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46855U - 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146855U CN207146855U CN201721190101.5U CN201721190101U CN207146855U CN 207146855 U CN207146855 U CN 207146855U CN 201721190101 U CN201721190101 U CN 201721190101U CN 207146855 U CN207146855 U CN 2071468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 deflector
- air
- air outlet
- casing assembly
-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包括壳体、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壳体具有出风口,第二导风板与第一导风板连接,且第二导风板相对于第一导风板可转动,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位于出风口处以调节出风量和出风方向。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通过在壳体的出风口处设置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且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的相对位置可变动,从而可以对出风口处的出风气流进行导向以调节出风气流的流向或流量,从而可以使得出风口的出风气流能够顺利地流出出风口,能够避免出风口处出现逆流涡的情况,进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出风口处的气流噪音,提高出风口处的出风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无风感技术以其良好的舒适性,被广泛应用于空气处理装置当中。无风感技术主要目标是实现无风感、有凉感。相关技术中,空气处理装置采用微孔导风板设计方式,将高速气流打散、分解,微孔挡风板会遮挡部分出风口,从而造成空气处理装置的出风量减小以及温降速度削弱的现象,同时会增加额外的气流噪音。另外,通过增加额外的遮罩板对气流进行阻挡或者引导,使其远离人的活动区域,这种方式会额外增加附加载体,影响空气处理装置的美观度和外形尺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具有结构简单、出风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风口;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导风板连接,且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可转动,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处以调节出风量和出风方向。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通过在壳体的出风口处设置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且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的相对位置可变动,从而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的位置关系,对出风口处的出风气流进行导向以调节出风气流的流向或流量,从而可以使得出风口的出风气流能够顺利地流出出风口,能够避免出风口处出现逆流涡的情况,进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出风口处的气流噪音,提高出风口处的出风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由此,可以提高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的设置合理性,从而可以提高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对出风口气流的导向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风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二导风板包括相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可枢转地连接。由此,可以实现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的相对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从所述第一侧边至所述第二侧边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厚度逐渐减小。由此,通过将第一侧边处的厚度设置最大,不仅可以便于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的连接,还可以提高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的连接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导风板的厚度逐渐减小,还可以减小第一导风板的重量,从而可以降低第一导风板的制作成本,还可以降低第一导风板的控制功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从所述第三侧边至所述第四侧边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厚度逐渐减小。由此,通过将第三侧边处的厚度设置最大,不仅可以便于第三侧边与第一侧边的连接,还可以提高第一侧边与第三侧边的连接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二导风板的厚度逐渐减小,还可以减小第二导风板的重量,从而可以降低第二导风板的制作成本,还可以降低第二导风板的控制功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所述壳体可转动。由此,可以通过转动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中的至少一个,以调节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及出风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第一导风板朝向所述壳体内部的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导风板朝向所述壳体内部的表面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为弧形面。由此,气流流经弧形面时,流通更顺畅、更均匀,从而可以避免气流絮流的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夹角为160°-330°。由此,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适于打开或是关闭出风口,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之间夹角调节出风口处出风气流的流向和流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如上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通过在壳体的出风口处设置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且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的相对位置可变动,从而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的位置关系,对出风口处的出风气流进行导向以调节出风气流的流向或流量,从而可以使得出风口的出风气流能够顺利地流出出风口,能够避免出风口处出现逆流涡的情况,进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出风口处的气流噪音,提高出风口处的出风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为空调室内机、空气净化器、空调柜机或一体式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气处理装置1,
外壳组件10,
壳体100,出风口110,空腔室120,
第一导风板200,第一侧边210,第二侧边220,第一表面230,
第二导风板300,第三侧边310,第四侧边320,第二表面330,
第一方向400,第二方向500,
进风口20,换热器组件30,风轮40,墙体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1的外壳组件10。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1的外壳组件10,包括壳体100、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
