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09548U - 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09548U
CN207109548U CN201720417776.2U CN201720417776U CN207109548U CN 207109548 U CN207109548 U CN 207109548U CN 201720417776 U CN201720417776 U CN 201720417776U CN 207109548 U CN207109548 U CN 2071095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rope
putting
under
cable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177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肖巍
宋维举
段旻
陈占锋
游杰
范馨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City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7204177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095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095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095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其可以提高支撑塔的纵向刚度和控制主梁挠度,在降低该支撑塔的塔底弯矩的同时,减小菱形加劲索装置的垂直效应和风振响应,且该菱形加劲索装置的加劲索下部和设置于该支撑塔的塔底的下锚头之间通过液压阻尼器相互连接,或者通过该支撑塔的通道直接无粘接贯通连接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该支撑塔的塔底所受到的剪力,以保证该带有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纵桥向刚度和全桥主梁竖直刚度能够被提高,从而保证该带有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稳定性。
背景技术
斜拉桥在所有传统桥梁中有跨度大,结构轻,抗震性能好等优势,现代斜拉桥跨度已发展到1000m以上。目前单、双塔斜拉塔桥建造较多,设计理论也较为成熟,但对于大跨区域,如跨海大桥或跨越大峡谷的桥梁,则需要采用多塔斜拉桥的形式,因此多塔斜拉桥的应用越加广泛。
多塔斜拉桥与普通单、双塔斜拉桥除二者的力学行为也有所差异。当荷载作用于多塔斜拉桥某一中间跨时,在受载跨中主梁将下挠,拉索索力将增大,桥塔将产生偏向受载跨方向的变位,这使相邻跨主梁产生上挠,且在相邻跨另一桥塔则产生与受载孔桥塔反向的位移。由于没有边锚索控制中间塔的变位,拉索系统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多塔斜拉桥的整体变形只有靠主梁和桥塔的刚度来限制,故其全桥顺桥向刚度比独塔或双塔斜拉桥同等跨径要小,在中间跨加载时,中塔顶水平位移加大,导致整个结构变形过大,其受力性能更为复杂,因此结构刚度的控制成为多塔斜拉桥设计的关键。
解决这一问题可通过在合理的位置设置加劲拉索来达到增加全桥刚度的目的。设置加劲索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如图1所示的设置水平加劲索14、如图2所示的倾斜加劲索15、如图3所示的中间梁段重叠索16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均有很多不足之处:
1.对于跨度较大的桥梁设置水平加劲索14,则由于水平加劲索较长。垂度效应比较明显,影响加劲效果,外观也让人难以接受;
2.全长设置斜向加劲索15,在垂度效应方面没有水平加劲索明显,加劲效果稍差;其次,这两种加劲索方法都因索长度较长,在多风的峡谷地带或大跨地区风振响应,移动荷载抖振响应都十分明显,而且索力很大,对全桥的整体刚度有一定的影响;
3.在中间梁段设置重叠索16,提高结构整体刚度的效果不明显,施工有一定的难度,细部构造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其中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包括一个桥梁主体以及一个菱形加劲索装置,该桥梁主体包括一个桥面、一个主梁、两个支撑塔以及四组拉索,各个该支撑塔相互对称地设置于,该主梁设置于各个该支撑塔的中部,并且该主梁由各个该支撑塔保持平整,并且该主梁与另一个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主梁相互平齐,该拉索的一个端部设置于该支撑塔的塔顶,另一个端部设置于该主梁,以在该拉索、该支撑塔和该主梁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并且两组该拉索相对于一个该支撑塔相互对称,该桥面设置于该主梁,该菱形加劲索装置包括一个加劲索上部以及一个加劲索下部,该加劲索上部包括一个第一上加劲索单元以及一个第二上加劲索单元,该第一上加劲索单元的上端部和该第二上加劲索单元的上端部分别设置于该支撑塔的塔顶,该第一上加劲索单元的下端部和该第二上加劲索单元的下端部分别设置于该主梁,并且该第一上加劲索单元和该第二上加劲索单元相互对称地位于该支撑塔的两侧,该加劲索下部包括一个第一下加劲索单元以及一个第二下加劲索单元,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的下端部和