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73107U - 一种河道的面截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河道的面截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73107U
CN207073107U CN201720647964.4U CN201720647964U CN207073107U CN 207073107 U CN207073107 U CN 207073107U CN 201720647964 U CN201720647964 U CN 201720647964U CN 207073107 U CN207073107 U CN 207073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dirty
wall
river course
c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4796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健
徐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4796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73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73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7310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河道的面截污系统,所述河道包含若干个第一河段和若干个第二河段,所述第一河段为顶部被覆盖的河道、暗河或河道中污染严重的河段,所述第二河段的顶部敞开,所述第二河段位于第一河段的一侧或两侧;沿第二河段的两侧河岸构筑第一截污墙体和第二截污墙体,第一截污墙体与第二截污墙体上靠近第一河段的端部位置构筑连接墙体;所述面截污系统包括第二河段两侧的河岸、所述第一截污墙体、第二截污墙体和连接墙体;所述第一截污墙体、第二截污墙体和连接墙体自河道底部向上延伸且高于所在河段的正常水位;所述第一截污墙体、第二截污墙体分别和与其对应的河岸之间形成集污沟道,所述集污沟道与第一河段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截污效果稳定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河道的面截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道的面截污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的发展,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排河中,已严重超出了河道的自净能力,造成河道严重污染,使河道变窄变浅,部分河道水体黑臭,黑臭水体成为目前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之一。为此,全国各级政府加大了黑臭水体整治力度,通过实施截污纳管、建造地下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将河道沿岸的污水进行汇集和净化处理,使水环境明显改善。
但实际治理过程中,由于河道沿岸截污不彻底或新出现的污水渗漏点,常常发现净化后的河流再次被污染,影响治理效果。同时污水截污纳管的污水汇集方式也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 河道沿岸的排污口需逐个排查,工作量大,所有的排污口需要开挖、埋管,接入总管,再由总管输往污水厂,工程量大,投资高;影响面大,时间长,耗资巨大、施工风险很大,对群众生活造成不便;
2 有的排水口隐秘不易发现,导致纳管不完全、截污不彻底;
3 通常情况下,纳污水管流量并不均衡,造成污泥堆积,长时间后必然造成管路淤积,堵塞,清除困难;
4 纳污水管埋在地下,易受地势沉降、震动等其他影响,导致破裂、渗水等,再次使污水流出,这样的故障更难以排查;
5 排污口的高低不同,导致纳污管的高度难以统一,给施工造成难度,不适应复杂地形的情况。
6 上述原因造成截污纳管不稳定、不可靠,净化后的河水易被再次污染。
此外,在治理河道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河道被部分覆盖形成局部暗河,或因天然地理条件形成暗河,而暗河部分又无法采用传统的处理手段进行净化,使河道不能整体净化;或者河道中部分河段被严重污染,不适宜作为净水河道,此时,即使构筑截污墙体也无法将严重污染的河段作为净水河道。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实现暗河和部分严重污染河段的截污、能够防止净化后的河水被再次污染、工程量小,投资合理;影响面小,时间短,施工风险小,稳定可靠的河道截污系统来满足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的面截污系统,能够实现暗河和部分严重污染河段的截污、防止净化后的河水被再次污染,截污效果稳定可靠,且工程量小,投资合理,施工影响面小,时间短,施工风险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河道的面截污系统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河道的面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包含若干个第一河段和若干个第二河段,所述第一河段为顶部被覆盖的河道、暗河或河道中污染严重的河段,第二河段的顶部敞开,所述第二河段位于第一河段的一侧或两侧;所述面截污系统包括第二河段的两侧河岸、沿第二河段的两岸构筑的第一截污墙体、第二截污墙体、第一截污墙体与第二截污墙体上靠近第一河段的端部位置之间的连接墙体;所述第一截污墙体、第二截污墙体和连接墙体自河道底部向上延伸且高于所在河段的正常水位;所述第一截污墙体、第二截污墙体分别和与其对应的河岸之间形成集污沟道,所述集污沟道与第一河段连通;所述第二河段上由第一截污墙体、第二截污墙体和连接墙体围成的部分河道形成净水河道。
