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69283U - 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69283U
CN207169283U CN201721082694.3U CN201721082694U CN207169283U CN 207169283 U CN207169283 U CN 207169283U CN 201721082694 U CN201721082694 U CN 201721082694U CN 207169283 U CN207169283 U CN 207169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suction
suction cavity
dust
screen pack
fl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826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ed Shangha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y Photoelectric (hubei)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y Photoelectric (hubei)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Key Photoelectric (hubei)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826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69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69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692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平板状的支架,该支架将壳体内部划分为进气腔和出气腔,且进气腔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气口,出气腔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气口;支架的中部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内设置有过滤网;壳体内还设置有除尘风机、吸尘腔体和驱动装置;吸尘腔体为中空结构,移动设置在过滤网上,该吸尘腔体具有用于清扫过滤网的吸尘口和用于与除尘风机连通的排尘口;除尘风机的进气端通过气管与吸尘腔体的排尘口连接,除尘风机的出气端连接有排尘管,该排尘管穿出壳体并延伸至外部;驱动装置设置在支架上,用于驱动吸尘腔体移动。

Description

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过滤器(Air Filter)是指空气过滤装置,一般用于洁净车间,洁净厂房,实验室及洁净室,或者用于电子机械通信设备等的防尘。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雾霾等影响,家庭环境也被广泛使用。空气过滤器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吸附灰尘的增加,会降低空气过滤器的使用效果,严重时会导致空气过滤器堵塞。需要定期对空气过滤器进行清扫或者更换,恢复其使用效能。这种清扫和更换通常由人工完成,这是一项繁琐的工作,经常被遗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能够实现过滤网的自动清扫,防止空气过滤器堵塞。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平板状的支架,该支架将壳体内部划分为进气腔和出气腔,且进气腔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气口,出气腔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气口;所述支架的中部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内设置有过滤网;壳体内还设置有除尘风机、吸尘腔体和驱动装置;所述吸尘腔体为中空结构,移动设置在过滤网上,该吸尘腔体具有用于清扫过滤网的吸尘口和用于与除尘风机连通的排尘口;所述除尘风机的进气端通过气管与吸尘腔体的排尘口连接,除尘风机的出气端连接有排尘管,该排尘管穿出壳体并延伸至外部;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支架上,用于驱动吸尘腔体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两组相对设置在过滤网两侧的同步带运动机构,同步带运动机构沿过滤网的边沿设置,每组同步带运动机构都包括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以及连接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的同步带;两个第二同步带轮之间连接有传动轴,至少一个第一同步带轮与移动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所述吸尘腔体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座,吸尘腔体通过安装座与同步带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若干限位传感器,用于对吸尘腔体的移动范围进行限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吸尘腔体整体呈长方体结构,过滤网呈矩形结构,且吸尘腔体沿过滤网的宽度方向设置,并沿过滤网的长度方向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吸尘口设置在吸尘腔体的底面,并沿吸尘腔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吸尘口长度与过滤网的宽度相对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排尘口设置在吸尘腔体的顶面,整体呈圆筒状,通过气管与外部的除尘风机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除尘风机设置在进气腔内,且排尘管朝进气口的方向穿出壳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过滤网一侧的导轨,导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且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之间连接有同步带,且第一同步带轮与移动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所述导轨上滑动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与同步带相连;所述吸尘腔体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座,吸尘腔体通过安装座与滑块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出气口内设置有换气风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出气腔内设置有换气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吸尘腔体为中空结构,移动设置在过滤网上,该吸尘腔体具有用于清扫过滤网的吸尘口和用于与外部除尘风机连通的排尘口;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支架上,用于驱动吸尘腔体移动。使用时,驱动装置带动吸尘腔体沿过滤网上下或者左右往复运动,同时,吸尘腔体利用外部除尘风机产生的负压将过滤网上富集的尘埃吸入,并通过排尘口排出,即可实现对过滤网的清扫,防止空气过滤器堵塞。
