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18173U - 支架装置和机箱 - Google Patents

支架装置和机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18173U
CN207118173U CN201720591575.4U CN201720591575U CN207118173U CN 207118173 U CN207118173 U CN 207118173U CN 201720591575 U CN201720591575 U CN 201720591575U CN 207118173 U CN207118173 U CN 207118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er carriage
upper bracket
holder device
hole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915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长刚
周瑞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 Tech Ltd
TD Tech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D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TD 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915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18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18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18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装置和机箱,其中,支架装置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连接部件,其中,所述上支架为倒U形,所述下支架为U形,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相配合;所述连接部件在所述上支架或下支架的不同高度处,连接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支架以及下支架在不同高度上的配合,从而得到不同高度支架装置,实现对非标准尺寸的仪器或设备的集成,提供了支架装置的兼容性,解决了现有的支架装置兼容性不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支架装置和机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架装置和机箱。
背景技术
在通信、电子、医疗、交通以及军事等行业中,一般将一些在不同地点均可运用到的仪器或设备等集成到支架上,然后将支架与集成到支架上的仪器或设备的整体设置于机箱中。利用机箱的便携性能,实现上述仪器或设备的运输或移动。从而,提高仪器与设备等的运输安全性以及灵活性。
考虑到机箱中支架的适用性,现有的机箱中支架装置一般是针对仪器与设备等的标准件而设计。对于仪器与设备等的非标准件不能集成到机箱中的支架装置中,只能采用将非标准设置在相对固定的使用场景下,而不容易更换其使用地点。
然而,现有的支架装置兼容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架装置和机箱,以解决现有的支架装置兼容性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支架装置,包括:
上支架、下支架和连接部件,其中,所述上支架为倒U形,所述下支架为U形,上述上支架与上述下支架相配合;
上述连接部件在上述上支架或下支架的不同高度处,连接上述上支架与上述下支架。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上支架在U形的侧面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上述下支架在U形的侧面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上述螺纹孔与上述安装孔相配合;
上述下支架在U形的侧面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上述上支架在U形的侧面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上述螺纹孔与上述安装孔相配合;
上述连接部件插设于相配合的上述安装孔与上述螺纹孔中,用于连接上述上支架和上述下支架。
结合上述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连接部件为螺钉;
上述螺纹孔处设置固定螺母,上述固定螺母焊接至上述上支架或上述下支架上。
结合上述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在U形侧面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或安装孔,包括:
上述至少两个螺纹孔或安装孔处于同一铅垂线上,对应一组螺纹孔或安装孔;
上述U形上支架或上述U形下支架的每个侧面设置至少两组上述螺纹孔或安装孔。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任一情况下,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安装孔为圆孔、矩形孔或腰型孔;上述上支架的内侧和/或上述下支架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垫;
上述上支架和/或上述下支架设置有至少两个适配孔上述适配孔用于集成在上述支架装置中的设备的安装;上述上支架的内侧和/或上述下支架的内侧的上述适配孔周围设有环状螺钉垫片;
上述上支架的外侧和/或上述下支架的外侧铆接或点焊加强横梁。
结合上述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上支架与上述下支架配合时,设置有上述螺纹孔的上支架或下支架位于对应的设置有上述安装孔的下支架或上支架内侧。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上支架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垂直方向的第一条形孔,上述下支架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垂直方向的第二条形孔,上述第一条形孔的宽度与上述第二条形孔的宽度相同;
