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79691U - 一种雨水弃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水弃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7079691U CN207079691U CN201720798357.8U CN201720798357U CN207079691U CN 207079691 U CN207079691 U CN 207079691U CN 201720798357 U CN201720798357 U CN 201720798357U CN 207079691 U CN207079691 U CN 2070796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inlet
- inlet pipe
- rainwater
- abandoned stream
- sealing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水弃流装置,包括带有收集口的进水槽、与进水槽底部连通的进水管、位于进水管下方的弃流槽以及位于进水管远离进水槽的一端下方的回收槽,所述进水管包括一端与进水槽连通的第一进水管和远离进水槽用于将雨水引流至回收槽中的第二进水管,还包括用于调节雨水流入弃流槽或者流入回收槽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弃流效果好等优点。本实用新型利用新机械结构,对雨水前期的废水进行弃流,并对后期干净的雨水进行收集利用,节约了水资源,且提高了回收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弃流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雨水利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政府积极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为了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性目标。其中对雨水资源进行收集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增加城市水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减小城市径流量,延滞汇流时间,减轻城市排洪设施的压力,减少防洪投资和洪灾损失。
要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首先要做到雨水分流。因为在降雨过程中,初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其污染程度甚至可以超过普通城市污水的污染程度;而中、后期的雨水径流污染程度低。为了收集到水质良好的雨水,减少雨水处理的成本,对初期的雨水弃之不用,只收集中、后期的雨水。
公开号为CN10467489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无动力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弃流水箱,所述弃流水箱的上游设置有离心式雨水分离器,所述离心式雨水分离器的入口前设置有一段水平进水管,所述弃流水箱的下游设置有玻璃钢雨水收集池。本发明工艺能高效收集雨水,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能在不用人工、不耗电的情况下实现雨水收集;玻璃钢雨水专用蓄水池采用环保材料玻璃钢制造,工厂化整体一次成形生产,密封性好,无渗漏,耐酸碱腐蚀。设置有设备检修口,可进入内部检修,施工快捷,节省劳动力和材料,处理后的雨水可达标回用,用于绿化、洗车、洒水、冲厕、景观等用水。该发明专利中利用设置于弃流管中的浮球的降落与浮起来控制雨水进入弃流水箱或者进入雨水收集池,当初期的雨水进入时,会因浮球处于弃流管中而堵塞弃流管,使得初期雨水无法进入弃流水箱中,而会在积满弃流槽上部空间后沿进水管流入雨水收集池中,导致弃流效果差,使得雨水收集池被污染,导致收集效果差,回收的水中掺有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弃流装置,能够较好的对初期污水进行弃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雨水弃流装置,包括带有收集口的进水槽、与进水槽底部连通的进水管、位于进水管下方的弃流槽以及位于进水管远离进水槽的一端下方的回收槽,所述进水管包括一端与进水槽连通的第一进水管和远离进水槽用于将雨水引流至回收槽中的第二进水管,还包括用于调节雨水流入弃流槽或者流入回收槽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之间设置调节机构控制刚下雨时的较脏的雨水流入弃流槽中,控制下雨一段时间后的干净的雨水流入回收槽中进行收集。通过调节机构的作用将初期的废水经第一进水管后引流进入弃流槽中收集,并将后期干净的雨水经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引流进入回收槽进行收集。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接块、设置于机架上用于固定转接块且能使转接块上下移动的调节件、一端固定于转接块上另一端固定弃流槽的若干连接杆以及用于排出弃流槽中废水的排水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两端分别与转接块和弃流槽相连接,调节件用于在弃流槽中的水量上升时改变转接块的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从而改变雨水流入弃流槽还是流入回收槽。长时间收集后回收槽中的水会溢出,排水件用于排出弃流槽中的废水,使得装置在长时间工作后可以回升,从而使装置复位。同时,由于雨停后,弃流槽中的水蒸发时很慢的装置无法复位,通过设置排水件后可以使的废水排出,防止二次降雨时前期的污水因弃流槽中的水没有及时排出而流入回收槽中,污染回收槽。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接块设置于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之间,所述转接块内开设有用于将雨水引流入弃流槽的第一转接管和用于将雨水引流入第二进水管的第二转接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接块中的第一转接管与第一进水管相连通时,雨水通过第一转接管流入弃流槽中,使得弃流槽中的水量增加;当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转接管相连通时,第二转接管另一端连通第二进水管,使得雨水经过第二转接管流入回收槽中。