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24554U - Dc/dc变换器 - Google Patents

Dc/dc变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24554U
CN207124554U CN201720925078.3U CN201720925078U CN207124554U CN 207124554 U CN207124554 U CN 207124554U CN 201720925078 U CN201720925078 U CN 201720925078U CN 207124554 U CN207124554 U CN 2071245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device
accommodation space
converters
housing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2507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华新
李竹君
莫光铖
吴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92507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245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245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245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DC/DC变换器,包括壳体与盖合于所述壳体上的盖板,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收纳空间、第二收纳空间及第三收纳空间,所述DC/DC变换器还包括输入电路器件、控制电路器件及输出电路器件,所述输入电路器件收容于所述第一收纳空间,所述控制电路器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纳空间,所述输出电路器件收容于所述第三收纳空间,所述第一收纳空间与所述第二收纳空间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墙,所述第一隔离墙电气隔离所述输入电路器件与所述控制电路器件,所述第二收纳空间与所述第三收纳空间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墙,所述第二隔离墙电气隔离所述控制电路器件与所述输出电路器件。既降低了电磁干扰、实现尺寸小型化、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DC/DC变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DC/DC变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功率DC/DC变换器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设备尺寸、散热、电磁兼容等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现有技术中,为了加强设备的抗干扰性能,DC/DC变换器设备内安装数量众多的抗干扰的器件,特别是大电感,导致产品的尺寸以及重量大大增加,无法同时具备设备抗干扰性能强与设备尺寸小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DC/DC变换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同时具备设备抗干扰性能强与设备尺寸小的特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DC/DC变换器,包括壳体与盖合于所述壳体上的盖板,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收纳空间、第二收纳空间及第三收纳空间,所述DC/DC变换器还包括输入电路器件、控制电路器件及输出电路器件,所述输入电路器件收容于所述第一收纳空间,所述控制电路器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纳空间,所述输出电路器件收容于所述第三收纳空间,所述第一收纳空间与所述第二收纳空间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墙,所述第一隔离墙电气隔离所述输入电路器件与所述控制电路器件,所述第二收纳空间与所述第三收纳空间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墙,所述第二隔离墙电气隔离所述控制电路器件与所述输出电路器件。
进一步,所述输入电路器件包括输入电感和第一滤波元器件,所述输入电感和所述第一滤波元器件用于降低外部电气设备对所述DC/DC变换器的电磁干扰。
进一步,所述输入电路器件还包括输入地线,所述第一收纳空间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接入所述输入地线,并且所述输入电感和所述第一滤波元器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固定于所述第一收纳空间中,所述输入地线用于加强所述DC/DC变换器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进一步,所述第二收纳空间的内壁设有凸台,所述控制电路器件接触并固定于所述凸台的表面,以实现所述控制电路器件至所述壳体的导热。
进一步,所述第二收纳空间的内壁还设有凹槽,所述控制电路器件接触并嵌入所述凹槽,以实现所述控制电路器件至所述壳体的导热。
进一步,所述输出电路器件包括输出电感和第二滤波元器件,所述输出电感和所述第二滤波元器件用于降低外部电气设备对所述DC/DC变换器的电磁干扰。
进一步,所述第三收容空间包括子收容空间,所述子收容空间收容所述输出电感,并且所述子收容空间填充有导热胶,以实现所述输出电感至所述壳体的导热。