上述连接部件包括:螺栓与螺母,上述螺栓的直径与上述第一条形孔的宽度配合。
结合上述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上支架和上述下支架上设有通风孔,有利于减轻支架装置的重量,同时有利于集成在支架装置中的设备或仪器的散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机箱,包括如上上述的支架装置。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机箱还包括:箱体、机架、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
其中,上述箱体为矩形筒状;上述支架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翻折边,上述翻折边设置有螺纹孔;
上述第一导轨与上述第二导轨分别与上述箱体的相对的两个侧面螺纹连接;上述机架通过拉铆钉设置在上述箱体的开口处;
上述支架装置设置在上述第一导轨与上述第二导轨之间,上述支架装置上设置有安装孔或螺纹孔的两个侧面分别与上述第一导轨和上述第二导轨相对,上述第一导轨与上述第二导轨分别与上述支架装置的下支架螺纹连接;从而实现支架装置横向与竖向定位。
上述机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式螺母,通过上述支架装置的翻折边上的螺纹孔与上述机架的卡式螺母实现上述支架装置与上述机架的连接,从而实现支架装置纵向定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架装置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连接部件,其中,所述上支架为倒U形,所述下支架为U形,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相配合;所述连接部件在所述上支架或下支架的不同高度处,连接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本使用新型通过上支架以及下支架在不同高度上的配合,从而得到不同高度支架装置,实现对不同尺寸的仪器或设备的集成,提供了支架装置的兼容性,解决了现有的支架装置兼容性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箱,包括上述支架装置,并实现对上述支架装置不同方位上的定位,从而,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装置提供兼容性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箱使得集成在支架装置上的仪器或设备的运输可靠性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装置实施例一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装置实施例三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上支架;102:下支架;103:连接部件;
1030:安装孔;1031:螺纹孔;
104:通风孔;105:缓冲垫;110:螺钉垫片;111:加强横梁;
106:第一连接件;1060:第一连接孔;1061:第一连接边;
107:第二连接件;1070:第二连接孔;1071:第二连接边;
108:适配孔;109:第一条形孔;1073:通孔;
201:第一导轨;202:第二导轨;205:防滑条;
203:第三连接边;2030:第三连接孔;2031:第三连接件;
204:第四连接边;2040:第四连接孔;2041:第四连接件;
301:第二箱盖;302:U形横梁;303:第二机架;304:防雨堵头;
305:机架铆钉;306:箱体;307:第一机架;308:RRU;
309:第一箱盖;3010:机架竖梁;
3011:机架横梁;3012:卡式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或“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提高支架装置集成仪器或设备等时的兼容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装置中上支架以及下支架可实现在不同高度上的配合,从而得到不同高度支架装置,实现对不同尺寸的仪器或设备的集成,提供了支架装置的兼容性,解决了现有的支架装置兼容性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箱,包括上述支架装置,并实现对上述支架装置不同方位上的定位。从而,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装置提供兼容性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箱使得集成在支架装置上的仪器或设备的运输可靠性得到提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装置包括:上支架101、下支架102和连接部件103。
其中,上支架101为倒U形,下支架102为U形,上支架101与下支架102相配合。
连接部件103在上支架101或下支架102侧面的不同高度处,连接上支架101与下支架102。
参考图1与图2,作为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上支架101在U形的侧面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1031,下支架102在U形的侧面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1030,螺纹孔1031与安装孔1030相配合。
作为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下支架102在U形的侧面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1031,上支架101在U形的侧面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1030,螺纹孔1031与安装孔1030相配合。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装置实施例一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作为又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上支架101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垂直方向的第一条形孔109,下支架102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垂直方向的第二条形孔(未在图中示出),第一条形孔109的宽度与第二条形孔的宽度相同。在此种实现方式中,连接部件103包括:螺栓与螺母,螺栓的直径与第一条形孔109的宽度配合。连接部件103插设于相配合的安装孔与螺纹孔中,用于连接上支架和下支架。
