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25198U - 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25198U
CN207125198U CN201721164538.1U CN201721164538U CN207125198U CN 207125198 U CN207125198 U CN 207125198U CN 201721164538 U CN201721164538 U CN 201721164538U CN 207125198 U CN207125198 U CN 207125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physics
tea place
killing device
false ey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645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睿
许学忠
万佳
吴国荣
万立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ilei Zhib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许睿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许睿 filed Critical 许睿
Priority to CN2017211645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25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25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251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包括无规声源,无规声源依次连接有接口电路、声频控制电路、采样转换电路、PWM调制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定向声波发射阵列,放大电路上还并行连接有保护电路,声频控制电路还连接有电源。实现对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减轻对茶树危害。

Description

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保护和病虫害防治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
背景技术
假眼小绿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是我国茶园的主要害虫,分布范围广,发生量大。由于该蝉个体小,危害隐蔽,繁殖快,长江流域每年可产生9-11代,广东、广西可产生12-13代,而海南可产生15代,发生代数多且世代重叠严重,防治难度较大,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假眼小绿叶蝉有趋嫩性,喜在芽稍、嫩叶背面栖息,芽下的2-3叶虫口数量大,三龄后若虫、成虫活泼,横行和跳跃。羽化后当天或第二天交尾,把卵产在茶树幼嫩组织上或芽下2-3叶上。雌、雄虫交尾前,雄虫会发出频繁而短促的求偶鸣声,当雄、雌虫越接近时,鸣声越密集,听起来高而嘶哑。
国内关于假眼小绿叶蝉对茶树危害的防治方法研究和装置研制有不少研究论文和专利,但是除了用农药防治外,用粘虫板、性诱剂和灭虫灯等方法在防治假眼小绿叶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尚没有找到根治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实现对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减轻对茶树危害。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包括无规声源,无规声源依次连接有接口电路、声频控制电路、采样转换电路、PWM调制电路、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定向声波发射阵列,放大电路上还并行连接有保护电路,声频控制电路还连接有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声频控制电路与电源之间还连接有防雷击保护电路。
无规声源为一种具有连续谱的无规声学信号,其传递函数为
接口电路包括I2S格式信号接口和S/PDIF格式信号接口,I2S格式信号接口连接无规声源,S/PDIF格式信号接口连接声频控制电路。
