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67039U - 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67039U
CN207067039U CN201720995740.2U CN201720995740U CN207067039U CN 207067039 U CN207067039 U CN 207067039U CN 201720995740 U CN201720995740 U CN 201720995740U CN 207067039 U CN207067039 U CN 207067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slide rail
sliding block
po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957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亚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9957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67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67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670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检测准确、检测省时的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包括有底板、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一支杆、放置板、升降装置等;底板顶部左右对称嵌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顶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顶部均设置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顶端均设置有放置板,底板顶部中心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顶部设置有第一框体。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操作简便、检测准确、检测省时的效果,本设备结构新颖、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LED灯的基本结构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芯片,用银胶或白胶固化到支架上,然后用银线或金线连接芯片和电路板,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最后安装外壳,所以LED灯的抗震性能好。
LED灯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LED灯外安装有外壳,外壳的散热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LED灯使用寿命的长短,现有的检测设备存在操作繁琐、检测不准确、检测耗时长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操作简便、检测准确、检测省时的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检测设备存在操作繁琐、检测不准确、检测耗时长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检测准确、检测省时的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包括有底板、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一支杆、放置板、升降装置、第一框体和加热装置,底板顶部左右对称嵌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顶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顶部均设置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顶端均设置有放置板,底板顶部中心设置有升降装置,升降装置顶部设置有第一框体,第一框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
优选地,升降装置包括有第一弹簧、导向杆、电动绕线轮、定滑轮、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底板顶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顶端连接在第一框体底部,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第一框体底部左右对称开有导向孔,第一弹簧之间的底板顶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穿过导向孔,导向杆之间的底板顶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定滑轮,定滑轮之间的底板顶部中心设置有电动绕线轮,电动绕线轮上绕有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第一拉线绕过左侧定滑轮,顶端连接在第一框体底部左侧,第二拉线绕过右侧定滑轮,顶端连接在第一框体底部右侧。
