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5432U - 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195432U CN207195432U CN201720938551.1U CN201720938551U CN207195432U CN 207195432 U CN207195432 U CN 207195432U CN 201720938551 U CN201720938551 U CN 201720938551U CN 207195432 U CN207195432 U CN 2071954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ture
- upper limb
- sliding block
- connector
- cambered su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10000001364 upp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8331 Pinus X rigitae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613 Pinus bruti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018646 Pinus brut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枢纽器包括多个连接件、第一与第二固定件、第一至第三轴件。各连接件的第一侧具有第一滑块与第二弧面,第二侧具有第一弧面与第二滑块。第一滑块穿设有第一圆孔,第二滑块穿设有第一弧形孔。第一固定件的第三侧具有对应第一滑块的第三弧面与对应第二弧面的第三滑块。第三滑块穿设有第二弧形孔。第二固定件的第四侧具有对应第一弧面的第四滑块与对应第二滑块的第四弧面。第四滑块穿设有第二圆孔。第一轴件穿设第二弧形孔与第一圆孔,第二轴件穿设第二圆孔与第一弧形孔,第三轴件穿设第一圆孔与第一弧形孔。当电子装置的两板件相对折叠与展开时,枢纽器的连接件的外侧缘长度始终维持不变,使附在两板件与连接件的外侧缘上的挠性显示件不会受到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有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挠性显示件与彼此枢接的两板件,挠性显示件设置于此两板件的其中一面,此两板件与挠性显示件组合为可折式显示装置。不过,由于挠性显示件本身具有一定的厚度,当挠性显示件随着两板件展开为180度的平面状态或折叠为0度的折叠状态时,挠性显示件可能会被过度拉紧或被过度放松。例如,若在两板件展开为180度时,将挠性显示件设置为会适当地平贴于两板件上,在此设置下,当两板件折叠为0度时,挠性显示件会被此两板件过度拉紧,而可能造成损坏。若在两板件折叠为0度时,将挠性显示件设置为会适当地平贴于两板件上,则在此设置下,当两板件展开为180度时,挠性显示件会变得缺乏张力而过度松弛,使挠性显示件变得不平整,而可能造成影像呈现的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出一种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以期当电子装置的两板件相对折叠与相对展开时,附着于两板件上的挠性显示件不会过度拉紧或过度松弛。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枢纽器包括连接件、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轴件与第二轴件。连接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第一侧的第一位置凸设有第一滑块,第二侧相对于第一位置凹设有第一弧面,第一侧的第二位置凹设有第二弧面,第二侧相对于第二位置凸设有第二滑块。第一滑块穿设有第一圆孔,第二滑块穿设有第一弧形孔。第一固定件具有第三侧,第三侧相对于第一位置凹设有与第一滑块对应的第三弧面,且相对于第二位置凸设有与第二弧面对应的第三滑块,其中第三滑块穿设有第二弧形孔。第二固定件具有第四侧,第四侧相对于第一位置凸设有与第一弧面对应的第四滑块,且相对于第二位置凹设有与第二滑块对应的第四弧面,其中第四滑块穿设有第二圆孔。第一轴件穿设第二弧形孔与第一圆孔,第二轴件穿设第二圆孔与第一弧形孔。其中,第二弧形孔使第一固定件与连接件相对转动时,第一固定件的第三侧的第三上缘与连接件的第一侧的第一上缘抵接;第一弧形孔使第二固定件与连接件相对转动时,第二固定件的第四侧的第四上缘与连接件的第二侧的第二上缘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与连接件相对转动时,第一轴件会沿着第二弧形孔形成的弧移动;第二固定件与连接件相对转动时,第二轴件会沿着第一弧形孔形成的弧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弧形孔形成的弧的圆心位在第二上缘与第四上缘形成的轴线上;第二弧形孔形成的弧的圆心位在第三上缘与第一上缘形成的轴线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枢纽器包括多个连接件、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轴件、第二轴件与第三轴件。各连接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第一侧的第一位置凸设有第一滑块,第二侧相对于第一位置凹设有第一弧面,第一侧的第二位置凹设有第二弧面,第二侧相对于第二位置凸设有第二滑块,其中第一滑块穿设有第一圆孔,第二滑块穿设有第一弧形孔。