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31228U - 隐形门吸 - Google Patents

隐形门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31228U
CN207131228U CN201720950961.8U CN201720950961U CN207131228U CN 207131228 U CN207131228 U CN 207131228U CN 201720950961 U CN201720950961 U CN 201720950961U CN 207131228 U CN207131228 U CN 207131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ion bar
door
main motion
body shell
inh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5096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光明
石艺
孙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95096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31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31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3122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隐形门吸,门吸主体包括主体壳、主活动杆、弹性装置、转轴和限位凸起,主体壳的顶端设置有与主活动杆相互配合的导向通槽,主活动杆的一端通过转轴和主体壳连接,主活动杆的另一端通过弹性装置活动嵌设在主体壳的导向通槽中,主要活动杆上设置有限位凸起和限位孔,制动机构与限位孔相互配合,通过制动机构控制主活动杆从主体壳中弹出,主活动杆通过限位凸起和主体壳卡合限位。该门吸在使用过程中不移位不会破坏木质地板和装饰地面,全部隐藏于地面以下,美观,使用安全;使用寿命长;可安装在门后任意处;操作简便;保持吸力大;手动或脚动控制,不消耗电能,节约电力。

Description

隐形门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门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隐形门吸。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由于某种需要,要求门一直处于打开的状态,门吸作为一种固定门板的用具广泛地用于家庭、办公、生产等各个领域中,现有技术中,截止到目前,我国市场上正在出售的门吸产品有以下4种类。1.立柱式;2.吸片式;3.立卧式;4.电磁及电动门吸等。以上1-3类门吸产品的缺点是:1.影响室内美观:尤其是立柱式门吸,一部分装在门上,一部分装在墙上或地上,通过磁力的作用将门固定住。2.极易绊倒使用者;由于这门吸安装时突出于墙体、地面或门板,当行人走过时,会导致意外绊倒现象,尤其是婴幼儿在室内爬行或玩耍时,突起物容易对婴幼儿造成磕碰和伤害,因此,现有的门吸存在极大的危险隐患;3.使用极易移位而损坏木质地板和装饰地面;4.门吸使用寿命较短:门吸大部分安装在门板的下方,在门通过门吸吸合的过程中,往往产生极大的冲击力,而在拉开门的过程中会产生极大的拉力,受力不均匀,对冲击力和拉力的承受力比较小,而且经常如此也容易损坏门及门框;5.使用角度狭窄,只能安装在门后和墙之间不超过门吸的长度。当需要清理室内卫生时,还会妨碍清理工作。
另外特别还需要指出:吸片式门吸,由于吸力方向和方式与门的运动方向不一致,导致吸力效能低下,门吸作用不大;同时还存在门底与地面的距离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的安装使用缺陷。电磁及电动式门吸,使用中当需要发挥门吸功能时需要通电而浪费电力致使使用费用大,因而只能在特殊地方使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门吸在人们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市面上门吸种类有限,结构具有局限性,除了在外观上不断进行修饰外,并没有针对内部构造进行具有突破性的创新,且安装普遍突出于墙体、地面或门板。因此,如何实用新型隐形门吸,将门吸全部隐藏在地面以下位置,既能克服现有门吸中存在的上述种种缺陷,同时又能保障使用安全性,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门吸设置在地面以上导致安全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隐形门吸。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隐形门吸,包括门吸主体和制动机构,门吸主体包括主体壳、主活动杆、弹性装置、转轴和限位凸起,主体壳的顶端设置有与主活动杆相互配合的导向通槽,主活动杆的一端通过转轴和主体壳连接,主活动杆的另一端通过弹性装置活动嵌设在主体壳的导向通槽中,主要活动杆上设置有限位凸起和限位孔,制动机构与限位孔相互配合,通过制动机构控制主活动杆从主体壳中弹出,主活动杆通过限位凸起和主体壳卡合限位。