优选地,加热装置包括有第二滑轨、第二滑块、圆柱形框体、第二弹簧、安装框和电热丝,第一框体内左右壁上均嵌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内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配合,第二滑块内侧之间连接有圆柱形框体,圆柱形框体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底端与第一框体内底部连接,第一框体内底部中心设置有安装框,安装框内设置有电热丝。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三滑轨、第三滑块、第二框体、合页、盖板、温度传感器和喇叭,放置板顶部均嵌有第三滑轨,第三滑轨顶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滑块,第三滑轨与第三滑块配合,第三滑块顶部设置有第二框体,第二框体右侧中部设置有喇叭,第二框体右壁顶部通过合页转动式连接有盖板,盖板底部右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电路与喇叭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二支杆、导向板、螺栓和螺母,底板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在第一滑轨外侧,第二支杆顶端均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上均开有滑槽,第一支杆前侧下部设置有螺栓,螺栓穿过滑槽,前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母。
优选地,底板材料为不锈钢。
工作原理:需要使用本设备时,工作人员移动第一滑块及其上装置,使两个放置板分开至适当距离,然后将需要检测的LED外壳放置于两块放置板上,使得LED外壳位于加热装置上方。然后通过加热装置对LED外壳进行加热,加热装置工作产生热量传递给LED外壳。一段时间之后,通过加热装置停止对LED外壳进行加热,工作人员用手轻触LED外壳感受LED外壳的温度,若LED外壳温度低,说明其散热好,若LED外壳温度高,说明其散热不好,以此判断LED外壳的散热性能。当LED外壳检测完毕后,待设备和LED外壳冷却后,通过升降装置带动第一框体及其内的加热装置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使得加热装置更加靠近LED外壳,然后再对LED外壳进行加热,加热相同时间后,通过加热装置停止对LED外壳进行加热,然后用手触摸LED外壳感受LED外壳的温度,并与前一次进行比较。接着再次等待设备和LED外壳冷却后,通过升降装置带动第一框体及其内的加热装置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再次测试一遍,然后对这三次温度进行比较。对比完毕后,通过升降装置带动第一框体及其内的加热装置回到初始位置。通过升降装置带动加热装置上下移动,可以控制LED外壳吸收热量的速度,并且可以通过加热装置的位置,找到安装LED灯与LED外壳最佳距离。
因为升降装置包括有第一弹簧、导向杆、电动绕线轮、定滑轮、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底板顶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顶端连接在第一框体底部,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第一框体底部左右对称开有导向孔,第一弹簧之间的底板顶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穿过导向孔,导向杆之间的底板顶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定滑轮,定滑轮之间的底板顶部中心设置有电动绕线轮,电动绕线轮上绕有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第一拉线绕过左侧定滑轮,顶端连接在第一框体底部左侧,第二拉线绕过右侧定滑轮,顶端连接在第一框体底部右侧,在需要向下移动加热装置时,工作人员控制电动绕线轮顺时针转动,电动绕线轮顺时针转动将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绕在电动绕线轮上,通过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拉动第一框体及其内的加热装置向下运动,第一弹簧被压缩,加热装置向下运动到适当距离后,工作人员控制电动绕线轮停止工作。当需要向上移动加热装置,工作人员控制电动绕线轮逆时针转动,将第一拉线和第二拉线放出,第一弹簧恢复原状,带动第一框体及其内的加热装置向上运动。加热装置上升到适当距离后,工作人员控制电动绕线轮停止工作。以此来调节加热装置的高度,操作方便。
因为加热装置包括有第二滑轨、第二滑块、圆柱形框体、第二弹簧、安装框和电热丝,第一框体内左右壁上均嵌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内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轨与第二滑块配合,第二滑块内侧之间连接有圆柱形框体,圆柱形框体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底端与第一框体内底部连接,第一框体内底部中心设置有安装框,安装框内设置有电热丝,在需要对LED外壳进行加热时,工作人员控制电热丝发热,电热丝工作产生热量,加热圆柱形框体中的空气,圆柱形框体中的热量传递到LED外壳,LED外壳将热量散到外界。检测完毕后,控制电热丝停止工作。