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33973U - 一种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33973U
CN207133973U CN201720977631.8U CN201720977631U CN207133973U CN 207133973 U CN207133973 U CN 207133973U CN 201720977631 U CN201720977631 U CN 201720977631U CN 207133973 U CN207133973 U CN 2071339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public transport
bellows
detecting system
explosive art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776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浦宏石
吴长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ONGR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浦宏石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浦宏石 filed Critical 浦宏石
Priority to CN2017209776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339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339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339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Transport Of Granula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包括抽风管道、抽风风机、引风管道、风箱、排风管道、控制箱、LED灯板以及声音警报器,抽风风机的抽风口与抽风管道连接,抽风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引风管道连接风箱,风箱内设有气味传感器,气味传感器和抽风风机均与控制箱连接,控制箱通过导线连接LED灯板和声音警报器,风箱的排风口上设有排风管道,风箱设在抽风风机的上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具有结构合理稳定、功能实用、检测范围大、反应灵敏可靠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交通上易燃易爆品检测方面,特别涉及一种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公共交通是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也是最容易聚集人流量的重要场所,如果在公共交通上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现象时极易出现人员伤亡,为了更好的保证公共交通上的安全一般都会对公共交通上的物品进行易燃易爆品检测,但是现在一般是在人进入公共交通的入口处进行检测,如果人员从其他位置进入,则无法被及时查处,非常的危险。如果在公共场所的每个角落都分区域安装易燃易爆物品检测装置则需要占用非常多的设备资源。如果利用人带易燃易爆物品检测装置进行巡逻检测,增需要消耗很大的人力物力,且容易造成疏漏,检测的结果得不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包括抽风管道、抽风风机、引风管道、风箱、排风管道、控制箱、LED灯板以及声音警报器,所述抽风风机的抽风口与抽风管道连接,所述抽风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引风管道连接风箱,所述风箱内设有气味传感器,气味传感器和抽风风机均与控制箱连接,所述控制箱通过导线连接LED灯板和声音警报器,所述风箱的排风口上设有排风管道,所述风箱设在抽风风机的上方。
其中,所述气味传感器内设有单片机和下位机通信模块,单片机上设有下位机数据处理模块和下位机模拟信号处理模块,控制箱内设有上位机通信模块、上位机数据处理模块、上位机模拟信号处理模块以及单元控制模块;
下位机数据处理模块:将气味传感器感应到的气味信息转换形成的数据信息,并将数据信息传送给下位机通信模块;
下位模拟信号处理模块:将气味传感器感应到的气味信息转换形成的模拟信号,并将模拟信号传送给下位机通信模块;
下位机通信模块:将数据信息和模拟信号发射给上位机数据处理模块;
上位机通信模块:用于接收下位机通信模块发出的数据信息和模拟信号;
上位机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存储初始数据信息,且可以将初始数据信息与上位机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判断;
上位机模拟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存储初始模拟信号,且可以将初始模拟信号与上位机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进行对比判断;
单元控制模块:用于控制LED灯板和声音警报器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所述下位机通信模块为下位机485通讯模块或下位机无线发射模块,所述上位机通信模块为上位机485通讯模块或上位机无线接收模块,上位机无线接收模块与下位机无线发射模块对应,所述上位机485通讯模块与下位机485通讯模块对应。