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的下端部分别设置于该支撑塔的塔底,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的上端部和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的上端部分别设置于该主梁,并且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和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相互对称地位于该支撑塔的两侧,并且该第一上加劲索单元的下端部和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的上端部设置于该主梁的同一个位置,该第二上加劲索单元的下端部和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的上端部设置于该主梁的同一个位置,以使该第一上加劲索单元、该第二上加劲索单元、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和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之间形成一个菱形结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第一上加劲索单元包括两个第一上加劲索,两个该第一上加劲索的上端部设置于该支撑塔的塔顶的同一个位置,两个该第一上加劲索的下端部分别设置于该主梁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该第二上加劲索单元包括两个第二上加劲索,两个该第二上加劲索的上端部设置于该支撑塔的塔顶的同一个位置,两个该第二上加劲索的下端部分别设置于该主梁的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包括两个第一下加劲索,两个该第一下加劲索的下端部设置于该支撑塔的塔底的同一个位置,两个该第一下加劲索的上端部分别设置于该主梁的该第一位置和该第二位置;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包括两个第二下加劲索,两个该第二下加劲索的上端部分别设置于该主梁的该第三位置和该第四位置,其中该第一位置和该第四位置相对于该支撑塔相互对称,该第二位置和该第三位置相对于该支撑塔相互对称。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菱形加劲索装置包括两个上锚头,各个该上锚头对称地设置于该支撑塔的塔顶,该第一上加劲索单元的两个该第一上加劲索的上端部设置于一个该上锚头,该第二上加劲索单元的两个该第二上加劲索的上端部设置于另一个该上锚头。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上锚头呈Y字形。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菱形加劲索装置包括两个下锚头,各个该下锚头对称地设置于该支撑塔的塔底,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的两个该第一下加劲索的下端部设置于一个该下锚头,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的两个该第二下加劲索的下端部设置于另一个该下锚头。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下锚头呈Y字形。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菱形加劲索装置包括多个液压阻尼器,各个该液压阻尼器分别设置于各个该下锚头,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的两个该第一下加劲索的下端部和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的两个该第二下加劲索的下端部分别通过各个该液压阻尼器设置于各个该下锚头。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支撑塔的塔底具有一个通道,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的该第一下加劲索和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的该第二下加劲索一体地连接,并且该第一下加劲索和该第二下加劲索的连接位置贯穿于该支撑塔的该通道。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菱形加劲索装置包括多个该智能液压夹紧装置,该智能液压夹紧装置设置于该支撑塔的通道内,并作用于该第一下加劲索和该第二下加劲索的连接位置,以能够夹紧该第一下加劲索和该第二下加劲索的连接位置。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该菱形加劲索装置包括多个主梁锚头,各个该主梁锚头分别设置于该第一位置、该第二位置、该第三位置和该第四位置,各个该第一上加劲索的下端部、各个该第二上加劲索的下端部、各个该第一下加劲索的上端部和各个该第二下加劲索的上端部分别设置于各个该主梁锚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优势在于: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可以提高支撑塔的纵向刚度和控制主梁挠度,在降低该支撑塔的塔底弯矩的同时,减小菱形加劲索装置的垂直效应和风振响应,且该菱形加劲索装置的加劲索下部和设置于该支撑塔的塔底的下锚头之间通过液压阻尼器相互连接,或者通过该支撑塔的通道直接无粘接贯通连接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小该支撑塔的塔底所受到的剪力,以保证该带有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稳定性。