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01512U - 中医定向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中医定向治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01512U
CN207101512U CN201720121334.3U CN201720121334U CN207101512U CN 207101512 U CN207101512 U CN 207101512U CN 201720121334 U CN201720121334 U CN 201720121334U CN 207101512 U CN207101512 U CN 2071015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raditional chinese
targeted therapy
medical science
chinese med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213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珠
汤春琳
裴建
陆瑾
徐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ONGX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OF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
SHANGHAI RONGX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OF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 SHANGHAI RONGX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Seventh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OF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
Priority to CN2017201213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015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015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015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定向治疗装置,其包括有一外罩部、至少一个微针治疗层,所述微针治疗层粘接于所述外罩部的内侧,且所述微针治疗层用于对穴位的针灸刺激与定向治疗。本实用新型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针灸刺激效果好,避免出血、误伤神经、避免感染。针灸刺激并定向透皮吸收,避免首过效应,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同时,安全、方便,可单一、可组合的综合治疗装置。

Description

中医定向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定向治疗装置,尤其是眼部区域中医定向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眼为宗脉之所聚,脏腑精气通过经络上滋于目而视物精明。眼与脏腑在生理功能上有密切关系。《灵柩·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之晴。”从经络循行的路径来看,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眼发生着联系。运用针灸及其他的中医外治法刺激或作用于眼部区域,可以很好的治疗相关的眼部疾患,也可治疗与脑有关的其他疾患,比如失眠,脑中风后μ遗症,头痛等。皮肤主要由三层组成,主要分为表皮层、角质层以及真皮层。其中角质层是一种死组织,无血管和神经,角质层的厚度大约为10~20μm,主要对药物的吸收有屏障作用。表皮层位于外皮下距离约为50~100μm,表皮层中含有少量的活细胞和神经,不含有血管。真皮层则是三种皮肤层最深位置,它含有大量的活细胞、血管以及神经。
由于眼球存在血-眼屏障,目前眼部的局部治疗可以减少血-眼屏障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尤其是穴位水针治疗对透过血-眼屏障,提高眼内药物浓度发挥药物作用有一定意义。目前,中医药物治疗时由于无法控制针的插入距离,有时会无法穿透角质层,使得药物治疗无法吸收,造成治疗失败;有时还会使得针插入到真皮层,造成血管和神经的损伤,且形成疼痛感。因眼眶组织疏松,血管、神经较多,且上通于脑,不慎可刺伤神经或出血。这也是针灸或穴位注射操作重尤为审慎的方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继承针灸或局部药物治疗的优点,也可避免因操作不慎引起的出血、或误伤神经等缺陷,提供一种中医定向治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中医定向治疗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一外罩部、至少一个微针治疗层,所述微针治疗层粘接于所述外罩部的内侧,且所述微针治疗层用于对穴位的针灸刺激与定向治疗。
较佳地,所述微针治疗层包括有一粘接层、若干个微芯片治疗器,所述粘接层粘接于所述外罩部,所述微芯片治疗器的一侧粘接于所述粘接层,所述微芯片治疗器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针头。
较佳地,所述微针治疗层还包括有一壳聚糖薄膜层,所述壳聚糖薄膜层粘接于所述粘接层。
较佳地,若干个所述针头呈方形阵列分布,且所述针头的长度为200μm,所述针头的高度为100μm。
