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61201U - 一种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61201U
CN207161201U CN201721237464.XU CN201721237464U CN207161201U CN 207161201 U CN207161201 U CN 207161201U CN 201721237464 U CN201721237464 U CN 201721237464U CN 207161201 U CN207161201 U CN 207161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voltage stabilizing
supercharger
stabilizing box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374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定红
张立成
龚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peng Engin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374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61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61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61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增压发动机的供气状态受增压缸直接影响,不能保障工作缸持续平稳地供气的技术问题。本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包括曲轴、工作缸和增压缸,工作缸和增压缸内的活塞均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接,工作缸的顶部具有进气通道,增压缸的顶部连通有吸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吸气通道内设有止回阀一,出气通道内设有止回阀二,止回阀二和进气通道之间设有稳压盒,稳压盒的内腔能分别与出气通道以及进气通道相连通,稳压盒的内腔宽度大于出气通道的径向尺寸。本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能实现对发动机工作缸持续平稳地供气,提高摩托车增压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增压介入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发动机是靠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作功来产生功率的,由于输入的燃料量受到吸入汽缸内空气量的限制,因此发动机所产生的功率也会受到限制,如果发动机的运行性能已处于最佳状态,再增加输出功率只能通过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汽缸来增加燃料量,从而提高燃烧作功能力。我们平常所说的涡轮增压装置其实就是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一般来说,涡轮增压都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汽缸从而提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申请公布号为CN10492975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增压发动机,包括曲轴,曲轴绕发动机曲轴轴线转动,动力缸,动力缸为四冲程循环气缸,其内的活塞通过曲柄与曲轴相连,增压缸,增压缸内的活塞通过曲柄与曲轴相连,该活塞在增压缸内往复移动,形成吸气-供气的两冲程循环,进气总管,进气总管将增压缸的出气通道与动力缸的进气通道相连通,增压缸进气单向阀,增压缸进气单向阀设置在增压缸的进气通道上,使得空气只能经增压缸的进气通道由外单向流进增压缸内,增压缸出气单向阀,增压缸出气单向阀设置在增压缸的出气通道上,使得经增压缸内活塞压缩后的空气只能经增压缸的出气通道单向流进进气总管内。
上述发动机与现有废气涡轮增压发动机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点,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供气状态受增压缸直接影响,不能保障工作缸持续平稳地供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对发动机工作缸持续平稳地增压供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包括曲轴、工作缸和增压缸,所述工作缸和增压缸内的活塞均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接,所述工作缸的顶部具有进气通道,所述增压缸的顶部连通有吸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内设有止回阀一,所述出气通道内设有止回阀二,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二和所述进气通道之间设有稳压盒,所述稳压盒的内腔能分别与所述出气通道以及进气通道相连通,该稳压盒的内腔宽度大于所述出气通道的径向尺寸。
