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51701U - 一种座椅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51701U
CN207051701U CN201720931064.2U CN201720931064U CN207051701U CN 207051701 U CN207051701 U CN 207051701U CN 201720931064 U CN201720931064 U CN 201720931064U CN 207051701 U CN207051701 U CN 207051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diode
master control
conversion hysteria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3106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文亮
许保同
柳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Lu Resistant Technology Co Bmw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Lu Resistant Technology Co Bmw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Lu Resistant Technology Co Bmw filed Critical Tianjin Lu Resistant Technology Co Bmw
Priority to CN20172093106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51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51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517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Electri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座椅控制电路。该座椅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芯片,电机驱动电路,与主控制芯片电连接,用于接收主控制芯片发送的控制信号,以驱动至少一个电机转动来调节座椅;故障处理芯片,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其中,第一输入端与主控制芯片的第一预设引脚电连接,用于接收第一预设引脚发送的预设脉冲信号;第一输出端与主控制芯片的复位引脚电连接,用于若预设脉冲信号超出预设频率范围,输出复位信号至主控制芯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改善主控制芯片的运行性能,即时发现主控制芯片程序异常并进行复位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调节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座椅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座椅舒适性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座椅的功能越来越多,例如靠背角度调节、椅座的水平方向的位置调节、椅座竖直方向的位置调节、腿托的长度调节和腿托的角度调节等。座椅的上述每一部分的调节都需要座椅的主控制芯片的控制,通过主控制芯片发送控制信号至对应的电机驱动电路,以驱动对应的电机转动,并通过传动设备调节座椅的各个部分。可见,主控制芯片的重要性。
若主控制芯片受到某种干扰后导致程序跑飞,程序运行将偏离正常的运行路径,座椅将无法被调节,若不能即时发现,可能会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控制电路,以改善主控制芯片的运行性能,即时发现主控制芯片程序异常并进行复位处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座椅控制电路,包括:
主控制芯片,
电机驱动电路,与主控制芯片电连接,用于接收主控制芯片发送的控制信号,以驱动至少一个电机转动来调节座椅;
故障处理芯片,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
其中,第一输入端与主控制芯片的第一预设引脚电连接,用于接收第一预设引脚发送的预设脉冲信号;
第一输出端与主控制芯片的复位引脚电连接,用于若预设脉冲信号超出预设频率范围,输出复位信号至主控制芯片。
进一步地,故障处理芯片还包括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其中,第二输入端与供电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输出端与主控制芯片的电源端电连接,故障处理芯片还用于对供电电源的输出端的电压进行电压调谐,以输出稳定电压至主控制芯片的电源端,其中,第二输入端的电压高于第二输出端的电压。
进一步地,还包括:供电电压采集电路和备用电源模块;
供电电压采集电路包括:电压采集端、输出端和接地端,其中,电压采集端与故障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输出端与主控制芯片电连接,接地端接地;
备用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端和接地端,其中,第一端与故障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接地端接地;
主控制芯片还用于若监测到供电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压低于预设电压,则保存座椅的当前位置参数。
进一步地,供电电压采集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其中,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供电电压采集电路的电压采集端电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均与供电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备用电源模块包括:超级电容、第七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其中,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以及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均与备用电源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七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以及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均与超级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超级电容的第二端与备用电源模块的接地端电连接;
或者,
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均与所述备用电源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以及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均与所述超级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超级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备用电源模块的接地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电流放大芯片,以及与任一电机对应设置的第一转换型继电器和第二转换型继电器;
电流放大芯片包括至少一个输入端和至少一个输出端,至少一个输入端与至少一个输出端一一对应电流放大芯片的至少一个输入端与主控制芯片电连接;