较佳地,所述外罩部包括有一罩体、若干个固定带,若干个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罩体的两端,若干个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之间相互可拆卸连接。
较佳地,所述罩体包括有一覆膜层、一第一无纺布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设置于所述覆膜层与所述微针治疗层之间,所述粘接层的两侧均设有压敏胶层。
较佳地,所述中医定向治疗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透药敷贴层,所述透药敷贴层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外罩部,且所述透药敷贴层设置于所述外罩部和所述微针治疗层之间。
较佳地,所述外罩部还包括有至少一个固定层,所述固定层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罩部的内侧,且所述固定层与所述外罩部之间形成有一容纳腔,所述透药敷贴层设置于所述容纳腔。
较佳地,所述固定层包括有一第二无纺布层。
较佳地,所述透药敷贴层包括有碳纤维层或湿热敷层或药物层。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针灸刺激效果好,避免出血、误伤神经、避免感染。
2、针灸刺激,定向透皮吸收,避免首过效应,减少药物的使用量。
3、安全、方便。
4、可单一、可组合的综合治疗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的微针治疗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的微针治疗层的微芯片治疗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的外罩部及透药敷贴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外罩部1,罩体11,固定带12,固定层13,容纳腔14
微针治疗层2,粘接层21,微芯片治疗器22,针头221
壳聚糖薄膜层23
透药敷贴层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其包括有一外罩部1、至少一个微针治疗层2,微针治疗层2粘接于外罩部1的内侧,且微针治疗层2用于对穴位的针灸刺激与定向治疗。微针治疗层2可以相对应地对太阳穴、睛明穴、承泣穴、四白穴、瞳子髎穴、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穴、阳白穴等穴位区域进行针灸刺激与定向治疗,通过微针治疗层2的针灸刺激效果好,避免出血、误伤神经、避免感染,同时,安全、方便。
微针治疗层2可以包括有一粘接层21、若干个微芯片治疗器22,粘接层21粘接于外罩部1,微芯片治疗器22的一侧均粘接于粘接层21,微芯片治疗器22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针头221。根据需要治疗的穴位,可以在粘接层21上相应地粘接微芯片治疗器22,通过若干个微芯片治疗器22可以实现多个穴位都能够刺激,并将中医定向治疗装置固定连接在该部位。
若干个针头221可以呈方形阵列分布,通过往复运动的推动和针头221的阵列可以实现每个穴位多点刺激,大大增强刺激面积,也加大刺激强度,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状态,减轻疼痛等症状。同时,由于皮肤的弹性及自身微小的尺寸,针头221进入皮肤的深度通常不会达到真皮层,不会损伤血管和神经,也不会形成疼痛感。针头221的阵列能够刺穿对药物扩散起屏障作用的皮肤角质层,同时打开上百个给药通道,大大提高药效。优选地,针头221呈圆锥状,针头221的长度为200μm,即针头221的长度为底部圆直径的长度,针头221的高度为100μm。
为了达到微针治疗层2便于固定的效果,粘接层21的两侧均可以设有压敏胶层,通过两侧的压敏胶层便于粘接层21粘接于外罩部1上,且便于微芯片治疗器22粘接于在粘接层21上,避免发生脱落或错位现象。优选地,粘接层21的一侧四周边缘处设置有压敏胶层,粘接层21的该侧用于粘接在外罩部1上。
为了达到便于固定中医定向治疗装置的效果,外罩部1可以包括有一罩体11、若干个固定带12,若干个固定带1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罩体11的两端,若干个固定带12的另一端之间相互可拆卸连接。通过固定带12将罩体11固定在治疗处,结构简单。优选地,固定带12之间可以通过搭扣或粘扣连接,便于连接和拆卸。
罩体11可以包括有一覆膜层、一第一无纺布层,第一无纺布层设置于覆膜层与微针治疗层2之间。即覆膜层设置于罩体11的外侧,有效保护罩体11,同时,覆膜层不会渗透,大大降低药性渗出至外部。第一无纺布层设置在罩体11的内侧,卫生环保,且经济实惠。
本实施例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可以治疗眼疲劳,通过微针治疗层2相对应地在睛明穴、承泣穴、鱼腰穴、太阳穴、丝竹空穴进行针灸刺激,每次30-60分钟,每日1次,治疗4周,有效率90%。
本实施例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还可以治疗头痛,通过微针治疗层2相对应地在太阳穴进行针灸刺激,治疗时间12-24小时,头痛缓解率90%以上。
中医定向治疗装置在对靠近眼部附近的穴位进行治疗时,为了避免对眼睛造成影响,微针治疗层2可以包括有壳聚糖薄膜层23,壳聚糖薄膜层23粘接于粘接层21,通过将壳聚糖薄膜层23包覆眼部,有效保护眼部,提高了中医定向治疗装置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可以治疗干眼症,通过微针治疗层2相对应地在睛明穴、攒竹穴、阳白穴、丝竹空、瞳子髎穴进行针灸刺激,每天1次,每次30-60分钟,每周6次为一个疗程,4个疗程,有效率76%。