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是在原有的桥梁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该菱形加劲索装置来保证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稳定性,其中该菱形加劲索装置形成一个菱形的稳定体系,其在恒载下属于自平衡体系,并可通过调节该菱形加劲索装置的加劲索上部和加劲索下部的拉索角度和索力,有效地提高全桥纵桥向刚度,并使得该支撑塔的纵向水平变形和主梁竖向挠度得到有效地控制。该菱形加劲索装置在静力性能方面可有效地减小该支撑塔的塔底弯矩以及主梁跨中弯矩,在气动性能方面也提高了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固有特征频率。相对于传统的拉索桥梁来说,本实用新型的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体刚度,改善在移动载荷作用下该支撑塔、该支撑塔的塔墩和该横梁的受力情况,并且该菱形加劲索装置的用钢量比较适中,方便施工。
附图说明
为了获得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优点和特点,以下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对以上概述的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应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因此不应被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制,通过使用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具体和更详细的说明和阐述。在附图中:
图1是传统的拉索桥梁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传统的拉索桥梁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传统的拉索桥梁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加劲索上部和支撑塔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加劲索下部和支撑塔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加劲索下部和支撑塔的连接关系的一个变形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加劲索上部、加劲索下部和主梁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如图4至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精神提供了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其中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稳定性能够大幅度地被提高。具体地说,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包括一个桥梁主体1以及一个菱形加劲索装置2,该菱形加劲索装置2设置于该桥梁主体1,以通过该菱形加劲索装置2形成的自平衡机构有效地提高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稳定性。
该桥梁主体1包括一个桥面11、一个主梁12、两个支撑塔13以及四组拉索14,该支撑塔13具有一个塔顶131以及一个塔底132,该塔顶131和该塔底132用于界定该支撑塔13的高度,通常情况下,该支撑塔13的该塔底132安装于使用环境中,例如可能会通过一个塔墩安装于使用环境中,各个该支撑塔13对称地设置,该主梁12设置于各个该支撑塔13的中部,并且该主梁12由各个该支撑塔13保持平整,可以理解的是,各个该支撑塔13对称地位于该主梁12的两侧。也就是说,各个该支撑塔13在该主梁12的两侧保证该主梁12的平整度,并且各个该支撑塔13保证该主梁12与另一个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主梁相互平齐,或者各个该支撑塔13保证该主梁12与传统的拉索桥梁的主梁保持平齐。该桥面11设置在主梁12上,以藉由该主梁12使该桥面11保持在使用环境中。该拉索14的一个端部设置于该支撑塔13的该塔顶131,另一个端部设置于该主梁12,以在该拉索14、该支撑塔13和该主梁12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并且两组该拉索14相对于一个该支撑塔13相互对称,这样,能够藉由各个该拉索14保证该桥梁主体1的稳定性。