进一步,所述DC/DC变换器还包括输入端子、控制输出端子及输出端子,所述壳体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三收容空间与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输入端子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控制输出端子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输出端子安装于所述壳体。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将所述DC/DC变换器固定于供电设备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隔离墙和所述第二隔离墙均为铝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收纳空间与第二收纳空间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墙,第一隔离墙电气隔离输入电路器件与控制电路器件,第二收纳空间与第三收纳空间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墙,第二隔离墙电气隔离控制电路器件与输出电路器件,即从壳体结构上做优化,加强了DC/DC变换器的抗干扰性能,以及降低了DC/DC变换器对外界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甚至是对电网的干扰甚至电污染,既降低了电磁干扰、实现尺寸小型化、降低了成本,又增强了散热效果,提高了DC/DC变换器的可靠性和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明显变形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DC/DC变换器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DC/DC变换器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DC/DC变换器的俯视图。
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DC/DC变换器的壳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DC/DC变换器,即直流电/直流电(Direct current,DC)变换器。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DC/DC变换器包括壳体100和盖板200,盖板200盖合于壳体100的开口方向上,并与壳体100内的收纳空间形成封闭的腔体,用于容纳电子器件。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00和盖板200均为铝材制成,铝材料的强度可以满足使用的需求,加工成型方便,且重量较小,同时热量传递快,是制成壳体100和盖板200的较佳材料选择。
请参阅图4和图5,壳体100包括第一收纳空间10、第二收纳空间20及第三收纳空间30,具体的,第一收纳空间10、第二收纳空间20及第三收纳空间30依次相邻排列,盖板200盖合于第一收纳空间10形成封闭的第一腔体,盖板200盖合于第二收纳空间20形成封闭的第二腔体,盖板200盖合于第三收纳空间30形成封闭的第三腔体,第一腔体内的电子器件与第二腔体内的电子器件电气隔离,第二腔体内的电子器件与第三腔体内的电子器件电气隔离。进一步的,DC/DC变换器还包括输入电路器件、控制电路器件及输出电路器件,输入电路器件收容于第一收纳空间10,即收容于第一腔体内,控制电路器件收容于第二收纳空间20,即收容于第二腔体内,输出电路器件收容于第三收纳空间30,即收容于第三腔体内。本实施例中,第一收纳空间10与第二收纳空间20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墙42,第一隔离墙42电气隔离输入电路器件与控制电路器件,第二收纳空间20与第三收纳空间30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墙44,第二隔离墙44电气隔离控制电路器件与输出电路器件。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隔离墙42和第二隔离墙44均为铝材制成,铝材料的强度可以满足使用的需求,加工成型方便,且重量较小,同时热量传递快,进一步的,第一隔离墙42和第二隔离墙44与壳体100一体成型,第一隔离墙42和第二隔离墙44制作简单,并且强度高。进一步的,第一隔离墙42上设有缺口,用于穿过导线电连接收容于第一收容空间的输入电路器件与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20的控制电路器件。第二隔离墙44上也设有缺口,用于穿过导线电连接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20的控制电路器件与收容于第三收容空间30的输出电路器件。
第一收纳空间10与第二收纳空间20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墙42,第一隔离墙42电气隔离输入电路器件与控制电路器件,第二收纳空间20与第三收纳空间30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墙44,第二隔离墙44电气隔离控制电路器件与输出电路器件,即从壳体100结构上做优化,加强了DC/DC变换器的抗干扰性能,以及降低了DC/DC变换器对外界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甚至是对电网的干扰甚至电污染,既降低了电磁干扰、实现尺寸小型化、降低了成本,又增强了散热效果,提高了DC/DC变换器的可靠性和寿命。
本实施例中,输入电路器件包括输入电感和第一滤波元器件,输入电感和第一滤波元器件用于降低外部电气设备对DC/DC变换器的电磁干扰。输入电感和第一滤波元器件均收纳于第一收纳空间10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收纳空间10为长方体结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收纳空间10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本实用新型对第一收纳空间10的形状不作限制。输入电感和第一滤波元器件将来自电网的干扰以及外围电气设备对DC/DC变换器的电磁干扰降到最低,以利于DC/DC变换器及设备整体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的,输入电路器件还包括输入地线,第一收纳空间10接入地线可以加强DC/DC变换器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具体的,第一收纳空间10设有第一固定孔502,第一固定孔502一方面用于接入输入地线,另一方面输入电感和第一滤波元器通过第一固定孔502固定于第一收纳空间10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孔502为螺纹孔,以方便输入电路器件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一收纳空间10中。
第二收纳空间20用于放置控制电路器件,控制电路器件为DC/DC变换器设备中散热量较大的电子器件,控制电路器件收纳于第二收纳空间20并通过壳体100散热。具体的,控制电路器件包括但不限于变压器、电感、功率器件、主电路板等。控制电路器件将自身工作发热传递至壳体100,壳体100通过空气散热或水冷散热等方式将热量带走。
