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65428U - 一种电容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65428U
CN207165428U CN201720695483.0U CN201720695483U CN207165428U CN 207165428 U CN207165428 U CN 207165428U CN 201720695483 U CN201720695483 U CN 201720695483U CN 207165428 U CN207165428 U CN 207165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layer
conductive material
capacitor
thermal conductive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954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宝光
彭尚文
曾晞
陈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OED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OED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OED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OED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954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65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65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65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容器,其包括壳体和电容芯子,所述电容芯子封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容芯子的底部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导热材料层,所述导热材料层与所述电容芯子的底部和壳体接触,所述导热材料层包括导热硅胶或导热硅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器,电容芯子的底部与壳体之间具有导热材料层,导热材料层包括导热硅胶或导热硅脂,通过导热材料层传递电容芯子产生的热量至壳体,进而降低电容器内的温度,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电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容器在电子产品、电力运输及通讯设施等技术领域应用广泛,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电容器凭借其自身良好的储能性能和适用性,成为推动上述行业领域更新换代不可或缺的电子元件。现有技术中,电容器常常在高温高压的极端环境下工作,此时如果电容器内电容芯子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出,会造成电容器内的温度和电压急剧升高,严重的会导致电容器爆炸,损坏电路、电子产品等。
因此,目前迫切需求一种可提高电容芯子散热效果、降低电容器内部温度的电容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电容芯子散热效果的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电容器,包括壳体和电容芯子,所述电容芯子封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容芯子的底部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导热材料层,所述导热材料层与所述电容芯子的底部和壳体接触,所述导热材料层包括导热硅胶或导热硅脂。
优选地,所述导热材料层是导热硅胶片或者涂覆在所述壳体底部的内表面上的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
优选地,所述电容器为电解电容器,所述电容芯子包括卷绕成柱状的隔离纸及夹持于所述隔离纸中的电极,所述导热材料层部分渗入所述隔离纸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电容芯子的侧面与所述壳体之间也具有所述导热材料层。
优选地,所述导热材料层中含有石墨烯。
优选地,所述石墨烯在所述导热材料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5%。
优选地,所述导热材料层满足如下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导热材料层中含有重量份比大于等于40%的金属氧化物填料;
所述导热材料层在室温下固化时间为48小时以内;
所述导热材料层的密度为0.9g/ml-3g/ml;
所述导热材料层固化后邵氏硬度为30-80;
所述导热材料层的阻燃等级为v0,体积电阻率大于1E13;
所述导热材料层与电容芯子粘接力为0-100psi;
所述导热材料层的厚度与所述电容器的高度之比为0.2%-5%;
所述导热材料层固化后延伸率为0-200%;
