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55146U - 过滤杯和净热杯 - Google Patents

过滤杯和净热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55146U
CN207055146U CN201720839897.6U CN201720839897U CN207055146U CN 207055146 U CN207055146 U CN 207055146U CN 201720839897 U CN201720839897 U CN 201720839897U CN 207055146 U CN207055146 U CN 2070551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filter
heating
annular
filter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3989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防震
梁国源
卢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Water Dispense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3989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551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551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551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过滤杯和净热杯,其中,该过滤杯包括:过滤杯杯体,两端敞口设置,过滤杯杯体的一端设置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一环形限位板;过滤杯杯座,与过滤杯杯体设置有第一环形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过滤杯杯座贯穿设有通水孔,且通水孔的孔壁凸设有沿其周向延伸,并邻近过滤杯杯体设置的第二环形限位板;以及滤芯,固定安装于第一环形限位板与第二环形限位板之间,滤芯与第一环形限位板和/或滤芯与第二环形限位板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滤芯通过密封结构与第一环形限位板和/或第二环形限位板密封连接。如此设置,便于滤芯与过滤杯杯座和过滤杯杯体之间的密封连接。

Description

过滤杯和净热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滤杯和净热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对饮水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户外活动人群以及差旅人群来说,基本上对户外用水都有加热或过滤的需求。
净热杯的出现满足了户外活动人群以及差旅人群的需求,该净热杯包括加热杯和过滤杯,该过滤杯的滤芯是通过过滤杯杯座和过滤杯杯体进行固定的,通常为了保证滤芯与过滤杯杯座以及过滤杯杯体之间的密封性,会在滤芯与过滤杯杯座以及过滤杯杯体之间打密封胶,这样就使得滤芯与过滤杯杯座以及过滤杯杯体之间密封起来比较复杂,不方便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过滤杯,旨在方便滤芯与过滤杯的密封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过滤杯,其包括:
过滤杯杯体,两端敞口设置,所述过滤杯杯体的一端设置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一环形限位板;
过滤杯杯座,与所述过滤杯杯体设置有第一环形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杯杯座贯穿设有通水孔,且所述通水孔的孔壁凸设有沿其周向延伸,并邻近所述过滤杯杯体设置的第二环形限位板;以及,
滤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环形限位板与所述第二环形限位板之间,所述滤芯与所述第一环形限位板和/或所述滤芯与所述第二环形限位板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滤芯通过所述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一环形限位板和/或所述第二环形限位板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滤芯包括壳体以及填充于所述壳体内的滤材,所述壳体的 外表面凸设有沿其周向延伸,并限位安装于所述第一环形限位板和第二环形限位板之间的环形搭接部;所述环形搭接部与所述第一环形限位板抵接的表面和/或所述环形搭接部与所述第二环形限位板抵接的表面,凸设有沿所述环形安装部的周向延伸的密封筋,所述密封筋构成所述密封结构。
优选地,所述密封筋的高度为0.3~0.5mm。
优选地,所述密封筋沿所述环形搭接部的轴向横截面呈三角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密封筋远离所述环形搭接部的端部呈圆角设置。
优选地,所述密封筋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密封筋沿所述环形搭接部的径向呈内外间隔排布。
优选地,所述密封筋与所述环形搭接部一体成型设置。
优选地,所述过滤杯杯座邻接所述过滤杯杯体的端面凹设有环绕所述通水孔的插槽;
所述过滤杯杯体邻接所述过滤杯杯座的端部凸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插接部;
所述滤芯在所述过滤杯杯体的插接部与所述过滤杯杯座上的插槽插接时,固定安装于所述过滤杯杯座和所述过滤杯杯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插接部的外壁面设有外螺纹段;
所述插槽的槽壁对应设有与所述外螺纹段配合的内螺纹段。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净热杯,其包括加热杯以及过滤杯,所述加热杯上设置有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杯具有加热杯杯座以及与加热杯杯座连接固定的加热杯杯体,所述加热杯杯体远离所述加热杯杯座的一端形成加热杯杯口;
所述净热杯具有过滤状态和闲置状态,在所述净热杯处于闲置状态时,所述过滤杯与所述加热杯连接固定;在所述加热杯处于过滤状态时,所述过滤杯杯座与加热杯杯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滤芯与过滤杯杯体上的第一环形限位板和/或过滤杯杯座上的第二环形限位板之间设置密封结构,以使得滤芯与第一环形限位板和/或第二环形限位板之间通过该密封结构密封连接,这样就省去了打胶的工序,进而便于了滤芯与过滤杯之间的密封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净热杯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加热杯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过滤杯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净热杯处于闲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净热杯处于过滤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净热杯的连接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净热杯处于过滤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8为图3中过滤杯杯座的剖视图;