2、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包括两组相对设置在过滤网两侧的同步带运动机构,同步带运动机构沿过滤网的边沿设置,每组同步带运动机构都包括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以及连接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的同步带;两个第二同步带轮之间连接有传动轴,至少一个第一同步带轮与移动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所述吸尘腔体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座,吸尘腔体通过安装座与同步带连接。该驱动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同步带即可带动吸尘腔体随之稳定的运动。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限位传感器,当吸尘腔体移动到预设位置后,限位传感器发送信号至外部控制器,通过外部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停止/反转,实现了对吸尘腔体的智能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的立体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平板式自清洁过滤模块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平板式自清洁过滤模块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的立体透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的主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平板式自清洁过滤模块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平板式自清洁过滤模块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平板式自清洁过滤模块的侧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的立体透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的立体透视图。
附图标记:
1-支架;11-过滤网;12-限位传感器;
2-吸尘腔体;21-排尘口;22-安装座;
3-驱动装置;31-移动电机;32-第一同步带轮;33-第二同步带轮;34-同步带;35-传动轴;36-滑块;37-导轨;
4-壳体;41-进气口;42-出气口;43-进气腔;44-出气腔;
5-除尘风机;51-气管;52-排尘管;
6-换气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4,壳体4内设置有平板状的支架1,具体的,支架1为结构钣金支架1。该支架1将壳体4内部划分为进气腔43和出气腔44,且进气腔43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气口41,出气腔44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气口42;支架1的中部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内设置有过滤网11;具体的,过滤网11为平板式金属过滤网11。壳体4内还设置有除尘风机5、吸尘腔体2和驱动装置3;本实施例中换气风机为离心风机或者轴流风机,设置在壳体4外部。
吸尘腔体2为中空结构,移动设置在过滤网11上,该吸尘腔体2具有用于清扫过滤网11的吸尘口和用于与除尘风机5连通的排尘口21;
除尘风机5的进气端通过气管51与吸尘腔体2的排尘口21连接,除尘风机5的出气端连接有排尘管52,该排尘管52穿出壳体4并延伸至外部;具体的,除尘风机5设置在进气腔43内,且排尘管52朝进气口41的方向穿出壳体4。
驱动装置3设置在支架1上,用于驱动吸尘腔体2移动。
参见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驱动装置3包括两组相对设置在过滤网11两侧的同步带运动机构,同步带运动机构沿过滤网11的边沿设置,每组同步带运动机构都包括第一同步带轮32、第二同步带轮33、以及连接第一同步带轮32和第二同步带轮33的同步带34;两个第二同步带轮33之间连接有传动轴35,至少一个第一同步带轮32与移动电机31的驱动轴相连;吸尘腔体2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座22,吸尘腔体2通过安装座22与同步带34连接。
具体的,还包括若干限位传感器12,用于对吸尘腔体2的移动范围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限位传感器12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第一同步带轮32之间和两第二同步带轮33之间。
具体的,吸尘腔体2整体呈长方体结构,过滤网11呈矩形结构,且吸尘腔体2沿过滤网11的宽度方向设置,并沿过滤网11的长度方向移动。吸尘口设置在吸尘腔体2的底面,并沿吸尘腔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吸尘口长度与过滤网11的宽度相对应。排尘口21设置在吸尘腔体2的顶面,整体呈圆筒状,通过气管51与外部的除尘风机5相连。
参见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平板式自清洁过滤模块(驱动装置3和吸尘腔体2)的工作原理为:
启动移动电机31,带动与其相连的第一同步带轮32正转/反转,并通过同步带34传动至本组的第二同步带轮33,另一组的同步带运动机构通过传动轴35随之同步运动。设置在同步带34上的安装座22带动吸尘腔体2沿过滤网11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同时,开启外部的除尘风机形成负压,将过滤网上富集的尘埃吸入吸尘腔体2,并通过排尘口排出,即可实现对过滤网的清扫,防止空气过滤器堵塞。
实施例二