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调节件包括一端固定于机架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转接块上的第一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不断的流入弃流槽中时,由于弃流槽的总体重量上升,此时第一弹簧会发生伸长形变使得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的转接块下降,使得第一进水管与第一转接管相对发生偏移错位。当弃流槽中的雨水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第一进水管与第一转接管脱离并与第二转接管连通,此时雨水转而流向第二进水管并进入回收槽中。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排水件包括开设于弃流槽底部的排水孔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穿设于排水孔中的排水杆;所述排水杆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第二排水杆和位于第二排水杆上方的第一排水杆,所述第一排水杆杆径与排水口口径适配,所述第二排水杆的杆径沿弃流槽的下降方向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弃流槽中的雨水增加的过程中,弃流槽的高度逐渐在下降。排水孔与排水杆的相对高度位置也在下降,当排水孔位于第一排水杆上的位置时,由于第一排水杆与排水孔口径适配,正好堵住排水孔,使得弃流槽中的雨水不会漏出;当弃流槽及其上的排水孔下降到第二排水杆的位置时,由于第二排水杆的杆径小于排水口的间隙,第二排水杆与排水口之间形成空隙,弃流槽中的雨水会从该空隙中流出。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用于防止雨水从第一进水管与转接块接触处流出的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进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用于防止雨水从转接块与第二进水管接触处流出的第二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转接块与第一进水管与第二进水管直接的密封性,防止漏水。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进水管与转接块接触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圈嵌设于第一环形凹槽中且第一密封圈与第一环形凹槽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用于抵紧密封圈与转接块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进水管与转接块接触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密封圈嵌设于第二环形凹槽中且第二密封圈与第二环形凹槽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用于抵紧密封圈与转接块的第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密封圈嵌设于第一环形凹槽中并在第一密封圈和第一环形凹槽中设置第二弹簧,使得第二弹簧会给予第一密封圈向转接块方向的作用力使得第一进水管与转接块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将第二密封圈嵌设于第二环形凹槽中并在第二密封圈和第二环形凹槽中设置第三弹簧,使得第三弹簧会给予第二密封圈向转接块方向的作用力使得第二进水管与转接块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
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与转接块抵触的一端的外边缘设置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弹簧对第一密封圈有向转接块的作用力,第三弹簧对第二密封圈有向转接块的作用力。当转接块上下移动时,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面向转接块的一端会伸入一转接管、第二转接管且在转接块移动时与第一转接管、第二转接管的内壁发生抵触,通过在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与转接块抵触的一端的外边缘设置有倒角,可以防止发生卡死或者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损坏、脱离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设置为: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限位弃流槽下降高度的止降块,所述止降块位于弃流槽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弃流槽高度下降太多而使得弃流槽中的水流出较快,使得回收槽中水收集不多弃流槽中的水就排完了导致转接块上升,干净的雨水再次进入弃流槽如此往复,从而造成收集效率的降低以及雨水的浪费。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止降块通过伸缩杆与机架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伸缩杆使得止降块的高度可以调节,从而使得弃流槽的可下降高度可以调节,从而达到控制弃流槽中雨水的排出速度的目的。通过控制雨水排出的时间可以用来适应不同降雨时长,阵雨天气等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弃流槽下降后由于排水杆与排水孔的作用,弃流槽中的水会逐渐流出使得弃流槽因重量降低而回升,在收集雨水一定时间后可以自动复位,防止回收槽中的水污染;
2、设置有可调节高度的止降块,可以调节弃流槽所能下降的最大高度,从而调节弃流槽中水流出的速度,从而改变转接块复位所需的时间;