图9为图3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热杯,请参阅图1至图5,该净热杯100包括加热杯200和过滤杯300,除此之外,该净热杯100还可以包括加热用的加热底座(未 图示),以向加热杯200供电。显然,该加热底座不是必需的部件,因为还可以通过导线将加热杯200与电源直接连接。
该加热杯200上安装有加热模块210,并且该加热膜块210伸入加热杯200内设置,这样就确保了该加热模块210通电时能够对加热杯200内的水进行加热。该加热杯200包括加热杯杯座220和加热杯杯体230,该加热杯杯体230的一端与加热杯杯座220固定连接,该加热杯杯体230的另一端形成加热杯杯口240,该加热模块210可以设置于加热杯杯座220、加热杯杯体230或者分设于加热杯杯座220和加热杯杯体230,在此对加热模块210设置的位置不做具体的限定,只要保证该加热模块210能够对加热杯200内的水进行加热即可。
该过滤杯300内安装有滤芯310,该过滤杯300包括过滤杯杯座320和过滤杯杯体330,该过滤杯杯体330的一端与过滤杯杯座320固定连接,该过滤杯杯体330的另一端形成过滤杯杯口340,并且该过滤杯杯座320贯穿设置有通水孔321。该滤芯310可以固定安装于过滤杯杯体330上,也可以固定安装于过滤杯杯座320,或者在过滤杯杯体330和过滤杯杯座320上均设置滤芯310,在此,对滤芯310设置的位置不做具体的限定,只要保证注入过滤杯300内的水能够通过滤芯310过滤,最后通过过滤杯杯座320上的通水孔321流出即可。
该净热杯100具有闲置状态、过滤状态以及加热状态三种状态。
当净热杯100处于闲置状态时,请参照图4,过滤杯300和加热杯200是连接固定的,如此设置,有便于净热杯100的储存和携带;同时还可以避免过滤杯300和加热杯200因是分体设置而导致过滤杯300或加热杯200容易出现丢失的问题出现。
当净热杯100处于过滤状态时,请参照图5,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对接,此时,过滤杯300内的水通过过滤杯300上的滤芯310过滤形成净水后,再通过过滤杯杯座320上的通水孔321流入加热杯200中,加热杯200在净热杯100处于过滤状态时起容纳净水的作用,也即加热杯200在净热杯100处于过滤状态时充当一容器,这样就避免了用户在使用过滤杯300时,还需要另外寻找其他容器来储存净水,进而方便了用户制取净水。
当净热杯100处于加热状态时,将加热杯200上的加热模块210接通电源,以对加热杯200内的水进行加热,由于过滤杯300在加热杯200加热水时,并不起作用,此时可以将过滤杯300与加热杯200分离。当然,为了避免加热杯200 内的水沸腾时溅出,也可以将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对接,这样就有效地避免加热杯200内的水因沸腾而溅出的问题出现。
显然,为了快速获得热水,该加热杯200还可以在净热杯100处于过滤状态时,就进行加热,即过滤杯300中的水被过滤并流入加热杯200中即被加热,这样就缩短了用户的等待时间,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
在净热杯100的加热杯200上设置加热模块210,在净热杯100的过滤杯300上设置滤芯310,该加热杯200可以用来加热水,该过滤杯300可以用来过滤水。这样就使得该净热杯100既具有加热的功能,同时还具有过滤的功能,从而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由于加热杯200与过滤杯300既可以组装在一块,也可以相互分离,当加热杯200和过滤杯300组装在一块时,这样就缩小了整个净热杯100的体积,进而便于净热杯100的储存和携带。当加热杯200和过滤杯300相互分离时,该加热杯200和过滤杯300同时可以作为水杯使用,特别是当用户处于室外时,将净热杯100的加热杯200和过滤杯300同时作为水杯使用,大大的方便了用户。另外,由于过滤杯300和加热杯200在功能上互不干涉,这就使得过滤杯300和加热杯200在体积上相互影响比较小,进而使得该加热杯200一次性可以加热更多的水的同时,还能储存更多的热水;同样的,对于过滤杯300而言,过滤杯300每次可以过滤更多的水,这样就避免了过滤杯300受体积的限制而使得用户需要向过滤杯300内往复装水的问题出现。此外,该过滤杯300还可以在加热杯200完成加热工作时与加热杯200连接固定,用户可以通过握持过滤杯300来拿取加热杯200,这样就避免了加热杯200温度过高而导致用户拿取加热杯200时被烫伤的问题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当净热杯100处于闲置状态时,过滤杯300和加热杯200可以是套接在一块,也可也是拼接在一块;当然,过滤杯300和加热杯200还可以是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块,在此,对过滤杯300和加热杯200是如何固定的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当净热杯100处于闲置状态时,该加热杯200收容于过滤杯300中。具体的,该过滤杯300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加热杯200的外径。优选地,该过滤杯300的内径略大于加热杯200的外径设置。当净热杯100处于闲置状态时,该加热杯200能够收容于过滤杯300内,即该加热杯杯口240可以从过滤杯杯口340插至过滤杯300内,或者该 加热杯杯座220从过滤杯杯口340插至过滤杯300内。如此设置,巧妙地将加热杯200和过滤杯300集成于一块,从而缩小了净热杯100在闲置状态时的体积,进而便于用户携带。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加热杯200收容于过滤杯300中时,若是该加热杯杯口240从过滤杯杯口340插入过滤杯300内,这样还可以避免加热杯杯口240显露于外,从而避免了外界杂物进入到加热杯200内的问题出现,进而省去了杯盖的设置。
此外,在加热杯200完成加热工作时,还可以将过滤杯300套接至过滤杯200的外侧,用户可以通过握持该过滤杯300来拿取加热杯200,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用户被高温的加热杯200烫伤。
为了避免收容于过滤杯300内的加热杯200从过滤杯300中脱落,该加热杯200和过滤杯300还可以采用紧配合、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或者其他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对于加热杯200和过滤杯300具体采用何种连接方式固定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当加热杯200与过滤杯300采用紧配合连接时,则需在生产加热杯200和过滤杯300时,将加热杯200的外径设置成大于过滤杯300内径;也就是说,过滤杯300的内径要略大于加热杯200的外径,这样就使得加热杯200插接至过滤杯300中时,只需施加较小的力即可将加热杯200插至过滤杯300内;并且在过滤杯300或加热杯200需要使用时,只需施加较小的外力即可将加热杯200和过滤杯300拆开,这样就有便于加热杯200和过滤杯300的组装和拆卸。
当加热杯200与过滤杯300采用螺纹连接时,则需要在过滤杯杯体330的内表面设置一段螺纹段,在加热杯杯体230的外表面对应设置一段螺纹段。在净热杯100处于闲置状态时,将加热杯200插至过滤杯300中,并通过螺纹连接与过滤杯300连接固定。由于螺纹连接具有连接方便、快捷、牢固等优点,从而一方面便于加热杯200固定收容于净热杯100中,另一方面还能够避免加热杯200从过滤杯300脱落,进而避免了加热杯200的丢失。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于过滤杯杯体330和加热杯杯体230上的螺纹段的长度无需太长,只要保证加热杯200收容于过滤杯300中时,过滤杯杯体330上的螺纹段与加热杯杯体230上的螺纹段螺接能够将过滤杯杯体330与加热 杯杯体230连接固定即可。如此设置,减小了加热杯杯体230和过滤杯杯体330上的加工螺纹段的长度,进而有利于提高加热杯200和过滤杯300的生产效率。另外,在加热杯200的外表面设置螺纹段,还便于用户握持加热杯200,这样就避免了加热杯200的外表面过于光滑而不易握持的问题出现。