参见图9、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吸尘腔体2沿过滤网11的长度方向设置,并沿过滤网11的宽度方向移动,吸尘口长度与过滤网11的长度相对应。
实施例三
参见图12、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包括设置在过滤网11一侧的导轨37,导轨3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同步带轮32和第二同步带轮33,且第一同步带轮32和第二同步带轮33之间连接有同步带34,且第一同步带轮32与移动电机31的驱动轴相连;
导轨37上滑动设置有滑块36,且滑块36与同步带34相连;
吸尘腔体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座22,吸尘腔体2通过安装座22与滑块36连接。
优选的,出气口42内设置有换气风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平板式自清洁过滤模块(驱动装置3和吸尘腔体2)的工作原理为:
启动移动电机31,带动与其相连的第一同步带轮32正转/反转,并通过同步带34传动至第二同步带轮33,带动同步带34上的滑块36运动,吸尘腔体2通过安装座22随滑块36同步运动,同时,开启外部的除尘风机形成负压,将过滤网上富集的尘埃吸入吸尘腔体2,并通过排尘口排出,即可实现对过滤网的清扫,防止空气过滤器堵塞。
实施例四
参见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气风机内置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4,壳体4内设置有平板状的支架1,具体的,支架1为结构钣金支架1。该支架1将壳体4内部划分为进气腔43和出气腔44,且进气腔43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气口41,出气腔44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气口42;支架1的中部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内设置有过滤网11;具体的,过滤网11为平板式金属过滤网11。壳体内4还设置有换气风机6、除尘风机5、吸尘腔体2和驱动装置3;换气风机6设置在出气口处。本实施例中,换气风机6为轴流风机。
吸尘腔体2为中空结构,移动设置在过滤网11上,该吸尘腔体2具有用于清扫过滤网11的吸尘口和用于与除尘风机5连通的排尘口21;
除尘风机5的进气端通过气管51与吸尘腔体2的排尘口21连接,除尘风机5的出气端连接有排尘管52,该排尘管52穿出壳体4并延伸至外部;具体的,除尘风机5设置在进气腔43内,且排尘管52朝进气口41的方向穿出壳体4。
驱动装置3设置在支架1上,用于驱动吸尘腔体2移动。
参见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驱动装置3包括两组相对设置在过滤网11两侧的同步带运动机构,同步带运动机构沿过滤网11的边沿设置,每组同步带运动机构都包括第一同步带轮32、第二同步带轮33、以及连接第一同步带轮32和第二同步带轮33的同步带34;两个第二同步带轮33之间连接有传动轴35,至少一个第一同步带轮32与移动电机31的驱动轴相连;吸尘腔体2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座22,吸尘腔体2通过安装座22与同步带34连接。
具体的,还包括若干限位传感器12,用于对吸尘腔体2的移动范围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限位传感器12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第一同步带轮32之间和两第二同步带轮33之间。
具体的,吸尘腔体2整体呈长方体结构,过滤网11呈矩形结构,且吸尘腔体2沿过滤网11的宽度方向设置,并沿过滤网11的长度方向移动。吸尘口设置在吸尘腔体2的底面,并沿吸尘腔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吸尘口长度与过滤网11的宽度相对应。排尘口21设置在吸尘腔体2的顶面,整体呈圆筒状,通过气管51与外部的除尘风机5相连。
实施例五
参见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4,壳体4内设置有平板状的支架1,具体的,支架1为结构钣金支架1。该支架1将壳体4内部自上而下划分为进气腔43和出气腔44,且进气腔43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气口41,出气腔44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与外部连通的出气口42;支架1的中部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内设置有过滤网11;具体的,过滤网11为平板式金属过滤网11。壳体内4还设置有换气风机6、除尘风机5、吸尘腔体2和驱动装置3;换气风机6设置在出气腔44内。本实施例中,换气风机6为离心风机或轴流风机。
吸尘腔体2为中空结构,移动设置在过滤网11上,该吸尘腔体2具有用于清扫过滤网11的吸尘口和用于与除尘风机5连通的排尘口21;
除尘风机5的进气端通过气管51与吸尘腔体2的排尘口21连接,除尘风机5的出气端连接有排尘管52,该排尘管52穿出壳体4并延伸至外部;具体的,除尘风机5设置在进气腔43内,且排尘管52朝进气口41的方向穿出壳体4。
驱动装置3设置在支架1上,用于驱动吸尘腔体2移动。
参见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驱动装置3包括两组相对设置在过滤网11两侧的同步带运动机构,同步带运动机构沿过滤网11的边沿设置,每组同步带运动机构都包括第一同步带轮32、第二同步带轮33、以及连接第一同步带轮32和第二同步带轮33的同步带34;两个第二同步带轮33之间连接有传动轴35,至少一个第一同步带轮32与移动电机31的驱动轴相连;吸尘腔体2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座22,吸尘腔体2通过安装座22与同步带34连接。
具体的,还包括若干限位传感器12,用于对吸尘腔体2的移动范围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限位传感器12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第一同步带轮32之间和两第二同步带轮33之间。
具体的,吸尘腔体2整体呈长方体结构,过滤网11呈矩形结构,且吸尘腔体2沿过滤网11的宽度方向设置,并沿过滤网11的长度方向移动。吸尘口设置在吸尘腔体2的底面,并沿吸尘腔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吸尘口长度与过滤网11的宽度相对应。排尘口21设置在吸尘腔体2的顶面,整体呈圆筒状,通过气管51与外部的除尘风机5相连。
在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优选地”、“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者示例中以合适方式结合。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

