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33967U - 一种手腕带监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腕带监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33967U
CN207133967U CN201720563518.5U CN201720563518U CN207133967U CN 207133967 U CN207133967 U CN 207133967U CN 201720563518 U CN201720563518 U CN 201720563518U CN 207133967 U CN207133967 U CN 2071339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nation
display screen
wrist strap
strap monitor
hand wri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6351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mi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mi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mi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mi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2056351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339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339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339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lculators And Simila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腕带监控器,手环主体及其延伸体,及其组网通信系统、工位员工探测系统、手腕带断电监测系统;所述延伸体与所述手环主体活动连接;所述延伸体设置数据插头,所述手环主体设置数据插座,所述数据插头与所述数据插座适配连接,用于传输数据;所述延伸体具有平板形状,其设置第一容置腔体,其容置一扩展显示屏;所述扩展显示屏与所述数据插头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延伸体设置扩展显示屏,解决了显示屏幕与手腕带监控器体积的矛盾,使得手腕带监控器能够在保持便携性的同时,通过扩展显示屏增大显示区域。

Description

一种手腕带监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手腕带监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可穿戴设备,例如手环,面临一个极大的问题,显示屏幕与硬件体积的矛盾,无法解决。要增加显示屏幕,就得增大硬件体积,而硬件体积太大则携带不便,例如,难以穿戴。因此,要么牺牲便携性增大尺寸,要么牺牲屏幕面积停止发展。
手腕带接地系统电阻测量不准确 。手腕带监控器具备通信接口繁琐。手腕带插头松动,工厂员工在使用手腕带时,经常出现移动、活动、拉扯手腕带的状况,手腕带连接线具有一定的弹性,导致手腕腕的插座松动弹出,导致接触不良。现在技术不能正确判别通信故障和断电故障。现有技术存在技术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手腕带监控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手腕带监控器,其包括手环主体及其延伸体;所述延伸体与所述手环主体活动连接;所述延伸体设置数据插头,所述手环主体设置数据插座,所述数据插头与所述数据插座适配连接,用于传输数据;所述延伸体具有平板形状,其设置第一容置腔体,其容置一扩展显示屏;所述扩展显示屏与所述数据插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延伸体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手环主体。
优选的,所述延伸体插接固定于所述手环主体。
优选的,所述延伸体折叠设置。
优选的,所述延伸体对折设置。
优选的,所述延伸体三折设置。
优选的,所述延伸体弯曲设置。
优选的,所述延伸体弯曲设置为圆筒形。
