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64766U -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64766U
CN207164766U CN201720739340.5U CN201720739340U CN207164766U CN 207164766 U CN207164766 U CN 207164766U CN 201720739340 U CN201720739340 U CN 201720739340U CN 207164766 U CN207164766 U CN 207164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iris
user
rotary bod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393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欢
赵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ng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ng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ng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393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64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64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64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系统,该装置包括: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虹膜识别模块,所述虹膜识别模块包括:旋转体和至少一个摄像头;所述旋转体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用于带动所述摄像头旋转;所述摄像头设置在设备本体和/或所述旋转体上,用于获取用户的眼部位置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眼部位置信息获取用户的虹膜图像。通过旋转体带动摄像头旋转,使得摄像头能够精确地、快捷地、自然地获取用户眼部位置信息,并根据该眼部位置信息追踪获取到用户的虹膜图像,使得整个虹膜识别过程几乎不会造成用户的不友好体验,从而实现人性化、便利化、自动化的高安全性通过与保护,使得用户的体验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虹膜识别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BIOMETRICS)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指纹、虹膜、面相、DNA等)或行为特征(步态、击键习惯等)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
虹膜识别技术是基于眼睛中的虹膜进行身份识别,应用于安防设备(如门禁、门锁、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以及有高度保密需求的场所。人的眼睛结构由巩膜、虹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部分组成。虹膜是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状部分,其包含有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冠状、条纹、隐窝等的细节特征。而且虹膜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在整个生命历程中将是保持不变的。这些特征决定了虹膜特征的唯一性,同时也决定了身份识别的唯一性。因此,可以将眼睛的虹膜特征作为每个人的身份识别对象。
目前的虹膜识别装置包括:固定的摄像头、处理器和虹膜识别单元;用户将面部对准固定摄像头,摄像头获取到用户的面部图像和虹膜图像,经处理器处理后,将虹膜识别单元将获取的虹膜图像与存储的虹膜信息进行匹配。
但是现有的虹膜识别装置还需要通过人为额外行为干预来进行身份认证,迫使人们很不自然地被限制去做不必要或者不喜欢的事情,给用户带来较多的不便,还还会造成时间上的消耗,造成用户体验感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包括: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虹膜识别模块;所述虹膜识别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生物感知模块,所述生物感知模块与所述生物追踪模块相连,用于感知用户是否存在,且在感知用户存在时获取用户的距离信息和身高信息。
其中,所述虹膜识别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生物追踪模块,所述生物追踪模块与所述虹膜识别模块相连;所述生物追踪模块包括:旋转体和摄像头;所述旋转体为所述虹膜识别模块的旋转体或者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另一旋转体,用于带动摄像头旋转;所述摄像头为所述虹膜识别模块的摄像头或者设置在所述另一旋转体上的另一摄像头,用于获取用户的头部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头部位置信息获取用户的眼部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虹膜识别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生物感知模块,所述生物感知模块与所述生物追踪模块相连;所述生物感知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设备本体或者旋转体上的感知头,所述感知头用于感知用户是否存在;所述生物感知模块还用于在感知没有用户存在时,驱动旋转体回归至原位,以使虹膜识别装置处于待机状态。
