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82630U - 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82630U
CN207082630U CN201720390053.8U CN201720390053U CN207082630U CN 207082630 U CN207082630 U CN 207082630U CN 201720390053 U CN201720390053 U CN 201720390053U CN 207082630 U CN207082630 U CN 207082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adiating element
feed
double
antenna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9005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文照
蔡为闳
蔡昀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9005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82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82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826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一种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包含有:一第一辐射单元、一基板及多个匹配组件。该基板具有一正面、一背面及一侧边端面。该正面有一第一接地单元、一信号馈入单元一第二辐射单元及一电极部。该侧边端面设有一第三辐射单元;基板背面有一第二接地单元。该第一辐射单元电性连结于电极部上。该些匹配组件电性连结第一接地单元、信号馈入单元、电极部及第二辐射单元之间。以调整第一辐射单元来控制2.45GHZ频段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应,以第三辐射单元频率波长来控制5GHZ频段达到预定的目标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率,且可有效缩小天线尺寸。

Description

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尤指一种用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及WiFi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现有的行动式电子装置上皆安装有至少一个以上的通讯系统,使该行动电子装置可以与一个电子装置或另一个行动式电子装置进行短距离或远距离的通讯或数据传递。
这些行动式电子装置在科技技术不断的增进下,很多行动式电子装置都朝轻薄短小的体形设计,此时行动式电子装置要与短距离、远距离或导航的设备或系统连系时,该行动试电子装置内部又需安装多种天线,且在行动式电子装置内部空间有限时,势必就要缩小行动式电子装置内部的电路板或其它零组件的体积,或者行动式电子装置内部的电路板或其它零组件的体积无法再缩小时,此时就必需要将天线的体积缩小。
由于天线的体积缩小后,确实可以与行动式电子装置的电路板及其它零组件的整合在一起使用,但是在天线的体积缩小后,将会导致天线的接收与发射性能降低,造成行动式电子装置无法或无法有效地与近端或远程的电子装置或行动式电子装置进行通讯或数据传递。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传统缺失,本实用新型将天线重新设计,藉由调整第一辐射单元来控制2.45GHZ频段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应,藉由第三辐射单元频率波长(1/2λ、1/4λ、1/8λ或1/16λ),来控制5GHZ(4.9 GHZ-6GHZ)频段而达到预定的目标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率,且可有效增加天线效率及有效缩小天线尺寸。
为达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包含有:一第一辐射单元、一基板及多个匹配组件。该基板上具有一正面、一背面及一侧边端面,于该正面上具有一第一接地单元、一信号馈入单元一第二辐射单元及一电极部。该侧边端面上设有一第三辐射单元;另,于该基板的背面上具有一对应该第一接地单元的第二接地单元。该第一辐射单元电性连结在该电极部上。该些匹配组件电性连结于该第一接地单元、该信号馈入单元及该电极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中,该信号馈入单元与该第一接地单元之间具有一间距,该信号馈入单元具有第一信号馈入线及一第二信号馈入线,该第一信号馈入在线具有一第一端点及第二端点,该第二信号馈入在线具有一第三端点及一第四端点,该第二端点与该第三端点之间具有一间隙。
优选地,上述信号馈入单元与该第一接地单元之间具有一间距,该信号馈入单元具有第一信号馈入线及一第二信号馈入线,该第一信号馈入在线具有一第一端点及第二端点,该第二信号馈入在线具有一第三端点及一第四端点,该第二端点与该第三端点之间具有一间隙。
优选地,上述间隙电性连结上述各匹配组件。
优选地,上述第二辐射单元具有一第一辐射线段及一第二辐射线段,该第一辐射线段一端与上述信号馈入线电性连结,另一端延伸于上述侧边端面,并与该第二辐射线端呈相对应。
优选地,上述第一辐射线段及上述第二辐射线段之间电性连结上述各匹配组件。
优选地,上述第三辐射单元设于上述侧边端面上,并与上述第二辐射单元的第二辐射线段电性连结。
优选地,上述第一辐射单元由一基体及一设于该基体表面上的金属层所组成,该金属层由复数直线、复数导线及一电极端组成,该些直线设于该基体的顶面及底面,该些导线贯穿该基体内部并与该些直线两端及该电极端电性连结,以形成该金属层缠绕设于该基体上。
优选地,上述基体为陶瓷材料或玻璃纤维。
优选地,上述电极部具有一第一电极部及一第二电极部,该第一电极部对应于上述信号馈入单元的第一信号馈入线,并以该第一电极部及该第二电极部电性连结上述第一辐射单元的电极端。
优选地,上述第一电极部与第一信号馈入线的第一端点之间电性连结上述各匹配组件。
优选地,上述各匹配组件分别电性连结于上述第一接地单元与第一信号馈入线及第二信号馈入线之间。
优选地,上述匹配组件为电感组件。
优选地,上述第三辐射单元的长度为2-20mm。
优选地,上述第二辐射单元一端与上述信号馈入单元的第一信号馈入线电性连结,上述第二辐射单元的另一端延伸至上述侧边端面上与上述第三辐射单元电性连结。
优选地,上述基板的背面上具有一对应上述第一辐射单元的一净空区。