进一步的,主活动杆上设置有限位开关和至少一个指示灯,指示灯通过限位开关和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主活动杆和与其相互配合的导向通槽分别设置为截面呈方形、圆形或其他异形结构的柱体结构。
主体壳设置为顶端开设长方形导向通槽的中空长方体结构。
主活动杆设置为两侧底端设置有限位凸起的长方体杆或圆柱体杆。
进一步的,所述制动机构包括按压块、限位块、弹簧a、弹簧b、水平连杆、竖直连杆和圆盘,所述圆盘沿着径向嵌设在主体壳的侧壁内,转盘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轴,主体壳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凹槽a,限位块嵌设在凹槽a内,主体壳的上端面设置有凹槽b,按压块设置在凹槽b内,水平连杆和竖直连杆的一端分别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设置在圆盘上,水平连杆的另一端和限位块连接,竖直限位杆的另一端和按压块连接,弹簧a套设在限位块和凹槽a之间的水平连杆上,弹簧b套设在按压块和凹槽b之间的竖直连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起沿着主活动杆外侧壁向外凸出延伸设置为带有限位斜坡的三角形限位板,限位斜坡沿着主活动杆的固定端至主活动杆的自由端倾斜向下,限位凸起沿着主活动杆的两外侧壁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为至少一对限位柱,限位柱沿着主活动杆外侧壁向外凸出延伸设置,限位柱之间的连线呈倾斜式限位斜线,限位斜线沿着主活动杆的固定端至主活动杆的自由端倾斜向下。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装置设置为压簧、气压装置、液压装置或弹力机械混合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主活动杆上设置有指示灯、反射膜或反射玻璃(可采用红色、黄色、绿色……)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吸合装置,吸合装置设置为一对相互吸附的磁体或一对相互啮合的弹簧卡和卡合柱,一对磁体或弹簧卡、卡合柱分别对应设置在主活动杆自由端面上或门体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吸合装置的弹簧卡的开口端部相对缩聚形成卡合部,沿着卡合部向内呈曲线弧形扩展形成侧凹部,卡合部和侧凹部连接为横截面呈葡萄状的一体式通孔结构;卡合柱设置为纵向圆柱体a或横截面呈葡萄状的柱体b,纵向圆柱体a的直径大于卡合部的宽度且小于侧凹部的宽度;柱体b的加厚端部以形状相互配合连接的方式啮合在弹簧卡的侧凹部。
进一步的,还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螺丝和底座,底座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地面以下,主体壳的侧壁上开设有≥2个螺纹孔,固定螺丝通过螺纹孔将主体壳和底座固定连接。
螺纹孔的数目开设为2个,或螺纹孔的数目开设为3个,或螺纹孔的数目开设为4个、5个、6个、8个或10个,多个螺纹孔的固定稳定性强。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底层垫片,底层垫片设置在主体壳的底部,固定螺丝通过螺纹孔将含底层垫片的主体壳和底座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膨胀螺丝可替换为发泡材料或化学粘接剂。
所述门吸设置在门体活动面积范围内的地面上任意位置。
主活动杆上设置有限位开关和至少一个指示灯,电源的电池嵌设在主活动杆的内部,限位开关设置在主活动杆的侧壁上,指示灯通过限位开关和电池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一、本实用新型中的隐形门吸是一种全新的创新性设计,突破了当今市场上正在出售的和用户正在使用的全部式样的门吸。该门吸能完全隐藏在地面或地板面或装饰地面以下的位置,易于工业化生产,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二、本品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门吸的相关缺点,具体突出的优点和特点如下:
1.隐藏,美观:隐藏式门吸理论上几乎可以使门与地面之间的间隙为零,保证了室内布局的美观,装饰效果,结构简单新颖,大大降低了门吸的制作成本,组装便捷,易于工业化生产。
2.使用安全:由于门吸整体安装在地面以下位置,具有不可视性,抗干扰能力强,保证了门吸使用过程的安全性,门吸在开启状态,起到固定门的作用,在闭合状态,完全隐藏在地面以下的位置,避免了意外绊倒现象,保证了人身安全,不占用空间,具有安全可靠、方便实用,老少皆宜,适用性广阔。
