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83905U - 一种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及白蚁巢体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及白蚁巢体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83905U
CN207083905U CN201721102004.6U CN201721102004U CN207083905U CN 207083905 U CN207083905 U CN 207083905U CN 201721102004 U CN201721102004 U CN 201721102004U CN 207083905 U CN207083905 U CN 207083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st
termite
garden
plinth
environment sim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10200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砚青
张丹
王波
石粮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110200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839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83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83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及白蚁巢体监测系统,涉及白蚁鸡枞共生技术领域。一种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侧壁设置有多个窥视孔,窥视孔用于窥探白蚁的活动;巢圃础,巢圃础设置于装置本体内;巢圃础的侧壁在窥视孔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透明的窥视件,窥视件内嵌有监控镜头,巢圃础的底壁还设置有LED红外线定时干预系统,监控镜头与LED红外线定时干预系统用于监控白蚁活动以及防止白蚁逃逸;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电连接于监控镜头,并且当巢圃础内的主蚁巢、副蚁巢出现的多群体集合的情况时进行告警分巢提示。此装置可有效地避免主蚁巢、副蚁巢出现的多群体集合下的分巢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及白蚁巢体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蚁鸡枞共生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及白蚁巢体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白蚁蚁后所生殖出的蚁卵,依据雄蚁精液的雌性激素水平不同而形成普通性雌蚁和具备蚁后特征明显的新生代蚁后,雌蚁在生成翅膀后与生出翅膀的雄蚁进行飞翔交配,交配后翅膀随之脱落。并转入可以直接获得食物的地下形成很小的团形巢圃础。并排出蚁卵,这些蚁卵普遍只能生成工蚁。团型蚁圃一般不产生雄蚁、兵蚁,且有很少的雌蚁由于激素水平提高后,吸引雄蚁与兵蚁后而具备群体集团而建造完整的蚁圃。这里主要提出的是,在雌性激水平高而优生出的具有蚁后特征,蚁后信息素水平高,具备吸引雄蚁,兵蚁、工蚁而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在主蚁巢圃础内生出副蚁巢圃础,一般的说,在食物与生存空间较宽裕的状态下,一个主蚁巢圃础可以内生并存好几个副蚁巢圃础。但是其副蚁巢圃础内之蚁后雌激素水平不断提高,其信息素诱使雄蚁与兵蚁不断集合,内斗情况就开始了。因此,如何有效地避免内斗情况出现后的群体逃逸与雌性蚁与雄蚁飞翔交配后的逃逸的防止是非常重要的,前者的逃逸会出现对房屋及植物的破坏,后者的逃逸会出现对大建筑物的损毁及破坏。防止逃逸是对白蚁鸡枞共生环境建立形成商业化收益尤为重要的技术创新与科学发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此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可有效地避免主蚁巢、副蚁巢出现的多群体集合下的分巢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蚁巢体监测系统,包括上述的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此白蚁巢体监测系统可有效地避免主蚁巢、副蚁巢出现的多群体集合下的分巢行为,具有较大的工业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包括:
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侧壁设置有多个窥视孔,窥视孔用于窥探白蚁的活动;
巢圃础,巢圃础设置于装置本体内;巢圃础的侧壁在窥视孔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透明的窥视件,窥视件内嵌有监控镜头,巢圃础的底壁还设置有LED红外线定时干预系统,监控镜头与LED红外线定时干预系统用于监控白蚁的活动并防止白蚁逃逸;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电连接于监控镜头,并且当巢圃础内的主蚁巢、副蚁巢出现的多群体集合的情况时进行告警分巢提示。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监控镜头包括信号发送模块,控制系统包括信号接收模块,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信号发送模块发出的信号。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控制系统还包括信号转化模块,信号转化模块用于将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多群体集合数量。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控制系统还包括计数分析模块,计数分析模块用于将信号转化模块转化后的多群体集合数量的数量值进行叠加、分析。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控制系统还包括判断模块,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主蚁巢与副蚁巢是否即将出现多群体集合下的分巢行为。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控制系统还包括警示模块,警示模块被配置为当判断模块判断主蚁巢与副蚁巢即将出现多群体集合下的分巢行为时进行报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还包括荧光灯,荧光灯设置于窥视件内,且用于辅助监控镜头检控白蚁的活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监控镜头为针眼镜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控制系统为PLC、单片机、计算机中的任一种。
一种白蚁巢体监测系统,包括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
