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88133U - 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 - Google Patents

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88133U
CN207088133U CN201720733755.1U CN201720733755U CN207088133U CN 207088133 U CN207088133 U CN 207088133U CN 201720733755 U CN201720733755 U CN 201720733755U CN 207088133 U CN207088133 U CN 207088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body
pin
hole
connecting plate
bank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337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宜强
林敬闯
杨杰萍
龙壮
曹华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dian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gdian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dian Heav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gdian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337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88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88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881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包括内模体、右侧模体、前模体、下端锁紧装置、左侧模体、后模体和上端锁模装置,左侧模体和右侧模体分别设于内模体左右两侧,前模体和后模体分别设于内模体的前后端,上端锁模装置与后模体活动连接,下端锁紧装置与内模体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工作可靠,可在专用的生产厂棚区进行批量浇注,再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摆放,不需要对所治理和保护的土坡进行预期开发,不受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装置,主要是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国家在公路、铁路、采石、采矿等领域的建设,形成了大量的裸露坡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源和地质灾害隐患,一种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适用于河道、山体及道路两侧倾斜面的治理和保护,防止水土流失,消坡抗震。
目前,对此护坡的制作大部分采用现场围框式浇灌式制作和采用一种网格梁成型模具现场浇筑制作,这两制作方法都受制作环境影响,首先都要将所治理和保护的土坡按一定的坡度开发出来,再在现场进行围框和网格梁成型模具的摆放,不仅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而且所需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特别是受制气候条件的影响。如在梅雨季节和下雨天气几乎不能施工,会形成滑坡和泥石流的事故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适应标准化、系列化和批量化生产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的模具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包括内模体、右侧模体、前模体、下端锁紧装置、左侧模体、后模体和上端锁模装置,左侧模体和右侧模体分别设于内模体左右两侧,前模体和后模体分别设于内模体的前后端,上端锁模装置与后模体活动连接,下端锁紧装置与内模体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内模体包括内模芯和底板,内模芯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下方设有底座,底板与底座固连。所述内模芯是由不同拔模斜度组成的多边体凸台。浇注时,内模芯能形成护坡内腔。所述底板设有大锥套和小锥套两种不同的锥套以及斜面凸台。浇注时,锥套和斜面凸台分别能形成护坡在不同坡度比例的施工定位孔和定位面。所述底座上设有导轨。导轨能在前模体脱模时产生平移移动,便于脱模。底座前端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设有锁紧装置安装孔。下端锁紧装置与内模体的第一连接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多边体凸台的前表面的拔模斜度为12度。所述底座上的导轨的坡度为12度。
进一步,所述内模芯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斜面凸台的数量比内模芯的数量多一个。内模芯和斜面凸台交错并列布置。