优选的,所述延伸体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手环主体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扩展显示屏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数据插头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延伸体设置扩展显示屏,解决了显示屏幕与手腕带监控器体积的矛盾,使得手腕带监控器能够在保持便携性的同时,通过扩展显示屏增大显示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有手腕带监控器线组网结构;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手腕带监控器无线通信结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人体探测传感器与手腕带监控器的连接关系;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多台集中式供电分配连接;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手腕带正确接入监测方案结构;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手腕带充电连接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本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利用各种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某一元件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包括将该元件直接固定于该另一个元件,或者将该元件通过至少一个居中的其它元件固定于该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包括将该元件直接连接到该另一个元件,或者将该元件通过至少一个居中的其它元件连接到该另一个元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例子是,一种手腕带监控器,其包括手环主体100及其延伸体200;例如,手环主体100上设置有较小的显示装置,或称为基础显示屏103,延伸体200上设置有较大的显示装置,即扩展显示屏220。
一种手腕带监控器,包括手环主体及其延伸体,及其组网通信系统、工位员工探测系统、手腕带断电监测系统;
所述延伸体与所述手环主体活动连接;
所述延伸体设置数据插头,所述手环主体设置数据插座,所述数据插头与所述数据插座适配连接,用于传输数据;
所述延伸体具有平板形状,其设置第一容置腔体,其容置一扩展显示屏;
所述扩展显示屏与所述数据插头连接;
其中,组网通信系统,将布施于安装车间内部的多台手腕带监控器进行连接组网,将测量数据与状态进行上传,存储并显示于后台监控中心;组网方式灵活且多样,有线方式支持RS232、RS485、CANBUS三种现场总线入网方式,无线支持一对多集束式和接力式;
采用级联式的连接方式;有线通信采取相应的通信方式,就近将一条产线或一个车间内的腕带监控器互相连接起来,级联连接,极大的方便了布线施工且提高的通信的可靠性。将该通信线路的末端连接到总线转网络的转换器上,接入局域网;完成组网通信通道的建立;
工位员工探测系统,使用人体探测的传感器,对工位上的员工进行测量,如员工入座,未正确配戴手腕带,则进行报警提示;该测量传感器采用但不限于红外人体探测传感器;将探测信号传输给手腕带监控器的主机,由主机结合该探测信号与手腕带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员工入座为状态A,员工未入座为状态B,手腕带测量结果正确为状态C,手腕带测量结果不正确为状态D。则A+C为正常,A+D为不正常,并触发声光报警,B+C与B+D为无人状态;
手腕带断电监测系统,手腕带监控器具备离线状态,即无通信时就视为离线状态,并在后台软件上显示出离线状态;为使之能顺利区别出通信故障和断电故障,进行断电监测,方案为在电源输入通道加入电源监听模块,并在内部电源提供但不限于充电电容和充电电池(暂统一用电容替代);通过监听电路进行定时监测输入电源电压,一旦出现低电压或无电压的状况,即判别为电源断电,利用电容的剩余电量进行多次断电状态信息发送,让后台监控中心接收到该信息;采用多台集中式供电分配方式;
后台软件如要判断为断电故障,需要4个腕带监控器都监测到电源断电,且都上报了电源断电的信息。如上的4个腕带监控器任何一个在未上报电源断电的情况下,而不与后台软件通信则判断为离线。
其中,手腕带测量插座为金属圆弧型,直接连接手腕带的插头,用于进行手腕带系统电阻的测量;置于PCB板上且位于手腕带插座圆弧包围内的弹片,用于分段测量;弹片一与弹片二用于检测信号脉冲的互检通道,监测方案分两步:第一步,由PCB板上的脉冲产生器对弹片一进行脉冲输入,同时由弹片二进行脉冲检测,检测到脉冲则认为是插入良好;第二步,由PCB板上的脉冲产生器对弹片二进行脉冲输入,同时由弹片一进行脉冲检测,检测到脉冲则认为是插入良好;同时满足该两步都认定插入良好时,鉴别为手腕带正确插入,否则,鉴别为未正确插入。
组网通信。本实用新型的手腕带监控器,具备组网通信功能。将布施于安装车间内部的多台手腕带监控器进行连接组网,将测量数据与状态进行上传,存储并显示于后台监控中心。组网方式灵活且多样,有线方式支持RS232、RS485、CANBUS三种现场总线入网方式,无线支持一对多集束式和接力式。
有线组网方式,采用级联式的连接方式。有线通信采取相应的通信方式,就近将一条产线或一个车间内的腕带监控器互相连接起来,级联连接,极大的方便了布线施工且提高的通信的可靠性。将该通信线路的末端连接到总线转网络的转换器上,接入局域网。完成组网通信通道的建立。
如图3所示,为无线通信的两种组网方式。
