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91881U - 三角形护角 - Google Patents

三角形护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91881U
CN207191881U CN201720988949.6U CN201720988949U CN207191881U CN 207191881 U CN207191881 U CN 207191881U CN 201720988949 U CN201720988949 U CN 201720988949U CN 207191881 U CN207191881 U CN 207191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buffering
side plate
corner protecto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889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睿泽
肖高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n Qih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889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91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91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91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三角形护角,主要解决了现有护角缓冲性能差,对小棱角包装物不适用等技术问题。包括第一侧缓冲面板、第二侧缓冲面板和底缓冲面板,第一侧缓冲面板、第二侧缓冲面板和底缓冲面板相互垂直连接形成直包角结构,第一侧缓冲面板和第二侧缓冲面板均为直角三角形结构,底缓冲面板为矩形结构,第一侧缓冲面板、第二侧缓冲面板和底缓冲面板均是由片状材料经折叠贴合形成的多层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棱角较小的包装物品,具有缓冲性能好,占用空间小,节约材料等优点。

Description

三角形护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角,特别涉及一种三角形护角。
背景技术
家具或者电子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为了保护运输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到损坏,会在包装中加入护角,目前广泛使用的护角一般是由单层的瓦楞纸板构成的三个面都是矩形的护角,由于是单层瓦楞纸板构成的,所以缓冲性能有限,很多时候达不到保护物品不受损的要求,而且对于一些棱角较小的家具或者电子产品并不适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单层瓦楞纸板构成的护角缓冲性能不好;
2、围成护角的三个面都是矩形的护角对于较小棱角的家具或者电子产品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角形护角,该三角形护角能够适用于小棱角的家具或者电子产品,而且缓冲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三角形护角,包括第一侧缓冲面板、第二侧缓冲面板和底缓冲面板,第一侧缓冲面板、第二侧缓冲面板和底缓冲面板相互垂直连接形成直包角结构,第一侧缓冲面板和第二侧缓冲面板均为直角三角形结构,底缓冲面板为矩形结构,第一侧缓冲面板、第二侧缓冲面板和底缓冲面板均是由片状材料经折叠贴合形成的多层结构。
由于第一侧缓冲面板和第二侧缓冲面板均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以较适合用于小棱角的家具或者电子产品的包装中,节省材料,而且不占用空间;护角的三个缓冲面板是由片状材料折叠贴合形成,且均为多层结构,因此与单层结构的护角相比,提高了缓冲效果。
进一步的,该三角形护角由一块片状材料折叠贴合构成。
由一块片状材料折叠贴合形成第一侧缓冲面板、第二侧缓冲面板和底缓冲面板,节约材料,而且便于折叠。
片状材料包括八块大小相等的矩形材料面板,分别为第一底部面板、第二底部面板、第三底部面板、第四底部面板、第一侧面板、第二侧面板、第三侧面板和第四侧面板。
第一侧面板与第二侧面板并排设置,第一侧面板底端依次连接第一底部面板、第二底部面板和第三侧面板,第二侧面板底端依次连接第三底部面板、第四底部面板和第四侧面板。
每个缓冲面板都是由多个对应的面板构成,增加缓冲性。
第一侧面板与第二侧面板相垂直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单压痕线,第一底部面板与第三底部面板重叠形成重合底面,第二底部面板与第四底部面板分别折叠贴合在重合底面上形成具有四层结构的底缓冲面板。
第三侧面板贴合在第一侧面板上,第一侧面板的对角线上设置双压痕线,第三侧面板对应位置设置单压痕线,第一侧面板与第三侧面板从双压痕线和单压痕线处分别向包角内侧折叠设置,形成具有四层结构的第一侧缓冲面板。
第四侧面板贴合在第二侧面板上,第二侧面板的对角线上设置双压痕线,第四侧面板对应位置上设置单压痕线,第二侧面板与第四侧面板从双压痕线和单压痕线处分别向包角内侧折叠设置,形成具有四层结构的第二侧缓冲面板。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可以得到三个缓冲面板都为四层结构的三角形护角。
进一步的,第一侧面板与第一底部面板连接处设置单压痕线。
方便底部缓冲面板与第一侧缓冲面板的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底部面板与第二底部面板的连接处设置双压痕线。
方便第二底部面板的折叠设置。
进一步的,第二底部面板与第三侧面板之间设置单压痕线。
方便第三侧面板的折叠设置。
进一步的,第二侧面板与第三底部面板连接处设置单压痕线。
方便底部缓冲面板与第二侧缓冲面板的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第三底部面板与第四底部面板连接处设置双压痕线。
方便第四底部面板的折叠设置。
进一步的,第四底部面板与第四侧面板连接处设置单压痕线。