本实用新型之优点在于解决传统缺失,将天线重新设计,藉由调整第一辐射单元来控制2.45GHZ频段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应,藉由第三辐射单元频率波长(1/2λ、1/4λ、1/8λ或1/16λ),来控制5GHZ(4.9 GHZ-6GHZ)频段而达到预定的目标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率,且可有效增加天线效率及有效缩小天线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组合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基板另一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的反射系数测试曲线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组合示意图。
【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第一辐射单元1
基体11
顶面111
底面112
金属层12
直线121
导线122
电极端123
基板2
正面21
背面22
侧边端面23
第一接地单元24
间距241
信号馈入单元25
第一信号馈入线251
第一端点2511
第二端点2512
第二信号馈入线252
第三端点2521
第四端点2522
间隙253
第二辐射单元26
第一辐射线段261
第二辐射线段262
第三辐射单元27
电极部28
第一电极部281
第二电极部282
第二接地单元29
净空区201
匹配组件3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及详细说明,现在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2及3,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分解、组合及图2的基板另一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之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包含有:一第一辐射单元1、一基板2及多个匹配组件3。
该第一辐射单元1,由一基体11及一设于该基体11表面上的金属层12所组成。该金属层12由复数直线121、复数导线122及一电极端123组成,该些直线121设于该基体11的顶面111及底面112,以该些导线122贯穿该基体11内部并与该些直线121两端及该电极端123电性连结,以形成该金属层12缠绕设于该基体11上。在本附图中,该基体11为陶瓷材料或玻璃纤维。
该基板2,其上具有一正面21、一背面22及一侧边端面23,于该正面21上具有一第一接地单元24、一信号馈入单元25、一第二辐射单元26及一电极部28。该侧边端面23上设有一第三辐射单元27。另,于该基板2的背面22上具有一对应该第一接地单元24的第二接地单元29,以及对应该第一辐射单元1的一净空区201。
该信号馈入单元25与该第一接地单元24之间具有一间距241,该信号馈入单元25具有一第一信号馈入线251及一第二信号馈入线252,该第一信号馈入线251上具有一第一端点2511及第二端点2512,该第二信号馈入线252上具有一第三端点2521及一第四端点2522,该第二端点2512与该第三端点2521之间具有一间隙253,该间隙253之间电性连结该些匹配组件3。
该第二辐射单元26具有一第一辐射线段261及一第二辐射线段262,该第一辐射线段261一端与该信号馈入线251电性连结,另一端延伸于该侧边端面23,并与该第二辐射线端262呈相对应。该第一辐射线段261及该第二辐射线段262之间电性连结该些匹配组件3。
该第三辐射单元27设于该侧边端面23上,并与该第二辐射单元26的第二辐射线段262电性连结。
该电极部28具有一第一电极部281及一第二电极部282,该第一电极部281对应于该信号馈入单元25的第一信号馈入线251,并以该第一电极部281及该第二电极部282电性连结该第一辐射单元1的电极端123。该第一电极部281与该第一信号馈入线251的第一端点2511之间电性连结该些匹配组件3。
该些匹配组件3,分别电性连结于该第一接地单元24与第一信号馈入线251及第二信号馈入线252之间及该第一信号馈入线251的第二端点2512及该第二信号馈入线252的第三端点2521之间可以调整2.4GHZ-5GHZ的阻抗以及频率、及电性连结在该第一信号馈入线251的第一端点2511及该第一电极部281之间可以调整2.4GHZ的频率,以电性连结该第二辐射单元26的第一辐射线段261及该第二辐射线段262之间,可以调整5GHZ的频率。在本附图中,该匹配组件3为电感组件。
在第一辐射单元1与该基板2电性连结后,藉由调整该第一辐射单元1来控制2.45GHz频段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应,藉由第三辐射单元27频率波长(1/2λ、1/4λ、1/8λ或1/16λ),来控制5GHZ(4.9 GHZ-6GHZ)频段而达到预定的目标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率,且可有效增加天线效率。该第三辐射单元27可增加天线辐射效率,该第三辐射单元27长度为2-20mm之间且可有效缩小天线尺寸。
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之第一实施例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的反射系数测试曲线示意图,且同时一并参阅图1。如图所示:在使用时,在频率2.400GHZ时,为-7.1008dB;在频率2.450GHZ时,为-19.766dB;在频率2.483GHZ时,为-9.7773dB;在频率5.550GHZ时,为-40.507dB;在频率5.150 GHZ时,为-6.7341dB;在频率5.550GHZ时,为-40.507dB;在频率5.850GHZ时,为-9.0733dB。因此,藉由调整该第一辐射单元1来控制2.45GHz频段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应,藉由第三辐射单元27频率波长(1/2λ、1/4λ、1/8λ或1/16λ),来控制5GHZ(4.9 GHZ-6GHZ)频段而达到预定的目标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率,且可有效增加天线效率。该第三辐射单元27可增加天线辐射效率,该第三辐射单元27长度为2-20mm之间且可有效缩小天线尺寸。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之第二实施例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组合示意图。如图所示:本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所不同处系在于该第二辐射单元26一端与该信号馈入单元25的第一信号馈入线251电性连结后,该第二辐射单元26的另一端延伸至该侧边端面23上与该第三辐射单元27电性连结。同样可以来控制频段而达到预定的目标阻抗、共振频率、频宽与辐射效率,且可有效增加天线效率。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非意欲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或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内,合予陈明。