当加热杯200与过滤杯300采用扣接连接时,则需要在过滤杯杯体330的内壁面设置凸部(未图示),在加热杯杯体230的外壁面凸设沿其周向延伸的环形扣接部(未图示)。在加热杯200插至过滤杯300内时,环形扣接部与凸部相互抵接并同时产生轻微的形变,这样就使得环形扣接部顺利通过该凸部而运动至凸部远离过滤杯杯口340的一侧,此时凸部对环形扣接部限位,以将加热杯200固定于加热杯200中;当需要使用过滤杯300或加热杯200时,只需对加热杯200和过滤杯300同时施力,以使得加热杯200上的环形扣接部挤压过滤杯杯体330上的凸部,进而使得环形扣接部越过凸部并向靠近过滤杯杯口340的方向运动,这样就使得环形扣接部脱离扣台,从而使得加热杯200从过滤杯300中抽出。
当然,为了方便将加热杯200收容于过滤杯300中,还可以将加热杯杯体230的外径设置成自其加热杯杯口240向其加热杯杯座220逐渐减小,也即该加热杯杯体230呈锥状、圆台状或者其他形状设置,如此设置,一方面使得加热杯杯体230邻近加热杯杯座220的一端能够起导引作用,进而便于将加热杯杯体230插至过滤杯杯体330内;另一方面,在加热杯杯体230收容于过滤杯300时,仅仅是加热杯杯体230邻近加热杯杯口240的一端与过滤杯杯口340连接固定,这样就减少了加热杯200与过滤杯300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了加热杯杯体230与过滤杯杯体320之间的磨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净热杯100处于闲置状态时,还可以将过滤杯300收容于加热杯200中。具体的,将过滤杯杯体330的外径设置成小于或等于加热杯杯体230的内径,并且过滤杯杯座320的外径大于加热杯杯体230的内径设置。优选地,该加热杯杯体230的内径略大于过滤杯杯体330的外径设置。当净热杯100处于闲置状态时,该过滤杯杯体330可以收容于加热杯杯体230内,并且过滤杯杯座320位于加热杯200外。如此设置,一方面有利于缩小净热杯100整体的体积,进而便于用户携带;另一方面将过滤杯杯体330插至加热杯200内,还能够避免净热杯100处于闲置状态时, 外部杂物进入到过滤杯300内,进而导致过滤杯300内杯弄脏的问题出现。另外,将过滤杯杯座320置于加热杯杯体230外,该过滤杯杯座320在过滤杯300与加热杯200分离时可以作为一个受力部位,这样有便于将过滤杯300和加热杯200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该过滤杯300还可以充当杯盖的作用,即当加热杯200完成加热工作时,可以将过滤杯300与加热杯200对接,这样就使得加热杯200被密封,从而减少了加热杯200内热水热量的散发,使得加热杯200的保温效果得到提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净热杯100处于闲置状态时,该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座220或加热杯杯口240可拆卸连接。具体的,若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座220可拆卸连接时,只需在过滤杯杯座320或者加热杯杯座220上开设有一插接孔即可。在净热杯100处于闲置状态时,将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座220上的插接孔插接,或者将加热杯杯座220与过滤杯杯座320上的插接孔插接,这样就实现了过滤杯杯座320和加热杯杯座220的可拆卸连接,并且插接具有拆装方便、快捷等优点,如此便于了过滤杯300和加热杯200的拼接。
若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可拆卸连接,则可以将过滤杯杯座320的外径设置成小于或等于加热杯杯口240的内径,这样就能够实现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的插接。当然,还可以在过滤杯杯座320上开设一插接孔,在净热杯100处于闲置状态时,将加热杯杯口240与过滤杯杯座320上的插接孔插接。如此设置,同样可以实现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可拆卸连接,进而便于了过滤杯300和加热杯200的拼接。
显然,在净热杯100处于闲置状态时,还可以将过滤杯杯口340与加热杯杯座220或加热杯杯口240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当过滤杯杯口340与加热杯杯座220可拆卸连接时,可以将加热杯杯座220的外径设置成小于或等于过滤杯杯口340的内径,这样就能够实现加热杯杯座220与加热杯杯口240的插接。当然,还可以在加热杯杯座220上开设一插接孔,在净热杯100处于闲置状态时,将过滤杯杯口340与过滤杯杯座320上的插接孔插接。如此设置,同样可以实现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的可拆卸连接,进而便于了过滤杯300和加热杯200的拼接。
当过滤杯杯口340与加热杯杯口240可拆卸连接时,可以将过滤杯杯口340的外径设置成大于加热杯杯口240的外径,或者将过滤杯杯口340的外径设置成小于加热杯杯口240的内径。这样就使得净热杯100处于闲置状态时,过滤杯杯口340可以与加热杯杯口240对接,而使得过滤杯300与加热杯200拼接于一块,从而使得过滤杯300和加热杯200形成一个整体,有便于净热杯100的携带和储存。另外,过滤杯杯口340和加热杯杯口240相互对接,这样就使得过滤杯杯口340和加热杯杯口240均被封堵住,有利于保证过滤杯300和加热杯200内的清洁,避免了外部杂物进入到过滤杯300内或加热杯200内,而将加热杯200和过滤杯300弄脏。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当净热杯100处于闲置状态时,净热杯100的过滤杯300和加热杯200还可以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该连接件可以是环形垫片400(请参照图2)、蝴蝶夹400'(请参照图7)等等,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连接件为环形垫片400时,其安装于加热杯杯体230和过滤杯杯体330之间,并用于将加热杯杯体230和过滤杯杯体330连接固定。具体的,请参照图2,当加热杯杯体230的外径小于或等于过滤杯杯体330的内径时,环形垫片400套设于加热杯杯体230上;并且在净热杯100处于闲置状态时,该加热杯杯体230收容于过滤杯杯体330内的同时,安装于加热杯杯体230上的环形垫片400一同收容于过滤杯300中,由于加热杯杯体230的外径略小于过滤杯杯体330的内径,这就使得位于加热杯杯体230与过滤杯杯体330之间的环形垫片400被挤压而产生形变,以将过滤杯杯体330与加热杯杯体230之间的间隙填满,进而使得过滤杯杯体330与加热杯杯体230连接固定。
另外,环形垫片400的设置,还能够避免加热杯杯体230与过滤杯杯体330之间直接接触,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加热杯杯体230的外壁面和过滤杯杯体330的内壁面被刮花;另一方面还避免了净热杯100在携带过程中,加热杯杯体230与过滤杯杯体330之间相互碰撞,进而导致过滤杯杯体330的内壁面和加热杯杯体230的外壁面被磕碰出现形变的问题出现。
显然,若是过滤杯杯体330的外径小于或等于加热杯杯体230的内径时,该环形垫片400则套设于过滤杯杯体330上,关于过滤杯杯体330通过环形 垫片400固定收容于加热杯杯体230的具体过程,可以参照加热杯杯体230通过环形垫片400固定收容于过滤杯杯体330内,在此就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该连接件为蝴蝶夹400',其用于将净热杯100的加热杯200和过滤杯300连接固定。具体的,该蝴蝶夹400'包括主体部410'以及与主体部410'连接固定的两夹持部420',并且两夹持部420'均呈弧状设置。在净热杯100处于闲置状时,净热杯100的加热杯200被一夹持部420'夹持,净热杯100的过滤杯300被另一夹持部420'夹持,这样就使得净热杯100处于闲置状态时,净热杯100的加热杯200和过滤杯300通过该蝴蝶夹400'的连接而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有利于净热杯100的携带,避免了用户在携带净热杯100时,将过滤杯300和加热杯200之中的一个落下,进而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该夹持部420'可以是一个整圈的环形结构,也可以开设有缺口的环形结构,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优选地,该夹持部420'为设置有缺口的环形结构,这样就使得该夹持部420'可以通过自身发生弹性形变来夹持加热杯杯体230或过滤杯杯体330,进而使得该夹持部420'能够将加热杯杯体230或过滤杯杯体330夹持的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上述蝴蝶夹400'的主体部410'呈长条状设置,蝴蝶夹400'的两夹持部420'沿主体部4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两夹持部420'均位于主体部410'的同一侧。当净热杯100处于闲置状态时,该蝴蝶夹400'的一夹持部420'夹持过滤杯杯体330,该蝴蝶夹400'的另一夹持部420'夹持加热杯杯体230,这样就实现了加热杯200与过滤杯300的连接固定。由于蝴蝶夹400'的主体部410'是呈长条状设置的,这就使得加热杯200和过滤杯300是沿着主体部410'的长度方向排布的,这样就有利于减小净热杯100所占用的空间,进而便于用户的携带。