其工作原理如下:工作缸内的燃油燃烧驱动内部的活塞运动,从而带动曲轴旋转,曲轴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连杆驱动增压缸内部的活塞往复运动,在此过程中增压缸不断将外界空气通过吸气通道吸入并压缩后通过出气通道进入到进气通道内,这样高浓度的压缩空气与燃油能够充分结合使燃烧更充分,提高燃油效率。通过在止回阀二和进气通道之间设置尺寸较大的稳压盒,这样从增压缸压缩后的空气通过止回阀二能进入到稳压盒内降低流速并存储起来,工作缸的进气能独立供给而不直接受增压缸工作状态的影响,比如在发动机刚启动时也能控制稳压盒内的压缩空气涌入到工作缸内,从而实现对发动机工作缸持续平稳地增压供气,提高摩托车增压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增压介入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中,所述进气通道内或稳压盒与进气通道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工作缸进气流量的节气门一。通过在进气通道内或者稳压盒与进气通道之间设置节气门一,这样操作者能够通过调节节气门一的开合度控制工作缸的进气流量,使发动机能适应不同的工况,且节气门靠近工作缸设置,这样工作缸的响应也更加迅速,提高摩托车增压发动机的增压灵敏度。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中,所述稳压盒内设有用于控制该稳压盒内气压的泄压阀,所述泄压阀的一端连通稳压盒的内腔,该泄压阀的另一端与稳压盒的外界连通。通过在稳压盒内设置泄压阀,这样当增压缸压缩入稳压盒内的气压超过一定阈值时,泄压阀能够将稳压盒内的气体排出使气压稳定而保障工作缸进气平稳,避免过高的气压对稳压盒及工作缸部件造成破坏,从而提高摩托车增压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中,所述稳压盒的外围具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泄压阀相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吸气通道相连通。通过设置稳压盒外侧的回流管的一端与泄压阀相连通,另一端与吸气通道相连通,这样从泄压阀排出的高压空气通过回流管更容易被吸入增压缸内,提高了增压缸的吸气效率并降低了曲轴的动力损耗,提高了摩托车增压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中,所述吸气通道的外端设有用于调节增压缸吸气流量的节气门二。通过在吸气通道的外端设置节气门二,使操作者能够通过节气门二控制增压缸的吸气量,提高摩托车增压发动机的控制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中,所述止回阀二固定于所述稳压盒的侧壁上通过设置止回阀二固定于稳压盒的侧壁,这样稳压盒为止回阀二提供安装基础,稳压盒与出气通道紧密联系,结构布置更加紧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通过设置稳压盒,使增压后的空气存储至稳压盒内,这样工作缸的进气能独立供给而不直接受增压缸工作状态的影响,从而实现对发动机工作缸持续平稳地增压供气,提高摩托车增压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增压介入效果。
2、本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通过在进气通道内或者稳压盒与进气通道之间设置节气门一,使节气门靠近工作缸设置,这样工作缸的响应也更加迅速,提高摩托车增压发动机的增压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剖开稳压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曲轴;2、工作缸;21、进气通道;
3、增压缸;31、吸气通道;32、出气通道;33、止回阀一;34、止回阀二;35、节气门二;
4、活塞;5、连杆;
6、稳压盒;61、节气门一;62、泄压阀;63、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6所示,本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包括曲轴1、工作缸2和增压缸3,工作缸2和增压缸3内的活塞4均通过连杆5与曲轴1相连接,工作缸2的顶部具有进气通道21,增压缸3的顶部连通有吸气通道31和出气通道32,吸气通道31内设有止回阀一33,出气通道32内设有止回阀二34,止回阀二34和进气通道21之间设有稳压盒6,稳压盒6的内腔能分别与出气通道32以及进气通道21相连通,该稳压盒6的内腔宽度大于出气通道32的径向尺寸。工作缸2内的燃油燃烧驱动内部的活塞4运动,从而带动曲轴1旋转,曲轴1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连杆5驱动增压缸3内部的活塞4往复运动,在此过程中增压缸3不断将外界空气通过吸气通道31吸入并压缩后通过出气通道32进入到进气通道21内,这样高浓度的压缩空气与燃油能够充分结合使燃烧更充分,提高燃油效率。通过在止回阀二34和进气通道21之间设置尺寸较大的稳压盒6,这样从增压缸3压缩后的空气通过止回阀二34能进入到稳压盒6内降低流速并存储起来,工作缸2的进气能独立供给而不直接受增压缸3工作状态的影响,比如在发动机刚启动时也能控制稳压盒6内的压缩空气涌入到工作缸2内,从而实现对发动机工作缸2持续平稳地增压供气,提高摩托车增压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增压介入效果。进一步来讲,进气通道21内或稳压盒6与进气通道21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工作缸2进气流量的节气门一61。通过在进气通道21内或者稳压盒6与进气通道21之间设置节气门一61,这样操作者能够通过调节节气门一61的开合度控制工作缸2的进气流量,使发动机能适应不同的工况,且节气门靠近工作缸2设置,这样工作缸2的响应也更加迅速,提高摩托车增压发动机的增压灵敏度。
如图1、图5、图7所示,稳压盒6内设有用于控制该稳压盒6内气压的泄压阀62,泄压阀62的一端连通稳压盒6的内腔,该泄压阀62的另一端与稳压盒6的外界连通。通过在稳压盒6内设置泄压阀62,这样当增压缸3压缩入稳压盒6内的气压超过一定阈值时,泄压阀62能够将稳压盒6内的气体排出使气压稳定而保障工作缸2进气平稳,避免过高的气压对稳压盒6及工作缸2部件造成破坏,从而提高摩托车增压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进一步来讲,稳压盒6的外围具有回流管63,回流管63的一端与泄压阀62相连通,回流管63的另一端与吸气通道31相连通。通过设置稳压盒6外侧的回流管63的一端与泄压阀62相连通,另一端与吸气通道31相连通,这样从泄压阀62排出的高压空气通过回流管63更容易被吸入增压缸3内,提高了增压缸3的吸气效率并降低了曲轴1的动力损耗,提高了摩托车增压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如图3所示,吸气通道31的外端设有用于调节增压缸3吸气流量的节气门二35。通过在吸气通道31的外端设置节气门二35,使操作者能够通过节气门二35控制增压缸3的吸气量,提高摩托车增压发动机的控制效果。