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单独与电流放大芯片的一个输出端电连接,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与故障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动触点与电机的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第一静触点与故障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接地;
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单独与电流放大芯片的一个输出端电连接,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与故障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动触点与电机的第二电源输入端电连接,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第一静触点与故障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接地。
进一步地,电机驱动电路还包括与第一转换型继电器对应设置的第五电阻和第四二极管,以及与第二转换型继电器对应设置的第六电阻和第五二极管;
其中,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经第五电阻电连接至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或者,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经第五电阻电连接至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
第五二极管的阴极经第六电阻电连接至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或者,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五二极管的阳极经第六电阻电连接至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电机对应设置的电机电流采集电路,用于采集流入电机的电流,电机电流采样电路与主控制芯片连接,主控制芯片还用于若采集到的电机电流超过预设电流,则发送用于使所述电机停止工作的控制信号至电机驱动电路。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故障处理芯片还包括电压监测端,其中,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故障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故障处理芯片的电压监测端电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故障处理芯片还用于若监测到电压监测端的电压低于内部参考电压,则第一输出端输出复位信号至主控制芯片。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电容,故障处理芯片还包括预设频率设置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故障处理芯片的预设频率设置端电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二极管,供电电源的输出端经第三二极管与故障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其中,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供电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故障处理芯片检测到主控制芯片发送的预设脉冲信号超出预设频率范围,则确定主控制芯片的程序异常,并输出复位信号至主控制芯片的复位引脚,使主控制芯片复位,使主控制芯片重新启动运行,避免主控制芯片长期处于异常状态,导致座椅无法被调节,若不能即时发现,可能会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从而可以改善主控制芯片的运行性能,即时发现主控制芯片程序异常并进行复位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椅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座椅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压采集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备用电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机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座椅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座椅控制电路,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椅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座椅控制电路包括:主控制芯片110,电机驱动电路120,与主控制芯片110电连接,用于接收主控制芯片110发送的控制信号,以驱动至少一个电机转动来调节座椅;故障处理芯片130,包括第一输入端In1和第一输出端Out1;其中,第一输入端In1与主控制芯片110的第一预设引脚P1电连接,用于接收第一预设引脚P1发送的预设脉冲信号;第一输出端Out1与主控制芯片110的复位引脚Rst电连接,用于若预设脉冲信号超出预设频率范围,输出复位信号至主控制芯片110。
其中,该复位信号可以是高电平或低电平。主控制芯片110可以是单片机。第一预设引脚P1可以是主控制芯片110的任一输入输出引脚,主控制芯片110正常工作时,该第一预设引脚P1将发送预设脉冲信号至主控制芯片110,且预设脉冲信号的频率在预设频率范围内。若故障处理芯片130检测到预设脉冲信号超出预设频率范围,则确定主控制芯片110的程序异常,例如可以是程序跑飞,故障处理芯片130将输出复位信号至主控制芯片110的复位引脚,使主控制芯片110复位,使主控制芯片110重新启动运行,避免主控制芯片110长期处于异常状态,座椅将无法被调节,若不能即时发现,可能会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从而可以改善主控制芯片的运行性能,即时发现主控制芯片程序异常并进行复位处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座椅控制电路,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座椅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故障处理芯片130还包括第二输入端In2和第二输出端Out2,其中,故障处理芯片130的第二输入端In2与供电电源140的输出端Vcc1电连接,故障处理芯片130的第二输出端Out2与主控制芯片110的电源端In3电连接,故障处理芯片130还用于对供电电源140的输出端Vcc1的电压进行电压调谐,以输出稳定电压至主控制芯片110的电源端In3,其中,故障处理芯片130的第二输入端In2的输入电压高于故障处理芯片130的第二输出端Out2的输入电压。
其中,该座椅可以为车用座椅或航空座椅,该供电电源140为蓄电池。故障处理芯片130通过将第二输入端In2的输入的不稳定的高电压,进行电压调谐,以输出满足主控制芯片110所需的稳定的电压值,从而使主控制芯片110能稳定工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座椅控制电路,继续参见图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座椅控制电路还包括:供电电压采集电路150和备用电源模块160;供电电压采集电路150包括:电压采集端In4、输出端Out4和接地端G1,其中,供电电压采集电路150的电压采集端In4与故障处理芯片130的第二输入端In2(或供电电源140的输出端Vcc1)电连接,供电电压采集电路150的输出端Out4与主控制芯片110的第二预设引脚P2电连接,供电电压采集电路150的接地端G1接地;备用电源模块160包括第一端In5和接地端G2,其中,第一端In5与故障处理芯片130的第二输出端Out2电连接,接地端G2接地;主控制芯片110还用于若监测供电电压采集电路150的输出端Out4的电压低于预设电压,则保存座椅的当前位置状态参数。
