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51037U - 一种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及吸引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及吸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51037U
CN207051037U CN201720625179.9U CN201720625179U CN207051037U CN 207051037 U CN207051037 U CN 207051037U CN 201720625179 U CN201720625179 U CN 201720625179U CN 207051037 U CN207051037 U CN 207051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body bar
suction gun
multichannel
pre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251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艳伟
马墨
薛博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 Yan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angke Deep Research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angke Deep Research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angke Deep Research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251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51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51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510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及吸引器,属于取液器材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装置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包括主吸引通道,所述主吸引通道的一端用于与负压产生装置连接、另一端连通有多个吸咀,每个所述吸咀分别用于连接吸头。本实用新型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和吸引器,包括多个吸引通道,可以同时在多个取样点吸取样品,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单手操作提高总体效率,同时避免了单通道吸引器造成的样品间易污染的问题、及频繁更换吸头造成的繁琐工作,实验准确度高、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小。

Description

一种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及吸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液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及包括所述多通道前置吸引枪的吸引器。
背景技术
吸引器是在生化实验等场合经常用到的仪器,吸引器的原理就是通过一定方法制造其吸头的负压状态,利用吸头外部环境的大气压与吸头的压力差,将吸头外的物质挤入吸头内,完成“吸引”的效果。
在生化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操作多孔板(例如96孔、48孔、24孔、12孔、6孔等)。当多孔板中的每一个孔作为独立样品存放点,并且需要将多孔板中的液体全部吸出时,通常做法是使用手动单通道吸引器,对多孔板中的每一个孔中的样品进行吸引,并且在每次吸引下一个孔时,更换一次性的吸头后再进行吸引操作,确保样品间不会交叉污染。
这种单通道吸引器工作效率低,需要不断的更换吸头、且需要两只手同时操作、过于繁琐、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同时吸取多个孔中样品、工作效率高的多通道前置吸引枪;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用单手使得其上的多个吸头脱落、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的多通道前置吸引枪。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括上述多通道前置吸引枪的吸引器。
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包括主吸引通道,所述主吸引通道的一端用于与负压产生装置连接、另一端连通有多个吸咀,每个所述吸咀分别用于连接吸头。
进一步地,所述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包括相连接的主体杆和安装件,所述主吸引通道置于所述主体杆中,所有所述吸咀均安装于所述安装件上,所述主体杆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使得所有所述吸咀上的吸头均从所述吸咀上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手柄和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主体杆,所有所述吸咀均穿设于所述推动组件上,所述驱动手柄连接于所述主体杆上且能相对于所述主体杆转动以按压所述推动组件运动,所述推动组件运动时能够按压所有所述吸咀上的吸头以使得吸头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弧形固定扣,所述弧形固定扣套设于所述主体杆上的凹槽中,所述驱动手柄转动连接于所述弧形固定扣的开口处且所述驱动手柄套设于所述主体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组件的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主体杆上,所述推动组件套设于所述主体杆上的部分、所述驱动手柄、所述弧形固定扣均与所述主体杆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手柄的纵截面呈斜置的L形。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组件通过复位弹性元件活动连接与所述主体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组件包括通过导向件连接的第一推动件和第二推动件,所述导向件穿设于所述安装件上,所述第一推动件套设于所述主体杆上,所述第二推动件套设于所有所述吸咀上,所述驱动手柄能够按压所述第一推动件。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手柄和所述推动组件由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吸咀的数量为八个。