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84561U -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84561U
CN207184561U CN201721144820.3U CN201721144820U CN207184561U CN 207184561 U CN207184561 U CN 207184561U CN 201721144820 U CN201721144820 U CN 201721144820U CN 207184561 U CN207184561 U CN 2071845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mobile terminal
side wall
fastener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4482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晓宇
罗元礼
蒋小平
向东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PCT/CN2017/10677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WO201822783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845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8456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壳体,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包括顶侧壁和底侧壁,所述顶侧壁或底侧壁上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设有紧固件安装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通过将紧固件安装槽设于壳体上的凹槽内,可以避免手指上的液体或者其他污渍直接接触紧固件安装槽,导致紧固件腐蚀或者生锈,避免紧固件因难以拆卸而影响移动终端的维修工作。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壳体以及具有该壳体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工具。这些移动终端一般会在底部设有紧固件安装槽,如此握持手机时会导致手指上的液体直接进入紧固件安装槽,造成紧固件被腐蚀或者生锈,导致紧固件寿命缩短或拆卸困难影响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及其壳体,可以防止紧固件被腐蚀或者生锈,从而延长紧固件的使用寿命或方便拆卸维修。
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包括顶侧壁和底侧壁,所述顶侧壁或底侧壁上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设有紧固件安装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安装槽为螺钉安装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还设有数据线插孔;所述螺钉安装槽的数量为2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数据线插孔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边缘呈椭圆形或类椭圆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立体形状为部分椭球形或部分梭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边缘与所述侧壁的连接处圆滑过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壁的外表面整体呈外凸的弧形凸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最大深度为0.1-0.5mm。
本实用新型还披露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任意一种壳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安装于所述紧固件安装孔内。
本实用新型披露的移动终端壳体及移动终端,通过将紧固件安装槽设于壳体上的凹槽内,可以避免手指上的液体或者其他污渍直接接触紧固件安装槽,导致紧固件腐蚀或者生锈,避免紧固件因难以拆卸而影响移动终端的维修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在另一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可以理解移动终端还可以是平板电脑等其他便携式电子产品。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壳体10和与壳体10结合设置的盖板20,所述盖板20上设有操作按钮21。所述盖板20下方可设置触摸屏、显示屏等器件。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的壳体10也可以是可拆卸设置在移动终端的本体外,作为本体的保护性辅助设备,所述壳体10可以与所述移动终端独立存在,分开销售。
所述壳体10包括侧壁。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壳体10的侧壁包括底侧壁11、顶侧壁12,和连接底侧壁11、顶侧壁12的左右侧壁13、14。
所述底侧壁11、顶侧壁12、左侧壁13、右侧壁14连接形成框状结构。如图2和图3中所示,所述壳体10还可包括底板15,底板15与所述侧壁的底侧壁11、顶侧壁12、左侧壁13、右侧壁14结合形成顶部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盖板20与盒状结构的开口结合,所述触摸屏、显示屏等结构可设置在盒状结构所形成的收容空间内。
所述底侧壁11具有上边缘111和下边缘113,以及左边缘112和右边缘114,其中左边缘112与左侧壁13连接,右边缘114与右侧壁14连接,下边缘113与底板15连接,上边缘111与盖板20连接。所述底侧壁11上形成连接外部设备的端口30,所述外部设备的具体种类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类型以及使用需求而不同,例如所述外部设备可以是耳机、数据线、自拍杆(含有连接线插头)等中的任意一种。一实施例中,所述端口30包括连接耳机的耳机孔31和连接数据线的数据线插孔32。所述数据线插孔32设置在底侧壁11的中间位置,也即所述数据线插孔32到左边缘112的距离与所述数据线插孔32到右边缘114的距离相等,所述数据线插孔32到上边缘111的距离与所述数据线插孔32到下边缘113的距离相等。所述数据线插孔32可以是USB插孔,还可以是Type-C插孔,或者其他类型的接口。所述耳机孔31靠近所述底侧壁11的左边缘112。所述耳机孔31的边缘轮廓呈圆形。
