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2608U - 支索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2608U
CN207192608U CN201720944672.7U CN201720944672U CN207192608U CN 207192608 U CN207192608 U CN 207192608U CN 201720944672 U CN201720944672 U CN 201720944672U CN 207192608 U CN207192608 U CN 207192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guy
wheel
hanger
major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4467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小斌
秦大燕
韩玉
唐颖贤
李彩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4467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2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2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2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索装置,包括支索器,承重轮支架包括若干块并排设置的承重支架板,承重轮支架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设有一个顺序贯穿各承重支架板的承重轴,相邻两块承重支架板之间于两根承重轴设有数量和位置分别相对应的承重轮,缆索挂架包括若干块并排设置的缆索挂板,缆索挂架的上端设有一个顺序贯穿各缆索挂板的挂架长轴,缆索挂架通过挂架长轴铰接于承重轮支架中部,缆索挂架还设有顺序贯穿各缆索挂板的上支索长轴和下支索长轴,上支索长轴设有上支索轮,下支索长轴设下支索轮,一个上支索轮与一个下支索轮上下对应。该支索装置能够解决牵引吊机的牵引索和起重索过度下垂或相互之间发生打搅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支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造桥过程中缆索吊机的缆索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支撑缆索的支索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大跨度的桥梁进行建造的过程中,需要在施工地的两岸架设缆索吊机并安装跑车进行吊运,缆索下方设有悬挂于缆索吊机的跑车之间的牵引索和起重索,为防止牵引索和起重索过度下垂或相互之间发生打搅,通常在主缆索上设有支索器,通过支索器将牵引索和起重索悬挂于主缆索上。而现有的支索器结构简单,支索器为固定的形状,支索器的形状不能随主缆索的倾斜度的不同产生相应的改变,支索器在主缆索的滑动范围存在死角,支索器不能够滑动到主缆索的两端。
现有用于构件安装的缆索起重机通过牵引索拉动跑车在承重索上实现了跨度方向的运行,但是原有跑车重量较大,安装十分不便,且缆索起重机多位于地形复杂处,没有合适的安装工具更增大了安装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索装置,该支索装置能够解决牵引吊机的牵引索和起重索过度下垂或相互之间发生打搅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索装置,包括支索器,所述支索器包括承重轮支架,所述承重轮支架包括若干块并排设置的承重支架板,所述承重轮支架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设有一个顺序贯穿各所述承重支架板的承重轴,相邻两块所述承重支架板之间于两根所述承重轴设有数量和位置分别相对应的承重轮,所述支索器还包括缆索挂架,所述缆索挂架包括若干块并排设置的缆索挂板,所述缆索挂架的上端设有一个顺序贯穿各所述缆索挂板的挂架长轴,所述缆索挂架通过所述挂架长轴铰接于所述承重轮支架中部,所述缆索挂架还设有顺序贯穿各所述缆索挂板的上支索长轴和下支索长轴,所述上支索长轴设于所述挂架长轴下方,所述下支索长轴设于所述上支索长轴下方,所述上支索长轴设有上支索轮,所述下支索长轴设有下支索轮,一个所述上支索轮与一个所述下支索轮上下对应,每对上、下对应的所述上支索轮和所述下支索轮的两侧设有间隔板,所述缆索挂板兼做所述间隔板。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承重支架板设有三块,相邻两块所述承重支架板之间设有两个所述承重轮;所述缆索挂架包括4块所述缆索挂板,所述缆索挂架前后对称的设有6个所述上支索轮和6个所述下支索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缆索挂架上于所述缆索挂板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块。