该菱形加劲索装置2包括一个加劲索上部21以及一个加劲索下部22。该加劲索上部21设置于该桥梁12和该支撑塔13的该塔顶131,该加劲索下部22设置于该桥梁12和该支撑塔13的该塔底132,从而在该加劲索上部21和该加劲索下部22之间形成一个菱形结构,该菱形结构是一个自平衡结构,以藉由该加劲索上部21和该加劲索下部22形成该菱形结构进一步保证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该加劲索上部21包括一个第一上加劲索单元211以及一个第二上加劲索单元212,该第一上加劲索单元211的上端部和该第二上加劲索单元212的上端部分别设置于该支撑塔13的该塔顶131,该第一上加劲索单元211的下端部和该第二上加劲索单元212的下端部分别设置于该主梁12的不同位置,并且该第一上加劲索单元211和该第二上加劲索单元212对称地位于该支撑塔13的两侧。相对应地,该加劲索下部22包括一个第一下加劲索单元221以及一个第二下加劲索单元222,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221和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222的下端部分别设置于该支撑塔13的该塔底132,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221和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222的上端部分别设置于该主梁12的不同位置,以使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221和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222对称地位于该支撑塔13的两侧。优选地,该第一上加劲索单元211的下端部和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221的上端部设置于该主梁12的同一个位置,该第二上加劲索单元212的下端部和该第二上加劲索单元222的上端部设置于该主梁12的同一个位置,从而使该第一上加劲索单元211、该第二上加劲索单元212、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221和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222之间形成菱形结构。
更优选地,该主梁12具有一个第一位置121、一个第二位置122、一个第三位置123以及一个第四位置124,该第一位置121和该第二位置122位于该支撑塔13的一侧,该第三位置123和该第四位置124位于该支撑塔13的另一侧,并且该第一位置121和该第四位置124相对于该支撑塔13相互对称,该第二位置122和该第三位置123相对于该支撑塔13相互对称。该第一上加劲索单元211包括两个第一上加劲索2110,两个该第一上加劲索2110的上端部设置于该支撑塔13的该塔顶131的同一个位置,并且两个该第一上加劲索2110的下端部分别设置于该主梁12的该第一位置121和该第二位置122。该第二上加劲索单元212包括两个第二上加劲索2120,两个该第二上加劲索2120的上端部设置于该支撑塔13的该塔顶131的同一个位置,并且两个该第二上加劲索2120的下端部分别设置于该主梁12的该第三位置123和该第四位置124。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221包括两个第一下加劲索2210,两个该第一下加劲索2210的下端部设置于该支撑塔13的该塔底132的同一个位置,并且两个该第一下加劲索2210的上端部分别设置于该主梁12的该第一位置121和该第二位置122。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222包括两个第二下加劲索2220,两个该第二下加劲索2220的下端部设置于该支撑塔13的该塔底132的同一个位置,并且两个该第二下加劲索2220的上端部分别设置于该主梁12的该第三位置123和该第四位置124。优选地,该第一上加劲索2110、该第二上加劲索2120、该第一下加劲索2210和该第二下加劲索2220与该主梁1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5°左右。
该菱形加劲索装置2包括多个主梁锚头27,各个该主梁锚头27分别设置于该主梁12该第一位置121、该第二位置122、该第三位置123和该第四位置124,各个该第一上加劲索2110的下端部、各个该第二上加劲索2120的下端部、各个该第一下加劲索2210的上端部和各个该第二下加劲索2220的上端部分别设置于各个该主梁锚头27。优选地,该主梁锚头27呈V字形。优选地,该主梁12设有多个主梁锚箱125,各个该主梁锚头27分别设置于该主梁锚箱125,以藉由该主梁锚箱125防止该主梁锚头27从该主梁12上脱落。
该菱形加劲索装置2进一步包括两个上锚头23,各个该上锚头23对称地设置于该支撑塔13的该塔顶132,各个该第一上加劲索2110的上端部分别设置于一个该上锚头23,各个该第二上加劲索2120的上端部分别设置于另一个该上锚头23。优选地,该上锚头23呈Y字形。
该菱形加劲索装置2包括两个下锚头24,各个该下锚头24对称地设置于该支撑塔13的该塔底132,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221的两个该第一下加劲索2210的下端部设置于一个该下锚头24,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222的两个该第二下加劲索2220的下端部设置于另一个该下锚头24。优选地,该下锚头24呈Y字形。更优选地,该菱形加劲索装置2包括多个液压阻尼器25,各个该液压阻尼器25分别设置于各个该下锚头24,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221的两个该第一下加劲索2210的下端部和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222的两个该第二下加劲索2220的下端部分别通过各个该液压阻尼器25设置于各个该下锚头24,如图6所示,这样,在极端天气下,例如在地震或者台风等环境中,该液压阻尼器25能够放松各个该第一下加劲索2210和各个该第二下加劲索2220的限制,使得该支撑塔13的该塔底132的负担大幅度地减轻,从而避免极端条件下对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破坏。
