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66221U - 分配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分配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66221U
CN207066221U CN201720236889.2U CN201720236889U CN207066221U CN 207066221 U CN207066221 U CN 207066221U CN 201720236889 U CN201720236889 U CN 201720236889U CN 207066221 U CN207066221 U CN 2070662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or
heat exchanger
pipeline section
input pipe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368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宗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368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662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662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662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配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器,其中,分配器的分配器输入管由至少两个管段依次连通形成,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管段的内径不同,以使任意两个相邻的管段形成扰流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降低了制冷剂流体由于重力作用造成的流向不均的概率,使制冷剂流经分配器本体后的分流更加均匀,提升了换热的均匀性,另一方面,通过形成扰流,降低了制冷剂的流速,提升了每个换热器流路的换热效果,进而提升了换热器的整体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分配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配器、一种换热器组件和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了减少流量以及压力损失,通常通过增加分配器将冷媒分成多个支路,进入换热器的不同换热支路,但由于制冷剂在分配器的输入管内的流速较快,加之重力的影响,进入分配器的锥形分液部的分流空内的流量不均匀,使换热器的不同换热支路换热效率也不同,影响整体换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配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配器,包括:分配器输入管与分配器本体,所述输入管延伸至所述分配器本体的腔体内,分配器输入管由至少两个管段依次连通形成,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管段的内径不同,以使任意两个相邻的管段形成扰流腔。
在该技术方案中,分配器输入管由至少两段导通的管段组成,并且任意两个相邻的管段内径不同,流体的阻力和流经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小,在同一流速下,通过的制冷剂就越少,在从管径较小的管段进入管径较大的管段后,形成扰流效果,从而产生压降,一方面,降低了制冷剂流体由于重力作用造成的流向不均的概率,使制冷剂流经分配器本体后的分流更加均匀,提升了换热的均匀性,另一方面,通过形成扰流,降低了制冷剂的流速,提升了每个换热器流路的换热效果,进而提升了换热器的整体换热效果。
分配器输入管具有不同管径部分可以设置在延伸至分配器本体的腔体内的部分,也可以设置在分配器的入口区域,不同管径的管段交错设置可以在连续设置,也可以分段设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物料清洗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的管段包括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分配器输入管由多个第一管段与多个第二管段交错依次连通形成。
在该技术方案中,分配器的多个管段包括两种管径的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交错依次连通形成,第一管段的内径小于第二管段的内径,第二管径与第一管径的比值越大,扰流效果越好,通过将分配器输入管设置为只包括两种管径的多个管段,在满足起到扰流作用的同时,制备过程也较简单。
具体地,管段的数量根据输入管的长度设置,也可以只设置一段第一管径的管段与第二管径的管段。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管段的内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周向环状凸起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分流环的内壁上沿轴向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周向环状凸起结构,在制冷剂流经第一周向环状凸起时,对制冷剂的流动产生干扰作用,降低了压强,从而增强了扰流效果。
具体地,分流环由于厚度限制,为了加工方便,优选只设置一个第一周向环状凸起结构。
第一周向环状凸起结构,可以是封闭的圆环,也可以是开放的部分圆环结构。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管段的内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周向环状凸起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套筒的内壁上沿轴向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周向环状凸起结构,在制冷剂流经第二周向环状凸起时,对制冷剂的流动产生干扰作用,降低了压强,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扰流效果。
具体地,可以在套筒的内壁上设置多个间隔的周向圆环。
第二周向环状凸起结构,可以是封闭的圆环,也可以是开放的部分圆环结构。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一管段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波纹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分流环的内壁上设置第一波纹结构,制冷剂在流入由分流环与套筒形成的扰流腔时,增加了涡流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压降,以降低了由于气液相以及重量造成的流量不均,进一步提升了制冷剂分配的稳定性。
具体地,第一波纹结构可以是规则波纹结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波纹结构。
另外,第一波纹结构也可以是内螺纹结构。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二管段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波纹结构,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形成涡流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套筒的内壁上设置第二波纹结构,制冷剂在流入由分流环与套筒形成的扰流腔时,增加了涡流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压降,还能够与第一波纹结构相互配合,使涡流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以进一步降低了由于气液相以及重量造成的流量不均,提升制冷剂分配的稳定性,使整个换热器组件的换热效果更佳均匀。
具体地,第二波纹结构可以是规则波纹结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波纹结构。
另外,第二波纹结构也可以是内螺纹结构。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波纹管段,设置于任意相邻的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之间,或设置于分配器输入管的一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之间设置波纹管段,或者在分配器输入管的端部设置波纹管段,通过设置波纹管段,提升了扰流的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压降,以降低了由于气液相以及重量造成的流量不均,进一步提升了制冷剂分配的稳定性。
另外,将分配器输入管和分配器本体用插接密封部连接,插接密封部是由各分段管的相互插接并由卡套密封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保证快速流过的冷媒能够完全进入分配器,不造成浪费也保护了环境。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组件,,包括:输入总管;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分配器,分配器的分配器输入管连接至输入总管;多个输出管,连接至分配器本体;换热器本体,连接至多个输出管。
