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92199U - 一种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92199U
CN207092199U CN201720912409.XU CN201720912409U CN207092199U CN 207092199 U CN207092199 U CN 207092199U CN 201720912409 U CN201720912409 U CN 201720912409U CN 207092199 U CN207092199 U CN 207092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vatory basin
communicating pipe
connector
lower water
blowdow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124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威
张则固
娄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9124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92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92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921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一种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包括盥洗盆和下水集合元件,下水集合元件上设置有聚污管和至少一个排污下水装置,排污下水装置一端与盥洗盆连通,另一端通过下水集合元件与聚污管连通,其中聚污管位于下水集合元件的下部、且其上设置有下水道连接头与下水道连通;所述的下水集合元件和聚污管之间设置有聚污腔,聚污腔上设置有臭器开关盖,臭器开关盖摆动开闭在下水集合元件的下水口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性能优异、拆装快捷、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易生产、易实现、安全可靠、排泄通畅且防臭效果显著等特点,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202672258U于2013年1月16日公开一种盥洗盆的排污防臭结构,它包括岐管,该岐管为四通管道,其轴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排污口以及排污主管,管道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污口,第二排污口与管壁相连接处往上倾斜设置有分支口,其特征在于岐管的下面还安装有聚污器;该聚污器呈碗状或半椭圆形球形状,并于内部形成空腔,其空腔内设置有间隔壁,并由其间隔壁使空腔隔开形成储污室以及排污室;所述的储污室底部设置有封密底板,排污室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据称,该结构利用第一排污口、第二排污口以及分支口分别通过连接管与各自的盥洗盆连接,用户在清洗完闭后污水集中于排污主管排入聚污器内的储污室,待储污室内的水灌满再延间隔壁溅射或滑泄至排污室,再从排污口流入出,最后经排污下水管快速排出。但是,该结构的管道为螺纹连接,其长度固定且不易调整,同时管道间出现堵塞后不易清理,导致安装及以后的使用维修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和困难,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性能优异、拆装快捷、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易生产、易实现、安全可靠、排泄通畅且防臭效果显著的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包括盥洗盆和下水集合元件,其特征在于:下水集合元件上设置有聚污管和至少一个排污下水装置,排污下水装置一端与盥洗盆连通,另一端通过下水集合元件与聚污管连通,其中聚污管位于下水集合元件的下部、且其上设置有下水道连接头与下水道连通;所述的下水集合元件和聚污管之间设置有聚污腔,聚污腔上设置有臭器开关盖,臭器开关盖摆动开闭在下水集合元件的下水口上。
所述聚污腔设置在下水集合元件的一侧、且位于聚污管的上部;所述的臭器开关盖一端摆动开闭在下水集合元件的下水口上,另一端设置有配重件,臭器开关盖在自然状态下通过配重件关闭在下水集合元件的下水口上、且通过排污下水装置的污水作用打开在下水集合元件的下水口上,盥洗盆的污水在臭器开关盖打开时经聚污管排出。
所述聚污腔上设置有清洁盖,清洁盖上设置有卡扣部,聚污腔上设置有卡扣配合部,清洁盖通过卡扣部可拆装式卡设在聚污腔的卡扣配合部上。
所述排污下水装置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为第一排污下水装置和第二排污下水装置,下水集合元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分别倾斜式设置在下水集合元件的上部和一侧,下水集合元件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与第一、第二排污下水装置连通。
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分别与下水集合元件之间形成一定的倾斜夹角α,其倾斜夹角α的角度为5度-15度,第一排污下水装置和第二排污下水装置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倾斜式设置在下水集合元件的上部和一侧。