显然,该连接件还可以是一套筒,该套筒的一端可以用来收容净热杯100的过滤杯300,该套筒的一端可以用来收容加热杯200,这样就使得过滤杯300和加热杯200可以通过套筒连接于一块,进而便于用户储存和携带。
需要说明的是,当净热杯100处于过滤状态时,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对接,即该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可以通过插接、螺 纹连接、卡扣连接等其他连接方式可拆卸连接,对于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采用何种方式连接,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固定。具体的,将过滤杯杯座320上的通水孔321孔径扩大至大于或等于加热杯杯口240的外径。优选地,将过滤杯杯座320上的通水孔321孔径扩大至略大于加热杯杯口240的外径。当净热杯100处于过滤状态时,将过滤杯300置于加热杯200的上方,并使加热杯杯口240插至过滤杯杯座320的通水孔321中,这样就使得过滤杯300能够稳定的放置于加热杯200上方。如此设置,一方面避免了净热杯100用于制取净水时,需要通过其他工具或者用户固定过滤杯300;另一方面,采用加热杯200来支撑过滤杯300并来储存净水,这样就省去了额外容器的携带,进而减少了用户携带的物品,便于用户出行。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插接,该过滤杯杯座320背对加热杯杯体330的端面凹设有环形凹槽322。环形凹槽322的设置使得通水孔321的孔壁受挤压时能够产生形变,这就使得加热杯杯口240与通水孔321插接时,即使加热杯杯口240的外径略大于通水孔321的内径,通水孔321的孔壁可以通过发生弹性形变而与加热杯杯口240插接配合,这样不仅便于加热杯杯口240与通水孔321的插接配合,同时还降低了加热杯杯口240的尺寸精度,也即降低了用于生产加热杯200的模具的尺寸精度,有利于节省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的插接,还可以将加热杯杯口240设置成锥状,也即加热杯杯口240的外径自加热杯杯体230向靠近过滤杯杯体330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就使得加热杯杯口240的外壁面为斜面,由于斜面具有导引作用,在加热杯杯口240与过滤杯杯座320上的通水孔321插接时能够起到导引作用,从而便于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的插接。
当然,还可以将通水孔321设置成锥孔,即将通水孔321的孔径设置成自过滤杯杯座320向靠近过滤杯杯体330的方向逐渐减小。如此设置,使得该通水孔321的孔壁在加热杯杯口240与通水孔321插接时同样能够起到导引的作用,进而有便于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的插接。并且在加 热杯杯口240的外壁面为斜面时,该通水孔321的孔壁还可以与加热杯杯口240的外壁面紧密贴合,这样就进一步增强了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之间稳定性,从而避免了通水孔321的孔壁与加热杯杯口240的外壁面之间存在间隙,而导致过滤杯300出现倾倒的问题发生。
进一步地,为了使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之间连接稳定,该通水孔321的孔壁凹设有内螺纹段;相对应地,加热杯杯口240的外壁面设置有外螺纹段。在净热杯100制取净水时,加热杯杯口240旋转至过滤杯杯座320的通水孔321内,以使得加热杯杯口240上的外螺纹段与通水孔321的孔壁上的内螺纹段螺纹连接,这样就使得加热杯200与过滤杯300连接为一个整体了,进而避免了过滤杯300与加热杯200连接不牢而导致过滤杯300从加热杯200倾倒的问题出现。
显然,为了使加热杯杯口240与过滤杯杯座320连接固定,还可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连接固定。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在通水孔321的孔壁上设有一个扣位,在加热杯杯口240的外壁面凸设扣合部。当净热杯100处于过滤状态时,将加热杯杯口240插至过滤杯杯体330的通水孔321中,此时,通水孔321的孔壁上的扣位与加热杯杯口240上的扣合部扣接,这样就实现了过滤杯杯座320和加热杯杯口240的固定连接,进而避免了过滤杯300置于加热杯200上方时,因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固定不牢固,而导致过滤杯300从加热杯200上倾倒下来的问题发生。在过滤完成时,只需对加热杯200和过滤杯300同时施加力,就可以使得加热杯杯口240上的扣合部与通水孔321的孔壁上的扣位脱扣,这样就方便过滤杯300和加热杯200的拆卸。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过滤杯杯座320的外径设置成小于加热杯杯口240的内径。优选地,将过滤杯杯座320的外径设置成略小于加热杯杯口240的内径。当净热杯100处于过滤状态时,将过滤杯300置于加热杯200的上方,并使过滤杯杯座320插至加热杯杯口240内,这样就使得过滤杯300能够固定于加热杯200上。如此设置,使得过滤杯300制取净水时,无需通过其他部件或者用户直接扶持,进而方便用户使用净热杯100制取净水。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当净热杯100处于过滤状态时, 还可以采用连接件将过滤杯300和加热杯200可拆卸连接。具体的,该连接件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即该连接件为蝴蝶夹400',其具有主体部410'和两夹持部420',该主体部410'呈线性设置,两夹持部420'沿主体部4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两夹持部420'均位于主体部410'的同一侧。当净热杯100处于过滤状态时,该蝴蝶夹400'的一夹持部420'夹持过滤杯杯体330,以使得过滤杯300与夹持部420'连接固定,该蝴蝶夹400'的另一夹持部420'夹持加热杯杯体230,以使得加热杯200与夹持部420'连接固定,并且过滤杯300是位于加热杯200上方设置的,这样就使得过滤杯300在制取净水时,加热杯200是位于过滤杯300的下方并起容器的作用。
应当说的是,该连接件还可以是一套筒,该套筒的一端可以用来供过滤杯300的杯体套接,该套筒的一端可以供加热杯杯口240套接,这样同样使得过滤杯300在制取净水时,加热杯200位于过滤杯300的下方并起容器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过滤杯300中的滤芯310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更换,为了方便过滤杯300的滤芯310的更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将过滤杯杯体330与过滤杯杯座320设置成可拆卸连接,滤芯310固定安装于过滤杯杯体330与过滤杯杯座320之间,这样就使得滤芯310在过滤杯杯体330与过滤杯杯座320拆开时即可被取出,这样就方便了滤芯310的拆装,从而方便了过滤杯300上滤芯310的更换。