第一固定件具有第三侧,第三侧相对于第一位置凹设有与第一滑块对应的第三弧面,且相对于第二位置凸设有与第二弧面对应的第三滑块,其中第三滑块穿设有第二弧形孔。第二固定件具有第四侧,第四侧相对于第一位置凸设有与第一弧面对应的第四滑块,且相对于第二位置凹设有与第二滑块对应的第四弧面,其中第四滑块穿设有第二圆孔。第一轴件穿设第一固定件的第二弧形孔与对应的连接件的第一圆孔,第二轴件穿设第二固定件的第二圆孔与对应的连接件的第一弧形孔,第三轴件穿设相邻的两个连接件的第一圆孔与第一弧形孔。其中,第二弧形孔使第一固定件与对应的连接件相对转动时,第一固定件的第三侧的第三上缘与对应的连接件的第一侧的第一上缘抵接;第一弧形孔使第二固定件与对应的连接件相对转动时,第二固定件的第四侧的第四上缘与对应的连接件的第二侧的第二上缘抵接;第一弧形孔使相邻的两个连接件相对转动时,相邻的两个连接件的第一侧的第一上缘与第二侧的第二上缘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与对应的连接件相对转动时,第一轴件会沿着第二弧形孔形成的弧移动;第二固定件与对应的连接件相对转动时,第二轴件会沿着对应的第一弧形孔形成的弧移动;相邻的两个连接件相对转动时,第三轴件会沿着第一弧形孔形成的弧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对应于第二固定件的第一弧形孔形成的弧的圆心位在第二上缘与第四上缘形成的轴线上;第二弧形孔形成的弧的圆心位在第三上缘与对应的第一上缘形成的轴线上;相邻的两个连接件的第一弧形孔形成的弧的圆心位在第一上缘与第二上缘形成的轴线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与对应的连接件以第三上缘与对应的第一上缘形成的轴线为旋转轴相对转动;第二固定件与对应的连接件以第四上缘与对应的第二上缘形成的轴线为旋转轴相对转动;相邻的两个连接件以第一上缘与第二上缘形成的轴线为旋转轴相对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与对应的连接件的第三滑块与第一滑块分别与第二弧面与第三弧面可滑动地接触;第二固定件与对应的连接件的第四滑块与第二滑块分别与第一弧面与第四弧面可滑动地接触;相邻的两个连接件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可滑动地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各连接件上的第一滑块有两个,各连接件上的第二弧面位于对应的两第一滑块之间;各连接件上的第一弧面有两个,各连接件上的第二滑块位于对应的两第一弧面之间;第三弧面有两个,第三滑块位于两第三弧面之间;第四滑块有两个,第四弧面位于两第四滑块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所述枢纽器、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第一板件固接于第一固定件,第二板件固接于第二固定件。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当电子装置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相对折叠与相对展开时,枢纽器的连接件的外侧缘的长度始终维持不变,使得附着在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与连接件的外侧缘上的挠性显示件不会受到影响,例如因拉紧而损坏,或因放松而隆起以致影响显示效果。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暸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及附图,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于180度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的枢纽器于180度的爆炸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所示的枢纽器于另一视角下的爆炸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的枢纽器于180度的前视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于90度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5所示的电子装置的枢纽器于90度的前视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于0度的示意图。
图8所示为图7所示的电子装置的枢纽器于0度的前视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枢纽器于180度的爆炸示意图。
标号说明
20 电子装置
21 第一板件
22 第二板件
100、100’ 枢纽器
110 第一固定件
111 第三侧
1111 第三上缘
112 第三滑块
1121 第二弧形孔
113 第三弧面
120 第二固定件
121 第四侧
1211 第四上缘
122 第四滑块
1221 第二圆孔
123 第四弧面
130 连接件
131 第一侧
1311 第一上缘
132 第二侧
1321 第二上缘
133 第一滑块
1331 第一圆孔
134 第一弧面
135 第二滑块
1351 第一弧形孔
136 第二弧面
141 第一轴件
142 第二轴件
143 第三轴件
150 扭力件
X、X1、X2 长度
H1、h1、H2、h2 距离
