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05791U - 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05791U
CN207105791U CN201720856687.8U CN201720856687U CN207105791U CN 207105791 U CN207105791 U CN 207105791U CN 201720856687 U CN201720856687 U CN 201720856687U CN 207105791 U CN207105791 U CN 207105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layer
ground fabric
connection sheet
glass fiber
fiber com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5668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晓林
余万平
刘连学
章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henshi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engshi Fiber Found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engshi Fiber Found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engshi Fiber Found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5668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05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05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057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短切毡层下部设有织基布层,织基布层包括第一绞织基布层和第二绞织基布层,捆绑带将短切毡层、第一绞织基布层和第二绞织基布层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绞织基布层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片,固定片I和固定片II围绕第一连接片交错缠绕,所述第二绞织基布层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片,固定片III和固定片Ⅳ围绕第二连接片交错缠绕,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的夹角角度为58°‑62°。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玻璃纤维复合毡的抗剪切性能、抗层间分离性,使制得的产品强度更大、质量更轻,抗拉伸、抗压能力较好,稳定性更好。该织物的综合力学性能普遍提高20%以上,对于力学性能具有较高要求的风电叶片,应用前景广阔。

Description

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毡,具体涉及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地球所蕴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日渐匮乏。在巨大的能源压力下,发展取之不尽、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新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共识。风能具有可再生、永不枯竭、无污染、综合社会效益高等特点,正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球的风力发电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过去10年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8%,每年在该领域的投资额达到了180亿欧元。风能发电的前景将越来越广阔,在未来的能源领域,风力发电市场的增长将相当迅速,且未来风电产业将朝着海上风电、风车大型化、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技术日臻完善等趋势发展。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利用风力资源是关系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在国家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我国风力发电事业发展极其迅猛。在风力发电系统中,风机叶片是转换风能最关键的部件,决定了机组的性能和价格。叶片良好的设计、可靠的质量和优越的性能是保证机组正常稳定运行的决定因素,是风力发电机获得较高风能利用系数和较大经济效益的基础。我国在风车叶片制备方面,除国外企业在华设厂制造叶片外,国内叶片制造企业的技术来源主要依靠技术引进,包括收购国外叶片公司、购买国外叶片设计、购买国外生产许可证等方式;也有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技术,但是整体研发、制备技术水平不够成熟,亟待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风车叶片设计制备技术。
风车叶片在高空运转时要承受强大的交变载荷,这不仅要求材料具有足够的抗拉抗弯性能,还要有足够的刚性、韧性、耐疲劳、抗腐蚀和耐高温等性能。其中,玻璃纤维毡的结构、性能对叶片制品的各项性能指标具有很大的影响。如西班牙歌美飒的一个海上叶型要求双轴向纤维毡的压缩强度达到140 Mpa以上,西门子要求其使用的玻璃纤维具备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因此,现有双轴向纤维毡在性能上已难于满足客户的需求,但市场上还未有合适的产品。市场对新高性能纤维毡的需求日益强烈,高强度、高模量以及轻质玻璃纤维复合毡已成为风电行业发展热点。
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250866.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改进的玻璃纤维,包括玻璃纤维基材,所述玻璃纤维基材的上表面设有一层上环氧树脂层,所述玻璃纤维基材的下表面设有一层下环氧树脂层,所述上环氧树脂层的外表面设有一层上碳酸钙固化涂层,所述下环氧树脂层的外表面设有一层下碳酸钙固化涂层,所述玻璃纤维基材中均布有色彩质,但是该实用新型的抗剪切性能、抗层间分离性能不好。
专利申请号为201520750150.4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彩色复合毡,包括
彩色表面毡层(1)、玻璃纤维层(2)、第一粘结层(3)、第二粘结层(4)和抗压层,所述彩色表面毡层(1)通过第一粘结层(3)设置在抗压层上表面,抗压层通过第二粘结层(4)设置在玻璃纤维层(2)上表面;所述抗压层包括上夹板(5)、下夹板(6)、连接筋(8)和若干个抗压片(7),连接筋和抗压片(7)设置在上夹板(5)和下夹板(6)之间。但是该实用新型彩色复合毡抗拉伸、抗压能力一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最大限度地提高玻璃纤维复合毡的抗剪切性能、抗层间分离性,使制得的产品强度更大、质量更轻,抗拉伸、抗压能力较好,稳定性更好。
从而保证玻璃纤维复合毡的高效、稳定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包括短切毡层,短切毡层下部设有织基布层,织基布层包括第一绞织基布层和第二绞织基布层,捆绑带将短切毡层、第一绞织基布层和第二绞织基布层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绞织基布层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片,固定片I和固定片II围绕第一连接片交错缠绕,所述第二绞织基布层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片,固定片III和固定片Ⅳ围绕第二连接片交错缠绕,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的夹角角度为58°-62°。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片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片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的夹角角度为59°。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的夹角角度为60°。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的夹角角度为61°。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短切毡层的单位面积质量为75-150g/m²。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的单位面积质量为600-1200g/m²。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捆绑带为涤纶丝。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涤纶丝的单位面积质量为6-12g/m²。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绞织基布层和第二绞织基布层均采用玻璃纤维纱制成。