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滑轨、第三滑块、第二框体、合页、盖板、温度传感器和喇叭,放置板顶部均嵌有第三滑轨,第三滑轨顶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滑块,第三滑轨与第三滑块配合,第三滑块顶部设置有第二框体,第二框体右侧中部设置有喇叭,第二框体右壁顶部通过合页转动式连接有盖板,盖板底部右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电路与喇叭连接,在需要放置LED外壳时,将盖板打开后,将LED外壳放置在放置板顶部,LED外壳放置好后,将盖板盖上即可,然后就可以开始检测了。检测时,LED外壳将热量散发到第二框体内,第二框体内的温度慢慢变高,当第二框体内的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温度传感器控制喇叭响起,根据喇叭响起时间的长短来判断LED外壳散热性能的好坏,如果喇叭响起时间短,说明LED外壳散热性能好,如果喇叭响起时间长,说明LED外壳散热性能不好。
还包括有第二支杆、导向板、螺栓和螺母,底板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在第一滑轨外侧,第二支杆顶端均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上均开有滑槽,第一支杆前侧下部设置有螺栓,螺栓穿过滑槽,前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母,因为LED外壳的大小会不一样,根据LED外壳的大小,逆时针转动螺母,当第一支杆可以移动后,停止转动螺母,然后向外侧或内侧移动第一支杆及其上装置,当第一支杆及其上装置向外侧或内侧移动到需要的距离后,停止移动第一支杆及其上装置,然后顺时针转动螺母,当螺母将导向板和第一支杆固定后,停止转动螺母。通过螺母与螺栓的配合,可以将第一支杆及其上装置固定,防止人无意中碰到第一支杆及其上装置,使得LED外壳掉落。
因为底板材料为不锈钢,不锈钢耐腐蚀性和耐酸性强,可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操作简便、检测准确、检测省时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和喇叭的配合实现了精确高效的检测,并且通过升降装置控制加热的强度,达到了多次测试的效果,并且本设备结构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板,2-第一滑轨,3-第一滑块,4-第一支杆,5-放置板,6-升降装置,61-第一弹簧,62-导向孔,63-导向杆,64-电动绕线轮,65-定滑轮,66-第一拉线,67-第二拉线,7-第一框体,8-加热装置,81-第二滑轨,82-第二滑块,83-圆柱形框体,84-第二弹簧,85-安装框,86-电热丝,9-第三滑轨,10-第三滑块,11-第二框体,12-合页,13-盖板,14-温度传感器,15-喇叭,16-第二支杆,17-导向板,18-滑槽,19-螺栓,2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第一滑轨2、第一滑块3、第一支杆4、放置板5、升降装置6、第一框体7和加热装置8,底板1顶部左右对称嵌有第一滑轨2,第一滑轨2顶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3,第一滑块3顶部均设置有第一支杆4,第一支杆4顶端均设置有放置板5,底板1顶部中心设置有升降装置6,升降装置6顶部设置有第一框体7,第一框体7内设置有加热装置8。
实施例2
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第一滑轨2、第一滑块3、第一支杆4、放置板5、升降装置6、第一框体7和加热装置8,底板1顶部左右对称嵌有第一滑轨2,第一滑轨2顶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3,第一滑块3顶部均设置有第一支杆4,第一支杆4顶端均设置有放置板5,底板1顶部中心设置有升降装置6,升降装置6顶部设置有第一框体7,第一框体7内设置有加热装置8。
升降装置6包括有第一弹簧61、导向杆63、电动绕线轮64、定滑轮65、第一拉线66和第二拉线67,底板1顶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弹簧61,第一弹簧61顶端连接在第一框体7底部,第一弹簧61处于压缩状态,第一框体7底部左右对称开有导向孔62,第一弹簧61之间的底板1顶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导向杆63,导向杆63穿过导向孔62,导向杆63之间的底板1顶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定滑轮65,定滑轮65之间的底板1顶部中心设置有电动绕线轮64,电动绕线轮64上绕有第一拉线66和第二拉线67,第一拉线66绕过左侧定滑轮65,顶端连接在第一框体7底部左侧,第二拉线67绕过右侧定滑轮65,顶端连接在第一框体7底部右侧。
实施例3
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第一滑轨2、第一滑块3、第一支杆4、放置板5、升降装置6、第一框体7和加热装置8,底板1顶部左右对称嵌有第一滑轨2,第一滑轨2顶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3,第一滑块3顶部均设置有第一支杆4,第一支杆4顶端均设置有放置板5,底板1顶部中心设置有升降装置6,升降装置6顶部设置有第一框体7,第一框体7内设置有加热装置8。
