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53398U - 一种高频变压整流装置以及编程直流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频变压整流装置以及编程直流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53398U
CN207053398U CN201721094654.0U CN201721094654U CN207053398U CN 207053398 U CN207053398 U CN 207053398U CN 201721094654 U CN201721094654 U CN 201721094654U CN 207053398 U CN207053398 U CN 2070533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tifier
high frequency
conducting strip
coil
st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946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润成
邓永华
邱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Inje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Inje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Inje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Inje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946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533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533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533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频变压整流装置以及编程直流电源,涉及电源技术领域,编程直流电源包括逆变装置、输出滤波装置以及高频变压整流装置,该高频变压整流装置包括高频变压器、第一整流组件以及第二整流组件,第一整流组件与第二整流组件分设在高频变压器的两侧,高频变压器的底部具有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与第一整流组件连接,第二导电片与第二整流组件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频变压整流装置,走线电感小,尖峰电压低同时接线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高频变压整流装置以及编程直流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频变压整流装置以及编程直流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IGBT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高频变压器因其体积及性能的优势,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源场所。
高频直流电源中,高频变压器的副边通常需直接连接至整流器件。然而现有技术中,高频变压器多采用漆包线绕制而成,随着电流的增大,漆包线的数量增多,经发明人调研发现,在与整流器件(如二极管、MOS管等)连接时存在如下不足之处:第一,漆包线多而长,与整流器件间的走线电感较大,将影响整流器件的使用性能(如开通或关断时间);第二,走线电感大将进一步增加整流器件上的尖峰电压;第三,漆包线较多,所需空间大,不便于与整流器件的连接。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高频变压器与整流器件之间走线电感小,整流器件上尖峰电压低同时接线方便的高频变压整流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频变压整流装置,其走线电感小,尖峰电压低同时接线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程直流电源,其接线方便,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高频变压整流装置,包括高频变压器、第一整流组件以及第二整流组件,第一整流组件与第二整流组件分设在高频变压器的两侧,高频变压器的底部具有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与第一整流组件连接,第二导电片与第二整流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高频变压器包括骨架、初级线圈、第一次级线圈、第二次级线圈以及中心抽头,第一整流组件和第二整流组件分设在骨架的两侧,初级线圈绕设在骨架上,第一次级线圈绕设在初级线圈外,第二次级线圈绕设在第一次级线圈外,中心抽头的一端伸入到第一次级线圈与第二次级线圈之间,第一次级线圈的一端与第二次级线圈的一端均与中心抽头电性连接并作为第一输出极,第一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二输出极,第一次级线圈的第二输出极与第一整流组件电性连接,第二次级线圈的第二输出极与第二整流组件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次级线圈的底部具有第一导电片,第二次级线圈的底部具有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沿着骨架的一侧并向着第一整流组件的方向伸出,且第一整流组件与第一导电片伸出的部分连接,第二导电片沿着骨架的另一侧并向着第二整流组件的方向伸出,且第二整流组件与第二导电片伸出的部分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整流组件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第一整流器和多个第一连接导电片,多个第一整流器设置在骨架的一侧,多个第一连接导电片的一端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第一整流器,另一端与第一导电片可拆卸连接,以使第一次级线圈与每个第一整流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整流组件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第二整流器和多个第二连接导电片,多个第二整流器设置在骨架的一侧,多个第二连接导电片的一端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第二整流器,另一端与第二导电片可拆卸连接,以使第二次级线圈与每个第二整流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导电片靠近第一整流器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导电片平齐;第二导电片靠近第二整流器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导电片平齐。