其中,所述抽风管道上设有多个分接口,分接口便于固定在公共交通的各个部位,所述分接口上设有接头,接头上设有吸风口,吸风口上设有导风罩。
其中,所述LED灯板可以显示红色、黄色以及绿色,红色表示的易燃易爆物品的气味浓度大于黄色表示的易燃易爆物品的气味浓度,所述绿色表示没有易燃易爆物品的气味;声音警报器用于发出危险警报的声音。
其中,所述风箱内设有风腔,风腔内设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位置和大小与引风管道的位置和大小相对应所述风腔的一侧与引风管道连接,所述风腔的与排风口连接,所述排风口处的风腔上通过辅助连接板连接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左右两段通过旋转连接件连接压力板,所述旋转连接件上设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一端与压力板连接,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辅助连接板连接,所述导风板的前后两段与风腔的内壁连接,通过导风板和压力板将风腔分为出风腔和储风腔,所述气味传感器镶嵌在储风腔的内壁上。
进一步,所述导风板的迎风面成外凸内凹的圆弧形。
进一步,所述辅助连接板包括下板和上板,所述下板与上板之间设有橡胶保护套,所述下板上设有辅助板,所述上板内设有固定槽,所述辅助板嵌在固定槽内,所述辅助板顶部通过橡胶柱与固定槽的内壁连接,所述橡胶柱上嵌有弹簧。
进一步,所述排风口处的风腔上设有支架,支架与辅助连接板连接,所述导风板的中间位置通过辅助连接杆连接支架,辅助连接杆包括上杆和下杆,上杆与下杆之间设有辅助橡胶套,所述下杆的一端嵌在上杆内,且下杆的顶端通过辅助橡胶柱与上杆连接,辅助橡胶柱上设有辅助弹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的优点为: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时稳定可靠,检测范围大,反应灵敏可靠,可以有效的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包括抽风管道1、抽风风机2、引风管道3、风箱4、排风管道5、控制箱6、LED灯板8以及声音警报器9,所述抽风风机2的抽风口与抽风管道1连接,所述抽风风机2的出风口通过引风管道3连接风箱4,所述风箱4内设有气味传感器10,气味传感器10和抽风风机2均与控制箱6连接,所述控制箱6通过导线7连接LED灯板8和声音警报器9,所述风箱4的排风口上设有排风管道5,所述风箱4设在抽风风机2的上方。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气味传感器10内设有单片机和下位机通信模块,单片机上设有下位机数据处理模块和下位机模拟信号处理模块,控制箱6内设有上位机通信模块、上位机数据处理模块、上位机模拟信号处理模块以及单元控制模块;
下位机数据处理模块:将气味传感器感应到的气味信息转换形成的数据信息,并将数据信息传送给下位机通信模块;
下位模拟信号处理模块:将气味传感器感应到的气味信息转换形成的模拟信号,并将模拟信号传送给下位机通信模块;
下位机通信模块:将数据信息和模拟信号发射给上位机数据处理模块;
上位机通信模块:用于接收下位机通信模块发出的数据信息和模拟信号;
上位机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存储初始数据信息,且可以将初始数据信息与上位机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判断;
上位机模拟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存储初始模拟信号,且可以将初始模拟信号与上位机通信模块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进行对比判断;
单元控制模块:用于控制LED灯板8和声音警报器9的工作状态。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下位机通信模块为下位机485通讯模块或下位机无线发射模块,所述上位机通信模块为上位机485通讯模块或上位机无线接收模块,上位机无线接收模块与下位机无线发射模块对应,所述上位机485通讯模块与下位机485通讯模块对应。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抽风管道1上设有多个分接口11,分接口11便于固定在公共交通的各个部位,便于抽风风机2吸收公共交通各个部位的气体,是得检测范围更广,不需要人力带动移动,有效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同时这样设置后检测的效果更佳,所述分接口11上设有接头12,接头12上设有吸风口13,吸风口13上设有导风罩14,导风罩14便于引导吸风口13周围的空气。同一大小的方位内该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占用的设备资源更少。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LED灯板8可以显示红色、黄色以及绿色,红色表示的易燃易爆物品的气味浓度大于黄色表示的易燃易爆物品的气味浓度,所述绿色表示没有易燃易爆物品的气味;声音警报器9用于发出危险警报的声音。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风箱4内设有风腔15,风腔15内设有导风板16,所述导风板16的位置和大小与引风管道3的位置和大小相对应所述风腔15的一侧与引风管道3连接,所述风腔15的与排风口连接,所述排风口处的风腔15上通过辅助连接板连接导风板16,所述导风板16的左右两段通过旋转连接件连接压力板17,所述旋转连接件上设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一端与压力板17连接,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辅助连接板连接,所述导风板16的两段通过与风腔15的内壁连接,通过导风板16和压力板17将风腔分为出风腔和储风腔,所述气味传感器10镶嵌在储风腔的内壁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导风板16的迎风面成外凸内凹的圆弧形,便于降低风速,保护导风板16的使用寿命,避免个风力直接作用在压力板17上,使得抽进的气体直接排出,保证压力板17的使用寿命,以及气味传感器10的感应效果。