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59746U - 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及路面系统 - Google Patents

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及路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59746U
CN207159746U CN201721028594.2U CN201721028594U CN207159746U CN 207159746 U CN207159746 U CN 207159746U CN 201721028594 U CN201721028594 U CN 201721028594U CN 207159746 U CN207159746 U CN 207159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collecting
rainwater
road surface
g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2859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青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 Ocea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 Ocea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 Ocea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 Ocea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2859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59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59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597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及路面系统,涉及路面排水技术领域,为解决雨水回收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所述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包括:边沟、集水池、降温喷雾装置、洒水装置和多个集水管路,多个集水管路均铺设于透水路面的底部,各集水管路均与边沟连通;边沟设置于透水路面的至少一侧,边沟的顶部设置有透水支撑板,边沟的底部通过排水口与集水池连通;集水池通过抽水管路分别与降温喷雾装置及洒水装置连通,抽水管路中设置有过滤装置,抽水管路与抽水装置连接。所述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用于雨水收集、回收再利用,雨水利用率较高。

Description

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及路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排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及路面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仍以地下水为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以及环境污染对可利用水源造成了很大破坏,使得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地表生态开始失衡,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在暴雨过后,城市易发生严重的积水现象,交通堵塞、电力中断、房屋被淹等情形时有发生,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城市路面不透水。
透水路面的出现一定程度解决了上述问题,雨水由透水路面渗透入地,使地下水位回升,且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路面积水问题。现有透水路面常采用铺设地砖的方法,雨水从砖缝渗入地下,渗入的雨水无法有效回收。
因此,如何有效回收利用雨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雨水回收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包括:边沟、集水池、降温喷雾装置、洒水装置和多个集水管路,
多个所述集水管路均铺设于透水路面的底部,各所述集水管路均与所述边沟连通;
所述边沟设置于所述透水路面的至少一侧,所述边沟的顶部设置有透水支撑板,所述边沟的底部通过排水口与所述集水池连通;
所述集水池通过抽水管路分别与所述降温喷雾装置及所述洒水装置连通,所述抽水管路中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抽水管路与抽水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的顶部设置有水轮发电装置,所述水轮发电装置与所述边沟的出水口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集水池之间通过平衡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所述集水池连通有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设置有电控开关阀。
进一步地,还包括备用储水池,所述备用储水池与所述排水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的截面积由上到下逐渐增加,所述集水池的底部和倾斜设置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加固支撑柱。
进一步地,所述抽水管路与所述集水池连通之处与所述集水池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集水池深度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管路上设置有多个集水口,所述集水口处设置有滤网。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雨水一部分通过边沟流入到集水池中,一部分渗入透水路面,渗入透水路面的雨水一部分渗入地下,另一部分流入集水管路,并从集水管路流入边沟,再从边沟流入集水池中。也就是说,落到透水路面及其附近区域的雨水,一部分渗入到地下,以补充地下水,另一部分流入到集水池中。
在透水路面附近设置有降温喷雾装置,且在透水路面附近设置有绿化区,绿化区内养殖有植物,在绿化区内设置有洒水装置。降温喷雾装置和洒水装置均通过抽水管路与集水池连通,抽水管路中设置有过滤装置。
