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6858U -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6858U
CN207196858U CN201720916097.XU CN201720916097U CN207196858U CN 207196858 U CN207196858 U CN 207196858U CN 201720916097 U CN201720916097 U CN 201720916097U CN 207196858 U CN207196858 U CN 207196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deflector
rack
connecting rod
reinforcement
driv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1609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红波
崔文娟
赵子涛
李柯飞
唐培坚
周宝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1609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6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6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6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导风板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盒,其一侧设有伸出口;驱动电机,设置于驱动盒的外部,其输出轴穿过驱动盒的壳体并伸入驱动盒内;传动齿轮,固定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以及连杆,可滑动地设置于驱动盒内,其头部从伸出口伸出,且其尾部设有与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齿条的齿根部外侧设有沿齿条的延伸方向设置的齿条加强筋,能够有效地分解齿条壁面受到的作用力,从而避免齿条局部受力集中导致其轮齿之间的齿槽间隙扩大、缩小甚至塌陷,有效地防止了齿条产生变形。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其前侧下部设有导风板;和导风板驱动装置,设置于壳体内且用于驱动导风板运动。

Description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带有伸缩面板或导风板功能的空调室内机通常会设置带有电机和齿轮组的驱动装置,以通过电机带动齿轮组来回运转实现导风板或面板的闭合和开启。其中,齿轮组结构通常安装在驱动装置的盒体内部,电机通常安装在盒体外部,电机的转动轴插在齿轮中心。齿轮组通常包括传动齿轮和齿条,传动齿轮带动齿条来回转动可实现导风板的开关与闭合。传动齿轮和齿条咬合运转,二者的壁面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容易导致齿条受力过大或受力不均,齿条容易产生变形。变形的齿条会影响其运转的顺滑性,表现在产品上就是容易出现卡顿或导板抖动等异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连杆滑动顺畅、使用寿命较长的导风板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个目的是避免连杆产生变形、提高连杆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又一个目的是进一步可靠地避免齿条产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运动,包括:
驱动盒,其一侧设有伸出口;
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驱动盒的外部,其输出轴穿过所述驱动盒的壳体并伸入所述驱动盒内;
传动齿轮,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以及
连杆,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驱动盒内,其头部从所述伸出口伸出,且其尾部设有与所述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的齿根部外侧设有沿所述齿条的延伸方向设置的齿条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连杆的尾部还设有沿所述齿条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的多个条形加强筋,每个所述条形加强筋均由所述齿条加强筋引出、并沿垂直于所述齿条延伸方向的方向背离所述齿条延伸。
可选地,所述齿条加强筋呈波浪形,且包括多个弧形的加强筋子区段,所述齿条的每相邻两个轮齿之间的齿槽外侧均设有一所述加强筋子区段。
可选地,每隔一设置的所述加强筋子区段上均延伸出一所述条形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连杆的尾部还设有沿所述连杆的运动轨迹延伸的滑槽导轨;且
每个所述条形加强筋的延伸末端均连接至所述滑槽导轨的周向边缘。
可选地,所述驱动盒的所述壳体内侧设有围绕在所述传动齿轮外侧的弧形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弧形加强筋沿所述传动齿轮的周向围绕所述传动齿轮延伸的角度范围设置成使得所述连杆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与所述弧形加强筋的两端形成间隔;且
所述弧形加强筋的至少一个端部设有向外弯曲延伸的反向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驱动盒内设有接线端子排,所述连杆尾部引出的连接线连接至所述接线端子排,且所述接线端子排倾斜设置成使其用于与所述连杆尾部引出的连接线连接的接线端子朝向所述连杆所在的一侧倾斜。