进一步地,中心抽头包括输出段与折弯段,折弯段的一端伸入第一次级线圈与第二次级线圈之间,另一端与输出段固定连接,且折弯段贴合设置在骨架的侧面。
进一步地,高频变压整流装置还包括散热基板,散热基板连接于骨架的底部,第一整流组件与第二整流组件均设置在散热基板上,且第二次级线圈抵持于散热基板。
进一步地,散热基板上铺设有绝缘导热垫,以隔绝第二次级线圈与散热基板、第一整流组件与散热基板以及第二整流组件与散热基板。
一种编程直流电源,包括逆变装置、输出滤波装置以及高频变压整流装置,该高频变压整流装置包括高频变压器、第一整流组件以及第二整流组件,高频变压器包括骨架、初级线圈、第一次级线圈、第二次级线圈以及中心抽头,第一整流组件和第二整流组件分设在骨架的两侧,初级线圈绕设在骨架上,第一次级线圈绕设在初级线圈外,第二次级线圈绕设在第一次级线圈外,中心抽头的一端伸入到第一次级线圈与第二次级线圈之间,第一次级线圈的一端与第二次级线圈的一端均与中心抽头电性连接并作为第一输出极,第一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一整流组件电性连接并作为其中一个第二输出极,第二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整流组件电性连接并作为另一个第二输出极。逆变装置与初级线圈连接,输出滤波装置与整流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频变压整流装置,将初级线圈绕设在骨架上,第一次级线圈绕设在初级线圈外,第二次级线圈绕设在第一次级线圈外。将第一整流组件和第二整流组件分设在高频变压器的两侧,且高频变压器的底部具有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与第一整流组件连接,第二导电片与第二整流组件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频变压整流装置,走线电感小,尖峰电压低同时接线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高频变压整流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高频变压整流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高频变压整流装置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编程直流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高频变压整流装置;110-高频变压器;111-骨架;113-初级线圈;115-第一次级线圈;115a-第一导电片;117-第二次级线圈;117a-第二导电片;119-中心抽头;130-第一整流组件;131-第一整流器;133-第一连接导电片;150-第二整流组件;151-第二整流器;153-第二连接导电片;170-散热基板;200-编程直流电源;210-机箱;230-逆变装置;250-输出滤波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频变压整流装置100,包括高频变压器110、第一整流组件130、第二整流组件150以及散热基板170,第一整流组件130与第二整流组件150分设在高频变压器110的两侧并分别与高频变压器110的两侧连接,实现变压整流输出。高频变压器110、第一整流组件130以及第二整流组件150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散热基板170上,通过该散热基板170带走高频变压器110、第一整流组件130以及第二整流组件150产生的热量。
高频变压器110包括骨架111、初级线圈113、第一次级线圈115、第二次级线圈117以及中心抽头119,第一整流组件130和第二整流组件150分设在骨架111的两侧。初级线圈113绕设在骨架111上,第一次级线圈115绕设在初级线圈113外,第二次级线圈117绕设在第一次级线圈115外。中心抽头119的一端伸入到第一次级线圈115与第二次级线圈117之间,第一次级线圈115的一端与第二次级线圈117的一端均与中心抽头119电性连接并作为第一输出极,第一次级线圈115的另一端与第一整流组件130电性连接并作为其中一个第二输出极,第二次级线圈117的另一端与第二整流组件150电性连接并作为另一个第二输出极。
散热基板170连接于骨架111的底部,第一整流组件130与第二整流组件150均设置在散热基板170上,且第二次级线圈117抵持于散热基板170。
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基板170上铺设有绝缘导热垫,以隔绝第二次级线圈117与散热基板170、第一整流组件130与散热基板170以及第二整流组件150与散热基板170。
第一次级线圈115的底部具有第一导电片115a,第二次级线圈117的底部具有第二导电片117a,第一导电片115a沿着骨架111的一侧并向着第一整流组件130的方向伸出,且第一整流组件130与第一导电片115a伸出的部分连接,第二导电片117a沿着骨架111的另一侧并向着第二整流组件150的方向伸出,且第二整流组件150与第二导电片117a伸出的部分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次级线圈115与第二次级线圈117均为导电金属片,具体地,第一次级线圈115与第二次级线圈117均为绕制而成的导电金属片,增加了载流量,使得第一次级线圈115和第二次级线圈117与整流组件的接线更加简洁、方便。
中心抽头119包括输出段与折弯段,折弯段的一端伸入第一次级线圈115与第二次级线圈117之间,另一端与输出段固定连接,且折弯段贴合设置在骨架111的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中心抽头119远离骨架111的一端、第一导电片115a远离骨架111的一端以及第二导电片117a远离骨架111的一端均开设有多个连接通孔,方便连接其他设备与部件。
参见图3,第一整流组件130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第一整流器131和多个第一连接导电片133,多个第一整流器131设置在骨架111的一侧,多个第一连接导电片133的一端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第一整流器131,另一端与第一导电片115a可拆卸连接,以使第一次级线圈115与每个第一整流器131电性连接。
第二整流组件150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第二整流器151和多个第二连接导电片153,多个第二整流器151设置在骨架111的一侧,多个第二连接导电片153的一端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第二整流器151,另一端与第二导电片117a可拆卸连接,以使第二次级线圈117与每个第二整流器151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导电片133与第二连接导电片153均为铜片。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第一连接导电片133与第二连接导电片153并不仅仅限于铜片,也可以是铜排或铜箔等其他形式的导电片。这种近距离连接方式,减小了高频变压器110与整流组件之间的走线电感,降低了电感对整流组件产生尖峰电压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整流器131与第二整流器151安装在同一平面内,故第一连接导电片133与第二连接导电片153处于同一水平线。故第一导电片115a靠近第一整流器13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导电片133平齐,第二导电片117a靠近第二整流器15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导电片153平齐。