G、g 弧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与图7,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20于180度的示意图,图7所示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20于0度的示意图。电子装置20包括枢纽器100、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枢纽器100位于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之间,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可通过枢纽器100由180度相对折叠至0度(如图1所示),或由0度相对展开至180度(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为可折式显示装置,其可进一步设置有挠性显示件(图未示),此挠性显示件可附着于第一板件21、第二板件22与枢纽器100的外侧缘的一面(以图1来看为上侧面)上,并随着第一板件21与第二板件22相对折叠或相对展开。在本实施例中,枢纽器100的相对两侧(以图1来看为前侧与后侧)的结构为对称设置,后文主要针对其中一侧的结构说明,另一侧的结构同于所说明的这一侧的结构,因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2与图3,图2所示为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20的枢纽器100于180度的爆炸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2所示的枢纽器100于另一视角下的爆炸示意图。在电子装置20于180度的状况下,枢纽器100也会相应地处于180度。在本实施例中,枢纽器100包括第一固定件110、第二固定件120、多个连接件130、第一轴件141、第二轴件142与第三轴件143。各连接件13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131与第二侧132,第一侧131的第一位置凸设有第一滑块133,第二侧132相对于第一位置凹设有第一弧面134,第一侧131的第二位置凹设有第二弧面136,第二侧132相对于第二位置凸设有第二滑块135,其中第一滑块133穿设有第一圆孔1331,第二滑块135穿设有第一弧形孔1351。第一固定件110具有第三侧111,第三侧111相对于第一位置凹设有与第一滑块133对应的第三弧面113,且相对于第二位置凸设有与第二弧面136对应的第三滑块112,其中第三滑块112穿设有第二弧形孔1121。第二固定件120具有第四侧121,第四侧121相对于第一位置凸设有与第一弧面134对应的第四滑块122,且相对于第二位置凹设有与第二滑块135对应的第四弧面123,其中第四滑块122穿设有第二圆孔1221。第一轴件141穿设第一固定件110的第二弧形孔1121与对应的连接件130的第一圆孔1331,第二轴件142穿设第二固定件120的第二圆孔1221与对应的连接件130的第一弧形孔1351,第三轴件143穿设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的第一圆孔1331与第一弧形孔1351。其中,所述与第一固定件110对应的连接件130就是邻接第一固定件110的连接件130,而所述与第二固定件120对应的连接件130就是邻接第二固定件120的连接件130。
如图1与图2所示,第一板件21固接于第一固定件110,第二板件22固接于第二固定件120,当电子装置20相对折叠或相对展开,第一板件21会带动第一固定件110,而第二板件22会带动第二固定件120,使枢纽器100也会相应地折叠或展开。
第二弧形孔1121可以使第一固定件110与对应的连接件130相对转动时,第一固定件110的第三侧111的第三上缘1111与对应的连接件130的第一侧131的第一上缘1311抵接,且无论电子装置20展开至180度或折叠至0度,第三上缘1111与第一上缘1311皆保持彼此抵接的状态。换句话说,第一固定件110的第三侧111的第三上缘1111至第一固定件110的第二弧形孔1121的距离为H1,而对应的连接件130的第一侧131的第一上缘1311至第一圆孔1331的距离为h1,且H1等于h1,因此使得第三上缘1111与第一上缘1311皆保持彼此抵接的状态。同样地,第二固定件120的第四侧121的第四上缘1211至第二圆孔1221的距离为h2,而对应的连接件的130的第二侧132的第二上缘1321至第一弧形孔1351的距离为H2,且H2等于h2,因此第一弧形孔1351可以使第二固定件120与对应的连接件130相对转动时,第二固定件120的第四侧121的第四上缘1211与对应的连接件130的第二侧132的第二上缘1321抵接,且无论电子装置20展开至180度或折叠至0度,第四上缘1211与第二上缘1321皆保持彼此抵接的状态;第一弧形孔1351可以使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相对转动时,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的第一侧131的第一上缘1311与第二侧132的第二上缘1321抵接,且无论电子装置20展开至180度或折叠至0度,第一上缘1311与第二上缘1321皆保持彼此抵接的状态。亦即,H1=h1=H2=h2,因此,当电子装置20展开至180度或折叠至0度的过程中,每一个连接件130的第一上缘1311与相邻的连接件的第二上缘1321之间都形成一个虚拟的轴线,并因此有许多个虚拟的轴线,而枢纽器100依这些虚拟的轴线进行弯曲。