在上述上支架101与下支架102可实现在不同高度上的配合的前两种的可实现方式中,具体地,连接部件103可以为螺钉,螺纹孔1031处可以设置固定螺母,固定螺母焊接至所述上支架101或下支架102的螺纹孔1031处。
本实施例中以上支架101上设置螺纹孔1031、下支架102设置安装孔1030为例进行说明。连接部件103穿设于下支架102设置安装孔1030后,进入与上述安装孔1030配合的螺纹孔1031,旋拧连接部件103则使之与螺纹孔1031实现螺纹连接。从而,通过连接部件103实现上支架101与下支架102在不同高度上的连接与固定。进而,满足不同尺寸仪器或设备集成在支架装置中的需求,提到了支架装置的兼容性。
可选的,上支架101上设置的至少两个螺纹孔1031处于同一铅垂线上,对应一组螺纹孔1031;下支架102设置的至少两个安装孔1030处于同一铅垂线上,对应一组安装孔1030。U形上支架101的每个侧面设置至少两组上述螺纹孔1031,U形下支架102的每个侧面设置至少两组上述安装孔1030。从而,提高上支架101与下支架102在不同高度上实现配合连接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设置在下支架102上的安装孔1030为圆孔、矩形孔或腰型孔等任意形状的开孔,其具体形状在本实用新型中不作限定。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上支架101与下支架102配合时,设置有螺纹孔1031的上支架位于设置有安装孔1030的下支架102的内侧。进而,通过连接部件103连接上支架101与下支架102时,可以供支架装置的外侧进行旋拧连接部件103的操作,从而,提高连接上支架与下支架的操作便利性。
可选的,上支架101和下支架102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可选的,上支架101和下支架102上均设置通风孔104,从而有利于集成在支架装置中设备的散热,同时减轻支架装置的自重。
参考图1和图2,可选的,上支架101和/或下支架102上均设置有至少两个适配孔108,可用于通过螺钉连接并固定待集成设备。例如,图2中上支架101上设有四个适配孔108,下支架102上设置有六个适配孔108,多个适配孔108的设置可以满足集成在支架装置中不同设备的安装需求(例如上支架设置有A、B、C和D四个适配孔。设备a可利用A与B适配孔进行安装,对于设备b可利用B、C和D适配孔进行安装等),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本实用信息提供的支架装置的兼容性。
可选的,适配孔108处设置有圆环形或跑道形的螺钉垫片110,用于连接待集成设备与支架装置的螺钉可穿设在螺钉垫片110的孔中。上支架101和下支架102的与待集成设备相接触的内侧面设置有任意形状的缓冲垫105,缓冲垫105可采用硅橡胶材质制成,受压时弹性压缩变形,压力消失后可恢复形状。
上述螺钉垫片110以及缓冲垫105可提高待集成设备的抗缓冲、冲击性,提高支架装置对待集成设备运输过程中的可靠性。
可选的,上支架101和下支架102的外侧面通过铆接方式或点焊方式设置有加强横梁111,以提高支架装置的牢固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装置包括上支架、下支架和连接装置,其中上支架以及下支架可实现在不同高度上的配合,从而得到不同高度支架装置,实现对非标准尺寸的仪器或设备的集成,提供了支架装置的兼容性,解决了现有的支架装置兼容性不高的问题。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的,参考图4与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用于支架装置定位的装置,包括:第一导轨201和第二导轨202。
可选的,下支架102侧面设置有防滑条205,在支架装置向第一导轨以及第二导轨安装时,将支架装置由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第一端推送至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第二端,防滑条205在推送过程中起到定位导向作用。其中,防滑条205为尼龙或硬质塑料等制成,防滑条205铆装或钉装至下支架102的侧面。
具体地,支架装置推送至第一导轨201和第二导轨202之间后,其与第一导轨201和第二导轨202的连接以及固定方式如下:
参考图4与图5,下支架102的第一端设置有翻折边作为第一连接边1061,第一连接边106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1060;第一导轨201的第一端和第二导轨202的第一端分别设置有翻折边作为第四连接边204,第四连接边204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四连接孔2040;其中,下支架102第一端的两个第一连接边1061分别与第一导轨201和第二导轨202的第四连接边204配合,并且,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106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060和对应的第四连接孔2040中,用于将支架装置与第一导轨201以及第二导轨202在纵向上的连接与固定。
参考图4与图5,下支架102的第二端设置有延伸边作为第二连接边1071,第二连接边107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1070;第一导轨201以及第二导轨202在靠近第二端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1073,用于与第二连接孔1070配合,即通过第二连接件107穿设于通孔1073以及第二连接孔1070中,实现下支架102在侧面上与两轨道实现横向连接与固定。
可选的,第一连接孔1060或与其对应的第四连接孔2040为螺纹孔,第一连接件106为螺钉。
可选的,第二连接孔1070或与其对应的通孔1073为螺纹孔,第二连接件107为螺钉。
可选的,第一连接件106或第二连接件107为螺栓和螺母。
可选的,第一导轨201与第二导轨202上设置有通风孔,从而有利于集成在支架装置中设备的散热,同时减轻导轨的自重。