实施例2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结构与实施例1的相同部分不再复述,仅对不同之处作说明。中医定向治疗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透药敷贴层3,透药敷贴层3可拆卸地连接于外罩部1,且透药敷贴层3设置于外罩部1和微针治疗层2之间。透药敷贴层3可以用于治疗作用,通过针灸刺激并定向透皮吸收,避免首过效应,减少药物的使用量。使用完成后可以进行将透药敷贴层3进行更换,中医定向治疗装置的其他部分可以反复多次使用,每次只需要安装更换透药敷贴层3即可,大大节约成本,安全无污染。同时,操作方便,易于安装和拆卸,可单一、可组合的综合治疗装置。
为了达到便于放置透药敷贴层3的效果,外罩部1可以包括有至少一个固定层13,固定层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外罩部1的内侧,有效防止在更换透药敷贴层3时外罩部1不会发生褶皱现象,提高了中医定向治疗装置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固定层13的上下两端的边缘处分别缝接于罩体11的边缘处,加强连接强度,且不会发生褶皱现象。
固定层13与外罩部1之间形成有一容纳腔14,透药敷贴层3设置于容纳腔14,有效避免透药敷贴层3发生脱落或错位现象,且结构简单,便于装入和拆下。优选地,固定层13可以包括有第二无纺布层,卫生环保,且经济实惠。
本实施例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透药敷贴层3可以包括有湿热敷层,可以治疗干眼症。将当归注射液湿敷于湿热敷层,并放置于容纳腔14,通过微针治疗层2相对应地在睛明穴、攒竹穴、阳白穴、丝竹空、瞳子髎穴进行定向治疗,每次30-6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进行中医定向治疗,10次为一疗程,有效率90%。
本实施例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透药敷贴层3可以包括有药物层,药物层中的药性通过渗透作用,可以治疗脑中风后遗症(口眼涡斜)。
本实施例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透药敷贴层3可以包括有碳纤维层,碳纤维层的颜色为黑色,在眼部使用时可以遮挡光线,同时,碳纤维层自身能够释放碳纤维远红外线,通过碳纤维远红外线的渗透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自律神经,有助于睡眠作用。优选地,透药敷贴层3包括有碳纤维层和药物包,药物包中可以为有助于治疗睡眠的药物,晚上睡觉时带上中医定向治疗装置,大大改善失眠症状。
由此可见,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是微针治疗层2和透药敷贴层3可以单一、也可以组合的综合治疗装置。针灸刺激效果好,有效避免出血、误伤神经、感染,且定向透皮吸收,避免首过效应,减少药物的使用量。使用安全、方便,同时环保卫生。针对不同疾病和症状可以选择较佳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且疗效显著。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中医定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外罩部、至少一个微针治疗层,所述微针治疗层粘接于所述外罩部的内侧,且所述微针治疗层用于对穴位的针灸刺激与定向治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治疗层包括有一粘接层、若干个微芯片治疗器,所述粘接层粘接于所述外罩部,所述微芯片治疗器的一侧粘接于所述粘接层,所述微芯片治疗器的另一侧设置有若干个针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治疗层还包括有一壳聚糖薄膜层,所述壳聚糖薄膜层粘接于所述粘接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针头呈方形阵列分布,且所述针头的长度为200μm,所述针头的高度为100μ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部包括有一罩体、若干个固定带,若干个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罩体的两端,若干个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之间相互可拆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有一覆膜层、一第一无纺布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设置于所述覆膜层与所述微针治疗层之间,所述粘接层的两侧均设有压敏胶层。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医定向治疗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透药敷贴层,所述透药敷贴层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外罩部,且所述透药敷贴层设置于所述外罩部和所述微针治疗层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部还包括有至少一个固定层,所述固定层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罩部的内侧,且所述固定层与所述外罩部之间形成有一容纳腔,所述透药敷贴层设置于所述容纳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层包括有一第二无纺布层。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医定向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药敷贴层包括有碳纤维层或湿热敷层或药物层。