所述第一排污下水装置包括第一盥洗盆连接头和第一弯连接管,第一盥洗盆连接头一端与一盥洗盆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弯连接管一端连通,第一弯连接管另一端与第一连通管连通;第二排污下水装置包括第二盥洗盆连接头、直连接管和第二弯连接管,其中,第二盥洗盆连接头一端与另一盥洗盆连通,另一端与直连接管一端连通,直连接管另一端与第二弯连接管一端连通,第二弯连接管另一端与第二连通管连通。
所述第一盥洗盆连接头上下端分别设置有螺纹,第一盥洗盆连接头通过上端的螺纹与一盥洗盆连通,第一盥洗盆连接头通过下端的螺纹设置有第一螺纹件,第一弯连接管呈L形、且其L形开角大于90度,其一端设置有侧边,另一端设置有转动卡接部,第一连通管呈L形、且其L形开角大于90度,其一端设置有转动卡接配合部,另一端与下水集合元件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螺纹件,第一螺纹件一端卡设在第一弯连接管的侧边上,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第一盥洗盆连接头下端的螺纹配合连接,第一弯连接管插入式套接在第一连通管上、且通过转动卡接部转动式卡接在第一连通管的转动卡接配合部上,第一连通管通过第二螺纹件设置在下水集合元件的上部;所述的第一盥洗盆连接头与盥洗盆之间、第一盥洗盆连接头与第一弯连接管之间、第一弯连接管与第一连通管之间、以及第一连通管与下水集合元件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件,第一盥洗盆连接头与盥洗盆之间、第一盥洗盆连接头与第一弯连接管之间、第一弯连接管与第一连通管之间、以及第一连通管与下水集合元件之间分别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
所述第二盥洗盆连接头上下端分别设置有螺纹,第二盥洗盆连接头通过上端的螺纹与另一盥洗盆连通,第二盥洗盆连接头通过下端的螺纹设置有第三螺纹件,直连接管的侧壁设置有侧翼,第三螺纹件一端卡设在直连接管的侧翼上,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第二盥洗盆连接头下端的螺纹配合连接,第二弯连接管呈L形、且其L形开角大于90度,直连接管的下部插入式转动伸缩套接在第二弯连接管一端,第二弯连接管另一端插入式转动伸缩套接在第二连通管上;其中,第二弯连接管与直连接管、第二连通管之间分别设置有压扣件,压扣件内设置有压固密封圈,第二弯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直连接管、第二连通管插入式转动伸缩套接,并通过压扣件压缩抱紧压固密封圈相互密封固定;所述的第二盥洗盆连接头与盥洗盆之间、第二盥洗盆连接头与直连接管之间、下水集合元件与聚污管之间、以及下水道连接头与下水道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件,第二盥洗盆连接头与盥洗盆之间、第二盥洗盆连接头与直连接管之间、下水集合元件与聚污管之间、以及下水道连接头与下水道之间分别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盥洗盆连接头和第二盥洗盆连接头的上端还分别设置有延伸包裹部,延伸包裹部的内壁设置有渗漏导向口,第一、第二盥洗盆连接头分别通过延伸包裹部密封式包裹在盥洗盆上,并分别通过渗漏导向口防渗漏导向盥洗盆上的污水;第一盥洗盆连接头和第二盥洗盆连接头的侧壁还分别设置有防滑槽。
所述下水集合元件的上部和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下水集合元件分别通过第一、第二连通管连接有第一排污下水装置和第二排污下水装置;其中,第一连通管上端还设置有溢流水管和备用溢水口,溢流水管直插式设置在第一连通管的上端、且位于备用溢水口的一侧,溢流水管的上端连接有接头,溢流水管与第一连通管之间还设置有密封件,二者通过密封件密封连接;所述的下水集合元件、聚污管、聚污腔、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第一排污下水装置、第二排污下水装置、下水道连接头、溢流水管、备用溢水口和接头分别由透明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良,具有以下优点:
1、下水快——在水流速度上做了专业测试,保证污水污垢在下排过程中不会停溜在任何一个点,下水集合元件与第一、第二连通管之间的连接高度做了精准的斜度流速测试处理,并且相互之间的倾斜角度为5度-15度,当污水污垢进入下水器时不会残留,避免污水污垢的停滞和堵塞。
2、安装方便,结构人性化——本结构安装简易,除去螺母连接外,第一排污下水装置的第一弯连接管插入式套接在第一连通管后,再通过转动卡接部转动式卡接在第一连通管的转动卡接配合部上,第二排污下水装置的第二弯连接管、直连接管和第二连通管之间相互插入式转动伸缩套接后,再通过压扣件压缩抱紧压固密封圈的方式实现相互密封固定,溢流水管则采用直插式,用户在安装时只需要将第一、第二盥洗盆连接头轻松拧紧在盥洗盆上即可。
3、双重防臭——本结构通过盥洗盆下水推力作用臭器开关盖,使防臭开关盖自动打开,污水污垢即可直接跌落到下水道,不容易堵塞下水道及防臭位置,当污水污垢停止时臭器开关盖通过配重件自动合闭,避免了现有技术U型防臭管生产困难、维修不方便的问题;同时清洁盖通过卡扣方便实现装配,其拆装快捷简易,方便用户的日常清洁维修;并且管道与管道之间做了套合连接改良,避免了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臭味溢出,真正达到双重防臭的效果。
4、下水器能够调整长短及高低——本结构可适合于市面上任何单用或双用的盥洗盆,并且做到无缝连接,主盘和副盘连接采用同材质高性能PP塑料管连接,可以实现长短、高低调节和折叠包装,避免了现有技术通过软管连接,并且因长短不同,导致软管折叠后易藏污垢、老化等问题;同时转卡式和压扣式连接方便,无需螺母固定,其中压扣式的管道中心可旋转调节长短,用户可根据主盘和副盘的间距进行调节,其调节的最短间距为100MM,最长间距为450MM,高度最高可调节40MM,最低持平。