其中,所述虹膜识别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设备本体或者旋转体上的光源,所述光源用于提供波长在650纳米到1000纳米范围内的光。
其中,所述虹膜识别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用户的头部位置信息、眼部位置信息和虹膜图像。
其中,所述摄像头包括:固定焦距类摄像头、自动对焦类摄像头、相位对焦类摄像头、光学防抖类摄像头、单目摄像头、双目摄像头、多目摄像头、彩色摄像头、黑白摄像头或彩色与黑白混搭摄像头;且所述摄像头为进行封装后的摄像头。
其中,所述旋转体的转轴设置在所述旋转体的两端、底部、背部或者顶部。
其中,所述旋转体的转轴由电机或者电磁感应控制。
其中,所述显示器包括:液晶屏、LED屏或者反射镜片。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虹膜识别系统,包括:应用处理器、内存、以及上述的虹膜识别装置;
所述虹膜识别装置中的虹膜识别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虹膜图像;
所述应用处理器用于提取所述虹膜图像中的虹膜特征,并将所述提取的虹膜特征与所述内存中的虹膜信息进行识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系统,通过旋转体带动摄像头旋转,使得摄像头能够精确地、快捷地、自然地获取用户眼部位置信息,并根据该眼部位置信息追踪获取到用户的虹膜图像,然后对虹膜图像进行处理后,再与已存储的虹膜信息进行识别,使得整个虹膜识别过程几乎不会造成用户的不友好体验,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会感觉到虹膜识别的存在,从而实现人性化、便利化、自动化的高安全性通过与保护,使得用户的体验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虹膜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大人使用图1所述的虹膜识别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小孩使用图1所述的虹膜识别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虹膜识别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5为用户使用虹膜识别装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图1所述的虹膜识别装置中的生物追踪模块的生物追踪示意图;
图7为图1所述的虹膜识别装置中的虹膜识别模块的虹膜识别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虹膜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虹膜识别模块包括:旋转体10和至少一个摄像头 11;所述旋转体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用于带动所述摄像头旋转;所述摄像头设置在设备本体和/或所述旋转体上,用于获取用户的眼部位置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眼部位置信息获取用户的虹膜图像。所述摄像头包括:固定焦距类摄像头、自动对焦类摄像头、相位对焦类摄像头、光学防抖类摄像头、单目摄像头、双目摄像头、多目摄像头、彩色摄像头、黑白摄像头或彩色与黑白混搭摄像头;且所述摄像头为进行封装后的摄像头。所述旋转体10的转轴由电机或者电磁感应控制。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摄像头以设置在旋转体上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用户进入虹膜识别装置的虹膜识别区域时,虹膜识别模块的旋转体10带动摄像头 11旋转,例如,旋转体10的转轴由电机或者电磁感应控制旋转。例如,摄像头为封装后的相位对焦类摄像头或光学防抖类摄像头等,但并不局限于此。摄像头可以从里到外成像,从外看到里。在旋转体10的旋转过程中摄像头11获取到用户的眼部位置信息,然后再根据获取的眼部位置信息控制旋转体10旋转,使得摄像头11能够精准地获取到用户的的虹膜图像,一旦虹膜图像获取成功,则对提取该虹膜图像中的虹膜特征,并将提取的虹膜特征与已存储的虹膜信息进行匹配,并输出匹配结果。
另外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摄像头可以作为辅助作用或者作为备用摄像头。例如,当设置在旋转体10上的摄像头11在获取用户的眼部位置信息时,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摄像头也可以一同用于获取用户的眼部位置信息,以加快获得到用户眼部位置信息的速度,进而使得虹膜识别的效率得以提高。或者,当设置在旋转体10上的摄像头11损坏时,此时,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摄像头可以代替损坏的摄像头去获取用户的眼部位置信息,进而完成虹膜识别,提高了虹膜识别装置的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旋转体带动摄像头旋转,使得摄像头能够精确地、快捷地、自然地获取用户眼部位置信息,并根据该眼部位置信息追踪获取到用户的虹膜图像,然后对虹膜图像进行处理后,再与已存储的虹膜信息进行识别,使得整个虹膜识别过程几乎不会造成用户的不友好体验,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会感觉到虹膜识别的存在,从而实现人性化、便利化、自动化的高安全性通过与保护,使得用户的体验效果更佳。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虹膜识别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生物追踪模块,所述生物追踪模块与所述虹膜识别模块相连;所述生物追踪模块包括摄像头和旋转体;所述旋转体为所述虹膜识别模块的旋转体或者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另一旋转体,用于带动摄像头旋转;所述摄像头为所述虹膜识别模块的摄像头或者设置在所述另一旋转体上的另一摄像头,用于获取用户的头部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头部位置信息获取用户的眼部位置信息。