可选地,所述驱动盒内还设有多个限位柱,以限定所述连杆在与所述连杆的运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移、并引导所述连杆沿预设的运动轨迹滑动,每个所述限位柱均固定在所述驱动盒内,且每个所述限位柱的用于与所述连杆接触的周向表面均光滑,以使每个所述限位柱均具有滑动限位导向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壳体,其前侧下部设有用于引导和调节送风方向的导风板;和
上述任一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在其连杆的齿条处特别设计沿齿条的延伸方向设置的齿条加强筋,能够利用齿条加强筋有效地分解齿条壁面受到的作用力,从而避免齿条局部受力集中导致其轮齿之间的齿槽间隙扩大、缩小甚至塌陷,有效地防止了齿条产生变形,从而确保了连杆始终能够顺畅地滑动,延长了导风板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杆尾部设置多个条形加强筋,并对条形加强筋的位置和延伸方向进行特别设计,不但可以避免连杆(至少是齿条附近的连杆区域)在垂直于齿条延伸方向的方向上产生变形,而且更重要的是,条形加强筋能够与齿条加强筋形成相互垂直的加强效果,这种相互垂直的加强效果对提升连杆结构强度的作用非常明显和有效。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将齿条加强筋特别设计成波浪形,并使其具有多个弧形的加强筋子区段,不但能够节省材料,而且弧形的加强筋结构的支撑能力更强,能够更加有效地分解齿条壁面受到的作用力,从而更加可靠地避免齿条产生变形。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驱动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驱动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
图3是图2中部分A的示意性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杆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图4中部分C的示意性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在其连杆处于极限缩进位置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在其连杆处于极限伸出位置时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驱动装置隐去部分壳体后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9是图8的另一侧示意性结构图;
图10是图8中部分B的示意性放大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驱动盒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驱动盒的另一方位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罩壳与导风板驱动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驱动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驱动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图3是图2中部分A的示意性放大图。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驱动装置40用于驱动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运动,从而引导和调节空调室内机的送风方向。导风板驱动装置40包括驱动盒41、连杆42、驱动电机44和传动齿轮45。驱动盒41的一侧设有伸出口415,连杆42可滑动地设置于驱动盒41内,且其头部从伸出口415伸出,用于与导风板相连。驱动电机44设置于驱动盒41的外部,其输出轴441穿过驱动盒41的壳体并伸入驱动盒41内。传动齿轮45固定在驱动电机44的输出轴上,并与连杆42啮合。可通过驱动电机44的正转和反转带动传动齿轮45正转和反转,从而带动连杆42伸缩滑动,进而带动导风板运动。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连杆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是图4中部分C的示意性放大图。参见图4和图5,连杆42的尾部设有与传动齿轮45相啮合的齿条422,齿条422的齿根部外侧设有沿齿条422的延伸方向设置的齿条加强筋423。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说的齿条422的齿根部意指齿条422的与其齿尖部相对的部位,并且,齿根部的外侧意指齿根部的背离齿尖部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杆442的齿条422处特别设计沿齿条422的延伸方向设置的齿条加强筋423,能够利用齿条加强筋423有效地分解齿条422壁面受到的作用力,从而避免齿条422局部受力集中导致其轮齿之间的齿槽间隙扩大、缩小甚至塌陷,有效地防止了齿条422产生变形,从而确保了连杆42始终能够顺畅地滑动,延长了导风板驱动装置4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杆42的尾部还设有沿齿条422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的多个条形加强筋424,每个条形加强筋424均由齿条加强筋423引出、并沿垂直于齿条422延伸方向的方向背离齿条422延伸。由此,不但可以避免连杆42(至少是齿条422附近的连杆区域)在垂直于齿条422延伸方向的方向上产生变形,而且更重要的是,条形加强筋424能够与齿条加强筋423形成相互垂直的加强效果,这种相互垂直的加强效果对提升连杆42结构强度的作用非常明显和有效。
进一步地,齿条加强筋423可呈波浪形,且包括多个弧形的加强筋子区段4231,齿条422的每相邻两个轮齿之间的齿槽外侧均设有一加强筋子区段4231,一方面可使整个齿条422能够获得比较均衡的加强支撑,从而避免齿条422的任何位置产生变形,另一方面波浪形的加强筋结构不但能够节省材料,而且支撑能力更强,能够更加有效地分解齿条壁面受到的作用力,从而更加可靠地避免齿条422产生变形。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说的齿槽外侧意指齿槽的背离齿尖的一侧。