Claims (15)

1.一种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其上具有一正面、一背面及一侧边端面,于该正面上具有一第一接地单元、一信号馈入单元一第二辐射单元及一电极部;该侧边端面上设有一第三辐射单元;另,于该基板的背面上具有一对应该第一接地单元的第二接地单元;
一第一辐射单元是电性连结在该电极部上;
多个匹配组件是电性连结于该第一接地单元、该信号馈入单元及该电极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信号馈入单元与该第一接地单元之间具有一间距,该信号馈入单元具有第一信号馈入线及一第二信号馈入线,该第一信号馈入在线具有一第一端点及第二端点,该第二信号馈入在线具有一第三端点及一第四端点,该第二端点与该第三端点之间具有一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间隙电性连结上述各匹配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辐射单元具有一第一辐射线段及一第二辐射线段,该第一辐射线段一端与上述信号馈入线电性连结,另一端延伸于上述侧边端面,并与该第二辐射线端呈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辐射线段及上述第二辐射线段之间电性连结上述各匹配组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辐射单元设于上述侧边端面上,并与上述第二辐射单元的第二辐射线段电性连结。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辐射单元由一基体及一设于该基体表面上的金属层所组成,该金属层由复数直线、复数导线及一电极端组成,该些直线设于该基体的顶面及底面,该些导线贯穿该基体内部并与该些直线两端及该电极端电性连结,以形成该金属层缠绕设于该基体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基体为陶瓷材料或玻璃纤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极部具有一第一电极部及一第二电极部,该第一电极部对应于上述信号馈入单元的第一信号馈入线,并以该第一电极部及该第二电极部电性连结上述第一辐射单元的电极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电极部与第一信号馈入线的第一端点之间电性连结上述各匹配组件。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各匹配组件分别电性连结于上述第一接地单元与第一信号馈入线及第二信号馈入线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匹配组件为电感组件。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辐射单元的长度为2-20mm。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辐射单元一端与上述信号馈入单元的第一信号馈入线电性连结,上述第二辐射单元的另一端延伸至上述侧边端面上与上述第三辐射单元电性连结。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基板的背面上具有一对应上述第一辐射单元的一净空区。
CN201720390053.8U 2017-04-13 2017-04-13 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 Active CN207082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0053.8U CN207082630U (zh) 2017-04-13 2017-04-13 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90053.8U CN207082630U (zh) 2017-04-13 2017-04-13 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82630U true CN207082630U (zh) 2018-03-09

Family

ID=61436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90053.8U Active CN207082630U (zh) 2017-04-13 2017-04-13 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826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9748A (zh) * 2018-10-30 2020-05-08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加载电感技术的双频天线
CN112350052A (zh) * 2019-08-06 2021-02-09 台湾禾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旋绕共振式天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9748A (zh) * 2018-10-30 2020-05-08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加载电感技术的双频天线
CN112350052A (zh) * 2019-08-06 2021-02-09 台湾禾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旋绕共振式天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60065B2 (en) Substrate embedded antenna and antenna array constituted thereby
CN109560386A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7210541A (zh) 移动基站天线
JP6051879B2 (ja) パッチアンテナ
US20110241960A1 (en) Stacked antenna
US20070216578A1 (en) High gain broadband planar antenna
CN106025509A (zh) 壳体、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TWI657619B (zh) 平面天線模組及電子裝置
CN207082630U (zh) 单馈入双频天线结构
CN106067594B (zh) 天线基板
CN101728636A (zh) 双频天线
US8872704B2 (en) Integrated antenna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integrated antenna device
CN103259070B (zh) 一种降低损耗的传输线
TW201015782A (en) Multi-frequency antenna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multi-frequency antenna thereof
CN105428787B (zh) 金属环境下的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设备
TWI530018B (zh) 具有一高隔離度之電磁發射與接收裝置
CN208820046U (zh) 一种置于无线耳机外壳的偶极子天线
CN107039745A (zh) 天线系统及平板电脑
CN207165754U (zh) 增强型芯片天线结构
TW200945664A (en) Dual-band antenna
CN104798255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模块和用于制造用于无线通信的模块的方法
TWM551760U (zh) 增強型晶片天線結構
CN206490171U (zh) 增强型环型天线
CN202678524U (zh) 一种缝隙耦合馈电的移动终端天线
TWM435740U (en)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tenna combin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