第一固定件110的第三滑块112与第二弧面136可滑动地接触,对应的连接件130的第一滑块133与第三弧面113可滑动地接触;第二固定件120的第四滑块122与第一弧面134可滑动地接触,对应的连接件130的第二滑块135与第四弧面123可滑动地接触;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的第一滑块133与对应的第一弧面134可滑动地接触,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的第二滑块135与对应的第二弧面136可滑动地接触。
第一固定件110与对应的连接件130相对转动时,第一轴件141会沿着第二弧形孔1121形成的弧移动;第二固定件120与对应的连接件130相对转动时,第二轴件142会沿着对应的第一弧形孔1351形成的弧移动;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相对转动时,第三轴件143会沿着对应的第一弧形孔1351形成的弧移动。换句话说,对应于第二固定件120的第一弧形孔1351形成的弧的圆心是位在对应的第二上缘1321与第四上缘1211形成的轴线上,所述轴线是第二上缘1321与第四上缘1211彼此保持抵接而共同形成的;对应于第一固定件110的第二弧形孔1121形成的弧的圆心位在第三上缘1111与对应的第一上缘1311形成的轴线上,所述轴线是第三上缘1111与第一上缘1311彼此保持抵接而共同形成的;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的第一弧形孔1351形成的弧的圆心位在对应的第一上缘1311与第二上缘1321形成的轴线上,所述轴线是对应的第一上缘1311与第二上缘1321彼此保持抵接而共同形成的。
基于上述结构,当第一轴件141沿着第二弧形孔1121形成的弧移动时,相当于第一轴件141是绕着第三上缘1111与对应的第一上缘1311形成的轴线移动,而第一固定件110与对应的连接件130以第三上缘1111与对应的第一上缘1311形成的轴线为旋转轴相对转动,藉此可保持第三上缘1111与对应的第一上缘1311彼此为抵接的状态。当第二轴件142沿着对应的第一弧形孔1351形成的弧移动时,相当于第二轴件142是绕着第四上缘1211与对应的第二上缘1321形成的轴线移动,而第二固定件120与对应的连接件130以第四上缘1211与对应的第二上缘1321形成的轴线为旋转轴相对转动,藉此可保持第四上缘1211与对应的第二上缘1321彼此为抵接的状态;当第三轴件143沿着对应的第一弧形孔1351形成的弧移动时,相当于第三轴件143是绕着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的第一上缘1311与第二上缘1321形成的轴线移动,而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以第一上缘1311与第二上缘1321形成的轴线为旋转轴相对转动,藉此可保持相邻的第一上缘1311与第二上缘1321彼此为抵接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各连接件130上的第一滑块133有两个,各连接件130上的第二弧面136位于对应的两第一滑块133之间;各连接件130上的第一弧面134有两个,各连接件130上的第二滑块135位于对应的两第一弧面134之间;第三弧面113有两个,第三滑块112位于两第三弧面113之间;第四滑块122有两个,第四弧面123位于两第四滑块122之间。通过上述设计,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之间、第一固定件110与对应的连接件130之间以及第二固定件120与对应的连接件130之间的相对转动可更加稳定。
请参照图4至图8,图4所示为图1所示的电子装置20的枢纽器100于180度的前视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20于90度的示意图,图6所示为图5所示的电子装置20的枢纽器100于90度的前视示意图,图7所示为图1所示电子装置20于0度的示意图,图8所示为图7所示的电子装置20的枢纽器100于0度的前视示意图。如图1、图5与图7所示,其依序为电子装置20由180度,折叠至90度,最后折叠至0度的示意图。在电子装置20处于180度、90度与0度的状况下,如图4、图6与图8所示,枢纽器100亦相应地分别处于180度、90度与0度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例中,枢纽器100进一步包括扭力件150,当电子装置20在0度至180度之间相对折叠或相对展开时,扭力件150可对枢纽器100提供摩擦力,例如,扭力件150可包括套设并固定在第一轴件141、第二轴件142与第三轴件143的一端的弹性单元(图未示),并使这些弹性单元会施力(弹性单元受压所产生的弹性回复力)于第一固定件110、连接件130与第二固定件120的一侧,弹性单元与第一固定件110、连接件130以及第二固定件120之间会产生摩擦力,因此若要使电子装置20相对折叠或相对展开,则需要施加一定程度的扭力。其中,扭力件150的选择与设计可运用本领域已知技术,于此不再赘述。
如图4、图6与图8所示,在枢纽器100由180度弯折至0度(或由0度弯折至180度)的过程中,第一固定件110与对应的连接件130会彼此相对枢转,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会彼此相对枢转,而第二固定件120与对应的连接件130也会彼此相对枢转。并且,第一轴件141会在第二弧形孔1121的两端之间沿着弧来回移动,第二轴件142会在对应的第一弧形孔1351的两端之间沿着弧来回移动,第三轴件143也会在对应的第一弧形孔1351的两端之间沿着弧来回移动。而相邻的第三上缘1111与第一上缘1311、相邻的第一上缘1311与第二上缘1321以及相邻的第二上缘1321与第四上缘1211,皆会在0度至180度之间保持彼此抵接(连接或接触)的状态,也就是说,枢纽器100的外侧缘(以图4来看,即为上方边缘)会保持固定的长度,而枢纽器100的外侧缘就是挠性显示件会附着到的部分。枢纽器100的外侧缘保持固定的长度,从而确保挠性显示件不会受到电子装置20折叠或展开的影响而被拉紧或放松。