也就是说,集水池中收集的雨水在抽水管路中经过过滤处理后送入到降温喷雾装置和洒水装置中,降温喷雾装置用于在炎热或者干燥天气将水制成雾状喷出,从而增加空气湿度并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洒水装置用于将水洒到绿化区中,以保证绿化区内土壤湿度,为植物提供充足水分。
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将部分雨水收集到集水池中,在暴雨时期,雨水从边沟的开口及透水路面下的集水管路进入集水池中,从而可快速降低城市路面积水情况,避免城市路面积水严重造成其他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在天气炎热或者干燥时,可将集水池中的水用于降温喷雾装置及洒水装置,从而起到加湿降温、以及灌溉植物的作用,使得雨水得到再次利用,节约了城市水资源的同时提高了雨水回收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路面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雨水回收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路面系统,包括透水路面和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透水路面包括透水面层、碎石层和粗砂过滤层。
所述路面系统与上述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中透水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中多个集水池连通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中集水管路排布示意图。
图中:10-边沟;11-透水支撑板;12-透水孔;20-集水池;21-平衡管路;22-加固支撑柱;23-排水管路;31-降温喷雾装置;32-洒水装置;41-主管路;42-分支管路;43-过滤装置;44-抽水装置;50-透水路面;51-透水面层;52-碎石层;53-粗砂过滤层;60-集水管路;61-集水口;70-电控开关阀;80-水轮发电装置;81-安装架;91-上限传感器;92-下限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包括:边沟10、集水池20、降温喷雾装置31、洒水装置32和多个集水管路60,其中:
多个集水管路60均铺设于透水路面50的底部,各集水管路60均与边沟10连通;边沟10设置于透水路面50的至少一侧,边沟10的顶部设置有透水支撑板11,边沟10的底部通过排水口与集水池20连通;集水池20通过抽水管路分别与降温喷雾装置31及洒水装置32连通,抽水管路中设置有过滤装置43,抽水管路与抽水装置44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雨水一部分通过边沟10流入到集水池20中,一部分渗入透水路面50,渗入透水路面50的雨水一部分渗入地下,另一部分流入集水管路60,并从集水管路60流入边沟10,再从边沟10流入集水池20中。也就是说,落到透水路面50及其附近区域的雨水,一部分渗入到地下,以补充地下水,另一部分流入到集水池20中。
在透水路面50附近设置有降温喷雾装置31,且在透水路面50附近设置有绿化区,绿化区内养殖有植物,在绿化区内设置有洒水装置32。降温喷雾装置31和洒水装置32均通过抽水管路与集水池20连通,抽水管路中设置有过滤装置43。
也就是说,集水池20中收集的雨水在抽水管路中经过过滤处理后送入到降温喷雾装置31和洒水装置32中,降温喷雾装置31用于在炎热或者干燥天气将水制成雾状喷出,从而增加空气湿度并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洒水装置32用于将水洒到绿化区中,以保证绿化区内土壤湿度,为植物提供充足水分。
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将部分雨水收集到集水池20中,在暴雨时期,雨水从边沟10的开口及透水路面50下的集水管路60进入集水池20中,从而可快速降低城市路面积水情况,避免城市路面积水严重造成其他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在天气炎热或者干燥时,可将集水池20中的水用于降温喷雾装置31及洒水装置32,从而起到加湿降温、以及灌溉植物的作用,使得雨水得到再次利用,节约了城市水资源。
值得说明的是,降温喷雾装置31为具有喷雾功能的装置,可以为高压喷雾、低压喷雾、两相流喷雾、静电喷雾等喷雾方式,以及可以为立式、悬挂式、转动式等结构。洒水装置32为城市绿化区中用于为植物浇水的装置,其通常包括竖直设置于绿化区的支杆,支杆的顶部安装有喷头,喷头与支杆之间为转动配合,在使用过程中,喷头一边喷水一边相对支杆旋转,从而为其周围一定距离内的植物浇水。
降温喷雾装置31和洒水装置32为现有技术中在室外的公共区域较为常用的设备,因此其具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进一步描述。
如图2所示,边沟10顶部开口处盖合有透水支撑板11,以防止路面上的物品经由边沟10的开口掉落,为增加透水支撑板11的过水速度,透水支撑板11上设置有多个透水孔12,透水孔12在透水支撑板11上间隔设置。沿边沟10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透水支撑板11,透水支撑板11的宽度大于边沟10的开口处的宽度。
如图4所示,集水管路60在透水路面50的下方间隔设置,各集水管路60上均设置有多个集水口61,各集水口61处均设置有滤网。滤网的网眼相对较小,从而格挡上层的透水路面50中的颗粒状填充物,保证雨水透过的同时对于上层的透水路面50起到支撑作用。由于集水管路60间隔设置,因此可以保证部分雨水流入地下,以补充地下水。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过滤装置43可以为过滤网格结构,过滤网格结构设置于抽水管路的进水口处,可用于过滤一部分泥沙及尺寸较大物体,抽水装置44安装于抽水管路内,抽水装置44可以采用抽水泵。
进一步地,抽水管路的进水口位于集水池20在高度方向上的中部区域内,即抽水管路的进水口与集水池20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集水池20的总深度的三分之一。由于集水池20内的水在静置一段时间后,水中的颗粒物或其他杂质将逐渐沉淀到集水池20的底部,因此,使得抽水管路的进水口设置位置高于集水池20的底部,一部分可以降低集水池20的底部的水的流动,避免将较多杂质搅入抽入的水中,另一部分,位于中段区域的水中的杂质逐渐落到集水池20的底部,因此,位于中段区域的水中杂质相对更少。
在本实施例中,降温喷雾装置31和洒水装置32可分别通过各自的抽水管路与集水池20连通,也可通过相同抽水管路与集水池20连通。如图1所示,降温喷雾装置31和洒水装置32通过同一抽水管路与集水池20连通,抽水管路包括主管路41和分支管路42,抽水装置44和过滤装置43均安装于主管路41上,各分支管路42分别与对应的降温喷雾装置31或洒水装置32接通,在各分支管路42上分别设置有电控开关阀70,从而对各降温喷雾装置31或洒水装置32可分别控制。