更进一步地,每隔一设置的加强筋子区段4231上均延伸出一条形加强筋424,以使齿条422的结构强度更加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杆42的尾部还设有沿连杆42的运动轨迹延伸的滑槽导轨421。每个条形加强筋424的延伸末端均连接至滑槽导轨421的周向边缘。
参见图1至图3,驱动盒41的壳体内侧设有围绕在传动齿轮45外侧的弧形加强筋416。具体地,驱动盒41可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壳体41a和第二壳体41b。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41a和第二壳体41b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在名称上将驱动盒41的两个壳体进行简单区分,并不特指某一壳体。驱动电机44可设置于第一壳体41a的外侧,其输出轴441穿过第一壳体41a伸入驱动盒41内,弧形加强筋416设置于第一壳体41a的内侧。
弧形加强筋416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第一壳体41a的结构强度,尤其是第一壳体41a的围绕在驱动电机44周围的部分区域的结构强度,而在固定驱动电机44时最容易出现打裂现象的恰恰就是该部分区域。由此,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避免导风板驱动装置40的壳体出现打裂、裂痕等现象,提高了其成品率。
进一步地,弧形加强筋416的设置还能够将传动齿轮45与位于传动齿轮45的大部分周向区域内的其他部件相隔离,有效地避免了驱动盒41内的连接线进入传动齿轮45所在区域,从而避免出现传动齿轮45绞线、压线等现象对连杆42的滑动造成不良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弧形加强筋416沿传动齿轮45的周向围绕传动齿轮45延伸的角度范围设置成使得连杆42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与弧形加强筋416的两端形成间隔。也即是,弧形加强筋416延伸的角度范围尽可能地宽,只要不与连杆42产生结构干涉即可。
进一步地,弧形加强筋416沿传动齿轮45的周向围绕传动齿轮1/3~2/3的圆周。也就是说,弧形加强筋416围绕传动齿轮45延伸的角度可以为范围在120°~240°之间的任一角度值,该角度值例如可以为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或240°。由此,既能够保证第一壳体41a具有足够的强度,又能够避免弧形加强筋416与连杆42产生结构干涉。优选地,弧形加强筋416围绕传动齿轮45延伸的角度可以进一步选择为范围在160°~200°之间的任一角度值,以在确保第一壳体41a具有较高强度的同时允许连杆42与传动齿轮45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确保连杆42稳定地滑动。更进一步地,当弧形加强筋416围绕传动齿轮45延伸的角度选择为180°时效果最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弧形加强筋416的至少一个端部设有向外弯曲延伸的反向加强筋416a。反向加强筋416a可与弧形加强筋416平滑地连接。这种反向延伸的加强筋能够对弧形加强筋416端部的结构强度进行进一步加强,从而更加有效地避免了导风板驱动装置40的壳体出现打裂、裂痕等现象,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其成品率。
具体地,可仅在弧形加强筋416的其中一个端部设置反向加强筋416a,也可以在弧形加强筋416的两个端部均设置反向加强筋416a,此时,两个反向加强筋416a与弧形加强筋416可共同形成大致呈“Ω”形状的加强筋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弧形加强筋416为圆弧形加强筋。进一步地,反向加强筋416a也为圆弧形加强筋,其所在圆的圆心与弧形加强筋416所在圆的圆心处于整个加强筋结构的不同侧,且反向加强筋416a所在圆的半径远小于弧形加强筋416所在圆的半径。
进一步地,弧形加强筋416从第一壳体41a的内侧向内凸出的高度设置成在第一壳体41a与第二壳体41b连接后使得弧形加强筋416抵接于或非常接近于第二壳体41b的内表面。反向加强筋416a的高度可与弧形加强筋416的高度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连杆42在滑动过程中具有两个极限位置,分别为处于缩进驱动盒41内最里的极限缩进位置和处于伸出驱动盒41最外的极限伸出位置,连杆42在其极限缩进位置和极限伸出位置之间滑动。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在其连杆处于极限缩进位置时的示意性结构图,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在其连杆处于极限伸出位置时的示意性结构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盒41内设有接线端子排46,连杆42尾部引出的连接线471连接至接线端子排46,且接线端子排46倾斜设置成使其用于与连杆42尾部引出的连接线471连接的接线端子461朝向连杆42所在的一侧倾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将接线端子排水平放置或竖直放置的布置方式来说,本实用新型可大大减小连杆42尾部与接线端子排46之间的连接线471的长度,避免连接线471缠绕至其他部件上,可以省去在驱动盒41上开设束线卡槽等结构,减小了连接线占用的空间,优化了驱动盒41内的空间布局。最重要的是,接线端子排46按照上述倾斜方向倾斜设计后,连杆42滑动时所产生的作用力通过连接线471传递至接线端子排46时恰好大致垂直于接线端子排46的进线方向,即该作用力在连接线471与接线端子相插接的方向上的分力很小甚至几乎没有分力,因此不会造成连接线471与接线端子之间的松动,提高了连接线471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接线端子排46的倾斜状态可设置成在连杆42处于极限缩进位置时使得接线端子排46与连杆42的出线方向形成的预设夹角α的角度大于直角角度、且小于平角角度。