如图3、图4、图7所示,止回阀二34固定于稳压盒6的侧壁上通过设置止回阀二34固定于稳压盒6的侧壁,这样稳压盒6为止回阀二34提供安装基础,稳压盒6与出气通道32紧密联系,结构布置更加紧凑。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包括曲轴(1)、工作缸(2)和增压缸(3),所述工作缸(2)和增压缸(3)内的活塞(4)均通过连杆(5)与曲轴(1)相连接,所述工作缸(2)的顶部具有进气通道(21),所述增压缸(3)的顶部连通有吸气通道(31)和出气通道(32),所述吸气通道(31)内设有止回阀一(33),所述出气通道(32)内设有止回阀二(34),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二(34)和所述进气通道(21)之间设有稳压盒(6),所述稳压盒(6)的内腔能分别与所述出气通道(32)以及进气通道(21)相连通,该稳压盒(6)的内腔宽度大于所述出气通道(32)的径向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21)内或稳压盒(6)与进气通道(21)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工作缸(2)进气流量的节气门一(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盒(6)内设有用于控制该稳压盒(6)内气压的泄压阀(62),所述泄压阀(62)的一端连通稳压盒(6)的内腔,该泄压阀(62)的另一端与稳压盒(6)的外界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盒(6)的外围具有回流管(63),所述回流管(63)的一端与所述泄压阀(62)相连通,所述回流管(63)的另一端与所述吸气通道(31)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通道(31)的外端设有用于调节增压缸(3)吸气流量的节气门二(3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二(34)固定于所述稳压盒(6)的侧壁上。
CN201721237464.XU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 Active CN207161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7464.XU CN207161201U (zh)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37464.XU CN207161201U (zh)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61201U true CN207161201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23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37464.XU Active CN207161201U (zh) 2017-09-25 2017-09-25 一种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612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6480C (zh) 用于四冲程内燃机的两级增压系统
CN102257258B (zh) 用于内燃机的排气装置
CN207944997U (zh) 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及发动机
CN102155289A (zh) 内燃机多级增压装置
CN102678282A (zh) 进排气同机构调节系统
CN207161201U (zh) 一种摩托车的增压发动机
CN102678272A (zh) 增压器进排气流量调节装置
CN202001101U (zh) 内燃机多级增压装置
CN104061062A (zh) 带有双喷管的进排气调节系统
CN101676533B (zh) 一种废气能空压机
CN104295377A (zh) 发动机系统
CN207161202U (zh) 一种摩托车增压发动机的缸体结构
CN207960769U (zh) 一种活塞式脉冲能量延迟释放涡轮增压装置
CN207813733U (zh) 一种双涡轮双蜗管的二级涡轮增压器
CN206246221U (zh) 柴油机增压器
CN204961071U (zh) 机械式拉伸旋转机构
CN205823428U (zh) 排气管路气体引出控制装置
CN205618263U (zh) 内燃机全工况egr率可调的二级增压系统
CN205823431U (zh) 运动部件平稳调节装置
CN102678279A (zh) 放气式压气机喘震调节机构
CN203201653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增压装置及包含该增压装置的汽车发动机
CN204961072U (zh) 压差调节型气动控制机构
WO2020253286A1 (zh) 增压型发动机
CN207033588U (zh) 涡轮负压排气体式发动机
CN203161345U (zh) 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及其进排气流量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9

Address after: 317599 No. 169 Jinping Avenue, Chengdong Street, Wenling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Yipeng Engine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7500 Wenl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QIANJIANG MOTORCYCL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