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433856U - 一种地漏水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漏水封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433856U CN220433856U CN202321743859.2U CN202321743859U CN220433856U CN 220433856 U CN220433856 U CN 220433856U CN 202321743859 U CN202321743859 U CN 202321743859U CN 220433856 U CN220433856 U CN 2204338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linder
- water seal
- water
- floor drain
-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55925 Dipt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66 anti-cip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 drainage jo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漏水封结构,用于放置在地漏排水口内,包括:排水筒、排水接头、水封筒和密封圈。排水筒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一筒段和第二筒段,第一筒段和第二筒段的内部流道相连通,从而保证排水筒两边的端口相互连通。排水接头包裹在第二筒段的端口处,且设置有弹性排水口;水封筒的一端设置有装配口,另一端密封,且在自身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蓄水腔。水封筒的装配口套设安装在第一筒段外侧,第二筒段伸入至蓄水腔内;在水封筒周面上开设有的溢水口,溢水口连通蓄水腔与结构外部。密封圈套装于第一筒段外侧,用于将排水筒密封安装在地漏排水口上。此水封结构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且便于拆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漏水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漏水封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老旧的住宅单元存在建筑年代久、缺乏下水道地漏水封的问题,在长期使用后会导致各种卫生隐患。现有技术提供了便于更换地漏下方排水管路的水封方案,但其仍需要对于排水管路进行更换,在实际作业时的工程量较大,造价过高,并不能快速解决水封问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简易、便于更换的地漏水封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易、安装拆卸方便的地漏水封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地漏水封结构,用于放置于地漏排水口内,包括:排水筒、排水接头、水封筒和密封圈;
排水筒包括内部流道相连通的第一筒段和第二筒段;排水接头包裹在第二筒段的端口处,且设置有弹性排水口;水封筒的一端设置有装配口,另一端密封,且内部设置有蓄水腔;水封筒的装配口套设在第一筒段外侧,第二筒段伸入至蓄水腔内;在水封筒周面上开设有连通蓄水腔的溢水口;
密封圈套装于第一筒段外侧,用于将排水筒密封安装在地漏排水口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水接头设置为弹性件,弹性排水口朝向背离排水筒的方向开设,且弹性排水口可沿排水接头的径向开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溢水口在水封筒周面上靠近装配口开设,排水接头伸入水封筒的深度超过溢水口的开设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筒段顶部的周面上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的底面用以抵接密封圈的顶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封筒背离装配口的密封端外壁呈锥形设置,锥形外壁朝向背离装配口的方向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溢水口在水封筒周面上开设有数个,且数个溢水口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圈设置为弹性橡胶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筒段的直径大于第二筒段。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申请排水筒、排水接头、水封筒和密封圈。排水筒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一筒段和第二筒段,第一筒段和第二筒段的内部流道相连通,从而保证排水筒两边的端口相互连通。排水接头包裹在第二筒段的端口处,且设置有弹性排水口;水封筒的一端设置有装配口,另一端密封,且在自身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蓄水腔。水封筒的装配口套设安装在第一筒段外侧,第二筒段伸入至蓄水腔内;在水封筒周面上开设有的溢水口,溢水口连通蓄水腔与结构外部。密封圈套装于第一筒段外侧,用于将排水筒密封安装在地漏排水口上。本申请使用方便、结构简易且便于拆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地漏水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地漏水封结构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地漏水封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地漏水封结构在另一个视角下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