方便第四侧面的折叠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侧面板/第二侧面板上端设置有插舌,第二侧面板/第一侧面板上端对应设置有插口,插舌与所述插口折叠后位置对应。
通过插舌与插口的设置,使折叠贴合后的三角形护角固定的更加牢固。
进一步的,片状材料为纸。
纸护角具有缓冲性能好而且便于回收,绿色环保等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三角形护角中构成包角结构的三个缓冲面板为两个直角三角形结构的侧缓冲面板和一个矩形结构的底缓冲面板,从而对于棱角较小的待包装物比较适用,而且占用空间较小,节省原材料;各缓冲面板均由片状材料经折叠贴合形成,而且各缓冲面板为多层结构大大提高了护角的缓冲性;
2、本实用新型示例的片状材料为纸,纸护角具有很好的缓冲性,而且便于回收,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三角形护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三角形护角展开后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纸板折叠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纸板折叠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纸板折叠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5中,1-第一侧缓冲面板,11-第一侧面板,12-第三侧面板,2-第二侧缓冲面板,21-第二侧面板,22-第四侧面板,3-底缓冲面板,31-第一底部面板,32-第二底部面板,33-第三底部面板,34-第四底部面板,4-单压痕线,5-双压痕线,6-插舌,7-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三角形护角,包括第一侧缓冲面板1、第二侧缓冲面板2和底缓冲面板3,第一侧缓冲面板1、第二侧缓冲面板2和底缓冲面板3相互垂直连接形成直包角结构,第一侧缓冲面板1和第二侧缓冲面板2均为直角三角形结构,底缓冲面板3为矩形结构,第一侧缓冲面板1、第二侧缓冲面板2和底缓冲面板3均是由片状材料经折叠贴合形成的多层结构。
如图2所示,第一侧缓冲面板1、第二侧缓冲面板2和底缓冲面板3由一块纸板折叠贴合构成,纸板包括八块大小相等的矩形纸板,分别为第一底部面板31、第二底部面板32、第三底部面板33、第四底部面板34、第一侧面板11、第二侧面板21、第三侧面板12和第四侧面板22。
第一侧面板11与第二侧面21板并排设置,第一侧面板11底端依次连接第一底部面板31、第二底部面板32和第三侧面板12;第二侧面板21底端依次连接第三底部面板33、第四底部面板34和第四侧面板22。
第一侧面板11与第二侧面板21之间设置单压痕线4,
第一侧面板11与第一底部面板31连接处设置单压痕线4。
第一底部面板31与第二底部面板32的连接处设置双压痕线5。
第二底部面板32与第三侧面板12之间设置单压痕线4。
第二侧面板21与第三底部面板33连接处设置单压痕线4。
第三底部面板33与第四底部面板34连接处设置双压痕线5。
第四底部面板34与第四侧面板22连接处设置单压痕线4。
如图3-图5所示,
第一侧面板11与所述第二侧面板21相垂直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单压痕线4,第一底部面板31与第三底部面板33重叠形成重合底面,第二底部面板32与第四底部面板34分别折叠贴合在重合底面上形成具有四层结构的底缓冲面板3。
第三侧面板12贴合在第一侧面板11上,第一侧面板11的对角线上设置双压痕线5,第三侧面板12对应位置设置单压痕线4,第一侧面板11与第三侧面板12从双压痕线5和单压痕线4处分别向包角内侧折叠设置,形成具有四层结构的第一侧缓冲面板1。
第四侧面板22贴合在第二侧面板21上,第二侧面板21的对角线上设置双压痕线5,第四侧面板22对应位置上设置单压痕线4,第二侧面板21与第四侧面板22从双压痕线5和单压痕线4处分别向包角内侧折叠设置,形成具有四层结构的第二侧缓冲面板2。
第一侧面板11上端设置有插口7,第二侧面板21上端对应设置有插舌6,插舌6与插口7折叠后位置对应。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结合其工作原理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以本实施例为例,三角形护角的第一侧缓冲面板1和第二侧缓冲面板2均为直角三角形结构,可以适用于棱角较小的包装物品,占用空间小,节约材料,护角是由一块纸板折叠贴合后形成的,纸板本身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而且绿色环保便于回收,贴合后构成护角的三个缓冲面板均为多层结构,大大提高了缓冲性,通过设置插口7和插舌6可以更好的固定成形的护角。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三角形护角,包括第一侧缓冲面板、第二侧缓冲面板和底缓冲面板,所述第一侧缓冲面板、第二侧缓冲面板和底缓冲面板相互垂直连接形成直包角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侧缓冲面板和所述第二侧缓冲面板均为直角三角形结构,所述底缓冲面板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侧缓冲面板、第二侧缓冲面板和底缓冲面板均是由片状材料经折叠贴合形成的多层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形护角,其特征是,该三角形护角由一块片状材料折叠贴合构成;
所述片状材料包括八块大小相等的矩形材料面板,分别为第一底部面板、第二底部面板、第三底部面板、第四底部面板、第一侧面板、第二侧面板、第三侧面板和第四侧面板;