由于第一导电片115a与第二导电片117a的高度不同,故二者均具有一定的折弯度,以分别配合连接第一连接导电片133与第二连接导电片15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整流器131与第二整流器151均为MOS管,当然,并不仅仅限于此,也可以是二极管或者三极管等其他类型的整流器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频变压整流装置100,通过将第一整流器131和第二整流器151分别设置在骨架111的两侧,并将第一次级线圈115底部的第一导电片115a通过第一连接导电片133与第一整流器131连接,将第二次级线圈117底部的第二导电片117a通过第二连接导电片153与第二整流器151连接,通过近距离的连接,减小了高频电压器与第一整流器131和第二整流器151之间的走线电感,降低了电感对第一整流器131和第二整流器151产生尖峰电压的影响。同时通过金属导电片与第一整流器131和第二整流器151连接,使极限更简洁方便。而在骨架111的底部还连接有散热基板170,第一整流器131与第二整流器151均设置在散热基板170上,使得高频变压器110、第一整流器131以及第二整流器151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基板170耗散,提高了散热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频变压整流装置100,减小了高频电压器与第一整流器131和第二整流器151之间的走线电感,降低了电感对第一整流器131和第二整流器151产生尖峰电压的影响,同时散热效果良好、结构紧凑。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程直流电源200,包括机箱210、逆变装置230、输出滤波装置250以及高频变压整流装置100,逆变装置230、输出滤波装置250以及高频变压整流装置100均容置在机箱210内。逆变装置230与高频变压整流装置100连接,高频变压整流装置100与输出滤波装置250连接。其中高频变压整流装置100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第一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该高频变压整流装置100包括高频变压器110、第一整流组件130以及第二整流组件150,高频变压器110包括骨架111、初级线圈113、第一次级线圈115、第二次级线圈117以及中心抽头119,第一整流组件130和第二整流组件150分设在骨架111的两侧,初级线圈113绕设在骨架111上,第一次级线圈115绕设在初级线圈113外,第二次级线圈117绕设在第一次级线圈115外,中心抽头119的一端伸入到第一次级线圈115与第二次级线圈117之间,第一次级线圈115的一端与第二次级线圈117的一端均与中心抽头119电性连接并作为第一输出极,第一次级线圈115的另一端与第一整流组件130电性连接并作为其中一个第二输出极,第二次级线圈117的另一端与第二整流组件150电性连接并作为另一个第二输出极。逆变装置230与初级线圈113连接,输出滤波装置250与整流组件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逆变装置230以及高频变压整流装置100均为三个,且逆变装置230、高频变压整流装置100以及输出滤波装置250串联形成了三条完整的输出线路。值得注意的是,此处逆变装置230、高频变压整流装置100并不仅仅限于三个,也可以是多个如两个或者四个等,具体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多个逆变装置230和多个高频变压整流装置100一一对应连接,使得多个逆变装置230并联后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不同功率的需求,可选择单个逆变装置230输出,也可选用多个逆变装置230并联后输出并一一对应地与多个高频变压整流装置100连接。这种多个逆变装置230组合式运行的方式,可满足不同功率的输出,还可使一定功率段的电源外形结构一致,提高了产品的标准化。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程直流电源200,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第一次级线圈115近距离与第一整流组件130连接,第二次级线圈117近距离与第二整流组件150连接,减小了走线电感,降低了电感对第一整流器131和第二整流器151产生尖峰电压的影响,同时结构紧凑,节省了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频变压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频变压器、第一整流组件以及第二整流组件,所述第一整流组件与所述第二整流组件分设在所述高频变压器的两侧,所述高频变压器的底部具有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第一整流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片与所述第二整流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变压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变压器包括骨架、初级线圈、第一次级线圈、第二次级线圈以及中心抽头,所述第一整流组件和所述第二整流组件分设在所述骨架的两侧,所述初级线圈绕设在所述骨架上,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绕设在所述初级线圈外,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绕设在所述第一次级线圈外,所述中心抽头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一次级线圈与所述第二次级线圈之间,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一端均与所述中心抽头电性连接并作为第一输出极,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二输出极,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的所述第二输出极与所述第一整流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所述第二输出极与所述第二整流组件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变压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的底部具有所述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底部具有所述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沿着所述骨架的一侧并向着第一整流组件的方向伸出,且所述第一整流组件与所述第一导电片伸出的部分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片沿着所述骨架的另一侧并向着第二整流组件的方向伸出,且所述第二整流组件与所述第二导电片伸出的部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频变压