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及白蚁巢体监测系统。提供的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巢圃础以及控制系统。装置本体为白蚁养殖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与位置。巢圃础为白蚁的繁殖与生长提供了空间与有利条件。装置本体侧壁设置有多个窥视孔,巢圃础的侧壁在窥视孔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透明的窥视件,窥视件内嵌有监控镜头与LED红外线定时干预系统,监控镜头与LED红外线定时干预系统用于监控白蚁的活动。监控镜头能清楚的记录白蚁的生存环境与生长状态,并且把记录的结果传递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能有效地告示提醒人工对多蚁后状态下的分巢工作的进行处理。综上所述,此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可有效地防止多蚁后形成后的蚁群逃逸,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增加鸡枞白蚁共生环境下鸡枞生产的经济收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巢圃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巢圃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监控镜头与所述控制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101-装置本体;103-巢圃础;105-窥视孔;107-窥视件;109-监控镜头;111-控制系统;113-信号发送模块;115-信号接收模块;117-信号转化模块;119-计数分析模块;121-判断模块;123-警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100,包括:装置本体101、巢圃础103以及控制系统111。巢圃础103设置于装置本体101内。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与图2,装置本体101的形状可以为无盖中空圆柱状,也可以为中空的长方体状。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装置本体101的材料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详细地,装置本体101可以采用粉煤灰以及黄黏土通过模压成型制造。其中,粉煤灰的主要氧化物组成为:SiO2(二氧化硅)、Al2O3(氧化铝)、FeO(氧化亚铁)、Fe2O3(三氧化二铁)、CaO(氧化钙)、TiO2(二氧化钛)。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装置本体101的材料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并且,当装置本体101的形状为中空的长方体状时,装置本体101的高设计为1.5~2米,宽设计为1.2m,长设计为1.2米。当装置本体101的装置为中空的圆柱状时,装置本体101的高设计为为1.5~2米,直径设计为1.2米。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装置本体101的长、宽、高、直径等参数均可以根据具体地情况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此大小是根据我实用新型需要是对于鸡枞生长环境倾向取向多少而定,当该实用新型取向于对多蚁后生成分巢,则对巢圃础103的建成深大宽。
具体地,请再次参阅图1与图2,装置本体101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窥视孔105,窥视孔105用于观察白蚁的活动。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窥视孔105的大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与图4,巢圃础103设置于装置本体101内,且用于养殖白蚁。与装置本体101的形状相对应,巢圃础103的形状可以为无盖中空圆柱状,也可以为中空的长方体状。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巢圃础103的材料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并且,巢圃础103的高可以设计为0.8M、长宽各设计为1M,壁厚大小不等,约0.5~0.8公分。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巢圃础103的尺寸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详细地,请再次参阅图3与图4以及图5,巢圃础103的侧壁在窥视孔105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透明的窥视件107,窥视件107内嵌有监控镜头109,同时,巢圃础103的底部还设置有LED红外线定时干预系统(图未示),监控镜头109以及底部设置的LED红外线定时干预系统用于监控白蚁生存环境的气室内部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含量,蚁巢体内部共生之焰滴虫、鞭毛虫以及小白球菌及其菌丝体形成并转化成子实体的共生关系以及白蚁巢圃内部扩展发生的多蚁后形成后的副蚁巢下活动。并且为形成多群体的集合后必须的分巢告警提示做准备。且窥视件107的材料为玻璃或陶瓷。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窥视件107的材料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作为优选的方案,监控镜头109为针眼镜头。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监控镜头109的种类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111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单片机或计算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控制系统111的种类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可以选择为携带方便的手机或平板等,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具体地,请参阅图5,控制系统111电连接于监控镜头109,并且当巢圃础103内的主蚁巢、副蚁巢出现的多群体集合的情况时进行告警分巢提示。
其中,监控镜头109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信号发送模块113,控制系统111包括信号接收模块115,信号接收模块115用于接收信号发送模块113发出的信号。
同时,控制系统111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信号转化模块117,信号转化模块117用于将信号接收模块115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多群体集合数量。
并且,控制系统111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计数分析模块119,计数分析模块119用于将信号转化模块117转化后的多群体集合数量进行叠加、分析。
其次,控制系统111还根据需求设置有判断模块121,判断模块121被配置为当计数分析模块119对焰滴虫,鞭毛虫、小白球菌等种群分布生成状态给出的正常与否的判断,并且对菌丝体暨转化为子实体后的营养集合后的配给提示,同时对多蚁后共存状况下蚁群集合告诉分巢提示系统。白蚁蚁巢扩展后的营养及巢体扩展所需物质给发填充提示。当计数分析模块119分析的结果为雄蚁与兵蚁朝一个方向活动,且工蚁返回的数量也减少时判断巢圃础103内的主蚁巢与副蚁巢即将出现多群体集合下的告警分巢提示。
与此同时,控制系统111还包括警示模块123,警示模块123被配置为当判断模块121判断巢圃础103内白蚁巢圃内主蚁巢扩展为多蚁后共存下蚁群集合告诉分巢提示,巢体内部生物化状态共生系统正常与否的判断提示。并且,当判断模块121判断巢圃础103内的主蚁巢与副蚁巢即将出现多群体集合下的告警分巢提示时进行报警。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控制系统111内各模块的种类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100还可以根据需求设置荧光灯,荧光灯设置于窥视件107内,且用于辅助监控镜头109检控白蚁的活动。传统型荧光灯即低压汞灯,是利用低气压的汞蒸气在通电后释放紫外线,从而使荧光粉发出可见光的原理发光,因此它属于低气压弧光放电光源。荧光灯共同在由玻璃或高岭土磁性材料形成封闭化监视监控与防止逃逸的红外线定时干预系统化结构。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白蚁巢体监测系统(图未示),包括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100。此白蚁巢体监测系统可有效地避免主蚁巢、副蚁巢出现的多群体集合下的告警分巢提示,具有较大的工业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100及白蚁巢体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提供的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100包括装置本体101、巢圃础103以及控制系统111。