在该技术方案中,换热器中的分配器输入管从分配器进液口延伸至分配器内部,保证了制冷剂的传送,多个输出管连接到分配器本体的锥形分液部,分配器对气液两相状态的冷媒进行充分混合,然后通过多个输出管均匀的分配到换热器中,多管分配可以减少流量及压力损失,科学合理的结构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换热器组件为蒸发器或冷凝器。
其中,换热器本体为蒸发器或冷凝器。
具体地,在换热器本体为蒸发器时,进入分配器的制冷剂为液态,在换热器本体为冷凝器时,进入分配器的制冷剂为气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设备,换热器根据其制冷制热的具体效果,将其称为蒸发器或者冷凝器,蒸发器中的冷媒由液体蒸发气化成气体,在气化的过程中吸取了空气中的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冷凝器中的冷媒由气体液化为液体,在液化的过程中放出了大量的热量,从而达到制热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换热器本体包括第一换热器本体与第二换热器本体,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本体成∧形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接水盘,设置于第一换热器本体与第二换热器的底部;第二接水盘,设置于第一换热器本体和/或第二换热器本体的外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换热器本体的底部设置第一接水盘,在换热器本体的外侧设置第二接水盘,实现了换热器组件的纵向放置或水平放置,满足了不同的工作环境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因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从而具有上述换热器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分配器输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分配器输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分配器输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分配器输入管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分配器输入管10,包括:分配器输入管10与分配器本体20,所述输入管延伸至所述分配器本体20的腔体内,分配器输入管10由至少两个管段依次连通形成,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管段的内径不同,以使任意两个相邻的管段形成扰流腔。
在该技术方案中,分配器输入管10由至少两段导通的管段组成,并且任意两个相邻的管段内径不同,流体的阻力和流经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小,在同一流速下,通过的制冷剂就越少,在从管径较小的管段进入管径较大的管段后,形成扰流效果,从而产生压降,一方面,降低了制冷剂流体由于重力作用造成的流向不均的概率,使制冷剂流经分配器本体20后的分流更加均匀,提升了换热的均匀性,另一方面,通过形成扰流,降低了制冷剂的流速,提升了每个换热器流路的换热效果,进而提升了换热器的整体换热效果。
分配器输入管10具有不同管径部分可以设置在延伸至分配器本体20的腔体内的部分,也可以设置在分配器的入口区域,不同管径的管段交错设置可以在连续设置,也可以分段设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物料清洗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任意两个相邻的管段包括第一管段102与第二管段104,分配器输入管10由多个第一管段102与多个第二管段104交错依次连通形成。
在该技术方案中,分配器的多个管段包括两种管径的第一管段102与第二管段104,第一管段102与第二管段104交错依次连通形成,第一管段102的内径小于第二管段104的内径,第二管径与第一管径的比值越大,扰流效果越好,通过将分配器输入管10设置为只包括两种管径的多个管段,在满足起到扰流作用的同时,制备过程也较简单。
具体地,管段的数量根据输入管的长度设置,也可以只设置一段第一管径的管段与第二管径的管段。
实施例二: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管段102的内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周向环状凸起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分流环的内壁上沿轴向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周向环状凸起结构,在制冷剂流经第一周向环状凸起时,对制冷剂的流动产生干扰作用,降低了压强,从而增强了扰流效果。
具体地,分流环由于厚度限制,为了加工方便,优选只设置一个第一周向环状凸起结构。
第一周向环状凸起结构,可以是封闭的圆环,也可以是开放的部分圆环结构。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管段104的内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周向环状凸起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套筒的内壁上沿轴向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周向环状凸起结构,在制冷剂流经第二周向环状凸起时,对制冷剂的流动产生干扰作用,降低了压强,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扰流效果。
具体地,可以在套筒的内壁上设置多个间隔的周向圆环。
第二周向环状凸起结构,可以是封闭的圆环,也可以是开放的部分圆环结构。
实施例三: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一管段102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波纹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分流环的内壁上设置第一波纹结构,制冷剂在流入由分流环与套筒形成的扰流腔时,增加了涡流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压降,以降低了由于气液相以及重量造成的流量不均,进一步提升了制冷剂分配的稳定性。
具体地,第一波纹结构可以是规则波纹结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波纹结构。
另外,第一波纹结构也可以是内螺纹结构。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至少一个第二管段104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波纹结构,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管段102与第二管段104形成涡流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套筒的内壁上设置第二波纹结构,制冷剂在流入由分流环与套筒形成的扰流腔时,增加了涡流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压降,还能够与第一波纹结构相互配合,使涡流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以进一步降低了由于气液相以及重量造成的流量不均,提升制冷剂分配的稳定性,使整个换热器组件的换热效果更佳均匀。
具体地,第二波纹结构可以是规则波纹结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波纹结构。
另外,第二波纹结构也可以是内螺纹结构。
实施例四: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分配器输入管1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波纹管段106,设置于任意相邻的第一管段102与第二管段104之间,或设置于分配器输入管10的一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任意两个相邻的第一管段102与第二管段104之间设置波纹管段106,或者在分配器输入管10的端部设置波纹管段106,通过设置波纹管段106,提升了扰流的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压降,以降低了由于气液相以及重量造成的流量不均,进一步提升了制冷剂分配的稳定性。
实施例五:
如图3所示,至少两个管段依次连通形成的分配器输入管10还可以是波纹管段106。
另外,将分配器输入管10和分配器本体20用插接密封部连接,插接密封部是由各分段管的相互插接并由卡套密封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保证快速流过的冷媒能够完全进入分配器,不造成浪费也保护了环境。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包括:输入总管30;如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分配器,分配器的分配器输入管10连接至输入总管30;多个输出管40,连接至分配器本体20;换热器本体50,连接至多个输出管40。