3.使用不移位不会破坏木质地板和装饰地面:门吸安装快速便捷,起主要作用的门吸头沿着竖直方向开启和闭合,在开启和闭合的状态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避免对地板、瓷砖等装饰材料产生破坏。
4.使用寿命长:保持隐藏式状态,不会受到外力的破坏,通过拉力以及抗冲击力的实验测试,本实用新型中的门吸可承受的普通门体最大抗冲击力次数超过现有市面上出售的门吸抗冲击次数,门吸没有发生任何形变或折损,使用寿命远远超越现有市面上出售的门吸寿命。
5.可安装在门后任意处:隐藏式结构使门吸在不使用的状态下,隐蔽在地面以下位置,因此可旋转门后任意位置进行安装,不仅提高了安装位置的灵活性,且可实现门体在任意角度进行开启限位。
6.操作简便:既可通过手动方式操控,也可同脚动方式操控,仅通过按压制动机构的按压块即可实现门吸的开启,通过按压门吸的主活动杆,可实现门吸完全卡合隐藏在主体壳内。
7.保持吸力大:门吸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磁体的磁力作用,使门体与门吸的主活动杆的自由外端面相互卡合,门吸的主活动杆与门体呈接近的90°的垂直排布设置,在门通过门吸吸合的过程中,可承受的冲击力和拉力非常大,稳定性强,且不容易损坏门及门框,同时也延长了门吸的使用寿命。
8.节约电力:本实用新型的门吸手动或脚动控制即可,通过制动装置和弹性装置的弹性压缩性能实现门吸的启闭,不需要电力,不产生耗电量,具有极大的节电效果,保证了门吸的长期使用寿命。
9、本实用新型中的吸合装置结构新颖,卡合柱以形状相互配合连接和传力连接的方式夹持在弹簧卡的侧凹部内,利用弹簧卡自身在变形后的回复力作为卡合柱的夹持力,提高门体与门吸卡合接触的便利性,在保证了牢固夹持的同时,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弹簧卡头重量轻、使用寿命长,降低了成本,利于工业化生产。
10、本实用新型中的指示灯在限位器的控制下,当处于弹出地面且没有门体与其相互卡合时,指示灯处于常亮状态,起到指示的作用;当门体与主活动杆卡合及主活动杆卡合在主体壳内不使用时,指示灯处于常灭状态,起到节电的作用。指示灯、反射膜、反射玻璃均起到安全提示的作用,提高了使用安全性,同时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门吸使用状态下主活动杆端部弹出主体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a;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门吸不使用状态下主活动杆完全套设在主体壳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a;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门吸使用状态下主活动杆端部弹出主体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b;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门吸不使用状态下主活动杆完全套设在主体壳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b;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带限位板的主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带限位柱的主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带限位板的主活动杆弹出主体壳的侧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带限位柱的主活动杆弹出主体壳的侧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带限位柱的主活动杆完全套设在主体壳内的侧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带底层垫片和底座的门吸使用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制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a;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制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b;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圆盘替换为连接杆的制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磁体的门吸与门体相互吸合的配合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卡合柱与主活动杆上的弹簧卡相互接触的配合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弹簧卡的门吸和门体相互吸合的俯