进一步,所述左侧模体上设有凸台和凹台,左侧模体的模板下端设有侧模铰链装置。凸台为具有拔模斜度的圆锥体,浇注时能形成护坡两侧的开口部分。所述凹台中心开有通孔,浇注时能形成护坡连接作用的螺栓孔。所述侧模铰链装置与内模体的底座铰接,保证左侧模体脱模时翻转和限位。所述右侧模体的结构与左侧模体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所述前模体上设有仿石铸铝模板,前模体下端设有下锁紧器挂钩,前模体上端设有上锁紧器挂钩。前模体下端两侧设有滚轮移动装置。所述仿石铸铝模板固定在前模体上,仿石铸铝模板的表面积小于前模体的表面积,以利于形成护坡正面的开口部分和石块外观。前模体通过滚轮移动装置安装于内模体的导轨上。
所述前模体的安装坡度为12度。
进一步,所述后模体上端设有锁模连接装置,后模体下端设有后模铰链装置。所述后模铰链装置与内模体的底座铰接,保证后模体脱模时翻转和限位。上端锁模装置通过锁模连接装置与后模体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锁模连接装置为U形板,U形板两侧均开有孔,用于连接和固定上端锁模装置。
进一步,所述下端锁紧装置包括第一调节螺杆、第一锁紧螺母、第一连接螺母、第一拉钩、第二连接板及套筒。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端部设有第一横杆;第一调节螺杆穿过内模体的第一连接板上的锁紧装置安装孔后,与第一连接螺母连接;第一锁紧螺母套于第一调节螺杆上;第一连接螺母固定于第一拉钩上。第二连接板的数量为两块,对称设于第一拉钩的端部两侧。两块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均开有第一销孔,两块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均开有第二销孔。第一拉钩上开有第一销孔,两块第二连接板的一端通过置于第一销孔中的第一连接销与第一拉钩活动连接,第一销孔与第一连接销间隙配合,套筒固定于其中一块第二连接板上。两块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置于第二销孔中的第四连接销相连,第四连接销与第二销孔过盈配合。
进一步,所述上端锁模装置包括连接杆、链条、第二调节螺杆、第二锁紧螺母、第二连接螺母、第二拉钩、第三连接板、第二连接销和第三连接销。所述连接杆端部设有第二横杆,第二横杆的两端伸入锁模连接装置的U形板的孔中。连接杆通过链条和第二调节螺杆固定连接,第二调节螺杆和第二连接螺母连接,第二调节螺杆上还套有第二锁紧螺母,第二连接螺母固定在第二拉钩上。第三连接板的数量为两块,对称设于第二拉钩的端部两侧。两块第三连接板的一端均开有第三销孔,两块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均开有第四销孔。第二拉钩上亦开有第三销孔,两块第三连接板的一端通过置于第三销孔中的第二连接销与第二拉钩活动连接,第三销孔与第二连接销间隙配合。两块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置于第四销孔中的第三连接销相连,第三连接销与第四销孔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工作可靠,可在专用的生产厂棚区进行批量浇注,再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摆放,不需要对所治理和保护的土坡进行预期开发,不受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的总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模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左侧模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右侧模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前模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后模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下端锁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上端锁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包括内模体1、右侧模体2、前模体3、下端锁紧装置4、左侧模体5、后模体6和上端锁模装置7,左侧模体5和右侧模体2分别设于内模体1左右两侧,前模体3和后模体6分别设于内模体1前后端,上端锁模装置7与后模体6活动连接,下端锁紧装置4与内模体1活动连接。
所述内模体1包括内模芯12和底板14,内模芯12固定在底板14上,底板14下方设有底座8,底板14与底座8固连。所述内模芯12是由不同拔模斜度组成的多边体凸台。浇注时,内模芯12能形成护坡内腔。所述底板设有大锥套9和小锥套11两种不同的锥套以及斜面凸台10。内模芯12的数量为两个。斜面凸台10的数量为三个。内模芯12和斜面凸台10交错并列布置。浇注时,锥套和斜面凸台分别能形成护坡在不同坡度比例的施工定位孔和定位面。所述底座8设有坡度为12度的导轨13。导轨13能在前模体脱模时产生平移移动,便于脱模。底座8前端设有第一连接板15。第一连接板15上设有锁紧装置安装孔。下端锁紧装置4与内模体1的第一连接板15活动连接。
多边体凸台的前表面的拔模斜度为12度。
所述左侧模体5上设有凸台16和凹台17,左侧模体5的模板下端设有侧模铰链装置18。凸台16为具有拔模斜度的圆锥体,浇注时能形成护坡两侧的开口部分。所述凹台17中心开有通孔,浇注时能形成护坡连接作用的螺栓孔。所述侧模铰链装置18与内模体1的底座8铰接,保证左侧模体脱模时翻转和限位。所述右侧模体2的结构与左侧模体5的结构相同。