升降装置6包括有第一弹簧61、导向杆63、电动绕线轮64、定滑轮65、第一拉线66和第二拉线67,底板1顶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弹簧61,第一弹簧61顶端连接在第一框体7底部,第一弹簧61处于压缩状态,第一框体7底部左右对称开有导向孔62,第一弹簧61之间的底板1顶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导向杆63,导向杆63穿过导向孔62,导向杆63之间的底板1顶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定滑轮65,定滑轮65之间的底板1顶部中心设置有电动绕线轮64,电动绕线轮64上绕有第一拉线66和第二拉线67,第一拉线66绕过左侧定滑轮65,顶端连接在第一框体7底部左侧,第二拉线67绕过右侧定滑轮65,顶端连接在第一框体7底部右侧。
加热装置8包括有第二滑轨81、第二滑块82、圆柱形框体83、第二弹簧84、安装框85和电热丝86,第一框体7内左右壁上均嵌有第二滑轨81,第二滑轨81内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82,第二滑轨81与第二滑块82配合,第二滑块82内侧之间连接有圆柱形框体83,圆柱形框体83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弹簧84,第二弹簧84底端与第一框体7内底部连接,第一框体7内底部中心设置有安装框85,安装框85内设置有电热丝86。
实施例4
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板1、第一滑轨2、第一滑块3、第一支杆4、放置板5、升降装置6、第一框体7和加热装置8,底板1顶部左右对称嵌有第一滑轨2,第一滑轨2顶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3,第一滑块3顶部均设置有第一支杆4,第一支杆4顶端均设置有放置板5,底板1顶部中心设置有升降装置6,升降装置6顶部设置有第一框体7,第一框体7内设置有加热装置8。
升降装置6包括有第一弹簧61、导向杆63、电动绕线轮64、定滑轮65、第一拉线66和第二拉线67,底板1顶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弹簧61,第一弹簧61顶端连接在第一框体7底部,第一弹簧61处于压缩状态,第一框体7底部左右对称开有导向孔62,第一弹簧61之间的底板1顶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导向杆63,导向杆63穿过导向孔62,导向杆63之间的底板1顶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定滑轮65,定滑轮65之间的底板1顶部中心设置有电动绕线轮64,电动绕线轮64上绕有第一拉线66和第二拉线67,第一拉线66绕过左侧定滑轮65,顶端连接在第一框体7底部左侧,第二拉线67绕过右侧定滑轮65,顶端连接在第一框体7底部右侧。
加热装置8包括有第二滑轨81、第二滑块82、圆柱形框体83、第二弹簧84、安装框85和电热丝86,第一框体7内左右壁上均嵌有第二滑轨81,第二滑轨81内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82,第二滑轨81与第二滑块82配合,第二滑块82内侧之间连接有圆柱形框体83,圆柱形框体83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弹簧84,第二弹簧84底端与第一框体7内底部连接,第一框体7内底部中心设置有安装框85,安装框85内设置有电热丝86。
还包括有第三滑轨9、第三滑块10、第二框体11、合页12、盖板13、温度传感器14和喇叭15,放置板5顶部均嵌有第三滑轨9,第三滑轨9顶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滑块10,第三滑轨9与第三滑块10配合,第三滑块10顶部设置有第二框体11,第二框体11右侧中部设置有喇叭15,第二框体11右壁顶部通过合页12转动式连接有盖板13,盖板13底部右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4通过电路与喇叭15连接。
还包括有第二支杆16、导向板17、螺栓19和螺母20,底板1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杆16,第二支杆16在第一滑轨2外侧,第二支杆16顶端均设置有导向板17,导向板17上均开有滑槽18,第一支杆4前侧下部设置有螺栓19,螺栓19穿过滑槽18,前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母20。
底板1材料为不锈钢。
工作原理:需要使用本设备时,工作人员移动第一滑块3及其上装置,使两个放置板5分开至适当距离,然后将需要检测的LED外壳放置于两块放置板5上,使得LED外壳位于加热装置8上方。然后通过加热装置8对LED外壳进行加热,加热装置8工作产生热量传递给LED外壳。一段时间之后,通过加热装置8停止对LED外壳进行加热,工作人员用手轻触LED外壳感受LED外壳的温度,若LED外壳温度低,说明其散热好,若LED外壳温度高,说明其散热不好,以此判断LED外壳的散热性能。当LED外壳检测完毕后,待设备和LED外壳冷却后,通过升降装置6带动第一框体7及其内的加热装置8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使得加热装置8更加靠近LED外壳,然后再对LED外壳进行加热,加热相同时间后,通过加热装置8停止对LED外壳进行加热,然后用手触摸LED外壳感受LED外壳的温度,并与前一次进行比较。接着再次等待设备和LED外壳冷却后,通过升降装置6带动第一框体7及其内的加热装置8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再次测试一遍,然后对这三次温度进行比较。对比完毕后,通过升降装置6带动第一框体7及其内的加热装置8回到初始位置。通过升降装置6带动加热装置8上下移动,可以控制LED外壳吸收热量的速度,并且可以通过加热装置8的位置,找到安装LED灯与LED外壳最佳距离。