具体而言,如图1-图5所示,壳体100具有出风口110,第二导风板300与第一导风板200连接,且第二导风板300相对于第一导风板200可转动,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位于出风口110处以调节出风量和出风方向。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00上设有出风口110,壳体100内的气流可以从出风口110流出,第一导风板200与第二导风板300连接,第一导风板200与第二导风板300均位于出风口110内,第一导风板200与第二导风板300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调节。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1的外壳组件10,通过在壳体100的出风口110处设置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且第一导风板200与第二导风板300的相对位置可变动,从而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导风板200、第二导风板300的位置关系,对出风口110处的出风气流进行导向以调节出风气流的流向或流量,从而可以使得出风口110的出风气流能够顺利地流出出风口110,能够避免出风口110处出现逆流涡的情况,进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出风口110处的气流噪音,提高出风口110处的出风量。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出风口110、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均沿第一方向400延伸,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沿第二方向500排列,第一方向400与第二方向500垂直。例如,出风口110、第一导风板200及第二导风板300可以均呈长条状,出风口110的长度延伸方向、第一导风板200的长度延伸方向及第二导风板300的长度延伸方向均一致,均为如图3所示的第一方向400,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可以沿如图3所示的第二方向500排布,第二方向500位于第一方向400的垂直面上。由此,可以提高第一导风板200与第二导风板300的设置合理性,从而可以提高第一导风板200与第二导风板300对出风口110气流的导向作用。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导风板20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210和第二侧边220,第二导风板300包括相对的第三侧边310和第四侧边320,第一侧边210与第三侧边310可枢转地连接。例如,第一导风板200可以呈长方形,第一导风板200长度方向的两条边分别为第一侧边210与第二侧边220,第二导风板300可以呈长方形,第二导风板300长度方向的两条边分别为第三侧边310与第四侧边320,第一导风板200的第一侧边210靠近第二导风板300的第三侧边310,第一侧边210上可以设有多个第一枢转孔,第三侧边310上可以设有多个第二枢转孔,枢转轴可以依次穿过多个第一枢转孔和多个第二枢转孔,任意两个第一枢转孔之间具有一个第二枢转孔,第四侧边320可以绕着枢转轴转动以靠近或者远离第二侧边220。由此,可以实现第一导风板200与第二导风板300的相对运动。
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从第一侧边210至第二侧边220的方向上,第一导风板200的厚度逐渐减小。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风板200靠近第一侧边210处的厚度大于第一导风板200靠近第二侧边220处的厚度。由此,通过将第一侧边210处的厚度设置最大,不仅可以便于第一侧边210与第三侧边310的连接,还可以提高第一侧边210与第三侧边310的连接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一导风板200的厚度逐渐减小,还可以减小第一导风板200的重量,从而可以降低第一导风板200的制作成本,还可以降低第一导风板200的控制功率。
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从第三侧边310至第四侧边320的方向上,第二导风板300的厚度逐渐减小。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导风板300靠近第三侧边310处的厚度大于第二导风板300靠近第四侧边320处的厚度。由此,通过将第三侧边310处的厚度设置最大,不仅可以便于第三侧边310与第一侧边210的连接,还可以提高第一侧边210与第三侧边310的连接稳定性,通过设置第二导风板300的厚度逐渐减小,还可以减小第二导风板300的重量,从而可以降低第二导风板300的制作成本,还可以降低第二导风板300的控制功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壳体100可转动。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风板200可转动地连接到壳体100上,可以通过转动第一导风板200使得第一导风板200相对于壳体100的位置发送变化,例如第一导风板200可以靠近、接触或是远离壳体100;或是,第二导风板300可转动地连接到壳体100上,可以通过转动第二导风板300使得第二导风板300相对于壳体100的位置发送变化,例如第二导风板300可以靠近、接触或是远离壳体100;当然,第一导风板200与第二导风板300均可转动地连接到壳体100上,可以通过转动第一导风板200、第二导风板300使得第一导风板200、第二导风板300相对于壳体100的位置发送变化。由此,可以通过转动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中的至少一个,以调节出风口110的出风方向及出风量。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第一导风板200朝向壳体100内部的表面为第一表面230,第二导风板300朝向壳体100内部的表面为第二表面330,第一表面230和第二表面330中的至少一个为弧形面。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风板200朝向壳体100内部的表面可以形成为弧形面,例如凸起曲面、凹陷曲面或是波浪面等,第二导风板300朝向壳体100内部的表面也可以形成为弧形面,例如凸起曲面、凹陷曲面或是波浪面等,或者第一导风板200朝向壳体100内部的表面与第二导风板300朝向壳体100内部的表面均形成为弧形面。由此,气流流经弧形面时,流通更顺畅、更均匀,从而可以避免气流絮流的形成。
进一步地,第一表面230与第二表面330之间夹角为160°-33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表面230与第二表面330的相对位置可以发生变化,第一表面230与第二表面330之间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60°-330°。由此,第一表面230与第二表面330适于打开或是关闭出风口110,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表面230与第二表面330之间夹角调节出风口110处出风气流的流向和流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1,包括如上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1的外壳组件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1,通过在壳体100的出风口110处设置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且第一导风板200与第二导风板300的相对位置可变动,从而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导风板200、第二导风板300的位置关系,对出风口110处的出风气流进行导向以调节出风气流的流向或流量,从而可以使得出风口110的出风气流能够顺利地流出出风口110,能够避免出风口110处出现逆流涡的情况,进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出风口110处的气流噪音,提高出风口110处的出风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气处理装置1可以为空调室内机、空气净化器、空调柜机或一体式空调器。
下面参考图1-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装置1。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图5所示,空气处理装置1可以为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可以悬挂在墙体2上,空调室内机可以包括进风口20、换热器组件30、风轮40和外壳组件10,其中,外壳组件10包括壳体100、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
具体而言,如图1-图5所示,壳体100呈长方形柱状,且长方形柱状四周的角均为圆角,壳体100内形成空腔室120,换热器组件30和风轮40均位于空腔室120内。壳体100具有出风口110,当将空调室内机悬挂在墙体2上时,壳体100的某一侧面与墙体2紧密接触且连接,进风口20位于壳体100远离地面的侧面上,出风口110位于壳体100靠近地面的侧面上,且出风口110与墙体2隔开。
如图1-图5所示,出风口110、第一导风板200及第二导风板300可以均呈长条状,出风口110的长度延伸方向、第一导风板200的长度延伸方向及第二导风板300的长度延伸方向均一致,均为如图3所示的第一方向400,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沿如图3所示的第二方向500排布,第二方向500位于第一方向400的垂直面上。
