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101157U - 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101157U
CN207101157U CN201720339195.1U CN201720339195U CN207101157U CN 207101157 U CN207101157 U CN 207101157U CN 201720339195 U CN201720339195 U CN 201720339195U CN 207101157 U CN207101157 U CN 207101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lling bar
object placing
placing cavity
hous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391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CHUJU CHUF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CHUJU CHUF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CHUJU CHUF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CHUJU CHUF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391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101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101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10115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它包括一带有置物腔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置物腔内设有一研磨杆,研磨杆的上部贯穿壳体至研磨杆的部分露置于置物腔外,壳体位于研磨杆的下部沿长度方向所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一通孔,所述研磨杆的下部经通孔穿出至置物腔外或经通孔复位至置物腔内,所述研磨杆靠近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粗糙面,当研磨杆带动研磨杆外侧壁上的粗糙面移动至通孔内时粗糙面与通孔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用于研磨物料的研磨空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其结构简单,因此成本低,操作简单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具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
背景技术
家用研磨器是用于对大颗粒或块状的调料或香料进行研磨的家用手动工具,其较大型的研磨设备而言,可以实现家庭厨房内的小量调料的现磨现用,因此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而现有的家用研磨器较多的采用电驱动或者手持摇臂驱动,其最终通过转轴带动粉碎叶片打碎或者通过相对转动的两个辊筒挤压碾碎。不难看出,这一现有技术的研磨器其结构复杂,涉及的传动部件多,因此操作过程复杂,设备成本高,故障率高,而且较为复杂的结构设计容易在研磨器内沉积残余调料,不利于清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其结构简单,因此成本低,操作简单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它包括一带有置物腔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置物腔内设有一研磨杆,研磨杆的上部贯穿壳体至研磨杆的部分露置于置物腔外,壳体位于研磨杆的下部沿长度方向所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一通孔,所述研磨杆的下部经通孔穿出至置物腔外或经通孔复位至置物腔内,所述研磨杆靠近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粗糙面,当研磨杆带动研磨杆外侧壁上的粗糙面移动至通孔内时粗糙面与通孔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用于研磨物料的研磨空间。通过研磨杆上的粗糙面与通孔内侧壁支架内的相对运动即可完成调料的研磨,因此操作简单。
所述置物腔内位于通孔所在的下端面沿竖直方向朝下内凹形成锥形面,锥形面的小口端与通孔相配合。通过锥形面可以使置物腔内的大颗粒调料自动汇拢于通孔内。
所述研磨杆位于置物腔外的上部固定有一受力块。通过受力块便于外部作用力施加于研磨杆上,带动研磨杆沿轴向运动。
所述受力块与研磨杆的上部可拆式连接。
所述受力块与壳体之间设有一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壳体和受力块相抵靠。
所述壳体上位于置物腔的上方设有工作腔,所述研磨杆的上部延伸至工作腔内,所述受力块和复位弹簧均容置于工作腔内,所述工作腔内位于受力块背离研磨杆的上方设有一活动块。利用活动块的惯性力撞击受力块就可以驱动研磨杆沿轴向运动,因此可以使操作人员单手操作,即操作人员单手抓握壳体,并晃动壳体即可带动工作腔内的活动块来回晃动撞击受力块。