所述前模体3上设有仿石铸铝模板19,前模体3下端设有下锁紧器挂钩21,前模体3上端设有上锁紧器挂钩22。前模体3下端两侧设有滚轮移动装置20。所述仿石铸铝模板19通过螺栓固定在前模体3上,仿石铸铝模板19的表面积小于前模体3的表面积,以利于形成护坡正面的开口部分和石块外观。前模体3通过滚轮移动装置20安装于内模体1的导轨13上。所述前模体3的安装坡度为12度。所述滚轮移动装置20支承前模体3在导轨13上平行移动,保证前模体正常脱模。所述下锁紧器挂钩21是前模体3与内模体1合模时连接下端锁紧装置4的作用。所述上锁紧器挂钩22是所有模体合模后连接上端锁模装置7的作用。
所述后模体6上端设有锁模连接装置23,后模体6下端设有后模铰链装置24。所述后模铰链装置24与内模体1的底座8铰接,保证后模体6脱模时翻转和限位。上端锁模装置7通过锁模连接装置23与后模体6活动连接。
所述锁模连接装置23为U形板,U形板两侧均开有孔,用于连接和固定上端锁模装置7。
所述下端锁紧装置4包括第一调节螺杆25、第一锁紧螺母26、第一连接螺母27、第一拉钩28、第二连接板29及套筒31组成。所述第一调节螺杆25端部设有第一横杆42,第一调节螺杆25穿过内模体1的第一连接板15上的锁紧装置安装孔后,再与第一连接螺母27连接;第一锁紧螺母26套于第一调节螺杆25上;第一连接螺母27固定于第一拉钩28上。第二连接板29的数量为两块,对称设于第一拉钩28的端部两侧。两块第二连接板29的一端均开有第一销孔,两块第二连接板29的另一端均开有第二销孔。第一拉钩28上开有第一销孔,两块第二连接板29的一端通过置于第一销孔中的第一连接销30与第一拉钩28活动连接,第一销孔与第一连接销30间隙配合,套筒31固定于其中一块第二连接板29上。两块第二连接板29的另一端通过置于第二销孔中的第四连接销41相连,第四连接销41与第二销孔过盈配合。
当前模体3与内模体1合模时,第一调节螺杆25穿过内模体1的第一连接板15上的锁紧装置安装孔,将第一调节螺杆25调节到合适长度后,通过第一锁紧螺母26锁紧。扳动套筒31,将第四连接销41搭在前模体3下端的锁紧器挂钩21上,锁死前模体3与内模体1。
所述上端锁模装置7包括连接杆32、链条33、第二调节螺杆34、第二锁紧螺母35、第二连接螺母36、第二拉钩37、第三连接板38、第二连接销39和第三连接销40。所述连接杆32端部设有第二横杆43。第二横杆43的两端伸入锁模连接装置23的U形板的孔中。连接杆32通过链条33和第二调节螺杆34固定连接,第二调节螺杆34和第二连接螺母36连接,第二调节螺杆34上还套有第二锁紧螺母35,第二连接螺母36固定在第二拉钩37上。第三连接板38的数量为两块,对称设于第二拉钩37的端部两侧。两块第三连接板38的一端均开有第三销孔,两块第三连接板38的另一端均开有第四销孔。第二拉钩37上亦开有第三销孔,两块第三连接板38的一端通过置于第三销孔中的第二连接销39与第二拉钩37活动连接,第三销孔与第二连接销39间隙配合。两块第三连接板38的另一端通过置于第四销孔中的第三连接销40相连,第三连接销40与第四销孔过盈配合。
当所有模体合模后,第二横杆43的两端伸入锁模连接装置23的U形板的孔中。将第二调节螺杆34调节到合适长度后,通过第二锁紧螺母35锁紧。扳动第三连接销40,将第三连接销40与上锁紧器挂钩22连接,把所有模体锁死。
前模体与内模体合模时,由于多边体凸台的前表面的拔模斜度为12度,前模体的安装坡度为12度,所以,这样浇注出来的护坡内腔(由多边体凸台形成)前表面和外观花纹(由仿石铸铝模板形成)表面就形成一个坡度为12度的斜坡。所浇注的护坡在户外阶梯式安装,由内膜体的内膜芯浇筑出来的内腔里填上砂土和石灰石,砂土和石灰石两混合土体的自然休止角为12度,有利囤积和保护内腔里石土流失。当受较大雨水时,由于护坡仿石铸铝外观花纹表面为一个12度的斜面,使雨水产生一个负12度的斜流角,根据水的张力和水在混凝土上的附着力特性,此条件下,水的流速最慢,不产生冲刷,不带走一点石土。

Claims (10)

1.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体、右侧模体、前模体、下端锁紧装置、左侧模体、后模体和上端锁模装置,左侧模体和右侧模体分别设于内模体左右两侧,前模体和后模体分别设于内模体的前后端,上端锁模装置与后模体活动连接,下端锁紧装置与内模体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体包括内模芯和底板,内模芯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下方设有底座,底板与底座固连;所述内模芯为由不同拔模斜度组成的多边体凸台;底板设有大锥套和小锥套两种不同的锥套以及斜面凸台;底座上设有导轨;底座前端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上设有锁紧装置安装孔,下端锁紧装置与内模体的第一连接板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多边体凸台的前表面的拔模斜度为12度,底座上的导轨的坡度为12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芯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斜面凸台的数量比内模芯的数量多一个;内模芯和斜面凸台交错并列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模体上设有凸台和凹台,左侧模体的模板下端设有侧模铰链装置;凸台为具有拔模斜度的圆锥体;凹台中心开有通孔;所述侧模铰链装置与内模体的底座铰接;右侧模体的结构与左侧模体的结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体上设有仿石铸铝模板,前模体下端设有下锁紧器挂钩,前模体上端设有上锁紧器挂钩;前模体下端两侧设有滚轮移动装置;仿石铸铝模板固定在前模体上,仿石铸铝模板的表面积小于前模体的表面积,前模体通过滚轮移动装置安装于内模体的导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体的安装坡度为12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体上端设有锁模连接装置,后模体下端设有后模铰链装置;所述后模铰链装置与内模体的底座铰接;上端锁模装置通过锁模连接装置与后模体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