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81115U - 空调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一体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081115U CN207081115U CN201721046614.9U CN201721046614U CN207081115U CN 207081115 U CN207081115 U CN 207081115U CN 201721046614 U CN201721046614 U CN 201721046614U CN 207081115 U CN207081115 U CN 2070811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overlap joint
- heat exchanger
- air conditioner
- integrated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一体机,空调一体机包括外壳,具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以及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室内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空腔和室外的排风口;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顶端邻接,底端呈夹角设置的两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器将所述第一空腔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进风口与其中一所述腔体连通,所述出风口与另一所述腔体连通;和第二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二空腔内。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证换热器具有较大换热面积的同时,能够避免整机体积过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一体机。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一体机中用于蒸发的换热器,其一般是一块平直的板体。若换热器要达到较好的换热效果,则换热器必然需要设计较大的换热面积,也即必然需要延长换热器的长度和/或宽度,如此使得换热器占用的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一体机,旨在使得换热器具有较大换热面积的同时,避免整机体积过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一体机,包括:
外壳,具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以及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室内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空腔和室外的排风口;
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顶端邻接,底端呈夹角设置的两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器将所述第一空腔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进风口与其中一所述腔体连通,所述出风口与另一所述腔体连通;和,
第二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二空腔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空腔的内侧壁上设有搭接凸部,所述搭接凸部沿所述换热部的侧缘延伸,两所述换热部的内侧倚靠于所述搭接凸部上。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连接,以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一空腔;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沿水平延伸的底盘,及分设于所述底盘两相对侧,并朝上延伸的两搭接侧板,每一所述搭接侧板的宽度均自下向上呈渐缩设置,所述搭接侧板的侧缘构成所述搭接凸部,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底盘上。
优选地,每一所述搭接侧板的侧缘均设有搭接翻边,所述搭接翻边构成所述搭接凸部。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设于其中一所述搭接侧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与所述底盘相对的顶壁,以及围设于所述顶壁周缘的周壁,所述周壁的底端且对应每一所述搭接侧板均设有一缺口,两所述缺口自下朝上呈渐缩设置;所述搭接侧板与所述缺口插合,所述周壁的底端与所述底盘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顶壁上,所述空调一体机还包括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位于所述顶壁的外侧,且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侧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空腔的底壁上且在对应两所述换热部底端各有一支撑凸台,每一所述换热部各设于一所述支撑凸台顶面。
优选地,所述支撑凸台的顶面自所述第一空腔外朝内的方向,朝下倾斜设置。
优选地,两所述换热部之间的夹角为25°-35°。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换热器呈V形设置,相对于直板状,其结构更加紧凑,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有利于减小整机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一体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调一体机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空调一体机沿竖直方向的剖切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空调一体机沿竖直方向的另一剖切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第一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空调一体机沿水平方向的剖切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 | 第一空腔 | 421 | 缺口 |
101 | 进风口 | 422 | 第一安装翻边 |
102 | 出风口 | 423 | 第二安装翻边 |
20 | 第二空腔 | 50 | 第二壳体 |
201 | 排风口 | 51 | 底盘 |
30 | 第一换热器 | 511 | 支撑凸台 |
31 | 换热部 | 512 | 排水口 |
40 | 第一壳体 | 52 | 搭接侧板 |
41 | 顶壁 | 521 | 搭接翻边 |
411 | 连通口 | 60 | 离心风机 |
42 | 周壁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一体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该空调一体机包括:
外壳,具有第一空腔10和第二空腔20,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空腔10和室内的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以及连通所述第二空腔20和室外的排风口201;