所述壳体的侧壁沿长度方向朝上延伸形成开口方向朝上的凹槽,凹槽的开口上覆盖有一上端盖,上端盖的下端面与凹槽的内表面合围形成工作腔。
所述壳体包括开口方向朝下的本体和盖合于本体开口上的下端盖,下端盖的上端面与本体的内侧壁之间合围形成置物腔,所述通孔设于下端盖上。通过下端盖的拆卸可以便于置物腔的清理或者重新装填待研磨调料。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通过研磨杆与壳体上的通孔配合即可完成对于调料的研磨,因此涉及的零部件少,结构简单可靠,其次,通过增设活动块可以实现操作人员单手作业,因此操作简单,同时封闭的工作腔也避免外部灰尘或者油污从壳体上部与研磨杆之间滑动配合的孔间隙落入置物腔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壳体,1.1、置物腔,1.1.1、锥形面,1.2、工作腔,2、研磨杆,3、通孔, 4、粗糙面,5、研磨空间,6、受力块,7、复位弹簧,8、活动块,9、上端盖,10、下端盖,11、隔离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它包括一带有置物腔1.1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置物腔1.1内设有一研磨杆2,研磨杆2的上部贯穿壳体1至研磨杆2 的部分露置于置物腔1.1外,壳体1位于研磨杆2的下部沿长度方向所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一通孔3,所述研磨杆2的下部经通孔3穿出至置物腔1.1外或经通孔3复位至置物腔1.1 内,即所述研磨杆2可以沿自身长度方向移动,其下部可以穿出通孔3至置物腔1.1外,或复位收纳于置物腔1.1内或者研磨杆2的下端面刚好容置于通孔3内,所述研磨杆2靠近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粗糙面4,当研磨杆2带动研磨杆2外侧壁上的粗糙面4移动至通孔3内时粗糙面4与通孔3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用于研磨物料的研磨空间5。
上述的通孔3是用于供研磨杆2的下部可以自由穿出壳体,因此其可以是方孔、圆孔等任意的形状。同理所述的研磨杆2也可以使圆杆或者方型杆等。
上述的粗糙面4可以是选用一光杆,在光杆的外侧壁上打磨形成若干的凹坑,全部的凹坑构成粗糙面4。也可以在一光杆的外侧壁上裹覆一层带有粗糙面的覆盖层。更甚至于可以涂覆一层颗粒层。但是考虑到本实用新型多用于家用厨房,为了避免调料内掺入杂质,因此上述的粗糙面上不能有颗粒杂质掉落,因此优选为在光杆上打磨形成若干的凹坑,相邻凹坑之间形成凸棱。
上述的研磨空间5是指通孔3的内侧壁与粗糙面4凹凸不平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环形间隙,所述环形间隙内任意一点沿径向的间距无序变化。
所述置物腔1.1内位于通孔3所在的下端面沿竖直方向朝下内凹形成锥形面1.1.1,锥形面1.1.1的小口端与通孔3相配合。上述的相配合,是指锥形面1.1.1为两端直径不同的喇叭口形状,大口端与置物腔1.1的内侧壁连接,小口端与通孔3的上端连接,由此可以使置物腔1.1内的大颗粒物料汇集于通孔3内,最终通过研磨空间5完成研磨过程。
所述研磨杆2位于置物腔1.1外的上部固定有一受力块6。外部作用力施加于受力块6 上,通过受力块6带动研磨杆2沿自身轴向往复运动,从而连续的研磨调料。
所述受力块6与研磨杆2的上部可拆式连接。
所述受力块6与壳体1之间设有一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和受力块6相抵靠。
所述壳体1上位于置物腔1.1的上方设有工作腔1.2,所述研磨杆2的上部延伸至工作腔1.2内,所述受力块6和复位弹簧7均容置于工作腔1.2内,所述工作腔1.2内位于受力块6背离研磨杆2的上方设有一活动块8。操作人员只需抓握壳体1,并不断的往复晃动壳体1即可利用活动块8的惯性力撞击受力块6,完成对于调料的研磨。由此实现操作人员单手操作。
所述壳体1的侧壁沿长度方向朝上延伸形成开口方向朝上的凹槽,凹槽的开口上覆盖有一上端盖9,上端盖9的下端面与凹槽的内表面合围形成工作腔1.2。
所述壳体1包括开口方向朝下的本体和盖合于本体开口上的下端盖10,下端盖10的上端面与本体的内侧壁之间合围形成置物腔1.1,所述通孔3设于下端盖10上。通过可拆式的下端盖10可以便于调料装入置物腔1.1内。
所述置物腔1.1内设有一呈环形的隔离垫块11,所述隔离垫块11套于研磨杆2外且隔离垫块11的上端面与置物腔1.1的顶面贴合,所述研磨杆2与隔离垫块11滑动配合,用于阻隔置物腔1.1内的调料粉末卡入研磨杆2和壳体1上部的孔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操作人员抓握壳体1,并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来回晃动,由此工作腔1.2内的活动块8在自身惯性力的作用下不断的撞击受力块6,通过受力块带动研磨杆2做轴向的往复运动,由此粗颗粒的调料随着研磨杆的轴向移动不断的被带入研磨空间5内,最终研磨成细颗粒的调料被带出至壳体1外。当然需要重新装填粗颗粒调料时只需要打开下端盖10即可。
