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30109U - 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30109U
CN207130109U CN201721050363.1U CN201721050363U CN207130109U CN 207130109 U CN207130109 U CN 207130109U CN 201721050363 U CN201721050363 U CN 201721050363U CN 207130109 U CN207130109 U CN 207130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sedimentation basin
river channel
delivery port
treatmen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503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定心
万瑶佳
林彦徐
陈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huizhigu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huizhigu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huizhigu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huizhigu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503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30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30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30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水平方向依次连接的过滤腔、生化处理腔、混凝腔和沉淀池,其中,过滤腔内部竖向设有多层过滤纱网;生化处理腔的顶部设有第一加料口以及多组相互平行、竖向的绳状填料,底部设有微型曝气孔;混凝腔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沉淀池,具有倒锥形的池底,池底与沉淀池的侧壁的连接处设有感应器,在池底的锥顶处设有排泥口,沉淀池的液面设有多个种有水生植物的浮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在传统的物化处理方面增加微生物好氧处理系统,对污水的氨氮和COD有一定的降解作用,效果更明显,实际应用中,可根据进水情况对罐体大小进行定制。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及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水体污染愈发严重,水体污染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活。进入湖泊的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田的肥料和农药,污染物通过点源或者非点源的形式进入造成水体污染。此外,大气中的一些污染物通过雨水的吸收后降落到地面,和地面的污染物一起以非点源的形式进入河道湖泊对水体再次造成污染。
目前,导致河道黑臭的主要原因是进入河道中的污染物超过了河道的自净化能力,导致水体溶解氧小于0.2mg/L,使水体处于厌氧和缺氧状态。在厌氧和缺氧条件下,河道污染物转化为氨氮、硫化氢以及其他挥发性脂肪酸等恶臭物质,产生的锰硫化物等使水体发黑。
当前河道湖泊水体治理的主要措施包括:清淤、引水、加入化学药剂、微生物处理。但这些方法都是先排放、后处理,无论从处理成本、处理效果和对环境的影响而言,都不及将污水先处理后再排入河道湖泊,因此,开发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更能在根源上解决黑臭湖泊污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以解决黑臭湖泊河流污水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水平方向依次连接的过滤腔、生化处理腔、混凝腔和沉淀池,
所述过滤腔,其侧壁底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对侧侧壁的上部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过滤腔内部竖向设有多层过滤纱网;
所述生化处理腔,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生化处理腔的顶部设有第一加料口以及多组相互平行、竖向设置的绳状填料,所述绳状填料内附着菌剂,所述生化处理腔的底部设有持续曝气的微型曝气孔,所述生化处理腔的侧壁下端设有第二出水口;
混凝腔,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接,具有圆柱形内腔,顶部设有混凝剂添加管,所述内腔沿中心轴线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混凝腔的侧壁上端设有第三出水口;
沉淀池,与所述第三出水口连接,具有倒锥形的池底,所述池底与所述沉淀池的侧壁连接,其连接处设有感应污泥沉淀深度的感应器,在所述池底的锥顶处设有排泥口,沉淀池的液面设有多个浮盘,所述浮盘上种有水生植物,所述沉淀池的侧壁上端设有第四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在传统的物化处理方面增加微生物好氧处理系统,对污水的氨氮和COD有一定的降解作用,效果更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水平方向从左至右依次包括过滤腔1、生化处理腔2、混凝腔3、沉淀池4。
过滤腔1的左侧侧壁下端设有进水口10,待处理污水从进水口10进入过滤腔1中并形成旋流,在过滤腔1的右侧侧壁上端设有第一出水口11,并且第一出水口11与进水口10沿过滤腔1的轴线对称。
污水通过第一出水口11从上方进入生化处理腔2中,生物处理腔2的顶部设有第一加料口20,从第一加料口20向生化处理腔2可中投加少量活性污泥、好氧菌剂和活化剂。其次,生化处理腔2内的上壁悬挂多组相互平行的绳状填料21,绳状填料21中培养有进行生化反应的好氧菌。在生化处理腔2的底部设有微型曝气孔22,微型曝气孔22持续曝气,促进生化反应。生化处理腔2在右侧底部设有第二出水口23,污水经过第二出水口23从下方进入混凝腔3中。
凝腔3的上端设有混凝剂添加管30,从混凝剂添加管30中加入混凝剂促进污水中细小微粒凝聚,同时在混凝腔3中还设有搅拌装置31,进一步促进污水混聚。
在混凝腔3的右侧上端还设有第三出水口32,优选地,第三出水口32连接有软管。污水经过第三出水口32进入沉淀池4中进行沉淀,沉淀池的下端设有排泥口40,用于将淤泥排出;在沉淀池4的右侧上端设有第四出水口41,当沉淀池4中的液面到达出水口41时,处理后的污水从出水口41排出。
继续参见图1,过滤腔1中竖向均匀设有多层过滤纱网12,过滤纱网12设有100-200目不等的孔径,过滤去除水体中大量固体悬浮物。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更改、拆换。
优选地,过滤腔1的进水口10还设有水泵。
生化处理腔2中的绳状填料21附着提前培养7-10天的菌剂。菌剂中培养好氧菌。通过绳状填料21在污水中的摇动,不仅可以摄取水中的溶解氧,而且可以提高与水的接触效率以及有机物的去除率。同时曝气孔22还连接设置在生化处理腔2外部的罗茨鼓风机(图中未示出)。用罗茨鼓风机将空气压入输气管道,送入微型曝气孔22,以微气泡形式分散到水中,微气泡由底向上升浮,促使氧气充分溶入水中,还可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流动。
优选地,绳状填料21采用型号为MK-N50聚丙烯+尼龙复合材料,能够长期保持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同时也可以保持相应的强度。由于使用了较细的波浪形纤维,容易捕捉浮游物质并保持高浓度微生物。使用了变形纤维提高了微生物附着性。
优选地,微型曝气孔22每小时通过的曝气量为生化处理腔2体积的3~4倍。同时,在生化处理腔2的顶部设有散气管。
混凝腔3具有圆柱形内腔,混凝腔3中设有搅拌装置31,搅拌装置31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叶,其中搅拌轴沿混凝腔3的中心轴线设置,搅拌页沿搅拌轴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优选地,设有4组搅拌叶,每组搅拌叶包括两个搅拌叶并对称设置在搅拌轴上。
沉淀池4具有倒锥形底部,并且,锥形底部与侧壁的连接处设有感应污泥深度的感应器401,具体地可为距离感应器。排泥口40设置在倒锥形底部的锥顶,排泥口40处还设有排泥泵(图中未示出)。排泥泵与感应器401连接,当感应器401感应到淤泥达到预设位置时,启动排泥泵,自动进行排污。
在沉淀池4的液面上还设有多个浮盘42,浮盘42上种有水生植物,通过水生植物对污水做进一步净化。
优选地,过滤腔1的长度为2米,生化处理腔2的长度为16米,混凝腔3的直径为2米,沉淀池4的长度为12米。过滤腔1、生化处理腔2、混凝腔3、沉淀池4的高度均为4米。