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辅助连接板包括下板18和上板20,所述下板18与上板20之间设有橡胶保护套19,所述下板18上设有辅助板22,所述上板20内设有固定槽,所述辅助板22嵌在固定槽内,所述辅助板22顶部通过橡胶柱23与固定槽的内壁连接,所述橡胶柱23上嵌有弹簧24。这样能够分散导风板16所受的压力,降低导风板16的振动,保证了导风板16的使用寿命以及该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运行时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排风口处的风腔15上设有支架21,支架21与辅助连接板连接,所述导风板16的中间位置通过辅助连接杆连接支架21,辅助连接杆包括上杆和下杆,上杆与下杆之间设有辅助橡胶套,所述下杆的一端嵌在上杆内,且下杆的顶端通过辅助橡胶柱与上杆连接,辅助橡胶柱上设有辅助弹簧,这样在保证导风板16使用时稳定可靠的同时对导风板16的使用寿命起到进一步的保障作用。
本实施例所述的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中气体运行的工作原理为:抽风风机2通过抽风管道1、分接口11、接头12以及吸风口13从公共交通中抽取气体,然后通过引风管道3将气体通入风箱4中的储风腔中,压力板17会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处于禁止状态,储风腔处于密封状态,通过储风腔的存储是得储风腔内的气体密度变大,然后气味传感器10会对储风腔内的气体进行检测,当储风腔内的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压力板17会随着旋转连接件旋转,多余的气体会进入到出风腔中,然后通过排风口随排风管道5排出,有效的提高了该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工作时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中检测报警使用前设置好初始数据信息和初始模拟信号。
本实施例所述的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中检测报警的的工作原理为:气味传感器10将检测到的易燃易爆物品的气味信息传给单片机,单片机上的下位机数据处理模块会将气味信息转换成数据信号,并传送给下位机通信模块,单片机上的下位机模拟信号处理装置会将气味信息转换成模拟信号,并传送给下位机通信模块,然后下位机通信模块会将数据信号和模拟信号传送给上位机通信模块。上位机通信模块会将数据信息传送给上位机数据处理模块,将模拟信号传送给上位机模拟信号处理模块,然后上位机模拟信号处理模块会调取初始模拟信号与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进行对比,判断是否为易燃易爆物品的气味;上位机数据处理模块会调取初始数据信息与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判断,判断气味的浓度值。如果不是易燃易爆物品的气味,单元控制模块会控制LED灯板8显示为绿色;如果是易燃易爆物品的气味,气味的浓度值小于初始数据信息中的浓度值,则单元控制模块会控制LED灯板8显示为黄色;如果是易燃易爆物品的气味,气味的浓度值大于等于初始数据信息中的浓度值,则单元控制模块会控制LED灯板8显示为红色,同时单元控制模块会控制声音警报器9发出声音警报。
本实施例所述的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结构合理,工作时稳定安全,反应灵敏,检测的结果通过显示不同颜色的LED灯板8以及声音警报器9进行显示,有效增强了结果显示的可靠性,避免在易燃易爆物品的气味浓度过低时发出警报而造成的混乱。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抽风管道(1)、抽风风机(2)、引风管道(3)、风箱(4)、排风管道(5)、控制箱(6)、LED灯板(8)以及声音警报器(9),所述抽风风机(2)的抽风口与抽风管道(1)连接,所述抽风风机(2)的出风口通过引风管道(3)连接风箱(4),所述风箱(4)内设有气味传感器(10),气味传感器(10)和抽风风机(2)均与控制箱(6)连接,所述控制箱(6)通过导线(7)连接LED灯板(8)和声音警报器(9),所述风箱(4)的排风口上设有排风管道(5),所述风箱(4)设在抽风风机(2)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味传感器(10)内设有单片机和下位机通信模块,单片机上设有下位机数据处理模块和下位机模拟信号处理模块,控制箱(6)内设有上位机通信模块、上位机数据处理模块、上位机模拟信号处理模块以及单元控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管道(1)上设有多个分接口(11),所述分接口(11)上设有接头(12),接头(12)上设有吸风口(13),吸风口(13)上设有导风罩(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4)内设有风腔(15),风腔(15)内设有导风板(16),所述导风板(16)的位置和大小与引风管道(3)的位置和大小相对应所述风腔(15)的一侧与引风管道(3)连接,所述风腔(15)的与排风口连接,所述排风口处的风腔(15)上通过辅助连接板连接导风板(16),所述导风板(16)的左右两段通过旋转连接件连接压力板(17),所述旋转连接件上设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