也即是,接线端子排46的倾斜状态可以以连杆42处于极限缩进位置时的出线方向为参考依据,以保证接线端子排46既不水平也不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夹角α可以进一步选择为范围在105°~135°之间的任一角度值。例如,预设夹角α可以为105°、110°、115°、120°、125°、130°或135°。将预设夹角α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尽可能地缩短连杆42尾部与接线端子排46之间的连接线471的长度,并尽量确保连杆42滑动时的作用力通过连接线471作用在连接线471与接线端子排46相连的位置时所具有的在连接线471与接线端子排46相插接的方向上几乎没有分力。特别地,当预设夹角α的角度在119°~121°之间的范围内选择时效果最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471的邻近接线端子排46的区段上设有第一缚线套48,第一缚线套48具有邻近连杆42尾部的进线端和与其进线端相对的出线端。可通过第一缚线套48将连接线471的多股线束捆扎起来,从而提高了该捆扎起来的连接线区段以及第一缚线套48的进线端与连杆42尾部之间的连接线区段的机械强度和刚性。
同时,由于连接线的长度越短,其刚性和机械强度越强;连接线的线径越大,其刚性和机械强度越强,即连接线的长度和线径均能够影响连接线的刚度和机械强度。为此,本实用新型将第一缚线套48的进线端与连杆42尾部之间的第一连接线区段的长度和连接线471的线径选择成在连杆42的滑动过程中使得第一缚线套48的邻近接线端子排46的出线端与接线端子排46之间的连接线区段保持稳定不动,确保出线端与接线端子排46之间的连接线区段的机械强度和刚性足以抵抗由于连杆42滑动所带来的外力作用的影响,保证连杆42的滑动过程中,出线端与接线端子排46之间的连接线区段保持稳定不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线471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分析发现,若第一缚线套48的邻近接线端子排46的出线端与接线端子排46之间的连接线区段的长度过长,则该连接线区段的刚度和机械强度会变弱,受到外界作用力时容易产生弯曲变形;若该长度过短,则不容易设置第一缚线套48,即使设置了第一缚线套48,各束连接线的弯曲变形也较为严重。为此,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缚线套48的出线端与接线端子排46之间的连接线区段的长度大于零且小于等于1cm。例如,该连接线区段的长度例如可以为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或1.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线471的邻近连杆42尾部的区段上设有第二缚线套49,第二缚线套49的一端伸入连杆42尾部的内部,从而可避免邻近连杆42尾部的连接线区段产生较大晃动,避免连接线471与连杆42之间的连接产生松动。
可以理解的是,连杆42滑动所带来的作用力会首先促使第二缚线套49与第一缚线套48之间的第三连接线区段产生弯曲变形。第三连接线区段本身的弯曲在其两端所产生的内应力大致是相同的。为了减少甚至避免上述内应力导致第一缚线套48所包缚的第二连接线区段产生弯曲,本实用新型将第二缚线套49的长度特别设计成大于第一缚线套48的长度,从而可使第二缚线套49所包缚的第四连接线区段的抗扰性(本实用新型中指刚性)弱于第一缚线套48所包缚的第二连接线区段的抗扰性。连杆42滑动带来的额外的未能通过第三连接线区段的弯曲变形来完全消除的可能运动趋势会作用于第四连接线区段上,使其产生一定的弯曲变形。极端情况下,再额外的未能通过第四连接线区段的弯曲变形来完全消除的可能运动趋势会作用于第二连接线区段的邻近第一缚线套48的出线端的子区段上。由此可见,连杆42的滑动不会对第一缚线套48的进线端与连杆42尾部之间的第一连接线区段造成任何影响,有效地避免了连接线471在接线端子排处产生松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将第一连接线区段的长度设置成大于第一缚线套48的邻近接线端子排46的出线端与连杆42尾部的出线位置之间的最大直线距离,保证了连杆42在其极限缩进位置和极限伸出位置之间滑动的过程中连接线471始终具有弯曲放松的区段,不会出现在某一位置时连接线471突然绷紧的情况,从而进一步确保连接线471连接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连杆42在其极限缩进位置和极限伸出位置之间滑动的过程中,第一缚线套48的出线端与连杆42尾部的出线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一直在发生变化。根据连杆42的形状、尺寸以及接线端子排46的倾斜程度不同,第一缚线套48的出线端与连杆42尾部的出线位置之间存在最大直线距离时,连杆42可处于其极限缩进位置,也可以处于其极限伸出位置,当然也有可能处于极限缩进位置和极限伸出位置之间的某一位置。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板驱动装置隐去部分壳体后的示意性结构图,图9是图8的另一侧示意性结构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盒41的壳体上开设有穿线孔4172,由驱动电机44引出的连接线472穿过穿线孔4172伸入驱动盒41内、并通过出线孔4171穿出,驱动电机44的安装位置和朝向设置成使得驱动电机44的出线方向朝向或趋向于出线孔4171,即驱动电机44的安装位置和朝向设置成使得驱动电机44的出线方向尽可能地朝向出线孔4171,可确保驱动电机44的出线方向与出线孔4171方向大体一致,有效地避免了驱动盒41内出现连接线弯折走线的现象,缩短了连接线472的长度和走线路径,减少了驱动盒41的固线结构,从而降低了成本,且便于驱动盒41内的其他部件的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穿线孔4172的位置与驱动电机44的连接线引出的位置相对应,以使得连接线472由驱动电机44引出后直接通过穿线孔4172伸入驱动盒41内,避免了连接线472在驱动盒41外部存留过长的区段,不但进一步缩短了连接线472的长度、提高了导风板驱动装置40的美观效果,而且还能够避免导风板驱动装置40拆装时连接线472挂住空调室内机的其他结构对连接线的连接稳定性造成影响。