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架装置的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导轨以及第二导轨,通过下支架侧面的防滑条起到支架装置向导轨安装时的导向定位作用,并且,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将支架装置连接并固定至上述两个导轨中间,起到将支架装置以及集成至支架装置中的仪器或设备的定位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到集成至支架装置中仪器或设备运输的可靠性。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组装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行的,参考图6与图7,本实施例提供支架装置中集成了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 Unit;简称:RRU),并且提供了包括上述支架装置的机箱。
将RRU308集成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装置中的过程如下:首先,将支架装置的上支架101和下支架102高度调节至与RRU308相适应。上述步骤为现场组装部分。本实施例提供的机箱,还包括预装部分。然后,将上述现场组装部分设置在上述预装部分内,便完成了运输RRU308的机箱。由于预装部分不需要现场作业,所以,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箱实现RRU308的运输时,具有操作简便的特点。
其中,参考图6,预装部分包括:箱体306、第二箱盖301、第一箱盖309、横置的U形横梁302、第二机架303、第一机架307、第一导轨201、第二导轨202以及相关连接件等。
具体地,箱体306为矩形筒状,第一导轨201与第二导轨202分别与箱体306的相对的两个侧面螺纹连接,第二机架303以及第一机架309通过拉铆钉固定设置在箱体306的开口处。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装置实施例三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所示的第二机架303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机架303与第一机架309结构相同,以图8中第二机架303为例进行说明。第二机架303为矩形结构,有两个机架横梁3011与两个机架竖梁3010通过机架铆钉305连接,其中,机架竖梁3010的不同高度处设置有孔,用于安装卡式螺母3012,卡式螺母3012的作用如下。
在第一机架309的卡式螺母3012处:支架装置中下支架102第一端设置的翻折边作为第一连接边106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060,第一导轨201的第一端和第二导轨202的第一端设置的第四连接孔2040,通过第四连接件2041将上述:卡式螺母3012、第一连接孔1060以及第四连接孔2040进行连接与固定。
在第二机架303的卡式螺母3012处:第一导轨201的第二端和第二导轨202的第二端设置有延伸边作为第三连接边203,第三连接边20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连接孔2030,通过第三连接件2031将上述:卡式螺母3012以及第三连接孔2030进行连接与固定。
从而实现支架装置、第一导轨201、第二导轨202与第一机架309以及第二机架303的连接与固定。其中,将支架装置固定于导轨或机架上的操作即为现场中将现场组装部分设置在上述预装部分内放入操作。
可选的,第一机架309和第二机架303通过U形横梁302在纵向上拉铆或螺钉紧固,从而提到机架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在实施例二中将支架装置安装于导轨之间时,U形横梁302还起到纵向导向的作用。
可选的,第一机架309和第二机架303的矩形结构的直角处,设置有防雨堵头304,以防止液体有机架进入支架装置,对集成在支架装置中的RRU308造成损伤。
可选的,在箱体6的第一开口处通过卡扣连接扣合第一箱盖301,在箱体6的第二开口处通过卡扣连接扣合第二箱盖302。通过箱盖的设置,进一步提到机箱的安全可靠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机箱中包含集成有RRU308的支架装置,机箱包括预装部分和现场组装,由于预装部分不需要现场作业,所以,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箱实现RRU的运输时,只需根据具有RRU尺寸调节上支架与下支架的连接,将RRU集成支架装置中,再将支架装置安装在预装部分即可,操作简便。并且预装部分具有牢固稳定性,为支架装置提供可靠固定位置,提高集成在支架装置中仪器或设备的运输安全性与可靠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支架、下支架和连接部件,其中,所述上支架为倒U形,所述下支架为U形,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相配合;
所述连接部件在所述上支架或下支架的不同高度处,连接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上支架在U形的侧面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下支架在U形的侧面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安装孔相配合;
所述下支架在U形的侧面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所述上支架在U形的侧面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安装孔相配合;
所述连接部件插设于相配合的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螺纹孔中,用于连接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连接部件为螺钉;
所述螺纹孔处设置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焊接至所述上支架或所述下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在U形侧面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或安装孔,包括:
所述至少两个螺纹孔或安装孔处于同一铅垂线上,对应一组螺纹孔或安装孔;
所述U形上支架或所述U形下支架的每个侧面设置至少两组所述螺纹孔或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安装孔为圆孔、矩形孔或腰型孔;所述上支架的内侧和/或所述下支架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垫;
所述上支架和/或所述下支架设置有至少两个适配孔,所述适配孔用于集成在所述支架装置中的设备的安装;所述上支架的内侧和/或所述下支架的内侧的所述适配孔周围设有环状螺钉垫片;