进一步地,集水池20的顶部设置有水轮发电装置80,水轮发电装置80与边沟10的出水口相对设置。举例来说,水轮发电装置80包括水轮机和发电机,水轮机位于边沟10的出水口的下方,水轮机与发电机连接,水轮机的转轮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如此设计,在降雨量较大的时候,通过透水支撑板11和集水管路60流入边沟10的雨水较多,由于在集水池20的顶部与边沟10出水口相对的位置设置有水轮发电装置80,因此部分雨水从边沟10的出水口流到水轮发电装置80的转轮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使用水轮发电装置80可以将水流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从而为城市用电做补充,或者将发电机与路灯相连,为路灯补充电能。
如图1所示,水轮发电装置80通过安装架81与集水池20的侧壁连接,水轮发电装置80位于边沟10的出水口下方,在图1所示方向上,边沟10设置于透水路面50的左侧,集水管路60的左侧与边沟10的右侧面连通,因此,将水轮发电装置80设置于边沟10的出水口的右侧边缘下方。如此设计,积水管路中流入到边沟10的水会经由边沟10的右侧边缘留下,并与经由透水支撑板11流入边沟10的水汇集后留下,因此,沿边沟10的右侧边缘留下的水流相对左侧更大一些,对于水轮发电装置80中的转轮的推动力更大一些,从而可以产生更多电能。
如图3所示,由于城市的道路通常较长,因此,集水池20的数量为多个,各集水池20之间通过平衡管道连通。各集水池20可沿道路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设置有多个集水池20,可以将各集水池20的空间设置相对小一些,施工难度较小,较好支撑,不易出现坍塌,即使出现坍塌,一处坍塌影响面较小,易于修缮,不影响其他集水池20的使用。
进一步地,集水池20的截面积由上到下逐渐增加,集水池20的底部和倾斜设置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加固支撑柱22,加固支撑柱22与集水池20的侧面和底面之间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
由于各集水池20之间设置有平衡管路21,因此当城市中局部地区降雨量较大时,水从对应地区的集水池20中经由平衡管路21进入其他集水池20中,即其他区域的集水池20也可分担降水量较大区域的集水池20中的积水,使得集水空间更大,能够存储更多的水,解决了降雨量较大区域的集水池20空间有限的问题。
为了便于监测集水池20内的水量,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集水池20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集水池20连通有排水管路23,排水管路23设置有电控开关阀70。水位传感器用于监测集水池20内的水位(集水池20内水平面与集水池20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当集水池20内的水位过高时,打开排水管路23上的电控开关阀70,使得集水池20中的水沿排水管路23排出到地下水管路或者附近的水域中。
具体地,电控开关阀70可以由操作人员根据水位进行判断并人工控制其开启及闭合,或者,将水位传感器与电控开关阀70均与控制装置连接,并在控制装置内预设水位上限。水位传感器将水位值传输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将水位值与水位上限值进行对比,水位值大于水位上限值时控制装置控制排水管路23上的电控开关阀70开启,以使得水经由排水管路23流出。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储水量,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还包括备用储水池,备用储水池与排水管路23连通,并在备用储水池与集水池20之间的排水管路23上设置有水泵。也就是说,集水池20中的水位高于水位上限值时,部分水经由排水管路23流出,部分水经由排水管路23流到备用储水池中。当集水池20中的水较少时,将备用储水池内的水抽送到集水池20中,已补充集水池20中的水量,满足洒水装置32及降温喷雾装置31的用水需求。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抽水管路的分支管路42上的电控开关阀70以及备用储水池与集水池20之间的水泵也与控制装置连通,水位传感器包括上限传感器91和下限传感器92,上限传感器91和下限传感器92分别安装于集水池20的侧壁上,且上限传感器91安装于集水池20的水位上限值处,下限传感器92安装于集水池20的水位下限值处。当集水池20中的水位高于上限传感器91(上限传感器91监测到液体)时,控制装置控制排水管路23上的电控开关阀70开启,以使得集水池20中的部分水排出;当集水池20中的水位低于下限传感器92(下限传感器92监测不到液体)时,控制装置控制水泵将备用储水池中的水抽送到集水池20中。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一种路面系统,包括透水路面50和实施例一提供的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具体结构中,透水路面50包括透水面层51、碎石层52和粗砂过滤层53,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中的集水管路60铺设于地面之上,且位于粗砂过滤层53下方。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仅为透水路面50的一种具体结构的举例说明,并非对透水路面50的具体结构的限制,透水路面50也可以为其他合理结构形式。
路面系统与上述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沟、集水池、降温喷雾装置、洒水装置和多个集水管路,
多个所述集水管路均铺设于透水路面的底部,各所述集水管路均与所述边沟连通;
所述边沟设置于所述透水路面的至少一侧,所述边沟的顶部设置有透水支撑板,所述边沟的底部通过排水口与所述集水池连通;
所述集水池通过抽水管路分别与所述降温喷雾装置及所述洒水装置连通,所述抽水管路中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抽水管路与抽水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的顶部设置有水轮发电装置,所述水轮发电装置与所述边沟的出水口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集水池之间通过平衡管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所述集水池连通有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设置有电控开关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备用储水池,所述备用储水池与所述排水管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池的截面积由上到下逐渐增加,所述集水池的底部和倾斜设置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加固支撑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路与所述集水池连通之处与所述集水池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集水池深度的三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路上设置有多个集水口,所述集水口处设置有滤网。