CN201720121334.3U 2017-02-09 2017-02-09 中医定向治疗装置 Active CN2071015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21334.3U CN207101512U (zh) 2017-02-09 2017-02-09 中医定向治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21334.3U CN207101512U (zh) 2017-02-09 2017-02-09 中医定向治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01512U true CN207101512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95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21334.3U Active CN207101512U (zh) 2017-02-09 2017-02-09 中医定向治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0151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1131A (zh) * 2018-07-03 2018-12-1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温度响应释放药物的可溶性微针及其应用
CN111150650A (zh) * 2020-01-20 2020-05-1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微针阵列型针灸
CN113058152A (zh) * 2021-03-15 2021-07-02 优微智点(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逆热致变色微囊生物标识型可溶性微针穴位贴
CN114367022A (zh) * 2021-10-19 2022-04-19 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微针预处理挂耳式中药外敷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1131A (zh) * 2018-07-03 2018-12-18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温度响应释放药物的可溶性微针及其应用
CN111150650A (zh) * 2020-01-20 2020-05-15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微针阵列型针灸
CN113058152A (zh) * 2021-03-15 2021-07-02 优微智点(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逆热致变色微囊生物标识型可溶性微针穴位贴
CN114367022A (zh) * 2021-10-19 2022-04-19 中日友好医院(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微针预处理挂耳式中药外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01512U (zh) 中医定向治疗装置
CN204798346U (zh) 穿戴型远红外线超声波恒温药雾熏蒸的眼部理疗装置
Langevin Acupuncture, connective tissue, and peripheral sensory modulation
CN109303975A (zh) 多功能眼部药物导入仪
CN203677369U (zh) 一种保健眼罩
RU91869U1 (ru) Носовой аппликатор для интраназального облучения крови лазером
Ju et al. Forty cases of insomnia treated by suspended moxibustion at Baihui (GV 20)
CN111494348A (zh) 一种中药水凝胶眼贴及其制备方法
CN206324993U (zh) 颈椎保健u形圈
CN204170080U (zh) 针灸微针装置
CN106621052A (zh) 远红外线磁疗药物敷贴
CN211067874U (zh) 一种用于刺激人体神经的截面体按摩针及按摩球
CN108210314A (zh) 一种保健用艾灸披肩
CN203154591U (zh) 脐袋药囊
CN206576301U (zh) 一种保健袜
CN205084002U (zh) 一种用于人体俞穴和耳穴的揿针磁性载药贴
CN219835854U (zh) 一种药贴揿针
CN202459859U (zh) 保健养颜面罩
CN2902239Y (zh) 中药治疗眼罩
CN202477960U (zh) 一种安眠眼罩
CN209437903U (zh) 膝关节治疗装置
CN211301148U (zh) 一种新型揿针
CN207804621U (zh) 一种眼部用针灸针
CN108607063A (zh) 一种治疗失眠的蒙药组合物及治疗方法
CN202740373U (zh) 脑康复头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04

Address after: 201821 601 rooms, No. 1355, No. 1355, Chengbei Road, Shanghai City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RONGX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821 601 rooms, No. 1355, No. 1355, Chengbei Road, Shanghai City

Co-patentee before: No. 7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City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RONGXUAN BIOTECHNOLOGY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of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