第一导风板200长度方向的两条边分别为第一侧边210与第二侧边220,第二导风板300长度方向的两条边分别为第三侧边310与第四侧边320,第一导风板200的第一侧边210靠近第二导风板300的第三侧边310,第一侧边210上可以设有多个第一枢转孔,第三侧边310上可以设有多个第二枢转孔,枢转轴可以依次穿过多个第一枢转孔和多个第二枢转孔,任意两个第一枢转孔之间具有一个第二枢转孔,第四侧边320可以绕着枢转轴转动以靠近或者远离第二侧边220。枢转轴位于出风口110内,调节第二侧边220与第四侧边320的位置,从而可以调整第一导风板200与第二导风板300的位置关系,使得第一导风板200与第二导风板300适于打开或是关闭出风口110。
如图1-图5所示,从第一侧边210至第二侧边220的方向上,第一导风板200的厚度逐渐减小。从第三侧边310至第四侧边320的方向上,第二导风板300的厚度逐渐减小。第一导风板200朝向壳体100内部的表面与第二导风板300朝向壳体100内部的表面均形成为弧形面。第一表面230与第二表面330的相对位置可以发生变化,第一表面230与第二表面330之间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60°-330°。
当第一表面230与第二表面330之间夹角为160°时,如图1所示,第二侧边220远离第四侧边320,第一导风板200与第二导风板300适于关闭出风口110;当第一表面230与第二表面330之间夹角为330°时,如图5所示,第二侧边220靠近第四侧边320,第一导风板200与第二导风板300适于打开出风口110,第一导风板200与第二导风板300适于将出风口100分隔为两部分,一部分由第一导风板200与第一导风板200相对的部分出风口110边缘构成,一部分由第二导风板300与第二导风板300相对的部分出风口110边缘构成,出风气流从两个方向流出,即如图5所示的箭头方向,且从两个方向流出的气流流量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1,通过在壳体100的出风口110处设置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且第一导风板200与第二导风板300的相对位置可变动,从而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导风板200、第二导风板300的位置关系,对出风口110处的出风气流进行导向以调节出风气流的流向或流量,从而可以使得出风口110的出风气流能够顺利地流出出风口110,能够避免出风口110处出现逆流涡的情况,进而可以有效地降低出风口110处的气流噪音,提高出风口110处的出风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风口;
第一导风板;和
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导风板连接,且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可转动,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处以调节出风量和出风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二导风板包括相对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可枢转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一侧边至所述第二侧边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厚度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三侧边至所述第四侧边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厚度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所述壳体可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朝向所述壳体内部的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导风板朝向所述壳体内部的表面为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为弧形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夹角为160°-330°。
9.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为空调室内机、空气净化器、空调柜机或一体式空调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90101.5U CN207146855U (zh) | 2017-09-14 | 2017-09-14 | 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90101.5U CN207146855U (zh) | 2017-09-14 | 2017-09-14 | 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146855U true CN207146855U (zh) | 2018-03-27 |
Family
ID=61667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190101.5U Active CN207146855U (zh) | 2017-09-14 | 2017-09-14 | 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14685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57072A (zh) * | 2019-05-31 | 2019-07-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
CN110822551A (zh) * | 2018-07-23 | 2020-02-2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
CN113483396A (zh) * | 2021-06-29 | 2021-10-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
-
2017
- 2017-09-14 CN CN201721190101.5U patent/CN20714685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22551A (zh) * | 2018-07-23 | 2020-02-21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室内机及空调器 |
CN110057072A (zh) * | 2019-05-31 | 2019-07-26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
CN113483396A (zh) * | 2021-06-29 | 2021-10-08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
WO2023273620A1 (zh) * | 2021-06-29 | 2023-01-05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146855U (zh) | 空气处理装置的外壳组件和空气处理装置 | |
CN105020847B (zh) | 空调器及其的风速控制方法 | |
CN105003965B (zh) |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 |
US9551498B2 (en) |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air conditioner | |
CN105020848B (zh) | 空调器及其的风速控制方法 | |
CN107388369A (zh) |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7449039A (zh) | 空调柜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7146545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7781910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7355874A (zh) | 空调器和导风结构 | |
CN106765558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7525143A (zh) | 空调器 | |
KR20200022497A (ko) | 에어컨 실내기 | |
WO2013035218A1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208765060U (zh) | 柜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6152436B (zh) | 一种卡式空调及其导风装置 | |
CN107166514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3605420U (zh) | 空调器 | |
CN209246255U (zh) | 一种柜式空调风道结构 | |
CN105928169A (zh) | 一种出风装置及具有该出风装置的室内立式空调器 | |
CN107166512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7869767B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05909465U (zh) | 一种出风装置及具有该出风装置的室内立式空调器 | |
CN209147243U (zh) | 具有微孔送风结构的空调器 | |
CN104279621B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