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限位块的内侧限位面倾斜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承重轮下方于所述承重轮支架安装有承重索导轮,所述承重索导轮与所对应的承重轮之间设有对穿过的缆索进行限位的间隙。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包括两个所述支索器,两个所述支索器之间通过一根连接绳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连接绳设有两段,两段所述连接绳之间设有防扭转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本申请的支索装置的承重轮支架悬挂于缆索吊机的主缆索,将缆索吊机的起重绳索和拖拉绳索穿设于上支索轮与一个下支索轮之间,起到对起重绳索和拖拉绳索的支撑作用,从而防止起重绳索和拖拉绳索的过渡下垂引起缆索吊机的操纵拉力过大,该支索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支索器的承重轮支架于缆索挂架采用铰接的方式连接到一起,支索器在缆索上爬升或下降的过程中,承重轮支架会随缆索相对于缆索挂架转动,以适应缆索的坡度,灵活方便,而且增大了支索器在缆索上的移动范围。
由于所述缆索挂架上于所述缆索挂板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可对缆索挂架的偏转角度起到限位的作用。
由于所述承重轮下方于所述承重轮支架安装有承重索导轮,所述承重索导轮与所对应的承重轮之间设有对穿过的缆索进行限位的间隙,缆索吊机的缆索穿过承重轮与所述承重索导轮之间的间隙,可对缆索进行限位,防止缆索脱落。
由于两个所述支索器之间通过一根连接绳连接,通过连接绳可以将两个支索器连接起来,限制两个支索器之间的移动距离。
由于所述连接绳设有两段,两段所述连接绳之间设有防扭转装置,可以防止连接绳发生扭转打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跑车和支索装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跑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索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跑车爬升状态示意图;
图中,11-承重支架板,12-第一承重轴,13-第一承重轮,21-缆索挂板,20-第一挂架长轴,22-上支索长轴,23-下支索长轴,24-间隔板,25-上支索轮,26-下支索轮,31-起重缆索,32-承重索导向轮,33-支索器连接轴,34-连接绳,35-防扭转装置,36-主缆索,42-牵引索,51-承重架板,52-承重轮,53-中间连杆,54-第二承重轴,55-第二挂架长轴,60-起重轮,61-起重支架板,62-起重索导轮,64-上连接杆,65-下连接杆,66-起重轴,71-牵引轮支座,72-连接板,73-侧连接杆,74-牵引轮,75-上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2以及图5共同所示,一种缆索起重机用双跑车,包括两个单跑车。
单跑车包括承重支架和起重支架,承重支架包括若干块并排设置的倒三角形的承重架板51,承重架板51的两个上角分别固定设有一个顺序贯穿各承重架板51的第二承重轴54,第二承重轴54上安装有若干个第二承重轮52,第二承重轮52安装于相邻两块承重架板51之间。两个第二承重轴54上且位于相邻两块承重架板51之间的第二承重轮52的数量相等、位置对应。本实施例中,承重架板51包括前后设置的前承重架板组和后承重架板组,每组承重架板51包括并排设置的6块承重架板51,每组承重架板51的相邻两块承重架板51之间设有一个第二承重轮52,起重支架于起重轴66上前后对称安装有的6个起重轮60。
第二承重轮52下方于承重支架安装有承重索导轮,承重索导轮与所对应的第二承重轮52之间设有对穿过的缆索进行限位的间隙,缆索吊机的缆索穿过第二承重轮52与承重索导轮之间的间隙,可对缆索进行限位,防止缆索脱落。
起重支架包括若干块并排设置的起重支架板61,起重支架的上端设有一个顺序贯穿各起重支架板61的第二挂架长轴55,起重支架通过第二挂架长轴55铰接于承重支架,起重支架的下端于相邻两起重支架板61之间设有起重轮60,起重支架设有起重索导轮62,起重索导轮62设于承重长轴与起重轮60之间,起重缆索31穿过两个起重索导轮62之间的间隙,可对起重缆索31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