应当说的是,过滤杯杯座320与过滤杯杯体330可以采用多种连接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例如插接、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等其他连接方式,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过滤杯杯体330与过滤杯杯座320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固定。具体的,请参照图3,该过滤杯杯座320邻接过滤杯杯体330的端面凹设有环绕通水孔321设置的插槽323;过滤杯杯体330邻近过滤杯杯座320的一端凸设有沿过滤杯杯体330的周向延伸的插接部331。
在过滤杯杯体330、滤芯310以及过滤杯杯座320组装时,先将滤芯310置于过滤杯杯座320上或者过滤杯杯体330上,再将过滤杯杯体330上的插接部331与过滤杯杯座320上的插槽323插接,当过滤杯300上的插接部331 插接到位时,过滤杯杯体330就与过滤杯杯座320连接固定。与此同时,滤芯310受过滤杯杯座320与过滤杯杯体330的限位而固定安装于过滤杯杯座320和过滤杯杯体330之间。由于插接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这样就使得过滤杯杯体330与过滤杯杯座320拆装方便,进而也使得滤芯310的拆装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过滤杯300的滤芯310的更换。
进一步地,为了使过滤杯杯座320与过滤杯杯体330之间连接更牢固,该插接部331的外壁面设有外螺纹段,相对应地,插槽323的槽壁设置有内螺纹段。在过滤杯杯体330与过滤杯杯座320组装时,过滤杯杯体330上的插接部331螺旋插至插槽323中,以使得插接部331上的外螺纹段与插槽323的槽壁上的内螺纹段螺纹连接,这样就使得过滤杯杯体330与过滤杯杯座320之间连接的更牢固,并且螺纹连接相较于插接而言,螺纹连接的稳定性更高,这样就确保了过滤杯300在用户携带的过程中,过滤杯杯体330不会从过滤杯杯座320上脱落。
显然,过滤杯杯座320与过滤杯杯体330之间还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固定连接,例如过滤杯杯座320与过滤杯杯体330之间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连接固定。具体的,在插接部331的外壁面凸设凸台,在插槽323远离通水孔321的槽壁上贯穿设置扣孔。在过滤杯杯体330与过滤杯杯座320组装时,过滤杯杯体330上的插接部331插至过滤杯杯座320上的插槽323中,与此同时,凸台扣入扣孔中,这样就使得过滤杯杯体330与过滤杯杯座320连接固定。若要将过滤杯杯体330和过滤杯杯座320拆开,则需要对凸台施加外力,以使其与扣孔分离,这样就能够实现过滤杯杯体330与过滤杯杯座320的拆卸。
当然,过滤杯杯座320和过滤杯杯体330还可以采用其他固定方式连接固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凡是能够将过滤杯杯座320和过滤杯杯体330可拆卸连接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为了保证过滤杯300制取净水的速度,将过滤杯杯座320上的通水孔321孔径设置成与滤芯310的外径相当,如此设置保证了过滤杯300内的水通过滤芯310的速度,进而保证了过滤杯300制取净水的速度。
为了使滤芯310更稳定的安装在过滤杯杯体330与过滤杯杯座320之间,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和图8,过滤杯杯体330邻近过滤杯 杯座320的内壁面凸设有沿过滤杯杯体330的周向延伸的第一环形限位板332,优选地,该第一环形限位板332与过滤杯杯体330邻近过滤杯杯座320的端面设置。通水孔321的孔壁凸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二环形限位板324,优选地,该第二环形限位板324与通水孔321邻近过滤杯杯体330的一端平齐。该滤芯310包括壳体311和填充于壳体311内的滤材,滤芯310的壳体311由上盖3111和下盖3112拼接形成,该壳体311的外表面凸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环形搭接部3113。应当说的是,该环形搭接部3113可以是由下盖3112边缘向外翻折形成,也可也是由上盖3111的边缘弯折形成,当然,还可以将环形片状结构焊接至上盖3111或下盖3112上形成,在此对环形搭接部3113采用何种方式形成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过滤杯杯体330、过滤杯杯座320以及滤芯310组装时,先将滤芯310置于过滤杯杯座320上,以使得环形搭接部3113与第二环形限位板324贴合,此时滤芯310的下盖3112容置于通水孔321中;然后将过滤杯300体与过滤杯杯体330连接,此时环形搭接部3113的一侧被第一环形限位板332限位,环形搭接部3113的另一相对侧被第二环形限位板324限位,滤芯310的上盖3111则位于第一环形限位板332的内侧。当过滤杯杯体330与过滤杯杯座320连接固定后,环形搭接部3113被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夹紧,这样就使得滤芯310被固定至过滤杯杯体330和过滤杯杯座320之间;并且环形搭接部3113被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夹紧时,分别与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贴合,这样就保证了滤芯310与过滤杯杯座320以及过滤杯杯体330之间的密封性。
考虑到滤芯310置于过滤杯杯座320上时,其并未被固定,也就是说滤芯310可以相对过滤杯杯座320移动,为了能够将滤芯310定位至过滤杯杯座320上,请参照图8,该第二环形限位板324远离通水孔321孔壁的侧端设有向远离过滤杯杯体330的方向延伸的环形卡接板325,滤芯310的下盖3112向背对上盖3111的方向凸出形成第一卡接部3112a,并且该第一卡接部3112a的外径与环形卡接板325的内径相当。
在将滤芯310安装至过滤杯杯座320上时,下盖3112的第一卡接部3112a与环形卡接板325卡接固定,由于环形卡接板325远离第二环形限位板324的端部是自由的,这就使得环形卡接板325受挤压时能够产生一定的形变, 从而使得环形卡接板325能够更好的与下盖3112的第一卡接部3112a卡接配合。并且滤芯310的环形搭接部3113与过滤杯杯座320上的第二环形限位板324贴合,这样就使得滤芯310能够快速定位安装至过滤杯杯座320上;同时还使得固定安装至过滤杯杯座320上的滤芯310,不会因受外力的作用,相对过滤杯杯座320产生位移,这样就有便于过滤杯杯座320和过滤杯杯体330的组装。
显然,为了使滤芯310更稳固的定位安装至过滤杯杯座320上,上述第一卡接部3112a与环形卡接板325之间可以通过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等其他连接方式连接固定,这样就使得滤芯310能够更稳固的安装于过滤杯杯座320上。