一端与压力板(17)连接,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辅助连接板连接,所述导风板(16)的前后两段与风腔(15)的内壁连接,通过导风板(16)和压力板(17)将风腔分为出风腔和储风腔,所述气味传感器(10)镶嵌在储风腔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16)的迎风面成外凸内凹的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连接板包括下板(18)和上板(20),所述上板18与上板(20)之间设有橡胶保护套(19),所述下板(18)上设有辅助板(22),所述上板(20)内设有固定槽,所述辅助板(22)嵌在固定槽内,所述辅助板(22)顶部通过橡胶柱(23)与固定槽的内壁连接,所述橡胶柱(23)上嵌有弹簧(2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口处的风腔(15)上设有支架(21),支架(21)与辅助连接板连接,所述导风板(16)的中间位置通过辅助连接杆连接支架(21),辅助连接杆包括上杆和下杆,上杆与下杆之间设有辅助橡胶套,所述下杆的一端嵌在上杆内,且下杆的顶端通过辅助橡胶柱与上杆连接,辅助橡胶柱上设有辅助弹簧。
CN201720977631.8U 2017-08-07 2017-08-07 一种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 Active CN2071339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77631.8U CN207133973U (zh) 2017-08-07 2017-08-07 一种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77631.8U CN207133973U (zh) 2017-08-07 2017-08-07 一种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33973U true CN207133973U (zh) 2018-03-23

Family

ID=61640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77631.8U Active CN207133973U (zh) 2017-08-07 2017-08-07 一种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339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4441A (zh) * 2019-06-21 2019-08-27 上海冷溪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的公交安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4441A (zh) * 2019-06-21 2019-08-27 上海冷溪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物联的公交安全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02277U (zh) 一种智能消防警铃
CN207133973U (zh) 一种公共交通易燃易爆物品检测系统
CN102621920B (zh) 化粪池安全监控系统
CN207037439U (zh) 一种用于废气设备的防火安全控制系统
CN205074300U (zh) 压力/压差测量仪表清堵装置
CN205302572U (zh) 一种垂直水平燃烧测试仪的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
CN204417120U (zh) 制氧机
CN106907737A (zh) 一种新型分级点火火炬
CN207565448U (zh) 一种商用车驻车灯控制系统
CN207035063U (zh) 一种油田注汽锅炉燃气安全运行控制系统
CN205579661U (zh) 一种吸烟机与燃气灶的联动安全结构
CN206003265U (zh) 一种单片机控制式自动消防装置
CN104405427A (zh) 一种煤矿用通风系统
CN211925785U (zh) 一种排烟管理系统
CN207622024U (zh) 一种火化机供风应急系统
CN204755346U (zh) 一种消防排烟通风机
CN208704460U (zh) 冶炼炉的鼓风装置
CN203669920U (zh) 瓦斯稀释装置及瓦斯稀释系统
CN207008829U (zh) 一种森林火灾烟气检测装置
CN202598581U (zh) 负压引射式燃烧器燃烧控制装置
CN203267897U (zh) 燃气汽车泄漏报警装置
CN204154461U (zh) 一种外壳测漏机
CN205720140U (zh) 一种空气对流式防爆气体探测器
CN218119797U (zh) 一种热风炉火焰检测装置
CN208511736U (zh) 一种可自动检测警报的消防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03

Address after: 214196 Loess Pond Intersection, Donggang Town, X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XI HONGR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84 Nanyuanli, Donghu Village, Donggang Town, X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000

Patentee before: Pu Hong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