图10是图8中部分B的示意性放大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盒41上开设有用于供其内部的连接线穿出的出线孔4171,驱动盒41的内部设有邻近出线孔4171的折线柱418,折线柱418的位置设置成使得连接线绕设在折线柱418上并弯折预设角度后从出线孔4171穿出。折线柱418的设计能够约束连接线的出线方向,并能够将连接线受到的拉力分解至折线柱418上,减小了连接线在接线端子处的根部受力,有效地防止了连接线在接线端子处产生松动或从接线端子脱落,从而使得连接线的连接更加稳固、使得导风板驱动装置40与空调室内机的电控装置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折线柱418的位置进一步配置成使得连接线绕设在折线柱418上并弯折90度后从出线孔4171垂直穿出,即实现驱动盒41的垂直出线模式。这种垂直出线模式不但能够避免连接线弯折角度过大导致容易折断的问题,而且还能够使得连接线受到的拉力方向与处于驱动盒41内的连接线的延伸方向垂直,此时,折线柱418可承受连接线受到的很大一部分的拉力,大大减小了连接线在接线端子处的根部受力,从而更加有效地防止了连接线在接线端子处产生松动或从接线端子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盒41的内部还设有邻近折线柱418并与出线孔4171相对设置的夹线片419,夹线片419位于折线柱418的背离出线孔4171的内侧,并沿垂直于出线孔4171处的连接线的出线方向延伸,以将连接线限制在夹线片419的朝向折线柱418的外侧区域,避免了连接线在驱动盒41内占用过大的空间,同时也避免驱动盒41内的连接线杂乱无章。更为重要的是,折线柱418与夹线片419的配合设计更容易使连接线具有预设的弯折角度,尤其是对于长度稍长且具有一定弯曲形状的连接线。特别是,驱动盒41内通常具有多条连接线,多条连接线均需要通过出线孔4171穿出,折线柱418与夹线片419的配合设计能够使每条连接线均限制在夹线片419的外侧区域,并绕设在折线柱418上,从而使每条连接线的连接稳定性都比较高。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驱动盒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盒41内设有多个限位柱,以限定连杆42在与连杆42的运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移、并引导连杆42沿预设的运动轨迹滑动,从而使得连杆42在伸出和缩回过程中能够平稳地滑动,进而实现导风板的平稳运行。每个限位柱均固定在驱动盒41内,且每个限位柱的用于与连杆42接触的周向表面均光滑,以使每个限位柱均具有滑动限位导向作用。多个限位柱形成了用于限制和引导连杆42滑动的导轨结构,能够引导连杆42顺畅稳定地滑动。这种结构取消了需要独立组装的滚轮结构,相应地,也省去了组装滚轮的繁杂操作,简化了导风板驱动装置40的结构和组装操作。
进一步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柱与连杆42之间为滑动导向,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滚动导向来说,大大降低了连杆42滑动时的整体噪音。
驱动盒41包括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壳体41a和第二壳体41b。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41a和第二壳体41b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在名称上将驱动盒41的两个壳体进行简单区分,并不特指某一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41a和第二壳体41b的内侧均设有多个凸柱,第一壳体41a的凸柱431与第二壳体41b的凸柱432一一对应,以在第一壳体41a和第二壳体41b连接后使得第一壳体41a和第二壳体41b的相应凸柱相抵接,从而形成限位柱。由此,只需要将驱动盒41的两个壳体扣合后即可形成能够稳定地引导和限制连杆42滑动的限位柱结构,简化了导风板驱动装置40的组装操作。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41a内侧的凸柱431与第一壳体41a一体成型,第二壳体41b内侧的凸柱432与第二壳体41b一体成型,从而进一步简化了导风板驱动装置40的结构和组装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限位柱中开设有连接孔4311,以通过穿设在连接孔4311中的紧固件将第一壳体41a和第二壳体41b紧固连接。由此,该至少部分限位柱可同时具有限位、导向和固连的作用,从而能够代替部分甚至全部用于紧固第一壳体41a和第二壳体41b的螺钉柱。也即是,驱动盒41内的螺钉柱大大减少甚至可全部取消,不但简化了导风板驱动装置40的结构、降低了成本,而且还减少了螺钉柱占用的盒内空间,优化了盒内的空间布局,便于盒内其他部件的布置,使整个驱动盒41内的结构简单明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限位柱包括靠近驱动盒41的用于供连杆42伸出的伸出口415并分别位于连杆42两侧的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以分别从连杆42的两侧限定其头部在滑动过程中向上和向下的位移。