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涤纶丝规格为75-150D。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包括短切毡层,短切毡层下部设有织基布层,织基布层包括第一绞织基布层和第二绞织基布层,捆绑带将短切毡层、第一绞织基布层和第二绞织基布层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绞织基布层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片,固定片I和固定片II围绕第一连接片交错缠绕,所述第二绞织基布层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片,固定片III和固定片Ⅳ围绕第二连接片交错缠绕,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的夹角角度为58°-62°。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玻璃纤维复合毡的抗剪切性能、抗层间分离性,使制得的产品强度更大、质量更轻,抗拉伸、抗压能力较好,稳定性更好。该织物的综合力学性能普遍提高20%以上,对于力学性能,如抗弯曲、抗压、抗剪切性能等具有较高要求的风电叶片,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阐述。实施例只对本实用新型具有示例性的作用,而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作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做出的任何非实质性的修改,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包括短切毡层1,短切毡层1下部设有织基布层,织基布层包括第一绞织基布层2和第二绞织基布层3,捆绑带10将短切毡层1、第一绞织基布层2和第二绞织基布层3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绞织基布层2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片4,固定片I5和固定片II6围绕第一连接片4交错缠绕,所述第二绞织基布层3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片7,固定片III8和固定片Ⅳ9围绕第二连接片7交错缠绕,第一连接片4和第二连接片7之间的夹角角度为5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片4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多个第二连接片7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
短切毡层1的单位面积质量为80g/m²。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的单位面积质量为700g/m²。所述第一绞织基布层2和第二绞织基布层3均采用玻璃纤维纱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捆绑带10为涤纶丝。涤纶丝的单位面积质量为7g/m²。使用的涤纶丝规格为75-150D低弹,采用变经平(1-0/1-2//)的缝编方式,收卷时短切面在内。门幅偏差±5mm,毛边控制在2~10mm。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玻璃纤维复合毡的抗剪切性能、抗层间分离性,使制得的产品强度更大、质量更轻,抗拉伸、抗压能力较好,稳定性更好。该织物的综合力学性能普遍提高20%以上,对于力学性能,如抗弯曲、抗压、抗剪切性能等具有较高要求的风电叶片,应用前景广阔。
实施例2
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包括短切毡层1,短切毡层1下部设有织基布层,织基布层包括第一绞织基布层2和第二绞织基布层3,捆绑带10将短切毡层1、第一绞织基布层2和第二绞织基布层3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绞织基布层2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片4,固定片I5和固定片II6围绕第一连接片4交错缠绕,所述第二绞织基布层3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片7,固定片III8和固定片Ⅳ9围绕第二连接片7交错缠绕,第一连接片4和第二连接片7之间的夹角角度为60°。
实施例3
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包括短切毡层1,短切毡层1下部设有织基布层,织基布层包括第一绞织基布层2和第二绞织基布层3,捆绑带10将短切毡层1、第一绞织基布层2和第二绞织基布层3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绞织基布层2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片4,固定片I5和固定片II6围绕第一连接片4交错缠绕,所述第二绞织基布层3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片7,固定片III8和固定片Ⅳ9围绕第二连接片7交错缠绕,第一连接片4和第二连接片7之间的夹角角度为61°。所述短切毡层1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00g/m²。
实施例4
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包括短切毡层1,短切毡层1下部设有织基布层,织基布层包括第一绞织基布层2和第二绞织基布层3,捆绑带10将短切毡层1、第一绞织基布层2和第二绞织基布层3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绞织基布层2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片4,固定片I5和固定片II6围绕第一连接片4交错缠绕,所述第二绞织基布层3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片7,固定片III8和固定片Ⅳ9围绕第二连接片7交错缠绕,第一连接片4和第二连接片7之间的夹角角度为61°。所述短切毡层1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20g/m²,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的单位面积质量为800g/m²。
实施例5
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包括短切毡层1,短切毡层1下部设有织基布层,织基布层包括第一绞织基布层2和第二绞织基布层3,捆绑带10将短切毡层1、第一绞织基布层2和第二绞织基布层3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绞织基布层2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片4,固定片I5和固定片II6围绕第一连接片4交错缠绕,所述第二绞织基布层3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片7,固定片III8和固定片Ⅳ9围绕第二连接片7交错缠绕,第一连接片4和第二连接片7之间的夹角角度为61°。所述短切毡层1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20g/m²,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的单位面积质量为900g/m²。所述捆绑带10为涤纶丝。所述涤纶丝的单位面积质量为9g/m²。
实施例6
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包括短切毡层1,短切毡层1下部设有织基布层,织基布层包括第一绞织基布层2和第二绞织基布层3,捆绑带10将短切毡层1、第一绞织基布层2和第二绞织基布层3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绞织基布层2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片4,固定片I5和固定片II6围绕第一连接片4交错缠绕,所述第二绞织基布层3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片7,固定片III8和固定片Ⅳ9围绕第二连接片7交错缠绕,第一连接片4和第二连接片7之间的夹角角度为62°。所述短切毡层1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40g/m²,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100g/m²。所述捆绑带10为涤纶丝。所述涤纶丝的单位面积质量为11g/m²。