所述端口30的类型不限于上述的耳机孔31和数据线插孔32,根据移动终端的类型不同,所述端口30的具体类型也可不同。此外,所述端口30的数量和位置也可根据实际产品的需要作出不同的配置,例如耳机孔31的位置靠近底侧壁11的中间位置,或者耳机孔31与数据线插孔32分别设置在不同侧壁(耳机孔31设置在顶侧壁12,数据线插孔32设置在底侧壁11)。
所述底侧壁11的外表面至少部分朝内凹陷形成凹槽40,所述端口30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凹槽40内。
如图1和图3中所示,一实施例中,所述耳机孔31和数据线插孔32均位于底侧壁11的凹槽40内。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耳机孔31也可位于凹槽40外。
上述移动终端的壳体10上设置的连接外部设备的端口30位于壳体10的侧壁所形成的凹槽40内,因凹槽40的边缘轮廓比连接外部设备的端口30的边缘轮廓大,用户在握持壳体10时,会由凹槽40边缘接触手指代替端口30的边缘接触手指,或者减少端口30的边缘接触手指的程度。而由于凹槽40边缘轮廓较大,凹槽40边缘接触手指产生的压强,相较于壳体10上没有开设凹槽40时端口30边缘接触手指产生的压强小,因而如图5中所示,当用户在使用上述移动终端进行通话等操作时,手指与凹槽40边缘抵接,凹槽40施加给手指的压强较小,不会对手指产生压迫感,体验更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口30的边缘全部位于凹槽40边缘内,凹槽40的边缘轮廓较大,因而对用户手指施加的压强较小,从而获得较好的使用体验。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使端口30的部分边缘与凹槽40的部分边缘重合。例如,如图1所示,所述耳机孔31的部分边缘,更具体的讲,是耳机孔31靠近底侧壁11的上、下边缘111、113的部分,与所述凹槽40的部分边缘重合。
进一步地,如图2中所示,所述凹槽40的边缘与所述侧壁的连接处41还可通过抛光等机械加工处理工艺形成圆滑过渡。因而手指与凹槽40边缘抵接时,不舒适的感觉会进一步降低。由于凹槽40的轮廓大于连接外部设备的端口30的轮廓,因而对凹槽40的轮廓的抛光等表面处理也更便于实现。
一实施例中,所述侧壁的外表面整体呈外凸的弧形凸面。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底侧壁11、顶侧壁12、左侧壁13、右侧壁14的外表面均呈弧形凸面。各个侧壁的弧形凸面的弧度一致。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各个侧壁的弧形凸面的弧度可以不一致;此外还可以是部分的侧壁外表面呈弧形凸面,而其他的侧壁外表面呈平坦的表面。
如图1和图2中所示,所述凹槽40位于所述底侧壁11的上边缘111和下边缘113的中间位置。所述凹槽40与所述底侧壁11的左边缘112和右边缘114之间的距离也相等,因而所述凹槽40位于所述底侧壁11的中间位置。
所述凹槽40的边缘呈椭圆形或类椭圆形。类椭圆形是指两头小,中间大的非规则椭圆形但形状又与椭圆类似。
所述凹槽40各个部位的深度不一致。所述凹槽40的深度是指,所述凹槽40的相应位置到未形成凹槽40时的侧壁轮廓(图2中底部以虚线示出了底侧壁11的轮廓)上最外凸的一点的垂直距离。其中,所述凹槽40中间部位的深度大于所述凹槽40其他部位的深度。进一步地,所述凹槽40的深度由中间部位向其他部位逐渐减小。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中所示,所述凹槽40的最大深度H为0.1mm-2mm。进一步地,所述凹槽40的最大深度H为0.1mm-1mm,更进一步地,所述凹槽40的最大深度H为0.1-0.5mm。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40的最大深度H为0.15mm。
所述凹槽40的立体形状可以呈现为部分椭球形,或者部分梭形。所述凹槽40的立体形状是指凹槽40的边缘所在的平面以及凹槽40底表面围成的空间所构造的形状。例如,在图2中,以虚线示出的未形成凹槽40时的底侧壁11的轮廓,与凹槽40的底表面围成的立体形状可以是梭形,因而凹槽40的立体形状是梭形的一半。
如图3中所示,所述顶侧壁12上也可形成所述凹槽40。所述底侧壁11和顶侧壁12上的所述凹槽40的形状和位置均相同。顶侧壁12上设置的凹槽40可以仅是为了外观上的协调,与底侧壁11上的凹槽40形成对称设置。顶侧壁12上设置的凹槽40也可以同时起到其他功效。例如当顶侧壁12上设有上述连接外部设备的端口30时,则顶侧壁12上的凹槽40也可提升使用上述移动终端的舒适度。如图6中所示,当用户双手横握移动终端的上下两端时,则底侧壁11和顶侧壁12上的所述凹槽40可减小施加在用户手指上的压强。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中所示,所述侧壁上还形成传声孔50,至少一个传声孔50位于所述凹槽40内。当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时,如图5和图6中所示,手指不可避免地将要接触并覆盖移动终端的局部部位,而通过设置凹槽40并将传声孔50设置在凹槽40内,可避免手指将传声孔50全部封死,使得声音可顺利地由传声孔50从移动终端外部输入移动终端内部,或由移动终端内部输出到移动终端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请继续参考图1,本实施例披露的移动终端壳体,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包括顶侧壁12和底侧壁11,底侧壁11上设有凹槽40,且所述凹槽内设有螺钉安装槽701、702。包含此类壳体的移动终端,可以通过将紧螺钉安装槽设置于壳体上的凹槽40内,避免手指上的液体进入螺钉安装槽,造成螺钉腐蚀或者生锈,避免因紧固件难以拆卸而影响移动终端的维修工作,因此具有较好的积极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壁,所述侧壁包括顶侧壁和底侧壁,所述顶侧壁或底侧壁上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内设有紧固件安装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安装槽为螺钉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还设有数据线插孔;所述螺钉安装槽的数量为2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数据线插孔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边缘呈椭圆形或类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立体形状为部分椭球形或部分梭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边缘与所述侧壁的连接处圆滑过渡。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外表面整体呈外凸的弧形凸面。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最大深度为0.1-0.5mm。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安装于所述紧固件安装孔内。
