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62695U - 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62695U
CN207162695U CN201721208905.3U CN201721208905U CN207162695U CN 207162695 U CN207162695 U CN 207162695U CN 201721208905 U CN201721208905 U CN 201721208905U CN 207162695 U CN207162695 U CN 207162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ste
ice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089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玲玲
付本臣
孟雪
费腾
张宇
张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12089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62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62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62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它涉及一种利用回收余热用于采暖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冰雪体育建筑设备余热浪费严重、场馆内观众坐席区域热舒适性差、建筑空调系统能源消耗大的问题。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包括余热回收装置、循环水泵、供水管、若干分水器、若干地热管、若干集水器、回水管和水箱;利用循环水泵将余热回收装置产生的热水依次经过供水管和分水器输送入地热管中,冷水在集水器中收集,经过回水管在水箱贮存,水箱向余热回收装置输送冷水。优点:有效利用冰场制冷系统产生的余热。本实用新型用于制备利用设备余热的采暖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回收余热用于采暖的装置。
背景技术
冰雪体育建筑因其功能需求特殊性,往往空间规模较大、附属设施众多,建筑能耗巨大。建筑内部特殊的热环境需求与融冰制冰设备的巨大运行功率,使得该类型建筑的日常维护能耗远超其他类型体育建筑。其运行中的制冷设备余温散失导致的能耗更是占到了建筑总能耗的8%至25%以上。大量设备余热的产生增加了建筑能源损耗,不利于冰雪体育建筑的节能低碳运营。
同时,冰雪体育建筑中冰场与场地看台区域的温度需求差异显著。场馆内冰场冰面温度需控制在-6℃,某些特殊冰上项目甚至要求-10℃;而为了满足观众观看比赛过程中的舒适度需求,看台区域的温度要求维持在18℃以上。但现状冰雪体育建筑中的观众看台区域热环境舒适性往往难以保证,导致观赛体验感差。
现存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区域多采用空调送风,导致观众席周边空气流速较大,产生不舒适感。同时,冰雪体育建筑内的空调系统为维持观众坐席区域的合理温度,往往承担了较大的运营荷载,能源消耗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冰雪体育建筑设备余热浪费严重、场馆内观众坐席区域热舒适性差、建筑空调系统能源消耗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
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包括余热回收装置、循环水泵、供水管、若干分水器、若干地热管、若干集水器、回水管和水箱;
所述余热回收装置为热气冷水交换器,利用循环水泵将余热回收装置产生的热水依次经过供水管和分水器输送入地热管中,经过地热管产生的冷水在集水器中收集,并经过回水管在水箱贮存,所述水箱经过余热回收装置的冷水进口向余热回收装置输送冷水。
本实用新型原理:在冰雪体育建筑比赛场馆的墙体中及观众看台下方,布置地热管;将融冰制冰设备运行产生的高低温余热利用余热回收装置进行回收,实现利用余热对采暖系统内的循环水持续加热,进而对观众看台区域进行供暖,保障该区域热环境舒适性,不仅实现对废弃余热的重新利用,而且达到减少空调负荷的目的。
运行条件:冬季建筑物供热负荷大于冰场制冷系统可回收的余热量,而夏季建筑需求热负荷小于可回收的余热量。因此,冬季时期,该系统可与空调系统配合工作,维持既定条件下的稳定、舒适热环境;夏季时期,该系统可独立运行工作,保障看台区域的热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优点:一、本实用新型以观众看台区域地面作为散热器,通过地热管内热水均匀加热地面,利用地面自身蓄热以及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从而为看台区域供暖,塑造舒适的室内空间热环境。二、本实用新型采暖系统有效利用冰场制冷系统产生的余热,减少能源散失。三、本实用新型采暖系统实现观众看台区域提供持续的循环供热,观众获得更适宜人体的辐射热,改善看台空间的热环境舒适性。四、本实用新型采暖系统有效减少场馆内大型空调设备的运载负荷,节约能源。五、本实用新型采暖系统有助于削弱冬季外部冷空气对于场馆内部热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的右视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是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它包括余热回收装置1、循环水泵2、供水管3、若干分水器4、若干地热管5、若干集水器6、回水管7和水箱8;
所述余热回收装置1为热气冷水交换器,利用循环水泵2将余热回收装置1产生的热水依次经过供水管3和分水器4输送入地热管5中,经过地热管5产生的冷水在集水器6中收集,并经过回水管7在水箱8贮存,所述水箱8经过余热回收装置1的冷水进口向余热回收装置1输送冷水。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所述余热回收装置1包括余热热气进口、冷气出口、气体管道、冷水腔、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所述余热热气进口和冷气出口设置在气体管道的两端,所述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设置在冷水腔两端,所述气体管道设置在冷水腔内,所述余热热气进口与热水出口设在余热回收装置1的同一侧,所述冷水进口与冷气出口设在余热回收装置1的同一侧。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之一不同点是:所述余热回收装置1的气体管道为蛇形气体管道。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点是:在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的每个台阶设置一个分水器4、2~4根地热管5和一个集水器6,利用分水器4将供水管3中热水分给2~4根地热管5中,2~44根地热管5中产生的冷水在集水器6聚集,并通过回水管7送入水箱8中。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点是: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还包括控制阀门9,所述控制阀门9设置在供水管3上。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相同。
本实用新型内容不仅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内容,其中一个或几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组合同样也可以实现实用新型的目的。
实施例1: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它包括余热回收装置1、循环水泵2、供水管3、若干分水器4、若干地热管5、若干集水器6、回水管7、水箱8和控制阀门9;
所述余热回收装置1为热气冷水交换器,利用循环水泵2将余热回收装置1产生的热水依次经过供水管3和分水器4输送入地热管5中,经过地热管5产生的冷水在集水器6中收集,并经过回水管7在水箱8贮存,所述水箱8经过余热回收装置1的冷水进口向余热回收装置1输送冷水;所述控制阀门9设置在供水管3上。
所述余热回收装置1包括余热热气进口、冷气出口、蛇形气体管道、冷水腔、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所述余热热气进口和冷气出口设置在蛇形气体管道的两端,所述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设置在冷水腔两端,所述蛇形气体管道设置在冷水腔内,所述余热热气进口与热水出口设在余热回收装置1的同一侧,所述冷水进口与冷气出口设在余热回收装置1的同一侧。
在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的每个台阶设置一个分水器4、2根地热管5和一个集水器6,利用分水器4将供水管3中热水分给2根地热管5中,2根地热管5中产生的冷水在集水器6聚集,并通过回水管7送入水箱8中。
通过温度检测可知:进入余热回收装置1的余热热气温度为200~500℃,出余热回收装置1的冷气温度为70~90℃,进入余热回收装置1的冷水温度30~35℃,出余热回收装置1的热水温度40~45℃,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的地表温度为28~30℃。