进一步地,连杆42的与其头部相对的尾部设有沿连杆42的运动轨迹延伸的滑槽导轨421。多个限位柱还包括穿设在滑槽导轨421内并与其相配合的第三限位柱和与第三限位柱相对地设置在连杆42一侧的第四限位柱,以分别从连杆42的两侧限定其尾部在滑动过程中向上和向下的位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第三限位柱和第四限位柱中均开设有连接孔4311,由于上述限位柱分布在驱动盒41的不同位置处,因此可全部代替螺钉柱实现两个壳体的稳固连接。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驱动盒的另一方位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第一壳体41a和第二壳体41b通过卡紧机构卡接。卡紧机构包括多个卡紧单元,每个卡紧单元均包括开设在第一壳体41a周向边缘部的锁孔413和设置于第二壳体41b周向边缘部的卡爪414,卡爪414穿过锁孔413并由内向外地扣接在锁孔413的外侧边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41a和第二壳体41b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在名称上将驱动盒41的两个壳体进行简单区分,并不特指某一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导风板驱动装置40通过在第一壳体41a上设置锁孔413、在第二壳体41b上设置与锁孔413相匹配的卡爪414以形成卡紧单元,从而仅仅通过锁孔413与卡爪414之间的卡接即可使得第一壳体41a和第二壳体41b连接在一起,操作简便。这种卡紧结构既能够取代螺钉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也可以充当具有限位功能的限位结构,即使两个壳体还需要通过少量的紧固件加强连接,在第一壳体41a和第二壳体41b卡锁完成后,两个壳体的紧固连接孔也一一对齐了,不需要设计其他的限位结构,优化了驱动盒41的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将卡紧单元特别设计成使其卡爪414穿过其锁孔413后再由内向外地扣接在锁孔413的外侧边缘,能够保证卡爪414与锁孔413之间具有较多的配合界面,避免长时间使用后二者之间的卡接作用减弱甚至失效,从而提高了第一壳体41a和第二壳体41b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41a具有主体411a和由主体411a的边缘向靠近第二壳体41b的方向凸出延伸的第一翻边412a,锁孔413开设在主体411a与第一翻边412a相邻接的位置处。由此,可利用411a和第一翻边412a的结构强度提高锁孔413周围结构的结构强度(例如用于与卡爪414卡接的锁孔外侧边缘的结构强度),避免锁孔413周围的结构独立于第一壳体41a而容易出现折断、弯曲或变形的现象,从而保证了锁孔413与卡爪414能够长时间地甚至始终都能够完美配合,提高了卡紧单元的结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41b具有主体411b和由主体411b的边缘向靠近第一壳体41a的方向凸出延伸的第二翻边412b,卡爪414设置于第二翻边412b的延伸末端,以在避免第二翻边412b和第一翻边412a产生较大变形量的前提下便于卡爪414卡入锁孔413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翻边412b的外侧形成有凸沿413b,以在第一壳体41a与第二壳体41b相卡接时使得第一翻边412a的延伸末端抵接于凸沿413b,以利于驱动盒41的外形美观,并有效防止灰尘、水珠等进入其内部。进一步地,凸沿413b可仅设置于第二翻边412b的不具有卡爪414的区段上,以便于第一壳体41a与第二壳体41b之间的卡接和拆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3中隐去了前面板,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罩壳与导风板驱动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在图14中,罩壳与导风板驱动装置处于分解状态。参见图13和图14,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1包括壳体10,壳体10通常可包括骨架11、罩壳、前面板(图1中未示出)、壁挂板以及两个侧端盖。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设置于其前侧下部并用于引导和调节送风方向的导风板50和设置于壳体10内并用于驱动导风板50运动的导风板驱动装置40。导风板驱动装置4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分别位于壳体10的横向两端,以分别与导风板50的横向两端相连。该导风板驱动装置40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
具体地,导风板50可设置于壳体10前侧下方开设的送风口处,导风板驱动装置4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分别位于壳体10的横向两端。导风板驱动装置40包括设置于壳体10内的驱动盒41,具体地,驱动盒41可设置于骨架11。驱动盒41内设有可滑动的连杆42,连杆42的头部从驱动盒41伸出并与导风板50相连,以带动导风板50运动,从而引导和调节送风口的送风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13和图14,壳体10的内部设有由后向前延伸的定位柱12,该定位柱12可由骨架11的后壁向前凸出延伸。驱动盒41的一横向侧部设有由其外表面向外凸出延伸的限位片411。限位片411上开设有沿前后方向贯穿的限位孔4111,限位孔4111与定位柱12的位置相匹配,以在导风板驱动装置40安装至壳体10时使得定位柱12插入限位孔4111中,从而对驱动盒41进行限位,避免了驱动盒41在垂直于定位柱12的平面内的任何方向上攒动。因此,避免了驱动盒41与壳体10相匹配的连接孔的中心出现偏离,实现了对导风板驱动装置40的精确定位。当操作者对驱动盒41进行紧固连接时,只需轻扶甚至不需要手扶驱动盒41即可轻松地进行固连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不良率。