锁紧装置包括第一调节螺杆、第一锁紧螺母、第一连接螺母、第一拉钩、第二连接板及套筒;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端部设有第一横杆;第一调节螺杆穿过内模体的第一连接板上的锁紧装置安装孔后,与第一连接螺母连接;第一锁紧螺母套于第一调节螺杆上;第一连接螺母固定于第一拉钩上;第二连接板的数量为两块,对称设于第一拉钩的端部两侧;两块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均开有第一销孔,两块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均开有第二销孔;第一拉钩上开有第一销孔,两块第二连接板的一端通过置于第一销孔中的第一连接销与第一拉钩活动连接,第一销孔与第一连接销间隙配合,套筒固定于其中一块第二连接板上;两块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置于第二销孔中的第四连接销相连,第四连接销与第二销孔过盈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锁模装置包括连接杆、链条、第二调节螺杆、第二锁紧螺母、第二连接螺母、第二拉钩、第三连接板、第二连接销和第三连接销;所述连接杆端部设有第二横杆,连接杆通过链条和第二调节螺杆固定连接,第二调节螺杆和第二连接螺母连接,第二调节螺杆上还套有第二锁紧螺母,第二连接螺母固定在第二拉钩上;第三连接板的数量为两块,对称设于第二拉钩的端部两侧;两块第三连接板的一端均开有第三销孔,两块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均开有第四销孔;第二拉钩上亦开有第三销孔,两块第三连接板的一端通过置于第三销孔中的第二连接销与第二拉钩活动连接,第三销孔与第二连接销间隙配合;两块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置于第四销孔中的第三连接销相连,第三连接销与第四销孔过盈配合。
CN201720733755.1U 2017-06-22 2017-06-22 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 Active CN207088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33755.1U CN207088133U (zh) 2017-06-22 2017-06-22 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33755.1U CN207088133U (zh) 2017-06-22 2017-06-22 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88133U true CN207088133U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53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33755.1U Active CN207088133U (zh) 2017-06-22 2017-06-22 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881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8957A (zh) * 2017-06-22 2017-08-25 湘电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88957A (zh) * 2017-06-22 2017-08-25 湘电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46813U (zh) 一种用于浇筑混凝土柱的模板系统
CN108442255A (zh) 一种移动模架造桥机及现浇造桥的施工方法
CN207088133U (zh) 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
CN109382908A (zh) 透光混凝土的制作方法及其生产模具
CN110374321A (zh) 一种装配式密肋梁楼盖组合模板及施工方法
CN106553263B (zh) 一种用于室内试验隧道明洞模型预制与边坡模型成洞的施工方法
CN110306644A (zh) 市政雨污分流管道的施工方法
CN204997807U (zh) 一种预制小箱梁内模装置
CN107088957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生态阶梯式护坡模具装置
CN204309097U (zh) 管桩搅拌站喂料系统
CN209669811U (zh) 坝体防渗墙用台车及其筑墙机构
CN105951852B (zh) 一种高边坡框格梁混凝土施工的可调节模板及施工方法
CN209429163U (zh) 装配式绿色生态锚定板挡墙构造
CN209163447U (zh) 一种构造柱顶部整体浇筑的工具式模架
KR101011372B1 (ko) 가로등설치용 기초
CN206928326U (zh) 一种装配式施工移动模架
CN211006214U (zh) 石材路缘石安装固定结构
CN209025674U (zh) 一种可两次旋转成型的仰拱填充模板
CN109763458A (zh) 坝体防渗墙用台车、筑墙机构、坝体防渗墙施工方法
CN206308899U (zh) 一种预制带飘窗墙板
CN109371910A (zh) 垫地填高防护及施工方法
CN106284112B (zh) 管幕支护顶推施工中箱体外跟进注入触变泥浆施工方法
CN207901383U (zh) 卧式水泥方涵模具设备
CN207358100U (zh) 一种水平射砂的绕流装置
CN207314045U (zh) 一种既有线路基快速挤密加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