽车生产厂家也纷纷开始关注电动车的未来发展,并且在电动汽车领域不断投入资金和技术。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动汽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00万辆。
现有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主要包括:一种是有线充电,也叫接触式充电;一种是无线充电,也叫无接触式充电。有线充电功率较大,取电过程不灵活,需要反复拔插充电电缆,易产生机构磨损,导致大电流载体不安全裸露,遇到雨雪天气时,需进行隔潮处理,无法实现露天充电,有线充电通过导线与电网连接进行充电;同时充电桩、充电站的修建同传统加油站类似,受建设场地制约,建设成本很大;
通过无线充电可以克服上述有线充电的缺点,通常采用一个原副边完全分离、无电气连接的变压器,利用原副边的互相磁场耦合实现电能透过空气在原副边之间进行传输。无线充电可以降低电动汽车成本,使用方便、安全,无触电现象,不存在线路老化、尖端放电等因素导致火花等问题。
但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在进行充电时,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气隙里存在强大的电磁场,如果充电过程中该气隙之间存在异物,则可能引发安全隐患,不利于安全充电,比如存在金属异物混入磁场耦合区,由于涡流效应导致金属急剧升温,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存在活体生物异物时,则活体生物会因电磁场而产生不适反应,甚至可能一定程度上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物排除系统,用以解决当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在进行充电时,如何清除发射线盘与接收线盘之间气隙内的异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物排除系统,包括:接收线盘、发射线盘、升降装置、振动装置和底座;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压缩机、N个充气软管、N个充气电磁阀、N个排气电磁阀和N个气囊,N个气囊分别固定于发射线盘与底座之间,其中,2≤N≤4,每一气囊上设置有一个充气孔和一个排气孔,压缩机位于底座内,每一充气软管的一端与压缩机连接,另一端与每一气囊的充气孔连接,每一充气软管上还设有一充气电磁阀,每一排气孔上还设有一排气电磁阀;
所述振动装置包括固定于发射线盘底部中间位置的电机、与电机固定连接的偏心轮;
所述底座内设置电源装置、主控装置,所述发射线盘、主控装置和电机均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装置与主控装置通信连接;
接收线盘与发射线盘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作为一个可执行方案,所述发射线盘底部铺设有铝箔。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物排除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底座和发射线盘中间设置了振动装置和升降装置,通过升降装置可使发射线盘倾斜,使异物滑落,通过振动装置振动可使异物抖动滑落,从而保证无线充电正常运行,增大系统的稳定性及提升用户体验;另外,升降装置可承载发射线盘更接近接收线盘,进一步地提高了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异物排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异物排除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异物排除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升降装置包括压缩机、N个充气软管、N个充气电磁阀、N个排气电磁阀和N个气囊,N个气囊分别固定于发射线盘与底座之间,其中,2≤N≤4,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下面分别以N=4,N=3,N=2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以N=4为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物排除系统,包括:接收线盘11、发射线盘12、升降装置、振动装置和底座13;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压缩机、4个充气软管、4个充气电磁阀14、4个排气电磁阀15和4个气囊16,4个气囊16分别固定于发射线盘12与底座13之间的四个角,每一气囊16上设置有一个充气孔17和一个排气孔18,压缩机位于底座13内,每一充气软管的一端与压缩机连接,另一端与每一气囊16的充气孔17连接,每一充气软管上还设有一充气电磁阀14,每一排气孔18上还设有一排气电磁阀15;
所述振动装置包括固定于发射线盘底部中间位置的电机19、与电机19固定连接的偏心轮20;
所述底座13内设置电源装置、主控装置,所述发射线盘12、主控装置和电机19均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装置与主控装置通信连接;
接收线盘11与发射线盘12通讯连接。
进一步地,作为一个可执行方案,所述发射线盘底部铺设有铝箔。
具体的,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详细说明一下所述异物排除系统的工作原理:
其中,升降装置的动力可理解为气动装置,通过压缩机工作可产生有一定气压的气体,气体通过充气软管充入气囊中,当气囊内气体越来越多,升降装置即可升起,其中,可利用充气电磁阀控制气囊充气的开和关,同理,通过排气电磁阀控制气囊排气的开和关,需要说明的是,充气电磁阀和排气电磁阀均可由主控装置控制。
工作时,首先将升降装置一侧的气囊充气,使发射线盘倾斜;然后,通过主控装置控制电源装置对电机供电的通断电频率,使得电机携带着偏心轮转动,偏心轮转动与发射线盘碰撞引起发射线盘振动,振动频率由主控装置控制,从而使得发射线盘上面的异物抖动滑落,达到清除异物的目的;最后,将升降装置另一侧的气囊充气,使发射线盘置于水平,并进行无线充电。
进一步地,以N=3为例,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物排除系统,包括:接收线盘21、发射线盘22、升降装置、振动装置和底座23;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压缩机、3个充气软管、3个充气电磁阀24、3个排气电磁阀25和3个气囊26,3个气囊26分别固定于发射线盘22与底座23之间,且其中两个气囊26分别固定于底座23的同一侧的两个角,另外一个气囊26固定于底座23的、与前两个气囊26位置对立侧的两个角的中间位置,每一气囊26上设置有一个充气孔27和一个排气孔28,压缩机位于底座23内,每一充气软管的一端与压缩机连接,另一端与每一气囊26的充气孔27连接,每一充气软管上还设有一充气电磁阀24,每一排气孔28上还设有一排气电磁阀25;
所述振动装置包括固定于发射线盘底部中间位置的电机29、与电机29固定连接的偏心轮30;
所述底座23内设置电源装置、主控装置,所述发射线盘22、主控装置和电机29均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装置与主控装置通信连接;
接收线盘21与发射线盘22通讯连接。
更进一步地,以N=2为例,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物排除系统,包括:接收线盘31、发射线盘32、升降装置、振动装置和底座33;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压缩机、2个充气软管、2个充气电磁阀34、2个排气电磁阀35和2个气囊36,2个气囊36分别固定于发射线盘32与底座33之间,且其中一个气囊36固定于底盘33一侧的两个角的中间位置,另外一个气囊36固定于底盘33的、与前一个气囊36位置对立侧的两个角的中间位置,每一气囊36上设置有一个充气孔37和一个排气孔38,压缩机位于底座33内,每一充气软管的一端与压缩机连接,另一端与每一气囊36的充气孔37连接,每一充气软管上还设有一充气电磁阀34,每一排气孔38上还设有一排气电磁阀35;