在图7示出的这个变形的实施例中,该支撑塔13的该塔底132具有一个通道133,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221的该第一下加劲索2210和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222的该第二下加劲索2220一体地连接,并且该第一下加劲索2210和该第二下加劲索2220的连接位置贯穿于该支撑塔13的该通道133,以使得该第一加劲索2210和该第二加劲索2220与该支撑塔13的该塔底13之间的链接关系是无粘接力接触链接,这样,在极端环境下,同样能够减轻该支撑塔13的该塔底132的幅度,以保证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
优选地,该菱形加劲索装置2包括多个该智能液压夹紧装置26,该智能液压夹紧装置26设置于该支撑塔13的该通道133内,并作用于该第一下加劲索2210和该第二下加劲索2220的连接位置,以能够夹紧该第一下加劲索2210和该第二下加劲索的连接位置2220。
优选地,该支撑塔13的该塔顶131设有至少一个塔顶锚箱1310,各个该上锚头23分别设置于该塔顶锚箱1310,以避免该上锚头23从该支撑塔13的该塔顶131脱落。相应地,该支撑塔13的该塔底132设有至少一个塔底锚箱1320,各个该下锚头24分别设置于该塔底锚箱1320,以避免该下锚头24从该支撑塔13的该塔底132脱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其特征在于,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包括一个桥梁主体以及一个菱形加劲索装置,该桥梁主体包括一个桥面、一个主梁、两个支撑塔以及四组拉索,各个该支撑塔相互对称地设置于,该主梁设置于各个该支撑塔的中部,并且该主梁由各个该支撑塔保持平整,并且该主梁与另一个该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的主梁相互平齐,该拉索的一个端部设置于该支撑塔的塔顶,另一个端部设置于该主梁,以在该拉索、该支撑塔和该主梁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结构,并且两组该拉索相对于一个该支撑塔相互对称,该桥面设置于该主梁,该菱形加劲索装置包括一个加劲索上部以及一个加劲索下部,该加劲索上部包括一个第一上加劲索单元以及一个第二上加劲索单元,该第一上加劲索单元的上端部和该第二上加劲索单元的上端部分别设置于该支撑塔的塔顶,该第一上加劲索单元的下端部和该第二上加劲索单元的下端部分别设置于该主梁,并且该第一上加劲索单元和该第二上加劲索单元相互对称地位于该支撑塔的两侧,该加劲索下部包括一个第一下加劲索单元以及一个第二下加劲索单元,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的下端部和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的下端部分别设置于该支撑塔的塔底,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的上端部和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的上端部分别设置于该主梁,并且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和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相互对称地位于该支撑塔的两侧,并且该第一上加劲索单元的下端部和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的上端部设置于该主梁的同一个位置,该第二上加劲索单元的下端部和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的上端部设置于该主梁的同一个位置,以使该第一上加劲索单元、该第二上加劲索单元、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和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之间形成一个菱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上加劲索单元包括两个第一上加劲索,两个该第一上加劲索的上端部设置于该支撑塔的塔顶的同一个位置,两个该第一上加劲索的下端部分别设置于该主梁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该第二上加劲索单元包括两个第二上加劲索,两个该第二上加劲索的上端部设置于该支撑塔的塔顶的同一个位置,两个该第二上加劲索的下端部分别设置于该主梁的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包括两个第一下加劲索,两个该第一下加劲索的下端部设置于该支撑塔的塔底的同一个位置,两个该第一下加劲索的上端部分别设置于该主梁的该第一位置和该第二位置;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包括两个第二下加劲索,两个该第二下加劲索的上端部分别设置于该主梁的该第三位置和该第四位置,其中该第一位置和该第四位置相对于该支撑塔相互对称,该第二位置和该第三位置相对于该支撑塔相互对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其特征在于,该菱形加劲索装置包括两个上锚头,各个该上锚头对称地设置于该支撑塔的塔顶,该第一上加劲索单元的两个该第一上加劲索的上端部设置于一个该上锚头,该第二上加劲索单元的两个该第二上加劲索的上端部设置于另一个该上锚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其特征在于,该上锚头呈Y字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其特征在于,该菱形加劲索装置包括两个下锚头,各个该下锚头对称地设置于该支撑塔的塔底,