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指示灯的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带指示灯和限位器的门吸在使用状态下的侧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体壳;2、主活动杆;3、限位板;4、限位柱;5、限位孔;6、转轴;7、弹性装置;8、底层垫片;9、底座;10、膨胀螺丝;11、按压块;12、弹簧b;13、凹槽b;14、水平连杆;15、凹槽a;16、弹簧a;17、限位块;18、中心轴;19、圆盘;20、竖直连杆;21、门体;22、弹簧卡;23、卡合柱;24、指示灯;25、限位器;26、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5、图7、10任一图所示,隐形门吸,包括门吸主体和制动机构,门吸主体包括主体壳1、主活动杆2、弹性装置7、转轴6和限位凸起,所述弹性装置7设置为压簧,主体壳1的顶端设置有与主活动杆2相互配合的导向通槽,主活动杆2的一端通过转轴6和主体壳1连接,主活动杆2的另一端通过弹性装置7活动嵌设在主体壳1的导向通槽中,主体壳1设置为顶端开设长方形导向通槽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主体壳1设置为中空长方体结构,主活动杆2和与其相互配合的导向通槽分别设置为截面呈方形的柱体结构。主要活动杆上设置有限位凸起和限位孔5,制动机构与限位孔5相互配合,通过制动机构控制主活动杆2从主体壳1中弹出,主活动杆2通过限位凸起和主体壳1卡合限位。主活动杆2设置为两侧底端设置有限位凸起的长方体杆,所述限位凸起沿着主活动杆2外侧壁向外凸出延伸设置为带有限位斜坡的三角形限位板3。限位斜坡沿着主活动杆2的固定端至主活动杆2的自由端倾斜向下。限位凸起沿着主活动杆2的两外侧壁对称设置。
还设置有吸合装置,将门吸设置在门体21活动面积范围内的地面上任意一个位置,吸合装置的门吸头和门吸座分别设置为一对相互吸附的磁体,一对磁体分别对应设置在主活动杆2自由端面上和与主活动杆2自由端面相互对应的门体21上。
如图14所示,门体21与门吸接触时,门体21上的磁体与主活动杆2自由端面上的磁体相互吸合;门体21与门吸分离时,门体21上的磁体与主活动杆2自由端面上的磁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冲破磁体自身的吸附力,使二者相互分离。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初始状态下,门吸主壳体上的限位块17卡合在门吸的主活动杆2上的限位孔5中,采用限位板3结构的限位凸起相应隐藏在主体壳1的内部,主活动杆2整体卡合在主体壳1内部,主活动杆2和主体壳1之间的压簧处于压缩状态。
具体运行过程为:
当使用时:
如图2和图4所示,首先用脚(或者手)将制动机构中的按压块11向下按压,给按压块11一个压力,按压块11驱动限位块17从主活动杆2的限位孔5中抽出,此时,主活动杆2内的压簧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带动主活动杆2相对于主体壳1相对向上运动,主活动杆2以转轴6为支撑点采用杠杆原理使主活动杆2的自由端部向上移动,主活动杆2会在压簧的作用下自动弹出地面(或地板面或装饰地面),即主活动杆2和主体壳1之间形成最大的高度差,此时可将门体21上的磁体与门吸主活动杆2自由端部的磁体通过磁力吸合在一起。与此同时,主活动杆2上的限位板3沿着主体壳1的底端向上移动至主体壳1的顶端,主活动杆2的限位板3与开设导向通槽的主体壳1的顶壁之间相互卡合,对主活动杆2形成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主活动杆2脱离出主体壳1,使主活动杆2保持在与主体壳1上端面的最大高度差处。此时可将门体21上的磁体与门吸的主活动杆2上的磁体通过磁力吸合在一起。
当不使用时:
通过外力将门体21拉开,使门体21上的磁体与门吸的主活动杆2上的磁体磁力消失,用脚(或者手)将主活动杆2向下按压,给主活动杆2一个压力,主活动杆2将压力传递给主活动杆2内部的压簧,压簧压缩,带动主活动杆2相对于主体壳1相对向下运动,主活动杆2以转轴6为支撑点采用杠杆原理使主活动杆2的自由端部向下移动,主活动杆2上的限位板3沿着主体壳1的顶端端向下移动至主体壳1的底端,当主活动杆2的限位孔5与制动机构的限位块17位置相互对应时,限位块17在弹簧a16的弹力作用下卡合在限位孔5中,限位块17和限位孔5的配合对主活动杆2形成一定的限位作用,此时主活动杆2的上端面与主体壳1的上端面(地面位置或地板面或装饰地面)持平,使主活动杆2完全隐藏在主体壳1的内部,使门吸恢复到使用前的原始位置处,使主活动杆2隐藏在主体壳1内,即使门吸整体隐藏在地面(或地板面或装饰地面)相持平或以下位置。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不同于实施例1,如图6、8、9任一图所示,隐形门吸,包括门吸主体和制动机构,门吸主体包括主体壳1、主活动杆2、弹性装置7、转轴6和限位凸起,弹性装置7设置为压簧,主体壳1的顶端设置有与主活动杆2相互配合的导向通槽,主活动杆2的一端通过转轴6和主体壳1连接,主体壳1设置为顶端开设长方形导向通槽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主活动杆2的另一端通过弹性装置7活动嵌设在主体壳1的导向通槽中,主活动杆2和与其相互配合的导向通槽分别设置为截面呈方形的柱体结构,主活动杆2设置为两侧底端设置有限位凸起的长方体杆,主要活动杆上设置有限位凸起和限位孔5,制动机构与限位孔5相互配合,通过制动机构控制主活动杆2从主体壳1中弹出,主活动杆2通过限位凸起和主体壳1卡合限位。限位凸起设置为至少一对限位柱4,限位柱4沿着主活动杆2外侧壁向外凸出延伸设置,限位柱4之间的连线呈倾斜式限位斜线,限位斜线沿着主活动杆2的固定端至主活动杆2的自由端倾斜向下。