工位员工探测,使用人体探测的传感器,对工位上的员工进行测量,如员工入座,未正确配戴手腕带,则进行报警提示。该测量传感器采用但不限于红外人体探测传感器。将探测信号传输给手腕带监控器的主机,由主机结合该探测信号与手腕带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员工入座为状态A,员工未入座为状态B,手腕带测量结果正确为状态C,手腕带测量结果不正确为状态D。则A+C为正常,A+D为不正常,并触发声光报警,B+C与B+D为无人状态。如图4为人体探测传感器与手腕带监控器的连接关系:手腕带断电监测,手腕带监控器具备离线状态,即无通信时就视为离线状态,并在后台软件上显示出离线状态。为使之能顺利区别出通信故障和断电故障,进行断电监测,方案为在电源输入通道加入电源监听模块,并在内部电源提供但不限于充电电容和充电电池(暂统一用电容替代)。通过监听电路进行定时监测输入电源电压,一旦出现低电压或无电压的状况,即判别为电源断电,利用电容的剩余电量进行多次断电状态信息发送,让后台监控中心接收到该信息。为保障该监听方案的可靠性,采用多台集中式供电分配方式,如图5为例:
后台软件如要判断为断电故障,需要4个腕带监控器都监测到电源断电,且都上报了电源断电的信息。如上的4个腕带监控器任何一个在未上报电源断电的情况下,而不与后台软件通信则判断为离线。
手腕带正确接入监测方案,如图6、图7、图8、所示。手腕带测量插座为金属圆弧型,直接连接手腕带的插头,用于进行手腕带系统电阻的测量。置于PCB板上且位于手腕带插座圆弧包围内的弹片,用于分段测量。弹片1与弹片2用于检测信号脉冲的互检通道,监测方案分两步:第一步,由PCB板上的脉冲产生器对弹片1进行脉冲输入,同时由弹片2进行脉冲检测,检测到脉冲则认为是插入良好。第二步,由PCB板上的脉冲产生器对弹片2进行脉冲输入,同时由弹片1进行脉冲检测,检测到脉冲则认为是插入良好。同时满足该两步都认定插入良好时,鉴别为手腕带正确插入,否则,鉴别为未正确插入。
为了避免影响产品的便携性,所述延伸体与所述手环主体活动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将手环主体的数据传输到延伸体,通过扩展显示屏进行显示。例如,所述延伸体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手环主体。例如,如图1所示,所述延伸体插接固定于所述手环主体。又如,所述延伸体卡接固定于所述手环主体。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延伸体通过连接线221与所述手环主体活动连接。例如,所述扩展显示屏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数据插头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线包括数据传输线及电源传输线,分别用于数据传输及电源传输。
又如,所述手腕带监控器的手环主体设置有本体,其上设置所述显示装置。例如,所述手环主体设置有本体与环形佩带部;所述本体固定安装于所述环形佩带部。例如,所述延伸体具有连接部,其形状与所述本体的形状匹配设置,用于将所述延伸体安装固定于所述本体;又如,所述连接部设置与所述本体的形状相匹配的安装位,用于将所述延伸体安装固定于所述本体,例如,所述延伸体大于所述本体设置,这样,可以做一个较大的延伸体。又如,所述延伸体的所述连接部大于所述本体设置。例如,所述延伸体通过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本体。又如,所述延伸体通过所述连接部插接固定于所述本体。
例如,所述手环主体设置有本体及其前盖;所述本体设置基础显示屏;优选的,所述基础显示屏为柔性显示屏,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前盖,另一部分设置于所述本体。例如,所述前盖与所述本体通过所述柔性显示屏连接。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所述本体与其显示屏非紧密结合,而采用柔性显示屏则可以极大提升手腕带监控器的显示区域。例如,采用柔性显示屏为所述本体的基础显示屏,还采用延伸体的扩展显示屏作为辅助显示,使得手腕带监控器能够在保持便携性的同时,极大地增大了显示区域。或者,也可以省略前盖,例如,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本体,另一部分自由设置。
例如,所述本体具有曲面形状,例如为圆柱体,或为中空圆柱体,即圆筒体。例如,所述本体具有弧形曲面形状,即所述本体具有弧形的横截面;又如,所述本体具有抛物线形曲面形状;又如,所述本体具有圆形曲面形状。优选的,所述曲面形状具有圆柱体结构;或者,所述曲面形状具有部分圆筒体结构,即,一个圆筒体结构截去部分之后的剩余结构。这样,可以设计出各种形状的手腕带监控器,易于携带,特别有利于贴身携带使用。例如,所述曲面形状为手环形状;优选的,所述本体与所述环形佩带部一体设置,又如,所述环形佩带部作为所述本体的一部分;优选的,所述环形佩带部包括形变部,用于在佩带时发生轻微形变以穿过用户的手。