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生物追踪模块与虹膜识别模块共用旋转体和摄像头,但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用户进入虹膜识别装置的生物追踪区域时,生物追踪模块的旋转体10带动摄像头11旋转,在旋转体10的旋转过程中摄像头11获取到用户的头部位置信息,例如,用户5是身高高于虹膜识别装置的大人,在进入生物追踪区域后,旋转体10一直转动直到旋转体10在向上转动的过程中,摄像头11能够获取到用户的头部位置信息5’为止,如图2所示;例如,用户6是身高低于虹膜识别装置的小孩,在进入生物追踪区域后,旋转体10一直转动直到旋转体10在向下转动的过程中,摄像头11能够获取到用户的头部位置信息6’为止,如图 3所示。然后再根据获取的头部位置信息计算获取到用户的眼部位置信息,再根据眼部位置信息驱动旋转体10旋转,直到摄像头11可以精准地获取到用户的虹膜图像,最后对虹膜图像进行处理并进行虹膜识别。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旋转体带动摄像头旋转,使得摄像头能够精确地、快捷地、自然地获取不同身高的用户头部位置信息,并根据用户的头部位置信息追踪获取到用户的眼部位置信息,然后再根据眼部位置信息得到用户的虹膜图像并进行识别,使得整个虹膜识别过程几乎不会造成用户的不友好体验,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会感觉到虹膜识别的存在,从而实现人性化、便利化、自动化的高安全性通过与保护,使得用户的体验效果更佳。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虹膜识别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生物感知模块,所述生物感知模块与所述生物追踪模块相连;所述生物感知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设备本体或者旋转体10上的感知头,所述感知头用于感知用户是否存在;所述生物感知模块还用于在感知没有用户存在时,驱动旋转体回归至原位,以使虹膜识别装置处理待机状态。
具体地,当用户出现在生物感知区域内时,生物感知模块的感知头会感知到用户存在,例如,感知头设置在设备本体的四个顶角处,如图1所示,则生物感知模块包括感知头31、32、33和34。当感知头感知到用户存在时,生物感知模块开始工作获取用户的距离信息和身高信息,然后感知到用户进入生物追踪区域内后,输出生物追踪控制信号到生物追踪模块,以启动生物追踪模块,生物追踪模块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和身高信息控制旋转体10旋转,以使摄像头11成功捕获用户的头部位置信息,并根据用户的头部信息获取到用户的眼部位置信息。当用户的眼部位置处于虹膜识别区域内时,虹膜识别模块根据眼部位置信息驱动旋转体10旋转,以使摄像头11 能够准确地获取到用户的虹膜图像,一旦虹膜图像获取成功,则对虹膜图像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虹膜图像进行虹膜识别。
但是,当生物感知模块中的感知头感知没有用户存在时,驱动旋转体10回归至原来的位置,即旋转体的旋转角度为零,此时,虹膜识别装置处于待机状态。但是,当感知头感知到用户存在时,虹膜识别装置开始工作,生物感知模块又会开始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和身高信息。避免了使虹膜识别装置一直处于开启状态,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生物感知模块中的感知头对是否有用户存在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在感知有用户存在时,对用户的位置进行实时监测,并使得生物追踪模块采取相应的追踪手段,使得整个虹膜识别装置在提高虹膜识别的速度和精确度的同时,提高了其自身智能化水平,达到能够自动的对用户的虹膜进行识别,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虹膜识别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设备本体或者旋转体上的光源,所述光源用于提供波长在650 纳米到1000纳米范围内的光。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光源设置在旋转体上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生物追踪模块捕捉到用户的头部位置信息,并根据该头部位置信息获取到用户的眼部位置信息后,用户眼部位置处于虹膜识别区域内时,根据该眼部位置信息驱动旋转体10带动摄像头11和光源12一起旋转,通过光源12发出光线进行补偿,例如,发出650纳米到1000纳米范围内的光,使得摄像头11能够更清晰的捕捉到用户的虹膜图像,然后根据该虹膜图像进行虹膜识别,并输出识别结果。另外,若将光源设置在设备本体上,同样可以达到上述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虹膜识别模块中的摄像头和光源的相互作用,能够较精确地获取到用户的虹膜图像并进行识别,使得虹膜识别的效果更精确。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考图1和4,所述虹膜识别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显示器20,所述显示器20用于显示用户的头部位置信息、眼部位置信息和虹膜图像。所述显示器包括:液晶屏、LED屏或者反射镜片。
具体地,当用户进入生物追踪区域后,当摄像头11捕捉到用户的头部位置处于低位时,驱动旋转体10朝下旋转,以使用户的头部处于显示器20的中央位置,例如,显示器为液晶屏、LED屏或反射镜片等;或者,当摄像头11捕捉到用户的头部位置处于高位时,驱动旋转体10朝上旋转,以使用户的头部处于显示器20的中央位置。然后根据该头部位置信息获取用户的眼部位置信息,并根据眼部位置信息控制旋转体10旋转,当用户的眼部位置信息处于显示器的中央位置,则停止驱动旋转体10。当用户进入虹膜识别区域后,摄像头11成功捕捉到用户的虹膜图像,且在显示器20内会显示用户的虹膜图像,并将该虹膜图像与已存储的虹膜信息进行匹配,输出匹配结果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显示器显示用户的头部位置信息、眼部位置信息和虹膜图像,使得用户便于观察摄像头是否成功获取到头部位置信息、眼部位置信息和虹膜图像,同时用户也可以根据显示器上显示的信息调整其自身的姿态。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旋转体10的转轴设置在所述旋转体10的两端、底部、背部或者顶部。所述旋转体10的转轴转由电机或者电磁感应控制旋。