还设置有吸合装置,所述吸合装置的弹簧卡22的开口端部相对缩聚形成卡合部,沿着卡合部向内呈曲线弧形扩展形成侧凹部,卡合部和侧凹部连接为横截面呈葡萄状的一体式通孔结构;卡合柱23设置为纵向圆柱体a或横截面呈葡萄状的柱体b,纵向圆柱体a的直径大于卡合部的宽度且小于侧凹部的宽度;柱体b的加厚端部以形状相互配合连接的方式啮合在弹簧卡22的侧凹部。
如图15和图16所示,卡合柱23设置在门体21上,弹簧卡22设置在门吸的主活动杆2上,门体21与门吸接触时,门体21上的卡合柱23与主活动杆2自由端面上的弹簧卡22相互卡合;门体21与门吸分离时,门体21上的卡合柱23与主活动杆2自由端面上的弹簧卡22在外力的作用下冲破弹簧卡22自身的弹力,使二者相互分离。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初始状态下,门吸主壳体上的限位块17卡合在门吸的主活动杆2上的限位孔5中,采用限位板3结构的限位凸起相应隐藏在主体壳1的内部,主活动杆2整体卡合在主体壳1内部,主活动杆2和主体壳1之间的压簧处于压缩状态。
具体运行过程为:
当使用时:
如图2和图4所示,首先用脚(或者手)将制动机构中的按压块11向下按压,给按压块11一个压力,按压块11驱动限位块17从主活动杆2的限位孔5中抽出,此时,主活动杆2内的压簧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带动主活动杆2相对于主体壳1相对向上运动,主活动杆2以转轴6为支撑点采用杠杆原理使主活动杆2的自由端部向上移动,主活动杆2会在压簧的作用下自动弹出地面(或地板面或装饰地面),即主活动杆2和主体壳1之间形成最大的高度差,此时可将门体21上的磁体与门吸主活动杆2自由端部的磁体通过磁力吸合在一起。与此同时,主活动杆2上的限位柱4沿着主体壳1的底端向上移动至主体壳1的顶端,主活动杆2的限位板3与开设导向通槽的主体壳1的顶壁之间相互卡合,对主活动杆2形成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主活动杆2脱离出主体壳1,使主活动杆2保持在与主体壳1上端面的最大高度差处。此时可将门体21上的磁体与门吸的主活动杆2上的磁体通过磁力吸合在一起。
当不使用时:
通过外力将门体21拉开,使门体21上的磁体与门吸的主活动杆2上的磁体磁力消失,用脚(或者手)将主活动杆2向下按压,给主活动杆2一个压力,主活动杆2将压力传递给主活动杆2内部的压簧,压簧压缩,带动主活动杆2相对于主体壳1相对向下运动,主活动杆2以转轴6为支撑点采用杠杆原理使主活动杆2的自由端部向下移动,主活动杆2上的限位柱4沿着主体壳1的顶端端向下移动至主体壳1的底端,当主活动杆2的限位孔5与制动机构的限位块17位置相互对应时,限位块17在弹簧a16的弹力作用下卡合在限位孔5中,限位块17和限位孔5的配合对主活动杆2形成一定的限位作用,此时主活动杆2的上端面与主体壳1的上端面(地面位置或地板面或装饰地面)持平,使主活动杆2完全隐藏在主体壳1的内部,使门吸恢复到使用前的原始位置处,使主活动杆2隐藏在主体壳1内,即使门吸整体隐藏在地面(或地板面或装饰地面)相持平或以下位置。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不同于实施例1,如图15、16所示,制动机构包括按压块11、限位块17、弹簧a16、弹簧b12、水平连杆14、竖直连杆20和圆盘19,所述圆盘19沿着径向嵌设在主体壳1的侧壁内,转盘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轴18,主体壳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凹槽a15,限位块17嵌设在凹槽a15内,主体壳1的上端面设置有凹槽b13,按压块11设置在凹槽b13内,水平连杆14和竖直连杆20的一端分别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设置在圆盘19上,水平连杆14的另一端和限位块17连接,竖直限位杆的另一端和按压块11连接,弹簧a16套设在限位块17和凹槽a15之间的水平连杆14上,弹簧b12套设在按压块11和凹槽b13之间的竖直连杆20上。
水平连杆14在圆盘19上的水平位移量与限位块17在凹槽a15内的位移量一致,竖直连杆20在圆盘19上的竖直位移量与按压块11在凹槽b13内的位移量一致。
如图17、图18所示,将门吸设置在门体21活动面积范围内的地面上任意一个位置,门吸的主活动杆2端部设置有弹簧卡22,门体21上设置有与弹簧卡22相互配合的卡合柱23,弹簧卡22的开口端部相对缩聚形成卡合部,沿着卡合部向内呈曲线弧形扩展形成侧凹部,卡合部和侧凹部连接为横截面呈葡萄状的一体式通孔结构;卡合柱23设置为纵向圆柱体a或横截面呈葡萄状的柱体b,纵向圆柱体a的直径大于卡合部的宽度且小于侧凹部的宽度;柱体b的加厚端部以形状相互配合连接的方式啮合在弹簧卡22的侧凹部。