3、第一进水管与转接块、转接块与第二进水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使得转接块在上下移动时,三者之间不会漏水;且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处于收缩状态,会将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顶在转接快上,使得密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1、机架;11、进水槽;12、收集口;2、进水管;21、第一进水管;22、第二进水管;23、第一环形凹槽;24、第二环形凹槽;25、第一密封圈;26、第二密封圈;27、第二弹簧;28、第三弹簧;29、倒角;3、弃流槽;31、连接杆;32、排水孔;4、回收槽; 5、第一弹簧;6、转接块;61、第一转接管;62、第二转接管;7、排水杆;71、第一排水杆;72、第二排水杆;73、排水件;8、止降块;9、伸缩杆;91、第一伸缩杆;92、第二伸缩杆;93、调节螺孔;94、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雨水弃流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的进水槽11,进水槽11顶端设置有收集雨水的收集口12,进水槽11底端设置有进水管2。进水管2包括第一进水管21和第二进水管22,第一进水管21的一端与进水槽11相连通,第二进水管22 远离第一进水管21的一端的下方设置有回收槽4,第一进水管21的另一端与第二进水管22 之间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转接块6、设置于机架1上用于固定转接块6且能使转接块6上下移动的调节件、一端固定于转接块6上另一端固定弃流槽3的两连接杆31以及用于排出弃流槽3中废水的排水件73。
转接块6内部开设有第一转接管61和第二转接管62,第一转接管61位于第二转接管62的下方,第一转接管61一端与第一进水管21相连通,另一端竖直向下贯穿转接块 6;第二转接管62水平设置,当转接块6下移后第二转接管62能同时连通第一进水管21与第二进水管22。
第一进水管21与转接块6接触的面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3,第二进水管22与转接块6接触的面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24,第一环形凹槽23和第二环形凹槽24中分别嵌设有第一密封圈25和第二密封圈26,第一密封圈25和第二密封圈26靠近连接块6的一端伸出第一环形凹槽23和第二环形凹槽24外并抵触于转接块6上,第一密封圈25与第一环形凹槽23的底面之间设置有两端分别抵触第一密封圈25和第一环形凹槽23的第二弹簧27,第二密封圈26与第二环形凹槽24的底面之间设置有两端分别抵触第二密封圈26和第二环形凹槽24的第三弹簧28,第二弹簧27和第三弹簧28处于收缩状态。
调节件包括第一弹簧5,转接块6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于转接块6上方的机架1上。
弃流槽3设置于转接块6下方用于储存从第一转接管61中流出的雨水,弃流槽3与转接块6通过两连接杆31固定连接。排水件73包括开设于弃流槽3底部的排水孔32以及穿设于排水孔32中的排水杆7,排水杆7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排水杆71和位于第一排水杆 71下方的第二排水杆72,第二排水杆72底端固定于机架1上,第一排水杆71穿设于排水孔32中且杆径与排水孔32适配,第二排水杆72顶端的杆径与第一排水杆71相同且沿高度的降低方向逐渐减小。弃流槽3的下方还设置有止降块8,止降块8通过伸缩杆9与机架1 固定连接。伸缩杆9包括第一伸缩杆91和位于第一伸缩杆91下方的第二伸缩杆92,第一伸缩杆91穿设滑移于第二伸缩杆92中,第一伸缩杆91与第二伸缩杆92上均开设有沿第一伸缩杆91轴向分布的调节螺孔93,第一伸缩杆91和第二伸缩杆92通过穿设于调节螺孔93 中的调节螺栓94连接。
降雨开始时,雨水经收集口12进入收集槽内,并流入与收集槽连通的第一进水管21 中。由于弃流槽3中无水,弃流槽3、连接杆31以及转接块6总体重量较轻,第一弹簧5 拉伸形变量较小,使得第一进水管21与第一转接管61连通,雨水流入第一转接管61并落入弃流槽3中,随着弃流槽3中的雨水量增加,弃流槽3、连接杆31以及转接块6总体重量增加,第一弹簧5拉伸形变量增加,使得转接块6以及与转接块6通过连接杆31固定连接的弃流槽3高度也随第一弹簧5的伸长而下降。此时由于弃流槽3中的排水口处于第二排水杆72位置,使得弃流槽3中的水逐渐漏出,但流出的速度小于雨水流入弃流槽3中的速度,且流出的速度随着弃流槽3的下降而逐渐增大。当第一弹簧5再次下降一定高度以后,使得第一转接管61和第一进水管21逐渐脱离,第一进水管21与第二转接管62逐渐相连通,此时,降雨过程已经持续一定时间,雨水中的杂质已经比较少,干净的雨水经过第二进水管22流入回收槽4中进行回收利用起来。适当调节第一伸缩杆91与第二伸缩杆92的高度可以使止降块8得高度产生变化,从而控制弃流槽3中的水的漏出速度,从而达到限制收集水的时间的目的,同时在降雨停止或长时间不用时,可以使得装置自动复位。
第一密封圈25、通过第二弹簧27设置于第一环形凹槽23中,第二密封圈26、通过第三弹簧28设置于第二环形凹槽24中,工作时第二弹簧27和第三弹簧28处于收缩状态,将第一密封圈25和第二密封圈26顶在转接块6上,可以防止转接块6在上下移动时,第一进水管21、第二进水管22以及转接块6三者之间漏水,同时使得密封效果更好。此外,第一密封圈25和第二密封圈26与转接块6抵触的一端的外边缘设置有倒角29,可以防止转接块6在上移动的时候由于第一密封圈25和第二密封圈26伸入第一转接管61和第二转接管62中而导致转接块6与第一密封圈25和第二密封圈26出现卡死,使得第一密封圈25、第二密封圈26脱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雨水弃流装置,包括带有收集口(12)的进水槽(11)、与进水槽(11)底部连通的进水管(2)、位于进水管(2)下方的弃流槽(3)以及位于进水管(2)远离进水槽的一端下方的回收槽(4),所述进水管(2)包括一端与进水槽(11)连通的第一进水管(21)和远离进水槽用于将雨水引流至回收槽(4)中的第二进水管(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调节雨水流入弃流槽(3)或者流入回收槽(4)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第一进水管(21)和第二进水管(2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接块(6)、设置于机架(1)上用于固定转接块(6)且能使转接块(6)上下移动的调节件、一端固定于转接块(6)上另一端固定弃流槽(3)的若干连接杆(31)以及用于排出弃流槽(3)中废水的排水件(7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块(6)位于第一进水管(21)和第二进水管(22)之间所述转接块(6)内开设有用于将雨水引流入弃流槽(3)的第一转接管(61)和用于将雨水引流入第二进水管(22)的第二转接管(6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件包括一端固定于机架(1)上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转接块(6)上的第一弹簧(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件(73)包括开设于弃流槽(3)底部的排水孔(32)以及设置于机架(1)上且贯穿弃流槽(3)底部的排水杆(7),所述排水杆(7)包括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第二排水杆(72)和位于第二排水杆(72)上方的第一排水杆(71),所述第一排水杆(71)杆径与排水口口径适配,所述第二排水杆(72)的杆径沿弃流槽(3)