1-排水筒、11-第一筒段、12-第二筒段、13-限位环、2-排水接头、3-水封筒、31-溢水口、4-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考说明书附图1-附图4,附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地漏水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地漏水封结构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地漏水封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地漏水封结构在另一个视角下的装配示意图,一种地漏水封结构用于放置于地漏排水口内,包括:排水筒1、排水接头2、水封筒3和密封圈4。上述排水筒1包括连续设置的第一筒段11和第二筒段12,第一筒段11和第二筒段12的内部流道相连通,从而保证排水筒1两边的端口相互连通。上述排水接头2包裹在上述第二筒段12的端口处,且设置有弹性排水口;上述水封筒3的一端设置有装配口,另一端密封,且在自身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蓄水腔。上述水封筒3的装配口套设安装在上述第一筒段11外侧,上述第二筒段12伸入至上述蓄水腔内;在上述水封筒3周面上开设有的溢水口31,溢水口31连通蓄水腔与结构外部。上述密封圈4套装于上述第一筒段11外侧,用于将上述排水筒1密封安装在地漏排水口上。
在实际使用时,先将排水接头2装配在排水筒1的下端,再将水封筒3的装配口套装在第一筒段11的外侧,排水接头2伸入至蓄水腔内,排水筒1可通过重力由上至下搭接在装配口上,也可采用一些常规方式连接成一体,本文在此不做过多限定。随后,将密封圈4由下至上环套在第一筒段11外侧,直至密封圈4的顶面可支撑并密封第一筒段11的外周。装配完成后,将成套结构下放至地漏的排水口内,由密封圈4的底面搭接在地漏排水口的外沿,整个套件通过重力作用自然下垂,实现安装与密封。
当水流从排水筒1的顶端开口流入时,将顺序流入第一筒段11、第二筒段12直至水流的重力撑开排水接头2的弹性排水口进入蓄水腔,当蓄水腔内积攒的液体量达到一定高度后将会从溢水口31排出进入下水道。而当没有水流从排水筒1的顶端流入时,弹性排水口将因自身的弹性恢复力自动闭口,起到避免污水反溢、隔绝蚊虫和隔绝异味的效果。
本申请的各个部件均可单独拆分,当其中某个部件损坏时可进行单独更换,降低适用成本,提高回收率。此水封结构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且便于拆装;可有效替换现有老旧的地漏水封结构,解决了传统类型地漏水封的缺点。
进一步地,上述排水接头2设置为弹性件,上述弹性排水口朝向背离上述排水筒1的方向开设,且上述弹性排水口可沿上述排水接头2的径向开合。
其中弹性排水口可参考现有技术设置为收口状,水流的重力可使收口自然张开,而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排水口将持续保持收紧状态。排水接头2的材质可选用且不仅限于选用硅胶制成,从而实现重力感应排水。
进一步地,上述溢水口31在上述水封筒3周面上靠近上述装配口开设,上述排水接头2伸入上述水封筒3的深度超过上述溢水口31的开设位置。上述水封筒3在自身结构的下部形成一个类似存水弯的蓄水腔,存水弯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是避免异物落入下水道无法取出,在水封筒3内一体成型的蓄水腔很好的替代了常规系统中的存水弯结构,溢水口31设置在水封筒3相对靠近上部的位置,从而为蓄水腔的形成预留足够的空间,而通过设计安装后排水接头2与溢水口31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确保污水先进入蓄水腔,在充满之后再通过溢出的方式排水。这种结构可避免液体因飞溅等情况直接从溢水口31流出,造成存水弯失效。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筒段11顶部的周面上设置有限位环13,上述限位环13的底面用以抵接上述密封圈4的顶面。上述限位环13的具体设置结构本文不做限定,但在水封筒3的顶端外周可对应限位环13设置一圈安装环,上述安装环更便于检验水封筒3与第一筒段11的套装是否到位,安装到位时,安装环的顶面应当直接抵住限位环13底面。而密封圈4在套装过程中属于最后一层套件,密封圈4的顶面可同时抵接限位环13和安装环的底面。密封圈4的内径开设也同样根据配套水封筒3的结构不同而变化。
进一步地,上述水封筒3背离上述装配口的密封端外壁呈锥形设置,锥形外壁朝向背离上述装配口的方向突出。上述锥形外壁可使得蓄水口的设置有足够的缓冲区域,使其在更大的水流冲刷下仍能保持稳定连接。
上述锥形外壁的具体结构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本文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上述溢水口31在上述水封筒3周面上开设有数个,且数个上述溢水口31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从而确保蓄水腔内的积水达到统一水平线后从多个溢水口3同时溢出,使得结构的设计标准化、统一化便于生产。
进一步地,上述密封圈4设置为弹性橡胶圈,若出现地漏排水口与水封尺寸不适配的情况,则可通过更改橡胶圈的外径确保水封结构适用。此设计可增加结构的泛用性,减少适用成本。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筒段11的直径大于上述第二筒段12,便于水封筒3限位安装。当然,可预见的是其具体设置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更变,本文不再展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外几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地漏水封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地漏水封结构,用于放置于地漏排水口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筒(1)、排水接头(2)、水封筒(3)和密封圈(4);