门吸的具体运行和使用过程与实施例1中的运行过程一致。
制动机构的具体运行过程为:
在初始状态下,制动机构的限位块17卡合在主活动杆2的限位孔5内,主活动杆2上的限位凸起嵌设在主体壳1的底部。
当使用时:
首先用脚(或者手)将制动机构中的按压块11向下按压,给按压块11一个压力,按压块11压缩竖直连杆20向下运动,竖直连杆20驱动圆盘19沿着顺时针旋转,与此同时,按压块11在沿着凹槽b13从上到下发生位移的过程中对弹簧b12进行压缩;在圆盘19顺时针旋转时,圆盘19驱动与之相连接的水平连杆14发生水平位移,水平连杆14带动限位块17沿着凹槽a15自外向内移动,限位块17从限位孔5中抽出,在内部压簧的弹力作用下主活动杆2相对于主体壳1相对向上运动,主活动杆2以转轴6为支撑点采用杠杆原理使主活动杆2的自由端部向上移动,主活动杆2上的限位凸起沿着主体壳1的底端向上移动到顶端。即主活动杆2和主体壳1之间形成最大的高度差,门体21与门吸接触时,利用弹簧卡22自身在变形后的回复力作为卡合柱23的夹持力,通过卡合部将卡合柱23夹合,此时可将门上的卡合柱23与门吸的主活动杆2的自由端部的弹簧卡22通过卡合弹力吸合在一起。此时,松开脚(或者手),按压块11在弹簧b12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复位回到原始状态。
由于限位块17完全卡合在凹槽a15内,限位块17的一端卡合在主活动杆21的外侧壁上,同时在凹槽a15内的限位块17对弹簧a16形成的压力,使弹簧a16处于压缩状态。
当不使用时:
门体21与门吸分离时,门体21上的卡合柱23在外力的作用下冲破弹簧卡22自身的弹力,从卡合部脱离出来。直接用脚(或者手)将主活动杆2向下按压,给主活动杆2一个压力,主活动杆2将压力传递给主活动杆2内部的压簧,压簧压缩,主活动杆2上的限位凸起随着主活动杆2沿着主体壳1的顶端向下移动至主体壳1的底端,带动主活动杆2相对于主体壳1相对向下运动,主活动杆2以转轴6为支撑点采用杠杆原理使主活动杆2的自由端部向下移动,当主活动杆2的限位孔5与制动机构的限位块17位置相互对应时,限位块17在弹簧a16的弹力作用下水平移动到限位孔5中,限位块17在弹簧a16的弹力作用下卡合在限位孔5中,限位块17在移动的同时拉动水平连杆14沿水平方向复位移动,水平连杆14带动圆盘19沿着转轴6逆时针旋转,圆盘19的旋转带动竖直连杆20回位到原始位置。限位块17、固定圆柱和卡槽的配合对主活动杆2形成一定的限位作用,此时主活动杆2的上端面与主体壳1的上端面(地面位置或地板面或装饰地面)持平,使主活动杆2完全隐藏在主体壳1的内部,使门吸恢复到使用前的原始位置处,使主活动杆2隐藏在主体壳1内,即使门吸整体隐藏在地面(或地板面或装饰地面)相持平或以下位置。
根据门吸的使用情况,不断循环往复上述操作过程。
另外,按压块11、弹簧b12、凹槽b13可沿着垂直于主体壳1中心轴18线的方向设置在主体壳1的两个外侧壁上,此时,与按压块11相互连接的竖直连杆20替换为水平方向的支撑连杆,从主体壳1的外侧壁水平按压按压块11时,按压块11带动水平方向的支撑连杆推动圆盘19旋转,从而控制限位块17沿着限位孔5伸缩。
另外,如图13所示,制动机构的圆盘19可替换为以中心轴18为同一连接轴的一对连杆,该对连杆分别和水平连杆14、竖直连杆20连接。
实施例4
在实施例的基础上,不同于实施例,如图10和图14所示,隐形门吸,还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螺丝和底座9,主体壳1的侧壁上开设有个螺纹孔(可开设2个、3个、4个、6个或8个),主体壳1的顶端设置有与主活动杆2相互配合的导向通槽,主活动杆2的一端通过转轴6和主体壳1连接,主活动杆2的另一端通过弹性装置7活动嵌设在主体壳1的导向通槽中,主要活动杆上设置有限位凸起和限位孔5,制动机构与限位孔5相互配合,通过制动机构控制主活动杆2从主体壳1中弹出,主活动杆2通过限位凸起和主体壳1卡合限位。底座9的长宽尺寸和主体壳1的长宽尺寸一致,底座9通过膨胀螺丝10固定在地面以下,固定螺丝通过螺纹孔将主体壳1和底座9固定连接。
具体运行和使用过程与实施例1中的运行过程一。区别在于初始安装方式的不同,实施例1或2或3中的门吸的主体壳1直接埋藏在地面以下,而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前,先通过膨胀螺丝10将底座9固定在地面以下,再用固定螺丝通过螺纹孔将主体壳1和底座9固定连接。该连接方式提高了门吸的底部固定支撑稳定性,底座9与地面之间形成一水平的支撑平台,为门吸和地面之间形成一道保护屏障,避免门吸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下滑的现象,保证了门吸长期维持平衡稳定的状态,安装快速均匀,有利于提高门吸的安装效率。