其中,当供电电源140的输出端Vcc1的电压正常,则可以为座椅控制电路正常供电,座椅控制电路正常工作,备用电源模块160将充电并充满,且供电电压采集电路150的输出端Out4的电压将为高电平;当供电电源140的输出端Vcc1的电压掉电,则供电电压采集电路150的输出端Out4的电压将为低电平,此时座椅控制电路无持续供电来源,可通过备用电源模块160为主控制芯片110供电,以使主控制芯片110在监测到所述供电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压低于预设电压,保存座椅的当前位置参数。该备用电源模块160可以是超级电容。座椅的当前位置参数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椅座的水平位置、椅座的竖直位置、椅背的角度、腿托的长度和腿托的角度。主控制芯片110还用于在监测到所述供电电压采集电路150的输出端Out4的电压低于预设电压,保存掉电次数和时间。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供电电压采集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如图3所示,供电电压采集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其中,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供电电压采集电路的电压采集端In4电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均与供电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出端Out4电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供电电源未掉电时,供电电源的输出端Vcc1的电压为U1,则供电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出端Out4的电压U2=R2×U1/(R1+R2);若供电电源掉电,则供电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出端Out4的电压为零。该预设电压可设置在0到U2之间。主控制芯片可根据第二预设引脚的电平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来确定供电电源掉电,进而保存座椅的当前位置参数、掉电次数和时间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备用电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如图4所示,备用电源模块包括:超级电容C4、第七电阻R7、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其中,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以及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均与备用电源模块160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以及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均与超级电容C4的第一端电连接,超级电容C4的第二端与备用电源模块的接地端G2电连接。该备用电源模块的超级电容、第七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以及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均与备用电源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七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以及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均与超级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超级电容的第二端与备用电源模块的接地端电连接。
其中,当供电电源的输出端的电压正常,故障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出端Out2的电压大于超级电容C4的第一端的电压,则第一二极管D1导通,第二二极管D2关断,对超级电容C4的进行充电,直至充满。第七电阻R7可以限制充电电流,防止充电电流过大,损坏超级电容。当供电电源掉电时,第一二极管D1关断,第二二极管D2导通,超级电容C4将放电,从而为主控制芯片供电,以保存座椅的当前位置参数、掉电次数和时间等。其中,超级电容的容量大小可根据保存座椅的当前位置参数、掉电次数和时间等数据所需的时间以及主控芯片的耗电功率来确定。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机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如图5所示,电机驱动电路120包括电流放大芯片121,以及与任一电机170对应设置的第一转换型继电器122和第二转换型继电器123;电流放大芯片121包括至少一个输入端In6和至少一个输出端Out6,至少一个输入端In6与至少一个输出端Out6一一对应,电流放大芯片121的至少一个输入端In6与主控制芯片110电连接;第一转换型继电器122的线圈的第一端单独与电流放大芯片121的一个输出端Out6电连接,第一转换型继电器122的线圈的第二端与故障处理芯片130的第二输出端Out2电连接,第一转换型继电器122的动触点与电机170的第一电源输入端V1连接,第一转换型继电器122的第一静触点与故障处理芯片(图中未画出)的第二输入端In2(或供电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转换型继电器122的第二静触点接地;第二转换型继电器123的线圈的第一端单独与电流放大芯片121的一个输出端Out6电连接,第二转换型继电器123的线圈的第二端与故障处理芯片(图中未画出)的第二输出端Out2电连接,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动触点与电机的第二电源输入端V2电连接,第二转换型继电器123的第一静触点与故障处理芯片(图中未画出)的第二输入端In2(或供电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转换型继电器123的第二静触点接地。
其中,该电机为直流电机。图5示例性的画出两个电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电机的个数不作限定。相比于主控在芯片110,电流放大芯片121的电流驱动能力较大,可以提供第一转换型继电器122的线圈和第二转换型继电器123的线圈所需的工作电流。主控制芯片110向电流放大芯片121的输入端In6输入的控制信号可以是高电平或低电平。电流放大芯片121内对应设置的输入端In6和输出端Out6可以同相,即若电流放大芯片121的输入端In6为高电平,输出端Out6为高电平,若输入端In6为低电平,输出端Out6为低电平。可选的,电流放大芯片121的型号可以是ULN2803。电流放大芯片121内对应设置的输入端In6和输出端Out6为反相,即若电流放大芯片121的输入端In6为高电平,输出端Out6为低电平,若输入端In6为低电平,输出端Out6为高电平。若电流放大芯片的输出端为高电平,则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未得电,转换型继电器的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闭合;若电流放大芯片的输出端为低电平,则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得电,转换型继电器的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闭合。通过控制第一转换型继电器122和第二转换型继电器123的线圈的得电状态,即控制动触点的闭合状态,则可控制流入电机的电流的有无和方向。