例如,所述延伸体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本体;这样,在不用时可以拆下所述延伸体,以保证手腕带监控器的便携性能;这样,手腕带监控器可以做得很小,便于佩戴使用,而所述延伸体可以放进手包或者背包,使用方便。例如,所述延伸体的所述连接部设置卡扣件,其卡接于所述本体;例如,所述延伸体的所述连接部设置若干卡扣件,所述本体一一对应设置若干卡扣位,每一所述卡扣件卡接于其所对应的一所述卡扣位,从而将所述延伸体卡接于所述本体;优选的,所述本体的每一侧边设置一所述卡扣位。又如,所述延伸体的所述连接部设置磁吸件,其磁接于所述本体,即磁性吸附于所述本体;例如,所述延伸体的所述连接部设置若干磁吸件,所述本体一一对应设置若干磁吸位,每一所述磁吸件磁接于其所对应的一所述磁吸位,从而将所述延伸体磁接于所述本体;优选的,所述本体的背面邻近每一侧边的位置分别设置一所述磁吸位;例如,所述磁吸位为一薄型铁片。又如,所述延伸体的所述连接部设置螺接件,其螺接安装于所述本体;例如,所述延伸体的所述连接部设置若干螺接件,所述本体一一对应设置若干螺接位,每一所述螺接件螺接于其所对应的一所述螺接位,从而将所述延伸体螺接于所述本体;优选的,所述本体的背面邻近每一侧边的位置分别设置一所述螺接位。
所述延伸体设置数据插头,所述手环主体设置数据插座,所述数据插头与所述数据插座适配连接,用于传输数据;例如,所述延伸体设置数据插头,所述本体设置数据插座,所述数据插头与所述数据插座适配连接,用于传输数据。例如,所述数据插头与所述数据插座插接,这样,在所述延伸体安装到所述本体时,同时也实现了数据连接。所述本体的背面设置数据插座,即所述本体邻近所述延伸体的一面设置数据插座,所述延伸体的内面设置数据插头,即所述延伸体邻近所述本体的一面设置数据插头,所述数据插头与所述数据插座的位置相适配,这样,可以方便、准确且有效地实现数据连接。例如,所述本体设置有充电端口,用于插入外部的充电线端为所述本体内部的电池进行充电。为简化设计,优选的,所述数据插座与所述本体上的充电端口一体设置。
例如,所述延伸体设置一扩展显示屏;所述扩展显示屏与所述数据插头连接。例如,所述延伸体的面积大于所述本体的面积,例如,所述延伸体的面积为所述本体的面积的2至100倍,例如,所述延伸体的面积为所述本体的面积的5倍或10倍,这样,在所述延伸体可以设置显示面积为所述本体的面积的5倍或10倍甚至更大面积的扩展显示屏,从而解决了显示屏幕与手腕带监控器体积的矛盾,使得手腕带监控器能够在保持便携性的同时,通过延伸体的扩展显示屏增大显示区域,相对于现有产品,显示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所述本体设置一基础显示屏,例如其为现有的手腕带监控器所常规设置的显示屏;一个应用的例子是,手腕带监控器远离所述延伸体的一面设置显示屏,即所述基础显示屏,并且在所述延伸体设置扩展显示屏,所述基础显示屏与所述扩展显示屏所显示的内容相同或相异设置,例如,分屏显示,即部分内容在所述基础显示屏显示,其余内容在所述扩展显示屏显示。优选的,所述本体设置切换开关,用于在接入所述延伸体时,关闭所述基础显示屏,仅使用所述扩展显示屏,这样有利于节约电能。又如,手腕带监控器的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摄像头、喇叭孔、基础显示屏及若干控制键,其中的摄像头、喇叭孔、基础显示屏及若干控制键均可采用现有产品设计。
例如,所述延伸体具有平板形状,其设置第一容置腔体,其容置所述扩展显示屏;所述扩展显示屏与所述数据插头连接。例如,所述平板形状为矩形或者若干矩形的组合,或者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或其组合等。优选的,所述第一容置腔体设置开槽,以及与所述扩展显示屏的一侧边相固定的边框,所述边框穿设所述开槽,用于拉出或者放入所述扩展显示屏。例如,所述第一容置腔体为具有开槽的半封闭结构,所述扩展显示屏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半封闭结构中,通过所述边框将所述扩展显示屏从所述半封闭结构中拉出或者放入所述半封闭结构中。例如,所述扩展显示屏部分设置于所述半封闭结构中,部分露置于所述半封闭结构之外,优选的,所述扩展显示屏露置于所述半封闭结构之外设置有保护套,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所述扩展显示屏免遭损坏,例如,所述保护套为折叠式橡胶套,其具有内置塑料片的夹层;又如,所述扩展显示屏全部设置于所述半封闭结构中。例如,所述扩展显示屏为矩形,所述边框为矩形中空体,其嵌套所述扩展显示屏,即所述扩展显示屏位于所述边框内,四边均为所述边框。例如,所述边框设置拉槽。优选的,所述拉槽为长条形。例如,所述边框邻近所述半封闭结构的开槽的位置凹入设置拉槽,这样,对拉槽施加拉力即可将所述扩展显示屏从所述半封闭结构中拉出,对所述边框或其拉槽施加推力即可将所述扩展显示屏放入所述半封闭结构中。或者,所述边框设置穿孔。优选的,所述穿孔穿设有拉绳。这样,对拉绳施加拉力即可将所述扩展显示屏从所述半封闭结构中拉出,对所述边框施加推力即可将所述扩展显示屏放入所述半封闭结构中。
为了方便应用所述扩展显示屏,优选的,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开设于所述延伸体的表面,即其远离所述本体的一面,所述延伸体的内面邻近所述本体,其与所述延伸体的表面相背;所述扩展显示屏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体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具有浅槽体结构;所述扩展显示屏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体的所述浅槽体结构中,其显示面背离所述浅槽体结构,即背离所述本体,这样便于观看与使用所述扩展显示屏。例如,所述浅槽体结构为扁平长方体。优选的,所述长方体的高度为2至5毫米,例如,所述扩展显示屏完全位于所述浅槽体结构中,其不凸出到所述浅槽体结构外部;又如,所述扩展显示屏的表面与所述浅槽体结构的表面平齐设置。又如,所述扩展显示屏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浅槽体结构。优选的,所述扩展显示屏至少部分露置于所述延伸体的表面。例如,所述扩展显示屏全部露置于所述延伸体的表面。又如,所述扩展显示屏部分露置于所述延伸体的表面。优选的,所述扩展显示屏具有伸出所述延伸体之外的延伸部。这样,可以制造出更大的扩展显示屏。又如,所述扩展显示屏为折叠显示屏,其折叠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体例如其所述浅槽体结构中。