在该技术方案中,换热器中的分配器输入管10从分配器进液口延伸至分配器内部,保证了制冷剂的传送,多个输出管40连接到分配器本体20的锥形分液部,分配器对气液两相状态的冷媒进行充分混合,然后通过多个输出管40均匀的分配到换热器中,多管分配可以减少流量及压力损失,科学合理的结构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换热器组件为蒸发器或冷凝器。
其中,换热器本体50为蒸发器或冷凝器。
具体地,在换热器本体50为蒸发器时,进入分配器的制冷剂为液态,在换热器本体50为冷凝器时,进入分配器的制冷剂为气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设备,换热器根据其制冷制热的具体效果,将其称为蒸发器或者冷凝器,蒸发器中的冷媒由液体蒸发气化成气体,在气化的过程中吸取了空气中的热量,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冷凝器中的冷媒由气体液化为液体,在液化的过程中放出了大量的热量,从而达到制热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换热器本体50包括第一换热器本体50与第二换热器本体50,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本体50成∧形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接水盘,设置于第一换热器本体50与第二换热器的底部;第二接水盘,设置于第一换热器本体50和/或第二换热器本体50的外侧。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换热器本体50的底部设置第一接水盘,在换热器本体50的外侧设置第二接水盘,实现了换热器组件的纵向放置或水平放置,满足了不同的工作环境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因设置有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从而具有上述换热器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分配器,包括分配器输入管与分配器本体,所述输入管延伸至所述分配器本体的腔体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器输入管由至少两个管段依次连通形成,
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管段的内径不同,以使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管段形成扰流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管段包括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所述分配器输入管由多个所述第一管段与多个所述第二管段交错依次连通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周向环状凸起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周向环状凸起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波纹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波纹结构,
其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形成涡流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波纹管段,设置于任意相邻的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之间,或设置于所述分配器输入管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器本体为锥形分液部,所述锥形分液部内设置有锥体导流部,所述锥体导流部的顶点部与分配器输入管的出口端相对设置,所述锥体导流部的底部与所述锥形分液部的分液腔顺滑连接。
9.一种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总管;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配器,包括分配器输入管与分配器本体,所述分配器的分配器输入管连接至所述输入总管;
多个输出管,连接至所述分配器本体;
换热器本体,连接至所述多个输出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第一换热器本体与第二换热器本体,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本体成∧形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接水盘,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本体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底部;
第二接水盘,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本体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本体的外侧。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
CN201720236889.2U 2017-03-13 2017-03-13 分配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器 Active CN2070662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36889.2U CN207066221U (zh) 2017-03-13 2017-03-13 分配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36889.2U CN207066221U (zh) 2017-03-13 2017-03-13 分配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66221U true CN207066221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01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36889.2U Active CN207066221U (zh) 2017-03-13 2017-03-13 分配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662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8688A (zh) * 2020-07-22 2020-11-13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体通道结构及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8688A (zh) * 2020-07-22 2020-11-13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体通道结构及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97394U (zh) 一种带热水机的热回收型多联热泵空调器
WO2020098354A1 (zh) 复叠式空气调节系统
CN103807936B (zh)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
CN103604254B (zh) 一种内置气液两相流分流结构
CN206222755U (zh) 蒸发器的管路、蒸发器及空调器
CN206593344U (zh) 分配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器
CN207066221U (zh) 分配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器
CN102062494B (zh) 混合升压式制冷复合循环间接空气冷却系统和运行调整方法
CN212778058U (zh) 一种气液两相冷媒分配器及热泵系统
CN210772903U (zh) 一种空调散热器分配器
CN104654647A (zh) 一种全冷流率范围自适应防冻堵涡流管
CN204962942U (zh) 二氧化碳热泵加热装置
CN207702775U (zh) 一种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器
CN106123387B (zh) 一种蒸发前置气液分离装置的微通道热泵回路
CN103712327B (zh) 用于r32双级压缩热泵空调系统的换热器
CN206429866U (zh) 一种空温式组合型lng气化系统
CN212843110U (zh) 换热器用丁字管组件及翅片换热器
CN206207812U (zh) 制冷剂分流器
CN205606961U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微通道蒸发装置
CN103574955A (zh) 一种通过变流程来实现变温差的降膜式螺杆冷水机组
CN106839529A (zh) 蒸发器流路结构、蒸发器、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7539053U (zh) 离心压缩机
CN206281256U (zh) 分流装置及空调
CN207487189U (zh) 一种空调分液器
CN206959402U (zh) 闪蒸器及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