示例性的,以电机的第一电源输入端的电压大于第二输入电源的电压时,电机正转为例。若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失电(未得电),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失电(未得电),则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动触点和第二静触点吸合,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动触点和第二静触点吸合,流入电机电流为零,电机不转动;若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得电,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失电(未得电),则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动触点和第一静触点吸合,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动触点和第二静触点吸合,电流由电机的第一电源输入端流入,从第二电源输入端流入出,电机正转;若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失电(未得电),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得电,则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动触点和第二静触点吸合,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动触点和第一静触点吸合,电流由电机的第二电源输入端流入,从第一电源输入端流入出,电机反转。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机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如图6所示,电机驱动电路还包括与第一转换型继电器122对应设置的第五电阻R5和第四二极管D4,以及与第二转换型继电器123对应设置的第六电阻R6和第五二极管D5。其中,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经第五电阻电R5连接至第一转换型继电器122的线圈的第二端,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一转换型继电器122的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阴极经第六电阻R6电连接至第二转换型继电器123的线圈的第二端,第五二极管D5的阳极与第二转换型继电器123的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转换型继电器及与其对应设置的第五电阻和第四二极管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经第五电阻电连接至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第二转换型继电器及与其对应设置的第六电阻和第五二极管的连接方式还可以是: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五二极管的阳极经第六电阻电连接至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
其中,当第一转换型继电器得电时,与其对应的第四二极管将关断,当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由得电变为失电状态时,与其对应的第四二极管将导通,为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提供电流泄放回路。当第二转换型继电器得电时,与其对应的第五二极管将关断,当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由得电变为失电状态时,与其对应的第五二极管将导通,为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提供电流泄放回路。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座椅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座椅控制电路还包括与电机对应设置的电机电流采集电路180,用于采集流入电机的电流,电机电流采样电路180与主控制芯片110连接,主控制芯片还用于若采集到的电机电流超过预设电流,则发送用于使所述电机停止工作的控制信号至电机驱动电路,即使电机两端的电压为零。可以保护电机,防止电机长时间堵转或过载运行,导致电机过热甚至烧坏。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电机电流采集电路180的采集位置可以设置在电机与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动触点或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动触点的连接线上,该电机电流采集电路可以是电流霍尔传感器。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电机电流采集电路包括与第一转换型继电器和第二转换型继电器对应设置的第八电阻和比例运算放大器,其中第一转换型继电器和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动触点经与其对应的第八电阻接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即与对应的转换型继电器的动触点电连接的一端,与比例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比例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主控制芯片电连接。根据控制的电机的转动方向,以及与第一转换型继电器和第二转换型继电器对应第八电阻的第一端的电压,即可知流入电机的电流。比例运算放大器将输入端的电压放大预设倍数,并从输出端输出,以满足主控制芯片的电压范围要求。比例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可通过模数转换器与主控制芯片电连接。该主控制芯片内部可集成模数转换器。该比例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可与主控制芯片的用于模数转换的模数转换通道引脚电连接。
图6中仅示例性的画出与第二转换型继电器对应的第八电阻R8和比例运算放大器,其中,比例运算放大器包括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以及运算放大器Opamp1。其中,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经第八电阻R8接地,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以及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均接地,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以及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均与运算放大器Opamp1的同相输入端电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以及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Opamp1的反相输入端电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接地,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以及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均与运算放大器Opamp1的输出端电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以及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均与主控制芯片110电连接。比例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1+R10/R11。相对于采用电流霍尔传感器检测电机的电流的方法,这种方法成本较低。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座椅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故障处理芯片130还包括电压监测端In7,其中,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故障处理芯片130的第二输出端Out2电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以及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均与故障处理芯片130的电压监测端In7电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接地,故障处理芯片130还用于若监测到电压监测端In7的电压低于内部参考电压,则故障处理芯片130的第一输出端Out1输出复位信号至主控制芯片110。