放大电路包括高速缓存芯片74LCX125,高速缓存芯片74LCX125与PWM调制电路连接,高速缓存芯片74LCX125还连接有MOSFET驱动芯片IXDF402SIA,MOSFET驱动芯片IXDF402SIA依次连接有电容、电阻,电阻上并联二极管,电阻连接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为LC双极型巴特沃斯滤波器。
保护电路包括依次相连的短路保护、过压保护和温度保护电路。
定向声波发射阵列包括偶数个电声转换单元,偶数个电声转换单元围绕外侧婉展曲线为双曲线的锥形体成环状排列,电声转换单元还连接有电声发射单元,电声转换单元为压缩驱动器型电声转换装置。
防雷击保护电路包括电源输入端及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声频控制电路,所述电源输入端并联有压敏电阻JSR-14D431K,压敏电阻JSR-14D431K与电源输入端之间还并联有放电管脚接地的气体放电管GD82R600,所述压敏电阻JSR-14D431K与输出端相连的两条线路上分别串联有电感元件Ld,所述电感元件Ld与所述输出端并联连接有瞬态抑制二极管1.5KE440A。
气体放电管GD82R600的最大放电电压为850V,直流击穿电压为600V,连通大地释放雷击能量,电感元件Ld的电感值为2.2mH,电流值为100mA,瞬态抑制二极管1.5KE440A,最小击穿电压418V到462V,额定反向关断电压376V,最大箝位电压600V,电流脉冲为8/20μs时最大箝位电流10A。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发出的声压级远超过假眼小绿叶蝉听力阈值的强干扰声波,可有效阻断假眼小绿叶蝉间的竞争、求偶通讯,进而达到破坏雌、雄虫交尾,抑制繁殖,减轻其对茶树危害,实现茶园绿色生态治理的目的。同时,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发射的强干扰声波具有较好的指向性,对环境的附带污染小,也符合对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态概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放大电路的电路连接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LC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电路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防雷击电路电路。
图中,1.无规声源,2.接口电路,3.声频控制电路,4.采样转换电路,5.PWM调制电路,6.放大电路,7.滤波电路,8.定向声波发射阵列,9.保护电路,10.防雷击保护电路,11.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无规声源1,无规声源1依次连接有接口电路2、声频控制电路3、采样转换电路4、PWM调制电路5、放大电路6、滤波电路7、定向声波发射阵列8,放大电路6上还并行连接有保护电路9,声频控制电路3还连接有电源11。
声频控制电路3与电源11之间还连接有防雷击保护电路10。
无规声源1为一种具有连续谱的无规声学信号,其传递函数为
接口电路2包括I2S格式信号接口和S/PDIF格式信号接口,I2S格式信号接口连接无规声源1,S/PDIF格式信号接口连接声频控制电路3。
如图2所示,放大电路6包括高速缓存芯片74LCX125,高速缓存芯片74LCX125与PWM调制电路5连接,高速缓存芯片74LCX125还连接有MOSFET驱动芯片IXDF402SIA,MOSFET驱动芯片IXDF402SIA依次连接有电容、电阻,电阻上并联二极管,电阻连接滤波电路7。
滤波电路7为LC双极型巴特沃斯滤波器。
保护电路9包括依次相连的短路保护、过压保护和温度保护电路。
定向声波发射阵列8包括偶数个电声转换单元,偶数个电声转换单元围绕外侧婉展曲线为双曲线的锥形体成环状排列,电声转换单元还连接有电声发射单元,电声转换单元为压缩驱动器型电声转换装置。
防雷击保护电路10包括电源输入端及输出端,电源输入端连接电源11,输出端连接声频控制电路3,电源输入端并联有压敏电阻JSR-14D431K,压敏电阻JSR-14D431K与电源输入端之间还并联有放电管脚接地的气体放电管GD82R600,压敏电阻JSR-14D431K与输出端相连的两条线路上分别串联有电感元件Ld,电感元件Ld与输出端并联连接有瞬态抑制二极管1.5KE440A。
气体放电管GD82R600的最大放电电压为850V,直流击穿电压为600V,连通大地释放雷击能量,电感元件Ld的电感值为2.2mH,电流值为100mA,瞬态抑制二极管1.5KE440A,最小击穿电压418V到462V,额定反向关断电压376V,最大箝位电压600V,电流脉冲为8/20μs时最大箝位电流10A。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为农网电力或蓄电池或太阳能发电装置或汽(柴)油机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的工作过程为:无规声源1经接口电路2将无规声学信号传递给声频控制电路3,声频控制电路3的电源管理电路首先将电源11提供的48V电源转换成5V和3.3V电源供电路芯片,然后并对输入音频信号进行运算放大。
