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24317U - 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24317U
CN207124317U CN201720847738.0U CN201720847738U CN207124317U CN 207124317 U CN207124317 U CN 207124317U CN 201720847738 U CN201720847738 U CN 201720847738U CN 207124317 U CN207124317 U CN 207124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plug
socket connector
slender conductors
sle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477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浩
余建飞
潘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477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24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24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24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多根细长导体。多根细长导体的一端位于第一筒体中并连接至第一筒体,另一端位于第二筒体中并连接至第二筒体。多根细长导体围绕圆周间隔分布,从而在多根细长导体之间限定一个内部空间,插头连接器的插头可插入到内部空间中。第一筒体可相对于第二筒体转动,以便将多根细长导体扭转变形,使得多根细长导体抱紧插入到内部空间中的插头并与插头电接触。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无需制造弹性导电端子,从而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在多根细长导体未被扭转变形时,插头可以以零插拔力的方式插入该内部空间中或从该内部空间中拔出,从而降低了插头连接器的插拔难度。

Description

插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插座连接器一般包括一个绝缘壳体和设置在绝缘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导电端子。插座连接器的绝缘壳体限定有一个插入腔。与该插座连接器配对的插头连接器的插头可插入到插座连接器的插入腔中,并与插座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弹性电接触。
在现有技术中,导电端子一般具有一个固定部和与该固定部连接的一个弹性臂,导电端子的固定部固定在绝缘壳体中,在导电端子的弹性臂的末端上形成有凸起的电触点。导电端子的制造比较费时,而且成本也比较高,增加了连接器的成本。
此外,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插头连接器的插头与插座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可靠电接触,插座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与插头连接器的插头之间必须具有较大的弹性接触力,这会导致插入或拔出插头连接器时的插拔力较大,增加了插头连接器的插拔难度。而且在插拔时会对导电端子和插头造成比较严重的磨损,这会缩短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在现有技术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多根细长导体。所述多根细长导体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筒体中并连接至所述第一筒体,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筒体中并连接至所述第二筒体;所述多根细长导体围绕圆周间隔分布,从而在所述多根细长导体之间限定一个内部空间,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对配的插头连接器的插头可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中;所述第一筒体可相对于所述第二筒体转动,以便将所述多根细长导体扭转变形,使得所述多根细长导体抱紧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中的插头并与所述插头电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多根细长导体未被扭转变形时,所述内部空间的内径稍大于所述插头的外径;所述插头在所述多根细长导体未被扭转变形时插入所述内部空间中或从所述内部空间中拔出,以便使所述插头的插拔力为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多根细长导体被扭转变形时,所述内部空间的内径稍小于所述插头的外径,使得所述多根细长导体可紧抱在所述插头上并与所述插头电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多根细长导体围绕圆周均匀间隔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具有相同的内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具有共同的中心轴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中的至少一个为可导电的金属筒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中的至少一个为不导电的绝缘筒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中的一个为可导电的金属筒体,另一个为不导电的绝缘筒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一个绝缘底座,所述第二筒体固定在所述绝缘底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多根细长导体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法兰上,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法兰上;所述第一法兰连接到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法兰连接到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将插头连接器的插头插入前述插座连接器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多根细长导体未被扭转变形的情况下,将插头连接器的插头插入到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多根细长导体限定的内部空间中;
转动所述插座连接器的第一筒体,使得多根细长导体被扭转变形,从而使得所述多根细长导体抱紧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中的插头并与所述插头电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将插头连接器的插头从前述插座连接器中拔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转动所述插座连接器的第一筒体,使得多根细长导体恢复至未被扭转变形的初始状态;