通过第一加料口20投入少许活性污泥、好氧菌剂和活化剂后,打开曝气装置持续曝气,对好氧菌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系统可正常进水开始运行。
运行过程中,过滤腔1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5~1h,生化处理腔2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12h,混凝腔3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5~1h,沉淀池4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8h。
污水处理后,需对整个罐体进行及时清洗。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水平方向依次连接的过滤腔、生化处理腔、混凝腔和沉淀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腔,其侧壁底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对侧侧壁的上部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过滤腔内部竖向设有多层过滤纱网;
所述生化处理腔,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生化处理腔的顶部设有第一加料口以及多组相互平行、竖向设置的绳状填料,所述绳状填料内附着菌剂,所述生化处理腔的底部设有持续曝气的微型曝气孔,所述生化处理腔的侧壁下端设有第二出水口;
混凝腔,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接,具有圆柱形的内腔,上端设有混凝剂添加管,所述内腔沿中心轴线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混凝腔的侧壁上端设有第三出水口;
沉淀池,与所述第三出水口连接,具有倒锥形的池底,所述池底与所述沉淀池的侧壁连接,在其连接处设有沉淀深度的感应器,在所述池底的锥顶处设有排泥口,沉淀池的液面设有多个浮盘,所述浮盘上种有水生植物,所述沉淀池的侧壁上端设有第四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纱网设有100~200目不等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状填料为聚丙烯尼龙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曝气孔与设置在所述生化处理腔外部的曝气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曝气孔每小时通过的曝气量为所述生化处理腔的体积的3~4 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和搅拌叶,其中所述搅拌轴沿所述混凝腔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搅拌叶沿所述搅拌轴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设有4组搅拌叶,每组所述搅拌叶包括两个搅拌叶,并对称设置在搅拌轴上。
CN201721050363.1U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 Active CN207130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50363.1U CN207130109U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50363.1U CN207130109U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30109U true CN207130109U (zh) 2018-03-23

Family

ID=61635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50363.1U Active CN207130109U (zh) 2017-08-22 2017-08-22 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3010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9873A (zh) * 2018-09-19 2019-01-11 天津中辉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臭河道分段治理设备
CN109516642A (zh) * 2018-12-19 2019-03-26 杭州博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工艺
CN111499113A (zh) * 2020-04-29 2020-08-07 青岛崂森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河道污水生态处理装置
CN114656106A (zh) * 2022-03-22 2022-06-24 义乌市排水有限公司 一种雨水管道旁路强化净水处理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9873A (zh) * 2018-09-19 2019-01-11 天津中辉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臭河道分段治理设备
CN109516642A (zh) * 2018-12-19 2019-03-26 杭州博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污水处理工艺
CN111499113A (zh) * 2020-04-29 2020-08-07 青岛崂森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河道污水生态处理装置
CN111499113B (zh) * 2020-04-29 2022-07-19 山东国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河道污水生态处理装置
CN114656106A (zh) * 2022-03-22 2022-06-24 义乌市排水有限公司 一种雨水管道旁路强化净水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30109U (zh) 一种河道排污口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2775025B (zh) 高效低能耗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7193063U (zh) 河道点源污染原位强化处理系统
CN102381814A (zh) 一体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08250123U (zh) 一种高效的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1468846B (zh) 分段进水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01633545B (zh) 一体化生物生态协同污水处理方法及反应器
CN107601781A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105152487B (zh) 水域污水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9292967A (zh) 一种基于sbbr工艺的高氨氮农村生化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2945124U (zh) 一种高效低能耗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1932989U (zh) 污水处理生化组合反应器
CN107117771A (zh) 一种养殖污水联合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201458913U (zh) 一种一体化生物生态协同污水处理反应器
CN205603432U (zh) 一种生活污水的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06204118U (zh) 用于黑臭水体的处理系统
CN108483624A (zh) 一种抗冲击水产养殖治理系统
CN211255632U (zh) 一种适用于农村的污水处理一体化系统
CN208617489U (zh) 温室交替互换式人工湿地
CN210176686U (zh) 一体化污废水处理罐
CN209685531U (zh) 废水处理系统
CN207016650U (zh)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106587484A (zh) 微藻去除生活污水中氮磷反应系统
CN208414147U (zh) Wsz系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7877508U (zh) 一种黑臭水体治理成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