本实用新型的采样转换电路4、PWM调制电路5由智能音频处理器D2-81400完成,D2-81400处理器芯片内部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数字信号处理,一部分是PWM调制,支持I2S和S/PDIF格式信号,支持32kHz-192kHz的采样率,16-24位分辨率,可自动完成采样频率转换,再通过小信号自适应算法完成PCM信号的PWM调制,降低了调制过程中的失真,其总谐波失真小于0.1%,信噪比大于110dB。
本实用新型的放大电路6,如图2所示,经PWM调制电路5调制的PWM信号首先由两个高速缓存芯片74LCX125将PWM信号放大到5V,然后再通过MOSFET驱动芯片IXDF402SIA进行二级放大到12V。74LCX125是4路独立的非翻转3态输出缓冲器,基于CMOS构建,可以在低功耗情况下高速工作。IXDF402SIA峰值电流达到2A,可在4.5V-25V的宽电压范围内工作,上升下降时间小于15ns,可驱动较高的容性负载。在电阻R11、R14上并联了二极管D3和D5,在高低电平反转时,MOS管栅极电容的反向电压加速关断。
本实用新型的滤波电路7为双极型LC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设计参数,L=33μH,C=205nF,截止频率55kHz,为防止高频信号输出损坏发射阵列的电声单元,在双极型LC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有电阻,进一步消除高频分量。如图3所示,双极型LC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设计截止频率55kHz,图中L31、L32均取值16μH,C18、C24均取值1μF,C20取值0.47μF,C22取值3.3nF。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在同频带内衰减小于3dB,在55kHz后,幅度衰减大约50dB,高频信号得到充分抑制。经过滤波器后输出的干扰音频信号驱动定向声波发射阵列8,通过定向声波发射阵列8发出的强干扰声波足以在100范围内压制、阻断假眼小绿叶蝉雄虫间的竞争、雌雄虫间的求偶鸣声通讯。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电路9主要主要包括短路、过压和过热保护电路,在MOSFET驱动电路输出端实时监测电流、栅源电压和驱动芯片温度,当所监测电流高于参考电流值、栅源电压超过50V或所监测芯片温度高于85℃时停止芯片IXDF402SIA相应通道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定向声波发射阵列8由偶数个电声转换单元围绕外侧婉展曲线为双曲线的锥形体成环状排列构成,电声转换单元为压缩驱动器型电声转换装置,锥形体与环共轴,这样电声单元发射的声波就以平行波束形式向阵列前方传播。
本实用新型的防雷击保护电路10主要是防雷击过电压保护,如图4所示,包括电源输入端及输出端,输入端并联连接有压敏电阻JSR-14D431K,压敏电阻JSR-14D431K与电源输入端之间还并联连接有气体放电管GD82R600,气体放电管GD82R600的放电管脚接地;压敏电阻JSR-14D431K与输出端相连的两条线路上分别串联有电感元件Ld,电感元件Ld与输出端并联连接有瞬态抑制二极管1.5KE440A,对电流进行一部分吸收,有效抑制共模浪涌。本实用新型中放电管脚接地的气体放电管GD82R600,最大放电电压850V,直流击穿电压600V,利用大地释放雷击能量,可以满足物理灭杀装置的工作特性以及使用环境。同时当雷击高压波冲击时,由于压敏电阻JSR-14D431K位于电感元件Ld前端,当电压到达气体放电管GD82R600和压敏电阻JSR-14D431K的动作门限值时,由于压敏电阻JSR-14D431K比气体放电管GD82R600的动作速度快,所以JSR-14D431K先启动开始吸收尖波(此时能量未达到最大)直至气体放电管GD82R600动作,未吸收完的残余波由JSR-14D431K继续吸收,保护设备不被高压损坏。电感元件Ld的作用是起高频滤波和极间隔离作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其电感值为2.2mH,电流值为100mA。瞬态抑制二极管1.5KE440A作为保护电路最后一级,继续吸收雷击后半波在电感中产生的瞬间反向电动势和续电流,这样在吸收和抑制浪涌电流方面又起双重保护作用。
电源11可以为农网电力、蓄电池、太阳能发电装置或汽(柴)油机发电装置,在声频控制电路3的电源管理电路将其转换成5V和3.3V供给相应的电路芯片。