其中,若电压监测端In7的电压高于内部参考电压,则故障处理芯片130的第一输出端Out1不输出复位信号至主控制芯片110。通过监测到电压监测端In7的电压低于内部参考电压,则故障处理芯片130的第一输出端Out1输出复位信号至主控制芯片110,可以避免外部干扰引起的故障处理芯片130的第二输出端Out2降低,导致主控制芯片工作异常,导致主控制芯片110长期处于异常状态,座椅将无法被调节,若不能即时发现,可能会对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从而可以改善主控制芯片的运行性能,即时对主控制芯片进行复位处理。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座椅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C1,故障处理芯片130还包括预设频率设置端In8,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故障处理芯片130的预设频率设置端In8电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其中,预设频率范围与第一电容的容值有关。可根据主控制芯片的运行性能,设置第一电容的容值和预设脉冲信号的频率。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座椅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二极管D3,供电电源140的输出端Vcc1经第三二极管D3与故障处理芯片130的第二输入端In2电连接,其中,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供电电源140的输出端Vcc1电连接。第三二极管D3具有防止供电电源正负极接反的作用。
可选的,故障处理芯片的型号可以是TLE4263。
可选的,该座椅控制电路还包括自恢复保险,其中供电电源的输出端(或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经自恢复保险与故障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若供电电源的输出端输出的电流过大,则触发自恢复保险断开电路连接,以避免供电电源长期过载运行。
可选的,该座椅控制电路还包括通讯接口电路,与主控制芯片电连接,用于与触控显示屏建立有线连接,以接收触控显示屏发送的操作指令,以调节座椅。该通讯接口电路包括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接口电路和/或LIN(LocalInterconnect Network,局域互联网络)总线接口电路。
可选的,该座椅控制电路还包括与电机对应设置的电机信号采集电路,位于对应的电机上,与主控制芯片电连接,用于获取电机旋转的圈数,从而确定座椅的位置。该电机信号采集电路可以是光电编码器。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座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制芯片,
电机驱动电路,与所述主控制芯片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芯片发送的控制信号,以驱动至少一个电机转动来调节座椅;
故障处理芯片,包括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
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第一预设引脚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预设引脚发送的预设脉冲信号;
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芯片的复位引脚电连接,用于若所述预设脉冲信号超出预设频率范围,输出复位信号至所述主控制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处理芯片还包括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二输入端与供电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电源端电连接,所述故障处理芯片还用于对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端的电压进行电压调谐,以输出稳定电压至所述主控制芯片的电源端,其中,所述第二输入端的电压高于所述第二输出端的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电压采集电路和备用电源模块;
所述供电电压采集电路包括:电压采集端、输出端和接地端,其中,所述电压采集端与所述故障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接地端接地;
所述备用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端和接地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故障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接地端接地;
所述主控制芯片还用于若监测到所述供电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出端的电压低于预设电压,则保存座椅的当前位置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电压采集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压采集电路的电压采集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供电电压采集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备用电源模块包括:超级电容、第七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均与所述备用电源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以及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均与所述超级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超级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备用电源模块的接地端电连接;
或者,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均与所述备用电源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以及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均与所述超级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超级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备用电源模块的接地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电流放大芯片,以及与任一所述电机对应设置的第一转换型继电器和第二转换型继电器;
所述电流放大芯片包括至少一个输入端和至少一个输出端,所述至少一个输入端与所述至少一个输出端一一对应,所述电流放大芯片的至少一个输入端与所述主控制芯片电连接;
所述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单独与所述电流放大芯片的一个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故障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动触点与所述电机的第一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第一静触点与所述故障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接地;