第一换热器30,设于所述第一空腔10内,所述第一换热器30包括顶端邻接,底端呈夹角设置的两换热部31,所述第一换热器30将所述第一空腔10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进风口101与其中一所述腔体连通,所述出风口102与另一所述腔体连通;和,
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空腔20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空腔10和第二空腔20优选沿水平方向布置。两所述换热部31的底端优选位于所述第一空腔10的底壁上,所述第一空腔10的底壁用以支撑所述第一换热器30。由于所述第一换热器30是呈倒置的V形的,两所述换热部31的底端分开,顶端靠近,故能够使得所述第一换热器30稳定的立在所述第一空腔10的底壁上。
为使得从所述进风口101流入到所述第一空腔10内的空气均能够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30换热,则所述第一换热器30的侧缘优选与所述第一空腔10的内侧壁抵接,从而避免或者减少空气从所述第一换热器30侧缘与所述第一空腔10的内侧壁之间的缝隙流过。
所述第一换热器30将所述第一空腔10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进风口101可与下腔体连通,所述出风口102与上腔体连通,使得所述第一空腔10从下进风,从上出风;当然,所述进风口101也可与上腔体连通,所述出风口102与下腔体连通。
通常,所述空调一体机放置在室外,所述排风口201的风直接排向室外,所述进风口101和所述出风口102处可设置管道连接室内,或者也可通过在墙体上或者玻璃窗户上打孔的方式,使得所述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通过该孔与室内连通。室内空气从所述进风口101进入所述第一空腔10内,并在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30换热后,从所述出风口102吹向室内,以满足室内制冷或制热需求。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换热器30呈V形设置,相对于直板状,其结构更加紧凑,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有利于减小整机体积。由于第一换热器30是位于第一空腔10的底壁上的,则在外壳上不需要再额外设置支撑结构用以支撑第一换热器30,来防止第一换热器30掉落,故能够简化外壳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所述换热部31之间的夹角为25°-35°。具体地,两所述换热部31之间的夹角可为25°,或者35°,优选为30°,如此既可避免夹角过大而造成所述空调一体机横向过长,又可避免因夹角过小而导致换热面积过小。
为使得所述第一换热器30与所述第一空腔10的内侧壁接触得更好,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腔10的内侧壁上设有搭接凸部,所述搭接凸部沿所述换热部31的侧缘延伸,两所述换热部31的内侧倚靠于所述搭接凸部上。两所述换热部31的内侧指的是两所述换热部31相面向的两侧。通过设置搭接凸部,使得所述第一换热器30与所述搭接凸部搭接,从而避免了所述第一换热器30与所述第一空腔10的内侧壁之间产生间隔,使得空气均能够经由所述第一换热器30换热后再流出。同时,该搭接凸部还能够更好地支撑所述第一换热器30,使得所述第一换热器30倚靠在所述搭接凸部上,而避免两所述换热部31分别靠拢,且也可避免两所述换热部31滑落。
上述中的搭接凸部可为所述外壳的内侧面设置的凸起,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以其它形式形成所述搭接凸部。例如,在一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6至图8,所述外壳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壳体40和第二壳体50,所述第一壳体40和所述第二壳体50相互连接,以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一空腔10。所述第二壳体50包括沿水平延伸的底盘51,及分设于所述底盘51两相对侧,并朝上延伸的两搭接侧板52,每一所述搭接侧板52的宽度均自下向上呈渐缩设置,所述搭接侧板52的侧缘构成所述搭接凸部,所述第一换热器30位于所述底盘51上。该实施例中,所述搭接侧板52呈三角形或者等腰梯形设置。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50相当于一支撑架,用以支撑所述第一换热器30。
为使得搭接面积更大,搭接更为稳定,且搭接效果更好,则优选地,每一所述搭接侧板52的侧缘均设有搭接翻边521,所述搭接翻边521构成所述搭接凸部。该实施例中,所述搭接翻边521可自所述搭接侧板52的侧缘朝内延伸,也可朝外延伸,或者可同时朝内外延伸。
所述空调一体机还可包括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30的侧缘,并供所述第一换热器30的换热管穿设,且所述固定条与所述搭接凸部通过螺钉固定,如此可将所述第一换热器30固定在所述搭接凸部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40包括与所述底盘51相对的顶壁41,以及围设于所述顶壁41周缘的周壁42,所述周壁42的底端且对应每一所述搭接侧板52均设有一缺口421,两所述缺口421自下朝上呈渐缩设置;所述搭接侧板52与所述缺口421插合,以盖合所述缺口421,所述周壁42的底端与所述底盘51连接,从而围合形成所述第一空腔10。优选地,所述周壁42的设有所述缺口421的位置设有第一安装翻边422,所述第一安装翻边422与所述搭接侧板52上的搭接翻边521连接。同时,在所述周壁42的底端设有第二安装翻边423,所述周壁42通过所述第二安装翻边423与所述底盘51固定。通过翻边的形式进行固定,能够增加接触面积,方便所述第一壳体40和所述第二壳体50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形成所述第一空腔10的外壳分为第一壳体40和第二壳体50,则在安装时,可先将第一换热器30架设在所述第二壳体50上,再安装所述第一壳体40,如此能够方便所述第一换热器30的安装。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40的周壁42未设置缺口421,所述周壁42整个罩设在所述第二壳体50上,以将所述搭接侧板52罩设在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101设于其中一所述搭接侧板52上。当然,所述进风口101也可设于所述周壁42上,且靠近底端设置。所述出风口102可设于所述第一空腔10的腔顶面,或者是所述第一空腔10的腔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顶壁41上设有连通口411,优选地,所述连通口411对应两所述换热部31的连接处设置。所述空调一体机还包括离心风机60,所述离心风机60位于所述顶壁41的外侧,且所述离心风机60的进风侧对应所述连通口411设置,所述离心风机60的出风侧构成所述出风口102。具体地,所述离心风机60包括离心风轮和离心蜗壳,所述离心蜗壳安装在所述顶壁41的外表面上,具体可采用螺接或卡接的方式,所述离心风机60则位于所述离心蜗壳内,并正对所述连通口411设置。所述离心蜗壳的出风侧和所述进风口101优选位于所述空调一体机的同一侧,当所述空调一体机位于室外时,所述离心蜗壳的出风侧和所述进风口101位于所述空调一体机的朝向室内的一侧,以方便离心蜗壳出风侧以及进风口101与室内的连通。
为形成更好的出风效果,优选地,所述离心蜗壳的出风口102沿出风方向呈渐扩设置,如此能够更好的扩大出风面积,确保更宽的送风范围。
请再次参考图6,由于所述空调一体机在进行制冷时,所述第一换热器30上会产生冷凝水,冷凝水滴落在底盘51上,为避免第一换热器30底端浸在所述冷凝水中,并使得所述冷凝水更好的积聚在所述底盘51上,则所述第一空腔10的底壁上,该实施例中,即在所述底盘51上且在对应两所述换热部31底端各有一支撑凸台511,每一所述换热部31各设于一所述支撑凸台511顶面。优选地,所述支撑凸台511邻接所述底盘51的侧壁。为排出冷凝水,故在底盘51上设有排水口512。优选地,所述排水口512设于所述底盘51侧壁,并贯穿邻接该侧壁的所述支撑凸台511设置。通过设置所述支撑凸台511将所述换热部31支撑起来,冷凝水顺着所述换热部31流到所述支撑凸台511,并积聚到所述底盘51底面,从所述排水口512排出,从而避免了第一换热器30阻挡冷凝水的排出。