Claims (9)

1.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规声源(1),所述无规声源(1)依次连接有接口电路(2)、声频控制电路(3)、采样转换电路(4)、PWM调制电路(5)、放大电路(6)、滤波电路(7)、定向声波发射阵列(8),所述放大电路(6)上还并行连接有保护电路(9),所述声频控制电路(3)还连接有电源(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频控制电路(3)与电源(11)之间还连接有防雷击保护电路(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规声源(1)为一种具有连续谱的无规声学信号,其传递函数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电路(2)包括I2S格式信号接口和S/PDIF格式信号接口,所述I2S格式信号接口连接无规声源(1),S/PDIF格式信号接口连接声频控制电路(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电路(6)包括高速缓存芯片74LCX125,所述高速缓存芯片74LCX125与PWM调制电路(5)连接,所述高速缓存芯片74LCX125还连接有MOSFET驱动芯片IXDF402SIA,所述MOSFET驱动芯片IXDF402SIA依次连接有电容、电阻,所述电阻上并联二极管,所述电阻连接所述滤波电路(7)。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7)为LC双极型巴特沃斯滤波器,所述保护电路(9)包括依次相连的短路保护、过压保护和温度保护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声波发射阵列(8)包括偶数个电声转换单元,所述偶数个电声转换单元围绕外侧婉展曲线为双曲线的锥形体成环状排列,所述电声转换单元还连接有电声发射单元,所述电声转换单元为压缩驱动器型电声转换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击保护电路(10)包括电源输入端及输出端,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11),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声频控制电路(3),所述电源输入端并联有压敏电阻JSR-14D431K,压敏电阻JSR-14D431K与电源输入端之间还并联有放电管脚接地的气体放电管GD82R600,所述压敏电阻JSR-14D431K与输出端相连的两条线路上分别串联有电感元件Ld,所述电感元件Ld与所述输出端并联连接有瞬态抑制二极管1.5KE440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放电管GD82R600的最大放电电压为850V,直流击穿电压为600V,连通大地释放雷击能量,所述电感元件Ld的电感值为2.2mH,电流值为100mA,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1.5KE440A,最小击穿电压418V到462V,额定反向关断电压376V,最大箝位电压600V,电流脉冲为8/20μs时最大箝位电流10A。
CN201721164538.1U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 Active CN207125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64538.1U CN207125198U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64538.1U CN207125198U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25198U true CN207125198U (zh) 2018-03-23

Family

ID=61638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64538.1U Active CN207125198U (zh) 2017-09-12 2017-09-12 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251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3738A (zh) * 2017-09-12 2017-11-10 许睿 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3738A (zh) * 2017-09-12 2017-11-10 许睿 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8335A (zh) 一种可驱蚊的电视机及驱蚊控制方法
CN207125198U (zh) 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
CN107333738A (zh) 一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物理灭杀装置和方法
CN102946578B (zh) 一种免开关pop声的音频耳机放大器
CN104469622A (zh) 一种消除功放冲击声的电路
CN204259144U (zh) 一种消除功放冲击声的电路
CN104349249B (zh) 音频播放装置及爆音消除方法
CN201403188Y (zh) 一种pop噪音抑制电路
CN205103586U (zh) 一种能改善睡眠及缓解痛症的远红外线激发装置
CN105578354B (zh) 一种基于飞腾平台的扬声器降噪方法
CN205213960U (zh) 超声波驱鸟器
CN103638077A (zh) 火炬树果实中抗氧化成分的制备方法
CN209390299U (zh) 大功率功放开关机消噪电路
CN202496002U (zh) 一种音频信号输出处理电路及电视机
CN109361367A (zh) 一种适用于智能功放芯片的变频自动增益控制装置
CN202907145U (zh) 无伤耳机
CN203072154U (zh) 一种智能听力保护器
CN204425625U (zh) 低功耗入耳式有源降噪音乐耳机
CN204119215U (zh) Pdm制式中波广播发射机防雷、防电击合成变压器
CN205179327U (zh) 一种带电源保护的数字音箱
CN203618825U (zh) 一种带有驱蜂器的户外衣服
CN205409322U (zh) 一种绿色环保的农田驱鼠器电路
CN203278800U (zh) 输出功率可调的无线发射器
CN204334497U (zh) 耳机用简易音频放大电路
CN202551312U (zh) 一种抑制音频功放开关机pop声的电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18

Address after: 100176 Floor 10, No. 4 Building, No. 5 Jinghuidong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ile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710024 Room 51111, No. 5, Pingyu Road 28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strict, Baqiao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u Ru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11

Address after: 102200 Building 416A, No. 10, Baifuquan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Science Park,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ilei Zhiba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Floor 10, No. 4 Building, No. 5 Jinghuidong Roa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1005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ilei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