本实施例中,第二收纳空间20的内壁设有凸台204,控制电路器件接触并固定于凸台204的表面,以实现控制电路器件至壳体100的导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器件紧贴凸台204的表面,增大散热面积,并且控制电路器件和凸台204之间还设有导热硅脂,以使控制电路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更易传递至壳体100以增强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第二收纳空间20的内壁还设有凹槽202,控制电路器件接触并嵌入凹槽202,以实现控制电路器件至壳体100的导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器件紧贴凹槽202的底面表面,增大散热面积,以实现控制电路器件至壳体100的导热。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收容空间20设有第二固定孔504,并且第二固定孔504为螺纹孔,控制电路器件通过螺钉与第二固定孔504配合而固定于壳体100,并紧贴壳体100。控制电路器件连接牢固,且易于散热。
本实施例中,输出电路器件包括输出电感和第二滤波元器件,输出电感和第二滤波元器件用于降低外部电气设备对DC/DC变换器的电磁干扰。
进一步的,第三收容空间30包括子收容空间302,子收容空间302收容输出电感,并且子收容空间302填充有导热胶,以实现输出电感至壳体100的导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子收容空间302为矩形,其他实施方式中,子收容空间302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子收容空间302填充有导热胶,导热胶可以将输出电感的热量更好的传递至壳体100,从而使壳体100散热将输出电感产生的热量散去。由于子收容空间302与导热胶的配合提高了散热效率,故可以使用小尺寸的输出电感,减小了壳体100以及DC/DC变换器设备的尺寸,有利于DC/DC变换器设备的小型化发展。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子收容空间302与壳体100一体成型,并且子收容空间302亦为铝材制成。
第二收容空间20和第三收容空间30之间的第二隔离墙44,把第一收容空间与第二收容空间20进行电气隔离,降低相互之间的电磁干扰,以利于DC/DC变换器及设备整体的正常工作。
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收容空间30设有第三固定孔506,并且第三固定孔506为螺纹孔,输出电路器件通过螺钉与第三固定孔506配合而固定于壳体100,连接牢固,结构稳定性高。
本实施例中,DC/DC变换器还包括输入端子320、控制输出端子340及输出端子360,壳体100还包括连通第三收容空间30与壳体100外部的第一安装孔32和第二安装孔34,输入端子320安装于第一安装孔32,控制输出端子340安装于第二安装孔34,输出端子360安装于壳体100。输入端子320用于连接外界供电设备,以使供电设备给变换器提供输入电源,控制输出端子340用于将DC/DC变换器与外界设备进行信号控制,输出端子360用于将DC/DC变换器连接负载设备。
第一收纳空间10与第二收纳空间20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墙42,第一隔离墙42电气隔离输入电路器件与控制电路器件,第二收纳空间20与第三收纳空间30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墙44,第二隔离墙44电气隔离控制电路器件与输出电路器件,即从壳体100结构上做优化,加强了DC/DC变换器的抗干扰性能,以及降低了DC/DC变换器对外界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甚至是对电网的干扰甚至电污染,既降低了电磁干扰、实现尺寸小型化、降低了成本,又增强了散热效果,提高了DC/DC变换器的可靠性和寿命。
本实施例中,壳体100上还设有固定支架60,固定支架60与壳体100一体成型,固定支架60用于将DC/DC变换器固定于供电设备上。具体的,固定支架60设有通孔,用于穿过紧固件以将DC/DC变换器设备固定于供电设备上。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支架60的数量为四个,并且均匀的分布在壳体100的四个角,以稳固的将DC/DC变换器设备整体固定于供电设备上,DC/DC变换器稳定的固定于供电设备上,工作环境稳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离墙42和第二隔离墙44均为铝材料制成,铝材料强度高、重量小、传热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壳体100盖合盖板200的开口处设有凹槽,用于安装防水胶垫,盖板200盖合于壳体100时防水胶垫起到防水、防尘、防虫的作用,提高DC/DC变换器的工作稳定性。
第一收纳空间10与第二收纳空间20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墙42,第一隔离墙42电气隔离输入电路器件与控制电路器件,第二收纳空间20与第三收纳空间30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墙44,第二隔离墙44电气隔离控制电路器件与输出电路器件,即从壳体100结构上做优化,加强了DC/DC变换器的抗干扰性能,以及降低了DC/DC变换器对外界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甚至是对电网的干扰甚至电污染,既降低了电磁干扰、实现尺寸小型化、降低了成本,又增强了散热效果,提高了DC/DC变换器的可靠性和寿命。