Claims (5)

1.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包括余热回收装置(1)、循环水泵(2)、供水管(3)、若干分水器(4)、若干地热管(5)、若干集水器(6)、回水管(7)和水箱(8);
所述余热回收装置(1)为热气冷水交换器,利用循环水泵(2)将余热回收装置(1)产生的热水依次经过供水管(3)和分水器(4)输送入地热管(5)中,经过地热管(5)产生的冷水在集水器(6)中收集,并经过回水管(7)在水箱(8)贮存,所述水箱(8)经过余热回收装置(1)的冷水进口向余热回收装置(1)输送冷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1)包括余热热气进口、冷气出口、气体管道、冷水腔、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所述余热热气进口和冷气出口设置在气体管道的两端,所述冷水进口和热水出口设置在冷水腔两端,所述气体管道设置在冷水腔内,所述余热热气进口与热水出口设在余热回收装置(1)的同一侧,所述冷水进口与冷气出口设在余热回收装置(1)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1)的气体管道为蛇形气体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的每个台阶设置一个分水器(4)、2~4根地热管(5)和一个集水器(6),利用分水器(4)将供水管(3)中热水分给2~4根地热管(5)中,2~4根地热管(5)中产生的冷水在集水器(6)聚集,并通过回水管(7)送入水箱(8)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还包括控制阀门(9),所述控制阀门(9)设置在供水管(3)上。
CN201721208905.3U 2017-09-20 2017-09-20 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 Active CN207162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8905.3U CN207162695U (zh) 2017-09-20 2017-09-20 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08905.3U CN207162695U (zh) 2017-09-20 2017-09-20 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62695U true CN207162695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22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08905.3U Active CN207162695U (zh) 2017-09-20 2017-09-20 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6269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9010A (zh) * 2017-09-20 2017-12-08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
CN113940520A (zh) * 2021-10-14 2022-01-18 清华大学 一种看台及其智能加热坐席结构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49010A (zh) * 2017-09-20 2017-12-08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
CN113940520A (zh) * 2021-10-14 2022-01-18 清华大学 一种看台及其智能加热坐席结构的控制方法
CN113940520B (zh) * 2021-10-14 2023-01-10 清华大学 一种看台及其智能加热坐席结构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9434B (zh) 一种太阳能相变蓄热及毛细管网辐射采暖系统
CN202757347U (zh) 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
CN103925635A (zh) 一种全天候太阳能供能系统
Feng et al. A full air cooling and heating system based on mine water source
WO2021017630A1 (zh) 一种地铁复合能源多功能末端热泵系统和方法
CN107449010A (zh) 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
CN104791934A (zh) 基于太阳能供暖与雾炮式蒸发冷气扇降温的空调系统
CN207162695U (zh) 一种利用设备余热的冰雪体育建筑观众看台采暖系统
CN106482265A (zh) 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地能埋管恒温系统
CN104456699B (zh) 一种面向被动房的空气式太阳能热水新风系统
CN102221250A (zh) 井水制冷制热系统
CN201218574Y (zh) 一种热管冷回收型蒸发冷却式高温冷水机组
Lv et al. Energy efficiency of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upled with a pipe-embedded wall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N204678568U (zh) 用于公交站台与公共自行车停车坪联合区域内的空调系统
CN102331056A (zh) 毛细管网仿生空调系统
CN201652572U (zh) 一种新型地源热泵系统
CN106482266A (zh) 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地源恒温系统
CN106500224A (zh) 一种四季恒温的地源空调房屋
CN203215829U (zh) 发电厂辅机循环水供暖结构
CN106679016A (zh) 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地源恒温装置
CN107062487A (zh) 结合井水蓄冷的家用户式空调系统
CN203657115U (zh) 一种节能型双地埋管地源热泵供冷空调系统
CN206504390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天棚辐射采暖装置
CN102297488B (zh) 一种垂直轴风车组成的地源风能空调系统及空调方法
CN205669899U (zh) 冷热量回收新风空调热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73 Huanghe Road, Nangang District, Harbi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00

Patentee after: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73 Huanghe Road, Nangang District, Harbi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00

Patentee before: BUILD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