为了更好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点还可以具体为以下技术特征:
1.所述第一截污墙体、第二截污墙体端部之间的连接墙体上设有闸门。
2.所述第一截污墙体、第二截污墙体和连接墙体的高度不高于其对应的河岸。
3.所述河道包含一个第一河段和一个第二河段,第二河段位于第一河段的一侧。
4.所述河道包含一个第一河段和两个第二河段,两个第二河段分别位于第一河段的两侧。
5.第一河段的顶部被覆盖物覆盖。
6.所述第一截污墙体和第二截污墙体采用模块化的预制体构筑,第一截污墙体和第二截污墙体分别由若干个预制体模块沿河岸方向顺序连接构成,相邻的预制体模块接缝处密封。
7.进一步地,所述预制体模块为两边带有互锁结构的钢板桩模块,相邻的两个钢板桩模块通过互锁结构连接并形成水密封。
8.所述第一河段的顶部或河道的附近设置小型的污水处理站,第一河段和/或集污沟道通过水泵连接至所述污水处理站。
9.所述集污沟道和/或第一河段与市政污水管连接。
10. 所述集污沟道和/或第一河段通过排污泵站与市政污水管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河道的面截污系统的河道具有如下优点:
1.把现有的截污纳管方案中的点截污方法改为河道沿岸的面截污,将河流沿岸的污水彻底截留,防止净化后的河道被再次污染,可替代截污纳管进行截污,防止点截污时经常发生的遗漏排污点的情况,截污彻底、可靠,保证净化后的主河道河水不被沿岸的污水再次污染;
2.解决现有河道中部分河段被覆盖形成暗河,导致暗河部分无法构筑截污墙体情况下的截污问题;或者河道中部分河段被严重污染,不适宜作为净水河道的情况下的污水处理问题;并把暗河的河道或被严重污染的河段作为集污河段,解决暗河段和被严重污染的河段难以截污、净化处理的问题;
3.无需逐个排查排污口,只需构筑截污墙体和闸门即可把污水和净水分隔开,相对于纳管截污而言,排查工作量小,不需要开挖、埋管,工程量小,投资低,且截污效果稳定、可靠;
4.截污用的墙体建设在河道中,不会对群众生活造成不便,影响面小,时间短,耗资小、施工风险小;
5.解决纳污水管流量不均衡,污泥堆积,造成管路淤积,堵塞,清除困难的技术问题;
6.只需要顺河道流向构筑墙体即可,受地形变化影响小,有利于降低施工难度;
7.第一截污墙体和第二截污墙体采用预制的模块化墙板,制造、安装和维护简单,制造和维护成本低,且能快速施工,有利于缩短工期;
8.通过设置净化腔和/或污水处理站,可以在河道的原位对截留的污水进行净化,投资省;
9.截污后可直接与市政污水管连接,将污水送往污水厂统一处理,简化河道处理硬件设备及其占地,节约投资和运行成本;
10. 所述第一截污墙体和第二截污墙体的高度不高于其对应的河岸,保证洪涝期集污沟道内的水能够越过第一截污墙体和第二截污墙体进入净水河道,净水河道与暗河之间设置闸门,洪涝期打开闸门,恢复河道的行洪能力,确保河道行洪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河道的面截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河道的面截污系统的A-A向视图
图3图1中河道的面截污系统中构成截污墙体的模块化预制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截污墙体、2为第二截污墙体,3为河道,31、32为河岸,33为第一河段,34为第二河段,4为连接墙体,41为闸门,5为集污沟道,51为污水源,52为市政污水管,6为净水河道,7为钢板桩模块,71为互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现有河道中有的被建筑物部分覆盖形成暗河或因天然地理条件形成暗河,而暗河部分则无法构筑截污墙体,使河道不能整体截污;或者河道中部分河段被严重污染,不适宜作为净水河道,此时,即使构筑截污墙体也无法将严重污染的河段作为净水河道。
如附图1-2所示,一种河道的面截污系统,在本实施例中,河道3包含一个第一河段33和两个第二河段34,所述第一河段为河道中污染严重的河段,第二河段34的顶部敞开,所述第二河段34位于第一河段33的两侧;沿第二河段34的两侧河岸构筑第一截污墙体和第二截污墙体,第一截污墙体与第二截污墙体上靠近第一河段33的端部位置构筑连接墙体;所述面截污系统包括第二河段两侧的河岸、所述第一截污墙体、第二截污墙体和连接墙体;所述第一截污墙体1、第二截污墙体2和连接墙体4自河道底部向上延伸且高于所在河段的正常水位;所述第一截污墙体1、第二截污墙体2分别和与其对应的河岸31、32之间形成集污沟道5,所述集污沟道5与第一河段33连通;所述第二河段34上由第一截污墙体1、第二截污墙体2和连接墙体4围成的部分河道形成净水河道6。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截污墙体、第二截污墙体端部之间的连接墙体4上设有闸门41,在洪涝期,所述闸门41可以根据需要打开保证行洪安全,使河道具有正常的行洪能力,使本实用新型的面截污系统不影响河道的正常功能。也可以根据需要打开闸门对第一河段和集污沟道5进行冲淤净化。
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截污墙体1、第二截污墙体2和连接墙体的高度可设置为不高于其对应的河岸,使在洪水突涨而来不及打开闸门行洪时,第一河段和集污沟道5中的水能够越过第一截污墙体1、第二截污墙体2和连接墙体的顶部进入净水河道,达到行洪的效果,使河道具有正常的行洪能力。
本实施例中的河道3包含一个第一河段33和两个第二河段34。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河道的具体情况将河道分割为若干个第一河段33和若干个第二河段34,第二河段34位于第一河段33的一侧或两侧。
如图3所示,为了施工方便和节约建设时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截污墙体和第二截污墙体采用模块化的预制体构筑,分别由若干个预制体模块7沿河岸方向顺序连接构成,相邻的预制体模块接缝处密封。实际应用中连接墙体也可以采用预制体模块构筑。