将所述插头连接器的插头从所述插座连接器中拔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可通过转动第一筒体,使多根细长导体扭转变形,从而使多根细长导体抱紧插入的插头并与插头电接触。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中,无需制造具有弹性臂的导电端子,从而降低了插座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在多根细长导体未被扭转变形时,多根细长导体之间的内部空间的内径可稍大于插头的外径。因此,插头可以以零插拔力的方式插入该内部空间中或从该内部空间中拔出,从而降低了插头连接器的插拔难度。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图1所示的插座连接器和将插入到该插座连接器中的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显示图2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多根细长导体和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显示将图2所示的插头插入到插座连接器中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显示图4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多根细长导体和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显示将图4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第一筒体转动预定角度的示意图;
图7显示图6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多根细长导体和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显示图多根细长导体在未被扭转变形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显示图8所示的多根细长导体沿轴向方向观看的平面视图;
图10显示图多根细长导体在被扭转变形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显示图10所示的多根细长导体沿轴向方向观看的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总体构思,提供一种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和多根细长导体。所述多根细长导体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筒体中并连接至所述第一筒体,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筒体中并连接至所述第二筒体;所述多根细长导体围绕圆周间隔分布,从而在所述多根细长导体之间限定一个内部空间,与所述插座连接器对配的插头连接器的插头可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中;所述第一筒体可相对于所述第二筒体转动,以便将所述多根细长导体扭转变形,使得所述多根细长导体抱紧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中的插头并与所述插头电接触。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插座连接器主要包括第一筒体110、第二筒体120和多根细长导体130。多根细长导体130的一端位于第一筒体110中并连接至第一筒体110,另一端位于第二筒体120中并连接至第二筒体120。
图2显示图1所示的插座连接器和将插入到该插座连接器中的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的立体示意图;图3显示图2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多根细长导体和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的立体示意图;图4显示将图2所示的插头插入到插座连接器中的立体示意图;图5显示图4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多根细长导体和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的立体示意图;图8显示图多根细长导体在未被扭转变形时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1-5和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多根细长导体130围绕一圆周间隔分布,从而在多根细长导体130之间限定一个内部空间S(参见图8)。与插座连接器100对配的插头连接器的插头200可插入到该内部空间S中。
图6显示将图4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第一筒体转动预定角度的示意图;图7显示图6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多根细长导体和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的立体示意图。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筒体110可相对于第二筒体120转动,以便将多根细长导体130扭转变形,使得多根细长导体130抱紧插入到内部空间S中的插头200并与插头200电接触。
图9显示图8所示的多根细长导体沿轴向方向观看的平面视图。
如图2-5和图8-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多根细长导体130未被扭转变形时,前述内部空间S的内径D1稍大于插头200的外径。插头200在多根细长导体130未被扭转变形时插入内部空间S中或从内部空间S中拔出,以便使插头200的插拔力为零。
图10显示图多根细长导体在被扭转变形时的立体示意图;图11显示图10所示的多根细长导体沿轴向方向观看的平面视图。
如图6-7和图10-11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多根细长导体130被扭转变形时,前述内部空间S的内径D2就会变得稍小于插头200的外径,使得多根细长导体130可紧抱在插头200上并与插头200电接触。
如图8和图9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多根细长导体130围绕圆周均匀间隔分布。
如图1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具有相同的内径。
如图1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具有共同的中心轴线。
如图1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中的至少一个为可导电的金属筒体。
如图1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中的至少一个为不导电的绝缘筒体。
如图1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中的一个为可导电的金属筒体,另一个为不导电的绝缘筒体。
尽管未图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插座连接器还可以包括一个绝缘底座(未图示),第二筒体120可以固定在该绝缘底座上。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插座连接器还包括第一法兰131和第二法兰132。多根细长导体130的一端连接到第一法兰131上,另一端连接到第二法兰132上。第一法兰131连接到第一筒体110的内壁上,第二法兰132连接到第二筒体120的内壁上。这样,就可以将多根细长导体130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筒体110和第二筒体120。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说明将插头连接器的插头插入前述插座连接器中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如图1-5和图8-9所示,在插座连接器100的多根细长导体130未被扭转变形的情况下,将插头连接器的插头200插入到插座连接器100的多根细长导体130限定的内部空间S中;