如图4所示,此处定义第一固定件110的第三上缘1111与第二固定件120的第四上缘1211之间的长度为长度X,亦即当枢纽器100处于180度时,连接件130的外侧缘的长度(以图4来看,所述长度为连接件130的上方边缘在图中水平方向上的长度)为长度X;如图6所示,当枢纽器100处于90度时,连接件130的外侧缘的长度(以图6来看,所述长度为连接件130的外侧缘的弧长)定义为长度X1;如图8所示,当枢纽器100处于0度时,连接件130的外侧缘的长度(以图8来看,所述长度为连接件130的外侧缘的弧长)定义为长度X2。由于无论电子装置20与枢纽器100相对展开或折叠到几度,相邻的第三上缘1111与第一上缘1311、相邻的第一上缘1311与第二上缘1321以及相邻的第二上缘1321与第四上缘1211都会保持彼此抵接而不会分离或交错的状态,因此连接件130的外侧缘长度不会改变,亦即图4、图6与图8中的长度X、X1与X2皆相等。如此一来,当电子装置20相对折叠至0度时,挠性显示件不会被过度拉紧而造成损坏;当电子装置20相对展开至180度时,挠性显示件也不会因为过度放松而隆起,以致影响显示上的效果。
此外,在优选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与图4,第一滑块133、第二滑块135、第三滑块112以及第四滑块122的弧长G,应要略小于所对应的第三弧面113、第四弧面123、第二弧面136以及第一弧面134的弧长g。因此,当枢纽器100相对折叠至0度时,如图8所示,第一滑块133、第二滑块135、第三滑块112以及第四滑块122才不会突出于所对应的弧面的表面。也因此不会干涉(或突出于)长度X2。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130的数量共有六个,如以第一固定件110与对应的连接件130为一组、相邻的两个连接件130为一组(共五组)以及第二固定件120与对应的连接件130为一组,则每一组设置为各自负担25~26度的旋转角度。总共有七组组件彼此会相对枢转,也就是说,此设置可让枢纽器100达到共约180度的旋转角度。在本实施例中,整体旋转角度为180度,但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连接件130的数量共有五个,整体共有六组组件彼此会相对枢转,若将每一组设置为各自负担30度的旋转角度,则此设置可让枢纽器100达到刚好180度的旋转角度。在其他实施例中,不同的设置与不同的组数(如连接件130的不同数量),可使枢纽器100达到所需的旋转角度,其可为180度或不同于180度的旋转角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相同的组数下,若将每一组设置为各自负担不同于30度的旋转角度,可使枢纽器100达到所需的旋转角度,其可为180度或不同于180度的旋转角度。
请参照图9,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枢纽器100’于180度的爆炸示意图。图9所示的枢纽器100’与图1至8所示的枢纽器100的差别在于,图9所示的枢纽器100’仅包括一个连接件130且没有第三轴件143。以下说明图9的枢纽器100’的主要结构,细节与运作原理可参照前文与图1至图8。枢纽器100’包括第一固定件110、第二固定件120、连接件130、第一轴件141与第二轴件142。连接件130具有相对的第一侧131与第二侧132,第一侧131的第一位置凸设有第一滑块133,第二侧132相对于第一位置凹设有第一弧面134,第一侧131的第二位置凹设有第二弧面136,第二侧132相对于第二位置凸设有第二滑块135。第一滑块133穿设有第一圆孔1331,第二滑块135穿设有第一弧形孔1351。第一固定件110具有第三侧111,第三侧111相对于第一位置凹设有与第一滑块133对应的第三弧面113,且相对于第二位置凸设有与第二弧面136对应的第三滑块112,其中第三滑块112穿设有第二弧形孔1121。第二固定件120具有第四侧121,第四侧121相对于第一位置凸设有与第一弧面134对应的第四滑块122,且相对于第二位置凹设有与第二滑块135对应的第四弧面123,其中第四滑块122穿设有第二圆孔1221。第一轴件141穿设第二弧形孔1121与第一圆孔1331,第二轴件142穿设第二圆孔1221与第一弧形孔1351。
第二弧形孔1121可以使第一固定件110与连接件130相对转动时,第一固定件110的第三侧111的第三上缘1111与连接件130的第一侧131的第一上缘1311抵接,且无论此枢纽器100’折叠或展开至几度,第三上缘1111与第一上缘1311皆保持彼此抵接的状态;第一弧形孔1351可以使第二固定件120与连接件130相对转动时,第二固定件120的第四侧121的第四上缘1211与连接件130的第二侧132的第二上缘1321抵接,且无论此枢纽器100’折叠或展开至几度,第四上缘1211与第二上缘1321皆保持彼此抵接的状态。
第一固定件110与连接件130的第三滑块112与第一滑块133分别与第二弧面136与第三弧面113可滑动地接触;第二固定件120与连接件130的第四滑块122与第二滑块135分别与第一弧面134与第四弧面123可滑动地接触。
第一固定件110与连接件130相对转动时,第一轴件141会沿着第二弧形孔1121形成的弧移动;第二固定件120与连接件130相对转动时,第二轴件142会沿着第一弧形孔1351形成的弧移动。换句话说,第一弧形孔1351形成的弧的圆心是位在第二上缘1321与第四上缘1211形成的轴线上,所述轴线是第二上缘1321与第四上缘1211彼此保持抵接而共同形成的;第二弧形孔1121形成的弧的圆心位在第三上缘1111与第一上缘1311形成的轴线上,所述轴线是第三上缘1111与第一上缘1311彼此保持抵接而共同形成的。