优选的,所述延伸体设置摄像镜头组件,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延伸体,并连接所述数据插头,这样,在所述摄像镜头组件安装到所述延伸体后,当所述延伸体安装到所述本体时,同时也实现了数据连接。例如,所述摄像镜头组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延伸体的表面,现有的手腕带监控器由于追求便携性和超薄性,内置的镜头组件受到极大工艺制约,严重影响拍照效果,而本实施例通过在延伸体设置可拆卸的摄像镜头组件,其高度可超过1厘米甚至达到10厘米以上,远超现有手腕带监控器的0.5厘米左右,而且还易于携带和使用,并且能够兼容使用专业相机的专业镜头组,使得手腕带监控器配置延伸体及所述摄像镜头组件之后,能够作为高档相机使用,充分利用手腕带监控器内部的高新技术,例如手腕带监控器的处理器、处理方式等,成像效果可以超过中高档相机。优选的,所述延伸体设置支架安装区,用于安装照相所用的支架。例如,所述支架安装区为一螺孔;由于所述延伸体大于所述本体,且厚度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做到大且牢固的支架安装区,这是现有手腕带监控器所无法做到的。
为了提高电源供应能力,优选的,所述延伸体设置第二容置腔体,其容置第二蓄电池,用于为所述扩展显示屏供电。这样,可以提供额外的电源供应,扩展显示屏无需利用本体的电池。为了充分利用厚大延伸体的电池能力,优选的,所述第二容置腔体还设置与所述第二蓄电池连接的充电电路,所述延伸体设置与所述充电电路连接的充电插头,所述本体设置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插头与所述充电插座适配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用于通过所述充电电路及所述充电插座连接所述本体内部的第一蓄电池并为其充电。这样,可以利用延伸体作为一个充电设备,为本体的第一蓄电池进行充电,从而增加了电量供应,大大提升了手腕带监控器的续航时间。又如,所述本体设置有充电插座,为简化设计,优选的,所述数据插座与所述本体上的充电插座一体设置。
为了提升第二蓄电池的电源供应能力,优选的,所述第二容置腔体还设置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的无线充电模块。例如,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有充电线圈。这样,可以通过无线充电方式,不断地为所述第二蓄电池进行充电。为了提升第二蓄电池对第一蓄电池的充电效率,优选的,所述无线充电模块设置有升压单元,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充电效果。例如,所述第二容置腔封闭设置,即其中的第二蓄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等组件封闭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中,不易取出;优选的,所述第二容置腔密封设置,这样可以获得较好的防水效果。为了便于散热,又如,所述第二容置腔封闭设置,且设置若干透气孔,例如,透气孔位于所述延伸体的各个侧边。
优选的,所述扩展显示屏具有柔性屏体。例如,所述扩展显示屏具有柔性OLED屏体,优选的,所述延伸体折叠设置。例如,所述延伸体对折设置。或者,所述延伸体三折设置。或者,所述延伸体弯曲设置。优选的,所述延伸体弯曲设置为圆筒形。优选的,所述扩展显示屏卷曲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内部。例如,所述扩展显示屏卷曲为圆形。或者,所述扩展显示屏卷曲为螺旋形。这样,极大增加了所述扩展显示屏的可视面积,使得扩展显示屏更大。
优选的,所述前盖与所述本体枢接;又如,所述前盖与所述本体铰接设置。优选的,所述前盖与所述本体分离设置。例如,所述前盖与所述本体通过所述柔性显示屏连接。例如,所述柔性显示屏在平展状态下具有矩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第一端部设置于所述前盖,第二端部设置于所述本体。例如,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矩形结构的一侧边设置于所述前盖,与该侧边相对的另一侧边设置于所述本体。为了便于卷曲或者折合,优选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部空置,即,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中部没有与所述前盖或所述本体连接。为了增强所述柔性显示屏的物理强度,避免损坏,优选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中部下方设置柔性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中部;例如,所述柔性支撑部可弯曲或卷曲设置。例如,所述柔性支撑部为具有半圆形横截面的橡胶条。