所述排水筒(1)包括内部流道相连通的第一筒段(11)和第二筒段(12);所述排水接头(2)包裹在所述第二筒段(12)的端口处,且设置有弹性排水口;所述水封筒(3)的一端设置有装配口,另一端密封,且内部设置有蓄水腔;所述水封筒(3)的装配口套设在所述第一筒段(11)外侧,所述第二筒段(12)伸入至所述蓄水腔内;在所述水封筒(3)周面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蓄水腔的溢水口(31);
所述密封圈(4)套装于所述第一筒段(11)外侧,用于将所述排水筒(1)密封安装在地漏排水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水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接头(2)设置为弹性件,所述弹性排水口朝向背离所述排水筒(1)的方向开设,且所述弹性排水口可沿所述排水接头(2)的径向开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水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口(31)在所述水封筒(3)周面上靠近所述装配口开设,所述排水接头(2)伸入所述水封筒(3)的深度超过所述溢水口(31)的开设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水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段(11)顶部的周面上设置有限位环(13),所述限位环(13)的底面用以抵接所述密封圈(4)的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水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筒(3)背离所述装配口的密封端外壁呈锥形设置,锥形外壁朝向背离所述装配口的方向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水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口(31)在所述水封筒(3)周面上开设有数个,且数个所述溢水口(31)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水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4)设置为弹性橡胶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水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段(1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筒段(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43859.2U CN220433856U (zh) | 2023-07-04 | 2023-07-04 | 一种地漏水封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743859.2U CN220433856U (zh) | 2023-07-04 | 2023-07-04 | 一种地漏水封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433856U true CN220433856U (zh) | 2024-02-02 |
Family
ID=89695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743859.2U Active CN220433856U (zh) | 2023-07-04 | 2023-07-04 | 一种地漏水封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433856U (zh) |
-
2023
- 2023-07-04 CN CN202321743859.2U patent/CN22043385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0433856U (zh) | 一种地漏水封结构 | |
CN108730637B (zh) | 一种防渗预埋管 | |
CN207715877U (zh) | 一种浮球阀 | |
KR101419367B1 (ko) | 배수구 | |
CN201151938Y (zh) | 双重密封地漏 | |
CN201169807Y (zh) | 下水管防漏接件 | |
CN207776016U (zh) | 一种卫生间防漏装置 | |
CN203891185U (zh) | 一种防渗接水地漏 | |
CN2863923Y (zh) | 防水接漏器 | |
CN205357792U (zh) | 一种虹吸下水装置、过滤系统及具有虹吸过滤系统的鱼缸 | |
CN208718043U (zh) | 一种防堵死直通检查井 | |
CN206956901U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地漏 | |
CN206859339U (zh) | 室内排水管道止味密封装置 | |
CN207988103U (zh) | 一种新型偏心容错型地漏组件 | |
CN200982478Y (zh) | 楼层管道密封件 | |
CN202023236U (zh) | 实用多功能地漏 | |
CN220013888U (zh) | 一种用于移动房屋的排水装置 | |
CN203626000U (zh) | 一种双重防臭接头 | |
CN220953779U (zh) | 一种多用地漏结构 | |
CN208748802U (zh) | 双水封家用防臭地漏 | |
CN219491226U (zh) | 一种可调直插式地漏 | |
CN221030560U (zh) | 一种双塔式二次预埋型双排地漏 | |
CN217537256U (zh) | 一种多层建筑的卫生间地漏防漏水结构 | |
CN217460795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排水管件 | |
CN203174708U (zh) | 一种水槽下水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