基于上述结构,当第一轴件141沿着第二弧形孔1121形成的弧移动时,相当于第一轴件141是绕着第三上缘1111与第一上缘1311形成的轴线移动,而第一固定件110与连接件130以第三上缘1111与第一上缘1311形成的轴线为旋转轴相对转动,藉此可保持第三上缘1111与第一上缘1311彼此为抵接的状态;当第二轴件142沿着第一弧形孔1351形成的弧移动时,相当于第二轴件142是绕着第四上缘1211与第二上缘1321形成的轴线移动,而第二固定件120与连接件130以第四上缘1211与第二上缘1321形成的轴线为旋转轴相对转动,藉此可保持第四上缘1211与第二上缘1321彼此为抵接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块133有两个,第二弧面136位于两第一滑块133之间;第一弧面134有两个,第二滑块135位于两第一弧面134之间;第三弧面113有两个,第三滑块112位于两第三弧面113之间;第四滑块122有两个,第四弧面123位于两第四滑块122之间。通过上述设计,连接件130与第一固定件110之间以及连接件130与第二固定件120之间的相对转动可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当电子装置的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相对折叠与相对展开时,枢纽器的连接件的外侧缘的长度始终维持不变,使得附着在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与连接件的外侧缘上的挠性显示件不会受到影响,例如因拉紧而损坏,或因放松而隆起以致影响显示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已经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枢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第一侧的第一位置凸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侧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凹设有第一弧面,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位置凹设有第二弧面,所述第二侧相对于所述第二位置凸设有第二滑块,其中所述第一滑块穿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二滑块穿设有第一弧形孔;
第一固定件,具有第三侧,所述第三侧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凹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对应的第三弧面,且相对于所述第二位置凸设有与所述第二弧面对应的第三滑块,其中所述第三滑块穿设有第二弧形孔;
第二固定件,具有第四侧,所述第四侧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凸设有与所述第一弧面对应的第四滑块,且相对于所述第二位置凹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对应的第四弧面,其中所述第四滑块穿设有第二圆孔;
第一轴件,穿设所述第二弧形孔与所述第一圆孔;以及
第二轴件,穿设所述第二圆孔与所述第一弧形孔;
其中,所述第二弧形孔使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连接件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所述第三侧的第三上缘与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侧的第一上缘抵接;所述第一弧形孔使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连接件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所述第四侧的第四上缘与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侧的第二上缘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连接件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轴件会沿着所述第二弧形孔形成的弧移动;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连接件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二轴件会沿着所述第一弧形孔形成的弧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中,所述第一弧形孔形成的弧的圆心位在所述第二上缘与所述第四上缘形成的轴线上;所述第二弧形孔形成的弧的圆心位在所述第三上缘与所述第一上缘形成的轴线上。