5、密封固定式——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采用高性能橡胶密封连接,并在出厂时安装在管道上,有效地避免了用户由于连接管接头多,导致密封件漏装,使得日常使用出现漏水的问题。
6、双重防漏——下水器各连接处通过橡胶密封件实现第一重密封,并且通过管道与管道的相互套接实现第二重密封,同时每一处连接点都做了双重防漏处理。
7、一体化——下水集合元件采用热熔技术一体化制成、且与软管和硬管一体相连,其通过高拉力测试,使用寿命长。
8、下水器中置——本结构的下水器位于双盘中间,避免弯曲,同时采用纯铜的螺母与双盘固定,避免生锈老化,密封件均为橡胶制成,柔软度好,避免长时间使用风化。
9、第一、第二盥洗盆连接头分别通过延伸包裹部密封式包裹在盥洗盆上,同时分别利用延伸包裹部上的渗漏导向口防渗漏导向盥洗盆上的污水,具有双重防漏效果,并且第一、第二盥洗盆连接头的侧壁还分别设置有防滑槽,方便用户的安装和拆卸。
综合而言,本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性能优异、拆装快捷、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易生产、易实现、安全可靠、排泄通畅且防臭效果显著等特点,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剖视)。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3,本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包括盥洗盆和下水集合元件1,下水集合元件1上设置有聚污管2和至少一个排污下水装置,排污下水装置一端与盥洗盆连通,另一端通过下水集合元件1与聚污管2连通,其中聚污管2位于下水集合元件1的下部、且其上设置有下水道连接头34与下水道连通;所述的下水集合元件1和聚污管2之间设置有聚污腔3,聚污腔3上设置有臭器开关盖4,臭器开关盖4摆动开闭在下水集合元件1的下水口5上。
进一步地讲,聚污腔3设置在下水集合元件1的一侧、且位于聚污管2的上部;所述的臭器开关盖4一端摆动开闭在下水集合元件1的下水口5上,另一端设置有配重件6,臭器开关盖4在自然状态下通过配重件6关闭在下水集合元件1的下水口5上、且通过排污下水装置的污水作用打开在下水集合元件1的下水口5上,盥洗盆的污水在臭器开关盖4打开时经聚污管2排出。
进一步地讲,聚污腔3上设置有清洁盖7,清洁盖7上设置有卡扣部8,聚污腔3上设置有卡扣配合部9,清洁盖7通过卡扣部8可拆装式卡设在聚污腔3的卡扣配合部9上。
进一步地讲,排污下水装置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为第一排污下水装置A和第二排污下水装置B,下水集合元件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通管25和第二连通管10,第一连通管25和第二连通管10分别倾斜式设置在下水集合元件1的上部和一侧,下水集合元件1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管25和第二连通管10与第一、第二排污下水装置连通。
进一步地讲,第一连通管25和第二连通管10分别与下水集合元件1之间形成一定的倾斜夹角α,其倾斜夹角α的角度为5度-15度,第一排污下水装置A和第二排污下水装置B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管25和第二连通管10倾斜式设置在下水集合元件1的上部和一侧。
进一步地讲,第一排污下水装置A包括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和第一弯连接管27,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一端与一盥洗盆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弯连接管27一端连通,第一弯连接管27另一端与第一连通管25连通;第二排污下水装置B包括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直连接管12和第二弯连接管13,其中,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一端与另一盥洗盆连通,另一端与直连接管12一端连通,直连接管12另一端与第二弯连接管13一端连通,第二弯连接管13另一端与第二连通管10连通。
进一步地讲,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上下端分别设置有螺纹,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通过上端的螺纹与一盥洗盆连通,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通过下端的螺纹设置有第一螺纹件29,第一弯连接管27呈L形、且其L形开角大于90度,其一端设置有侧边30,另一端设置有转动卡接部31,第一连通管25呈L形、且其L形开角大于90度,其一端设置有转动卡接配合部32,另一端与下水集合元件1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螺纹件33,第一螺纹件29一端卡设在第一弯连接管27的侧边30上,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下端的螺纹配合连接,第一弯连接管27插入式套接在第一连通管25上、且通过转动卡接部31转动式卡接在第一连通管25的转动卡接配合部32上,第一连通管25通过第二螺纹件33设置在下水集合元件1的上部;所述的