所述导热材料层储能模量为1E3-1E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电容芯子的底部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导热材料层,所述导热材料层包括导热硅胶或导热硅脂,通过所述导热材料层传递电容芯子产生的热量至壳体,进而降低电容器内的温度,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容芯子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异效果,将在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考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容器,包括壳体1、电容芯子2以及导热材料层3。壳体1为具有一开口的筒状体,壳体1可由导热率高的金属制成,如铝、铜。电容芯子2封装在壳体1内,电容芯子2的底部与壳体1之间具有导热材料层3,导热材料层3与电容芯子2的底部和壳体2接触,用于将电容芯子1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壳体2。导热材料层3包括导热硅胶或导热硅脂,具有导热能力强、不导电的特征,而且具有一定的黏性,因此可以与电容芯子1的底部以及壳体2更好地接触,也即接触面积大,能更好地将电容芯子1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壳体2。电容器工作时,电容芯子2内部产生的大量热量充斥在电容芯子2表面,导热材料层3与电容芯子2底部及壳体1的底部内侧接触,电容芯子2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材料层3传导至壳体1处,壳体1与外界空气接触实现散热,从而降低电容芯子2的温度。与没有上述导热材料层3的电容器相比,加入了导热材料层3的电容器在正常工作时电容器的温度可以降低2℃以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材料层3可以是涂覆在壳体1底部的内表面上的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由于导热硅脂和导热硅胶均具有一定的黏性,因此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粘接在电容芯子2的底部和壳体1底部的内表面,与电容芯子2的底部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特别是在精密电容器中,导热材料层3可以预成型为导热硅胶片来填充电容芯子2的底部与壳体1的底部之间的间隙,导热硅胶片大致呈薄片状,其厚度可为0.2mm-10mm,优选为0.5mm-5mm。导热硅胶片也具有一定的黏性,可粘接在电容芯子2的底部和壳体1的底部内侧。由于导热材料层3预成型为导热硅胶片,因此组装电容器时效率更高。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热材料层3还可以进一步涂覆在电容芯子2侧面与壳体1内壁之间的空隙,导热材料层3可以包覆电容芯子2,使电容芯子2的热量可以更好地传导至壳体1。
在优选实施例中,导热材料层3满足如下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导热材料层3中含有重量份比大于等于40%的金属氧化物填料;
导热材料层3在室温下固化时间为48小时以内;
导热材料层3的密度为0.9g/ml-3g/ml;
导热材料层3固化后邵氏硬度为30-80;
导热材料层3的阻燃等级为v0,体积电阻率大于1E13;
导热材料层3与电容芯子粘接力为0-100psi;
导热材料层3的厚度与电容器的高度之比为0.2%-5%
导热材料层3的固化后延伸率为0-200%;
导热材料层3的储能模量为1E3-1E6。
请参考图1-2,电容器可以为电解电容器,电容芯子2包括卷绕成柱状的隔离纸22及夹持于隔离纸22中的电极21,电极21一端夹持在隔离纸22中,另一端穿过壳体1并露出。隔离纸22中可以含有电解质。由于电容芯子2是卷绕制作而成,在制作过程中会出现隔离纸22卷绕发生错位的情况,使电容芯子2的底部不够整齐,导热材料层3部分渗入隔离纸22的底部,即导热材料层3粘接隔离纸22底部,与隔离纸22的底部充分接触,从而提高了导热效果。另外,导热材料层3不会与隔离纸22或壳体1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不会影响电解电容器的其他电学性能等。
为了提高导热材料层3的导热效率,导热材料层3的成分中包含石墨烯。优选地,石墨烯在导热材料层3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5%,石墨烯可提高导热材料层3的导热率,有利于电容器的散热降温。
壳体1与电容芯子2之间的间隙进行真空处理,形成真空环境,减少空气等不良热导体的干扰。
请参考图1,壳体1的开口处设有包括密封层4,密封层4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密封层4与电容芯子2和壳体1相连接,用于封存电容芯子2于壳体1内,防止电容芯子2内的材料发生泄漏。
请参考图2,电容芯子2包含两个电极21,即正、负电极(未标出),正、负电极互不接触,处于避让状态,电极21从电容芯子2向外引出,在一些实施例中,较长的电极21为正电极。电容芯子2由两张电极板23和至少两张隔离纸22卷绕形成,隔离纸22夹持在两张电极板23之间,用于隔离两张电极板23,正、负电极分别连接两张电极板23,与正电极连接的电极板23为正电极板(未标出),与负电极连接的电极板23为负电极板(未标出)。隔离纸22由电解质构成,电解质可以由硼酸、氨水、乙二醇等组成,电极板23可由铝箔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电容芯子2和壳体1;
(2)在壳体的底部填充导热材料层3,导热材料层3包括导热硅胶或导热硅脂;
(3)将电容芯子2装入壳体1中并密封,电容芯子2底部与导热材料层3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材料层3可封装成导热硅胶片来填充电容芯子2的底部与壳体1之间的间隙,导热硅胶片大致呈薄片状。在壳体1的底部填充导热材料层3时,可以将预成型的导热硅胶片置于壳体1底部的内表面上。这样可以提升组装电容器的效率。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壳体1的底部的内表面上涂覆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来形成导热材料层3。