如图6-7和图10-11所示,转动插座连接器100的第一筒体110,使得多根细长导体130被扭转变形,从而使得多根细长导体130抱紧插入到内部空间S中的插头200并与插头200电接触。
下面将说明将插头连接器的插头从前述插座连接器中拔出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转动插座连接器100的第一筒体110,使得多根细长导体130恢复至未被扭转变形的初始状态;
将所述插头连接器的插头200从所述插座连接器100中拔出。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总体实用新型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第一筒体(110)、第二筒体(120)和多根细长导体(130),
所述多根细长导体(130)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筒体(110)中并连接至所述第一筒体(110),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筒体(120)中并连接至所述第二筒体(120);
所述多根细长导体(130)围绕圆周间隔分布,从而在所述多根细长导体(130)之间限定一个内部空间(S),与所述插座连接器(100)对配的插头连接器的插头(200)可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S)中;
所述第一筒体(110)可相对于所述第二筒体(120)转动,以便将所述多根细长导体(130)扭转变形,使得所述多根细长导体(130)抱紧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S)中的插头(200)并与所述插头(200)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根细长导体(130)未被扭转变形时,所述内部空间(S)的内径稍大于所述插头(200)的外径;
所述插头(200)在所述多根细长导体(130)未被扭转变形时插入所述内部空间(S)中或从所述内部空间(S)中拔出,以便使所述插头(200)的插拔力为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根细长导体(130)被扭转变形时,所述内部空间(S)的内径稍小于所述插头(200)的外径,使得所述多根细长导体(130)可紧抱在所述插头(200)上并与所述插头(200)电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细长导体(130)围绕圆周均匀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110)和所述第二筒体(120)具有相同的内径。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110)和所述第二筒体(120)具有共同的中心轴线。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筒体(110)和所述第二筒体(120)中的至少一个为可导电的金属筒体。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筒体(110)和所述第二筒体(120)中的至少一个为不导电的绝缘筒体。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筒体(110)和所述第二筒体(120)中的一个为可导电的金属筒体,另一个为不导电的绝缘筒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一个绝缘底座,所述第二筒体(120)固定在所述绝缘底座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连接器还包括第一法兰(131)和第二法兰(132),所述多根细长导体(130)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法兰(131)上,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法兰(132)上;
所述第一法兰(131)连接到所述第一筒体(110)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法兰(132)连接到所述第二筒体(120)的内壁上。
CN201720847738.0U 2017-07-13 2017-07-13 插座连接器 Active CN207124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47738.0U CN207124317U (zh) 2017-07-13 2017-07-13 插座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47738.0U CN207124317U (zh) 2017-07-13 2017-07-13 插座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24317U true CN207124317U (zh) 2018-03-20

Family

ID=61612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47738.0U Active CN207124317U (zh) 2017-07-13 2017-07-13 插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243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6637A (zh) * 2017-07-13 2019-01-22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和插拔插头连接器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6637A (zh) * 2017-07-13 2019-01-22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和插拔插头连接器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93620B (zh) 快速自锁螺纹耦合接口连接器机构
US3453587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1466319U (zh) 耐高压电连接器及耐高压电连接器组件
CN104247156B (zh) 插入式连接器的绝缘体
CN105470753A (zh) 电缆连接器组件
CN202127117U (zh) 一种可校位的射频连接器
CN207124317U (zh) 插座连接器
CN109256637A (zh) 插座连接器和插拔插头连接器的方法
CN201066748Y (zh) 快插型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19040783U (zh) 一种外导体接触元件
CN205282822U (zh) 电缆连接器组件
CN206541968U (zh) 一种具有内部互锁结构的电流连接器
EP1261076A3 (en) Watertight electrical cable connector
CN206850128U (zh) 连接器
CN201508979U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CN201549735U (zh) 一种插套及其插件及具有该插套的接插件
CN204789693U (zh) 过盈式电能表接插件
CN110518386B (zh) 一种内导体、内导体组件及连接器
CN109193280B (zh) 连接器
CN203596437U (zh) 接线端子、连接线和接线装置
CN204741100U (zh) 母全绝缘接头
CN201503941U (zh) 电连接器插座
CN202905971U (zh) 连续同轴电缆线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CN220324833U (zh) 一种电连接器的劈槽端子
CN110690601A (zh) 一种大功率插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