因为升降装置6包括有第一弹簧61、导向杆63、电动绕线轮64、定滑轮65、第一拉线66和第二拉线67,底板1顶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弹簧61,第一弹簧61顶端连接在第一框体7底部,第一弹簧61处于压缩状态,第一框体7底部左右对称开有导向孔62,第一弹簧61之间的底板1顶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导向杆63,导向杆63穿过导向孔62,导向杆63之间的底板1顶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定滑轮65,定滑轮65之间的底板1顶部中心设置有电动绕线轮64,电动绕线轮64上绕有第一拉线66和第二拉线67,第一拉线66绕过左侧定滑轮65,顶端连接在第一框体7底部左侧,第二拉线67绕过右侧定滑轮65,顶端连接在第一框体7底部右侧,在需要向下移动加热装置8时,工作人员控制电动绕线轮64顺时针转动,电动绕线轮64顺时针转动将第一拉线66和第二拉线67绕在电动绕线轮64上,通过第一拉线66和第二拉线67拉动第一框体7及其内的加热装置8向下运动,第一弹簧61被压缩,加热装置8向下运动到适当距离后,工作人员控制电动绕线轮64停止工作。当需要向上移动加热装置8,工作人员控制电动绕线轮64逆时针转动,将第一拉线66和第二拉线67放出,第一弹簧61恢复原状,带动第一框体7及其内的加热装置8向上运动。加热装置8上升到适当距离后,工作人员控制电动绕线轮64停止工作。以此来调节加热装置8的高度,操作方便。
因为加热装置8包括有第二滑轨81、第二滑块82、圆柱形框体83、第二弹簧84、安装框85和电热丝86,第一框体7内左右壁上均嵌有第二滑轨81,第二滑轨81内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82,第二滑轨81与第二滑块82配合,第二滑块82内侧之间连接有圆柱形框体83,圆柱形框体83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弹簧84,第二弹簧84底端与第一框体7内底部连接,第一框体7内底部中心设置有安装框85,安装框85内设置有电热丝86,在需要对LED外壳进行加热时,工作人员控制电热丝86发热,电热丝86工作产生热量,加热圆柱形框体83中的空气,圆柱形框体83中的热量传递到LED外壳,LED外壳将热量散到外界。检测完毕后,控制电热丝86停止工作。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滑轨9、第三滑块10、第二框体11、合页12、盖板13、温度传感器14和喇叭15,放置板5顶部均嵌有第三滑轨9,第三滑轨9顶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滑块10,第三滑轨9与第三滑块10配合,第三滑块10顶部设置有第二框体11,第二框体11右侧中部设置有喇叭15,第二框体11右壁顶部通过合页12转动式连接有盖板13,盖板13底部右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4通过电路与喇叭15连接,在需要放置LED外壳时,将盖板13打开后,将LED外壳放置在放置板5顶部,LED外壳放置好后,将盖板13盖上即可,然后就可以开始检测了。检测时,LED外壳将热量散发到第二框体11内,第二框体11内的温度慢慢变高,当第二框体11内的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温度传感器14控制喇叭15响起,根据喇叭15响起时间的长短来判断LED外壳散热性能的好坏,如果喇叭15响起时间短,说明LED外壳散热性能好,如果喇叭15响起时间长,说明LED外壳散热性能不好。
还包括有第二支杆16、导向板17、螺栓19和螺母20,底板1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杆16,第二支杆16在第一滑轨2外侧,第二支杆16顶端均设置有导向板17,导向板17上均开有滑槽18,第一支杆4前侧下部设置有螺栓19,螺栓19穿过滑槽18,前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母20,因为LED外壳的大小会不一样,根据LED外壳的大小,逆时针转动螺母20,当第一支杆4可以移动后,停止转动螺母20,然后向外侧或内侧移动第一支杆4及其上装置,当第一支杆4及其上装置向外侧或内侧移动到需要的距离后,停止移动第一支杆4及其上装置,然后顺时针转动螺母20,当螺母20将导向板17和第一支杆4固定后,停止转动螺母20。通过螺母20与螺栓19的配合,可以将第一支杆4及其上装置固定,防止人无意中碰到第一支杆4及其上装置,使得LED外壳掉落。
因为底板1材料为不锈钢,不锈钢耐腐蚀性和耐酸性强,可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1)、第一滑轨(2)、第一滑块(3)、第一支杆(4)、放置板(5)、升降装置(6)、第一框体(7)和加热装置(8),底板(1)顶部左右对称嵌有第一滑轨(2),第一滑轨(2)顶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块(3),第一滑块(3)顶部均设置有第一支杆(4),第一支杆(4)顶端均设置有放置板(5),底板(1)顶部中心设置有升降装置(6),升降装置(6)顶部设置有第一框体(7),第一框体(7)内设置有加热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升降装置(6)包括有第一弹簧(61)、导向杆(63)、电动绕线轮(64)、定滑轮(65)、第一拉线(66)和第二拉线(67),底板(1)顶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一弹簧(61),第一弹簧(61)顶端连接在第一框体(7)底部,第一弹簧(61)处于压缩状态,第一框体(7)底部左右对称开有导向孔(62),第一弹簧(61)之间的底板(1)顶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导向杆(63),导向杆(63)穿过导向孔(62),导向杆(63)之间的底板(1)顶部中心左右对称设置有定滑轮(