请参考图1-2,电容器为电解电容器,电容芯子2包括卷绕成柱状的隔离纸22及夹持于隔离纸22中的电极21,导热材料层3部分渗入隔离纸22的底部。由于电容芯子2是卷绕制作而成,在制作过程中会出现隔离纸22卷绕发生错位的情况,使电容芯子2的底部不够整齐,导热材料层3部分渗入隔离纸22的底部,与隔离纸22的底部充分接触,从而提高了导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容器,电容芯子的底部与壳体之间具有导热材料层,导热材料层包括导热硅胶或导热硅脂,通过导热材料层传递电容芯子产生的热量至壳体,进而降低电容器内的温度,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电容器,其包括壳体和电容芯子,所述电容芯子封装在所述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芯子的底部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导热材料层,所述导热材料层与所述电容芯子的底部和壳体接触,所述导热材料层包括导热硅胶或导热硅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层是导热硅胶片或者涂覆在所述壳体底部的内表面上的导热硅脂或导热硅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为电容器,所述电容芯子包括卷绕成柱状的隔离纸及夹持于所述隔离纸中的电极,所述导热材料层部分渗入所述隔离纸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芯子的侧面与所述壳体之间也具有所述导热材料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层中含有石墨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层满足如下条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导热材料层在室温下固化时间为48小时以内;
所述导热材料层的密度为0.9g/ml-3g/ml;
所述导热材料层固化后邵氏硬度为30-80;
所述导热材料层的阻燃等级为v0,体积电阻率大于1E13;
所述导热材料层与电容芯子粘接力为0-100psi;
所述导热材料层的厚度与所述电容器的高度之比为0.2%-5%;
所述导热材料层固化后延伸率为0-200%;
所述导热材料层储能模量为1E3-1E6。
CN201720695483.0U 2017-06-14 2017-06-14 一种电容器 Active CN207165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5483.0U CN207165428U (zh) 2017-06-14 2017-06-14 一种电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5483.0U CN207165428U (zh) 2017-06-14 2017-06-14 一种电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65428U true CN207165428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10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95483.0U Active CN207165428U (zh) 2017-06-14 2017-06-14 一种电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654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1436A (zh) * 2017-06-14 2017-09-29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1436A (zh) * 2017-06-14 2017-09-29 广州奥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3798B (zh) 电池单体及电池组
CN102057456A (zh) 电化学器件及其安装结构
CN202651222U (zh) 一种盖板组件、含有该盖板组件的单体电池及电池组
CN104795535A (zh) 电化学储能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07165428U (zh) 一种电容器
CN112133957A (zh) 一种超薄金属外壳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03928B (zh) 一种电容器封装结构
WO2019062372A1 (zh) 可挠电池
CN206574609U (zh) 一种多层防护的抗膨胀耐低温铝电解电容器
CN109065892A (zh) 硅碳负极与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与用电设备
CN104538186A (zh) 一种高能钽混合电容器外壳及其制造方法
TW201616534A (zh) 金屬陽極改良之固態電解電容器及其製造方法
CN208272040U (zh) 一种增加石墨导电布的锂聚合物电池
CN107221436A (zh) 一种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7397956U (zh) 一种散热功能佳的电解电容器
CN207602640U (zh) 电池盖板电极组件、电池盖板组件和电池
CN102103933B (zh) 使用表面黏着技术的电容器封装结构
CN210628111U (zh) 一种绝缘散热的铝电解电容器
CN211957702U (zh) 一种释热防爆型锂离子电池
CN209912974U (zh) 一种超薄金属外壳锂离子电池
CN206864314U (zh) 一种用于铝基电路板的长寿命贴片电解电容
CN208352135U (zh) 一种电容密封胶塞
CN207517830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大容量聚合物锂电池
CN204857465U (zh) 固态电解质电容器
CN102486966A (zh) 一种铝电解电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