Claims (12)

1.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其特征在于:包括短切毡层,短切毡层下部设有织基布层,织基布层包括第一绞织基布层和第二绞织基布层,捆绑带将短切毡层、第一绞织基布层和第二绞织基布层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绞织基布层包括多个第一连接片,固定片I和固定片II围绕第一连接片交错缠绕,所述第二绞织基布层包括多个第二连接片,固定片III和固定片Ⅳ围绕第二连接片交错缠绕,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的夹角角度为58°-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连接片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连接片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的夹角角度为5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的夹角角度为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的夹角角度为6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切毡层的单位面积质量为75-150g/m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其特征在于: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的单位面积质量为600-1200g/m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其特征在于:所述捆绑带为涤纶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丝的单位面积质量为6-12g/m²。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绞织基布层和第二绞织基布层均采用玻璃纤维纱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丝规格为75-150D。
CN201720856687.8U 2017-07-14 2017-07-14 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 Active CN207105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56687.8U CN207105791U (zh) 2017-07-14 2017-07-14 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56687.8U CN207105791U (zh) 2017-07-14 2017-07-14 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05791U true CN207105791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84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56687.8U Active CN207105791U (zh) 2017-07-14 2017-07-14 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0579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4270A (zh) * 2018-10-15 2019-02-01 甘肃巨强铁塔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通讯塔中的复合材料
CN111421942A (zh) * 2020-05-08 2020-07-17 宜兴市富豪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尘的新型玻璃纤维复合毡
CN113082852A (zh) * 2021-05-21 2021-07-09 浙江华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除尘滤布强化层及除尘滤布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4270A (zh) * 2018-10-15 2019-02-01 甘肃巨强铁塔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通讯塔中的复合材料
CN111421942A (zh) * 2020-05-08 2020-07-17 宜兴市富豪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尘的新型玻璃纤维复合毡
CN113082852A (zh) * 2021-05-21 2021-07-09 浙江华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除尘滤布强化层及除尘滤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05791U (zh) 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
CN111057266B (zh) 一种芳纶纳米纤维/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91200B (zh) 一种智能化三维编织混杂纤维复合材料风电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30365B (zh) 大克重单轴向玻璃纤维织物ud1560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204644591U (zh) 一种混编单轴向编织布
CN201152229Y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蜂巢叶片
CN210062237U (zh) 一种双轴向玻璃纤维复合毡
CN206722969U (zh) 一种3.0mw/48.3米风力发电机叶片
CN206887365U (zh) 大克重单轴向玻璃纤维织物ud1560
CN209145168U (zh) 一种挂接式光伏瓦组件
CN209621520U (zh) 一种采用局部后掠叶片的升力型垂直轴风力机
CN207549635U (zh) 波浪复合板
CN208252278U (zh) 用竹缠绕复合压力管柱制造风电支撑架的地面风力发电站
CN204532712U (zh) 一种智能化三维编织混杂纤维复合材料风电叶片
CN206753808U (zh) 一种多风机叶片风机头的风力发电装置
CN202338452U (zh) 一种2.0mw高转速加长直驱式风力发电机叶片
CN202055012U (zh) 一种玻纤复合材料高强编织物
CN102834607B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塔架
CN102049889A (zh) 抗光热辐射纳米复合织物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7600029U (zh) 复合材料疲劳测试风冷装置
CN201428036Y (zh) 一种三轴向经编织物
CN217418929U (zh) 一种风电叶片用高模量多轴向织物
CN107035620B (zh) 双涡轮增压增速立轴式风力发电机
CN212669967U (zh) 一种风电叶片叶根增厚层用玻璃纤维织物
CN102146615B (zh) 一种玻纤复合材料高强编织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 1, Guangyun South Road, Tongx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xing, Zhejiang 314500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Zhenshi New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 Guangyun South Road, Tongxi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axing, Zhejiang 314500

Patentee before: Hengshi USA Wind Power Materials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