所述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单独与所述电流放大芯片的一个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故障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动触点与所述电机的第二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第一静触点与所述故障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电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转换型继电器对应设置的第五电阻和第四二极管,以及与所述第二转换型继电器对应设置的第六电阻和第五二极管;
其中,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经所述第五电阻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或者,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经所述第五电阻电连接至所述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
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经所述第六电阻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电连接,或者,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经所述第六电阻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转换型继电器的线圈的第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电机对应设置的电机电流采集电路,用于采集流入所述电机的电流,所述电机电流采样电路与所述主控制芯片连接,所述主控制芯片还用于若采集到的电机电流超过预设电流,则发送用于使所述电机停止工作的控制信号至所述电机驱动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故障处理芯片还包括电压监测端,其中,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故障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故障处理芯片的电压监测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故障处理芯片还用于若监测到所述电压监测端的电压低于内部参考电压,则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复位信号至所述主控制芯片。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故障处理芯片还包括预设频率设置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故障处理芯片的预设频率设置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二极管,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端经所述第三二极管与所述故障处理芯片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CN201720931064.2U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座椅控制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51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31064.2U CN207051701U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座椅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31064.2U CN207051701U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座椅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51701U true CN207051701U (zh) 2018-02-27

Family

ID=61496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3106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7051701U (zh) 2017-07-28 2017-07-28 一种座椅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517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5294A (zh) * 2020-07-30 2020-10-30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功率匹配接口电路和功率匹配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5294A (zh) * 2020-07-30 2020-10-30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功率匹配接口电路和功率匹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82047U (zh) 智能家居系统中的掉电检测与主备电源切换系统
US20030111972A1 (en) Electric motor drive controller with voltage control circuit operative in different modes
CN107493057A (zh) 一种光伏发电的电势诱导衰减的电气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10716134A (zh) 一种继电器状态检测电路、装置和方法
CN105576645B (zh) 一种多个直流电源系统能量互联网络及互联方法
CN208874344U (zh) 主电源与备用电源切换电路以及切换装置
CN103812320A (zh) 一种用于磁悬浮分子泵控制系统的数字电源装置
CN106160651A (zh) 一种抑制光伏电池板pid效应的系统
WO2022057480A1 (zh) 光伏发电系统pid效应的修复和抑制装置
CN207051701U (zh) 一种座椅控制电路
CN204190483U (zh) 电源切换电路
CN110212613A (zh) 一种充电控制切换电路及充电控制切换方法
CN106786797B (zh) 一种改善微网母线电压质量的微网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CN103605396A (zh) 变流器输出电流处理电路及方法
CN107219806A (zh) 一种座椅控制电路
CN208421767U (zh) 电子设备及其自耗能控制电路
CN106104956A (zh) 用于从光伏模块取出电能的方法和设备
CN106992668A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输入直流电源
CN208209615U (zh) 无人机电力控制系统、无人机电源系统及无人机
CN206894301U (zh) 一种双辅助电源及基于双辅助电源的储能系统
CN104518689B (zh) 零电流侦测电路及直流转换器
CN106208353A (zh) 基于spd的不间断电源
CN208226872U (zh) 频率快速可调式变频器
CN208459530U (zh) 一种基于多种取能方式供电的电力线路故障监测定位系统
CN108092406B (zh) 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用电智能监测的双路供电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