所述上支架的外侧和/或所述下支架的外侧铆接或点焊加强横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上支架与所述下支架配合时,设置有螺纹孔的上支架或下支架位于对应的设置有所述安装孔的下支架或上支架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上支架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垂直方向的第一条形孔,所述下支架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垂直方向的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条形孔的宽度相同;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螺栓与螺母,所述螺栓的直径与所述第一条形孔的宽度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上设有通风孔。
9.一种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任一项所述的支架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箱体、机架、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
其中,所述箱体为矩形筒状;所述支架装置的一端设置有翻折边,所述翻折边设置有螺纹孔;
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分别与所述箱体的相对的两个侧面螺纹连接;所述机架通过拉铆钉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开口处;
所述支架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之间,所述支架装置上设置有安装孔或螺纹孔的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相对,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分别与所述支架装置的下支架螺纹连接;
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式螺母,通过所述支架装置的翻折边上的螺纹孔与所述机架的卡式螺母实现所述支架装置与所述机架的连接。
CN201720591575.4U 2017-05-24 2017-05-24 支架装置和机箱 Active CN207118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1575.4U CN207118173U (zh) 2017-05-24 2017-05-24 支架装置和机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91575.4U CN207118173U (zh) 2017-05-24 2017-05-24 支架装置和机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18173U true CN207118173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93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91575.4U Active CN207118173U (zh) 2017-05-24 2017-05-24 支架装置和机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181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2540A (zh) * 2019-05-07 2019-07-0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19英寸和21英寸两种规格服务器的机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2540A (zh) * 2019-05-07 2019-07-05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19英寸和21英寸两种规格服务器的机柜
CN109982540B (zh) * 2019-05-07 2024-02-06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19英寸和21英寸两种规格服务器的机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90852U (zh) 单元容纳装置以及铁路车辆
CN207118173U (zh) 支架装置和机箱
CN107734909A (zh) 一种便于pcb板安装固定装置
CN102044982B (zh) 一种模块化晶闸管整流单元
CN109878869A (zh) 一种无人机运输箱
CN109878751A (zh) 一种无人机起降平台
CN211149879U (zh) 一种开放式网络搭建与布线实训机柜
CN205565301U (zh) 一种高压电容器柜框架结构
CN207749968U (zh) 一种移门电机在轨道上的安装结构
CN108612387B (zh) 一种适用于高压输电线路铁塔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安装装置
CN202503422U (zh) 便捷式高压多单元电力电子装置的功率柜
CN209693256U (zh) 大容量出线法兰
CN104373789B (zh) 一种安装于高压电缆塔内部的平台支架
CN208020046U (zh) 一种双向可调节万能夹具
CN204328409U (zh) 一种安装于高压电缆塔内部的平台支架
CN207315213U (zh) 一种设置有辅助工具架的爬行梯
CN214813969U (zh) 轨道车辆异形板材成型装置
CN218972868U (zh) 一种风道结构以及储能系统
CN217945241U (zh) 一种轨道信号安全用测试装置
CN211909398U (zh) 一种机柜门框
CN204721101U (zh) 一种电力隧道巡检机器人轨道取电缆的压装结构
CN208111985U (zh) 一种用于低压柜抽屉单元内元器件集成装配的安装板
CN219192580U (zh) 一种无人机用挂载装置
CN213877091U (zh) 一种自动化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装置
CN214153631U (zh) 一种三相四线制电源与负载间设置平衡补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