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整流组件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第一整流器和多个第一连接导电片,多个所述第一整流器设置在所述骨架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导电片的一端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所述第一整流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片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次级线圈与每个所述第一整流器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频变压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整流组件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第二整流器和多个第二连接导电片,多个所述第二整流器设置在所述骨架的一侧,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导电片的一端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多个所述第二整流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片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第二次级线圈与每个所述第二整流器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频变压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靠近所述第一整流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导电片平齐;所述第二导电片靠近所述第二整流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导电片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变压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抽头包括输出段与折弯段,所述折弯段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次级线圈与所述第二次级线圈之间,另一端与所述输出段固定连接,且所述折弯段贴合设置在所述骨架的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高频变压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变压整流装置还包括散热基板,所述散热基板连接于所述骨架的底部,所述第一整流组件与所述第二整流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上,且所述第二次级线圈抵持于所述散热基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频变压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基板上铺设有绝缘导热垫,以隔绝所述第二次级线圈与所述散热基板、所述第一整流组件与所述散热基板以及所述第二整流组件与所述散热基板。
10.一种编程直流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装置、输出滤波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高频变压整流装置,所述逆变装置与所述初级线圈连接,所述输出滤波装置与所述整流组件连接。
CN201721094654.0U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高频变压整流装置以及编程直流电源 Active CN2070533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94654.0U CN207053398U (zh)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高频变压整流装置以及编程直流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94654.0U CN207053398U (zh)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高频变压整流装置以及编程直流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53398U true CN207053398U (zh) 2018-02-27

Family

ID=61503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94654.0U Active CN207053398U (zh) 2017-08-29 2017-08-29 一种高频变压整流装置以及编程直流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533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42316B2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nit
US10381148B2 (en) Transformer and power converter using the same
TWI282201B (en) Power converter
TW201331967A (zh) 變壓器
JP2015106953A (ja) 電力変換装置
JP2002281758A (ja) 降圧型全波整流装置
CN207053398U (zh) 一种高频变压整流装置以及编程直流电源
JP2012228052A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N206422699U (zh) 一种紧凑型逆变组件
CN205647282U (zh) 一种紧凑型电源模块
CN211720473U (zh) 一种变压器和电源
JP5342623B2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CN206698097U (zh) 一种节能快速氧化的高频开关电源
CN205847101U (zh) 一种电源变换器
CN206941004U (zh) 一种生箔机用直流电源与生箔机的安装结构
CN207925284U (zh) 一种谐振电感器
JP5675526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WO2019157993A1 (zh) 电力电子变压器结构
CN110198129A (zh) 一种大功率同步整流高频开关电源
CN210431228U (zh) 一种超大功率高频斩波软开关调压电路结构
CN207069892U (zh) 一种输出滤波装置以及编程直流电源
CN218124560U (zh) 一种开关电源装置
CN215186479U (zh) 一种新型ac-dc电源的pcb板
US11515803B2 (en) Isolated power converter and hydrogen production system
CN216388988U (zh) 变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