进一步地,由于定位柱12与限位孔4111之间的配合同时还起到了一定的固定支撑作用,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少用于紧固的紧固件的数量,降低了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的内部和驱动盒41的外部还设有位置相匹配的连接孔,以通过穿设在连接孔内的紧固件将壳体10和驱动盒41紧固连接,从而提高了驱动盒41安装的稳固性。为了便于描述,将开设在驱动盒41上的连接孔称为第一连接孔412,将开设在壳体10上的连接孔称为第二连接孔13。第一连接孔412和第二连接孔13可均为具有内螺纹的螺纹孔,穿设在两个连接孔中的紧固件可以为螺钉。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孔412的朝向第二连接孔13的一侧周围设有朝第二连接孔13凸出的翻边4121,翻边4121限定出围绕第一连接孔412的凹槽,以在导风板驱动装置40安装至壳体10时使得第二连接孔13所在的柱体14插入上述凹槽中,从而限制了第一连接孔412和第二连接孔13之间的中心偏离距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导风板驱动装置40的定位精确性,进而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凹槽与柱体14的配合还额外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固定作用力,可进一步减少紧固件的数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盒41的连接孔与限位片411分别位于驱动盒41的两个相对的横向侧部。也即是,用于对驱动盒41进行定位和限位的限位孔4111和用于将驱动盒41固定在壳体10上的第一连接孔412处于驱动盒41的不同横向侧部。也就是说,可以在驱动盒41的其中一侧对其进行定位、在另一侧对其进行固定,从而便于驱动盒41的安装和紧固操作。如上所述,限位孔4111与定位柱12之间的配合还能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因此,将限位片411与第一连接孔412分侧设置可保证驱动盒41的横向两侧均能够得到稳定的支撑,避免驱动盒41产生晃动,进一步提高了驱动盒41的安装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还包括用于与流经其的气流进行热交换的换热装置20,导风板驱动装置40设置于换热装置20的横向外侧。驱动盒41具有朝向换热装置20的横向内侧部和与其横向内侧部相对设置的横向外侧部,限位片411设置于驱动盒41的横向外侧部,从而在安装导风板驱动装置40时便于对其驱动盒41进行限位操作。
进一步地,限位片4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片411分别邻近驱动盒41的前侧上方和后侧下方。相应地,壳体10的定位柱12的数量也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与两个限位片411相对应的位置处。由此,能够以数量尽可能少的限位片411和定位柱12实现对驱动盒41的上部、下部、前部和后部等各个区域进行精确有效地限位。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孔4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连接孔412沿上下方向间隔地设置,从而可实现壳体10与驱动盒41的上部之间、以及壳体10与驱动盒41的下部之间的稳固可靠地连接,避免驱动盒41产生晃动。两个第一连接孔412均邻近驱动盒41的后侧,从而既便于与壳体10后部的第二连接孔13进行固连操作,又不会导致第二连接孔13伸出过长而影响换热装置20或贯流风机等部件的布置和运作。相应地,第二连接孔13的数量也为两个,分别设置于与两个第一连接孔412相对应的位置处。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内”、“外”、“横”、“前”、“后”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导风板驱动装置和空调室内机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运动,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盒,其一侧设有伸出口;
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驱动盒的外部,其输出轴穿过所述驱动盒的壳体并伸入所述驱动盒内;
传动齿轮,固定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以及
连杆,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驱动盒内,其头部从所述伸出口伸出,且其尾部设有与所述传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的齿根部外侧设有沿所述齿条的延伸方向设置的齿条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的尾部还设有沿所述齿条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的多个条形加强筋,每个所述条形加强筋均由所述齿条加强筋引出、并沿垂直于所述齿条延伸方向的方向背离所述齿条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条加强筋呈波浪形,且包括多个弧形的加强筋子区段,所述齿条的每相邻两个轮齿之间的齿槽外侧均设有一所述加强筋子区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隔一设置的所述加强筋子区段上均延伸出一所述条形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的尾部还设有沿所述连杆的运动轨迹延伸的滑槽导轨;且
每个所述条形加强筋的延伸末端均连接至所述滑槽导轨的周向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盒的所述壳体内侧设有围绕在所述传动齿轮外侧的弧形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形加强筋沿所述传动齿轮的周向围绕所述传动齿轮延伸的角度范围设置成使得所述连杆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与所述弧形加强筋的两端形成间隔;且
所述弧形加强筋的至少一个端部设有向外弯曲延伸的反向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盒内设有接线端子排,所述连杆尾部引出的连接线连接至所述接线端子排,且所述接线端子排倾斜设置成使其用于与所述连杆尾部引出的连接线连接的接线端子朝向所述连杆所在的一侧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盒内还设有多个限位柱,以限定所述连杆在与所述连杆的运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的位移、并引导所述连杆沿预设的运动轨迹滑动,每个所述限位柱均固定在所述驱动盒内,且每个所述限位柱的用于与所述连杆接触的周向表面均光滑,以使每个所述限位柱均具有滑动限位导向作用。