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与盥洗盆之间、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与第一弯连接管27之间、第一弯连接管27与第一连通管25之间、以及第一连通管25与下水集合元件1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件18,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与盥洗盆之间、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与第一弯连接管27之间、第一弯连接管27与第一连通管25之间、以及第一连通管25与下水集合元件1之间分别通过密封件18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讲,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上下端分别设置有螺纹,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通过上端的螺纹与另一盥洗盆连通,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通过下端的螺纹设置有第三螺纹件14,直连接管12的侧壁设置有侧翼15,第三螺纹件14一端卡设在直连接管12的侧翼15上,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下端的螺纹配合连接,第二弯连接管13呈L形、且其L形开角大于90度,直连接管12的下部插入式转动伸缩套接在第二弯连接管13一端,第二弯连接管13另一端插入式转动伸缩套接在第二连通管10上;其中,第二弯连接管13与直连接管12、第二连通管10之间分别设置有压扣件17,压扣件17内设置有压固密封圈22,第二弯连接管13的两端分别与直连接管12、第二连通管10插入式转动伸缩套接,并通过压扣件17压缩抱紧压固密封圈22相互密封固定;所述的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与盥洗盆之间、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与直连接管12之间、下水集合元件1与聚污管2之间、以及下水道连接头34与下水道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件18,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与盥洗盆之间、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与直连接管12之间、下水集合元件1与聚污管2之间、以及下水道连接头34与下水道之间分别通过密封件18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讲,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和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的上端还分别设置有延伸包裹部16,延伸包裹部16的内壁设置有渗漏导向口21,第一、第二盥洗盆连接头分别通过延伸包裹部16密封式包裹在盥洗盆上,并分别通过渗漏导向口21防渗漏导向盥洗盆上的污水;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和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的侧壁还分别设置有防滑槽28。
进一步地讲,第一连通管25上端还设置有溢流水管19和备用溢水口23,溢流水管19直插式设置在第一连通管25的上端、且位于备用溢水口23的一侧,溢流水管19的上端连接有接头20,溢流水管19与第一连通管25之间还设置有密封件18,二者通过密封件18密封连接;所述的下水集合元件1、聚污管2、聚污腔3、第一连通管25、第二连通管10、第一排污下水装置A、第二排污下水装置B、下水道连接头34、溢流水管19、备用溢水口23和接头20分别由透明塑料制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包括盥洗盆和下水集合元件(1),其特征在于:下水集合元件(1)上设置有聚污管(2)和至少一个排污下水装置,排污下水装置一端与盥洗盆连通,另一端通过下水集合元件(1)与聚污管(2)连通,其中聚污管(2)位于下水集合元件(1)的下部、且其上设置有下水道连接头(34)与下水道连通;所述的下水集合元件(1)和聚污管(2)之间设置有聚污腔(3),聚污腔(3)上设置有臭器开关盖(4),臭器开关盖(4)摆动开闭在下水集合元件(1)的下水口(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污腔(3)设置在下水集合元件(1)的一侧、且位于聚污管(2)的上部;所述的臭器开关盖(4)一端摆动开闭在下水集合元件(1)的下水口(5)上,另一端设置有配重件(6),臭器开关盖(4)在自然状态下通过配重件(6)关闭在下水集合元件(1)的下水口(5)上、且通过排污下水装置的污水作用打开在下水集合元件(1)的下水口(5)上,盥洗盆的污水在臭器开关盖(4)打开时经聚污管(2)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污腔(3)上设置有清洁盖(7),清洁盖(7)上设置有卡扣部(8),聚污腔(3)上设置有卡扣配合部(9),清洁盖(7)通过卡扣部(8)可拆装式卡设在聚污腔(3)的卡扣配合部(9)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下水装置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为第一排污下水装置(A)和第二排污下水装置(B),下水集合元件(