9.一种路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水路面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路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路面包括透水面层、碎石层和粗砂过滤层。
CN201721028594.2U 2017-08-16 2017-08-16 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及路面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59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28594.2U CN207159746U (zh) 2017-08-16 2017-08-16 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及路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28594.2U CN207159746U (zh) 2017-08-16 2017-08-16 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及路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59746U true CN207159746U (zh) 2018-03-30

Family

ID=61717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2859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59746U (zh) 2017-08-16 2017-08-16 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及路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5974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3443A (zh) * 2018-12-03 2019-03-01 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下凹绿地渗水、滞水和蓄水一体化系统
CN110670443A (zh) * 2019-09-18 2020-01-10 苏州大学 一种透水路面湿润系统、雨水收集排放以及路面湿润方法
CN110878506A (zh) * 2019-11-27 2020-03-13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型绿化道路铺装结构
CN112196053A (zh) * 2020-08-19 2021-01-08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空侧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3443A (zh) * 2018-12-03 2019-03-01 上海市建工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下凹绿地渗水、滞水和蓄水一体化系统
CN110670443A (zh) * 2019-09-18 2020-01-10 苏州大学 一种透水路面湿润系统、雨水收集排放以及路面湿润方法
CN110878506A (zh) * 2019-11-27 2020-03-13 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型绿化道路铺装结构
CN112196053A (zh) * 2020-08-19 2021-01-08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空侧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2196053B (zh) * 2020-08-19 2021-08-24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空侧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59746U (zh) 路面雨水再利用系统及路面系统
CN105714911B (zh) 区域低影响雨水处理利用系统及区域雨水处理方法
CN106759781B (zh) 一种智能化城市雨水调蓄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4959952U (zh) 下凹式绿地雨水调蓄调度池及分散式雨水调蓄调度池系统
CN106351250B (zh) 一种具有水资源调节功能的绿化挡土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CN202416437U (zh) 一种雨水收集综合利用系统
CN105862548B (zh) 防止路面积水和城区雨洪资源回收及循环利用的系统
CN105735451A (zh)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106638219A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斜坡式城市道路
CN102966165B (zh) 利用绿化区吸附层消减城市内涝的系统及消减内涝的方法
CN114557262A (zh) 一种基于海绵理念的生态边坡构建系统
CN106638917A (zh) 一种分体式雨水回收蓄调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4695533A (zh) 一种渗排水管渠系统
CN108625453A (zh) 高层建筑海绵城市综合体系统
CN206052850U (zh) 一种道路绿化雨水调蓄系统
CN205502183U (zh)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113099929B (zh) 一种改善陡坡树木生长和水土流失的系统及方法
CN110145014A (zh) 一种具有市政分流导水功能的生态路面
CN207633496U (zh) 一种超大广场海绵城市一体化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07362969U (zh) 一种雨水花园
CN211547991U (zh) 一种能防止城市道路内涝的雨水排放及利用系统
CN106088684A (zh) 一种雨水收集再利用的下沉式广场及其施工方法
CN111173108A (zh) 一种缓解城市内涝的小区排水系统
CN105464190A (zh) 一种绿地雨污水的再利用系统
CN106869236B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用卧式调蓄罐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