为使得所述冷凝水从所述支撑凸台511更好地流下,所述支撑凸台511的顶面自所述第一空腔10外朝内的方向,朝下倾斜设置,从而形成较好的导向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具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以及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空腔和室内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空腔和室外的排风口;
第一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顶端邻接,底端呈夹角设置的两换热部,所述第一换热器将所述第一空腔分隔成上下两个腔体,所述进风口与其中一所述腔体连通,所述出风口与另一所述腔体连通;和,
第二换热器,设于所述第二空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内侧壁上设有搭接凸部,所述搭接凸部沿所述换热部的侧缘延伸,两所述换热部的内侧倚靠于所述搭接凸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连接,以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第一空腔;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沿水平延伸的底盘,及分设于所述底盘两相对侧,并朝上延伸的两搭接侧板,每一所述搭接侧板的宽度均自下向上呈渐缩设置,所述搭接侧板的侧缘构成所述搭接凸部,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底盘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搭接侧板的侧缘均设有搭接翻边,所述搭接翻边构成所述搭接凸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于其中一所述搭接侧板上。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与所述底盘相对的顶壁,以及围设于所述顶壁周缘的周壁,所述周壁的底端且对应每一所述搭接侧板均设有一缺口,两所述缺口自下朝上呈渐缩设置;所述搭接侧板与所述缺口插合,所述周壁的底端与所述底盘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上设有连通口,所述空调一体机还包括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位于所述顶壁的外侧,且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侧对应所述连通口设置,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侧构成所述出风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底壁上且在对应两所述换热部底端各有一支撑凸台,每一所述换热部各设于一所述支撑凸台顶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台的顶面自所述第一空腔外朝内的方向,朝下倾斜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一体机,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换热部之间的夹角为25°-3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046614.9U CN207081115U (zh) | 2017-08-18 | 2017-08-18 | 空调一体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046614.9U CN207081115U (zh) | 2017-08-18 | 2017-08-18 | 空调一体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081115U true CN207081115U (zh) | 2018-03-09 |
Family
ID=61420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046614.9U Active CN207081115U (zh) | 2017-08-18 | 2017-08-18 | 空调一体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08111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25026A (zh) * | 2017-08-18 | 2019-03-0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一体机 |
-
2017
- 2017-08-18 CN CN201721046614.9U patent/CN20708111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25026A (zh) * | 2017-08-18 | 2019-03-05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一体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07916B (zh) | 空调器 | |
WO2020155352A1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06016474A (zh) | 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5641191U (zh) | 竖款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5579754U (zh) | 正出风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4830175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6907795A (zh) |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 |
CN207094818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7081115U (zh) | 空调一体机 | |
CN207094816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7094855U (zh) | 空调一体机 | |
CN207146573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7146546U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7084452A (zh) |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 |
CN206626700U (zh) |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 |
CN207094858U (zh) | 空调一体机 | |
CN207146703U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206861747U (zh) |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 |
CN207146618U (zh) | 天花机 | |
CN109425026A (zh) | 空调一体机 | |
CN203349381U (zh) | 内嵌式空调机 | |
CN206771553U (zh) | 壁挂式空调一体机 | |
CN206478741U (zh) | 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06222470U (zh) |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4629748U (zh) | 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