所述振动装置包括固定于发射线盘底部中间位置的电机39、与电机39固定连接的偏心轮40;
所述底座33内设置电源装置、主控装置,所述发射线盘32、主控装置和电机39均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装置与主控装置通信连接;
接收线盘31与发射线盘32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物排除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底座和发射线盘中间设置了振动装置和升降装置,通过升降装置可使发射线盘倾斜,使异物滑落,通过振动装置振动可使异物抖动滑落,从而保证无线充电正常运行,增大系统的稳定性及提升用户体验;另外,升降装置可承载发射线盘更接近接收线盘,进一步地提高了充电效率。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

1.一种异物排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线盘、发射线盘、升降装置、振动装置和底座;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压缩机、N个充气软管、N个充气电磁阀、N个排气电磁阀和N个气囊,N个气囊分别固定于发射线盘与底座之间,其中,2≤N≤4,每一气囊上设置有一个充气孔和一个排气孔,压缩机位于底座内,每一充气软管的一端与压缩机连接,另一端与每一气囊的充气孔连接,每一充气软管上还设有一充气电磁阀,每一排气孔上还设有一排气电磁阀;
所述振动装置包括固定于发射线盘底部中间位置的电机、与电机固定连接的偏心轮;
所述底座内设置电源装置、主控装置,所述发射线盘、主控装置和电机均与电源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电源装置与主控装置通信连接;
接收线盘与发射线盘通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物排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盘底部铺设有铝箔。
CN201721241293.8U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异物排除系统 Active CN2072003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41293.8U CN207200394U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异物排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41293.8U CN207200394U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异物排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00394U true CN207200394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86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41293.8U Active CN207200394U (zh) 2017-09-26 2017-09-26 一种异物排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0039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9700A (zh) * 2018-07-09 2018-11-20 黄山市麦佰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防积料的物料搬运设备
CN113937902A (zh) * 2021-10-29 2022-01-14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无线充电异物清除装置、异物清除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9700A (zh) * 2018-07-09 2018-11-20 黄山市麦佰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防积料的物料搬运设备
CN113937902A (zh) * 2021-10-29 2022-01-14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无线充电异物清除装置、异物清除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37902B (zh) * 2021-10-29 2023-08-18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无线充电异物清除装置、异物清除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45177B2 (en) Wireless power supply system
US9327608B2 (en) Extendable and deformable carrier for a primary coil of a charging system
CN104737415A (zh) 非接触供电系统
CN207200394U (zh) 一种异物排除系统
WO2011001524A1 (ja) コイルユニット、非接触受電装置、非接触送電装置、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および車両
CN105122592A (zh) 供电装置、非接触供电系统以及袋体单元
WO2014181669A1 (ja) 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CN106004475A (zh) 用于为机动车辆的电能存储装置无接触充电的设备
CN207386079U (zh) 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异物清除系统
CN104953639A (zh) 自动充电桩
CN105191065A (zh) 受电装置、非接触供电系统及盖单元
CN107089404A (zh) 一种送货用防破碎可回收箱体
CN207200395U (zh) 一种基于无线充电的异物排除系统
CN106335400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CN105247634B (zh) 用于感应功率传输的线圈设备和方法
CN207190826U (zh) 一种异物排除系统
CN106208270A (zh) 一种电动车的无线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190825U (zh) 一种异物清除系统
CN204886368U (zh) 便携式无线充电器
CN205791618U (zh) 无线车载充电支架
CN114128085A (zh) 无线受电系统、移动体和车轮
CN203707848U (zh) 一种防振无线充电器
CN205381156U (zh)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的景区无线充电观光车
KR20140048502A (ko) 무선충전식 전기자동차의 배터리 충전방법
CN207000186U (zh) 基于车载导航互控系统的电磁感应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