当膨胀螺丝10采用发泡材料或化学粘接剂时,底座9通过泡材料或化学粘接剂固定安装在地面以下,固定螺丝通过螺纹孔将门吸的主体壳1和底座9固定连接。便于拆卸和安装,易于维护。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不同于实施例4,如图10和图14所示,隐形门吸,还包括底层垫片8,主体壳1的顶端设置有与主活动杆2相互配合的导向通槽,主活动杆2的一端通过转轴6和主体壳1连接,主活动杆2的另一端通过弹性装置7活动嵌设在主体壳1的导向通槽中,主要活动杆上设置有限位凸起和限位孔5,制动机构与限位孔5相互配合,通过制动机构控制主活动杆2从主体壳1中弹出,主活动杆2通过限位凸起和主体壳1卡合限位。底层垫片8设置有3层(或4层、5层或6层),底层垫片8采用弹性材质制备而成,底层垫片8的长宽尺寸与主体壳1的长宽尺寸一致,底层垫片8设置在主体壳1的底部;底座9的直径与主体壳1的外径设计一致,且相互配合,底座9通过膨胀螺丝10固定在地面以下,固定螺丝通过螺纹孔将含底层垫片8的主体壳1和底座9固定连接。
门吸的主体壳1和底座9之间设置有底层垫片8,底层垫片8具有一定的弹性作用,在压力作用下同时具有一定的密封性能,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门吸设计为隐藏式,因此,在安装在地面以下位置时,通过增减底层垫片8的厚度,控制门吸主体壳1安装在地面以下的精确位置,既能保证门吸整体隐藏在地面以下,同时又保证门吸的主活动杆2的良好控制性能,因此,底层垫片8的设计主要目的是提高了门吸安装的精确度,保证了安装好的门吸的美观性和使用便捷性。
实施例6
如图17和图18所示,主活动杆2上设置有限位开关和至少一个指示灯24,指示灯24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设置在主活动杆2顶端的侧壁上,另一个设置在主活动杆2的顶端,电源的电池26嵌设在主活动杆2的内部,限位开关设置在主活动杆2的侧壁上,指示灯24通过限位开关和电池26连接。当主活动杆2从主体壳1中自动弹出地面(或地板面或装饰地面)时,主活动杆2的限位开关处于常开状态,如果此时门体21没有和主活动杆2相互卡合,则此时指示灯24处于常亮状态,起到安全指示的作用;当门体21和主活动杆2相互卡合,触碰限位开关,使限位开关处于常关状态时,指示灯24处于常灭状态,起到节电的作用。当门吸不使用时,将主活动杆2卡合在主体壳1内部,限位开关触碰到主体壳1的内壁,使其处于常关状态时,指示灯24处于常灭状态,起到节电的作用。
主活动杆2上的指示灯24可替换为反射膜或反射玻璃。
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隐形门吸,其特征在于,包括门吸主体和制动机构,门吸主体包括主体壳、主活动杆、弹性装置、转轴和限位凸起,主体壳的顶端设置有与主活动杆相互配合的导向通槽,主活动杆的一端通过转轴和主体壳连接,主活动杆的另一端通过弹性装置活动嵌设在主体壳的导向通槽中,主要活动杆上设置有限位凸起和限位孔,制动机构与限位孔相互配合,通过制动机构控制主活动杆从主体壳中弹出,主活动杆通过限位凸起和主体壳卡合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隐形门吸,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包括按压块、限位块、弹簧a、弹簧b、水平连杆、竖直连杆和圆盘,所述圆盘沿着径向嵌设在主体壳的侧壁内,转盘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轴,主体壳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凹槽a,限位块嵌设在凹槽a内,主体壳的上端面设置有凹槽b,按压块设置在凹槽b内,水平连杆和竖直连杆的一端分别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设置在圆盘上,水平连杆的另一端和限位块连接,竖直限位杆的另一端和按压块连接,弹簧a套设在限位块和凹槽a之间的水平连杆上,弹簧b套设在按压块和凹槽b之间的竖直连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隐形门吸,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沿着主活动杆外侧壁向外凸出延伸设置为带有限位斜坡的限位板,限位斜坡沿着主活动杆的固定端至主活动杆的自由端倾斜向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隐形门吸,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为至少一对限位柱,限位柱沿着主活动杆外侧壁向外凸出延伸设置,限位柱之间的连线呈倾斜式限位斜线,限位斜线沿着主活动杆的固定端至主活动杆的自由端倾斜向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隐形门吸,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设置为压簧、气压装置、液压装置或弹力机械混合装置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主活动杆上设置有指示灯、反射膜或反射玻璃中的任意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隐形门吸,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吸合装置,吸合装置设置为一对相互吸附的磁体或一对相互啮合的弹簧卡和卡合柱,一对磁体或弹簧卡、卡合柱分别对应设置在主活动杆自由端面上或门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