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引枪,包括负压产生装置和上述任一所述的多通道前置吸引枪,所述负压产生装置和所述多通道前置吸引枪的主吸引通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多通道前置吸引枪,主吸引通道的一端用于连接负压产生装置从而形成负压、另一端连接多个吸咀(每一吸咀均为一吸引通道,即本实用新型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包括多个吸引通道),能够同时在多个吸咀处均形成负压,可以同时在多个取样点吸取样品,结构简单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吸引器的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单通道吸引器造成的样品间易污染、及频繁更换吸头造成繁琐工作的问题,实验准确度高、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多通道前置吸引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提供的多通道前置吸引枪的剖视图。
图中:
1、主吸引通道;2、吸咀;3、主体杆;4、安装件;5、驱动手柄;6、推动组件;7、弧形固定扣;61、第一推动件;62、第二推动件;63、导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优选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包括主吸引通道1,主吸引通道1的一端用于与负压产生装置连接、另一端连通有多个(多个指至少两个)吸咀2,每个吸咀2分别用于连接吸头。负压产生装置的结构没有具体限制,能够在主吸引通道1和各吸咀2内产生负压即可。例如,真空泵。
本实施例中,主吸引通道1的一端用于连接负压产生装置从而形成负压、另一端连接多个吸咀2(每一吸咀2均为一吸引通道,即本实施例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包括多个吸引通道),从而能够同时在多个吸咀2处均形成负压,以同时在多个取样点吸取样品,结构简单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吸引器的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单通道吸引器造成的样品间易污染的问题、及频繁更换吸头造成繁琐工作的问题,实验准确度高、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小。
本实施例中,吸咀2的数量、排布方式、相邻吸咀2间的间距没有具体限制,可以根据取样点的分布情况进行设置。但优选地,吸咀2的数量为八个,八个吸咀2共线设置。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包括相连接的主体杆3和安装件4,主吸引通道1置于主体杆3中,所有吸咀2均安装于安装件4上,主体杆3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使得所有吸咀2上的吸头均从吸咀2上脱落,以进一步减少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的结构没有具体限制,可以使得所有吸咀2上的吸头同时脱落即可,但为了使结构更简单、操作更方便,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手柄5和推动组件6;推动组件6活动连接于主体杆3,所有吸咀2均穿设于推动组件6上,驱动手柄5连接于主体杆3上且能相对于主体杆3转动以按压推动组件6运动,推动组件6运动时能够按压所有吸咀2上的吸头以使得吸头脱落。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可以通过单手按压驱动手柄5以使得所有吸咀2上的吸头同时脱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本实施例中,驱动手柄5与主体杆3的连接方式没有具体限制,可以使得驱动手柄5相对于主体杆3转动以按压推动组件6即可,但优选地,驱动机构还包括弧形固定扣7,弧形固定扣7套设于主体杆3上的凹槽中,驱动手柄5转动连接于弧形固定扣7的开口处且驱动手柄5套设于主体杆3上,具体地,驱动手柄5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弧形固定扣7的开口处。本实施例中,驱动手柄5通过弧形固定扣7连接于主体杆3上,弧形固定扣7套设于主体杆3上的凹槽中,弧形固定扣7不会相对于主体杆3上下移动,且避免了采用其他固定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更方便。
本实施中,为了便于驱动手柄5转动,凹槽的高度优选为略大于弧形固定扣7的高度。凹槽和弧形固定槽的高度是指凹槽或弧形槽在主体杆3延伸方向的尺寸。
本实施中,驱动手柄5的结构没有具体限制,可以供操作者按压、且在操作者按压时相对于主体杆3转动以按压推动组件6即可,但考虑到结构更简单,优选地,驱动手柄5的纵截面呈斜置的L形。
本实施中,作为优选方案,推动组件的至少部分套设于主体杆3上,推动组件6套设于主体杆3上的部分、驱动手柄5和弧形固定扣7均与主体杆3间隙配合。即驱动手柄5、弧形固定扣7与推动组件6的中心孔略大于主体杆3的外径,以使得驱动机构的传动不会受到限制。
本实施中,作为优选方案,推动组件6通过复位弹性元件(图中未示)活动连接于主体杆3上。复位弹性元件优选但不局限为复位弹簧。
本实施中,作为优选方案,推动组件6包括通过导向件63连接的第一推动件61和第二推动件62,导向件63穿设于安装件4上,第一推动件61套设于主体杆3上,第二推动件62套设于多个吸咀2上,驱动手柄5能够按压第一推动件61。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推动组件6的第一推动件61与主体杆3间隙配合。本实施例中,推动组件6的结构可以提高驱动机构工作的准确性。推动件的形状结构和分布方式没有具体限制,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保证第一推动件61和第二推动件62均沿主体杆3的长度延伸方向运动即可。例如,推动件可以呈柱状,推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柱状推动件均匀分布。
本实施中,作为优选方案,驱动手柄5和推动组件6优选但不局限为由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吸引枪,包括负压产生装置和上述多通道前置吸引枪,负压产生装置和多通道前置吸引枪的主吸引通道连通。
以下结合附图1和2简要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多通道前置吸引枪的使用方法:
吸取样品时:
将多个吸咀2上的吸头分别置于相应的样品中,启动负压产生装置在主吸引通道1和各个吸头上形成负压以吸取样品。
吸取样品后:
按压驱动手柄5的一端使得驱动手柄5相对于主体杆3转动、进而使得驱动手柄5的另一端按压推动组件6,驱动手柄5使得推动组件6沿主体杆3向靠近吸咀2的方向运动、直至推动组件6接触各个吸头并使得各吸头从各吸咀2上脱落下去。松开驱动手柄5,推动组件6在复位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复位。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吸引通道(1),所述主吸引通道(1)的一端用于与负压产生装置连接、另一端连通有多个吸咀(2),每个所述吸咀(2)分别用于连接吸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包括相连接的主体杆(3)和安装件(4),所述主吸引通道(1)置于所述主体杆(3)中,所有所述吸咀(2)均安装于所述安装件(4)上,所述主体杆(3)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使得所有所述吸咀(2)上的吸头同时脱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手柄(5)和推动组件(6);所述推动组件(6)活动连接于所述主体杆(3),所有所述吸咀(2)均穿设于所述推动组件(6)上,所述驱动手柄(5)连接于所述主体杆(3)上且能相对于所述主体杆(3)转动以按压所述推动组件(6)运动,所述推动组件(6)运动时能够按压所有所述吸咀(2)上的吸头以使得吸头脱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弧形固定扣(7),所述弧形固定扣(7)套设于所述主体杆(3)上的凹槽中,所述驱动手柄(5)转动连接于所述弧形固定扣(7)的开口处且所述驱动手柄(5)套设于所述主体杆(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的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主体杆(3)上,所述推动组件(6)套设于所述主体杆(3)上的部分、所述驱动手柄(5)和所述弧形固定扣(7)均与所述主体杆(3)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手柄(5)的纵截面呈斜置的L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6)通过复位弹性元件活动连接与所述主体杆(3)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6)包括通过导向件(63)连接的第一推动件(61)和第二推动件(62),所述导向件(63)穿设于所述安装件(4)上,所述第一推动件(61)套设于所述主体杆(3)上,所述第二推动件(62)套设于所有所述吸咀(2)上,所述驱动手柄(5)能够按压所述第一推动件(61)。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咀(2)的数量为八个。
10.一种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产生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多通道前置吸引枪,所述负压产生装置和所述多通道前置吸引枪的主吸引通道(1)连接。
CN201720625179.9U 2017-06-01 2017-06-01 一种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及吸引器 Active CN207051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25179.9U CN207051037U (zh) 2017-06-01 2017-06-01 一种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及吸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25179.9U CN207051037U (zh) 2017-06-01 2017-06-01 一种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及吸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51037U true CN207051037U (zh) 2018-02-27

Family

ID=61491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25179.9U Active CN207051037U (zh) 2017-06-01 2017-06-01 一种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及吸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510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0083A (zh) * 2017-06-01 2017-07-14 深圳市港科深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及吸引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0083A (zh) * 2017-06-01 2017-07-14 深圳市港科深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及吸引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51037U (zh) 一种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及吸引器
EP1643254A3 (en) Sample supply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8479874A (zh) 一种电动移液器
CN109865904A (zh) 电火花加工微细亲水探针操作微液滴方法及装置
CN111024804A (zh) 一种基于芯片的鞘气辅助纳升电喷雾质谱离子源系统及方法
CN208449341U (zh) 一种电动移液器
CN204051711U (zh) 一种移液器
CN106950083A (zh) 一种多通道前置吸引枪及吸引器
CN205361387U (zh) 一种吸液手柄
CN201055776Y (zh) 快速可调移液器
CN208098114U (zh) 粘稠溶液精准移液装置
CN211660029U (zh) 一种移液器
CN206557173U (zh) 一种全自动气体取样进样器气路系统
CN209465048U (zh) 一种设有移液器吸头推出装置的真空泵吸头
CN214439171U (zh) 一种医疗用可拆卸移液器吸嘴
JP4189773B1 (ja) サンプル塗布装置
CN203490119U (zh) 协助三维定位和去吸头的装置
CN210442336U (zh) 一种高中化学试验用滴定装置
CN202994806U (zh) 微流控芯片多样品顺序加载装置
CN108982357A (zh) 一种层间附着力测试装置
CN209890627U (zh) 一种可移液的微生物涂布装置
CN110221088A (zh) 液体驱动装置及液体样本检测设备
CN201215555Y (zh) 纸上层析点样器
CN219003118U (zh) 一种微量移液枪吸头
CN204857696U (zh) 一种真空吸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Area A, 5th Floor, Building B, TCL Industrial Park, 1055 Nanhai Avenue, Shekou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hen Yan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Area A, 5th Floor, Building B, TCL Industrial Park, 1055 Nanhai Avenue, Shekou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Gangke deep research Biotechnology Co. Ltd.