两个单跑车内侧设有中间连杆53,中间连杆53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两个单跑车的承重支架,两个单跑车的起重支架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包括上连接杆64和下连接杆65,上连接杆64和下连接杆65分别铰接于两个单跑车的起重支架,上连接杆64设于下连接杆65的上方。跑车在缆索上爬升或下降的过程中,两个单跑车的起重支架与上连接杆64和下连接杆65共同构成不稳定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双跑车的形状可以随缆索吊机缆索的倾斜度发生改变,以适应缆索的坡度,使双跑车移动灵活方便,还可增大跑车在缆索上的移动范围。
两个单跑车的承重支架的外侧分别设有一个牵引架,牵引架的一侧连接跑车的承重支架。牵引架包括侧连接板72、上连杆75、牵引轮支座71以及侧连接杆73,侧连接板72与跑车承重支架固定连接,上连杆75横向设于牵引轮支座71上方,上连杆75的一端与侧连接杆73的上端通过支索器连接轴33铰接于支索器,上连杆75的另一端与侧连接板72铰接,牵引轮支座71一端与侧连接杆73的下端铰接,牵引轮支座71的另一端与侧连接板72铰接,牵引架通过支索器连接轴33与支索器铰接,该结构可将牵引轮74水平安装于跑车本体上,侧连接板72、上连杆75、牵引轮支座71以及侧连接杆73铰接成四边形的结构,在跑车爬升或下降过程中牵引架的形状会随之作适应性改变,使跑车的运行更加灵活。
结合图3和图4共同所示,牵引架的另一侧连接有支索装置,支索装置包括两个支索器,支索器包括承重轮支架,承重轮支架包括若干块并排设置的承重支架板11,承重轮支架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设有一个顺序贯穿各承重支架板11的第一承重轴12,相邻两块承重支架板11之间于两根第一承重轴12设有数量和位置分别相对应的第一承重轮13。第一承重轮13下方于承重轮支架安装有承重索导向轮32,承重索导向轮与所对应的第一承重轮13之间设有对穿过的缆索进行限位的间隙,缆索吊机的缆索穿过第一承重轮13与承重索导向轮32之间的间隙,可对缆索进行限位,防止缆索脱落。
支索器还包括缆索挂架,缆索挂架包括若干块并排设置的缆索挂板21,缆索挂架的上端设有一个顺序贯穿各缆索挂板21的第一挂架长轴20,缆索挂架通过第一挂架长轴20铰接于承重轮支架中部,缆索挂架还设有顺序贯穿各缆索挂板21的上支索长轴22和下支索长轴23,上支索长轴22设于第一挂架长轴20下方,下支索长轴23设于上支索长轴22下方,上支索长轴22设有上支索轮25,下支索长轴23上设有下支索轮26,一个上支索轮25与一个下支索轮26上下对应。
本实施例中,承重支架板11设有三块,相邻两块承重支架板11之间设有两个第一承重轮13。缆索挂架包括4块缆索挂板21,缆索挂架前后对称的设有6个上支索轮25和6个下支索轮26,每对上、下对应的上支索轮25和下支索轮26的两侧设有间隔板24,缆索挂板21兼做间隔板24。
缆索挂架上于缆索挂板21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内侧限位面倾斜设置,限位块可对缆索挂架的偏转角度起到限位的作用。两个支索器之间通过一根连接绳34连接。连接绳34设有两段,两段连接绳34之间设有防扭转装置35,可以防止连接绳34发生扭转打搅。
本申请的支索装置的承重轮支架悬挂于缆索吊机的主缆索36,将缆索吊机的起重缆索31和拖拉绳索穿设于上支索轮25与一个下支索轮26之间,起到对起重缆索31和拖拉绳索的支撑作用,从而防止起重缆索31和拖拉绳索的过渡下垂引起缆索吊机的操纵拉力过大,该支索装置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缆索起重机用双跑车的使用方法为:
按照设计图纸加工各钢构件,并进行试拼装使精度达到要求。在施工地安装缆索吊机,将该双跑车的承重支架通过第二承重轮52悬挂到缆索吊机的主缆索36上,在双跑车两侧分别通过牵引架连接支索器,在跑车和支索器上安装起重缆索31和牵引索42,起重缆索31要穿过起重支架上的两个起重索导轮62之间的限位的间隙。
安装工作完毕后,即可起吊重物进行施工,在双跑车和支索器在主缆索36上爬升和下降的过程中,由于双跑车和支索器主要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使双跑车和支索器可随主缆索36的坡度发生形状的改变,提高了双跑车和支索器的灵活性,扩大了移动范围。
上述说明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盖专利范围。

Claims (7)

1.一种支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索器,所述支索器包括承重轮支架,所述承重轮支架包括若干块并排设置的承重支架板,所述承重轮支架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设有一个顺序贯穿各所述承重支架板的承重轴,相邻两块所述承重支架板之间于两根所述承重轴设有数量和位置分别相对应的承重轮,
所述支索器还包括缆索挂架,所述缆索挂架包括若干块并排设置的缆索挂板,所述缆索挂架的上端设有一个顺序贯穿各所述缆索挂板的挂架长轴,所述缆索挂架通过所述挂架长轴铰接于所述承重轮支架中部,