Claims (10)

1.一种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4),壳体(4)内设置有平板状的支架(1),该支架(1)将壳体(4)内部划分为进气腔(43)和出气腔(44),且进气腔(43)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进气口(41),出气腔(44)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气口(42);所述支架(1)的中部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内设置有过滤网(11);其特征在于:壳体(4)内还设置有除尘风机(5)、吸尘腔体(2)和驱动装置(3);
所述吸尘腔体(2)为中空结构,移动设置在过滤网(11)上,该吸尘腔体(2)具有用于清扫过滤网(11)的吸尘口和用于与除尘风机(5)连通的排尘口(21);
所述除尘风机(5)的进气端通过气管(51)与吸尘腔体(2)的排尘口(21)连接,除尘风机(5)的出气端连接有排尘管(52),该排尘管(52)穿出壳体(4)并延伸至外部;
所述驱动装置(3)设置在支架(1)上,用于驱动吸尘腔体(2)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两组相对设置在过滤网(11)两侧的同步带运动机构,同步带运动机构沿过滤网(11)的边沿设置,每组同步带运动机构都包括第一同步带轮(32)、第二同步带轮(33)、以及连接第一同步带轮(32)和第二同步带轮(33)的同步带(34);两个第二同步带轮(33)之间连接有传动轴(35),至少一个第一同步带轮(32)与移动电机(31)的驱动轴相连;
所述吸尘腔体(2)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座(22),吸尘腔体(2)通过安装座(22)与同步带(34)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限位传感器(12),用于对吸尘腔体(2)的移动范围进行限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腔体(2)整体呈长方体结构,过滤网(11)呈矩形结构,且吸尘腔体(2)沿过滤网(11)的宽度方向设置,并沿过滤网(11)的长度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口设置在吸尘腔体(2)的底面,并沿吸尘腔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吸尘口长度与过滤网(11)的宽度相对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尘口(21)设置在吸尘腔体(2)的顶面,整体呈圆筒状,通过气管(51)与外部的除尘风机(5)相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风机(5)设置在进气腔(43)内,且排尘管(52)朝进气口(41)的方向穿出壳体(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设置在过滤网(11)一侧的导轨(37),导轨(3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同步带轮(32)和第二同步带轮(33),且第一同步带轮(32)和第二同步带轮(33)之间连接有同步带(34),且第一同步带轮(32)与移动电机(31)的驱动轴相连;
所述导轨(37)上滑动设置有滑块(36),且滑块(36)与同步带(34)相连;
所述吸尘腔体(2)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座(22),吸尘腔体(2)通过安装座(22)与滑块(36)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42)内设置有换气风机(6)。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腔(44)内设置有换气风机(6)。
CN201721082694.3U 2017-08-28 2017-08-28 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 Active CN207169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82694.3U CN207169283U (zh) 2017-08-28 2017-08-28 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82694.3U CN207169283U (zh) 2017-08-28 2017-08-28 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69283U true CN207169283U (zh) 2018-04-03

Family

ID=61739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82694.3U Active CN207169283U (zh) 2017-08-28 2017-08-28 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6928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1085A (zh) * 2017-08-28 2017-11-07 天钥光电(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
CN117249511A (zh) * 2023-10-08 2023-12-19 佛山市形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过滤网自动除尘机构及移动空调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21085A (zh) * 2017-08-28 2017-11-07 天钥光电(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
CN117249511A (zh) * 2023-10-08 2023-12-19 佛山市形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过滤网自动除尘机构及移动空调
CN117249511B (zh) * 2023-10-08 2024-04-23 佛山市形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过滤网自动除尘机构及移动空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U1012788A3 (ru) Воздухоочистительный агрегат
CN203370408U (zh) 一种具有脉冲反吹装置的一体式除尘器
CN207169259U (zh) 平板式自清洁过滤模块
CN207169283U (zh) 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
CN109224646A (zh) 一种带有除尘装置的空气净化设备
CN108758840A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器
CN207716558U (zh) 一种带有自清洁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CN207169299U (zh) 圆筒式空气净化装置
CN212204820U (zh) 一种家用除湿机的防尘清洁装置
CN107321085A (zh) 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
CN208652838U (zh) 一种具有滤网清洗功能的新风机
CN208447461U (zh) 一种智能吸尘器
CN107321089A (zh) 圆筒式空气净化装置
CN208671218U (zh) Mini新风机柜
CN209254325U (zh) 一种带有除尘装置的空气净化设备
CN208840121U (zh) 一种用于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除尘设备
CN202792464U (zh) 过滤网清洁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01033275Y (zh) 无压振打式布袋除尘器
CN207356777U (zh) 自清洁移动静压腔
CN219854031U (zh) 一种喷砂房正压送风系统
CN207024917U (zh) 一种单机便捷式滤筒除尘器
CN109945345B (zh) 一种多重组合加速型空气净化层流系统及其方法
CN219878048U (zh) 集尘机构、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CN216260886U (zh) 一种层流式超净工作台
CN207169300U (zh) 圆筒式自清洁过滤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6

Address after: 200000 Building 2, 268 Qinggong Road,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Fred (Shanghai)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1700 No. 4 Tianxian Road, Tianme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bei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before: TIANYAO OPTOELECTRONICS (HUBE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