10.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前侧下部设有用于引导和调节送风方向的导风板;和
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导风板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用于驱动所述导风板运动。
CN201720916097.XU 2017-07-26 2017-07-26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07196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6097.XU CN207196858U (zh) 2017-07-26 2017-07-26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6097.XU CN207196858U (zh) 2017-07-26 2017-07-26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6858U true CN207196858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98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16097.XU Active CN207196858U (zh) 2017-07-26 2017-07-26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685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6157A (zh) * 2019-10-28 2020-04-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111006315A (zh) * 2019-12-05 2020-04-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内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86157A (zh) * 2019-10-28 2020-04-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内机及空调器
CN111006315A (zh) * 2019-12-05 2020-04-1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96858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104748238B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室内机的机壳
US20140199936A1 (en) Indoor air-conditioner unit with air deflector
CN207585045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105757914B (zh) 空调器的风道组件、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5042694B (zh) 出风框、壳体和贯流空调柜机
CN20719664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268531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07268530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07422596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07422590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105746072A (zh) 一种具有便捷绕线结构的打草头
CN20719664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262668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07268526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07422589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07268482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107388547A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驱动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104748343B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及其空调器室内机
KR200429777Y1 (ko) 승강식 무대장치의 케이블 지지구조
CN108278677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风道组件、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900650A (zh) 绳驱柔性爪及机器人
CN110341439A (zh) 一种出风口导风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08235068U (zh) 一种综带组件及圆织机
CN206165010U (zh) 一种快速拆卸的电控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