装置本体101为白蚁养殖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与位置。巢圃础103为白蚁的繁殖与生长提供了空间与有利条件。装置本体101侧壁设置有多个窥视孔105,巢圃础103的侧壁在窥视孔105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透明的窥视件107,窥视件107内嵌有监控镜头109,监控镜头109用于监控白蚁的活动。监控镜头109能清楚的记录白蚁的活动,并且把记录的结果传递给控制系统111,控制系统111能有效地对巢圃础103内的主蚁巢、副蚁巢出现的多群体集合下的告警分巢行为进行提示。综上所述,此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100可有效地避免主蚁巢、副蚁巢出现的多群体集合下的告警分巢提示,从而提高养殖效率,增加经济收益。提供一种白蚁巢体监测系统,包括上述的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100,此白蚁巢体监测系统可有效地对主蚁巢、副蚁巢出现的多群体集合下的告警分巢进行提示,具有较大的工业推广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侧壁设置有多个窥视孔,所述窥视孔用于窥探白蚁的活动;
巢圃础,所述巢圃础设置于所述装置本体内;所述巢圃础的侧壁在所述窥视孔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透明的窥视件,所述窥视件内嵌有监控镜头,所述巢圃础的底壁还设置有LED红外线定时干预系统,所述监控镜头与LED红外线定时干预系统用于监控所述白蚁的活动并防止白蚁逃逸;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于所述监控镜头,并且当所述巢圃础内的主蚁巢、副蚁巢出现的多群体集合的情况时进行告警分巢提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镜头包括信号发送模块,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发送模块发出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信号转化模块,所述信号转化模块用于将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信号转化为多群体集合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计数分析模块,所述计数分析模块用于将信号转化模块转化后的所述多群体集合数量的数量值进行叠加、分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被配置为判断所述主蚁巢与所述副蚁巢是否即将出现多群体集合下的分巢行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警示模块,所述警示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主蚁巢与所述副蚁巢即将出现多群体集合下的分巢行为时进行报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还包括荧光灯,所述荧光灯设置于所述窥视件内,且用于辅助所述监控镜头检控白蚁的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镜头为针眼镜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为PLC、单片机、计算机中的任一种。
10.一种白蚁巢体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
CN201721102004.6U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及白蚁巢体监测系统 Active CN207083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02004.6U CN207083905U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及白蚁巢体监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102004.6U CN207083905U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及白蚁巢体监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83905U true CN207083905U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39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102004.6U Active CN207083905U (zh) 2017-08-30 2017-08-30 一种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及白蚁巢体监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839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2786A (zh) * 2019-01-16 2019-04-26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线虫的鉴别方法及其应用
CN110122194A (zh) * 2019-05-08 2019-08-16 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 一种白蚁、鸡枞菌共生环境的模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2786A (zh) * 2019-01-16 2019-04-26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线虫的鉴别方法及其应用
CN110122194A (zh) * 2019-05-08 2019-08-16 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 一种白蚁、鸡枞菌共生环境的模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5258B (zh) 蔬菜生长箱
CN207083905U (zh) 一种白蚁鸡枞共生环境模拟系统化装置及白蚁巢体监测系统
CN105941176B (zh) 基于LabVIEW开发平台的智能养殖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3538044U (zh) 家庭蔬菜生长箱
CN113632656B (zh) 一种生态园林植物生长动态补光控制系统
CN104090542A (zh) 一种用于食药用菌养殖的智能管理系统
CN205161620U (zh) 一种蚯蚓工厂化养殖装置
CN202747132U (zh) 蟹味菇led灯光补偿系统
CN109496874A (zh) 一种基于rfid的牲畜耳标定位养殖系统
CN206042420U (zh) 智能植物生长led灯控制器
CN208796076U (zh) 一种全自动养蚕设备智能实时监控装置
CN110521676A (zh) 一种用于提升黑水虻产卵率的智能补光系统
CN204028594U (zh) 家庭盆栽植物的智能管理系统
CN108449429A (zh) 一种基于网络数据库的智能花卉养护系统
CN205511215U (zh) 一种聚光型菲涅尔透镜植物培养箱
CN109287033A (zh) 一种基于无线控制的植物灯
CN207151477U (zh) 一种自动浇灌装置
CN204302789U (zh) 基于arm11的农作物生长环境监控系统
CN203820794U (zh) 植物细胞发酵罐
CN204459917U (zh) 一种多功能床头灯
CN202649790U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中国林蛙养殖棚
CN208338547U (zh) 一种可充当移动电源的气雾培装置
CN206894973U (zh) 智能调光控制系统
CN208754760U (zh) 新型植物种养器
Cui et al. Design of hardware of smart plant growth cabin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