为了方便滤芯310与过滤杯杯体330之间的定位,请参照图3和图8,滤芯310的上盖3111向远离下盖3112的方向凸设有第二卡接部3111a。在过滤杯杯体330与过滤杯杯座320连接固定时,该第二卡接部3111a与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卡接固定,如此设置,一方面使得滤芯310更稳定的安装于过滤杯杯体330与过滤杯杯座320之间。另外,上盖3111上的第二卡接部3111a与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卡接,这样就使得上盖3111与第一环形限位板332之间可以形成一道密封;另外,滤芯310的环形搭接部3113与第一环形限位板332贴合,形成另一道密封,这样就使得滤芯310与过滤杯杯体330之间形成了两道密封,并且两道密封呈夹角设置,这样就降低了过滤杯杯体330内原水出现泄漏的风险,进而提高了过滤杯300的密封性。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过滤杯300的密封性,该环形搭接部3113与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或第二环形限位板324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即该密封结构可以设置在环形搭接部3113面对第一环形限位板332的表面、或者环形搭接部3113面对第二环形限位板324的表面,也可也同时设置在环形搭接部3113面对第一环形限位板332的表面和环形搭接部3113面对第二环形限位板324的表面,在此,对密封结构设置的具体位置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滤芯310、过滤杯杯座320以及过滤杯杯体330组装时,环形搭接部3113限位安装于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之间,环形搭接部3113与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均通过密封结构密封连接,这样就保证了滤芯310与过滤杯杯座320以及过滤杯杯体330之间的密 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密封结构设置于环形搭接部3113上,具体的,请参照图9,该环形搭接部3113面对第一环形限位板332的表面和/或环形搭接部3113面对第二环形限位板324的表面均凸设有沿环形搭接部3113的周向延伸的密封筋3114,该密封筋3114构成上述密封结构。优选地,在环形搭接部3113面对第一环形限位板332的表面和环形搭接部3113面对第二环形限位板324的表面上均设置密封筋3114,该密封筋3114构成上述密封结构。
在滤芯310、过滤杯杯座320以及过滤杯杯体330组装时,环形搭接部3113限位安装于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之间,并在过滤杯杯体330与过滤杯杯座320固定连接时,被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夹紧,此时,环形搭接部3113面对第一环形限位板332的表面上的密封筋3114被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压紧而产生形变,这样就使得环形搭接部3113与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形成一道密封,环形搭接部3113面对第二环形限位板324的表面上的密封筋3114被第二环形限位板324压紧而产生形变,这样就使得环形搭接部3113与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之间均形成另一道密封,两道密封使得滤芯310与过滤杯300之间的密封性更佳,进而保证了过滤杯300内的水无法通过过滤杯300与滤芯310之间的缝隙流出。
当然,为了保证环形搭接部3113与第一环形限位板332以及第二环形限位板324之间的密封性,可以在环形搭接部3113面对第一环形限位板332的表面和环形搭接部3113面对第二环形限位板324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密封筋3114,并且多个密封筋3114沿着环形搭接部3113的径向呈内外间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该密封筋3114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设定,在此对密封筋3114的数量不做具体的限定。
在过滤杯杯体330与过滤杯杯座320固定连接时,该环形搭接部3113被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夹紧,此时,环形搭接部3113面对第一环形限位板332的表面上的多个密封筋3114被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压紧而产生形变,环形搭接部3113面对第二环形限位板324的表面上的多个密封筋3114被第二环形限位板324压紧而产生形变,这样就使得环形搭接部 3113与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之间均形成多道密封,由于环形搭接部3113与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之间的密封增多了,进而提高了环形搭接部3113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的密封性,提高了滤芯310与过滤杯300之间的密封性。
需要说明的是,若密封筋3114的高度过高,则会导致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夹紧环形搭接部3113时,无法将密封筋3114压平,进而导致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无法与环形搭接部3113紧密贴合,这样就会造成滤芯310安装不平稳的问题出现;若密封筋3114的高度过小,则会导致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夹紧环形搭接部3113时,该密封筋3114不会产生形变,这样就会导致环形搭接部3113与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之间的密封效果不佳。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将密封筋3114的高度限定为0.3~0.5mm。如此设置,一方面保证密封筋3114受挤压时能够产生形变,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密封筋3114能够被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的压平,从而保证了环形搭接部3113被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夹持时,环形搭接部3113上的密封筋3114能够被压平,进而保证了环形搭接部3113与第一环形限位板332与第二环形限位板324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为了使密封筋3114能够更好的将环形搭接部3113和第一环形限位板332以及第二环形限位板324密封连接,该密封筋3114在环形搭接部3113轴向的宽度沿远离该环形搭接部3113的方向逐渐减小;即该密封筋3114沿环形搭接部3113轴向横截面呈三角形、梯形或者其他形状,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密封筋3114沿环形搭接部3113轴向横截面优选呈三角形。当密封筋3114与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抵接触,由于密封筋3114与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的接触面积比较小,这样就使得密封筋3114远离环形搭接部3113的侧端受力比较集中,从而使得密封筋3114被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夹持时能够快速产生较大的形变,进而确保了该密封筋3114能够被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压平,也即确保了该密封筋3114能够将环形搭接部3113和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密封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该密封筋3114与环形搭接部3113采用一体成型设置,即通过模具制造成型,这样就保证了密封筋3114与环形搭接部3113之间的密封性。并且该密封筋3114与环形搭接部3113均采用塑料制成,由于塑料具有较好的形变能力,这样就保证了密封筋3114受压时能够产生较大的形变,并且当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将密封筋3114压平时,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分别与环形搭接部3113抵接,并且当第一环形限位板332和第二环形限位板324将环形搭接部3113夹紧时,该环形搭接部3113还可以产生形变,这样就保证了环形搭接部3113与第一环形限位板332以及第二环形限位板324之间的密封性。