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的两个该第一下加劲索的下端部设置于一个该下锚头,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的两个该第二下加劲索的下端部设置于另一个该下锚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其特征在于,该下锚头呈Y字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其特征在于,该菱形加劲索装置包括多个液压阻尼器,各个该液压阻尼器分别设置于各个该下锚头,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的两个该第一下加劲索的下端部和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的两个该第二下加劲索的下端部分别通过各个该液压阻尼器设置于各个该下锚头。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塔的塔底具有一个通道,该第一下加劲索单元的该第一下加劲索和该第二下加劲索单元的该第二下加劲索一体地连接,并且该第一下加劲索和该第二下加劲索的连接位置贯穿于该支撑塔的该通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其特征在于,该菱形加劲索装置包括多个智能液压夹紧装置,该智能液压夹紧装置设置于该支撑塔的该通道内,并作用于该第一下加劲索和该第二下加劲索的连接位置,以能够夹紧该第一下加劲索和该第二下加劲索的连接位置。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其特征在于,该菱形加劲索装置包括多个主梁锚头,各个该主梁锚头分别设置于该第一位置、该第二位置、该第三位置和该第四位置,各个该第一上加劲索的下端部、各个该第二上加劲索的下端部、各个该第一下加劲索的上端部和各个该第二下加劲索的上端部分别设置于各个该主梁锚头。
CN201720417776.2U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095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17776.2U CN207109548U (zh)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17776.2U CN207109548U (zh)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09548U true CN207109548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95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1777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109548U (zh)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095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3729A (zh) * 2022-07-13 2022-10-11 重庆大学 基于声学黑洞梁的周向阵列型拉索振动能量耗散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3729A (zh) * 2022-07-13 2022-10-11 重庆大学 基于声学黑洞梁的周向阵列型拉索振动能量耗散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Virlogeux Recent evolution of cable-stayed bridges
US10280575B2 (en) Cable-stayed suspension bridge structure suitable for super long spans
Irwin Bluff body aerodynamics in wind engineering
CN107724226A (zh) 一种四索面同向回转斜拉索‑悬索协作体系桥梁
CN106958189B (zh) 一种适用于超大跨径的斜拉式吊桥结构
CN102535348B (zh) 一种铰塔斜拉桥斜拉索的张拉方法
CN103696356A (zh) 一种设有双排支座体系的多塔斜拉桥
CN108999088A (zh) 一种斜拉桥的施工方法
CN109898421B (zh) 用于钢箱拱桥拱肋整体提升的抗风结构及抗风方法
CN205775786U (zh) 一种新型铁路曲线斜塔斜拉桥
CN207109548U (zh) 一种带有菱形加劲索装置的桥梁
CN207919315U (zh) 四线高速铁路钢桁斜拉桥
CN206721646U (zh) 一种适用于超大跨径的斜拉式吊桥结构
CN203625762U (zh) 一种设有双排支座体系的多塔斜拉桥
CN109763417B (zh) 一种斜拉钢桁架协作体系桥梁
CN208167492U (zh) 上承式拱梁组合桥梁结构
CN104532733B (zh) 鱼脊梁结构的部分斜拉桥
CN208094486U (zh) 一种基于预应力索桁架的零扰度大跨度光伏支架结构
CN207452680U (zh) 一种曲弦钢桁加劲连续梁
CN108978436A (zh) 空间桁架悬索桥
CN205171343U (zh) 组合梁自锚式悬索桥
CN209066725U (zh) 一种钢管混凝土桁架-钢筋混凝土板组合结构
CN113622283A (zh) 一种双曲抛物面空间交叉缆索网的平拉式人行悬索桥
CN205821980U (zh) 一种斜拉索交叉型多塔斜拉桥
CN202809835U (zh) 弱腹杆式延性桁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