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通管(25)和第二连通管(10),第一连通管(25)和第二连通管(10)分别倾斜式设置在下水集合元件(1)的上部和一侧,下水集合元件(1)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管(25)和第二连通管(10)与第一、第二排污下水装置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25)和第二连通管(10)分别与下水集合元件(1)之间形成一定的倾斜夹角α,其倾斜夹角α的角度为5度-15度,第一排污下水装置(A)和第二排污下水装置(B)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管(25)和第二连通管(10)倾斜式设置在下水集合元件(1)的上部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污下水装置(A)包括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和第一弯连接管(27),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一端与一盥洗盆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弯连接管(27)一端连通,第一弯连接管(27)另一端与第一连通管(25)连通;第二排污下水装置(B)包括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直连接管(12)和第二弯连接管(13),其中,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一端与另一盥洗盆连通,另一端与直连接管(12)一端连通,直连接管(12)另一端与第二弯连接管(13)一端连通,第二弯连接管(13)另一端与第二连通管(1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上下端分别设置有螺纹,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通过上端的螺纹与一盥洗盆连通,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通过下端的螺纹设置有第一螺纹件(29),第一弯连接管(27)呈L形、且其L形开角大于90度,其一端设置有侧边(30),另一端设置有转动卡接部(31),第一连通管(25)呈L形、且其L形开角大于90度,其一端设置有转动卡接配合部(32),另一端与下水集合元件(1)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第二螺纹件(33),第一螺纹件(29)一端卡设在第一弯连接管(27)的侧边(30)上,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下端的螺纹配合连接,第一弯连接管(27)插入式套接在第一连通管(25)上、且通过转动卡接部(31)转动式卡接在第一连通管(25)的转动卡接配合部(32)上,第一连通管(25)通过第二螺纹件(33)设置在下水集合元件(1)的上部;所述的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与盥洗盆之间、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与第一弯连接管(27)之间、第一弯连接管(27)与第一连通管(25)之间、以及第一连通管(25)与下水集合元件(1)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件(18),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与盥洗盆之间、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与第一弯连接管(27)之间、第一弯连接管(27)与第一连通管(25)之间、以及第一连通管(25)与下水集合元件(1)之间分别通过密封件(18)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上下端分别设置有螺纹,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通过上端的螺纹与另一盥洗盆连通,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通过下端的螺纹设置有第三螺纹件(14),直连接管(12)的侧壁设置有侧翼(15),第三螺纹件(14)一端卡设在直连接管(12)的侧翼(15)上,另一端通过螺纹与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下端的螺纹配合连接,第二弯连接管(13)呈L形、且其L形开角大于90度,直连接管(12)的下部插入式转动伸缩套接在第二弯连接管(13)一端,第二弯连接管(13)另一端插入式转动伸缩套接在第二连通管(10)上;其中,第二弯连接管(13)与直连接管(12)、第二连通管(10)之间分别设置有压扣件(17),压扣件(17)内设置有压固密封圈(22),第二弯连接管(13)的两端分别与直连接管(12)、第二连通管(10)插入式转动伸缩套接,并通过压扣件(17)压缩抱紧压固密封圈(22)相互密封固定;所述的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与盥洗盆之间、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与直连接管(12)之间、下水集合元件(1)与聚污管(2)之间、以及下水道连接头(34)与下水道之间分别设置有密封件(18),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与盥洗盆之间、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与直连接管(12)之间、下水集合元件(1)与聚污管(2)之间、以及下水道连接头(34)与下水道之间分别通过密封件(18)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和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的上端还分别设置有延伸包裹部(16),延伸包裹部(16)的内壁设置有渗漏导向口(21),第一、第二盥洗盆连接头分别通过延伸包裹部(16)密封式包裹在盥洗盆上,并分别通过渗漏导向口(21)防渗漏导向盥洗盆上的污水;第一盥洗盆连接头(26)和第二盥洗盆连接头(11)的侧壁还分别设置有防滑槽(28)。