考虑到三角形密封筋3114的成型难度较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将密封筋3114远离环形搭接部3113的侧端设置成圆角,相较于将密封筋3114远离环形搭接部3113的侧端设置呈尖角,将密封筋3114远离环形搭接部3113的侧端设置成圆角更便于模具的开模,这样便于了密封筋3114的生产制造。
需要说明的是,过滤杯杯座320上的通水孔321未设置开关,这就导致过滤杯300内装水时,水通过滤芯310会流入通水孔321并从通水孔321中流出,这样就不便于用户的使用。考虑到上述问题的存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在过滤杯杯座320上设置有弹性开关350,该弹性开关350用于控制通水孔321的打开/关闭。这样就避免了往过滤杯300内注水时,水从过滤杯杯座320流出的问题出现。并且,在净热杯100处于过滤状态时,该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对接,此时,弹性开关350在加热杯杯口240的抵持下打开,这样就使得过滤杯300中通过滤芯310过滤后的水通过通水孔321流入加热杯200中。
需要说明的是,该弹性开关350可以具有弹性,也可以没弹性,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只要该弹性开关350在过滤杯300处于闲置状态时,能够将过滤杯杯座320上的通水孔321封堵,并且该弹性开关350受抵顶时能够将通水孔321打开即可。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过滤杯300未装水,并且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对接时,弹性开关350与加热杯杯口240抵接,此时弹性开关350在过滤杯300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就能够将通水孔321打开,这样就确保了过滤杯300内水能够全部通过滤芯310过滤后排出。
考虑到通水孔321的孔径比较大,若直接让弹性开关350封堵通水孔321,则该弹性开关350的体积需要设计的比较大,为了缩小弹性开关350的体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8,该环形卡接板325远离第一环形限位板332的侧端设置有挡板326,该挡板326将环形卡接板325远离第一环形限位板332的侧端封堵,并且该挡板326贯穿设有通孔3261,此时,该挡板326和环形卡接板325一同围设形成一个卡槽,该滤芯310的下盖3112上的第一卡接部3112a与卡槽的槽壁卡接,并与挡板326间隔设置。
该弹性开关350包括活塞杆351、设于活塞杆351一端的活塞352以及设于活塞杆351另一端的抵接部353。
在弹性开关350与过滤杯杯座320组装时,活塞杆351穿过通孔3261并与通孔3261间隙配合,活塞352与活塞杆351位于挡板326与第一卡接部311a之间的端部连接,抵接部353则与活塞杆351远离滤芯310的端部连接。应当说的是,活塞352和抵接部353二者之间至少有一个与活塞杆351是可拆卸连接的,这样就便于将该弹性开关350安装至过滤杯杯座320上。
在净热杯100处于闲置状态时,请参照图7,活塞35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将挡板326上的通孔3261进行封堵,此时即使过滤杯300内装满水,并且水通过滤芯310流入有环形卡接板325和挡板326围设形成的卡槽中,水也不会从挡板326上的通孔3261漏出,这样就便于用户使用该过滤杯300。在净热杯100处于过滤状态时,将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对接,优选将过滤杯杯座320套接至加热杯杯口240,该弹性开关350的抵接部353在过滤杯杯座320未完全套接至加热杯杯口240上时,就与加热杯杯口240抵接而被限位,这就使得过滤杯杯座320完全套接至加热杯杯口240上时,与抵接部353连接的活塞杆351则向远离加热杯200的方向移动,位于活塞杆351靠近滤芯310的端部的活塞352此时随活塞杆351一同运动,这样就使得活塞352与挡板326相互分离,进而使得挡板326上的通孔3261被打开,而经滤芯310过滤后的净水此时可以通过通孔3261流入加热杯200中。
进一步地,该弹性开关350还包括弹性件354,该弹性件354的一端与抵接部353抵接,该弹性件354的另一端与挡板326背对滤芯310的表面抵接。可以理解的是,该弹性件354可以是螺旋弹簧、弹片等等,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弹性件354优选为螺旋弹簧,其套设于 活塞杆351上,并且该螺旋弹簧一端与抵接部353抵接,该螺旋弹簧的另一端与挡板326抵接。
在净热杯100处于过滤状态时,过滤杯杯座320套接至加热杯杯口240上,该抵接部353过滤杯杯座320未完全套接至加热杯杯口240上时,就与加热杯杯口240接触,并被加热杯杯口240限位;当过滤杯杯座320完全套接至加热杯杯口上时,由于抵接部353受加热杯杯口240的限位,这就使得与抵接部353连接的活塞杆351只能向远离加热杯杯口240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与活塞杆351邻近滤芯310的端部连接的活塞352与挡板326相互分离,此时挡板326上的通孔3261被打开;此时,套设于活塞杆351上的螺旋弹簧被压缩;当制取净水结束时,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相互分离,此时抵接部353不受限制,螺旋弹簧则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恢复弹性形变,这样就使得该活塞杆351向远离滤芯310的方向运动,位于活塞杆351靠近滤芯310一端的活塞352随活塞杆351一同运动,并向靠近挡板326的方向运动直至将挡板326上的通孔3261封堵,这样就保证了过滤杯300未进行过滤时,过滤杯杯座320不会出现漏水,进而方便用户使用该过滤杯300。
需要说明的是,该螺旋弹簧的最大弹力值要小于过滤杯300整体的重力值,这就使得空杯状态下的过滤杯300与加热杯200对接时,弹性开关350也能够将通水孔321打开。
为了避免抵接部353影响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之间的对接,将抵接部353的长度设置成小于加热杯杯口240的内径的一半,该加热杯杯口240的内壁面凸设有限位凸起241(请参照图2)。在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对接时,抵接部353伸至加热杯杯口240内,并与限位凸起241抵接,这样就确保了过滤杯杯座320能够与加热杯杯口240完全对接。
由于活塞杆351与通孔3261是间隙配合的,若活塞杆351的受力方向与通孔3261的轴向不平行,则会使得运动的活塞杆351与通孔3261孔壁相互接触,这样就使得活塞杆351受通孔3261孔壁的影响而无法顺畅的滑动,甚至导致弹性开关350失效,也即导致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口240对接时,该弹性开关350无法将挡板326上的通孔3261打开的问题出现。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将抵接部353设置成环形,即该抵接部353由活塞杆351远离挡板326的一端向其周向延伸形成,并且 该抵接部353镂空形成多个孔,以供净水通过;相对应的,凸设于加热杯杯口240的内壁面上的限位凸起241也呈环形设置。这样就使得抵接部353与限位凸起241抵接时,活塞杆351各方向受力均衡,从而保证了活塞杆351的受力方向与通孔3261轴向平行,确保了活塞杆351能够沿着通孔3261的轴向运动,进而保证了弹性开关350能够将通孔3261打开;同时还避免了活塞杆351与通孔3261孔壁之间相互接触,从而避免了活塞杆351被磨损的问题出现,这样有利于保证活塞杆351的使用寿命,进而有利于保证弹性开关350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过滤杯300和加热杯200处于分离状态时,该抵接部353与过滤杯杯座320远离过滤杯杯体330的端面是平齐的,此时活塞352与滤芯310之间的垂直间距为H;而加热杯杯口240的限位凸起241与加热杯杯体230靠近加热杯杯口240的端部之间的垂直间距为h,并且H>h设置。在过滤杯杯座320套接至加热杯杯口240时,过滤杯杯座320与加热杯杯体230靠近加热杯杯口240的端部抵接,活塞352被活塞杆351顶起并运动h后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挡板326上的通孔3261被打开,并且由于H>h,这样就保证活塞352与滤芯310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间隙,从而避免了滤芯310与活塞352直接接触,而被活塞352抵接变形甚至被顶坏的问题出现。