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DC/DC变换器,包括壳体与盖合于所述壳体上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收纳空间、第二收纳空间及第三收纳空间,所述DC/DC变换器还包括输入电路器件、控制电路器件及输出电路器件,所述输入电路器件收容于所述第一收纳空间,所述控制电路器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纳空间,所述输出电路器件收容于所述第三收纳空间,所述第一收纳空间与所述第二收纳空间之间设有第一隔离墙,所述第一隔离墙电气隔离所述输入电路器件与所述控制电路器件,所述第二收纳空间与所述第三收纳空间之间设有第二隔离墙,所述第二隔离墙电气隔离所述控制电路器件与所述输出电路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路器件包括输入电感和第一滤波元器件,所述输入电感和所述第一滤波元器件用于降低外部电气设备对所述DC/DC变换器的电磁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路器件还包括输入地线,所述第一收纳空间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接入所述输入地线,并且所述输入电感和所述第一滤波元器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孔固定于所述第一收纳空间中,所述输入地线用于加强所述DC/DC变换器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纳空间的内壁设有凸台,所述控制电路器件接触并固定于所述凸台的表面,以实现所述控制电路器件至所述壳体的导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纳空间的内壁还设有凹槽,所述控制电路器件接触并嵌入所述凹槽,以实现所述控制电路器件至所述壳体的导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路器件包括输出电感和第二滤波元器件,所述输出电感和所述第二滤波元器件用于降低外部电气设备对所述DC/DC变换器的电磁干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收容空间包括子收容空间,所述子收容空间收容所述输出电感,并且所述子收容空间填充有导热胶,以实现所述输出电感至所述壳体的导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变换器还包括输入端子、控制输出端子及输出端子,所述壳体还包括连通所述第三收容空间与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输入端子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控制输出端子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输出端子安装于所述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所述固定支架用于将所述DC/DC变换器固定于供电设备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DC/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墙和所述第二隔离墙均为铝材料制成。
CN201720925078.3U 2017-07-27 2017-07-27 Dc/dc变换器 Active CN2071245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25078.3U CN207124554U (zh) 2017-07-27 2017-07-27 Dc/dc变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25078.3U CN207124554U (zh) 2017-07-27 2017-07-27 Dc/dc变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24554U true CN207124554U (zh) 2018-03-20

Family

ID=61613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25078.3U Active CN207124554U (zh) 2017-07-27 2017-07-27 Dc/dc变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245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6593A (zh) * 2019-01-30 2019-04-05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阀厅及换流站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86593A (zh) * 2019-01-30 2019-04-05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阀厅及换流站
CN109586593B (zh) * 2019-01-30 2024-05-03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阀厅及换流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0243B2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including a heat-dissipation module
CN209710428U (zh) 一种电路板堆叠结构及终端设备
CN207124554U (zh) Dc/dc变换器
EP4280241A1 (en) Aluminum electrolytic capacitor integrated module
CN204928573U (zh) 一种抗电磁干扰滤波组件
CN213846302U (zh) 电子终端充电器
CN203301343U (zh) 电力转换装置
CN207967944U (zh) 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结构
CN206865896U (zh) 一种应用于dcdc变换器的半封闭外壳结构
CN209072351U (zh) 光伏逆变器壳体
CN215772561U (zh) 一种三相不平衡负荷调节装置
CN208257442U (zh) 充电机
CN202513834U (zh) 一种逆变单元组装结构
CN205584013U (zh) 3.3kW水冷DCDC输出滤波模块
CN211508888U (zh) 一种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
CN207652297U (zh) 板集成变换器
CN215681811U (zh) 三相不平衡负荷调节装置
CN201780856U (zh) 一体化电抗器模块
CN216056857U (zh) 电机控制器
CN205284028U (zh) 电动车控制器
CN221081177U (zh) 光伏逆变器和功率变换装置
CN217522620U (zh) 一种储能电源及用电设备
CN220022601U (zh) 电源适配器以及储能电源
CN219937675U (zh) 一种框架结构变流器及应用该结构的控制柜
CN221102280U (zh) 堆叠式家庭储能电池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