的下降方向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21)的管壁上设置有用于防止雨水从第一进水管(21)与转接块(6)接触处流出的第一密封圈(25);所述第二进水管(22)的管壁上设置有用于防止雨水从转接块(6)与第二进水管(22)接触处流出的第二密封圈(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21)与转接块(6)接触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3),所述第一密封圈(25)嵌设于第一环形凹槽(23)中且第一密封圈(25)与第一环形凹槽(23)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用于抵紧密封圈与转接块(6)的第二弹簧(27);所述第二进水管(22)与转接块(6)接触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24),所述第二密封圈(26)嵌设于第二环形凹槽(24)中且第二密封圈(26)与第二环形凹槽(24)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用于抵紧密封圈与转接块(6)的第三弹簧(2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25)和第二密封圈(26)与转接块(6)抵触的一端的外边缘设置有倒角(2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限位弃流槽(3)下降高度的止降块(8),所述止降块(8)位于弃流槽(3)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雨水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降块(8)通过伸缩杆(9)与机架(1)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98357.8U CN207079691U (zh) | 2017-07-04 | 2017-07-04 | 一种雨水弃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798357.8U CN207079691U (zh) | 2017-07-04 | 2017-07-04 | 一种雨水弃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7079691U true CN207079691U (zh) | 2018-03-09 |
Family
ID=61427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79835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79691U (zh) | 2017-07-04 | 2017-07-04 | 一种雨水弃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707969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85613A (zh) * | 2020-04-22 | 2020-08-04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重力驱动压力海绵型雨水缓冲系统 |
-
2017
- 2017-07-04 CN CN201720798357.8U patent/CN20707969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85613A (zh) * | 2020-04-22 | 2020-08-04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重力驱动压力海绵型雨水缓冲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448459U (zh) | 一种绿化蓄水循环排水设备 | |
CN204570904U (zh) | 翻板式污水截流井 | |
CN105672442A (zh) | 一种雨水弃流及收集装置 | |
CN205935038U (zh) | 一种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 |
CN202227456U (zh) | 绿色环保变电站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 |
CN209353440U (zh) | 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 | |
CN209011273U (zh) | 一种地埋式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 |
CN101886409B (zh) | 立式屋面雨水自动初期弃流装置 | |
CN207079691U (zh) | 一种雨水弃流装置 | |
CN103669471A (zh) | 高层建筑屋面雨水回用及中水双系统装置 | |
CN202595895U (zh) | 一种浮球杠杆式截流设备 | |
CN101684645A (zh) | 一种浮油浮污动态平衡收集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0093968B (zh) | 一种初期雨水智能分流系统 | |
CN103741766A (zh) | 一种雨水弃流装置 | |
CN106703305A (zh) | 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雨水收集系统及屋面降温结构 | |
CN210507025U (zh) |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城市雨水系统 | |
CN206428911U (zh) | 机械式浮球弃流装置、雨水收集系统及屋面降温结构 | |
CN209412895U (zh) | 一种景观化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 |
CN106400931A (zh) | 沿河载污柔性污水调节库 | |
CN208329138U (zh) | 一种海绵城市用雨水整流井 | |
CN210507607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环保型雨水收集装置 | |
CN205369375U (zh) | 一种屋面雨水的回收利用系统 | |
CN211285910U (zh) | 一种地漏 | |
CN108408832B (zh) | 自力式液位自动调节收油装置 | |
CN207672725U (zh) | 一种雨水弃流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9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