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集合元件(1)的上部和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通管(25)和第二连通管(10),下水集合元件(1)分别通过第一、第二连通管连接有第一排污下水装置(A)和第二排污下水装置(B);其中,第一连通管(25)上端还设置有溢流水管(19)和备用溢水口(23),溢流水管(19)直插式设置在第一连通管(25)的上端、且位于备用溢水口(23)的一侧,溢流水管(19)的上端连接有接头(20),溢流水管(19)与第一连通管(25)之间还设置有密封件(18),二者通过密封件(18)密封连接;所述的下水集合元件(1)、聚污管(2)、聚污腔(3)、第一连通管(25)、第二连通管(10)、第一排污下水装置(A)、第二排污下水装置(B)、下水道连接头(34)、溢流水管(19)、备用溢水口(23)和接头(20)分别由透明塑料制成。
CN201720912409.XU 2017-07-25 2017-07-25 一种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92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2409.XU CN207092199U (zh) 2017-07-25 2017-07-25 一种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2409.XU CN207092199U (zh) 2017-07-25 2017-07-25 一种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92199U true CN207092199U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46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1240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92199U (zh) 2017-07-25 2017-07-25 一种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9219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8098A (zh) * 2018-05-27 2018-10-19 东莞市巴斯锘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下水防堵装置的洗漱台
CN111305327A (zh) * 2020-03-27 2020-06-19 江苏美佳马达有限公司 一种下水防回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78098A (zh) * 2018-05-27 2018-10-19 东莞市巴斯锘卫浴有限公司 一种设有下水防堵装置的洗漱台
CN111305327A (zh) * 2020-03-27 2020-06-19 江苏美佳马达有限公司 一种下水防回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63744U (zh) 前置过滤器
CN207092199U (zh) 一种盥洗盆的下水器结构
CN107965016B (zh) 一种具有溢水及过滤功能的下水器
CN206346301U (zh) 一种新型防臭地漏
CN208518026U (zh) 食物垃圾处理器用的多功能排水管
CN201660945U (zh) 防臭下水器
CN205688519U (zh)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系统
CN201033882Y (zh) 生活用废水再利用装置
CN204626558U (zh) 下水管道的防堵防漏结构
CN201100451Y (zh) 洗脸盆下水三通阀
CN208395920U (zh) 下水口通用隔臭封堵排放装置
CN208363240U (zh) 一种高低压泄放地漏装置
CN112878457A (zh) 便于安装的畜牧业环保排污管道
CN206034595U (zh) 蹲便器及其排污口密封结构
CN203230005U (zh) 一种新型万向隔臭排水管
CN205894196U (zh) 一种防臭器及直冲型坐便器
CN221034044U (zh) 一种防臭闭合阀
CN205712423U (zh) 一种用于清洗池的密封地漏
CN215166219U (zh) 一种基于水封结构的防臭下水器
CN211447185U (zh) 一种防溢返地漏
CN204875973U (zh) 一种排水管
CN202925632U (zh) 拍门式自动节水控制阀
CN209837187U (zh) 一种盥洗盆的排污防臭下水器结构
CN209620185U (zh) 一种卫生间防堵管接头
CN220433856U (zh) 一种地漏水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7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