65),定滑轮(65)之间的底板(1)顶部中心设置有电动绕线轮(64),电动绕线轮(64)上绕有第一拉线(66)和第二拉线(67),第一拉线(66)绕过左侧定滑轮(65),顶端连接在第一框体(7)底部左侧,第二拉线(67)绕过右侧定滑轮(65),顶端连接在第一框体(7)底部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加热装置(8)包括有第二滑轨(81)、第二滑块(82)、圆柱形框体(83)、第二弹簧(84)、安装框(85)和电热丝(86),第一框体(7)内左右壁上均嵌有第二滑轨(81),第二滑轨(81)内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块(82),第二滑轨(81)与第二滑块(82)配合,第二滑块(82)内侧之间连接有圆柱形框体(83),圆柱形框体(83)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弹簧(84),第二弹簧(84)底端与第一框体(7)内底部连接,第一框体(7)内底部中心设置有安装框(85),安装框(85)内设置有电热丝(8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三滑轨(9)、第三滑块(10)、第二框体(11)、合页(12)、盖板(13)、温度传感器(14)和喇叭(15),放置板(5)顶部均嵌有第三滑轨(9),第三滑轨(9)顶部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滑块(10),第三滑轨(9)与第三滑块(10)配合,第三滑块(10)顶部设置有第二框体(11),第二框体(11)右侧中部设置有喇叭(15),第二框体(11)右壁顶部通过合页(12)转动式连接有盖板(13),盖板(13)底部右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温度传感器(14)通过电路与喇叭(1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第二支杆(16)、导向板(17)、螺栓(19)和螺母(20),底板(1)顶部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支杆(16),第二支杆(16)在第一滑轨(2)外侧,第二支杆(16)顶端均设置有导向板(17),导向板(17)上均开有滑槽(18),第一支杆(4)前侧下部设置有螺栓(19),螺栓(19)穿过滑槽(18),前部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母(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底板(1)材料为不锈钢。
CN201720995740.2U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67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95740.2U CN207067039U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95740.2U CN207067039U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67039U true CN207067039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20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9574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67039U (zh) 2017-08-10 2017-08-10 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670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72085U (zh) 低压防尘电力柜
CN207067039U (zh) 一种led外壳散热性检测设备
CN207779556U (zh) 一种封闭设备柜内视频温度巡检装置
CN205733110U (zh) 一种薄壁铝材车孔装置
CN107704025A (zh) 一种高散热性能的电脑一体机
CN108037815B (zh) 笔记本散热装置
CN208525773U (zh) 一种多功能篮球供球训练装置
CN209314541U (zh) 一种用于大棚养殖的温控仪
CN110854710A (zh) 一种电力控制装置
CN206728451U (zh) 一种具有散热和灭火功能的方便移动电气柜
CN206931030U (zh) 一种可自动控温的笔记本散热器
CN207505315U (zh)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的散热器
CN107478676A (zh) 高墙体传热实验贴电阻专用机器人及其贴电阻方法
CN209679385U (zh) 一种用于体育锻炼的跳高架
CN209070393U (zh) 一种定型机恒温控制装置
CN207676280U (zh) 一种计算机主板温度检测与自动降温装置
CN112548502A (zh) 一种有效固定的螺纹管加热生产装置
CN207572421U (zh) 一种新型电池用可调式卡接框架
CN207366609U (zh) 一种电力仪表
CN207318682U (zh) 一种锂离子电芯检测装置
CN206989553U (zh) 一种化妆品冰箱
CN207856334U (zh) 一种方便练习的跨栏架
CN206452362U (zh) 一种高频离网逆变器
CN205619789U (zh) 一种新型复合肥冷却装置
CN207246971U (zh) 一种可调节照射角度的led模组式壁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