例如,所述前盖具有形变结构,例如,其包括柔性橡胶体,用于保护所述柔性显示屏。例如,所述前盖设置有框架条及固定于所述框架条的柔性橡胶体;例如,所述框架条与所述本体枢接,或者与所述本体铰接设置,而所述柔性橡胶体软性覆盖所述柔性显示屏或所述本体。优选的,所述前盖围绕所述本体设置;例如,所述前盖至少部分外包所述本体,即,所述前盖在所述本体外部包覆所述本体的部分或全部。例如,所述前盖全部外包所述本体。又如,所述前盖部分外包所述本体。例如,所述前盖为一块盖板;又如,所述前盖固定于所述延伸体;又如,所述前盖与所述延伸体整体形成手腕带监控器的一个外套件。
优选的,所述本体为中空圆柱体,用于穿过手。所述前盖围绕所述中空圆柱体设置。例如,所述柔性显示屏卷曲绕在所述中空圆柱体外部,形成一卷类似于圣旨或者卷帙形状,展开即可显示。优选的,所述柔性显示屏卷曲绕在所述中空圆柱体外部形成至少一层显示屏绕体,例如,显示屏绕体以所述中空圆柱体为卷轴,卷绕在所述中空圆柱体外部。例如,形成一层、两层或多层显示屏绕体,使用时像卷纸一样展开即可,这样相对于一层平面结构的传统显示屏,极大增加了显示区域,特别适合手腕带监控器、智能臂套等体积较小的设备。
例如,所述本体具有一对侧面以及一对侧边。优选的,所述前盖围绕所述本体的一对侧面以及一侧边。或者,所述前盖围绕所述本体的一对侧面以及一对侧边。例如,所述本体具有压扁的圆柱体形状,其具有一对侧面、一对侧边,以及两个端部,所述前盖围绕所述本体的一对侧面以及一侧边,或者,所述前盖围绕所述本体的一对侧面以及一对侧边。
例如,所述本体具有连接端部,其设置所述数据插座。例如,所述本体具有凸出位置,其设置所述连接端部;优选的,所述连接端部还设置充电插座,其与所述充电插头或者外部的充电端子适配连接,用于为本体的第一蓄电池进行充电。优选的,所述连接端部还设置振动充电模块,用于在携带时充分利用震动的能量,为本体的第一蓄电池进行充电。例如,所述振动充电模块密封设置于所述连接端部的内腔中。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形成的手腕带监控器;或者,采用臂套主体替代上述各实施例的各技术方案中的手环主体,所得到智能臂套,即,一种智能臂套,起包括上述各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例如,一种智能臂套,包括臂套主体及其延伸体;所述延伸体与所述手环主体活动连接;所述延伸体设置数据插头,所述手环主体设置数据插座,所述数据插头与所述数据插座适配连接,用于传输数据;所述延伸体具有平板形状,其设置第一容置腔体,其容置一扩展显示屏;所述扩展显示屏与所述数据插头连接;以此类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腕带监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环主体及其延伸体,及其组网通信系统、工位员工探测系统、手腕带断电监测系统;
所述延伸体与所述手环主体活动连接;
所述延伸体设置数据插头,所述手环主体设置数据插座,所述数据插头与所述数据插座适配连接,用于传输数据;
所述延伸体具有平板形状,其设置第一容置腔体,其容置一扩展显示屏;
所述扩展显示屏与所述数据插头连接;
其中,组网通信系统,将布施于安装车间内部的多台手腕带监控器进行连接组网,将测量数据与状态进行上传,存储并显示于后台监控中心;组网方式灵活且多样,有线方式支持RS232、RS485、CANBUS三种现场总线入网方式,无线支持一对多集束式和接力式;
采用级联式的连接方式;有线通信采取相应的通信方式,就近将一条产线或一个车间内的腕带监控器互相连接起来,级联连接,极大的方便了布线施工且提高的通信的可靠性;
将该通信线路的末端连接到总线转网络的转换器上,接入局域网;完成组网通信通道的建立;
工位员工探测系统,使用人体探测的传感器,对工位上的员工进行测量,如员工入座,未正确配戴手腕带,则进行报警提示;该测量传感器采用但不限于红外人体探测传感器;将探测信号传输给手腕带监控器的主机,由主机结合该探测信号与手腕带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
其中,手腕带测量插座为金属圆弧型,直接连接手腕带的插头,用于进行手腕带系统电阻的测量;置于PCB板上且位于手腕带插座圆弧包围内的弹片,用于分段测量;弹片一与弹片二用于检测信号脉冲的互检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腕带监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体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手环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手腕带监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体插接固定于所述手环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腕带监