进一步地,该挡板326向远离滤芯310的方向凹陷设置而呈漏斗状设置;通孔3261贯穿挡板326与滤芯310垂直间距最大的位置,这样就保证了经滤芯310过滤制取的净水都沿着挡板326面对滤芯310的表面流至通孔3261处,进而保证了净水能够快速的排出。另外,将挡板326向远离滤芯310的方向凹陷,还能够保证滤芯310与活塞352之间的间距,这样还能够避免活塞352影响滤芯310的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过滤杯,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杯杯体,两端敞口设置,所述过滤杯杯体的一端设置有沿其周向延伸的第一环形限位板;
过滤杯杯座,与所述过滤杯杯体设置有第一环形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杯杯座贯穿设有通水孔,且所述通水孔的孔壁凸设有沿其周向延伸,并邻近所述过滤杯杯体设置的第二环形限位板;以及,
滤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环形限位板与所述第二环形限位板之间,所述滤芯与所述第一环形限位板和/或所述滤芯与所述第二环形限位板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滤芯通过所述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一环形限位板和/或所述第二环形限位板密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壳体以及填充于所述壳体内的滤材,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凸设有沿其周向延伸,并限位安装于所述第一环形限位板和第二环形限位板之间的环形搭接部;所述环形搭接部与所述第一环形限位板抵接的表面和/或所述环形搭接部与所述第二环形限位板抵接的表面,凸设有沿所述环形安装部的周向延伸的密封筋,所述密封筋构成所述密封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筋的高度为0.3~0.5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筋沿所述环形搭接部的轴向横截面呈三角形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筋远离所述环形搭接部的端部呈圆角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筋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密封筋沿所述环形搭接部的径向呈内外间隔排布。
7.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筋与所述环形搭接部一体成型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杯杯座邻接所述过滤杯杯体的端面凹设有环绕所述通水孔的插槽;
所述过滤杯杯体邻接所述过滤杯杯座的端部凸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插接部;
所述滤芯在所述过滤杯杯体的插接部与所述过滤杯杯座上的插槽插接时,固定安装于所述过滤杯杯座和所述过滤杯杯体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滤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的外壁面设有外螺纹段;
所述插槽的槽壁对应设有与所述外螺纹段配合的内螺纹段。
10.一种净热杯,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杯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过滤杯,所述加热杯上设置有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杯具有加热杯杯座以及与加热杯杯座连接固定的加热杯杯体,所述加热杯杯体远离所述加热杯杯座的一端形成加热杯杯口;
所述净热杯具有过滤状态和闲置状态,在所述净热杯处于闲置状态时,所述过滤杯与所述加热杯连接固定;在所述加热杯处于过滤状态时,所述过滤杯杯座与加热杯杯口连接。
CN201720839897.6U 2017-07-11 2017-07-11 过滤杯和净热杯 Active CN2070551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39897.6U CN207055146U (zh) 2017-07-11 2017-07-11 过滤杯和净热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39897.6U CN207055146U (zh) 2017-07-11 2017-07-11 过滤杯和净热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55146U true CN207055146U (zh) 2018-03-02

Family

ID=61511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39897.6U Active CN207055146U (zh) 2017-07-11 2017-07-11 过滤杯和净热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551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32910U (zh) 电源转换器
CN207821671U (zh) 过滤杯和净热杯
CN100490699C (zh) 化妆刷
CN207055146U (zh) 过滤杯和净热杯
CN207821659U (zh) 净热杯
CN207821691U (zh) 加热杯和净热杯
CN207821693U (zh) 加热杯和净热杯
CN207075719U (zh) 杯盖、加热杯以及净热杯
CN109222638A (zh) 净热杯
CN207821662U (zh) 净热杯
KR200470101Y1 (ko) 정수기용 저수탱크장치
CN207055145U (zh) 净热杯
CN207821661U (zh) 净热杯
JP2009160168A (ja) 洗浄用具及びブラシ、並びにブラシの製造方法
CN109222648A (zh) 过滤杯和净热杯
AU2021335401C1 (en) Filter cartridge
KR101223933B1 (ko) 정수기용 필터 베이스
CN205424207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液体管道
CN212638493U (zh) 储液瓶及应用其的清洁装置
CN205095527U (zh) 过滤器和热水器系统
CN207821660U (zh) 净热杯
CN209847113U (zh) 一种软水器及洗碗机
CN109222641A (zh) 净热杯
CN109222639A (zh) 净热杯
CN109222640A (zh) 净热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