具体地,旋转体10的转轴设置在两端,则在旋转体10的两端设置与设备本体相连的转轴,使得旋转体10可以通过电机或者电磁感应控制该转轴旋转;或者,旋转体10的转轴设置在底部,则在旋转体10的底部设置与设备本体相连的转轴,使得旋转体10可以通过电机或者电磁感应控制该转轴旋转;或者,旋转体10的转轴设置在顶部,则在旋转体10的顶部设置与设备本体相连的转轴,使得旋转体10可以通过电机或者电磁感应控制该转轴旋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虹膜识别系统,包括:应用处理器 50、内存40、以及上述的虹膜识别装置;所述虹膜识别装置中的虹膜识别模块10a用于获取用户的虹膜图像;所述应用处理器50用于提取所述虹膜图像中的虹膜特征,并将所述提取的虹膜特征与所述内存40中的虹膜信息进行识别。
具体地,结合图4,生物感知模块30感知到用户存在时,会去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和身高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和身高信息输送至应用处理器50,以使应用处理器50驱动生物追踪模块10b中的旋转体10旋转,从而使得摄像头11能够捕捉到用户的头部位置信息,并使该头部位置信息显示在显示器20中。然后应用处理器50根据该头部位置信息获取用户的眼部位置信息,并使该眼部位置信息显示在显示器20中。应用处理器50再根据该眼部位置信息驱动旋转体10旋转,从而使得虹膜识别模块10a与生物追踪模块10b共用的摄像头11获取到用户的虹膜图像。最后虹膜识别模块10a对虹膜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将提取的虹膜特征与存储在内存40中的虹膜信息进行匹配。
进一步地,该虹膜识别系统可以用于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移动终端、考勤系统、智慧城市、智慧工厂或智能汽车等。例如,用于智能楼宇或智能家居中的门禁系统或门锁系统中,通过该虹膜识别系统,无需用户的任何操作,在无形中即可完成对用户的身份识别,使得用户的体验效果更佳。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举例说明,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结合图5,当用户4进入生物感知区域100内时,生物感知模块的感知头会感知到用户的存在,则生物感知模块获取到用户的位置信息和身高信息。当用户进入生物追踪区域100’后,结合图6,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和身高信息驱动旋转体10旋转,使摄像头11捕捉到用户的头部位置信息(4A),且使用户的头部处于显示器20的中央位置(4B),并根据该头部位置信息获取到用户的眼部位置信息,且根据该眼部位置信息驱动旋转体10旋转,使得用户的眼部处于显示器20的中央位置(4C)。当用户眼部位置处于虹膜识别区域100”后,结合图7,摄像头11成功捕捉到用户的虹膜图像,且在显示器20内会显示用户的虹膜图像,然后对该虹膜图像进行虹膜特征提取,并将提取的虹膜特征与已存储的虹膜信息进行匹配,且输出匹配结果信息。
当生物感知模块中的感知头感知没有用户存在时,驱动旋转体 10回归至原来的位置,即旋转体的旋转角度为零,此时,虹膜识别装置处于待机状态。但是,当感知头感知到用户存在时,虹膜识别装置开始工作,生物感知模块又会开始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和身高信息。避免了使虹膜识别装置一直处于开启状态,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虹膜识别模块,所述虹膜识别模块包括:旋转体和至少一个摄像头;
所述旋转体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用于带动所述摄像头旋转;
所述摄像头设置在设备本体和/或所述旋转体上,用于获取用户的眼部位置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眼部位置信息获取用户的虹膜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生物追踪模块,所述生物追踪模块与所述虹膜识别模块相连;
所述生物追踪模块包括:旋转体和摄像头;
所述旋转体为所述虹膜识别模块的旋转体或者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另一旋转体,用于带动摄像头旋转;
所述摄像头为所述虹膜识别模块的摄像头或者设置在所述另一旋转体上的另一摄像头,用于获取用户的头部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头部位置信息获取用户的眼部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生物感知模块,所述生物感知模块与所述生物追踪模块相连;
所述生物感知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设备本体或者旋转体上的感知头,所述感知头用于感知用户是否存在;
所述生物感知模块还用于在感知没有用户存在时,驱动旋转体回归至原位,以使虹膜识别装置处于待机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虹膜识别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设备本体或者旋转体上的光源,所述光源用于提供波长在650纳米到1000纳米范围内的光。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用户的头部位置信息、眼部位置信息和虹膜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包括:固定焦距类摄像头、自动对焦类摄像头、相位对焦类摄像头、光学防抖类摄像头、单目摄像头、双目摄像头、多目摄像头、彩色摄像头、黑白摄像头或彩色与黑白混搭摄像头;且所述摄像头为进行封装后的摄像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的转轴设置在所述旋转体的两端、底部、背部或者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的转轴由电机或者电磁感应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包括:液晶屏、LED屏或者反射镜片。