以上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它包括一带有置物腔(1.1)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置物腔(1.1)内设有一研磨杆(2),研磨杆(2)的上部贯穿壳体(1)至研磨杆(2)的部分露置于置物腔(1.1)外,且研磨杆(2)位于置物腔(1.1)外的上部固定有一受力块(6),壳体(1)位于研磨杆(2)的下部沿长度方向所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一通孔(3),所述研磨杆(2)的下部经通孔(3)穿出至置物腔(1.1)外或经通孔(3)复位至置物腔(1.1)内,所述研磨杆(2)靠近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粗糙面(4),当研磨杆(2)带动研磨杆(2)外侧壁上的粗糙面(4)移动至通孔(3)内时粗糙面(4)与通孔(3)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形成用于研磨物料的研磨空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腔(1.1)内位于通孔(3)所在的下端面沿竖直方向朝下内凹形成锥形面(1.1.1),锥形面(1.1.1)的小口端与通孔(3)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块(6)与研磨杆(2)的上部可拆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块(6)与壳体(1)之间设有一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和受力块(6)相抵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位于置物腔(1.1)的上方设有工作腔(1.2),所述研磨杆(2)的上部延伸至工作腔(1.2)内,所述受力块(6)和复位弹簧(7)均容置于工作腔(1.2)内,所述工作腔(1.2)内位于受力块(6)背离研磨杆(2)的上方设有一活动块(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沿长度方向朝上延伸形成开口方向朝上的凹槽,凹槽的开口上覆盖有一上端盖(9),上端盖(9)的下端面与凹槽的内表面合围形成工作腔(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开口方向朝下的本体和盖合于本体开口上的下端盖(10),下端盖(10)的上端面与本体的内侧壁之间合围形成置物腔(1.1),所述通孔(3)设于下端盖(10)上。
CN201720339195.1U 2017-04-01 2017-04-01 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101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9195.1U CN207101157U (zh) 2017-04-01 2017-04-01 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9195.1U CN207101157U (zh) 2017-04-01 2017-04-01 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101157U true CN207101157U (zh) 2018-03-16

Family

ID=61596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39195.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7101157U (zh) 2017-04-01 2017-04-01 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1011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3390A (zh) * 2017-04-01 2017-07-28 宁波厨聚厨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3390A (zh) * 2017-04-01 2017-07-28 宁波厨聚厨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
CN106983390B (zh) * 2017-04-01 2023-08-11 宁波厨聚厨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83390A (zh) 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
CN105705069A (zh) 咖啡研磨机和咖啡研磨方法
CN207101157U (zh) 一种手持式家用研磨器
CN204107843U (zh) 一种超声波旋振筛
CN107019477A (zh) 洗碗机
CN208356905U (zh) 一种硅藻泥板生产用研磨装置
CN105689058A (zh) 一种升降清洁石磨
CN204207591U (zh) 豆浆机
CN203738596U (zh) 一种除尘角磨机
CN108857753A (zh) 一种地质勘探岩样清扫打磨装置
CN210171542U (zh) 一种多功能化工原料研磨装置
CN101972974A (zh) 离心光饰机
CN209533106U (zh) 一种木质家具生产用打磨装置
CN209076809U (zh) 摆振式球磨机
CN207899510U (zh) 一种秸秆精分机
CN109046553A (zh) 一种热电厂用无尘碎渣机器人
CN108993710A (zh) 一种用于中草药的破碎机
CN109158660A (zh) 一种便于更换钻头的多功能手持电钻
CN205458244U (zh) 一种家用电动清洗果蔬装置
CN204104767U (zh) 一种莲子磨皮机
CN209578274U (zh) 一种带防护装置的自冷却型钻头
TWM584162U (zh) 一種手持式家用研磨器
CN208373168U (zh) 一种食用冰的研磨装置
CN205799165U (zh) 一种用于清除废铜表面氧化铜的装置
CN207323312U (zh) 一种磨豆滴落咖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1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