4.一种枢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连接件,各所述连接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第一侧的第一位置凸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侧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凹设有第一弧面,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位置凹设有第二弧面,所述第二侧相对于所述第二位置凸设有第二滑块,其中所述第一滑块穿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二滑块穿设有第一弧形孔;
第一固定件,具有第三侧,所述第三侧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凹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对应的第三弧面,且相对于所述第二位置凸设有与所述第二弧面对应的第三滑块,其中所述第三滑块穿设有第二弧形孔;
第二固定件,具有第四侧,所述第四侧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凸设有与所述第一弧面对应的第四滑块,且相对于所述第二位置凹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对应的第四弧面,其中所述第四滑块穿设有第二圆孔;
第一轴件,穿设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所述第二弧形孔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圆孔;
第二轴件,穿设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所述第二圆孔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弧形孔;以及
第三轴件,穿设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圆孔与所述第一弧形孔;
其中,所述第二弧形孔使所述第一固定件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所述第三侧的第三上缘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侧的第一上缘抵接;所述第一弧形孔使所述第二固定件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所述第四侧的第四上缘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侧的第二上缘抵接;所述第一弧形孔使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件相对转动时,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侧的所述第一上缘与所述第二侧的所述第二上缘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枢纽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轴件会沿着所述第二弧形孔形成的弧移动;所述第二固定件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二轴件会沿着对应的所述第一弧形孔形成的弧移动;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件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三轴件会沿着所述第一弧形孔形成的弧移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枢纽器,其中,对应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弧形孔形成的弧的圆心位在所述第二上缘与所述第四上缘形成的轴线上;所述第二弧形孔形成的弧的圆心位在所述第三上缘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上缘形成的轴线上;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弧形孔形成的弧的圆心位在所述第一上缘与所述第二上缘形成的轴线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枢纽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以所述第三上缘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上缘形成的轴线为旋转轴相对转动;所述第二固定件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以所述第四上缘与对应的所述第二上缘形成的轴线为旋转轴相对转动;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件以所述第一上缘与所述第二上缘形成的轴线为旋转轴相对转动。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枢纽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三滑块与所述第一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二弧面与所述第三弧面可滑动地接触;所述第二固定件与对应的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四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与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四弧面可滑动地接触;相邻的两个连接件的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二弧面可滑动地接触。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枢纽器,其中,各所述连接件上的所述第一滑块有两个,各所述连接件上的所述第二弧面位于对应的所述两第一滑块之间;各所述连接件上的所述第一弧面有两个,各所述连接件上的所述第二滑块位于对应的所述两第一弧面之间;所述第三弧面有两个,所述第三滑块位于所述两第三弧面之间;所述第四滑块有两个,所述第四弧面位于所述两第四滑块之间。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枢纽器;