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体折叠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手腕带监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体对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手腕带监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体三折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腕带监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体弯曲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手腕带监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体弯曲设置为圆筒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腕带监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体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手环主体活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手腕带监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显示屏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数据插头连接。
CN201720563518.5U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手腕带监控器 Active CN2071339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63518.5U CN207133967U (zh)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手腕带监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63518.5U CN207133967U (zh)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手腕带监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33967U true CN207133967U (zh) 2018-03-23

Family

ID=61631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63518.5U Active CN207133967U (zh) 2017-05-19 2017-05-19 一种手腕带监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339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088555A1 (en) Wireless charging equipment for mobile phones
CN104536318A (zh) 一种电力现场作业可穿戴智能装备
CN206865165U (zh) 充电器
CN207133967U (zh) 一种手腕带监控器
CN105589524A (zh) 一种智能终端
CN107103741A (zh) 一种手腕带监控器
CN104578259A (zh) 一种具有便捷充电系统装置的智能穿戴产品
CN109361418B (zh) 一种无人机地面通信装置
CN105411123B (zh) 一种智能手环
CN206641471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扣环模块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01044460Y (zh) 一种可携式电器的保护与供电装置
CN105427750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04929050U (zh) 一种矿用4g巡检仪
CN207117785U (zh) 一种室外太阳能pir电池版无线摄像机
CN106602677A (zh) 一种便携式供电装置及方法
CN201629589U (zh) 一种手机备用电源装置
CN208142875U (zh) 一种便于收纳携带的电子产品用充电器
CN203340208U (zh) 充电式可视门铃
CN106324305A (zh) 一种便携式电能表
CN201804978U (zh) 智能手机的外置电池
CN206896329U (zh) 一种智能型皮肤美容系统
CN206540958U (zh) 一种蓄电池内阻智能测试仪
CN220085600U (zh) 一种便携式led显示屏
CN211656266U (zh) 输电线路图像视频录像装置
CN105573433A (zh) 一种便携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