所述缆索挂架还设有顺序贯穿各所述缆索挂板的上支索长轴和下支索长轴,所述上支索长轴设于所述挂架长轴下方,所述下支索长轴设于所述上支索长轴下方,所述上支索长轴设有上支索轮,所述下支索长轴设有下支索轮,一个所述上支索轮与一个所述下支索轮上下对应,每对上下对应的所述上支索轮和所述下支索轮的两侧设有间隔板,所述缆索挂板兼做所述间隔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支架板设有三块,相邻两块所述承重支架板之间设有两个所述承重轮;所述缆索挂架包括4块所述缆索挂板,所述缆索挂架前后对称的设有6个所述上支索轮和6个所述下支索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索挂架上于所述缆索挂板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内侧限位面倾斜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轮下方于所述承重轮支架安装有承重索导轮,所述承重索导轮与所对应的承重轮之间设有对穿过的缆索进行限位的间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支索器,两个所述支索器之间通过一根连接绳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设有两段,两段所述连接绳之间设有防扭转装置。
CN201720944672.7U 2017-07-31 2017-07-31 支索装置 Active CN207192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44672.7U CN207192608U (zh) 2017-07-31 2017-07-31 支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44672.7U CN207192608U (zh) 2017-07-31 2017-07-31 支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2608U true CN207192608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99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44672.7U Active CN207192608U (zh) 2017-07-31 2017-07-31 支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26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5296A (zh) 支索装置
CN105883635B (zh) 一种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的行走台车及车轮快速更换方法
CN203428791U (zh) 一种门式起重机
CN107447678A (zh) 一种能双向调位的桥面吊机
CN102303821B (zh) 基于钢绳牵引变幅的吊臂平衡式动臂塔机
CN202296907U (zh) 基于钢绳牵引变幅的吊臂平衡式动臂塔机
CN207192622U (zh) 缆索起重机用跑车
CN207192608U (zh) 支索装置
CN210457238U (zh) 一种管桩专用起重机
CN202481953U (zh) 防撞塔式门座起重机
CN207192621U (zh) 缆索起重机用双跑车
CN107265302A (zh) 缆索起重机用双跑车
CN106957017A (zh) 一种超大型平臂塔机起升变倍率绕绳系统
CN209038893U (zh) 一种液压式防摇摆自动对接起重机
CN107265303A (zh) 缆索起重机用跑车
CN207061702U (zh) 一种超大型平臂塔机起升变倍率绕绳系统
CN207877131U (zh) 葫芦双梁桥式起重机
CN103496630B (zh) 一种吊具及使用该吊具的起重设备
CN205653068U (zh) 加固型龙门起重机
CN205636494U (zh) Hzqy900型运架一体机
CN212832467U (zh) 缆索起重机天车
CN204079289U (zh) 一种起重机
CN203428776U (zh) 吊具及使用该吊具的起重设备
CN207877140U (zh) 八轮电动桥式起重机
CN202023178U (zh) 用于坝体闸门的斜拉双向门式启闭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30200 No.21 Pingle Avenue, Liangqing District,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ANGXI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30011 No. 17 Zhonghua Road,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ning

Patentee before: GUANGXI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