优选地,上述预制体模块为两边带有互锁结构71的钢板桩模块,相邻的两个钢板桩模块通过互锁结构71连接并形成水密封。
本实施例中,假设第一河段33为河道3中污染严重的河段,该河段在处理净化合格前不适合作为净水河道使用,因此,将其与集污沟道5连接,再通过管道与市政污水管52连接,或通过排污泵站再与市政污水管52连接,实现对污水的集中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所述第一河段33的顶部或河道的附近设置小型的污水处理站,第一河段和/或集污沟道通过水泵连接至所述污水处理站。
本实施例中,假设第一河段33为河道3中污染严重的河段,现实的河道中,有的第一河段33的顶部可能被桥、房屋路面等岩石等覆盖。
本实施例中,市政污水管连接,实际应用中,集污沟道和第一河段中的污水还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处理:
1.所述集污沟道5和/或第一河段33与市政污水管连接,将污水送往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2.在所述第一河段和/或集污沟道5中设置若干个净化腔,集污沟道5中的污水通过抽水泵或其他手段输送到净化腔中,净化腔内设置污水处理措施,所述净化腔的净水出水口与所述净水河道6连接,将净水排入净水河道中,再利用河道的自净力维持河水清洁。
3.直接在所述第一河段和/或集污沟道内选择种植净化植物、投放微生物、水生动物或净化药物的一种或若干种的净化手段组合处理污水。
4.当第一河段与集污沟道中的污水需要就地处理时,可在河道的附近设置小型的污水处理站,或者在所述局部河段的顶部设置小型的污水处理站以节省用地,第一河段和/或集污沟道通过水泵连接至所述污水处理站,由污水处理站对污水就地净化处理后排入净水河道6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污沟道5与市政污水管52连接,将污水送往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实际应用中,第一河段也可以与市政污水管52连接,将污水送往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第一河段和/或集污沟道与市政污水管52可通过排污泵连接。
为了安全、美观和隔离固态废物,处于开放状态的集污沟道顶部可设置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暗河的河道面截污系统,把现有的截污纳管方案中的点截污方法改为河道沿岸的面截污,将河流沿岸的污水彻底截留,防止净化后的河道被再次污染,可替代截污纳管进行截污,防止点截污时经常发生的遗漏排污点的情况,并把暗河的河道作为集污河段,解决暗河段难以截污处理的问题。另外,当部分河段严重污染不适合作为净水河道时,可把被严重污染的河段作为集污河段,解决严重污染的河段难以截污和净化处理的问题。可用于正在实施净化工程的河道或净化后的河道中。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基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实质和原理下所作的改变、替代、组合、简化,均应视为等效置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河道的面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3)包含若干个第一河段(33)和若干个第二河段(34),所述第一河段为顶部被覆盖的河道、暗河或河道中污染严重的河段,所述第二河段(34)的顶部敞开,所述第二河段(34)位于第一河段(33)的一侧或两侧;沿第二河段(34)的两侧河岸构筑第一截污墙体和第二截污墙体,第一截污墙体与第二截污墙体上靠近第一河段(33)的端部位置构筑连接墙体;所述面截污系统包括第二河段两侧的河岸、所述第一截污墙体、第二截污墙体和连接墙体;所述第一截污墙体(1)、第二截污墙体(2)和连接墙体(4)自河道底部向上延伸且高于所在河段的正常水位;所述第一截污墙体(1)、第二截污墙体(2)分别和与其对应的河岸(31、32)之间形成集污沟道(5),所述集污沟道(5)与第一河段(33)连通;所述第二河段(34)上由第一截污墙体(1)、第二截污墙体(2)和连接墙体(4)围成的部分河道形成净水河道(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的面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污墙体、第二截污墙体端部之间的连接墙体(4)上设有闸门(4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的面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污墙体(1)、第二截污墙体(2)和连接墙体的高度不高于其对应的河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的面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3)包含一个第一河段(33)和一个第二河段(34),第二河段(34)位于第一河段(33)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的面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河道(3)包含一个第一河段(33)和两个第二河段(34),两个第二河段(34)分别位于第一河段(33)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的面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河段(33)的顶部被覆盖物覆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的面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污墙体和第二截污墙体采用模块化的预制体构筑而成,第一截污墙体和第二截污墙体分别由若干个预制体模块沿河岸方向顺序连接