第一板件,固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以及
第二板件,固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38551.1U CN207195432U (zh) | 2017-07-31 | 2017-07-31 | 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938551.1U CN207195432U (zh) | 2017-07-31 | 2017-07-31 | 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195432U true CN207195432U (zh) | 2018-04-06 |
Family
ID=61799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938551.1U Active CN207195432U (zh) | 2017-07-31 | 2017-07-31 | 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19543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00286A1 (zh) * | 2019-07-03 | 2021-01-07 |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 铰链、铰链装置及电子装置 |
-
2017
- 2017-07-31 CN CN201720938551.1U patent/CN20719543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00286A1 (zh) * | 2019-07-03 | 2021-01-07 |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 铰链、铰链装置及电子装置 |
CN113383172A (zh) * | 2019-07-03 | 2021-09-10 |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铰链、铰链装置及电子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79221B (zh) | 枢转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 |
CN105378581B (zh) | 腕表式柔性显示装置 | |
US9268372B1 (en) | Multi-joint synchronous rotary axle structure | |
CN209691263U (zh) | 一种转动机构、折叠机构及折叠显示装置 | |
US9703319B2 (en) | Curved surface adjustment structure for LED display screen and LED display screen | |
TWM562989U (zh) | 連動定位結構及可撓式電子裝置 | |
CN108412890A (zh) | 电子装置及其铰链组件 | |
CN207195432U (zh) | 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 |
CN104714699A (zh) | 柔性显示装置 | |
CN106023816A (zh) | 柔性显示装置 | |
TWM557948U (zh) | 支撐架 | |
CN104815441A (zh) | 人形体的手腕的关节构造、脚踝的关节构造及人形体 | |
CN207473470U (zh) | 一种计算机悬挂式屏幕 | |
TWI671621B (zh) | 電子裝置與主機底座 | |
TWM584377U (zh) | 折疊式裝置的轉軸模組 | |
CN208565375U (zh) | 一种阻尼结构、底盘悬挂结构及车辆 | |
CN110202548A (zh) | 用于可穿戴外骨骼的变力矩柔性膝关节结构 | |
CN106640934B (zh) | 包覆机构及具有这种包覆机构的电子设备 | |
CN208845565U (zh) | 阻力装置、枢纽器与电子装置 | |
CN208922668U (zh) | 一种屏体弧形拼接装置及led显示屏 | |
CN112696423A (zh) | 转轴及电子设备 | |
CN206804457U (zh) | 一种面料起拱模拟装置 | |
CN205867527U (zh) | 一种六色魔方 | |
KR200382425Y1 (ko) | 트위스트 운동 기구 | |
TWM550351U (zh) | 樞紐器與使用其之電子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