CN201721144820.3U 2017-06-12 2017-09-06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845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106771 WO2018227832A1 (zh) 2017-06-12 2017-10-18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81346 2017-06-12
CN2017206813461 2017-06-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84561U true CN207184561U (zh) 2018-04-03

Family

ID=61720598

Famil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4178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05217U (zh) 2017-06-12 2017-09-06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CN20172114481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66579U (zh) 2017-06-12 2017-09-06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CN20172114485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84562U (zh) 2017-06-12 2017-09-06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CN20172114482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84561U (zh) 2017-06-12 2017-09-06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CN20172114496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27210U (zh) 2017-06-12 2017-09-06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4178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05217U (zh) 2017-06-12 2017-09-06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CN20172114481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66579U (zh) 2017-06-12 2017-09-06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CN20172114485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84562U (zh) 2017-06-12 2017-09-06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4496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427210U (zh) 2017-06-12 2017-09-06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5) CN209105217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1926B (zh) * 2019-07-29 2023-06-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听筒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84562U (zh) 2018-04-03
CN209105217U (zh) 2019-07-12
CN207166579U (zh) 2018-03-30
CN207427210U (zh) 2018-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TMI20090231U1 (it) Custodia protettiva per un prodotto portatile
CN207184561U (zh)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CN209642757U (zh) 终端设备
CN110679155A (zh) 一种电子设备
KR20180062872A (ko) 휴대기기용 카메라 덮개
CN20796855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6299831A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集成插座
CN207612395U (zh) 一种通用型带移动充电多功能蓝牙耳机收纳盒
CN107147174A (zh) 一种手机充电器
CN206698266U (zh) 防水手机
CN108508979A (zh) 电子设备
CN210075334U (zh) 一种手机壳
KR20210100472A (ko) 다기능 휴대용 보조배터리
CN205657443U (zh) 充电装置及座椅
CN215526523U (zh) 一种双孔带触摸屏的移动通信设备
CN208623883U (zh) 一种影院音箱
CN205507627U (zh) 一种迷你电脑主机箱体
CN212649669U (zh) 可内置耳机式话筒
CN210405620U (zh) 一种便携双电池脖挂式蓝牙耳机
CN208690597U (zh) 一种机柜pdu插座面板结构
CN204392322U (zh) 一种带翻盖皮套的手机壳
CN205104527U (zh) 可拆卸式防水电池盖
CN204271691U (zh) 媒体充电装置
CN217825305U (zh) 便携式蓝牙耳机充电盒
CN202472508U (zh) 内置备用电源的平板电脑皮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