构成,相邻的预制体模块接缝处密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河道的面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体模块为两边带有互锁结构的钢板桩模块(7),相邻的两个钢板桩模块通过互锁结构(71)连接并形成水密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的面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河段(33)的顶部或河道的附近设置小型的污水处理站,第一河段和/或集污沟道通过水泵连接至所述污水处理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道的面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沟道(5)和/或第一河段(33)与市政污水管(52)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河道的面截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沟道(5)和/或第一河段(33)通过排污泵站与市政污水管(52)连接。
CN201720647964.4U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河道的面截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73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47964.4U CN207073107U (zh)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河道的面截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47964.4U CN207073107U (zh)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河道的面截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73107U true CN207073107U (zh) 2018-03-06

Family

ID=61513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4796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73107U (zh) 2017-06-06 2017-06-06 一种河道的面截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731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9140A (zh) * 2017-06-06 2018-12-14 新大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的面截污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9140A (zh) * 2017-06-06 2018-12-14 新大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河道的面截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6159B (zh)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CN204151144U (zh) 改善河道水质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106242239A (zh) 河湖泊涌污染底泥工业化处理与再生系统
CN102776949A (zh) 分建式雨水调蓄系统
CN102976546A (zh) 一种旁路离线河流净化方法及净化系统
CN102619272A (zh) 三峡库区城镇水污染综合控制方法
CN105645593B (zh) 一种高风险城市河流水质安全保障及景观化构建技术
CN104817184A (zh) 可反洗垂直流人工潜流湿地
CN109675367A (zh) 一种雨水溢流净化装置
CN207073107U (zh) 一种河道的面截污系统
CN112982563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处理系统及雨水收集处理方法
CN102874907A (zh) 一种高浊度河水的原位净化系统及处理河水的方法
CN105152472B (zh) 一种雨水入河污染控制的渗透型生态堤岸
CN218453964U (zh) 一种余水加药絮凝沉淀与过滤净化澄清系统
CN207376783U (zh) 一种非地埋式雨水处理装置
CN108999140A (zh) 一种河道的面截污系统
CN201896357U (zh) 污水自动净化排水装置
CN202730942U (zh) 一种排水沟盖板
CN202968334U (zh) 海水淡化排弃污泥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203487619U (zh) 一种城市地下工程施工水资源循环再利用系统
Bressani-Ribeiro et al. Design of UASB reactors for sewage treatment
CN210764871U (zh) 一种小型河道水体修复系统
CN210238282U (zh) 一种新型桥面集排水环保处理系统
Hallström et al. History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urban wastewater management, 1830–2010
CN204252070U (zh) 一种水利设施排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