10.一种虹膜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处理器、内存、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虹膜识别装置;
所述虹膜识别装置中的虹膜识别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虹膜图像;
所述应用处理器用于提取所述虹膜图像中的虹膜特征,并将所述提取的虹膜特征与所述内存中的虹膜信息进行识别。
CN201720739340.5U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07164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39340.5U CN207164766U (zh)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39340.5U CN207164766U (zh)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64766U true CN207164766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11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39340.5U Active CN207164766U (zh) 2017-06-23 2017-06-23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647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7692A (zh) * 2017-06-23 2019-01-01 上海荆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17692A (zh) * 2017-06-23 2019-01-01 上海荆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9117692B (zh) * 2017-06-23 2024-03-29 深圳荆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4521B (zh) 控制摄像头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992141B (zh) 基于双虹膜、立体人脸和声纹识别的智能生物特征监控总成及监控方法
WO2017049922A1 (zh) 一种图像信息采集装置、图像采集方法及其用途
CN104573667B (zh) 一种提高移动终端的虹膜图像质量的虹膜识别装置
CN106557678B (zh) 一种智能终端模式切换方法及其装置
CN102708357A (zh) 单图像传感器双眼虹膜识别设备
CN110135367A (zh) 一种生物特征成像的方法与设备
CN106503680B (zh) 用于移动终端虹膜识别的引导指示人机接口系统和方法
CN104933344A (zh) 基于多生物特征模态的移动终端用户身份认证装置及方法
CN101533473B (zh) 单usb接口的双眼虹膜图像获取及处理设备
CN107517340B (zh) 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3544420A (zh) 用于智能眼镜的防伪虹膜身份认证方法
CN207037682U (zh) 一种交替打光的虹膜图像采集装置
WO2018210048A1 (zh) 基于fpga的硬件虹膜识别系统、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3150565A (zh) 便携式双眼虹膜图像采集和处理设备
CN109255282B (zh) 一种生物识别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220236797A1 (en) Gaze estim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relative points of regard
CN105320941A (zh) 一种基于虹膜和人脸融合的生物识别装置及利用该装置进行生物识别的方法
CN207164766U (zh)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及系统
CN104751156A (zh) 一种可调光的手指静脉图像采集系统
CN102945363B (zh) 一种可自动调整照射光强的手指静脉图像采集装置及其采集方法
CN109117692A (zh) 一种虹膜识别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7451533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2533963U (zh) 单图像传感器双眼虹膜识别设备
CN111144219B (zh) 一种基于3d结构光的虹膜识别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30

Address after: 518109 first floor, building 1b, yunantong Industrial Park, langrong Road, Dalang community, Dalang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ngho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City, Pudong New Area free trade zone fanchun Road No. 400 Building 1 layer 3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Jing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