所述第一侧面板与所述第二侧面板并排设置,所述第一侧面板底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底部面板、第二底部面板和第三侧面板,所述第二侧面板底端依次连接所述第三底部面板、第四底部面板和第四侧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形护角,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侧面板与所述第二侧面板相垂直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单压痕线,所述第一底部面板与所述第三底部面板重叠形成重合底面,所述第二底部面板与所述第四底部面板分别折叠贴合在所述重合底面上形成具有四层结构的底缓冲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形护角,其特征是,所述第三侧面板贴合在所述第一侧面板上,所述第一侧面板的对角线上设置双压痕线,所述第三侧面板对应位置设置单压痕线,所述第一侧面板与所述第三侧面板从所述双压痕线和单压痕线处分别向包角内侧折叠设置,形成具有四层结构的第一侧缓冲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形护角,其特征是,所述第四侧面板贴合在所述第二侧面板上,所述第二侧面板的对角线上设置双压痕线,所述第四侧面板对应位置上设置单压痕线,所述第二侧面板与所述第四侧面板从所述双压痕线和单压痕线处分别向包角内侧折叠设置,形成具有四层结构的第二侧缓冲面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形护角,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侧面板与所述第一底部面板连接处设置单压痕线;所述第一底部面板与所述第二底部面板的连接处设置双压痕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形护角,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底部面板与所述第三侧面板之间设置单压痕线;所述第二侧面板与第三底部面板连接处设置单压痕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形护角,其特征是,所述第三底部面板与所述第四底部面板连接处设置双压痕线;所述第四底部面板与所述第四侧面板连接处设置单压痕线。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形护角,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侧面板/第二侧面板上端设置有插舌,所述第二侧面板/第一侧面板上端对应设置有插口,所述插舌与所述插口折叠后位置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三角形护角,其特征是,所述片状材料为纸。
CN201720988949.6U 2017-08-09 2017-08-09 三角形护角 Active CN207191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8949.6U CN207191881U (zh) 2017-08-09 2017-08-09 三角形护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8949.6U CN207191881U (zh) 2017-08-09 2017-08-09 三角形护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91881U true CN207191881U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96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88949.6U Active CN207191881U (zh) 2017-08-09 2017-08-09 三角形护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91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54706U (zh) 薄膜包装内衬及包装盒
CN209177087U (zh) 一种耐压的瓦楞纸箱
TWM552014U (zh) 折疊容置盒
CN105775301A (zh) 一种八件装组合式包装盒
CN207191881U (zh) 三角形护角
CN209506340U (zh) 一种自带缓冲结构的快递包装盒
CN205381494U (zh) 冰激凌包装盒
CN210011999U (zh) 一种自动扣底增强型工业用纸箱
CN206375099U (zh) 一种e型包装盒
CN201049754Y (zh) 可折叠包装盒
CN207191684U (zh) 一种用于厚板纸箱直角转弯接驳装置
CN105947348B (zh) 一种多隔间棱柱型包装盒
CN107985717A (zh) 包装纸托及其成型方法
CN205872693U (zh) 一种八件装组合式包装盒
CN205972157U (zh) 一种多隔间棱柱型包装盒
CN207191853U (zh) 矩形护角
CN208453417U (zh) 一种防撞箱
CN202593978U (zh) 活动盒底采用挡板的正方形折叠式包装盒
JP3226785U (ja) 折畳み式パッケージボックス
CN215156470U (zh) 一种冻干面膜包装纸盒
CN202226128U (zh) 六方形折叠式包装盒
CN210417305U (zh) 一种可折叠循环纸箱
CN203714333U (zh) 一种折叠包装盒
CN204173274U (zh) 平装立体包装盒
CN209870997U (zh) 一种低温防水瓦楞纸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04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Yuehai Street Coastal Community High-tech Nanshidao 81, 83, 85 Software Industry Base 1 B1002

Patentee after: Shun Qihe (Shenzhe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61 Intersection of Xuefu Road (south) and Baishi Road (east) in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6-13 floors, Block B, Shenzhen Software Industry Base

Patentee before: SHUNFENG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