隐形门吸,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合装置的弹簧卡的开口端部相对缩聚形成卡合部,沿着卡合部向内呈曲线弧形扩展形成侧凹部,卡合部和侧凹部连接为一体式通孔结构;卡合柱设置为纵向圆柱体a或柱体b,纵向圆柱体a的直径大于卡合部的宽度且小于侧凹部的宽度;柱体b的加厚端部以形状相互配合连接的方式啮合在弹簧卡的侧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隐形门吸,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螺丝和底座,底座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地面以下,主体壳的侧壁上开设有≥2个螺纹孔,固定螺丝通过螺纹孔将主体壳和底座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隐形门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层垫片,底层垫片设置在主体壳的底部,固定螺丝通过螺纹孔将含底层垫片的主体壳和底座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隐形门吸,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螺丝可替换为发泡材料或化学粘接剂。
CN201720950961.8U 2017-08-01 2017-08-01 隐形门吸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31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50961.8U CN207131228U (zh) 2017-08-01 2017-08-01 隐形门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50961.8U CN207131228U (zh) 2017-08-01 2017-08-01 隐形门吸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31228U true CN207131228U (zh) 2018-03-23

Family

ID=61640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5096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31228U (zh) 2017-08-01 2017-08-01 隐形门吸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312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8509A (zh) * 2020-06-08 2020-09-01 倪旭军 一种能够节省空间的反馈式易调整门吸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8509A (zh) * 2020-06-08 2020-09-01 倪旭军 一种能够节省空间的反馈式易调整门吸
CN111608509B (zh) * 2020-06-08 2021-07-09 倪旭军 一种能够节省空间的反馈式易调整门吸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1080B (zh) 隐形门吸
CN207131228U (zh) 隐形门吸
CN107143227B (zh) 隐藏式门吸
CN107313669A (zh) 隐形多功能门吸
CN107143228A (zh) 全隐藏式门吸
CN202075656U (zh) 一种按钮以及含有按钮的钩锁
CN207080058U (zh) 隐藏式门吸
CN203573873U (zh) 一种消火栓按钮装置
CN207131230U (zh) 隐形多功能门吸
CN207436756U (zh) 全隐藏式门吸
CN207033155U (zh) 全隐藏式门吸
CN107143229B (zh) 全隐藏式门吸
CN209585476U (zh) 一种具有驱蚊结构的室内装置墙板
CN207647093U (zh) 一种复合石材墙板的安装结构
CN211780457U (zh) 一种便拆式室内装饰灯
CN202810042U (zh) 一种木塑扶手
CN201663083U (zh) 配电柜开关的操作手柄
CN207694136U (zh) 消防栓箱的安装结构
CN206558400U (zh) 一种双电源开关
CN109537835A (zh) 一种易于拆装的室内装置墙板
CN202627745U (zh) 嵌入式地面门吸
CN206098237U (zh) 磁性大行程开关装置
CN215016525U (zh) 一种可储物的浴室柜柜体侧门板材
CN110660597A (zh) 一种壳体方便拆装的智能5g开关
CN221119005U (zh) 一种室内装饰用防火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